铁路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1]

合集下载

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1、编制依据-1-2、工程概况-1-3、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1-4、监测方法及要求-6-5、过渡段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7-6、观测断面和观测点的设置原则-8-7、路基工程沉降评估-11-8、过渡段工程沉降评估-12-9、本施工段沉降观测范围-13-附表-14-路基沉降观测方案1、编制依据(1)《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3)《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4]8号);(4)《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5)《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6)娄底至邵阳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设计文件;(7)铁道部有关规定。

2、工程概况3、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3.1观测断面设置原则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以路基面沉降观测和地基沉降观测为主,根据不同的结构部位、填方高度、地基条件、堆载预压等具体情况来设置沉降变形观测断面。

同时应根据施工过程中掌握的地形、地质变化情况调整或增设观测断面。

观测断面一般按以下原则设置,同时应满足设计文件要求;一般情况下沿线路方向每间距50m设置一个路基面沉降变形观测断面。

软土及松软土和岩溶及采空区地基地段沿线纵向每30m左右一个沉降观测断面;桥路过渡段和地形地质条件变化较大的地段应适当加密地势平坦、地基条件均匀良好、高度小于5m的路堤及路堑可放宽到100m。

3.2观测点设置原则为有利于测点看护,集中观测,统一观测频率,同时应满足设计文件要求;各观测项目数据的综合分析,各部位观测点须设在同一横断面上,偏差不超过土5cm。

沉降监测桩:采用C15混凝土圆桩(直径80mm)。

其中埋设直径16mm钢筋一根,桩长0.8m~l.0m,埋入一定深度,确保稳固和测量的需要。

完成埋设后采用水平仪按二级测量标准测量桩顶标高作为初始读数。

京沪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方案

京沪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方案

京沪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方案二〇〇八年五月第一章总则为指导京沪高速铁路做好无砟轨道的铺设工作,通过对路基(含过渡段)、桥梁、涵洞、隧道等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进行观测,并对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包括预测工后沉降,以便对无砟轨道的铺设条件进行评估,从而确定合理的无砟轨道铺设时机,确保无砟轨道结构的安全。

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的重点应是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评估应综合考虑沿线路方向各种结构物间的沉降变形关系,以标段为单位实施。

设计单位按照本指导方案,以标段为单位制定沉降观测设计方案。

无砟轨道铺设条件的评估数据必须采用先进、成熟、科学的检测手段取得,且必须真实可靠,全面反映工程实际状况。

沉降变形观测、评估过程是确定铺设无砟轨道的关键时间节点和关键工序的主要依据之一,必需加强“零观测”(即初始值)的过程控制。

一、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京沪高速铁路路基(含过渡段)、桥梁、涵洞、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

二、工作依据1.《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2.《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测量技术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4.《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5.《铁路客运专线竣工验收暂行办法》(铁建设[2007]183号);6.《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施工技术指南》(TZ216-2007);7.《工程测量规范》(GB0026-93);8.《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97);9.《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设计指南》(铁建设函[2005]754号);10.京沪高速铁路工程设计文件;11.铁道部有关规定。

3第二章组织管理一、职责分工京沪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其评估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参建各方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确保观测数据及评估结果的真实、可靠。

铁路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要求

铁路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要求

路基工程1、路基沉降变形观测(1)路基沉降观测控制标准无砟轨道地段路基可压缩性地基均进行沉降分析。

按照《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设计指南》4.1.4条:路基在无砟轨道铺设完成后的工后沉降,应满足扣件调整和线路竖曲线圆顺的要求。

工后沉降一般不应超过扣件允许的沉降调高量15mm;沉降比较均匀、长度大于20m的路基,允许的最大工后沉降量为30mm,并且调整轨面高程后的竖曲线半径应能满足下列要求:R sh≥ 0.4V sj2式中:R sh——轨面圆顺的竖曲线半径(m);V sj——设计最高速度(km/h)。

(2)一般规定1)观测的目的是通过沉降观测,利用沉降观测资料分析、预测工后沉降,指导进行信息化施工,必要时提出加速路基沉降的措施,确定无砟轨道的铺设时间,评估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效果,确保无砟轨道结构的安全。

2)路基上无砟轨道铺设前,应对路基沉降变形作系统的评估,确认路基的工后沉降和沉降变形满足无砟轨道铺设要求。

3)路基填筑完成或施加预压荷载后应有不少于6个月的观测和调整期。

观测数据不足以评估或工后沉降评估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延长观测时间或采取必要的加速或控制沉降的措施。

4)评估时发现异常现象或对原始记录资料存在疑问,要进行必要的检查。

(3)沉降观测的内容路基变形监测的内容主要有:路基面沉降变形监测、路基基底沉降监测、既有线监测、水平位移监测、地基土深层沉降监测。

(4)沉降观测断面和观测点的设置沉降观测装置应埋设稳定,观测期间应对观测装置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根据经验,埋设的观测设施的有效性以及对其保护是否得力是决定整个观测工作成败的关键。

各部位观测点应设在同一横断面上,这样有利于测点看护,便于集中观测,统一观测频率,更重要的是便于各观测项目数据的综合分析。

路基沉降观测断面及观测断面的观测点的布置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布设,并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地基处理方法、路堤高度、地形地势的起伏情况、堆载预压等具体情况,结合沉降观测方法和工期要求核对设计资料,根据施工核对的地质、地形等情况调整或增设。

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评估方案编制:复核:审批: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目录一、编制依据 (3)二、观测范围及主要内容 (3)三、沉降观测的组织及设备配备 (14)3.1成立沉降观测专题小组 (14)3.2主要设备配备 (14)四、沉降观测频次 (14)五、技术方案的实施 (15)5.1沉降监测网布设 (15)5.2沉降变形观测方法和基本要求 (16)5.3沉降观测基本要求 (17)六、评估方法和判定标准 (17)七、综合评估与资料整理 (18)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一、编制依据1.1TB10101-99《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1.2《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1.3《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1.4TZ212-2005《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1.5JGJ/T 8-97《建筑变形测量规程》;1.6GB 50026-93《工程测量规范》;1.7GB 12897-9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1.8GB/T 18314-200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二、观测范围及主要内容根据《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规定:沉降观测断面的间距一般不应大于50m,地势乎坦、地基条件均匀良好的路堑、高度小于5m的路堤可放宽到100m;地形、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地段应适当加密。

湘桂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填方的分布范围及设置计划见表1:表1填方的分布范围及设置计划3 / 18总计需要设置651个路基面沉降观测断面。

路基基底沉降观测等级为国家二等水准(工程测量规范中垂直位移监测网二等),沉降观测的观测精度为W±1mm,读数取位至0.01mm,仪器选择满足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使用DS03精度的精密电子水准仪,配套电子水准仪配编码水准尺。

路基两侧边桩位移观测等级为建筑变形测量二级。

沉降观测测点的设置见图1:13 / 18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路肩观测桩路基观测桩路基观测桩三、沉降观测的组织及设备配备3.1成立沉降观测专题小组沉降观测专题小组由12人组成,组长1人,副组长2人。

高速铁路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技术规程

高速铁路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技术规程

不确定性
03
由于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高速铁路沉降变形存在一定
的不确定性,难以准确预测。
观测目的与要求
观测目的
通过对高速铁路沉降变形的观测,掌握其变形规律,评估其对高速铁路安全运 营的影响,为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观测要求
沉降变形观测应遵循准确性、及时性和全面性的原则,确保观测数据的真实可 靠;同时,观测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对高速铁路正常运营造成干扰。
Aபைடு நூலகம்CD
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采用更先进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提高预警的准确性 和时效性。
加强风险管理和应急响应能力
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应急响应机制,提高应对突 发事件的能力。
06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与保障 措施
质量管理体系框架搭建
明确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职责和权限;
制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 件、作业指导书等;
组织人员和分工
组织专业的观测队伍,明确各 成员的职责和分工,确保观测
工作的顺利进行。
现场数据采集过程描述
设立观测点
根据观测方案,在高速铁路沿线设立沉降变形观测点,并做好标记 和记录。
进行现场观测
使用水准仪、全站仪等仪器,按照规定的观测方法和频次,对观测 点进行沉降变形观测,并记录观测数据。
数据校核和整理
等。
数据处理与分析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 出有用的信息,如变形量、变形速率 等。
预警信息发布
将生成的预警信息及时发布给相关部 门和人员,以便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优化建议和改进措施
加强监测设备维护和校准
定期对监测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

高速铁路路基的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

高速铁路路基的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

高速铁路路基的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摘要: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不断发展,高速铁路中线下工程的路基部分也越来越受到更多的重视,由其是不良地质条件的路基处理更是受到业内人士高度的关注,高速铁路行车速度较高,火车运行时对路基产生的横向拉力和剪力都比普通铁路要大的多,为了确保铁路的运营安全避免给国家造成损失和造成人员伤亡《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道部2006年158号文)》规定:为满足对无碴轨道线下基础变形评估的需要,确定铺设无碴轨道的铺设时机,应对客专本线桥梁、路基、隧道等线下工程进行变形监测。

其中重点控制路基,兼顾桥梁和隧道。

关键词:高速铁路沉降变形观测一、研究背景高速铁路建设在我国刚刚起步不久,目前我国对路基沉降位移观测的技术要求还尚未深入的研究,现在还处在总结经验时期,我国技术规程规定,路堤开始填筑后,应对路基沉降进行系统观测,沉降观测资料应及时整理,汇总分析。

路基填筑完成或施加预压荷载后应有不少于6个月的观测和调整期。

观测数据不足以满足评估条件和设计要求的,应延长观测期或采取必要的措施加速或控制沉降。

二、路基沉降观测的具体要求1.基准点、工作基点和控制网的布设控制网的布设应该根据工程特点因地制宜建立相应的符合要求的观测网,观测网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沉降观测的质量和工作量的大小。

基准点、工作基点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控制网的强度和可操作性,以及后期的维护工作,因此基准点应选择埋设在测区以外不受干扰已于使用和保护的地方,工作基点应该适当靠近测区,选在已于保护及使用的地方。

2.路基沉降观测测点布设2.1沉降观测的断面布设类型分为路基面的沉降观测断面和路基基地沉降观测断面。

2.2路基沉降观测的测点布置,分为50m、100m,两种软土路基段应加密,过渡段应作为重点优先观测的对象。

测点要等分间距布置2.3应按设计要求的位置和数量布设足够的沉降板,位移和沉降观测桩。

3.路基沉降观测的路线路基沉降观测的技术要求应该按照国家二等水准的技术要求和精度指标进行控制,采用固定的符合水准路线进行往返测量,并建立令周期的观测值4.路基沉降观测的频次控制5.路基沉降观测仪器的选择和测量等级精度5.1水准仪型号和标尺类型应符合《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6)的相关规定。

铁路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

铁路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

铁路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摘要:路基工程属于整个铁路工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不仅担负着列车重量与轨道自身重量,而且还对列车运行安全有直接的影响。

在该环节中,对于路基的沉降观测是至关重要的,观测铁路路基沉降变形,制定评估方案是十分关键的,本文对此做了详细阐述,以供有关人员借鉴。

关键词:铁路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评估方案;沉降点;观测点路基是铁路线路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承受轨道结构重量和列车载荷的基础,也是线路工程中薄弱和不稳定的环节。

列车运行时,由于其自身具有一定重量,加之铁轨并不平整,因此容易导致路基沉降。

为此,本文将从观测铁路路基沉降的重要性入手,分析变形观测的内容与评估要求,研究路基变形监测的四阶段,并对设立沉降点和固定观测点,以及沉降观测数据处理与常见问题展开研究,以供参考。

一、观测铁路路基沉降的重要性近些年以来,国内铁路的建设数量快速上升,确保行车状态的平稳与可靠是当前铁路建设的基本要求。

而铁路路基是承载全部铁路轨道重要结构,对列车的平稳、可靠运行具有决定作用。

如果因为路基的沉降引起轨道的凹陷,则会使快速运行的列车产生振动,不利于可靠运行,所以,铁路对路基的沉降提出了极为严格的要求。

引起地面沉降的因素通常有以下两种,一是人为因素;二是自然因素。

铁轨通过的许多地区都有着程度不同的区域地面沉降现象。

由这类沉降导致的诸多问题十分不利于列车的平稳运行。

路基担负着列车重量与轨道自身重量,是整个线路工程中极为重要的部分。

在列车行进当中,因其自身的重量以及轨道的不平顺,会产生频率不同的振动,随着时间的延长,这种振动极有可能会引起路基沉降,所以,严密观测铁路路基地面沉降是很必要的。

二、变形观测的内容、评估要求1、沉降观测的主要内容通常来讲,路基变形观测的主要内容如下:即路堤处的变形观测、以及路基面、路基两侧坡脚、还有路基基底和路基两侧路肩的观测。

此外,从过渡段的层面来看,又分为以下的观测内容:即路桥过渡段的观测、还有路堤与路堑以及路堤与涵洞的过渡段观测。

【铁路方案】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方案(水准测量)

【铁路方案】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方案(水准测量)

目录1 总则 (1)2 沉降变形测量 (2)3 桥涵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 (11)4 隧道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 (18)5 过渡段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 (20)6 线下工程沉降评估 (21)7 数据传输流程与数据管理 (26)沉降变形观测方案1 总则1.1为指导xx铁路xx标管辖内的工程段,做好施工期间的沉降观测,通过对桥梁及隧道工程的沉降观测资料进行分析,预测工后沉降,提出加速路基沉降的措施,确定无碴轨道的铺设时间,评估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效果,确保无碴轨道结构的安全,制定本指导方案。

1.2、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的重点应是线下工程的变形,评估应综合考虑沿线路方向各种结构物间的变形关系,以标段为单位实施。

设计单位按照本指导方案,以标段为单位制定沉降观测设计方案。

1.3、基础工程的沉降观测数据必须采用先进、成熟、科学的检测手段取得,且必须真实可靠,全面反映工程实际状况。

1. 4 沉降变形评估应综合考虑沿线路方向各种结构物间的沉降变形关系,以区段为单位实施。

评估方法应根据不同的工程类型、地质情况、工程措施确定,能够真实反映工后沉降状况。

1.5 沉降变形观测、评估过程是确定铺设无砟轨道的关键时间节点和关键工序的主要依据之一,必需加强“零周期”(即初始值)的过程控制。

1.6 工作依据如下:(1)《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3)《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4)《铁路客运专线竣工验收暂行办法》(铁建设[2007]183号);(5)《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施工技术指南》(TZ216-2007);(6)《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J962-2009);(7)《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97);(8)《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设计指南》(铁建设函[2005]754号);(9)xx铁路工程设计文件;(10)铁道部有关规定。

高速铁路线下结构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实施方案

高速铁路线下结构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实施方案

高速铁路线下结构沉降变形观测分析评估实施方案一、沉降变形观测评估的依据、标准1、《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设计指南》铁建设函(2005)754号;2、《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3、《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函(2006)189号;4、《客运专线沉降变形观测系统实施细则》(武广工[2007]119号;二、沉降变形观测分析评估的组织1、根据《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要求,公司委托高速铁路线下结构咨询项目经理部进行分析评估工作。

2、客运专线咨询项目部应根据观测分析评估工作的需要配臵相应的专业人员,并组成沉降分析评估小组(包括外方咨询人员)。

3、沉降评估人数,应根据客运专线路基、桥梁、隧道各专业分析评估工作量而定,暂按路基专业评估人员、桥梁专业评估人员、隧道专业评估人员、综合评估人员、软件系统维护人员各8人、3人、2人、2人、1人考虑。

人员的到位应根据各专业分析评估时间段而定。

4、咨询单位(分析评估单位)配臵的专业人员应有较高的素质条件。

主要评估师应从事铁路地质路基或岩土工程8年以上,掌握沉降分析、评估技术,具有高级工程师(副研究员、副教授)或以上职称;评估工程师应从事土建工程或岩土工程6年以上,掌握沉降分析、评估技术,具有工程师或以上职称,其中高级职称人员不少于30﹪;配有计算机维护及编程人员,熟悉计算机软硬件及维护,具有开发管理大型数据库和分析软件的经验和能力,具备中级职称。

评估工程师中应有1~2名岩土注册工程师。

三、评估工作的组织机构沉降变形观测工作的组织机构公司成立铺设无碴轨道沉降评估领导小组。

由公司总工程师任组长,成员由公司相关部门、公司项目部、设计、施工、监理、评估单位(咨询单位)、弗莱德尔公司上述单位的总工、总监或技术负责人组成。

每个施工单位沉降变形观测与分析工作小组组长由局级项目部总工程师担任,副组长由各处级项目部总工担任;专业性分析组员一般路基不少于2人,桥涵、隧道各不少于一人,大标段可适当增加。

铁路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实施方案

铁路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实施方案

新建铁路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实施方案一、评估依据:(1)《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2)《铁路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技术规程》(Q/CR 9230-2016);(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4)《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5)《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 10106-2010);(6)《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 18314-2009);二、路基变形监测设计本监测方案适用于软土、松软土路基及软土、松软土路基范围内的桥路、涵路过渡段路基的沉降、变形监测。

1.监测测试项目:包括路堤基底沉降监测、路基面沉降监测、软土松软土地段路堤填筑过程中变形监测等。

填筑期间和填筑完成后应对路基沉降变形(含地基和本体)进行连续监测,并保证荷载稳定条件下观测6个月以后,根据监测结果,分析评价地基的最终沉降量完成时间,及时调整设计措施使地基达到预定的变形控制要求,以确定轨道结构施工和铺轨时间,同时作为竣工验交时控制工后沉降量的依据。

2.基底沉降监测:路堤填筑前,于路堤基底地面预埋沉降板进行监测。

3.沉降板由沉降板、底座、测杆(φ=20mm钢管)及保护测杆的φ=50mmPVC塑料管组成。

随着填土的增高,测杆与套管亦相应加高,每节长度不超过100cm,接高后的测杆顶面应高于套管上口,在填土施工中应采取措施保护测沉设施。

沉降板示意图如下所示:4.沉降板安装前应先将地面整平(可铺设0.1m厚中粗砂),注意保持底板的水平及垂直度。

填土高度小于2.0m时,每两天观测一次,超过2.0m 高度后,要求每天观测一次,在沉降速率较大的情况下,还应加密观测。

地面沉降量用仪器测量,精度要求准确到±1mm。

每天的观测数据都要及时整理并绘制"填土高~时间~沉降量"关系曲线图。

5.路基面沉降监测:在路基面设置沉降观测点进行沉降观测,路基成形后设置。

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方案

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方案

路基⼯程沉降变形观测⽅案杭长⾼速铁路线下⼯程编号:02路基⼯程沉降变形观测⽅案单位:编制:审核:批准:年⽉⽇发布年⽉⽇实施路基⼯程沉降观测⽅案1 编制依据1.1《客运专线铁路⽆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1.2《客运专线铁路⽆砟轨道测量技术暂⾏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1.3《国家⼀、⼆等⽔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1.4《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1.52 适⽤范围杭长⾼速铁路HCZJ-3标段⼀分部线下路基⼯程沉降变形观测。

3 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4 沉降变形监测⽹主要技术要求及建⽹⽅式4.1垂直位移监测⽹4.1.1垂直位移监测⽹主要技术要求4.1.2垂直位移监测⽹建⽹⽅式线下⼯程垂直位移监测⼀般按沉降变形等级三等的要求(国家⼆等⽔准测量)施测,根据沉降变形测量精度要求⾼的特点,以及标志的作⽤和要求不同,垂直位移监测⽹布设⽅法分为三级:(1)基准点。

要求建⽴在沉降变形区以外的稳定地区,同⼤地测量点的⽐较,要求具有更⾼的稳定性。

基准点使⽤全线⼆等精密⾼程控制测量布设的基岩点、深埋⽔准点;(2)⼯作点。

要求这些点在观测期间稳定不变,测定沉降变形点时作为⾼程和坐标的传递点。

⼯作点除使⽤普通⽔准点外,按照国家⼆等⽔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步加密⽔准基点或设置⼯作基点⾄满⾜⼯点垂直位移监测需要。

加密后的⽔准基点(含⼯作基点)间距200m左右时,可基本保证线下⼯程垂直位移监测需要。

(3)沉降变形点。

直接埋设在要测定的沉降变形体上。

点位应设⽴在能反映沉降变形体沉降变形的特征部位,不但要求设置牢固,便于观测,还要求形式美观,结构合理,且不破坏沉降变形体的外观和使⽤。

沉降变形点按路基、桥涵、隧道等各专业布点要求进⾏。

监测⽹由于⾃然条件的变化,⼈为破坏等原因,不可避免的有个别点位会发⽣变化。

为了验证监测⽹点的稳定性,应对其进⾏定期检测。

铁路路基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实践

铁路路基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实践
求:
预压土 卸除后 , 双线 中心沉 降板截管 至基床表 层高度 , 将
两侧沉 降板拆除 , 待级配碎石填筑完成后, 再设沉降观测桩 。 d一般 每间隔 3 . 个观测断面设置一处剖面沉 降管 。 ②路基与桥头过渡 段断面观测点设置:
c● 蕞 蕾 l 曩 i 鼍
§ ■t■l
a.
一 ‘



- ,
墅墨


# ¨ l
趸受
坡 陡路 基 填 方 地 段沉 降观 测 桩 每 断 面 设 置 3个 , f基床 位
图 4 路堑地段 观测点布置示意图
表 层 顶 面 , 置 于 双 线 路 基 中 心 及 左 右 线 外 2 m 处 : 降 板 设 布 . 7 沉 置 2处 , 于 中心 两侧 向外 35 处 。 位 . m b当路 基 有 预 压 土 时 , 将 两 侧 沉 降 板 接 管 至 预压 土 顶 部 , . 应 并 在 中心 处增 设 1 沉 降 板 , 每 2个 断 面 设 置 l , 于 基 床 个 可 处 位
c.
客感受的舒适度因速度的提高而恶化 。 因此 , 高速铁路对 轨道 的
平顺性提 出了更高 的要求 。以下就铁路路基工程沉 降变形观 测 工作包括观测断面及观测点的设置原则 ,观测元件与埋 设技 术 要求 , 观测 技术 要求 等进行探讨 。
1 路基 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 要求
11 观 测 断面 及观 测点 的设 置原 则 .
引 言
近年 来, 随着我 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 , 高速铁路 的建设发
展迅猛 。 然而, 速度 2 0 m h以上的高速铁路, 0k/ 其路基 、 轨道和桥 梁的列车动力作用远大于普通铁 路,轨道的不平顺对快速行 车 引起 的列车振动也远 比相同条件 下普通速度的列车严重 ,即旅

路基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实施方案

路基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实施方案

路基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实施方案一、引言路基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是对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或运营过程中路基沉降、变形等问题进行监测和评估的重要手段,能够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为工程的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针对路基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1.沉降观测点布设根据实际工程情况,确定沉降观测点的布设位置。

通常情况下,观测点要覆盖整个路基范围,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位置进行观测。

观测点要均匀分布,覆盖各种地质条件和工程环境。

2.观测点标志设置在观测点处设置具有固定位置的标志物,如地脚螺栓等,确保观测点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

标志物要固定可靠,不受外力影响。

3.观测设备选择根据观测需要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沉降观测设备。

常用的观测设备有测水管、水准仪、全站仪等。

在选择设备时要考虑设备的测量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并进行校准和养护。

4.观测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观测方法。

常用的观测方法有静态观测、动态观测、连续观测等。

观测方法要与设备配套,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观测频率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和监测的需要,确定观测的频率。

通常情况下,初期观测频率要高,随着工程的进行,观测频率可以逐渐降低,但要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1.观测点布设根据实际工程情况,确定变形观测点的布设位置。

观测点要能够反映工程变形的情况,覆盖整个工程范围,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位置进行观测。

2.观测点标志设置在观测点处设置具有固定位置的标志物,确保观测点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

标志物要固定可靠,不受外力影响。

3.观测设备选择根据观测需要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变形观测设备。

常用的观测设备有测距仪、全站仪、测角仪等。

在选择设备时要考虑设备的测量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并进行校准和养护。

4.观测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观测方法。

常用的观测方法有静态观测、动态观测、连续观测等。

观测方法要与设备配套,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观测频率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和监测的需要,确定观测的频率。

京沪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方案

京沪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方案

京沪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方案一、引言京沪高速铁路是中国重要的高速铁路干线之一,连接了国家首都北京和经济中心上海。

为了确保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营,对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进行观测和评估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探讨京沪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的实施方案。

二、观测方案1. 观测参数的确定为了准确观测和评估京沪高速铁路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需要确定合适的观测参数。

观测参数应包括地表沉降、地表竖向位移、地表水平位移等。

通过这些参数的观测,可以全面了解线下工程的变形情况。

2. 观测设备的选择选择合适的观测设备对于实施观测方案至关重要。

常用的观测设备包括全站仪、GNSS测量系统、倾斜仪等。

这些设备可以提供高精度的测量数据,用于分析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情况。

3. 观测方案的制定观测方案的制定应考虑到观测点的位置布设、观测时间间隔、观测频次等因素。

观测点的位置布设应覆盖线下工程的关键部位,以确保观测数据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观测时间间隔和观测频次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以保证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连续性。

三、评估方案1. 数据处理和分析观测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获得对线下工程沉降变形的评估结果。

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包括数据平差、数据比对、数据拟合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得到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情况,并对其进行评估。

2. 评估指标的确定为了对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进行评估,需要确定合适的评估指标。

评估指标应包括沉降量、变形速率、变形趋势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估,可以判断线下工程是否存在沉降变形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3. 评估结果的呈现评估结果的呈现应具有直观性和可读性,以便于相关人员对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情况进行了解和决策。

评估结果可以通过图表、报告等形式进行呈现,同时应提供详细的解读和分析,以便于相关人员理解和应对。

四、实施方案的优化实施方案的优化是不断提高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和评估效果的关键。

优化方案可以包括观测设备的更新、观测参数的调整、观测方案的改进等。

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计划方案

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计划方案

高铁线下项目沉降变形观测评价实施方案第一章总则为指导某高速铁路无砟轨道铺设,对路基(含过渡段)、桥梁、涵洞、隧道等离线工程的沉降变形进行了观测,并对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包括施工后沉降预测。

,以评估无砟轨道的铺设条件,从而确定无砟轨道铺设的合理时间,保证无砟轨道结构的安全。

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价的重点应该是离线工程的沉降变形。

评标应综合考虑沿线各构筑物的沉降变形关系,以标段为单位实施。

设计单位应当按照本指导方案,以标段为单位制定沉降观测设计方案。

无砟轨道铺设条件的评价数据必须通过先进、成熟、科学的检测手段获得,必须真实可靠,充分反映工程实际情况。

沉降变形的观测与评价过程是确定铺设无砟轨道关键时间节点和关键工序的主要依据之一。

要加强“零观测”(即初值)的过程控制。

一、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高速铁路路基(含过渡段)、桥梁、涵洞、隧道施工过程中沉降变形的观测与评价。

二、工作基础1.《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价技术导则》(铁建设[2006]158号);2、《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测量技术暂行规定》(铁建设[20 06]189号);3、《国家一、二级水准仪规范》(GB12897-2006);4、《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5、《铁路客运专线竣工验收暂行办法》(铁建设[2007]1 83号);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施工技术导则》(TZ216-2007);7、《工程测量规程》(GB0026-93);8.《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97);9.《客运专线无砟轨道设计导则》(铁建设函[2005]754号);10、高速铁路工程设计文件一份;11、铁道部有关规定。

第二章组织管理一、职责分工高铁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施工各方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确保观测数据和评价结果的真实可靠.(一)建设单位建设单位负责沉降变形观测及其评价的领导和协调,并对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1. 简介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是指对铁路路基沉降情况进行定期观测和监测,以保证铁路线路的稳定和安全。

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是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铁路路基沉降而制定的一系列操作指南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观测目的、观测方法、观测频率和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2. 观测目的铁路路基沉降观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监测铁路路基沉降情况,及时发现路基沉降问题;•分析沉降变化规律,评估沉降对铁路线路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指导路基维护和修复工作。

通过铁路路基沉降观测,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路基沉降问题,确保铁路线路的稳定和安全运营。

3. 观测方法铁路路基沉降观测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野外观测:在路基上布设观测点,定期测量观测点的沉降情况。

观测点的选择应考虑路基的主要特征和潜在的沉降风险。

观测点的布设应均匀分布于路基上,覆盖整个路段。

•高精度测量仪器:采用高精度测量仪器对观测点进行测量,以实现对路基沉降的精确观测。

常用的测量仪器包括全站仪、水准仪等。

•数据记录与上传:观测数据应及时记录和上传至中心数据库,以便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4. 观测频率铁路路基沉降观测应定期进行,观测频率主要根据以下几个因素确定:•路基类型:不同类型的路基沉降速率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观测频率。

•路段状况:路段的使用情况和周围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路基的沉降情况,需要根据路段状况进行调整。

•紧急情况:在发生紧急情况(如地震、洪水等)时,需要增加观测频率,及时监测和评估路基的变化情况。

一般情况下,铁路路基沉降观测的频率为每年一次,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调整。

5. 数据处理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数据的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数据整理: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和管理,包括数据的归档、统计和存档等工作。

•数据分析: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沉降速率的计算、沉降趋势的分析等。

•结果评估: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评估路基的沉降情况和对铁路线路的影响,判断是否需要采取修复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建铁路
路基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
**** 客运专线公司
2 0 1 0 年
3 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4)
一、适用范围 (4)
二、技术依据 (4)
第二章组织管理 (6)
一、职责分工 (6)
(一)建设单位 (6)
(二)施工单位 (6)
(三)监理单位 (7)
(四)设计单位 (8)
(五)咨询单位 (8)
(六)评估单位 (8)
第三章通用要求 (10)
一.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 (10)
二.沉降变形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及建网方式 (10)
三.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置要求 (12)
四.沉降变形监测测量工作基本要求 (13)
五.沉降变形监测观测具体要求 (14)
六.沉降变形监测平行检测工作 (16)
第四章专业要求 (17)
一、路基工程 (17)
(一)路基沉降变形观测 (17)
ii欢迎下载
(二)路基工程沉降评估 (28)
(三)过渡段沉降变形观测 (30)
(四)过渡段的沉降评估 (31)
四、综合评估 (32)
附件一: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流程图 (33)
附件二:资料传递程序 (35)
附表4 路基沉降观测记录表(沉降观测桩) (38)
附表5 路基观测桩沉降量记录汇总表 (39)
附表6 路基沉降观测记录表(沉降板) (41)
附表7 路基沉降板观测记录汇总表(沉降板) (42)
附表8 路基沉降板观测记录表(剖面管) (43)
附表9 路基分层沉降观测记录表. (44)
附表10 路基分层沉降观测记录汇总表 (45)
附表11 路基边桩位移观测记录表. (46)
附表12 路基边桩位移观测记录汇总表 (47)
附表13 过渡段沉降量记录汇总表. (48)
第一章总则
为指导铁路路基(含过渡段)的沉降变形观测、无碴轨道铺设条件的评估工作,制定本方案。

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的重点应是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评估应综合考虑沿线路方向各种结构物间的沉降变形关系,以标段为单位实施。

设计单位按照本指导方案,以标段为单位制定沉降观测设计方案。

无碴轨道铺设条件的评估数据必须采用先进、成熟、科学的检测手段取得,且必须真实可靠,全面反映工程实际状况。

沉降变形观测、评估过程是确定铺设无碴轨道的关键时间节点和关键工序的主要依据之一,必需加强初始值的过程控制。

一、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铁路施工过程中的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

二、技术依据
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 TB10601-2009);
2、《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 (铁建设[2006]158 号);
3、《精密工程测量规范》 (GB/T 15314-94);
4、《地面沉降水准测量规范》 (DZ/T 0154-95 );
5、《地面沉降监测技术要求》 ( DD2006-02);
6、《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 GB/T 12897-2006);
7、《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GJ/T8-99 );
8、《关于进一步规范铁路工程测量控制网管理工作的通知》建设[2009]20 号)
9、《关于进一步加强客运专线建设质量管理的指导意见》设[2008]246 号)(铁铁建
第二章组织管理
一、职责分工
铁路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其评估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参建各方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确保观测数据及评估结果的真实、可靠。

(一)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负责沉降变形观测及其评估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并对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1.建设单位负责全线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观测及其评估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工作,对沉降变形观测及其评估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2.各指挥部负责各自管段内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观测及其评估
的组织工作,对沉降变形观测及其评估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3.必要时组织专家对评估报告进行评审。

(二)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是沉降变形观测的实施责任主体,必须严格按有关规范、设计文件及总指要求做好各项工程施工过程的沉降变形观测,对观测数据的真实性负责。

1.负责沉降变形监测网的建立及其保护工作。

2.负责各种监测设备、仪器、管线的购置与埋设,及其观测设施的保护工作。

3.配置专业人员,按规定监测项目和频率进行全过程监测和记录,
并按规定格式和内容提交观测数据,确保其真实性、可靠性和全面性。

4.负责观测数据库的数据录入工作。

5.参与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的制定工作。

6.参与和配合建设单位或评估单位组织的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工作。

(三)监理单位
监理单位对沉降变形观测过程进行全部监理,并派专业人员进行平行观测,对监理工作和平行观测数据的真实性负责。

1.对施工单位沉降变形监测网的建立及其保护、各种监测设备、仪器、管线的购置与埋设进行全面核查,确保观测准备工作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见附表1)。

2.派专业人员对施工单位的沉降变形观测全过程进行旁站和平行观测,并将路基和过渡段作为监测的重点。

其中:
(1)平行观测数量要求:一般地段为施工单位总测数的10%,地质复杂、沉降变化大以及过渡段为施工单位总测数的20%。

(2)平行观测方法要求:由专业监理人员采用与施工单位观测人员“换手复测”的方式同步进行。

(3)做好旁站记录并对观测记录进行签认。

3.参与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的制定工作。

4.参与和配合建设单位或评估单位组织的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工
作。

四)设计单位
设计单位对沉降变形观测有关设计资料的准确性负责,并对沉降变形观测过程做好配合。

1.提交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断面、观测点布置、沉降变形计算报告等设计资料。

2.对沉降变形观测设计要求进行技术交底。

3.根据沉降变形观测结果,对设计预测沉降进行实时修正,并将设计预测的结果提交指挥部。

4.参与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方案的制定工作。

5.参与施工单位沉降变形观测实施细则的指导工作。

6.参与和配合建设单位或评估单位组织的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工作,对观测结果是否符合设计目标和要求提出意见。

(五)咨询单位
1.参与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方案的制定工作;2.对沉降变形观测过程进行咨询和指导。

(六)评估单位
1.编制分析、评估计算机软件;
2.建立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和评估数据库,并负责对施工单位数据库录入工作的培训与指导;
3.对线下工程各阶段沉降变形观测及时进行分析、预测、评估,并提交
评估报告。

第三章通用要求
铁路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工作以路基的垂直位移观测为主,水平位移监测根据路基工点具体要求确定。

.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
本线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按下表规定执行:
.沉降变形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及建网方式
1 .垂直位移监测网
(1)垂直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
垂直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按下表执行:
(2)垂直位移监测网建网方式
路基工程垂直位移监测一般按沉降变形等级三等的要求(国家二
等水准测量)施测,根据沉降变形测量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以及标志
的作用和要求不同,垂直位移监测网布设方法分为三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