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药物对凝血功能的影响讲义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抑酸药物----泮托拉唑
主要表现为血小板较少,血浆纤维蛋白原降低 机制:对内源性凝血途径凝血因子VIII、IX 有影响 应对措施: 更换为其他质子泵抑制剂
利尿剂----呋塞米
主要表现为血小板较少 机制:确切的机制尙不明确
可能是直接的骨髓抑制作用以及抑制巨核细胞的生成 应对措施: 调整用药剂量
抑酸药物----泮托拉唑
抗生素----万古霉素
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减少症 机制:通过免疫机制介导的,主要机制是由万古霉素刺激机体产生的特异性万古霉素依 赖性抗血小板抗体,与相应抗原血小板膜上的GPIIb 和(或) GPIIIa 结合成免疫复合物,引 起血小板结构的破坏和功能的丧失,进一步引起血小板计数的降低和血液系统的凝血功 能障碍 应对措施: 血小板输注、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 若血小板无显著升高,再停用万古霉素
抑制继发性纤溶亢进从而调节凝血紊乱,对凝血-纤溶系统平衡 具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辅助用药----血必净
•改善严重脓毒症患者的凝血功能 •机制:
血必净注射液可有效减少严重脓毒症患者凝血因子的过度消耗, 抑制纤溶亢进, 从而减轻凝血系统活化状态,改善患者预后
谢谢 大家
@Ywk.baidu.comURNAME
2. 在胆汁中浓度较高,主要经胆道排泄,肠道正常菌群受到抑制,导致维生素K合成减 少
应对措施: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发生凝血功能异常的高危因素
年龄(>60岁) 用药剂量过大(>6 g/d),疗程较长(>5 d) 有消化道疾病史尤其是溃疡性出血 肾功能不全患者 进食情况
抗生素----利奈唑胺
中/ 长链脂肪乳有致血小板减少
脂肪乳
1:1的中长 链脂肪乳
长链甘油三酯 中链甘油三酯
迅速被利用
含多不饱和的ω-6 为主 的亚油酸为主要成分
较强的促炎作用,能够收缩血管、提高毛 细血管通透性,促进血小板聚集
抗癫痫药物----丙戊酸钠
主要表现为有岀血倾向,血小板减少,血浆纤维蛋白原降低 机制: 1. 由于丙戊酸对肝脏功能有直接影响,可能会减少凝血因子的产生 2.丙戊酸钠及其代谢产物可破坏肝细胞,抑制凝血因子的合成 应对措施: 及时停药
万古霉素发生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
年龄(>60岁) 肾功能不全患者
营养支持----肠外营养
•长期肠外营养(TPN)患者存在止凝血功能障碍,可导致血小板活化程度 增高及血小板计数减少,出血风险增加 •机制:
多被认为与TPN所致的肝功能损害、感染等有关; 脂肪乳剂作为PN 中的重要供能物质,会影响到患者的止凝血功能
常见药物对 凝血功能的
影响
01 抗生素
ICU常用药物
02 营养支持 03 抗癫痫药物
04 抑酸药物
05 辅助用药
抗生素----头孢哌酮舒巴坦
绝大部分无临床出血症状,主要表现为凝血因子活性下降(PT、APTT延长) 少数引起严重的出凝血功能障碍甚至出血死亡
引起凝血功能异常作用机制: 维生素K缺乏
1. 药物分子中含有N-甲硫四氮唑侧链在体内代谢过程中会消耗维生素K 引起凝血酶原 及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减少
大部分无明显临床表现,血小板进行性下降 引起凝血功能异常作用机制: 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机制尚不明确,一般认为是骨髓抑制,但也有学者认为可能 与免疫介导、氧化应激有关 应对措施: 治疗时间不超过2周 静脉输注血小板
利奈唑胺发生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
血小板计数基础值(<200×109/L) APACHEⅡ评分(>20) 年龄(>60岁) 长时间用药(>10d) 肾功能不全患者
主要表现为血小板较少,血浆纤维蛋白原降低 机制:对内源性凝血途径凝血因子VIII、IX 有影响 应对措施: 更换为其他质子泵抑制剂
辅助用药----乌司他丁
• 改善严重脓毒症患者的凝血功能 • 机制: ① 抑制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过度释放炎性介质的作用; ② 抑制凝血因子Xa 、XIIa 、VIII 的激活以及血管舒缓素的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