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缺陷多动症-针灸治疗学
《针灸病案讨论》多动症 王红涛

《针灸病案讨论》多动症王红涛下面我们要介绍的是王红涛教授使用针灸治疗多动症的病例:年龄:20岁性别:男性居住地:长岛纽约职业:学生主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不安,时轻时重2年。
现病史:注意力不集中,活动量过多,容易忘事,无法保持安坐课堂,左顾右盼,不能静心做一件事,容易冲动,粗心大意,没有耐心,常常打断别人,话多。
(上课45分钟期间要走出教室1一2次抽烟,喝水,买小吃)。
饮食、睡眠均正常,无饮酒嗜好。
抽大麻近2年,精神科医生建议患者抽marijuana (大麻)有助于放松,或减少冲动。
患者每天抽大麻,其父母也担心抽食大麻成瘾,特来求治于针灸。
既往史:患者在7岁时被诊断为多动症个人史:无特殊家族史:无特殊遗传病史:无特殊查体:身高:5“10 体重:172Lb精神:神清,一般情况可语言表达正常,情绪:稍急躁舌淡苔白脉象:弦细数四诊:声音宏亮,面色红润,口唇鲜红,手足心热,有汗现代医学检查:无实验室检查:无诊断:治疗原则:穴位处方:王红涛诊断:1.多动症(心肾水火不济,肝郁脾虚)2. 戒烟英文名称:ADHD(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治疗原则:宁心安神定志,解郁除烦,滋养心肾穴位处方:1)百会,四神聪,神门透通里,太冲,太溪2)心俞,膈俞,脾俞,肾俞,神道3)耳穴:神门,肺,心,皮质下【治疗思路】百会穴解剖:布有额N的分支和左、右颞线动、静脉及枕动、静脉吻合网。
其督脉起于小腹内......进入脑内,上行巅顶... 有镇静安神之功。
是督脉、足太阳之会。
(阳阳相会)四神聪:布有枕动、静脉,颞浅动、静脉顶支和眶上动、静脉的吻合网,有枕大N,耳颞N及眶上N的分支。
“理头风目眩,狂乱风痫。
(《太平圣惠方》)神门透通里:定志安神,阴阳互济太溪:肾之原穴,滋肾水上濡于脑髓。
太冲:平肝泻火,化滞行气。
肝之原穴,输穴。
心俞(泻),膈俞,肝俞(泻),脾俞,肾俞(?)神道,共同起到宁心安神定志,化滞行气,滋肾水以养心阴。
中医对于儿童多动症的治疗方法

中医对于儿童多动症的治疗方法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行为障碍,带给孩子及其家庭不少困扰。
而中医作为一种悠久的传统医学体系,对于治疗儿童多动症有着独特的方法和理念。
接下来将结合中医的观点,介绍中医对于儿童多动症的治疗方法。
一、辨证施治中医强调辨证施治,即根据患儿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治疗。
针对儿童多动症,中医医师会根据患儿的舌诊、脉诊、问诊等方法,辨别病因病机,确立治疗方案。
比如有的儿童是痰热内盛型多动症,中医会通过清热化痰的方法进行调理;有的儿童是气虚血瘀型多动症,中医则会通过益气活血的方法进行治疗。
通过辨证施治,中医可以更好地治疗儿童多动症,达到疗效。
二、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多动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医认为通过调节腧穴和经络,可以疏通气血、和调和阴阳,从而改善患儿的神经系统功能。
对于儿童多动症患者,适当的针灸疗法可以缓解患儿的过度活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提高其自我控制力和专注力。
三、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儿童多动症的常用方法之一。
中医医师会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开具配伍合理的中药方剂。
比如一些化痰清热、益气活血的中药方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儿童多动症患者的症状。
中药治疗通常需要一段时间的坚持服用,效果较为稳定。
四、配合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也可以用于治疗儿童多动症。
通过推拿按摩,可以改善患儿的气血循环,促进身体的营养吸收和代谢,从而达到调整神经系统功能的目的。
配合适当的推拿按摩,可以促进中医治疗儿童多动症的效果。
五、饮食调理中医治疗儿童多动症还包括饮食调理。
根据中医的理论,一些过度嗜甜、辛辣、油腻等食物容易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进而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因此,中医医师会建议患儿的家长对其饮食进行合理调节,避免过食刺激性食物,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从而有利于治疗儿童多动症。
在中医治疗儿童多动症的过程中,家长的配合至关重要。
他们应积极配合中医医师的治疗方案,遵医嘱服药、按时接受针灸及按摩等治疗,同时注意患儿的饮食调理与生活习惯,共同努力,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小儿多动症之针灸

小儿多动症之针灸小儿多动症又称儿童多动综合征,是指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在临床上表现为与其智力水平不相称的活动过度,注意力涣散,情绪不稳定和任性、冲动,以及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言语、记忆、运动控制等轻微失调的一种综合性疾病。
[病因病机】本病多由肾精虚衰,阴虚阳亢,虚风内动所致;或由心脾两虚,心神失养而成。
1.肾虚肝亢胎元禀赋不足,肾精虚衰,不能生髓充脑,脑海空虚,元神失养而发病。
2.脾虚肝旺心生血脉,又主神志,脾主思虑。
心脾两虚,气血化源不足,脑髓失于滋养,则神志失聪而发病。
【辩证治疗】1.肾虚肝亢症状和体征智力落后于同年龄儿童,动作笨拙,性格暴躁,幼稚任性,不听管教,难以静坐,舌红而干,脉细数。
证候分析肾藏精,主骨生髓,为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肾气充,则四肢矫健、思维敏捷。
如禀赋不足,肾精虚衰,精血不能上荣于脑,则见智力低下、动作笨拙、幼稚任性、不听管教。
阴虚阳力,则性格暴躁。
虚风内动,则难以静坐。
舌红而干、脉细数,皆为阴虚之象。
治法滋补肝肾,潜阳安神。
以任脉穴、背俞穴为主。
处方四神聪肝俞肾俞命门关元三阴交随证配穴躁动不安者,加神门、太冲。
刺灸方法针用补法。
方义肝俞、肾俞补益肝肾,填精生髓。
命门、关元可益肾,以补元气。
四神聪为经外奇穴,可安神定志,益智聪脑。
三阴交能补脾益智,滋养肝肾。
2.脾虚肝旺症状和体征心神不宁,多动不安,思想不集中,意志不坚,语言冒失,兴趣多变,做事有始无终,形体消瘦,纳食呆顿,面色淡黄无华,舌淡,苔薄白,脉弱或细弦。
征候分析心主血脉而藏神,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而藏意。
脾气虚运化失职,化源不足,则心脾血虚。
心血虚则心神失养,神不守舍而致心神不宁、多动不安、思想不集中;神无所主,又可见意志不坚、语言冒失、兴趣多变等症状。
脾气虚,则纳食呆顿、运化功能失司、水谷精微不能营养肌肉百骸,放形体消瘦、面色淡黄无华。
舌淡、脉弱或细弦,皆为心脾血虚之象。
治法补养心脾,安神定志。
以背俞穴、足太阴脾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穴为主。
中药结合针灸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中药结合针灸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摘要本文简要阐述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病机病因,行为治疗及中西医治疗方法。
董氏儿科经过几代人的创新发展,在辨证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汤剂加上穴位针灸治疗,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的特点,适宜在社区进行开展。
ABSTRACT This article briefly elaborates the pathogenesis and etiology of children with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behavioral therapy an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After several generations of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Dong shi pediatric utilizes decoc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reatment on the basis of dialectical,which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ood efficacy and fewer side effects and is suitable for use in the community.KEY WORDS children with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Chinese medicine;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俗称儿童多动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儿童时期神经和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
以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多动、冲动行为为主要特征。
中医针灸缓解儿童神经系统障碍

中医针灸缓解儿童神经系统障碍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神经系统障碍可能会给孩子和家庭带来极大的困扰和挑战。
这些障碍可能表现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抽动秽语综合征等,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社交和日常生活。
幸运的是,中医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在缓解儿童神经系统障碍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和潜力。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经络系统贯穿全身,连接着各个脏腑和组织器官。
当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时,就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
儿童神经系统障碍在中医理论中多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足、经络阻滞等因素有关。
针灸通过刺激经络穴位,调节气血运行,平衡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治疗儿童神经系统障碍具有多方面的作用机制。
首先,针灸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
研究表明,针灸刺激可以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和传递,改善大脑的神经电活动,增强神经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其次,针灸能够调节免疫系统。
儿童神经系统障碍往往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针灸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免疫因子的分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减轻炎症反应。
此外,针灸还具有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缓解肌肉紧张等作用,有助于改善儿童神经系统障碍的症状。
在临床上,针灸治疗儿童神经系统障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对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儿童,针灸可以帮助他们提高注意力、减少多动和冲动行为。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如百会、神庭、内关等,可以调节孩子的心神,增强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
对于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儿童,针灸可以改善他们的社交互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行为异常。
常用的穴位包括四神聪、风池、合谷等,这些穴位有助于开窍醒脑、疏通经络。
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儿童在接受针灸治疗后,抽动症状也可能得到明显缓解。
例如,针刺太冲、阳陵泉等穴位可以平肝熄风、舒筋活络。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与成人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针灸治疗时需要特别谨慎。
首先,要选择经验丰富、资质合格的针灸医师。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中医针灸治疗方案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中医针灸治疗方案1.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治疗2.多动症有效的治疗方法有哪些3.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及治疗方法4.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疾病治疗5.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健康教育6.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简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治疗对导致ADHD病因中的环境因素进行早期的产前识别、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然后进行预防和治疗。
对幼儿园和小学儿童进行ADHD的早期筛查,在社区和学校队重点人群加强ADHD相关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家长、老师、基层保健医生对ADHD症状的早期识别水平,及早让患者诊治,提高ADHD的早期识别水平和诊治水平,减少疾病对自身、家庭和社会的危害。
治疗上,根据患者及其家庭的特点制定综合性干预方案。
药物治疗能够短期缓解部分症状,对于疾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影响则更多地依靠非药物治疗方法。
1.心理治疗主要有行为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两种方式。
患者同伴关系不良,对别人有攻击性语言和行为,自我控制能力差等。
行为治疗利用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及时对患者的行为予以正性或负性强化,使患者学会适当的社交技能,用新的有效的行为来替代不适当的行为模式。
认知行为治疗主要解决患者的冲动性问题,让患者学习如何去解决问题,识别自己的行为是否恰当,选择恰当的行为方式。
2.药物治疗药物能改善注意缺陷,降低活动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成绩,短期内改善患者与家庭成员的关系。
(1)中枢兴奋剂一线治疗药物,目前国内主要是哌甲酯及其控释片。
哌甲酯,商品名利他林。
低剂量有助于改善注意力,高剂量能够改善多动、冲动症状,减少行为问题。
中枢兴奋剂仅限于6岁以上患者使用。
因有中枢兴奋作用,晚上不宜使用,药物副作用有食欲下降、失眠、头痛、烦躁和易怒等,尚不能确定是否影响生长发育。
中枢兴奋剂可能诱发或加重患者抽动症状,共病抽动障碍患者不建议使用。
长期使用中枢兴奋剂时还必须考虑到物质滥用的问题。
(2)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代表药物托莫西汀,托莫西汀疗效与哌甲酯相当,且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已被列为ADHD的一线治疗药物。
儿童注意缺陷障碍(多动症)中医3法辨证施治

儿童注意缺陷障碍(多动症)中医3法辨证施治注意缺陷障碍(小儿多动症)是近年来儿科临床常见病。
本病多发生在5一13岁。
其症有三大特点:即注意力不集中、感情容易冲动与活动过度,严重时经常骂人、咬人、殴打同伴。
究其病因:一是父母望子成龙心切,逼迫小儿童学画画、学围棋、弹钢琴、弹古筝等,入学后又强迫写作业、阅读课外图书,加重精神负担;二是娇生惯养,任其所为,有索必给、稍不如意即打盆摔碗,撕衣谩骂,甚至打父母和家人;三是病久气血两亏,脾肾两虚,心肾不交,神不守舍,失眠多梦,多动不由自主。
一、清心安神法家教过严,劳多逸少,多动善怒,喧扰不宁,上课时不注意听讲,爱做小动作,在教室内大声叫喊,甚至狂妄打骂,舌绛无苔,脉象弦数或洪数。
此系气滞郁愤,心火内炽,火扰神明,心神不宁,多动不安。
【处方】莲子郁金汤(临床方):莲子心2克,广郁金6克,生地黄30克,赤芍6克,黑栀子6克,蝉蜕6克,薄荷叶5克,甘草5克。
水煎服。
口舌糜烂、口中气臭者,加生石膏30克,黄连3克;目赤多眵,腹胀、便秘者,加大黄10克,黄芩10克;狂躁打骂人,不能睡眠者,加白犀角粉1克(分2~3次冲服)或安宫牛黄丸,每服1/3丸,每日2~3次。
开水化服。
此外,可配合针刺“神门”穴。
手法:平补平泻,每次留针1分钟。
【案例】张某,女,7岁6个月。
初诊日期:1990年2月20日。
患儿多动烦躁1年。
上课时坐不稳,手足乱动,左肩肘不自主抖动,说话哆嗦,口中气臭,心中苦闷,烦躁不安,头晕时痛,失眠多梦,记忆力锐减,考试成绩仅20~30分,伴有背痛,周身酸楚,汗多。
诊见体胖(体重42千克),面颊红赤,口渴喜饮凉水,大便燥结,2~3日1次,小便色黄,舌绛无苔,脉象洪数。
脑电图检查为正常。
此系其外婆长期逼迫其学习美术,每日画数十幅画,患儿烦闷之极,继之大喊大叫与之对抗,将画笔折断,画纸撕碎。
入学后即出现多动症状。
此乃气滞郁结引动心火内炽之故。
拟清心安神之法。
【处方】莲子心3克,广郁金10克,生石膏30克,生地黄30克,焦栀子10克,蝉蜕10克,薄荷叶6克,大黄10克,竹叶6克。
中药结合针灸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中图分类号 : R 9 4 9 . 9 4
文献标 识码 : C
文章编号 :1 0 0 6 — 1 5 3 3( 2 0 1 3)1 2 — 0 0 0 7 — 0 3
Tr e a t me n t o f c hi l dr e n wi t h a t t e nt i o n de ic f i t hy pe r a c t i v i t y d i s o r de r wi t h Ch i ne s e me d i c i n e c om bi ne d wi t h a c u punc t u r e a nd mo x i bus t i o n
・
专 家 讲 座
・
中药 结合针 灸治疗儿童 注意缺 陷 多动障碍
许莉 倪 菊秀
( 复旦 大学 附属华 山医院静安 分院董氏 中医儿科
摘 要
上海 陷 多动 障碍 的病机病 因,行为治疗及 中西 医治疗方法。董 氏儿科经过几代人 的创
新发展 ,在辨证 的基础上采用 中药汤剂加上 穴位针 灸治疗 ,具有疗效好 ,副作用小的特点 ,适宜在社 区进行开展 。
o f d i a l e c t i c a l , wh i c h h a s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g o o d e ic f a c y a n d f e we r s i d e e f f e c t s a n d i s s u i t a b l e f o r u s e i n t h e c o mmu n i y. t
儿童注意缺 陷多动障碍 ( a t t e n t i o n — d e i f c i t h y p e r a c t i v i t y d i s o r d e r , A D HD ) ,俗 称 儿 童 多 动 综 合 征 ,是 最 常 见 的 儿 童 时期 神 经 和精 神发 育 障碍 性疾 病 。以 注 意力 不 集 作 者介 绍 : 倪 菊 秀 ,女 ,副 主任 医师 ,享受 国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与思考
1.中医诊断?中医证型? 2.治法、处方、操作如何? 3.试解释方义。
【概述】
概念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又称小儿多动症,以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 力差,多动,情绪不稳,冲动任性,参与事件能力差,伴有不同程 度的学习困难,但智力正常为主要特征。多见于学龄期儿童,男孩 多于女孩。
病因病机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发生常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护养不当、外伤 或情志失调等因素有关。本病病位在心、脑,与肝、脾、肾关系密 切。基本病机是心神失养或元神受扰。
方义
百会、四神聪位于头部,可安神定志,健脑益智;神门为心之原 穴,内关为心包经的络穴,二穴合用可宁心安神;三阴交为脾、 肝、肾三经交会穴,可健脾、调肝、益肾。
操作
四神聪可向百会穴透刺;背俞穴不宜直刺、深刺,以防伤及内脏; 余穴常规刺。
2.其他治疗
(1)耳针 (2)头针
⑴耳针
取心、神门、肾、交感、皮质下、枕。毫针刺法或压丸法。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目录
病例导入 概述 辨证要点 治疗 病例分析
目的与要求
1.掌握本病的基本治疗。 2.熟悉本病的辨证要点。 3.了解本病的其他治法、按语。
病案导入
钱某,男,7岁。2001年3月20日初诊。 患儿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很难集中精力完成功课。自
制力差,易受外界的影响,不守课堂纪律,冲动任性,舌红,脉 弦细。
心脾两虚:兼见神疲乏力,多动而不暴躁,食少便澹,面色无华。舌淡, 苔薄白,脉虚弱。
痰火内扰:兼见多动多语,心烦懊,胸闷腕痞,夜寐不安,口苦尿赤, 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问题与思考
2.治法、处方、操作如何? 治法:调神定志。取督脉穴及手少阴、手厥阴经穴为主。 处方:主穴:百会四神聪神门内关三阴交;配穴:肾虚肝亢配太溪、
病案导入
钱某,男,7岁。2001年3月20日初诊。 患儿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很难集中精力完成功课。自
制力差,易受外界的影响,不守课堂纪律,冲动任性,舌红,脉 弦细。
问题与思考
1.中医诊断?中医证型?
多动症——证型: 肾虚肝亢
肾虚肝亢:兼见急躁易怒,难以静坐,或有遗尿,腰酸乏力,五心烦热, 盗汗,大便秘结。舌红,苔薄,脉细弦。
【辨证要点】
主症
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喜欢做小动作,情绪不稳,缺乏自制力, 冲动任性,伴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但智力正常。
证型
肾虚肝亢:兼见急躁易怒,难以静坐,或有遗尿,腰酸乏力,五 心烦热,盗汗,大便秘结。舌红,苔薄,脉细弦。
心脾两虚:兼见神疲乏力,多动而不暴躁,食少便澹,面色无华。 舌淡,苔薄白,脉虚弱。
⑵头针
取顶颞前斜线、额中线、顶中线、顶旁1线、顶旁2线、颞前线。 头针常规针刺。
⑵头针
取顶颞前斜线、额中线、顶中线、顶旁1线、顶旁2线、颞前线。 头针常规针刺。
【按语】
1.针灸治疗本病有较好的效果。 2.注意加强教育与诱导,配合、定的心理治疗,多加关怀和鼓励,
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行为。
太冲。 操作:四神聪可向百会穴透刺;背俞穴不宜直刺、深刺,以防伤及
内脏;余穴常规刺。
问题与思考
3.试解释方义。 百会、四神聪位于头部,可安神定志,健脑益智;神门为心之原
穴,内关为心包经的络穴,二穴合用可宁心安神;三阴交为脾、 肝、肾三经交会穴,可健脾、调肝、益肾。
谢谢
痰火内扰:兼见多动多语,心烦懊,胸闷腕痞,夜寐不安。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主穴 配穴 方义 操作
治法
调神定志。取督脉穴及手少阴、手厥阴经穴为主。
主穴
百会 四神聪 神门 内关 三阴交
配穴
肾虚肝亢配太溪、太冲; 心脾两虚配心俞、脾俞; 痰火内扰配丰隆、劳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