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中的成语
孟子中的成语
孟子中的成语1、孤臣孽子——孤臣:封建朝廷中孤立无援的远臣;孽子:妾所生的庶子。
比喻遭遇艰难困苦的人。
2、茫然若失——茫然:失意的样子;若失:好像失去了东西。
形容精神不集中,恍惚,若有所失的样子3、流连忘返——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
留恋得忘记了回去。
4、独善其身——独:唯独;善:好,维护。
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养好自身。
现指只顾自己,不管别人。
5、习焉不察——习:习惯;焉:语气词,有“于此”的意思;察:觉察。
指经常接触某种事物,反而觉察不到其中存在的问题。
6、金声玉振——以钟发声,以磬收韵,奏乐从始至终。
比喻音韵响亮、和谐。
也比喻人的知识渊博,才学精到。
7、心悦诚服——悦:愉快,高兴;诚:硬实。
由衷地高兴,真心地服气。
指真心地服气或服从。
8、殷鉴不远——殷:指商朝后期;鉴:镜子。
指殷商子孙应以夏的灭亡为借戒。
后泛指前人的教训就在眼前。
9、胁肩谄笑——胁肩:耸起双肩做出恭谨的样子;谄笑:装出奉承的笑容。
为了奉承人,缩起肩膀装出笑脸。
形容巴结人的丑态。
10、寡不敌众——寡:少;敌:抵挡;众:多。
人少的抵挡不住人多的。
11、不愧不怍——愧、怍:惭愧。
形容光明正大,问心无愧12、同流合污——流:流俗;污:肮脏。
指跟坏人一起干坏事。
13、尽力而为——用全部的力量去做。
14、反求诸己——求:追究,寻求;诸:“之于”的合成词。
反过来追究自己。
指从自己方面找原因。
15、大有作为——作为:做出成绩。
能够极大地发挥作用,作一番贡献。
16、箪食壶浆——食:食物;浆:汤。
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
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
17、广土众民——土地广阔,人民众多。
18、明察秋毫——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
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
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19、挟山超海——挟:挟持,夹着;刱:超越,跨过。
夹着泰山跨越北海。
比喻做绝对办不到的事。
20、饱食暖衣——饱食:吃得饱;暖衣:穿得暖。
从成语名句读孟子
从成语名句读孟子以下是十个关于从成语名句读孟子的成语及意思,还有造句:1. 舍生取义:为了正义舍弃自己的生命,形容很有气节。
哎呀,这不就是孟子所倡导的高尚品质嘛!造句:在危险面前,他毅然舍生取义,真让人敬佩啊!2. 与民同乐:和老百姓一同欢乐。
嘿,孟子可真是心系百姓呀!造句:这位好官真正做到了与民同乐,大家都很爱戴他。
3. 一曝十寒:比喻做事没有恒心,时常中断。
你想想,这样能做成啥事呀!造句:学习可不能一曝十寒,否则怎么能有进步呢?4. 出尔反尔: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不讲信用。
哎呀呀,这种人可真不靠谱!造句:他总是出尔反尔,大家都不愿意再相信他了。
5.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这就好像是妄图用一点点努力去解决大难题一样呀!造句:这点钱对于他的债务来说简直就是杯水车薪。
6. 独善其身:只管自己,不管别人。
这是不是有点自私呢?造句:在团队中,不能只想着独善其身,要互相帮助啊!7.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这不是很明显的嘛!造句:他的努力大家都看在眼里,他的成功不言而喻。
8. 明察秋毫:形容人目光敏锐,连极小的事物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哇,这得有多厉害呀!造句:这位侦探明察秋毫,任何蛛丝马迹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9. 缘木求鱼: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
这不是白费力气嘛!造句:不努力学习却想取得好成绩,那简直就是缘木求鱼。
10. 揠苗助长:把苗拔起,帮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最后事与愿违。
可别干这种傻事呀!造句:教育孩子不能揠苗助长,要遵循其成长规律。
总之,孟子的这些思想和成语真的很值得我们好好琢磨和学习呀!。
有关孟子成语及名言
有关孟子成语及名言欢迎阅读关于孟子的成语及名言导读:孟子的成语1、知我罪我:形容别人对自己的毁誉。
2、左右逢: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
3、以意逆志:用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别人的心思。
4、孔孟之道:孔:孔子;孟:孟子。
指儒家学说。
5、以文害辞:谓拘于文字而误解整个语句的意义。
6、有所作为:可以做事情,并能取得较大的成绩。
7、于今为烈:某件事过去已经有过,现在更加厉害。
8、夜以继日:晚上连着白天。
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9、言近旨远:旨:意思。
话很浅近,含义却很深远。
10、坐以待旦:旦:天亮。
坐着等天亮。
比喻办事勤劳。
11、再作冯妇:再作:重做;冯妇:人名。
比喻再干旧行业。
12、掩鼻而过:捂着鼻子走过去。
形容对腥臭肮脏的东西的嫌恶。
13、而来:原指诸侯相继朝觐一辈子。
后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
14、仰事俯畜:上要侍奉父母,下要养活妻儿。
泛指维持一家生活。
15、以身殉职:殉:为实现某一目标而献出生命。
为忠于本职工作而献出生命。
16、衡虑困心:形容费尽心思。
语出《孟子·告子下》:“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17、专心致志:致:尽,极;志:意志。
把心思全放在上面。
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18、一傅众咻:傅:教导;咻:喧闹。
一个人教导,众人吵闹干扰。
比喻不能有什么成就。
19、一毛不拔:一根汗毛也不肯拔。
原指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
后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
20、南蛮鴃舌:鴃:即伯劳。
原为孟子讥讽楚人许行说话如鸟语。
后用以讥笑操南方方言的人。
21、盈科后进:泉水遇到坑洼,要充满之后才继续向前流。
比喻学习应步步落实,不能只图虚名。
22、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昏昏:模糊,糊涂;昭昭:明白。
指自己还糊里糊涂,却要去教别人明白事理。
23、与民同乐:原指君王施行仁政,与百姓休戚与共,同享欢乐。
后泛指领导与群众一起游乐,共享幸福。
24、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车柴草。
比喻只看到小处,看不到大处。
源于《孟子》的50个成语
源于《孟子》的50个成语1、杯水车薪【解释】: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
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出自】:《孟子·告子上》:“今之为人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2、不为已甚【解释】:已甚:过分。
不做得太过分。
多用于劝诫别人对人的责备或处罚应当适可而止。
【出自】:《孟子·离娄下》:“仲尼不为已甚者。
”3、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解释】:不孝顺父母的事情有三种,其中以没有子孙为最大。
【出自】:《孟子·离娄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4、不言而喻【解释】:喻:了解,明白。
不用说话就能明白。
形容道理很明显。
【出自】:《孟子·尽心上》:“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然见于面。
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5、不虞之誉【解释】:虞:料想;誉:称赞。
没有意料到的赞扬。
【出自】:《孟子·离娄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6、出尔反尔【解释】:尔:你;反:通“返”,回。
原意是你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
现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自相矛盾。
【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7、出类拔萃【解释】: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
超出同类之上。
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8、此一时,彼一时【解释】:此:这;彼:那。
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
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9、箪食壶浆【解释】:食:食物;浆:汤。
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
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10、当务之急【解释】:当务:指应当办理的事。
初中语文读懂《孟子》智慧的50个成语
初中语文读懂《孟子》智慧的50个成语1、杯水车薪【解释】: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
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出自】:《孟子·告子上》:“今之为人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2、不为已甚【解释】:已甚:过分。
不做得太过分。
多用于劝诫别人对人的责备或处罚应当适可而止。
【出自】:《孟子·离娄下》:“仲尼不为已甚者。
”3、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解释】:不孝顺父母的事情有三种,其中以没有子孙为最大。
【出自】:《孟子·离娄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4、不言而喻【解释】:喻:了解,明白。
不用说话就能明白。
形容道理很明显。
【出自】:《孟子·尽心上》:“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然见于面。
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5、不虞之誉【解释】:虞:料想;誉:称赞。
没有意料到的赞扬。
【出自】:《孟子·离娄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6、出尔反尔【解释】:尔:你;反:通“返”,回。
原意是你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
现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自相矛盾。
【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7、出类拔萃【解释】: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
超出同类之上。
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8、此一时,彼一时【解释】:此:这;彼:那。
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
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9、箪食壶浆【解释】:食:食物;浆:汤。
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
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10、当务之急【解释】:当务:指应当办理的事。
2023年孟子的成语故事
2023年孟子的成语故事2023年孟子的成语故事11、知我罪我:形容别人对自己的毁誉。
2、濯足濯缨:水清就洗帽带,水浊就洗脚。
后比喻人的好坏都是由自己决定。
3、视为寇雠:《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后因以“视为寇雠”比喻极端仇视。
4、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车柴草。
比喻只看到小处,看不到大处。
5、言近旨远:旨:意思。
话很浅近,含义却很深远。
6、披发缨冠:谓不及束发冠戴,只系缨于颈。
比喻急于救援。
语出《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
”7、运之掌上:运:运动,运转。
运转于手掌之上。
比喻极其容易。
8、一曝十寒:曝:晒。
原意是说,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
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9、鱼与熊掌:语本《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比喻俱为所欲,难于取舍之物。
10、移气养体:改变气质和保养身体。
11、断杼择邻:孟母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废学业,用被割断的纱不成布来做比喻;孟母三迁居处,选择良好的环境,来影响孟子的成长。
12、坐以待旦:旦:天亮。
坐着等天亮。
比喻办事勤劳。
13、以辞害意: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14、晬面盎背:谓德性表现于外,而有温润之貌,敦厚之态。
指有德者的仪态。
语本《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利智根于心。
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15、众楚群咻:指众多的楚国人共同来喧扰。
后指众多外来的干扰。
16、一介不取:一介:一粒芥菜子,形容微小。
一点儿小东西也不拿。
形容廉洁、守法,不是自己应该得到的一点都不要。
17、邹衍谈天:《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驺衍之术迂大而闳辩;奭也文具难施……故齐人颂曰:‘谈天衍,雕龙奭。
出自孟子的成语及解释,有哲理的四字词语
出自孟子的成语及解释,有哲理的四字词语孤家寡人:《礼记玉藻》:凡自称,小国之君曰孤。
《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动心忍性:《孟子告子下》: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
声闻过情:《孟子离娄下》: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弃之如敝屣:《孟子尽心上》: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屣)也。
来者不拒:《孟子尽心下》:夫子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拒。
洁身自好:《孟子万章上》:归洁其身而已矣。
天下无敌:《孟子离娄上》: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
事倍功半:《孟子公孙丑上》: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寡人之疾:《孟子梁惠王下》: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出自孟子的成语及解释不言而喻:《孟子尽心上》: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然见于面。
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顿开茅塞:《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今茅塞子之心矣。
一毛不拔:《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舍我其谁:《孟子公孙丑下》: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以身殉职:《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
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
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好为人师:《孟子离娄下》: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弃甲曳兵:《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阿其所好:《孟子公孙丑上》:宰我、子贡、有若,智足以知圣人,污不至阿其所好。
以羊易牛:《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缘木求鱼:《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与民同乐:《孟子梁惠王下庄暴见孟子》:今王四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创业垂统:《孟子梁惠王下》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
孟子中的成语及解释
孟子中的成语及解释出自孟子的成语有哪些?1)孟母三迁:汉·赵歧《孟子题词》:“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2)养生送死:《孟子·离娄下》:“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
”3)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
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4)阿其所好:《孟子·公孙丑上》:“宰我、子贡、有若,智足以知圣人,污不至阿其所好。
”5)泛滥成灾:《孟子·滕文公上》:“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
”6)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7)豕交兽畜:《孟子·尽心上》:“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
”8)私淑弟子:《孟子·离娄下》:“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
”9)以羊易牛:《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10)动心忍性:《孟子·告子下》:“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
”11)陈善闭邪:《孟子·离娄上》:“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
”12)弃甲曳兵:《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13)以身殉职:《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
’”14)妻离子散:《孟子·梁惠王上》:“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15)鸡鸣而起:《孟子·尽心上》:“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
”16)渊鱼丛雀:《孟子·离娄上》:“为渊驱鱼者,獭也。
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17)创业垂统:《孟子·梁惠王下》“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
”18)顿开茅塞:《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出自“孟子”中的成语汇总
《孟子》中的成语汇总篇一1、杯水车薪【释义】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
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出处】《孟子·告子上》:“今之为人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2、不为已甚【释义】已甚:过分。
不做得太过分。
多用于劝诫别人对人的责备或处罚应当适可而止。
【出处】《孟子·离娄下》:“仲尼不为已甚者。
”3、始作俑者【释义】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
指第一个用俑封杀活人的人,后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4、不言而喻【释义】言:说明;喻:了解,明白。
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形容道理很明显。
【出处】《孟子·尽心上》:“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然见于面。
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5、不虞之誉【释义】虞:料想;誉:称赞。
指没有意料到或意想不到的赞扬。
【出处】《孟子·离娄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6、出尔反尔【释义】尔:你;反:通“返”,回。
原意是你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
现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自相矛盾。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7、出类拔萃【释义】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
超出同类之上。
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8、此一时,彼一时【释义】此:这;彼:那。
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
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出处】《孟子·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9、箪食壶浆【释义】食:食物;浆:汤。
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
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10、当务之急【释义】当务:指应当办理的事。
关于孟子的成语
关于孟子的成语关于孟子的成语1、知我罪我:形容别人对自己的毁誉。
2、濯足濯缨:水清就洗帽带,水浊就洗脚。
后比喻人的好坏都是由自己决定。
3、视为寇雠:《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后因以“视为寇雠”比喻极端仇视。
4、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车柴草。
比喻只看到小处,看不到大处。
5、言近旨远:旨:意思。
话很浅近,含义却很深远。
6、披发缨冠:谓不及束发冠戴,只系缨于颈。
比喻急于救援。
语出《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
”7、运之掌上:运:运动,运转。
运转于手掌之上。
比喻极其容易。
8、一曝十寒:曝:晒。
原意是说,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
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9、鱼与熊掌:语本《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比喻俱为所欲,难于取舍之物。
10、移气养体:改变气质和保养身体。
11、断杼择邻:孟母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废学业,用被割断的纱不成布来做比喻;孟母三迁居处,选择良好的环境,来影响孟子的成长。
12、坐以待旦:旦:天亮。
坐着等天亮。
比喻办事勤劳。
13、以辞害意: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14、晬面盎背:谓德性表现于外,而有温润之貌,敦厚之态。
指有德者的仪态。
语本《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利智根于心。
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15、众楚群咻:指众多的楚国人共同来喧扰。
后指众多外来的干扰。
16、一介不取:一介:一粒芥菜子,形容微小。
一点儿小东西也不拿。
形容廉洁、守法,不是自己应该得到的一点都不要。
17、邹衍谈天:《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驺衍之术迂大而闳辩;奭也文具难施……故齐人颂曰:‘谈天衍,雕龙奭。
’”后因以“邹衍谈天”喻善辩。
孟子中的成语有哪些
孟子中的成语有哪些论语孟子中的成语:1、孤臣孽子——孤臣:封建朝廷中孤立无援的远臣;孽子:妾所生的庶子。
比喻遭遇艰难困苦的人。
2、茫然若失——茫然:失意的样子;若失:好像失去了东西。
形容精神不集中,恍惚,若有所失的样子3、流连忘返——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
留恋得忘记了回去。
4、独善其身——独:唯独;善:好,维护。
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养好自身。
现指只顾自己,不管别人。
5、习焉不察——习:习惯;焉:语气词,有“于此”的意思;察:觉察。
指经常接触某种事物,反而觉察不到其中存在的问题。
6、金声玉振——以钟发声,以磬收韵,奏乐从始至终。
比喻音韵响亮、和谐。
也比喻人的知识渊博,才学精到。
7、心悦诚服——悦:愉快,高兴;诚:硬实。
由衷地高兴,真心地服气。
指真心地服气或服从。
8、殷鉴不远——殷:指商朝后期;鉴:镜子。
指殷商子孙应以夏的灭亡为借戒。
后泛指前人的教训就在眼前。
9、胁肩谄笑——胁肩:耸起双肩做出恭谨的样子;谄笑:装出奉承的笑容。
为了奉承人,缩起肩膀装出笑脸。
形容巴结人的丑态。
10、寡不敌众——寡:少;敌:抵挡;众:多。
人少的抵挡不住人多的。
11、不愧不怍——愧、怍:惭愧。
形容光明正大,问心无愧12、同流合污——流:流俗;污:肮脏。
指跟坏人一起干坏事。
13、尽力而为——用全部的力量去做。
14、反求诸己——求:追究,寻求;诸:“之于”的合成词。
反过来追究自己。
指从自己方面找原因。
15、大有作为——作为:做出成绩。
能够极大地发挥作用,作一番贡献。
16、箪食壶浆——食:食物;浆:汤。
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
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
17、广土众民——土地广阔,人民众多。
18、明察秋毫——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
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
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19、挟山超海——挟:挟持,夹着;刱:超越,跨过。
夹着泰山跨越北海。
比喻做绝对办不到的事。
孟子成语
关于孟子的成语
关于孟子的成语闭于孟子的针言一、知尔功尔:描述他人对本人的誉毁。
二、濯足濯缨:火浑便洗帽带,火浊便洗手。
后比方人的优劣皆是由本人决议。
三、望为寇雠:《孟子·离娄高》:“君之望臣如土芥,则臣望君如寇雠。
”后果以“望为寇雠”比方极度敌视。
四、亮察春毫之终,而没有睹:目力眼光能看到一根毫毛的终梢,而看没有到一车柴草。
比方只看到小处,看没有到年夜处。
五、言远旨近:旨:意义。
话很浅远,含意却很深近。
六、散发缨冠:谓没有及束领冠摘,只系缨于颈。
比方慢于营救。
语没《孟子·离娄高》:“古有异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领缨冠而救之否也。
”七、运之掌上:运:静止,运行。
运行于脚掌之上。
比方极为容难。
八、一曝十暑:曝:晒。
本意是说,虽然是最容难成长的动物,晒一地,冻十地,也不成能成长。
比方教习或事情一时努力,一时又勤集,出有恒口。
九、鱼取熊掌:语原《孟子·告子上》:“鱼尔所欲也,熊掌亦尔所欲也;两者不成失兼,舍鱼而与熊掌者也。
”比方俱为所欲,易于与舍之物。
十、移气养体:扭转气量战调养身材。
十一、断杼择邻:孟母为了学育孟子没有要半途旷废教业,用被切断的纱不可布去作比方;孟母三迁住所,选择精良的环境,去影响孟子的生长。
十二、立以待旦:旦:天黑。
立着等天黑。
比方处事辛勤。
1三、以辞害意:果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直解做者的本意。
1四、晬里盎向:谓德行体现于中,而有暖润之貌,敦朴之态。
指有德者的仪态。
语原《孟子·尽口上》:“正人所性,仁义利智根于口。
其熟色也,睟然睹于里,盎于向,施于四体,四体不问可知。
”1五、寡楚群咻:指寡多的楚国人独特去清净。
后指寡多中去的滋扰。
1六、一介没有与:一介:一粒芥菜籽,描述微弱。
一点儿小工具也没有拿。
描述耿介、违法,没有是本人应该失到的一点皆没有要。
1七、邹衍聊天:《史忘·孟子荀卿传记》:“驺衍之术迂年夜而闳辩;奭也文具易施……故全人颂曰:‘聊天衍,雕龙奭。
出自《孟子》的成语
出自《孟子》的成语1、孟母三迁孟子的母亲为了他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搬了三次家.2、始作俑者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战国时,存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击毙了人和用刀子杀掉人,存有什么相同吗?”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孟子又反问:“用刀子杀掉人和用政治陷害人存有什么相同?”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孟子接着说道:“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以老百姓面存有饥色,野外躺着冻死的人.这就是当权者在率领着野兽去喝人啊!大王想一想,野兽为害,尚且并使人憎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去喝人,怎么能够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道过,首先已经开始用俑(古时护送死去人安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就是断子绝孙、没后代的吧!您看看,用人形的土偶去殉尚且不容,又怎么可以使老百姓活活地冻死呢?”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3 、五十步笑百步五十步笑百步战国时代,诸侯王国都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近攻.战争连年不断,泽田了各国的老百姓.孟子看看了,同意周游列国,回去劝阻那些好斗的君主.孟子走进梁国,回去见到了好斗的梁惠王.梁惠王对孟子说道:“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惜百姓,却不见踪影百姓激增,这就是什么原因呢?”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飞奔逃命.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孟子听完故事,问梁惠王:“这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道:“当然不对!”孟子说道:“你虽然快乐百姓,可以你讨厌当兵,百姓就要祸及.这与五十步同样道理.”成语比喻那些以小败嘲笑大败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4、一暴十寒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游说之风,十分盛行.一般游说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学问、丰富的知识,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动的比喻,来讽劝执政者,最为凸出.孟子也是当时的一个著名辩士,在"孟子"的"告子"上篇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孟子对齐王的暴虐,并作事没秉持性、轻信奸佞谗言很反感,便不客气的对他说道:"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虽存有生命力很强的生物,可是你把它在阳光吸油纸了一天,却放到阴寒的`地方闷了它十天,它那里还活著变成呢!我跟王在一起的时间就是很短的,王即使存有了一点李祖的决意,可是我一返回你,那些奸臣又去引诱你,你又可以轻信他们的话,叫做我怎么办呢?"按着,他并使踢了一个生动的比喻:"打牌看上去就是件小事,但假使你不专心致志,也同样学不好,下不输,奕秋就是全国亚菊打牌的能手,他教导了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致志,时时听奕秋的指导;另一个却旧就是害怕着存有大天鹅飞去,准备工作用箭射鹅.两个徒弟就是一个师傅教导的,一起研习的,然而后者的成绩却差得很远.这不是他们的智力存有什么区别,而是专心的程度不一样啊;"这就是一个很存有教学意义的故事,我们必须自学一样东西、搞好一件事情,不为专心致志、下苦功夫不容的.若是今天搞一些,把它扔下了,隔天十天再回去搞,那么事情怎样好不好呢?念书、处事的若想顺利,这也就是个决定因素之一,故后来的人便将孟子所说“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精简成"一暴十寒"一句成语,用以比喻修学、处事没恒心,作辍无常的一种观点.比如一位同学,对于念书很就是随便,自学的时间太少,破败的时间多,我们便说道:他这种一曝十寒的作法,那里能够教给什么东西呢?5、引领而望:“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梁惠王》)释:如果有一位不好杀人的君主,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着脖子期待他的解救了.6、君子离庖厨:“就是以君子离庖厨.” (《梁惠王》)释:君主把厨房摆到靠近自己的场所,就是这个道理.7、明察秋毫:“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梁惠王》)释:我的目力能够把秋天鸟的细毛看得分明,一车子柴火摆在眼前却瞧不见.8、恃泰山以逊于北海:“恃泰山以逊于北海,语人曰,‘我无法.’就是荣无法也.” (《梁惠王》)释:把泰山缠在胳臂底下UX21LI2677E北海,说人说道,“这个我胡扯.”这真是无法.9、缘木求鱼:“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梁惠王》)释:以您这样的作法满足您这样的欲望,好像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10、寡不敌众:“寡固不可以敌众,强固不可以敌强.” (《梁惠王》)释:人口稀疏的国家不可以跟人口众多的国家为敌,弱国不可以跟强国为敌.11、与民同乐:“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梁惠王》)释:这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同百姓一同娱乐罢了.12、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存有也.” (《梁惠王》)释:和天下的人同忧同乐,这样还无法并使天下归服于他的,就是从来不曾有的事.(备注:范仲淹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甘甜于此)13、顾左右而言他:“王顾左右而言他.” (《梁惠王》)释:齐王回过头来左右张望,把话题扯到别处去了.14、水深火热:“例如水益浅,例如火益热,亦天方而已矣.” (《梁惠王》)释:如果燕国的百姓钢键更深,受火更冷(指灾难更加浅了),那只是统治者由燕变为魏罢了.15、救民于水火之中:“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梁惠王》)释:如今燕国的君主虐待百姓,您去征伐他,那里的百姓认为您是要把他们从水深火热的苦难中解救出来,因此都用筐盛着干饭,用壶盛着酒浆来欢迎您的军队.16、箪食壶浆:“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叛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接王师.” (《梁惠王》)释:如今燕国的君主性虐待百姓,您回去征讨他,那里的百姓指出您就是必须把他们从水深火热的苦痛中解救出来,因此都用筐丰着干饭,用壶丰着酒浆去欢迎您的军队.17、出尔反尔:“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梁惠王》)释:提高警惕,提高警惕!你怎样去对待人家,人家将怎样回报你.18、解民倒悬:“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公孙丑》)释:现在这个时候,具有万辆兵车的大国推行仁政,老百姓的高兴,正似的被人相差悬殊着而给营救了通常.19、事半功倍:“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公孙丑》)释:所以,“事半功倍”,只有在这个时代才行.20、具体而微:“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 (《公孙丑》)释:冉牛、闵子、颜渊大体近似于孔子,却不如他那样的博大精深.21、出类拔萃:“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公孙丑》)释:圣人远远超出了他那一类,大大高出了他那一群.从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还要伟大的.22、心悦诚服:“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公孙丑》)释:靠道德去并使人顺从的,人家才可以心悦顺服.23、返求诸己:“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公孙丑》)释:(射箭)如果没有射中,不埋怨那些胜过自己的人,返躬自问罢了.24、与人为善:“挑诸人以为仁义,就是与人为善者也.” (《公孙丑》)释:汲取别人的优点去自己善行,这就是携别人一道善行.25、绰绰有余:“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 (《公孙丑》)释:我既没有固定的职务,又没有进言的责任,那我的行动,难道不是宽舒得有无限的回旋余地吗?26、怨天尤人:“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公孙丑》)释:君子不埋怨天,不责备人.27、此一时,彼一时:“彼一时,此一时也.” (《公孙丑》)释:那又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28、舍我其谁:“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公孙丑》)释:在今日的社会里,瑞维尼我,除了谁呢?29、为富不仁:“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滕文公》)释:要发财致富便不能仁爱,要仁爱便不能发财致富.30、父母之命,门当户对:“不等待父母之命,门当户对,钻穴隙相窥见,逾墙XC610PA,则父母国人皆痴之.” (《滕文公》)释:若是不要到爹娘开口,不经过媒人了解,自己便钻洞摸门缝去互相窥望,爬过墙回去私会,那么,爹娘和社会人士都会轻视他.31、乱臣贼子:“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滕文公》)释:孔子著作了《春秋》,叛乱的臣子、不孝的儿子才有所害怕.32、自暴自弃:“自暴者,不容与有言也;无识者,不容与正直也.”(《距娄》)释:自己欺压自己的人,无法和他天差地远有价值的言语;自己舍弃自己的人,无法和他作出有价值的事业.33、不虞之誉:“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离娄》)释:有意料不到的赞扬,也有过于苛求的诋毁.34、好为人师:“人之患上在好为人师.”(《距娄》)释:人的毛病是讨厌搞别人的老师.35、何出此言:“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离娄》)释:老师为什么说这样的话呢?36、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距娄》)释:不孝顺父母的事情存有三种,其中以没子孙为最小.37、手舞足蹈:“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离娄》)释:快乐一发生就无法休止,无法休止就会不知不觉地手舞足蹈起来了.38、不为已甚:“仲尼不为已甚者.” (《距娄》)释:孔子就是搞什么事都不过火的人.39、左右逢源:“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离娄》)释:蓄积很深,便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40、)夜以继日:“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距娄》)释:抬着头考量,白天想要不好,夜里接着想要.41、自怨自艾:“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万章》)释:三年后,太甲悔过,自己怨恨,自己悔过.(艾,音yi)42、先知先觉:“天之生此民也,并使先无意识后言,并使先觉法号后觉也.”(《万章》)释:上天生育人民,就是必须先知先觉者去并使后知后觉者有所顿悟.43、集大成者:“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万章》)释:“集大成”的意思,譬如奏乐,先敲钵钟,最后用特磬收束,有始有终的一样.44、却之不恭:“‘却之却之为不恭’,何哉?” (《万章》)释:(俗话说),“一再婉拒人家的礼物,这就是不谦卑.”为什么呢?45、杀人越货:“杀越人于货,闵不畏死,凡民罔不憝.”(《万章》)释:(《尚书康诰》)说,“杀死别人,强夺财物,横强不怕死,这种人,是没有人不痛恨的.”46、茁壮成长:“牛羊蓬勃短而已矣.” (《万章》)释:(孔子曾经搞过管理牲畜的小吏),他说道,“牛羊都魁梧地长大了.”47、知人论世:“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万章》)释:吟咏他们的诗歌,研究他们的著作,不了解他们的为人,可以吗?所以要讨论他们那一个时代.48、一阿贝力(pu)十寒:“虽存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能生者也.”(《告子章》)释:纵使存有一种最难生长的植物,晒太阳它一天,热它十天,没能再短的.49、专心致志:“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告子》)释:假使让弈秋(下棋高手)教授两个人下棋,其中的一个人一心一意,只听弈秋的话.50、舍生取义:“二者不可得兼,大义而取意者也.” (《告子》)释:如果两者(生命和义)无法并存有,便牺牲生命,而必须“义”.51、杯水车薪:“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告子》)释:如今行仁的人,好像用一杯水来救一车柴木的火焰,(结果连他们已实行的这点点仁都会消失的).52、言归于好:“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告子》)释:所有我们出席盟会的人签定盟约以后,完全恢复旧日的亲善.53、以邻为壑:“今吾子以邻为壑.” (《告子》)释:如今你却使水流到临近的国家去.54、习焉不察:“行及之而懒得焉,学矣而云云焉.”(《尽心章》)释:如此搞回去,却不明白其当然;习惯了却不浅知其所以然.55、独善其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尽心》)释:穷困便独善其身,得意便兼善天下.56、不言而喻:“其行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尽心》)释:(君子的本性,仁义礼智)至于小儿四肢,在小儿四肢的动作上,不必言语,别人一目了然.”57、引而不发:“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尽心》)释:君子(教导别人正如射手),张满了弓,却不发箭,作出跃跃欲试的样子.58、仁民爱物:“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尽心》)释:君子谢谢亲人,因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因而爱护万物.59、当务之急:“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 (《尽心》)释:智者没有不该知道的,但是急于当前重要工作.(仁者没有不爱的,但是务必先爱亲人和贤者).60、略知书,不如无书:“略知《书》,不如并无《书》.” (《尽心》)释:全然坚信《尚书》,那还不如没《尚书》.61、茅塞顿开:“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尽心》)释:山坡的小路只一点点宽,经常去走它便成了一条路;只要有一个时候不去走它,又会被茅草堵塞了.62、言近旨远:“言将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尽心》)释:言语浅白,意义却深刻的,这就是“善言”.63 同流合污:“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尽心》)释:(这种人)同流合污,(所以说他是贼害道德的人)。
《孟子》系列的成语
一暴十寒
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游说之风,十分盛行。一般游说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学问、丰富的知识,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动的比喻,来讽劝执政者,最为凸出。孟子也是当时的一个著名辩士,在"孟子"的"告子"上篇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10) 顾左右而言他:“王顾左右而言他。” (《梁惠王》)释:齐王回过头来左右张望,把话题扯到别处去了。
(11) 水深火热:“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梁惠王》)释:如果燕国的百姓受水更深,受火更热(指灾难更加深了),那只是统治者由燕转为齐罢了。
(12) 救民于水火之中:“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梁惠王》)释:如今燕国的君主虐待百姓,您去征伐他,那里的百姓认为您是要把他们从水深火热的苦难中解救出来,因此都用筐盛着干饭,用壶盛着酒浆来欢迎您的军队。
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3 、五十步笑百步五十步笑百步
战国时代,诸侯王国都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近攻。
战争连年不断,可苦了各国的老百姓。孟子看了,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19) 心悦诚服:“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公孙丑》)释:依靠道德来使人服从的,人家才会心悦顺服。
(20) 返求诸己:“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公孙丑》)释:(射箭)如果没有射中,不埋怨那些胜过自己的人,返躬自问罢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中的成语【明察秋毫】形容目光敏锐,连极细小的东西也能看得出来。
察:看出。
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生的细毛。
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一次齐宣王看到有人用牛去祭钟,不忍心看它惊惧哆嗦、毫无罪过就被拉去杀掉,就让人用羊代替牛祭钟了,百姓因此说他吝啬。
宣王不理解百姓的心理,就请教孟子。
孟子说: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译文: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的东西,却举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视力足以看清秋天野兽毫毛的尖端,却看不见一车子的柴禾。
)则王许之乎?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梁惠王上》孟子用最简单的事例来启发宣王:要用实际行动(仁德)去统一天下。
【水深火热】像在深水里,如在烈火中,比喻百姓生活异常艰难痛苦。
燕国爆发内战,齐国乘虚而入,齐宣王派大将匡章率兵十万攻燕。
燕国百姓对内战不满,不愿出力抵抗齐军,出现“士卒不战,城门不闭”的局面,有些地方的燕国百姓反而给齐军送饭递水表示欢迎。
匡章只用了五十天工夫,就攻下燕国国都。
齐军攻占燕国后,匡章不管束军队,士卒欺凌百姓,燕人纷纷起来反抗。
齐宣王向正在齐国游说的孟子请教,问道:“有人劝我不要吞并燕国,有人劝我吞并它,到底该怎么办?”孟子回答说: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
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
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
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
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岂有他哉?避水火也。
如水益深,如火欲热,亦运而已矣。
(译文:如果您让他们的水更深,火更热,那他们也就会转而去求其他的出路了。
)——《梁惠王下》孟子用历史上的先例来启发宣王:应该真正地让燕国的百姓解除苦难。
【一毛不拔】本指战国时杨朱所倡的为我、贵己学说。
后比喻非常吝啬、自私。
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反对战争。
差不多与墨子同一时期,有一位叫杨朱的哲学家,反对墨子的“兼爱”,重视个人生命的保存,反对他人对自己的侵夺,也反对自己对他人的侵夺。
有一次,墨子的学生离滑厘问杨朱道:“如果拔你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到好处,你干不干?”“天下人的问题,决不是拔一根汗毛所能解决得了的!”离滑厘又说:“假使能的话,你愿意吗?”杨朱默不作答。
孟子就此对杨朱和墨子作了评论: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译文:杨子极端自私,即使从他身上取下一根细微的毛发就能够有利于天下,那他也是不肯干的。
)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
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孟子·尽心上》孟子告诉我们:极端个人主义不可取。
为人应该是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克己奉公的。
2、始作俑者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
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
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3 、五十步笑百步五十步笑百步战国时代,诸侯王国都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近攻。
战争连年不断,可苦了各国的老百姓。
孟子看了,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
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
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
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飞奔逃命。
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
”孟子讲完故事,问梁惠王:“这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
这与五十步同样道理。
”成语比喻那些以小败嘲笑大败的人。
又以“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
一暴十寒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游说之风,十分盛行。
一般游说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学问、丰富的知识,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动的比喻,来讽劝执政者,最为凸出。
孟子也是当时的一个著名辩士,在"孟子"的"告子"上篇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孟子对齐王的昏庸,作事没有坚持性、轻信奸佞谗言很不满,便不客气的对他说:"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虽有生命力很强的生物,可是你把它在阳光下晒了一天,却放在阴寒的地方冻了它十天,它那里还活着成呢!我跟王在一起的时间是很短的,王即使有了一点从善的决心,可是我一离开你,那些奸臣又来哄骗你,你又会听信他们的话,叫我怎么办呢?"按着,他使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下棋看起来是件小事,但假使你不专心致志,也同样学不好,下不赢,奕秋是全国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处处听奕秋的指导;另一个却老是怕着有大天鹅飞来,准备用箭射鹅。
两个徒弟是一个师傅教的,一起学的,然而后者的成绩却差得很远。
这不是他们的智力有什么区别,而是专心的程度不一样啊;"这是一个很有教学意义的故事,我们要学习一样东西、做好一件事情,是非专心致志、下苦功夫不可的。
若是今天做一些,把它丢下了,隔天十天再去做,那么事情怎样做得好呢?求学、做事的能否成功,这也是个决定因素之一,故后来的人便将孟子所说?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精简成"一暴十寒"一句成语,用来比喻修学、做事没有恒心,作辍无常的一种说法。
(2)引领而望:“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 (《梁惠王》)释:如果有一位不好杀人的君主,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着脖子期待他的解救了。
(3)君子远庖厨:“是以君子远庖厨。
” (《梁惠王》)释:君主把厨房摆在远离自己的场所,就是这个道理。
(4)明察秋毫:“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梁惠王》)释:我的目力能够把秋天鸟的细毛看得分明,一车子柴火摆在眼前却瞧不见。
(5)挟泰山以超北海:“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
‟是诚不能也。
” (《梁惠王》)释:把泰山夹在胳臂底下跳过北海,告诉人说,“这个我办不到。
”这真是不能。
(6)缘木求鱼:“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 (《梁惠王》)释:以您这样的作法满足您这样的欲望,好像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
(7)寡不敌众:“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 (《梁惠王》)释:人口稀少的国家不可以跟人口众多的国家为敌,弱国不可以跟强国为敌。
(8)与民同乐:“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 (《梁惠王》)释:这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同百姓一同娱乐罢了。
(9)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梁惠王》)释:和天下的人同忧同乐,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服于他的,是从来不曾有的事。
(注:范仲淹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即化于此)(10)顾左右而言他:“王顾左右而言他。
” (《梁惠王》)释:齐王回过头来左右张望,把话题扯到别处去了。
(11)水深火热:“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 (《梁惠王》)释:如果燕国的百姓受水更深,受火更热(指灾难更加深了),那只是统治者由燕转为齐罢了。
(12)救民于水火之中:“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 (《梁惠王》)释:如今燕国的君主虐待百姓,您去征伐他,那里的百姓认为您是要把他们从水深火热的苦难中解救出来,因此都用筐盛着干饭,用壶盛着酒浆来欢迎您的军队。
(13)箪食壶浆:“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 (《梁惠王》)释:如今燕国的君主虐待百姓,您去征伐他,那里的百姓认为您是要把他们从水深火热的苦难中解救出来,因此都用筐盛着干饭,用壶盛着酒浆来欢迎您的军队。
(14)出尔反尔:“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 (《梁惠王》)释:提高警惕,提高警惕!你怎样去对待人家,人家将怎样回报你。
(15)解民倒悬:“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
”(《公孙丑》)释:现在这个时候,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实行仁政,老百姓的高兴,正好像被人倒挂着而给解救了一般。
(16)事半功倍:“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 (《公孙丑》)释:所以,“事半功倍”,只有在这个时代才行。
(17)具体而微:“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
” (《公孙丑》)释:冉牛、闵子、颜渊大体近于孔子,却不如他那样的博大精深。
(18)出类拔萃:“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 (《公孙丑》)释:圣人远远超出了他那一类,大大高出了他那一群。
从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还要伟大的。
(19)心悦诚服:“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 (《公孙丑》)释:依靠道德来使人服从的,人家才会心悦顺服。
(20)返求诸己:“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 (《公孙丑》)释:(射箭)如果没有射中,不埋怨那些胜过自己的人,返躬自问罢了。
(21)与人为善:“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
” (《公孙丑》)释: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自己行善,这就是偕同别人一道行善。
(22)绰绰有余:“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 (《公孙丑》)释:我既没有固定的职务,又没有进言的责任,那我的行动,难道不是宽舒得有无限的回旋余地吗?(23)怨天尤人:“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 (《公孙丑》)释: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24)此一时,彼一时:“彼一时,此一时也。
” (《公孙丑》)释:那又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
(25)舍我其谁:“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公孙丑》)释:在今日的社会里,除开我,还有谁呢?(26)为富不仁:“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滕文公》)释:要发财致富便不能仁爱,要仁爱便不能发财致富。
(27)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