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工作底稿汇编案例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审计精品案例分析报告范文

审计精品案例分析报告范文

审计精品案例分析报告范文一、案例背景在对某大型国有企业进行年度财务审计过程中,审计团队发现了若干异常情况。

该企业主要从事制造业,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

审计团队在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初步审查时,注意到了存货金额异常增加、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等问题。

二、审计发现1. 存货异常增加:审计团队发现企业在报告期末存货金额较上年同期增长了30%,这一增长与企业的销售增长不匹配。

经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存货中存在大量过时产品,且部分存货的账面价值高于市场价值。

2. 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审计发现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较上年下降了20%,这表明企业的应收账款回收速度减慢,可能存在坏账风险。

3. 成本控制问题:审计过程中还发现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存在问题,部分原材料采购价格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且部分生产成本的计算方法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

三、原因分析1. 存货管理不善:企业管理层对市场需求预测不准确,导致存货积压。

同时,库存管理系统存在缺陷,未能及时反映存货的实际情况。

2. 信用政策宽松: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政策过于宽松,导致应收账款增加,回收难度加大。

3. 采购流程不透明:企业的采购流程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导致采购价格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负担。

四、审计建议1. 加强存货管理:建议企业建立更为科学的库存管理系统,定期对存货进行盘点,及时处理过时产品,减少存货积压。

2. 优化信用政策:建议企业重新评估信用政策,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严格审查,适当提高应收账款的回收要求。

3. 规范采购流程:建议企业建立透明的采购流程,引入竞争机制,降低采购成本。

五、结论通过对该企业财务报表的深入分析,审计团队揭示了企业在存货管理、应收账款管理以及成本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企业的财务状况,也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构成了潜在风险。

因此,企业管理层需要高度重视审计发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六、附件1. 存货管理分析报告2. 应收账款管理分析报告3. 成本控制分析报告以上范文提供了一个审计报告的基本框架,包括背景介绍、审计发现、原因分析、审计建议以及结论。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分析报告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分析报告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介绍-原材料一、会计记录概况A公司属于制造业。

原材料期初余额3,751,093.30元,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71,143,876.63元,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71,130,353.96元,期末余额3,764,615.97元。

A公司原材料分为瓶坯、辅助材料及备品备件三大类。

原材料发出计价采用当月一次加权平均法。

具体数据见《存货分类余额明细表》(底稿见索引A12-4-1)。

二、审计目标(一)确定原材料是否存在;(二)确定原材料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三)确定原材料的增减变动及其收益(或损失)的记录是否完整;(四)确定原材料的计价是否正确;(五)确定原材料余额是否正确;(六)确定原材料的披露是否恰当。

三、审计工作底稿编制过程的讲解以及相关提示和说明:(一)执行“获取或编制原材料明细表,复核加计是否正确,并与总账余额、存货-原材料类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

”程序1、向客户索取或编制《存货分类余额明细表》(底稿见索引A12-4-1);2、复核加计是否正确,并将合计数与总账余额、存货-原材料类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并标注相应的审计标识;3、根据原材料类别向客户索取或编制《原材料大类收、发、存各月明细表》(底稿见索引A12-4-2);4、《原材料大类收、发、存各月明细表》期初、期末余额与《存货分类余额明细表》中各大类期初、期末余额核对是否相符。

提示:如未审数合计金额与总账不符,应查明原因并作更正,必要时向项目负责人进行咨询,并作相应的处理。

本案中查验结论:1、原材料合计数与总账余额、存货-原材料类余额核对相符;2、《原材料大类收、发、存各月明细表》中的期初、期末余额与《存货分类余额明细表》中各大类期初、期末余额核对相符。

提示:在编制《原材料大类收、发、存各月明细表》时对于原材料收入及发出情况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细分,以便和存货其他科目进行勾稽关系核对。

本案中《原材料大类收、发、存各月明细表》对于原材料的发出情况进行了细分:1、将主料的发出情况细分成两类:一类是生产领用主料计入“生产成本-原材料”,与生产成本中原材料领用数进行核对;另一类是主料直接销售结转至“其他业务支出”,与其他业务支出中材料销售成本进行核对;经核对相符,底稿见索引A12-4-2-12、将辅料的发出情况细分成三类:一类是生产领用包装物计入“生产成本-包装物”,与生产成本中包装物领用数进行核对;第二类是车间领用辅料计入“制造费用”;第三类是辅料直接销售结转至“其他业务支出”,与其他业务支出中材料销售成本进行核对;经核对相符,底稿见索引A12-4-2-23、将备品备件的发出情况细分成两类:一类是车间领用备品备件计入“制造费用”,与制造费用中备件消耗金额进行核对;另一类是备品备件直接销售结转至“其他业务支出”,与其他业务支出中材料销售成本进行核对。

审计案例分析报告范文

审计案例分析报告范文

审计案例分析报告范文一、引言。

本报告旨在对某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案例分析,通过对公司财务报表的审计工作,发现并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以保障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二、公司概况。

该公司是一家以生产销售电子产品为主营业务的企业,成立于2005年,注册资本5000万元,总资产达2亿元。

公司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和技术人员,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三、审计过程。

1. 财务报表审计。

对公司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进行审计,发现在应收账款、存货、长期债务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和问题。

2. 内部控制审计。

对公司内部控制流程进行审计,发现在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存在一些控制不足的问题,可能影响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四、审计发现。

1. 应收账款风险。

公司存在大量账龄较长的应收账款,且部分客户信用状况不佳,存在坏账风险。

建议公司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及时核销坏账,减少坏账损失。

2. 存货风险。

公司存货周转率较低,且存在部分滞销存货,影响资金周转。

建议公司加强存货管理,优化供应链,提高存货周转率。

3. 长期债务风险。

公司存在大额长期债务,且部分债务到期日临近,可能影响公司的偿债能力。

建议公司加强资金管理,合理安排偿债计划,降低偿债风险。

五、审计结论。

经过审计发现,公司财务报表存在一定的风险和问题,需要加强内部控制,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同时,公司应及时采取改进措施,减少财务风险,保障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六、改进建议。

1.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及时核销坏账,减少坏账损失。

2. 优化存货管理,提高存货周转率,降低滞销存货风险。

3. 合理安排偿债计划,降低长期债务风险。

七、总结。

本报告通过对公司财务报表的审计工作,发现并分析了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希望公司能够重视审计结果,加强内部控制,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确保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八、附录。

1. 公司财务报表。

2. 审计工作底稿。

3. 相关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

审计案例分析报告范文

审计案例分析报告范文

审计案例分析报告范文一、案例背景。

本次审计案例分析的对象为某公司2019年度财务报表,公司主要经营范围包括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酒店经营等。

审计报告的编制旨在全面了解公司财务状况,揭示潜在风险,为公司未来经营决策提供参考。

二、审计目标。

1.审计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2.审计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

3.审计公司运营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

三、审计过程。

1.对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全面审计,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2.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审计,包括财务管理、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等方面。

3.对公司经营情况进行调查,包括市场竞争、行业发展趋势等。

四、审计发现与分析。

1.财务报表真实性和合规性方面:公司财务报表中存在部分项目未能真实反映公司实际经营情况,例如部分资产减值准备未能充分计提,利润表中存在收入和费用的操纵等情况。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投资者对公司财务状况的误判,对公司形象和信誉造成负面影响。

2.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方面: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例如财务管理中存在资金流动不够规范、风险管理中存在对市场风险的忽视等。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出现资金错失、风险暴露等情况,对公司经营安全构成威胁。

3.公司经营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方面:公司在房地产开发和物业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且行业发展趋势不明朗。

公司需加强市场调研,优化产品结构,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五、审计建议。

1.对公司财务报表进行修订,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2.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规范公司财务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和流程。

3.深入分析市场竞争情况,制定灵活的经营策略,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六、结语。

本次审计案例分析报告全面分析了某公司2019年度财务报表及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希望公司能够认真对待审计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及时改进经营管理,确保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

内部审计工作底稿案例分析

内部审计工作底稿案例分析

内部审计工作底稿案例分析(1)公司背景及问题描述公司是一家中型制造公司,主要生产汽车零部件。

公司在市场竞争中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公司生产成本高,导致产品价格不具备竞争优势。

其次,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一些浪费和不必要的开支。

最后,公司的生产效率较低,交货周期长。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公司决定进行内部审计。

(2)审计目标和审计范围确定审计目标是提高公司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审计范围包括公司的生产流程、供应链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

(3)底稿准备根据审计目标和范围,审计师准备了一份详细的底稿。

底稿包括以下内容:3.1参考文件清单:列出了与审计有关的文件、记录和报告,如公司财务数据、生产计划、供应链管理文件等。

3.2数据采集表:列出了需要收集的数据和信息,如生产线上的产量数据、工人的工时记录、原材料采购记录等。

3.3数据分析工具:列出了用于数据分析的工具和方法,如数据透视表、折线图等。

3.4问题清单:根据公司面临的问题,列出了需要关注的审计重点,如生产瓶颈、不必要的开支等。

3.5抽样计划:对于大量数据的采集,审计师制定了抽样计划,以确保采集到代表性的数据。

3.6审计程序:列出了具体的审计程序,如对生产线进行实地观察,对原材料采购流程进行跟踪等。

(4)数据收集和分析审计师根据底稿的要求,开始收集数据和信息。

他们通过查阅公司财务数据,了解了公司的成本结构和费用分布情况。

通过与生产部门的沟通,他们收集了生产线上的产量数据和工人的工时记录。

通过查阅供应链管理文件,他们了解了原材料采购的情况。

审计师使用数据分析工具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他们制作了数据透视表,比较了不同产品的生产成本,并找出了成本高的产品。

他们制作了折线图,分析了产量和工时的关系,找出了生产线的瓶颈。

(5)问题发现和建议通过数据分析,审计师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产品的生产成本较高,原因是原材料采购价格不合理。

其次,生产线上存在产能不足的问题,导致交货周期长。

审计案例分析实训报告(3篇)

审计案例分析实训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深化,审计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障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公允性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审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本报告选取了一则典型的审计案例,通过对案例的深入分析,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审计实务操作,掌握审计程序和方法,提升审计职业素养。

二、案例背景(以下为案例背景的虚构内容,请根据实际情况修改)某市一家上市公司A公司,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

近年来,A公司业绩稳步增长,但在2019年度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发现A公司在收入确认、资产减值等方面存在疑点。

注册会计师怀疑A公司可能存在财务造假行为,遂展开深入调查。

三、审计程序1. 初步调查- 注册会计师查阅了A公司的相关法律法规、行业规范以及内部控制制度,了解了A公司的业务流程和会计政策。

- 通过查阅A公司的财务报表、审计报告、税务申报等资料,初步掌握了A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 风险评估- 注册会计师对A公司财务报表进行了分析,发现收入确认、资产减值等方面存在较大风险。

-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注册会计师确定了审计重点和审计程序。

3. 实质性程序- 收入确认方面:注册会计师对A公司的销售合同、发货凭证、收款凭证等进行了核查,发现部分收入确认时间与合同约定不符,存在提前确认收入的可能性。

- 资产减值方面:注册会计师对A公司的存货、固定资产等进行了盘点和评估,发现部分资产存在减值迹象。

4. 证据收集- 注册会计师向A公司管理层、财务人员、销售人员等相关人员进行了访谈,获取了相关证据。

- 通过查阅第三方资料、公开信息等,进一步验证了审计证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四、审计发现1. 收入确认问题:A公司在2019年度提前确认收入,虚增了当期营业收入和利润。

2. 资产减值问题:A公司未对部分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导致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符。

3. 内部控制缺陷:A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未能有效防范财务风险。

审计案例分析报告范文

审计案例分析报告范文

审计案例分析报告范文一、背景介绍。

本次审计案例分析的对象为某公司的财务报表,该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企业,主要经营范围包括机械设备制造和销售。

审计的目的是对该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的审计,以便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为公司的经营管理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审计目标。

1.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全面审计,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2.对公司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行审计,并评估其合理性;3.对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审计,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4.对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比对和分析,找出异常情况和可能存在的问题;5.对公司的财务报表附注进行审计,确认其真实性和完整性。

三、审计方法。

1.采用了抽样审计的方法,对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了抽样检查,以确保审计的全面性和准确性;2.运用了比对分析的方法,对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了多维度的比对和分析,发现了一些异常情况;3.进行了实地调查和核实,对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了实地核对,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4.采用了专业工具和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了深入的数据挖掘和分析,找出了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四、审计结果。

1.资产负债表。

经过审计发现,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资产的价值评估不准确,部分负债的计提不足等;2.利润表。

公司的利润表存在一些异常情况,主要表现在部分收入和费用的确认不准确,导致利润数据存在一定的误差;3.现金流量表。

公司的现金流量表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现金流量的分类和确认不准确,导致现金流量数据存在一定的误差;4.会计政策和估计。

公司的会计政策和估计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会计政策的执行不规范,部分会计估计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5.内部控制。

公司的内部控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内部控制执行不到位等。

五、审计建议。

1.对公司的资产负债表进行重新评估,确保资产价值的准确性和负债的充分计提;2.对公司的利润表进行重新确认,确保收入和费用的准确确认,避免利润数据的误差;3.对公司的现金流量表进行重新分类和确认,确保现金流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4.对公司的会计政策和估计进行修订,确保会计政策的规范执行和会计估计的客观性和可靠性;5.对公司的内部控制进行完善,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控制的执行和监督。

内部审计工作底稿案例分析

内部审计工作底稿案例分析

内部审计工作底稿案例分析引言: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的一项重要工作,旨在审查和评估企业的运营效率、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的有效性。

底稿是内部审计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它记录了审计人员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估、发现的问题及提出的建议等内容。

本文将通过一个内部审计工作底稿案例的分析,探讨底稿的结构、内容和角色。

案例分析:审计对象:制造企业的采购流程审计目标:评估采购流程的有效性、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审计方法:访谈、文件审阅、抽样检查审计底稿结构:1.引言:说明审计的背景、目的和范围。

在本案例中,可以简要介绍被审计企业的背景、采购流程的重要性和需要审计的目标。

2.目标和范围:明确审计的目标和范围,例如评估采购流程的有效性、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

同时,说明审计的时间范围和审计方法。

3.企业风险评估:通过文献查阅和访谈,评估企业采购流程相关的风险。

这包括供应商风险、采购流程控制风险等。

4.内部控制制度评估:评估企业采购流程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

这包括采购订单的审批流程、供应商资质审查流程、采购合同的签订流程等。

5.发现的问题及建议:根据对采购流程的评估,列出发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例如,发现供应商资质审查不完善,建议加强供应商的资质审查流程;发现采购订单审批流程不规范,建议建立更严格的审批流程等。

6.结论:根据对采购流程的评估和发现的问题,给出整体的结论。

在本案例中,可以总结采购流程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并提出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和采购流程管理的建议。

7.附录:将审计过程中使用的文件、抽样检查的结果等作为附录列出,以方便读者查阅。

底稿的角色:1.评估工具:底稿是内部审计中评估工作的重要工具,通过记录审计人员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估和发现的问题,为审计人员提供了一个全面、系统地评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依据。

2.证据:底稿记录了审计人员通过文件审阅、访谈、抽样检查等方法获得的证据,这些证据可以支持审计人员的发现和建议。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介绍-应付工资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介绍-应付工资

案例介绍——应付工资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介绍—应付工资一、会计记录概况A公司应付工资期初余额为0元,期末余额为200万元,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数为1100万元,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为1300万元,具体数据见“应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审定表”(底稿见索引F6-1)所示。

二、审计目标(一)确定应付工资的提取和支出记录是否完整,计提依据是否合理;(二)确定应付工资期末余额是否真实、正确;(三)确定应付工资的报表披露是否充分。

三、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介绍及相关提示(一)执行“获取或编制应付工资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总帐数、报表数和明细帐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程序1、填制“审计程序表”(封面)(底稿见索引F6);2、向客户索取或编制“应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审定表”(底稿见索引F6-1),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总帐数、报表数核对相符,标注相应的审计标识(底稿见索引F6-1)。

提示:如未审数合计金额与总帐不相符,应查明原因幵作更正。

(二)执行“对本期工资费用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性复核”程序1、检查各月工资费用的发生额是否有异常波动,并初步确定本科目审计重点,实施详细检查(底稿见索引F6-2)。

2、将本期工资贷方发生额与上期进行比较,分析变动的合理性(底稿见索引F6-2)。

提示:如发现有异常变动,要求被审计单位解释其增减变动的原因或取得公司管理当局关于员工工资水平的决议。

(三)执行“了解被审计单位工资制度,并检查工资、奖金、津贴的计算是否符合有关规定”程序该执行程序要求:1、如果实行工效挂钩的,应取得有关部门确认的效益工资发放额认定证明,检查其计提额、发放额是否正确,是否应作纳税调整;2、如果实行计税工资标准办法的企业,应取得当地计税工资标准和公司平均人数,计算准予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的工资费用,对超支部分的工资及附加费应作纳税调整。

该公司工资总额实行工效挂钩方法,本年度经有关部门批准认定的工资额度为1300万元,公司应付工资贷方发生额为1300万元,未超支。

内部审计工作底稿案例分析优秀4篇

内部审计工作底稿案例分析优秀4篇

内部审计工作底稿案例分析优秀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计划规划、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内部审计工作底稿案例分析优秀4篇内部审计学案例分析篇一审计单位:沧州XX有限公司财务部审计对象:20XX年6月至12月期间货币资金的审计审计时间:20XX年3月1日到20XX年3月20日审计依据:财政《会计法》、《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等》有关规定。

审计案例分析报告范文

审计案例分析报告范文

审计案例分析报告范文
《审计案例分析报告》
案例背景:
本次审计案例分析报告针对某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目的是为了评估公司的财务状况和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平性。

审计过程:
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了详细的审计,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审计人员通过抽样检查、文件查阅、询问公司管理层等方式收集了相应的审计证据。

审计发现:
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公司在资产负债表中存在大量的无法核实的应收款项,且未提供足够的相关证明文件。

其次,公司在利润表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成本计提,导致利润表的真实性受到了质疑。

再次,公司在现金流量表中存在一些现金流量的不一致性,需要进一步核实。

审计结论:
基于以上审计发现,审计人员认为公司的财务报表存在一定的真实性和公平性问题,需要公司进一步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和说明。

建议公司在未来的财务报表编制和披露过程中加强内部控
制,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平性。

结语:
本次审计案例分析报告旨在为公司的财务管理提供参考。

审计人员已经向公司的管理层提出了审计发现,并建议公司采取相关措施加以改进。

希望公司能够重视审计发现,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确保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平性。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分析报告文案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分析报告文案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介绍-原材料一、会计记录概况A公司属于制造业。

原材料期初余额3,751,093.30元,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71,143,876.63元,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71,130,353.96元,期末余额3,764,615.97元。

A 公司原材料分为瓶坯、辅助材料及备品备件三大类。

原材料发出计价采用当月一次加权平均法。

具体数据见《存货分类余额明细表》(底稿见索引A12-4-1)。

二、审计目标(一)确定原材料是否存在;(二)确定原材料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三)确定原材料的增减变动及其收益(或损失)的记录是否完整;(四)确定原材料的计价是否正确;(五)确定原材料余额是否正确;(六)确定原材料的披露是否恰当。

三、审计工作底稿编制过程的讲解以及相关提示和说明:(一)执行“获取或编制原材料明细表,复核加计是否正确,并与总账余额、存货-原材料类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

”程序1、向客户索取或编制《存货分类余额明细表》(底稿见索引A12-4-1);2、复核加计是否正确,并将合计数与总账余额、存货-原材料类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并标注相应的审计标识;3、根据原材料类别向客户索取或编制《原材料大类收、发、存各月明细表》(底稿见索引A12-4-2);4、《原材料大类收、发、存各月明细表》期初、期末余额与《存货分类余额明细表》中各大类期初、期末余额核对是否相符。

提示:如未审数合计金额与总账不符,应查明原因并作更正,必要时向项目负责人进行咨询,并作相应的处理。

本案中查验结论:1、原材料合计数与总账余额、存货-原材料类余额核对相符;2、《原材料大类收、发、存各月明细表》中的期初、期末余额与《存货分类余额明细表》中各大类期初、期末余额核对相符。

提示:在编制《原材料大类收、发、存各月明细表》时对于原材料收入及发出情况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细分,以便和存货其他科目进行勾稽关系核对。

本案中《原材料大类收、发、存各月明细表》对于原材料的发出情况进行了细分:1、将主料的发出情况细分成两类:一类是生产领用主料计入“生产成本-原材料”,与生产成本中原材料领用数进行核对;另一类是主料直接销售结转至“其他业务支出”,与其他业务支出中材料销售成本进行核对;经核对相符,底稿见索引A12-4-2-12、将辅料的发出情况细分成三类:一类是生产领用包装物计入“生产成本-包装物”,与生产成本中包装物领用数进行核对;第二类是车间领用辅料计入“制造费用”;第三类是辅料直接销售结转至“其他业务支出”,与其他业务支出中材料销售成本进行核对;经核对相符,底稿见索引A12-4-2-23、将备品备件的发出情况细分成两类:一类是车间领用备品备件计入“制造费用”,与制造费用中备件消耗金额进行核对;另一类是备品备件直接销售结转至“其他业务支出”,与其他业务支出中材料销售成本进行核对。

审计工作底稿案例

审计工作底稿案例

审计工作底稿案例审计工作底稿案例在某公司进行审计工作时,我负责对其财务报表进行审计。

在审计工作底稿中,首先需要对公司的资产负债表进行分析。

通过对公司的资产负债表进行细致的审查,我发现公司在某项资产的估计值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根据公司提供的资料,该项资产的估计值为5000万元。

然而,在对公司进行现场核实时,我发现该项资产实际价值远低于估计值。

通过与公司负责人的沟通,了解到该项资产的估计值是由公司内部人员根据市场行情进行估算的。

我立即进行了进一步调查。

通过与市场上的专业机构沟通,我了解到该项资产的真实市场价值只有2000万元。

因此,我将该项资产的估计值调整为2000万元,并在审计工作底稿中做出了明确的说明。

此外,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还需要对公司的利润表进行审查。

在对公司的利润表进行详细分析后,我发现公司在某项收入的确认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根据公司提供的资料,该项收入为1000万元。

然而,在对公司进行现场核实时,我发现该项收入实际上并未完全实现。

通过与公司销售人员的沟通,了解到其中一部分收入是由于销售人员的违规操作而导致的。

我立即进行了进一步调查。

通过与公司销售人员的面谈和查对公司的销售记录,我发现有一部分收入是虚构的。

因此,我将该项收入调整为实际实现的800万元,并在审计工作底稿中作出了明确的说明。

通过对公司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审查,我在审计工作底稿中发现了两个问题并及时进行了调整和说明。

这些问题的发现和处理,能够保证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公司的决策和投资者的判断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在整个审计工作中,我对底稿的编写非常认真和细致,准确记录了每一个找到的问题和处理过程。

通过这次审计工作,我不但加深了对财务报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还提高了对审计工作的熟悉度和操作能力。

经过我对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写和调整,最终形成了一份准确、全面以及可靠的审计工作底稿。

这份底稿不仅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了准确的记录,还能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参考和指导,为公司和投资者的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内部审计工作底稿案例分析

内部审计工作底稿案例分析

内部审计工作底稿案例分析引言:案例描述:公司A部门是一家生产制造企业的关键部门,负责生产过程的监控和控制。

内部审计部门在执行内部审计任务时,选择了该部门作为审计对象,旨在评估该部门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情况,并提供改进建议。

审计团队使用一份名为“A部门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底稿”的文档作为审计工作的记录和指导。

审计工作底稿分析:1.底稿的编制:该底稿从目标、范围、方法等方面描述了内部审计的执行计划,确保审计人员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

同时,底稿还列出了内部审计的参考依据,如公司的相关政策、法规等,保证审计工作的合规性和科学性。

2.底稿的内容:该底稿对A部门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和分析。

首先,底稿对A部门的组织结构、职责和人员分配进行了描述,明确了A部门的运作方式和责任体系。

然后,底稿对A部门的风险管理制度进行了评价,包括对风险识别、评估、处理和监控的情况进行了分析。

3.底稿的分析和问题点:通过对底稿的分析,可以看出一些问题的存在。

例如,底稿指出了A部门的人员分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部分岗位没有得到合理的安排。

此外,底稿还发现了A部门的风险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包括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风险处理的及时性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4.底稿的建议和改进措施:底稿在最后部分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和具体的改进措施。

针对A部门人员分配问题,底稿建议重新评估人员岗位的要求并进行调整。

对于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的问题,底稿建议A部门加强风险识别的培训和流程,同时完善风险处理的措施和监控机制,确保风险能够及时得到控制和管理。

结论:内部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和分析对于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改进意见的提出非常重要。

通过对底稿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底稿起到了规范内部审计工作、记录审计过程和结果、发现问题和提供改进建议的作用。

同时,底稿也是内部审计人员与组织内各个部门和管理层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工具。

因此,在编制底稿时应注重合规性和科学性,分析底稿时应客观、全面地评估和分析审计所涉及的问题。

房地产企业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分析报告

房地产企业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分析报告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介绍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开发成本、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务成本(房地产企业)一、会计记录概况A公司应收账款期初余额337,942.80元,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1,225,164.50元,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881,529.00元,期末余额681,578.30元。

具体数据见“应收账款余额表”(底稿见索引<A7-1>)。

A公司预收账款期初余额为102,939.00元,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为196,986,143.40元,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为277,830,485.24元,期末余额为80,947,280.84元。

公司根据款项性质分设二级明细科目,如“预收购房款”、“预收租金”等,同时根据不同的客户设置三级明细科目,具体数据见“预收账款余额表”(底稿见索引<F4-1>)和“预收账款-预收购房款(福源雅居)查验记录(2)”(底稿见索引<F4-A-1>)。

A公司开发成本期初余额304,860,812.79元,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326,691,360.16元,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631,552,172.95元,期末余额0元。

具体数据见“开发成本-福源雅居余额明细表”(底稿见索引<A12-15-A>)。

A公司本期主营业务收入发生额为197,511,307.90元,其中:经营性租赁收入22,975,179.90元;商品房销售收入174,536,128.00元(底稿见索引<I1-1>)。

A公司本期主营业务成本发生额为111,151,368.54元,其中:经营性租赁成本4,741,992.00,商品房销售成本106,409,376.54元(底稿见索引<I1-1>)。

二、审计目标(一)应收账款:1、确定应收账款是否存在;2、确定应收账款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3、确定应收账款的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4、确定应收账款的计价是否正确;5、确定应收账款、应收账款跌价准备余额是否正确;6、确定应收账款的披露是否恰当。

审计案例分析报告范文

审计案例分析报告范文

审计案例分析报告范文一、背景介绍。

本次审计案例分析的对象为某公司2019年度财务报表,该公司是一家以生产销售电子产品为主营业务的企业。

本次审计旨在对该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全面审计,以确定其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完整、准确地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二、审计目标。

1. 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进行审计,确保其反映了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2. 对财务报表的完整性进行审计,确保其包含了所有必要的信息;3. 对财务报表的准确性进行审计,确保其数据准确无误。

三、审计过程。

1. 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全面审计,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2. 对公司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行审计,确保其合理、一致;3. 对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审计,确保其有效性和可靠性;4. 对公司的相关资料和凭证进行审计,确保其真实、完整、准确。

四、审计发现。

1. 在对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审计过程中,发现了部分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不足的情况,导致公司财务报表中资产价值被高估;2. 在对公司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行审计过程中,发现了部分会计政策的适用不当,导致财务报表中的利润被夸大;3. 在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审计过程中,发现了部分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导致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受到威胁;4. 在对公司相关资料和凭证进行审计过程中,发现了部分资料和凭证的真实性存疑,导致财务报表的完整性受到质疑。

五、审计建议。

1. 对公司的资产减值准备进行重新计提,确保其充分反映了资产的实际价值;2. 对公司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行修订,确保其合理、稳健;3. 对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修订和加强,确保其有效性和可靠性;4. 对公司的相关资料和凭证进行核实和整理,确保其真实、完整、准确。

六、结论。

本次审计案例分析报告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某公司2019年度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通过审计发现和建议,帮助公司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希望公司能够认真对待审计报告中的问题和建议,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财务报表的质量,为公司的稳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介绍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介绍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介绍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介绍—应交税金一、会计记录概况A公司(生产企业)应交税金期初余额为-1,736,805.41元,期末余额为-987,058.97元,按照税金的种类设置了若干个明细帐,具体数据如下:本年度共发生以下事项:1、6月与B公司签订的无形资产使用权转让协议书,将公司的专利技术使用权作价500万元转让给B公司使用;协议规定B公司于当年的6月30日前向A公司付款500万元。

无形资产转让手续已经办理完毕。

A公司所作的账务处理为:借:银行存款5,000,000.00贷:其他业务收入 5,000,000.002、本年公司销项税账面累计发生额为286,635,348.11元,审计人员向公司获取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为286,805,348.11元。

3、本年公司进项税账面累计发生额为266,483,095.60元。

4、本年A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1,502,972,456.20元,其他业务收入—材料销售收入为172,637,345.03元。

二、审计目标(一)确定应计和已缴税金的记录是否完整;(二)确定未交税金的余额是否正确;(三)确定未交税金的披露是否充分。

三、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介绍及相关提示(一)执行“获取或编制应交税金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总帐数、报表数和明细帐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程序1、向客户索取或编制“应交税金余额明细表”(底稿见索引F9-0-2)2、复核加计正确并将合计数与总帐、报表数核对相符,标注相应的审计标识。

提示:如未审合计金额与总帐、报表不符,应查明原因并作更正,并作相应的处理。

“审计调整数”与“审定金额”在该项目审定后填入。

(二)执行“核对年初应交税金与税务机关认定数是否一致”程序执行过程:审计人员取得上年度经税务机关盖章确认的增值税、所得税、营业税申报表,申报表期末的应交数和客户的账面数一致。

(底稿见索引F9-0-2)提示:向客户索取上年度的增值税、所得税、营业税等申报表,将申报表上税务机关认定的年末应交数与本年度应交税金帐面年初数进行核对,如有差额查明原因,并作相应的处理。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分析报告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分析报告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介绍一银行存款—、会计记录概况A公司银行存款期初余额为90,431,125, 03元,本期借方发生额194,184,723.85元,本期贷方发生额247,796,268.47元,期末余额为36,819,580. 41元,共有7个银行存款账号,客户据此设置了7个银行存款日记帐,具体数据见“银行存款明鈿余额表”(底稿见索引A—3T).二.审计目标(-)确定银行存款是否存在;(二)确定银行存款的收支记录是否宪扭;(三)确定银行存款的余额是否正确;(四)确定银行存款的披露耀否恰当・三、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介绍及相关提示(-)执行“获取或编制银行存款明细余额;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总帐数及日记帐合计数核对相符”的审计程序向客户索取银行存款日记账,将资产负债表日开户银行.银行、余额等容填于余额表中, 加计与总账核对,确定是否相符;并编制“银行存款明细余额表"(底稿见索引A1-3T)。

查验结果:核对一致。

由于财务会计软件的推行,在此步琛一般不会出現问题・但对于手工怅记录,要特别留意财务人员的低级错误•(二)就客户有关银行存款授权与批准制度问询财务和相关人员,并适当地进行核实对公司银行存款的投权与批准部控制制度进行了解并拙样核实.(底稿见索引A1-3-3).(三)执行“获取资产负债表日的银行存款对账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审计程序取得了对账单和调节表后,检查了以下容:1.复垓对帐单上的户名是否为公司的名称:2、将调节表中所列账面余额与明细账余额核对:3、将调节表中所列银行对账单余额与取得的银行对账单金额核对;4、检查调节表各数据加计的准确性:5、检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中未达账项是否已注明款项性质、分类.日期、金额、凭证号等。

查验结果:1、余额核对一致;2、未达账项的款项性质填写不完整,在审计人员的要求下,客户己补充完整(见底稿索引A—3-2-4)。

(四)执行“抽查全年对帐额收付款项或同金额的收付款项与日记帐进行勾对”的审计仁发现问題:2005年6月5 0发展银行分行黃浦支行对帐单上显示划出10.000,000. 00元,同月29日又划回10,000,000. 00元,期末对帐单余额和银行日记帐余额一致,但是这两笔资金进出在很行日记帐中未予以反映。

审计案例分析报告范文_审计学案例分析报告

审计案例分析报告范文_审计学案例分析报告

审计案例分析报告范文_审计学案例分析报告审计案例是从大量的实际审计资料中,将具有代表性的审计事项,按审计全过程编写成具有典型的审计实例。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审计案例分析报告,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审计案例分析报告篇11公司及案例简介吉林紫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于1998年5月成立,是一家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药用动植物种养殖为一体的高科技股份制企业。

紫鑫药业主要从事中成药的研发、生产、销售和中药材种植业务,以治疗心脑血管、消化系统疾病和骨伤类中成药为主导品种。

2007年3月2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由于产品规模不大,同时产品缺乏特色,紫鑫药业一直业绩平平,在资本市场也不为投资者所注意。

但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由于人参贸易和人参深加工概念炒作,公司业绩开始一飞冲天,实现营业收入6.4亿,同比增长151%,净利润1.73亿,同比增长184%。

2011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7亿元,净利1.1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26%和325%。

紫鑫药业凭借其惊人业绩为众多券商推荐,股价一路飙升。

但好景不长,由于公司战绩太过辉煌,引来了不少媒体的怀疑,最终《上海证券报》的调查结论揭露了这神话般业绩的真实面孔——关联交易,自买自卖。

一时间,紫鑫药业成为了投资市场惹人非议的焦点,被质疑是“第二个银广夏”,而关于它财务造假和审计失败的一系列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2011年10月19日,紫鑫药业因涉嫌关联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最终被证监会立案稽查。

2造假手段分析2.1关联交易紫鑫药业拥有一整套完整的内部交易链条。

人参交易的上、中、下各个环节均被董事长郭春生家族及其关联方所牢牢把控,上市公司以及大股东可以自由调节紫鑫药业的营收规模以及利润分成情况。

因此,支撑其业绩高增长的背后是巨大的自买自卖和虚假交易。

图1(1)虚构下游客户据紫鑫药业2010年年报,公司营业收入前五名客户分别为四川平大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亳州千草药业饮品厂、吉林正德药业有限公司、通化立发人参贸易有限公司、通化文博人参贸易有限公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介绍-原材料一、会计记录概况A公司属于制造业。

原材料期初余额3,751,093.30元,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71,143,876.63元,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71,130,353.96元,期末余额3,764,615.97元。

A公司原材料分为瓶坯、辅助材料及备品备件三大类。

原材料发出计价采纳当月一次加权平均法。

具体数据见《存货分类余额明细表》(底稿见索引A12-4-1)。

二、审计目标(一)确定原材料是否存在;(二)确定原材料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三)确定原材料的增减变动及其收益(或损失)的记录是否完整;(四)确定原材料的计价是否正确;(五)确定原材料余额是否正确;(六)确定原材料的披露是否恰当。

三、审计工作底稿编制过程的讲解以及相关提示和讲明:(一)执行“猎取或编制原材料明细表,复核加计是否正确,并与总账余额、存货-原材料类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

”程序1、向客户索取或编制《存货分类余额明细表》(底稿见索引A12-4-1);2、复核加计是否正确,并将合计数与总账余额、存货-原材料类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并标注相应的审计标识;3、依照原材料类不向客户索取或编制《原材料大类收、发、存各月明细表》(底稿见索引A12-4-2);4、《原材料大类收、发、存各月明细表》期初、期末余额与《存货分类余额明细表》中各大类期初、期末余额核对是否相符。

提示:如未审数合计金额与总账不符,应查明缘故并作更正,必要时向项目负责人进行咨询,并作相应的处理。

本案中查验结论:1、原材料合计数与总账余额、存货-原材料类余额核对相符;2、《原材料大类收、发、存各月明细表》中的期初、期末余额与《存货分类余额明细表》中各大类期初、期末余额核对相符。

提示:在编制《原材料大类收、发、存各月明细表》时关于原材料收入及发出情况能够依照需要进行细分,以便和存货其他科目进行勾稽关系核对。

本案中《原材料大类收、发、存各月明细表》关于原材料的发出情况进行了细分:1、将主料的发出情况细分成两类:一类是生产领用主料计入“生产成本-原材料”,与生产成本中原材料领用数进行核对;另一类是主料直接销售结转至“其他业务支出”,与其他业务支出中材料销售成本进行核对;经核对相符,底稿见索引A12-4-2-12、将辅料的发出情况细分成三类:一类是生产领用包装物计入“生产成本-包装物”,与生产成本中包装物领用数进行核对;第二类是车间领用辅料计入“制造费用”;第三类是辅料直接销售结转至“其他业务支出”,与其他业务支出中材料销售成本进行核对;经核对相符,底稿见索引A12-4-2-23、将备品备件的发出情况细分成两类:一类是车间领用备品备件计入“制造费用”,与制造费用中备件消耗金额进行核对;另一类是备品备件直接销售结转至“其他业务支出”,与其他业务支出中材料销售成本进行核对。

经核对相符,底稿见索引A12-4-2-3(二)执行“抽查核对明细帐是否与仓库台帐或卡片记录相符”程序向客户索取或编制“原材料仓库台帐或卡片记录明细清单”(底稿见索引A12-4-3)。

抽查核对明细帐是否与仓库台帐、卡片记录相符,并标注相应的审计标识。

提示:如明细帐与仓库台帐或卡片记录有差异,应结合存货实物盘点,查明缘故并进行更正。

关于数量差异较大且金额也重大的品种应进行实地详盘,并作相应处理。

“审计调整”与“审定数”在该项目审定后录入。

本案查验结论:原材料明细帐与仓库帐核对相符。

(三)执行“比较原材料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若有重大波动应查明缘故作出记录”程序将期末原材料账户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进行比较,如有大额异常波动项目,应进行重点调查。

提示:通过比较,能够将大额异常波动的或库龄较长的原材料项目作为凭证测试及盘点等审计程序的重要样本。

本案中,原材料账户期末余额3,764,615.97元,而期初余额3,751,093.30元,原材料结存余额波动不大(底稿见索引A12-4-1)。

查验结论:经比较,原材料期初、期末结存余额未发觉异常波动的情形。

另外,本案中抽取原材料期末结存余额较大的品种对其期末与期初计价波动性进行测试(底稿见索引A12-4-6-2)。

查验结论:与期初相比,原材料结存单价波动微小。

(四)执行“查阅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的原材料增减变动情况,检查有无跨期现象及发票到货暂估入帐的处理是否正确”程序1、猎取并查验本期末最后一张入库单及相关账户记录的会计凭证;提示:这是建立在入库单连号及原材料签收操纵较好的基础上。

如有几本入库单同时使用的情况,应结合内操纵度测试得出的结论,对各本入库单分不进行取样。

本案中A公司的存货治理较好,同时使用金蝶K3软件,该系统对录入的入库单会自动连续编号并存档。

期末最后一张入库单编号为0000607,采购发票号为00629888,发票日期为2005年12月31日,凭证号为05年12月T128凭证。

2、查阅资产负债表日后若干天的原材料入库情况;依照入库单的存根联,对期末最后一张入库之后的若干份入库单进行取样。

提示:用于确定截止测试的初步样本范围。

本案中依照最后一张入库单编号为0000607,抽取该号后的九张入库单作为测试样本,即0000607-0000616。

3、审查一笔采购原材料交易的实物验收单或入库单与相应会计记录的入帐时刻是否在同一会计期间(底稿见索引A12-4-4)。

提示:1、原材料截止测试的关键是审查一笔采购原材料交易的实物验收与相应会计记录的入帐时刻是否在同一会计期间。

例如,假如被审计单位于期末收到一批购入的物资,并已包括在年终的实物盘点范围内,但购料发票于下期期初才收到,则当期期末的帐上没有购货和负债的记录,结果可能就会导致对负债应付账款的低估和对当期利润的高估(应结合成本结转审计程序)。

相反,假如期末收到一张购货发票,并记入当期期末帐内,但该发票所对应的物资却在下期期初才收到,从而未包括在期末的实物盘点范围内,如此可能就会导致存货和当年利润的低估(应结合成本结转审计程序);2、测试结果一般有3种情况:(1)期末入帐的发票假如附有期末之前日期的入库单,则原材料确信差不多入库,并包括在期末实地盘点原材料的范围内;该情形讲明截止测试正确。

(2)期末入帐的发票假如入库单为下期期初的日期,则原材料可不能列入年底实地盘点存货范围内;该情形会导致盘点存在差异,依照重要性原则决定是否要做审计调整。

(3)假如仅有入库单而无期末购料发票,则应进一步审核每一入库单上是否作了暂估入库,并以暂估价记入当期的存货和负债帐内,待下期期初以红字冲销。

3、如有异常情况且差异金额较大,应扩大测试样本选取的范围。

必要时,应将样本范围扩大至期末之前若干日的入库单。

本案中查验结论:经抽查测试,原材料期末截止未发觉异常情况。

(五)执行“抽查原材料入帐凭证”程序抽查了原材料采购的记账凭证,以审核原始凭证是否合法、完整,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形成抽查记录(底稿见索引A12-4-5-1)。

尤其是同意投资、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取得的原材料的入帐凭证,应关注计价及审查相关协议合同,并形成专门底稿,以查验其会计处理的正确性。

选取样本应包括但不仅限于如下范围:1、通过比较原材料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本期有重大波动的原材料项目;2、采购金额较大的原材料项目;3、期末有大额暂估入帐的原材料项目;4、本期发生的大额原材料盘盈、盘亏的项目;5、期末余额较大的原材料项目;6、本期价格波动较频繁的原材料项目;7、通过同意投资、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等专门方式取得的大额原材料项目。

抽查原材料入帐凭证的要紧查验内容:1、原料采购原始凭证是否齐全;2、内容是否完整,有关审批手续是否完备;3、计价是否恰当;4、帐务处理是否正确。

本案中查验结论:原材料入帐凭证经抽查,未发觉异常情形。

(六)执行“检查原材料发出计价方法是否前后期一致,抽查期末原材料计价是否正确”程序依照被审计单位原材料计价方法,抽查期末结存余额较大的原材料的计价是否正确。

具体步骤如下:1、了解原材料发出所采纳的计价方法,对结转原材料所采纳计价方法的合理性进行评估;2、比较上期原材料发出的计价方法,核实其计价方法的一贯性;3、选取期末结存金额较大的原材料项目作为抽查样本(底稿见索引A12-4-6-1);4、利用excel表格对发出原材料的计价正确性进行复核(底稿见索引A12-4-7-1~A12-4-7-7)。

提示:1、企业可依照相关财会法规要求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原材料计价基础与方法。

假如被审单位采纳的原材料计价方法不符合规定,必须依照重要性原则进行调整或披露。

注意:后进先出法在新颁布《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中已取消。

2、假如没有充分的理由,原材料计价方法在同一会计期内不得变动。

假如被审单位当期计价方法发生变更,审计人员要检查变更的理由、性质是否恰当,分析对当期损益的阻碍程度,并确定所需披露的有关财务信息。

3、原材料发出结转计价测试的样本原则上应着重选取结存余额较大、且发生较频繁的项目。

4、将测试结果与被审单位账面记录进行比较,如有差异,分析差异形成的缘故。

假如差异过大,应扩大范围接着测试,并依照测试结果作出审计调整。

本案中查验结论:1、原材料发出采纳加权平均法结转符合相关规定且较为合理;2、与上期比较,原材料发出的计价方法保持了一贯性;3、经测试,未发觉异常情形。

(七)执行“原材料监盘或抽盘,编制监盘或抽盘小结”程序有关内容将在后面章节单独阐述,在此不赘述。

(八)执行“对存放在外的原材料应现场查看或函询核实”程序经查验,A公司不存在存放在外的原材料,本程序不适用。

提示:若有存放在外的原材料,需查阅并取得相关存放地的证明文件,如保管协议等有关保管的书面证明文件资料,用色笔标注要紧要素,核对是否相符;向保管人函证,函证中需注明是否存在抵押、出借情况;依照回函情况,分析推断存放在外的原材料是否存在和完整;形成查验记录。

关于大额长期存放在外的原材料,应结合存货监盘或抽盘到现场查验。

(九)执行“检查向关联方购货是否正常,关注交易价格是否公允,对集团内部购货,关注是否存在未实现最终销售的内部利润”程序1、向客户索取或编制“原材料关联采购明细及单价比较表”(底稿见索引A12-4-8-1);2、向客户索取或编制“原材料关联采购余额明细表”(底稿见索引A12-4-8-2);3、结合原材料采购入帐凭证测试,评估关联采购价格公允性(底稿见索引A12-4-8-1);本案中将关联采购单价与非关联采购单价进行比较,用于评估关联采购价格公允性。

查验结论:经比较,A公司原材料关联采购价格是公允的。

4、关联交易应向关联销售方审计人员进行书面或口头核对,如有差异,应查明缘故并作更正。

本案中原材料关联采购事项及余额经与相关公司的审计人员口头核对,金额相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