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教学:尊重文本与常读常新-最新教育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作品教学:尊重文本与常读常新
新课程倡导要“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常读常新,必须以尊重文本、科学解读为前提。文本呈现的常是冰山一角,具有多个未确定信息点。解读文本,常会因为读者阅历、水平、思想、心境诸方面不同而出现各种新的解读。因此,科学意义上的常读常新,必然是从文本出发;尊重作者的文本话语情境与意图,必然是尊重作者的话语背景与创作初衷。
在教学实践中存在对文本尤其是鲁迅文本误读的情况,解读者企图标新立异,结果反而脱离了文本实际。有的对鲁迅文本进行概念化、符号化的演绎,有的脱离了一定的话语背景。
如果我们站在21世纪初课改这个节点上,审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名家课堂教学实录,就可以获得新的感悟。
如《祝福》教学片段――“瑟瑟”的雪花声(据徐振维《〈祝福〉教学》,载《名师授课录(高中语文)》,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版):
师:为什么在第167页上写下雪的声音?你们平时听到过下雪的声音吗?
生(部分):没有。
师:但“我”说“听去似乎瑟瑟有声”,这是怎么回事?为了反映一种怎样的心情?一起念下文。(生齐读“使人更加感到
沉寂”)可见,写雪是为了写什么?
生:是为了写当时的封建势力之盛。
师:雪怎么会变成了封建势力?我们要学会具体分析的方法,不能老是套概念化的结论。“沉寂”是什么意思?反映了什么样的心情?“似乎”是什么意思?
生:沉闷,寂静,心情沉重。
生:并不一定真有声音。
师:对了。这样写是为了衬托“我”沉重的心情。包括前面写的一些下雪的景象等,都是为了突出这样的气氛。课文中写景除了突出封建风俗根深蒂固外,还突出了压抑人的气氛、沉闷的气氛(板书)。怎么样?写景跟中心有没有关系?说说,这些跟写祥林嫂有关系吗?为什么写这些?
生:说明“我”的心情非常沉闷。
师:仅仅是“我”的心情沉闷吗?那种热烈的祝福场面又说明了什么?为什么写爆竹、写香烛、写磕头等等?
生:是对比。
师:对比什么?
生:热烈的场面,旧历年底人们……
师:扣住对比说,不要急,慢慢说。
生:人们热烈祝福,而祥林嫂却悲惨地死去。
师:说得很有道理。以后要说普通话。课文通过写景告诉我们那个时代的特征。一方面封建势力强大、封建意识浓厚,大家
热烈地“祝福”,祈求过好日子,但另一方面祥林嫂在悲惨地死去。鲁镇祝福的气氛再热烈,“我”的感觉还是压抑的、沉重的。
这个片段是对《祝福》第32段的教学。这一段写道:“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鲁迅先生写下雪的声音用意何在?只是为了衬托“我”沉重的心情,烘染沉闷的气氛吗?依据日常生活经验,夜暮时分,下雪伊始,在瓦屋里可以听到一种瑟瑟作响的声音,那是“雪花子粒”夹杂雪花落在瓦片上出现的瑟瑟声,而当雪下得较厚时,雪花飘落在地上则是无声的。鲁迅先生说“听去似乎瑟瑟有声”,用“似乎”二字正好说明这声音是人的心理感觉。
“我”为什么会感到沉寂?想到祥林嫂“现在总算被无常
打扫得干干净净了”,“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我”听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反而渐渐舒畅起来,这是什么原因呢?
景物描写推动着“我”的心理世界真实地呈现出来。“我”作为新派知识分子,固然有与“四叔”(旧派知识分子的代表)话不投机半句多的一面,有一定的进步性,然而仍具许多缺陷。祥林嫂在死前寄希望于“我”,希望“我”能给她解决“灵魂的有无”问题,我则用骑墙式的话语,回答她的询问,表现了中庸
的处世哲学。而后“我”的心理变化为:害怕担当责任→以“说不清”来结束,内心稳妥→不安,以“不如走罢”、打算到福兴楼去吃喝来暂求内心平衡→闻死讯后惊惶→逐渐轻松,偶尔内疚→闻“瑟瑟”的雪花声而沉寂→静听“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
声”后渐渐地舒畅起来。这一系列心理变化,表现的正是新派知识分子的诸种缺陷,正如鲁迅在《坟?论睁了眼看》中说的:“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的满足着,即一天一天的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其缺陷归结起来为“折中主义”的处世哲学、瞒和骗以及逃避黑暗社会这三点,鲁迅先生对此予以批判。而现在祥林嫂已经死了,“我”再也不用承担责任了,故心情“舒畅起来”。
如果通过体味“瑟瑟的雪花声”再深入地探究“我”的心
理图景,去发现“我”真实的心理世界,就能走进文本与人物的心灵世界。
重新审视上个世纪,哪怕是近些年来的课堂教学实录,我以为对文本形成科学的解读,应当是一切阅读教学的出发点。科学性原则应是教学的第一原则,只有坚持以科学解读为原则,常读常新才不会误入歧途。而科学解读又必须从文本出发,尊重文本,还原文本,尊重作家的原初意图与话语图景,尊重学生阅读文本、与文本对话的原生态语言感受,避免教师的强势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