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道心得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道心得体会
篇一:商道比赛心得
商道比赛心得默认分类20XX-05-2710:48:19阅读235评论0字号:大中小订阅
初次接触商道时,其实很多东西是很朦胧的,比如如何操作游戏界面,如何分析下载下来的结果以及走何种产品路线,怎样实现销售利润最大化等问题。
理论的东西懂得更是少,经过六年的决策(即六次决策),我们逐渐的懂得了这款游戏的玩法与规则,这次比赛没能拿到第一,但我们都努力了,所以没有什么可遗憾的。
更重要的是我们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理解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以及商战中的
无穷乐趣。
第一堂选修课,也就是四月二十一号晚上张老师讲解了商道游戏的具体登陆方法,基本的操作方法,以及团队分组情况,很荣幸我和傅孝慧、魏景分在一组,在以后的六年决策里我们共同合作。
还给我们拷贝了视频操作教程,商道比赛正式揭开序幕。
在第一年的决策里,由于对对手的决策方向没有分析依据,所以说第一年的决策只能是保守的估计对手的经营方向,我们团队三人经过讨论决定走高端产品路线,所以我们把产品质量、服务评分、企业形象做到最高,所以产品成本提高,所以直销价也远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最后第一次决策结果出来了,我们公司(Feng公司)在全行业中排名的四,成绩还是
理想,同做高端品牌的Jewllery公司在第一年把产品款式数量做到最高达到了250款,导致我们公司市场占有率下降,出现了严重库存,阻碍了第二年的扩充产能的计划,而更错误的是在第一年犯了严重的错误,没有意识到第一期的公司价格相对较低,应该选择回赎一部分股票,以尽可能在不影响现金流的前提下提升股价,下期再发行一定数量的股票,筹集资金。
而我们却大大发行股票,导致未来几年里股价一直低于其他经营比较好的公司,每股收益一直提高缓慢。
果不出我们所预料的第二年我们就落到了第七名,当时我们三人情绪坠于到了低谷,我们甚至考虑放弃走高端路线,最后还是生产总监傅孝慧一直提议坚持走高端,我们被他的战略前景分析所折服,也这是他
的坚持才是的我们公司在未来几年里大翻身。
有了前两次的失败的教训,对款式数量进一步提高,质量等级慢慢提高,为了提高产品形象,我们不惜花血本用18,118,000元签下了齐达内,产品形象一下子提高到了90以上,成为行业最高值。
为了弥补第一年股票发行过多的错误,我们在保证现金持有量不为负的情况下尽可能的购回股票,就这样我们公司在第五年的时候超过Jellwery排名二了,我们兴奋不已,但是我们又开始疑惑了,曾经排名全行业十一位的m华锐公司(全行业有十四家公司)经过两年的决策竟然跃居行业龙头老大地位,看了看行业分析报告,更是疑惑不已,他们的产品质量、服务评分、款式数量、品牌形象、生产厂能等都比我们Feng公司低,但是在价格相近的情况下,市场占有率却给我们差不多,我们反复思考终于发现了一个问题,也是他们成功的根源,正因为他们抓住这一漏洞
才咸鱼翻身,跃居全行业第一。
由于这次比赛进行到了第三年,许多对由于排名靠后,对它也失去了兴趣,所以行业参加比赛的团队越来越少了,使得做高端的占极大的优势,然而我们Feng公司在产品质量、服务评分、款式数量、品牌形象投入成本过高,利润就相对减少,所以才使得他们m华锐公司成为了第一。
当我们认识到这一点时,我们就在第六年改变了决策,把产品质量、服务评分、款式数量、品牌形象都进行调低。
而且产能也达到了最大值,我们故意把贴牌做的许多,把投标价格调低,最后m华锐公司的3496千件只卖出359千件,第六年可谓大获全胜,排名第一,我们尽情享受胜利的喜悦。
但是由于在前两年m华锐公司销售收入远高于我们,最后只能排在第二位。
通过这次比赛,我们体会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要在商场中独领风骚,就要学会如何掌握不确定性,并让这种掌控的能力成为你异军突起的筹码。
所以在今后的商战中,在任何情况下,保持一颗平常心,也许是最重要的。
不可过于保守,但也不可以过于激励,不可没有竞争意识,但也未必要不择手段置对手与死地。
凡事有个“度”,至于如何把握,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拥有很好的心态,把握适当的“度”都是商道制胜的至高法门。
“商道即人道,人道即心道!”
虽然这次比赛我没有带领团队取得第一名,但收获大于失败。
我们学到了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执着和坚强。
这样说并不夸大其辞,
虽然我们现在的知识和学历还不足以力“敌”,但是任何一件事,态度是第一位。
做任何一件事,付出了都是会有结果的,但不一定都有好
结果。
因为战斗需要的不是那点执着,在亮剑精神的前提下,还要看是否有先进的武器--那就是知识!知识才是丰富自我的最大力量!再这次比赛中,我们更加认识到“知识就是财富”!
篇二:商道论坛心得体会
商道论坛心得体会
这个学期以来,我们专业开设了一门全新的课程——商道论坛。
在商道论坛这课程中,我们班的同学延续上学期百家讲坛的以同学们为主持,来主持关于对商场上一些人物案例进行分析辩论。
从前的我,从来不知道如何来主持,更不用说去和别人进行辩论,长期扮演着观众角色的自己终于需要面对这样的一个挑战,或者更好的说是一个机会。
经过仔细的挑选,终于确定了自己和搭档的话题——音王,一家来自宁波的音响制造公司。
从籍籍无名的小作坊到中国音响第一品牌,从销售零部件到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从建立自有品牌到出海购买国际品牌,音王的20年,充满了奋斗的艰辛与成功的喜悦。
除了行业体量和规模不同,在专业音响领域,音王和吉利一样经历了一次次的蜕变最终羽化成蝶,走出了民营企业的成功之路。
20XX年9月中旬,刚刚从日本公司到宁波音王履职的总裁特别助理张化军,上任伊始就撞上了一个重要的机遇——世博会的音响设备开始招标,优先考虑民族品牌。
很快,音王就递交了详细的投标文件。
随后,强调绿色、环保的世博会,前后6次派出考察团前往音王,从技术能力、生产能力、公司环境、员工待遇到污水排放等等,其审查
的严格度简直不输于向来挑剔的风投。
面对考察团的专家,张化军和整个音王集团应对从容。
音王从小作坊做大到集团的历程中,最为重要的发展机遇来自于海外
市场。
音王每年70%以上的产品销往全球70多个国家,包括美国、德国等,在国际化的市场竞争中,音王的环保认证和技术标准都走在了最前沿。
考察团来到音王的人才公寓楼时,都被这个集住宿、餐饮、医务中心、超市、银行、美容中心、健身活动场为一体的建筑惊呆了,更没有想到他们传统概念中的小小音响生产厂家竟然拥有自建的3000多平米的现代化体育馆。
以至于有时候走到一半,考察团挥挥手说,“我们不再看了,研究具体方案吧”。
此前音王也参与了北京奥运会、国家大剧院等多个重大项目,但都是线材、音响等部分产品的进入。
这一次,音王却是全系列2000多种产品全面进入,包括中国馆、主题馆的城市人馆、城市生命馆、城市星球馆、城市未来馆、10多个主秀场以及数十个展项。
同时,音王不仅仅是提供整套音响设备、各种插件,而是从方案设计伊始就参与到意见与设计的过程中,提供整体技术解决方案。
张化军告诉《网商》记者,光是专供世博会的器材整体就超过2000件。
和人们认识的音响厂家只是提供产品不同,世博会每个馆甚至每个区都有自己的设计理念,音王的团队首先是要和来自各个国家的顶级设计师们对接,理解他们的设计理念,弄懂他们要的是什么,再为之提供一套解决方案。
这个对接过程是整个世博会项目中难度最大的,6个月中,12个音王
世博项目组的工作人员常常要和世博会的不同部门,特别是各个馆的专家和设计师们接洽开会直到深夜,为他们实现每
一个设计理念或者修正每一个细节而重新调整解决方案,给出新的技术支持,一点点将艺术家的梦想照进世博会的现实。
世博会的项目正如火如荼,音王却已经开始筹备参与伦敦奥运会的竞标。
无论是世博会里音王的专业团队还是宁波音王集团总部气势十足的大厦,你很难想象在1988年,这个还被称作东钱湖音响器材厂的小企业是怎样的局面。
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吹向神州大地,王祥贵和王明晨夫妇用积蓄的两万元,组织了十多个员工,在租用的60平米的厂房里建起了东钱湖音响器材厂。
这个完全作坊式的小工厂仅能生产和组装卡侬和卡侬座。
很多参与其中的创业者可能最初都没有意识到,他们将开创的是怎样的宏图。
在1988年到1995年间,音王陆续经历了三次搬迁。
工厂名字前面的地域前缀从东钱湖变成了鄞县,又变成了宁波。
在这个时期内,音王都称自己为“广播器材厂”,这也大致反映了当时音响类产品在人们生活中使用范围的局限性。
到1995年,音王仍然在生产电线、线缆、焊线、注塑插头之类的低技术含量产品。
和当时大部分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一样,依靠廉价的劳动力,音王的产品获得了广泛的市场,甚至销往海外。
随着资金和实力的雄厚与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变化,音响的应用越来越广泛,2000年,音王终于换了个当时比较洋派的称呼,正式更名为音王电
子有限公司,并且搬入新厂房。
从此音王开始
以“SoUndKinG”的品牌扩展生产专业音箱、功放、电子管麦克风、大型灯光支架和舞台桌、aJ系列工程盒等。
音王副总裁贝莉莉告诉《网商》记者,王祥贵之所以取名“音王”,其意义在于:“音”,“立”在“日”上,象征音王的未来像站在太阳上一样一片光明;“王”字兼容了创始人王祥贵和王明晨夫妇的姓。
这两个字组合起来,则代表了音王要做音响行业的王者的雄心。
20XX年,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却为音王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世界顶级调音台品牌cadac由于其研发方面的投资失误,研发周期又过长,在金融危机打击下濒临破产。
这家创始于1966年的知名音响企业是英国皇家指定使用品牌,同时产品还被全球70%的歌剧院和电视台所采用。
王祥贵果断出手,一举收购cadac,包括其位于英国的研究中心和工厂。
用同样的策略,音王将
Studiomaster(录音大师)和carlsbro(嘉士博)两个品牌纳入旗下。
三次大手笔的收购共耗资4500万,全部来自音王的自有资金。
这三笔收购对于音王意义重大,张化军在采访中曾说,不少民营企业在很多方面很像音王:具备加工能力,具备生产管理能力,也具备技术能力??最缺乏的实际上是核心技术和品牌。
毫无疑问,王祥贵在海外的三次出手相当划算,不仅拿到了国际品牌,还兼并了核心技术和研发团队。
“世博会的项目对于我们的团队是个很好的锻炼,”张化军说,“当然更重要的是,这对音王的品牌又是一次沉淀,国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