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学到知识,还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组织学生参与整个教学活动,使学生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建立认识结构。
关键词:运用直观知识迁移逆向推理回讲算理对比分析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学到知识,还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组织学生参与整个教学活动,使学生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建立认识结构。本文就如何加强过程教学浅谈几点意见。
一、运用直观感知思维过程
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认识新知要经过感知
的过程,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逐步使“物化”的知识“内化”为学生头脑里的智力活动。因此,数学教学应尽可能地从直观入手,让学生先感知思维过程。如43-28,百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个位不够减,从十位上退一,从个位上加10再减的思维过程。教学时先让学生演示学具(课前每人都准备好4捆小棒和3根小棒),叫他们从4捆零3根小棒中去掉28根,看他们有几种拿法。分小组演示过程。学生演示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先拆开一捆,把10根小棒和3根放在一起,
再从13根中拿出8根,另一种是先拆开一捆,从10根中去掉8根,再把剩下的2根和3根放在一起。两种拿法都行,鉴于学生对20以内数的加减法,能够见题说出得数,老师应重点强调第一种拿法,并让全班学生再演示一遍。演示后,让学生回想演示过程看竖式笔算。这样,由感知经表象到抽象,学生就比较容易地掌握百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
二、知识迁移形成思维过程
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可以看作是知识迁移的过程,在知识迁移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找出知识的联接点,沟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形成思维过程。如乘法分配律已早期孕伏在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中。12×34,它的计算过程是先用乘数个位上的4乘12得48,再用乘数十位上的3乘12得36个10即360,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得408.这实际上就是把34看作4与30的和,用4和30分别与12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在形式上可以看作是用竖式表示的乘法分配律。因此,乘数是两位数乘法的计算过程就体现出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教学乘法分配律就可以把这个计算过程迁移过来,只要把竖式改写成横式就可以了。教学过程设计如下:1.先让学生列竖式求出12×34的积;2.填空(把竖式改写成横式)12×34=12×(□+□)=12×□+12×□;3.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理解乘法分配率的意义。这样,以乘法是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步骤为基础,通过变式练习,自学课本学生就掌握了乘法分配律的思维过程。
三、逆向思维强化思维过程
在教学中当学生对数学的概念、法则、公式等基础知识的认知过程形成后,可采用逆向推理的方法,进行逆向思维训练,这样既可强化认知的思维过程,又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我首先从数方格开始,再用拼合法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再拼合的过程中,让学生讲清1.用三角形的底乘以高,得出的是什么图形的面积,2.求三角形的面积为什么要除以二为了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可引导学生逆向推理,通过公式的恒等变形得出:底=三角形的面积×2÷高,高=三角形的面积×2÷底,两个式子进而可以提出:求三角形的底或高,为什么要用三角形的面积先乘以二呢?解答这个问题学生必须联想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要知道为什么乘以二必须先想到三角形的面积要除以二。这就不仅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底、高和面积三者的相依关系,同时又强化了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回讲算理复述思维过程
学生认识新知往往不能一次完成,特别是形成认知的思维过程,有是要经过多次信息反馈,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如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问题“一种收音机,原价480元,降价1/10后,现价是多少元?”这道题的解答思路是:“降价1/10是用现价和原价比的,把原价看作‘1’现价就相当于原价的(1—1/10)求现价多少钱,就是求480的(1—1/ 10)是多少”思维过程较
为复杂,反应稍差的学生就很难说得清楚。因此,在反馈练习中应要求学生先讲后算或先算后讲,复述解答思路,帮助反应稍差的学生,掌握解题思维过程。教学实践证明,会计算的学生不一定会讲算理,会算的学生在很大程度上靠记忆模仿,会讲的学生一般都会计算,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在教学中应有计划的加强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对比分析区别思维过程
对形同实异的问题,学生有时分辨不清,往往因概念混淆导致思维混淆导致思维混乱,不能确定正确的算法,如 1.红花有十朵,黄花比红花多三朵,黄花有多少朵?2.红花有十朵,红花比黄花多三朵,黄花有多少朵?这两题都是已知两数的差与其中的一个数,求另一个数的问题,形同实异。为了区别异同,分析解答后,可向学生提出:“两题都告诉多3朵,都是求黄花有多少朵,为什么第1题用加法而第2题用减法呢?”问题提出后引导学生谈论分析、归纳、总结。使学生进一步弄清第1题是黄花多,黄花可以分成和红花同样多的一部分和比红花多的一部分,求黄花有多少朵就是把两部分合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第2题是红花多,红花可以分成和黄花同样多的一部分和比黄花多的一部分,求黄花有多少朵就是从两部分中去掉一部分,所以用减法计算。两种算法分别体现出“合”与“分”的两种思想。最后抽象出“已知较小数和差求较大数用加法,已知较大数与差求较小数用
减法计算规律”。这样就能纠正学生见“多”就加,见“少”就减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