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和心源性休克的院前急救

合集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与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与护理

急性心肌 梗死 ( A MI )是 冠状 动脉某 支急 性闭 塞或 严 重狭 窄导致部 分心肌 缺血 性坏 死而 出现 的一系列 症状 ,常 因并发心源性休 克 、左 心衰竭 等合并 症 而死 亡。5 0 %病 人 死于起发症状头 2小时 ,尽 早给予 急救 护理 可有效 地挽 救 病人生命 。 1 临床 资料 1 . 1 性别与 年龄 男 6 2例 ,女 2 5例 ;年龄 3 1 ~ 9 3岁 ,平
动过 速等而增加心肌耗氧量使梗死面积扩大 。 2 . 1 . 4 迅速建立有效 的 静脉 通路 。采 用硅 胶或 软 留置针 , 尊医嘱给予强心利尿 、纠正心律失 常等药物 ,如 硝酸甘油 、 硝普钠 、西地兰 、酚妥 拉 明 、速 尿 、利 多卡 因等 。严密 观 察病情 ,监控 出入量 ;给予多功 能心电监 护 ,每 1 0一l 5分 钟测量及记录 生命体 征 ,保 留尿管 者记 录 出入 量 ,及 时发 现病人血压下 降 、尿少 、心律失 常等症 状立 即报 告并 协助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医 疗 论 坛
Me d i c i a l r r e a t me n t F o r n e s e j o u ma l o f e t h n o me d i c i n e a n d e t h n o p h a r ma c y
2 . 1 . 2 吸氧 采用鼻导管或面罩 吸氧 4~ 6 1 Mm i n ,合并 心 衰时可在湿化瓶 内加入 2 0 % ~3 0 %酒 精高 流量 吸氧 ,吸氧 可使 心肌缺氧状 态改善 ,避免 面积扩 大 ,减少 心律 失常 等
并发症发生。 2 . 1 . 3 镇静 止痛 遵 医嘱予杜冷丁 5 O~1 0 0 ag r i m 或吗啡 2 1 0 mg i v ,解 除疼痛 ,避 免 因疼痛 发射 引致血 压升 高 、心

急性心梗抢救流程

急性心梗抢救流程

急性心梗抢救流程急性心梗,即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严重疾病。

一旦发生急性心梗,需要立即进行抢救,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心肌损伤,挽救患者的生命。

下面将介绍急性心梗的抢救流程。

1. 确认症状。

患者出现急性心梗的症状包括剧烈的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出冷汗、恶心、呕吐等。

一旦出现这些症状,需要立即怀疑急性心梗,并进行相应的抢救措施。

2. 呼叫急救车。

在确认患者出现急性心梗症状后,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呼叫急救车前来救治。

同时,告知急救人员患者的症状和所在位置,以便他们能够及时到达现场。

3. 给予急救药物。

在等待急救车到达的过程中,可以给患者嚼服阿司匹林,以减轻心肌缺血,预防血栓形成。

同时,可以给患者含服硝酸甘油,以扩张冠状动脉,减轻心绞痛。

4. 心电监护。

一旦急救车到达现场,急救人员将立即进行心电监护,以了解患者的心电图变化。

心电监护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出现心肌梗死,并及时进行相应的抢救措施。

5. 快速转运。

在确认患者出现急性心梗后,急救人员将立即将患者转运至最近的急诊科或心内科进行治疗。

在转运过程中,急救人员将继续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并随时准备进行心肺复苏等抢救措施。

6. 心肌再灌注治疗。

一旦患者到达医院,医生将立即进行心肌再灌注治疗,包括溶栓治疗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这些治疗措施可以尽快恢复冠状动脉的血流,减少心肌梗死面积,挽救患者的生命。

7. 住院观察。

在急性心梗抢救流程结束后,患者将被转入心内科或重症监护室进行进一步观察和治疗。

医生将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血压、心率等指标,以确保患者的病情稳定。

总结,急性心梗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一旦发生需要立即进行抢救。

正确的抢救流程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心肌损伤,挽救患者的生命。

因此,对于医护人员和普通人来说,了解急性心梗抢救流程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

急性心肌梗塞治疗及急救措施

急性心肌梗塞治疗及急救措施

急性心肌梗塞治疗及急救措施突发急性心梗很可能导致生命危险,越来越多的人因为急性心肌梗塞失去生命。

急性心肌梗塞的时候要怎么应急处理呢?下面就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急性心肌梗塞治疗及急救措施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方法1.监护和一般治疗无并发症者急性期绝对卧床1~3天;吸氧;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心率、心律变化及血压和呼吸,低血压、休克患者必要时监测肺毛楔入压和静脉压。

低盐、低脂、少量多餐、保持大便通畅。

无并发症患者3天后逐步过渡到坐在床旁椅子上吃饭、大小便及室内活动。

一般可在2周内出院。

有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低血压等患者卧床时间及出院时间需酌情延长。

2.镇静止痛小量吗啡静脉注射为最有效的镇痛剂,也可用杜冷丁。

烦躁不安、精神紧张者可给于地西泮(安定)口服。

3.调整血容量入院后尽快建立静脉通道,前3天缓慢补液,注意出入量平衡。

4.再灌注治疗,缩小梗死面积再灌注治疗是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最主要的治疗措施。

在发病12小时内开通闭塞冠状动脉,恢复血流,可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减少死亡。

越早使冠状动脉再通,患者获益越大。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

因此,对所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就诊后必须尽快做出诊断,并尽快做出再灌注治疗的策略。

(1)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在有急诊PCI条件的医院,在患者到达医院90分钟内能完成第一次球囊扩张的情况下,对所有发病12小时以内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均应进行直接PCI治疗,球囊扩张使冠状动脉再通,必要时置入支架。

急性期只对梗死相关动脉进行处理。

对心源性休克患者不论发病时间都应行直接PCI治疗。

因此,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尽可能到有PCI条件的医院就诊。

(2)溶栓治疗如无急诊PCT治疗条件,或不能在90分钟内完成第一次球囊扩张时,若患者无溶栓治疗禁忌证,对发病12小时内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进行溶栓治疗。

常用溶栓剂包括尿激酶、链激酶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等,静脉注射给药。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

3 讨论精神因素是发生过敏反应的重要因素[3]。

当一个人精神紧张时,身体会释放大量的肾上腺素等,引起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进而产生大量自由基,攻击能释放过敏因子的肥大细胞,出现过敏症状。

因此规范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不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检查前的紧张,恐惧心理,而且能够显著降低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4]。

使患者能够顺利完成检查。

护理干预对18F FDGPET CT图像质量具有重要影响[5]。

护理人员掌握并配制出标准浓度的泛影葡胺溶液非常关键,当泛影葡胺浓度过高时容易形成伪影,影响检查结果的判断;当浓度过低时,将失去对比剂的作用[6]。

另外在口服造影剂时,嘱患者必需按时按要求服用,胃部检查者,扫描前3~5min服用造影剂,如果饮用太早,由于胃的排空作用,对比剂因快速排泄而显影不充盈,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下消化道检查者,扫描前1小时左右服用造影剂,如果服用时间太短,造影剂不能到达检查部位,而影响检查效果。

因此掌握饮用时机更能保证使用对比剂的意义。

胃肠道肿瘤患者行PET CT检查过程中给予口服1%的泛影葡胺溶液,提高了影像检查质量和正确诊断率,很大幅度减少了患者2次显像的可能性,缩短了患者完成整个检查的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而良好的护理配合在患者口服造影剂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1] 李九林.影响PET CT受检者心理状态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1,14(4):442 443.[2] 朱娟芳,岳士华,顾慧,等.护理干预在腹部CT检查肠道充盈准备中的作用[J].实用医技杂志,2006,(21):3854 3855.[3] 张元红,魏素芳,郑文兰.我院门诊倡导人性化服务的做法与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3):244 245.[4] 殷秋敏,郭玉芳,贾红颍.系统性心理护理降低造影剂不良反应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1,8(8):68 69.[5] 钟惠贞.护理对18F FDGPET CT图像质量影响的初步研究[J].中国医疗前沿,2012,2(7):66 70.[6] 别桂兰,刘桂芝,田金枝.口服温水与造影剂在肝脏CT扫描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2007,1(13):3.(收稿日期:2013 09 20)·护理专栏·作者简介:张娟,护师,Email:zhangjuan_618@163.com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张娟a,李雪b,付艳玲b(解放军海军总医院,a干部保健科,b急诊科,北京100048)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2 6790.2013.06.040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院前急救常见的急危重症,大多发生在院外,一般有50%左右的死亡是在发病后1h以内[1 2],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的预后和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3]。

《院前急救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

《院前急救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

院前急救技术规范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院前急救处理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死存亡。

有效的现场急救,要求医务人员须严格按预定的急救规范进行,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急救质量,对解决医疗纠纷、保险等也有重大意义。

本规范倡导尽量使用最新的药物、器械诊治;各操作程序方案的设置力求符合最新理论,并注重可操作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院前急救的医疗定位和内容院前急救医疗定位为高级生命支持等级水平。

内容是挽救和维持伤病员的基本生命,缓解伤病员的剧烈痛苦,防止搬送途中的继发损伤及安全转送。

着重在呼吸、循环系统功能的维持与监护,外伤的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进行解痉、镇痛、止血、止喘、止吐、抗晕、催吐等对症处理。

治疗原则以生命支持和对症治疗为主的原则。

一概述一、制定规范的必要性院前急救是急救医疗体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院前急救医疗处理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存率和致残率。

目前我国尚无一部统一的院前急救医疗规范,制定规范有利于提高院前急救的总体水平。

同时更规范的服务可以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二、规范的基本特性诊断治疗标准的“院前急救医疗规范”必须具备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本规范尽量使用最新、最有效的药物和器械诊治,使其具备先进性,各操作程序方案设置力求符合最新理论和强调可操作性,使其具备科学性和实用性,先进性和实用性不能兼顾时,把实用的放在规范里,把先进的放在说明部分。

在急诊医学和医学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只有不断的修订“规范”才能使其保持先进、科学和实用特性。

三、规范的定位规范的定位是急救医疗的核心,定位过高达不到要求时就会形同虚设,定位过低时就会阻碍业务发展,当前国内外急救医疗大致有四个定位等级:即院前急救的BLS(基本生命支持)、ALS(进一步生命支持)、急诊科常规和急诊监护病房常规。

本规范定位在BLS、ALS等级水平。

四、规范确定的救治目的维持和挽救患者基本生命,减轻患者剧烈痛苦,预防继发损伤和安全转运,这样的目的是和ALS水平一致,也和院前急救作为急救医疗体系第一环节的功能相一致,只有坚持这样的目的,才能在尽力院前抢救,不耽搁时间的基础上,为院内救治创造更好的条件,有利于伤病员的康复。

急性心肌梗死抢救预案

急性心肌梗死抢救预案

急性心肌梗死抢救预案一、诊断要点1、疼痛的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

休息或含服硝酸酸甘油片无效。

2、全身症状有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血沉增快等,一般在疼痛发作24~28h出现。

3、各种心律失常均可发生,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

4、可出现休克和心力衰竭。

5、心电图病变部位对应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S—T段弓背向上抬高。

6、心肌酶谱变化,肌酸磷酸激酶(CPK)6h内升高,48~72h恢复正常;谷草转氨酶(GOT)6~12h后升高,24~48h达高峰,3~6d降至正常;孚酸脱氢酶(LDH)8~10h升高2~3d达高峰,持续1~2周恢复正常。

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有血管狭窄或阻塞。

二、抢救措施1、一般治疗现场抢救,卧床休息,持续吸氧,心电监护,半流质饮食,通畅在便。

2、银除疼痛①哌替啶(度冷丁)50~100mg肌内注射(肌注),或吗啡5~10mg皮下注射,心动过缓时加阿托品0.5~1.0mg肌内注射(肌注)。

②罂粟碱30~60mg肌注,静点或或口服。

③硝酸甘油0.5mg或异山梨酯(消心痛)10mg舌下含服,也可用硝酸甘油5~10mg加250~500ml液体静滴。

3、再灌注心肌①静脉溶栓:尿激酶100万~150万U 1/2h滴完,或用链激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②冠状动脉内溶栓:先做选择冠状动脉造影,随后注入硝酸甘油200μg,尿激酶3万U,继而4000~8000U/min,如血管再通,减半给药维持0.5~1h,总量40万U左右,或用链激酶。

③未通的血管可用PTCA。

4、抗凝治疗①肝溶5000U静滴,1/6h,共用2d,保持凝血时间在正常值的2倍。

②肠溶阿司匹林150㎎/ d或口服华法林(华法令)。

5、消除心律失常①利多卡因200~250肌注,发病后即用,预防室性心律失常。

②频发室早、室速:利多卡因50~100㎎加入液体20ml静注2~4mg/min维持。

③室颤,非同步电除颤。

④缓慢心律失常可用阿托品1.0mg肌注、静注或静滴。

急性心梗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措施

急性心梗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措施

急性心梗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措施急性心梗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如果患者能够及时接受院前急救,可以有效减少病情恶化,提高治疗成功率。

因此,正确的急救护理措施对于急性心梗患者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急性心梗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措施。

**1. 保持患者安静**
在急性心梗发作时,患者常常会出现胸痛、气促等症状,此时需要让患者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或激动,以减轻心脏负担。

**2. 提供吸氧**
急性心梗患者通常会出现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此时可以给患者提供吸氧,以帮助患者呼吸,增加血氧含量。

**3. 让患者取舒适的姿势**
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应该让患者取一个舒适的姿势,通常建议让患者坐着或躺下,并保持头部稍微高于身体。

**4. 监测生命体征**
急性心梗患者在院前急救时,需要不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5. 安抚患者情绪**
急性心梗发作时,患者通常会感到害怕、焦虑,护理人员需要及时
安抚患者情绪,避免患者过度紧张。

**6. 寻找相邻急救站或医院**
在院前急救时,如果条件允许,应该尽快将患者转移到最近的急救
站或医院,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护理。

**7. 提供药物**
在急性心梗发作时,有时候可以通过药物来缓解症状,比如硝酸甘
油可以帮助扩张心血管,减轻心脏负担。

通过以上护理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帮助急性心梗患者度过危险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因此,在面对急性心梗患者时,护
理人员应该及时有效地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医院急性心肌梗死应急预案

医院急性心肌梗死应急预案

医院急性心肌梗死应急预案(一)适用范围发生典型或者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患者。

(二)目的维持心脏功能,改善心肌供血,防止梗死范围扩大。

(三)抢救步骤1.评估:典型AMI为:(1)胸骨后持久而剧烈的疼痛,呈压榨性、窒息或濒死感。

(2)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即异常Q波及持续、进行性的ST段弓背向上抬高。

(3)血清心肌酶显著增高。

上述3条中具备2条即可认为患者已发生AMI。

对确诊或可疑的AMl患者,应就地处理。

2.患者平卧,绝对休息,用最短的时间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初步判断有无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休克,通知医生。

3.吸氧。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呼吸机辅助呼吸。

4•切实迅速止痛,遵医嘱皮下注射吗啡5~10mg,或肌肉注射哌替唳50〜100mg,必要时2〜4h重复一次。

5.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1)再灌注治疗,应用尿激酶100~150万U,30min滴完,或用链激酶、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行静脉溶栓。

(2)抗凝治疗。

肝素每小时750~100OU静滴,共用2d,保持凝血时间在正常值的1.5~2倍。

(3)防治心律失常,如心律超过70次/分,有室性期前收缩或短阵室速,立即用利多卡因50-100mg加葡萄糖20ml静脉注射,然后按l~4mg∕min静脉滴注。

(4)防止梗死面积扩大,缩小缺血范围。

静脉滴注改为极化液,以10%葡萄糖液500ml加10%氯化钾10-15ml和胰岛素8U及25%硫酸镁5~10ml静脉滴注。

6•控制休克与心力衰竭。

准确记录24h出入量,严格控制输液速度,限制入量。

有心律失常时备好临时起搏器和除颤仪。

7,监测血氧饱和度进行性降低,通知麻醉科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

8,做好冠状介入治疗的术前准备,通知介入医生和导管室护士。

9.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做好抢救记录。

心源性休克的院前急救措施

心源性休克的院前急救措施

心源性休克的院前急救措施什么是心源性休克?心源性休克是一种由于心脏发生严重损伤或衰竭导致的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急性生命威胁疾病。

心源性休克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心脏瓣膜病、严重心律失常等情况。

心源性休克的症状•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皮肤湿冷、苍白•呼吸急促•意识模糊或昏迷心源性休克的院前急救心源性休克需要紧急治疗,如果实施不当,可能会导致患者恶化或死亡。

以下是院前急救措施:1. 拨打急救电话心源性休克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例如120),告知相关信息,包括患者的症状、疾病史,以及所在地点等等。

2. 维持生命体征稳定院前急救的首要任务是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确保呼吸和心跳不停止。

如果患者有呼吸困难或停止呼吸,应该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3. 给予氧气患者需要及时给予氧气,以改善机体的缺氧状况。

氧气可以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予,需要确保氧气流量充足。

4. 静脉注射液体心源性休克常伴随着低血容量,患者需要迅速补充液体以维持血容量。

根据患者情况,可以选择给予盐水、血浆、或者其他类型的液体。

5. 给予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心源性休克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血管活性药:可以扩张血管,增加心脏输出量•正性肌力药:可以增加心脏收缩力和输出量•血管升压药:可以提高血压,增加静脉回流•利尿剂:可以减少体内水分,减轻心脏负担以上药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按照医生的指令给予。

总结心源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急性疾病,需要及时、正确地实施院前急救。

急救措施包括拨打急救电话、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给予氧气、注射液体和药物治疗等。

在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救治中,应该遵从医生指令,并统筹兼顾,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与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与护理
3 急救 护 理
生命体征(P 、 p 瞳孔神志)考虑心肌梗死 或可疑心肌梗 TRB、 , 死, 应予 多功能心电监护或做心 电图检查进行分析 , 发现心
后 , i 出 车 , 3m n内 急救 地 点 为 患 者 家 中、 宾馆 、 公 室 及 娱 办 乐 场所 等 。 1 症 状 表现 有 典 型 症 状 患 者 3 . 2 0例 , 典 型 症状 患 者 1 不 5 例 , 中接诊 已昏迷 、 其 休克 的患者 2 5例 , 其余 均神志清楚 , 自诉 心 前 区疼 痛 , 呼吸 困难 ;心 电 图检 查 均有 不 同程 度 的 s _ 改变 , Tr r 接受院前溶 栓 2 。本组 经院前 接诊 救治 4 0例 5 例病人 , 成功抢救 4 , 0例 抢救成功率 8 . 89 %。 2 院 前 急救 措 施 21 A 患者的急救准备 急救人员必须具备较 强的急救 . MI
意识 , 准备好 急救药 品和医疗器具 , 随时做好 出诊准备 , 在 接到出诊 电话后 , 立即出车 , 并根据呼救者在 电话里描述的 病情 , 做好相应 的准备。
22 A 患 者 的 现 场 急救 到达 现 场 接 诊后 要 嘱咐 A 患 . MI MI 者 和 家 属 要冷 静 并 保 持 室 内 安静 , 要慌 忙 送 往 医 院 , 帮 不 要 助患者就地平 卧进行家庭 急救 。 禁忌剧烈搬动 , 因为在这种 情况下各种轻微的活动都会增加心肌工作量 ,从而增加心 肌耗 氧量和加重心肌缺血 , 继而可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 , 甚 至猝 死 。 23 评 估病情 询 问患者发病 原因 , . 自梗死 ; 院前急救 ; 护理
急 性 心 肌 梗 塞 ( ue oadaif ci A ) 冠 心 a tmycri a t n, MI c ln r o 是 病的严 重类型 ,指冠状动脉突然阻塞而导致心肌细胞死亡 的一种疾病 ,患者常因并发心源性休 克左心衰竭等合并症

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流程及规范

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流程及规范

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流程及规范如下:
立即停止活动、躺下。

怀疑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在急性发病期,可能会出现胸痛剧烈、冒汗等。

患者一定要立即停下活动,躺下休息,可将患者平趟在床上或硬地板上,同时打开窗户,保证空气流通。

口服药物。

患者躺好后,如果携带有急救药的,可以让患者及时服药,如阿司匹林、替格瑞洛等。

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等待救援。

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

如果患者的呼吸突然停止或心跳骤停,家人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可以拳击心前区进行心肺复苏,帮助患者恢复心跳。

如果无效,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摩和口对口人工呼吸。

急性左心衰抢救预案

急性左心衰抢救预案

急性左心衰抢救预案引言概述:急性左心衰抢救预案是指在急性左心衰发生时,采取一系列的紧急抢救措施,以拯救患者的生命。

本文将从病因诊断、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后续护理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急性左心衰抢救预案。

一、病因诊断:1.1 心电图检查:通过心电图检查,观察是否存在ST段抬高、T波倒置等异常表现,以判断是否为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左心衰。

1.2 血液检查:进行血液检查,包括心肌酶谱、肌钙蛋白等指标的检测,以评估心肌损伤的程度。

1.3 心脏超声检查:利用心脏超声检查,观察心腔扩张、室壁运动异常等指标,以明确左心衰的病因。

二、药物治疗:2.1 快速有效降压:使用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等药物,以降低左心室充盈压,减轻心脏负荷。

2.2 利尿排液:应用利尿剂,如呋塞米、托拉塞米等,以减轻心脏负荷,促进体液的排出。

2.3 心肌保护治疗:使用β受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以保护心肌,减轻心脏负荷。

三、非药物治疗:3.1 氧气治疗:赋予高浓度氧气吸入,以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改善心肌缺氧情况。

3.2 导管治疗:通过导管插入血管,进行冠状动脉造影、血流动力学监测等操作,以评估病情和指导治疗。

3.3 心脏起搏治疗: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以进行心脏起搏治疗,以维持心脏正常的节律和收缩。

四、手术治疗:4.1 冠状动脉搭桥术: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引起的急性左心衰,可以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术,以恢复冠状动脉的通畅。

4.2 心脏辅助装置:对于病情危重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心脏辅助装置,如人工心脏辅助装置或者体外膜肺氧合机,以维持心脏功能。

4.3 心脏移植:对于无法通过其他治疗手段拯救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心脏移植手术,以更换患者的病变心脏。

五、后续护理:5.1 密切观察:对于抢救后的患者,需要进行密切观察,包括心电监测、血压监测等,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浮现的并发症。

5.2 康复治疗:对于康复期的患者,需要进行心理和生理康复治疗,包括心理疏导、运动康复等,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急性左心衰抢救预案

急性左心衰抢救预案

急性左心衰抢救预案引言概述:急性左心衰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如果不及时采取抢救措施,可能导致患者生命危险。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有效的急性左心衰抢救预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急性左心衰抢救预案的内容。

一、病情评估1.1 心电图监测:通过心电图监测,了解患者的心律情况,是否存在心律失常。

1.2 血压监测: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水平,评估心脏泵血功能。

1.3 血气分析:进行血气分析,了解患者的氧合情况和酸碱平衡状态。

二、药物治疗2.1 快速镇痛:给予适量的镇痛药物,如吗啡,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2.2 利尿剂应用:根据患者的尿量和肺部水肿情况,合理应用利尿剂,如呋塞米。

2.3 血管活性药物:根据患者的血压水平,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如硝酸甘油,降低心脏负荷。

三、辅助治疗3.1 氧疗:给予患者氧气吸入,提高氧合水平,缓解心脏负荷。

3.2 心电监护: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及时发现心律失常,进行干预。

3.3 血液净化:对于伴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考虑血液净化治疗,如血液透析。

四、心脏支持治疗4.1 心脏起搏器:对于伴有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可考虑植入临时或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4.2 体外膜肺氧合: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考虑使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提供临时的心脏支持。

4.3 心脏移植:对于病情极度危急的患者,可考虑进行心脏移植手术,提供长期的心脏支持。

五、后续护理5.1 密切观察:抢救后,患者需要进行密切观察,监测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5.2 营养支持:给予患者适当的营养支持,维持机体功能恢复。

5.3 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康复训练计划,促进心脏功能恢复。

总结:急性左心衰抢救预案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病情评估、药物治疗、辅助治疗、心脏支持治疗和后续护理,可以及时有效地抢救急性左心衰患者,提高其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然而,预防仍然是最重要的,提醒人们注意心脏健康,预防心脏疾病的发生。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PPT课件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PPT课件
16
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识别
心电图
心界轻至中度增大、心率多增快,少数可减慢; 第一心音减弱; 可出现第四心音奔马律;心包摩擦 音;收缩期杂音
17
18
病例汇报
主诉 现病史 既往史 个人史 婚育史
19
体格检查
20
辅助检查
心电图 心肌坏死标志物:TNI(+)
21
诊断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室重塑(remodeling)
心壁变薄、体积增大、形状改变 、对心室的收缩效应 及电活动均有持续不断的影响。
泵衰竭 ( Killip分级 )
Ⅰ 级 无明显心衰 Ⅱ 级 左心衰,肺部啰音<50%肺野
Ⅲ 级 有急性肺水肿
Ⅳ 级 有心源性休克
34
临床表现
先兆
急性心肌梗死的
院前急救
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重症医学科
1
院前工作的核心内容
挽救生命 缓解症状 稳定病情 安全转运
2
院前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核心
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识别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中的注意事项
3
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识别
定义: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 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得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 血导致心肌坏死。
病理演变
心肌病变: 20~30min → 心肌开始坏死 1~2h → 心肌凝固性坏死 1~2 w → 开始吸收、纤维化 6~8 w → 瘢痕愈合(OMI或愈合性心梗

32
分类
旧分类:Q波性和非Q波性 新分类:STEMI和NSTEMI
33
病理生理
血流动力学变化
左心室舒张和收缩功能障碍所致
EF值 、SV 、CO 、Bp 、心律失常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心功能Ⅰ级(Killip分级)
治疗
一般治疗 溶栓 抗凝抗血小板 积极处理并发症
诊断思路
心肌损伤特异性 标志物
特征性心电图
典型临床表现
AMI
急性心肌梗死
Acute myocardia infarction(AMI)
心肌梗死 (myocardial infarction,MI)
Ⅰ 级 无明显心衰 Ⅱ 级 左心衰,肺部啰音<50%肺野
Ⅲ 级 有急性肺水肿
Ⅳ 级 有心源性休克
临床表现
先兆
以新发生心绞痛,或原有心绞痛加重为最突出
症状
1. 疼痛: 程度重、时间长、休息或含化硝酸甘油无效 2. 全身症状: 发热、心动过速 3. 胃肠道症状: 恶心、呕吐、上腹胀痛 4. 心律失常: 最多见,尤其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 5. 低血压和休克: 在疼痛期间未必是休克。休克约20%,主要
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识别
心力衰竭
发生率30%~40%,一般左心室梗死范围>20%,主 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可在发病最初数小时、数天内 发生或在疼痛、休克好转阶段出现,也可突然发生 肺水肿为最初表现。
右心室心肌梗死者可一开始即出现右心衰竭表现, 伴血压下降。
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识别
体征
心界轻至中度增大、心率多增快,少数可减慢; 第一心音减弱; 可出现第四心音奔马律;心包摩擦 音;收缩期杂音
外膜
斑块破裂、血栓形成 并扩展进入管腔
lipi脂d c核ore

外膜
血栓
破裂的斑块
二 诱因
6Am~12Am 交感活性增加时 饱餐 重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或用力大便时 休克、脱水、出血等 AMI可发生在无心绞痛病史的患者

急性心衰的急救措施

急性心衰的急救措施

急性心衰的急救措施引言概述:急性心衰是一种心脏疾病,其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和体液潴留等。

它需要紧急处理,以减轻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本文将介绍急性心衰的急救措施,包括监测和评估、药物治疗、氧疗、液体管理和心脏辅助装置。

一、监测和评估1.1 心电图监测:使用心电图监测来评估心脏的电活动,以确定心律是否异常。

1.2 血压监测:定期测量血压,以评估心血管功能和判断血压是否过高或过低。

1.3 血氧饱和度监测:通过血氧饱和度监测仪,检测患者体内氧气的含量,以评估氧合情况。

二、药物治疗2.1 心肌营养支持:给予适量的氧气和营养支持,以维持心肌功能。

2.2 利尿剂治疗:使用利尿剂来减轻体液潴留,减少心脏负荷。

2.3 血管扩张剂治疗:使用血管扩张剂来降低心脏的后负荷,减轻心脏负担。

三、氧疗3.1 给氧:给予患者纯氧或低浓度氧气,以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

3.2 氧气流量监测:通过监测氧气流量,确保患者得到适当的氧气供应。

3.3 氧气吸入方式: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氧气吸入方式,如面罩或鼻导管。

四、液体管理4.1 血容量评估:评估患者的血容量,以确定是否需要补液。

4.2 补液方式: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补液方式,如静脉输液或血浆置换。

4.3 监测尿量:监测患者的尿量,以评估液体管理的效果和患者的肾功能。

五、心脏辅助装置5.1 体外膜氧合(ECMO):在严重心衰患者中,使用ECMO来提供足够的氧合和心脏辅助功能。

5.2 心脏起搏器:对于心律失常引起的心衰,可以使用心脏起搏器来恢复正常的心律。

5.3 心脏辅助装置:在严重心衰患者中,可以考虑使用心脏辅助装置来提供心脏功能支持,直到患者的心脏状况稳定。

结论:急性心衰是一种需要紧急处理的心脏疾病。

通过监测和评估、药物治疗、氧疗、液体管理和心脏辅助装置等措施,可以有效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然而,对于每个患者来说,最合适的急救措施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实施急救措施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处理。

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的措施

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的措施

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的措施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措施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4-0-01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约2/3在被送到医院之前已经死亡,因此,缩短起病至住院间的一段时间,并在这期间进行积极的治疗,对挽救这部分病人的生命,有重要意义。

对病情严重的病人,发病后宜就地进行抢救,待病人情况稳定容许转送时,才转送医院继续治疗。

转送病人的救护车上,宜配备监护设备,以便在转送途中亦能继续监护病情的变化,及时予以处理。

1 入院前的处理急性心梗死死亡率以发病后24小时内最高(尤其是前几个小时),死亡原因大多由于心律失常。

病人急性心肌梗死在家发病时,不要马上移动病人,以免增加患者心脏负担,加重心肌缺氧。

让病人卧床休息、吸氧、口含硝酸甘油,待病情稳定后,用车急送医院治疗。

在医院监护下治疗,死亡率明显下降。

因此,病人发病后,周围的人要及时与医院联系,出诊抢救。

勿耽误时机,自作主张延误诊治。

2 一般治疗和监护2.1 休息病人应卧床休息在“冠心病监护室”,保持环境安静,减少探视,防止不良刺激。

2.2 吸氧最初2~3天内,间断或持续地通过鼻管或面罩吸氧。

2.3 监测措施进行心电图、血压和呼吸的监测,必要时还监测血流动力变化5~7天。

密切观察病情,为适时作出治疗措施提供客观的依据。

监测人员必须以极端负责的精神进行工作,既不放过任何有意义的变化,又要保证病人安静和休息。

2.4 护理措施第一周完全卧床休息,加强护理,护理人员必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不厌其烦地帮助病人吃饭、洗脸、翻身、使用便器。

病人进食不宜过饱,食物以易消化、含较少脂肪而少产气者为宜,限制钠的摄入量,要给予必需的热量和营养。

保持大便通畅,但大便时不宜用力,如便秘可给予缓泻剂。

第二周可在床上起坐,逐步离床,在床旁站立和在室内缓步走动。

近年来有人主张病人早期(在第一周)即开始下床活动,但病重或有并发症的病人,卧床时间不宜太短。

9.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应急预案

9.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应急预案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应急预案(一) 应急预案1.评估(1)病情评估:①有心绞痛史;②胸骨后或心前区突然出现持续性压榨性疼痛半小时以上,常向颈、臂、上腹部放射;③体检可有第一心音弱、奔马律、心律失常、心包摩擦音、低血压、休克、急性左心衰竭等体征;④心电图检查出现 S-T 段单相曲线,坏死型Q波及 T 波进行性改变;⑤应与心包炎、心肌炎、主动脉夹层、急性胆囊炎等相区别。

(2)注意三大并发症:①心律失常,表现为室性早搏和频发性室性早搏;②心源性休克,患者烦躁不安、呼吸加快、脉搏细速、皮肤冷湿、继之血压下降、脉压变小;③心力衰竭,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心率加快、舒张期奔马律,严重时可出现急性肺水肿,而发展为心源性休克。

2.处置(1)急救原则:依据患者的主诉、病史、临床表现和心电图的改变,可明确诊断,但对不典型患者应进一步检查,尽早确诊以免漏诊。

急救时应尽早恢复心肌有效的血液灌注,达到改善左心室的收缩功能,挽救濒死心肌。

必须就地、就近立即组织抢救,切忌观望等待或未经救治的运送,以免延误抢救时机。

(2)患者体位:将患者平卧,保持安静,卧床休息,防止精神紧张、焦虑。

(3)建立静脉通道,静滴生理盐水+硝酸甘油 15μg/min,吗啡2~4mg,加入生理盐水3~5ml缓慢静脉注射。

(4)尽快给氧。

(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三大并发症发生率高、病情变化快,对患者的生命构成较大的威胁,因此,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尽快处理。

(6)心理护理:观察患者情绪变化,安慰和鼓励患者,稳定患者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 二) 护理流程1.现场(1)患者取平卧体位,保持舒适安静,防止精神紧张和焦虑。

(2)紧急处置:①氧气吸入;②镇痛;③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现场日决速准确给予各种治疗药物,如抗心肌缺血药物、抗凝药物、溶栓药物、纠正心率失常药物、抗心源性休克药物、治疗心力衰竭药物等。

2.搬运(1)医疗运送必须自备担架及必需的抢救、监护医疗器械及药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和心源性休克的院前急救
更新时间» 2009-03-30 | 作者»冯庚| 来源»北京紧急医疗救援中心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休克,心源性
【中图分类号】 R 54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572(2007)06-0514-02
作者单位:100031北京市,北京紧急医疗救援中心;E-mail:fenggeng120@
急性左心衰竭(acute left heart failure,ALHF)和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CS)是急性心肌梗死(简称心梗)严重的并发症,多见于老年人和(或)严重的高端冠脉堵塞患者。

院前急救时的一些急性心梗患者开始发病就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左心衰竭,提示患者有严重的冠脉堵塞和较大面积的心肌坏死。

还有部分患者是发病后未能及时呼救,延误治疗时机,使病情加重。

院前对这两种并发症的急救策略是尽快将患者运送至有能力实施介入或外科治疗的医院,同时为患者提供生命支持,尽可能保障患者避免入院前死亡。

此外急救者在全力救治患者的同时还必须充分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此时医患双方的沟通十分必要。

急性心梗时左心衰竭和心源性休克的病因和病理改变基本相同,二者的区别只是它们的严重程度。

左心功能急骤减退但右心功能尚存以及体循环尚能维持运转
学习重点:
1、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表现
2、治疗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和心源性休克的最佳方法
3、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出现低血压的原因
时,患者的回心血量多于左室排出量即为左心衰竭,此时为Killip心功能Ⅱ级或Ⅲ级,临床表现以急性肺水肿为特征。

如果病情进展至体循环状态恶化及全心衰竭,患者回心血量和左室输出量双双严重降低时即为心源性休克,此时Killip心功能Ⅳ级,肺水肿的临床表现减轻或消失,代之以低血压和全身各组织低灌注等临床特征。

急性心梗患者一旦合并急性左心衰竭,说明患者左室心肌细胞功能已经丧失20%~40%。

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在急性心梗症状的基础上出现剧烈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咳嗽、咳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和肺部湿罗音。

肺部罗音情况与心衰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如罗音仅出现在肺下部为Killip心功能Ⅱ级,如罗音超过一半肺野则为Killip心功能Ⅲ级,罗音布满全肺者提示病情笃危,预后不良。

心源性休克是急性心梗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心脏泵功能衰竭的最严重阶段,与左室心肌的广泛损害有关,文献报道该症患者的3支冠脉管腔狭窄均>75%,还有一些患者发生了致命性的机械损伤,如乳头肌断裂、室间隔或心室游离壁穿孔等。

心源性休克多发生在老年人、女性、有心梗或心衰史及广泛前壁心梗患者。

由于左室功能严重丧失导致患者心排血量极度下降,引起全身组织灌注严重不足及器官功能进行性障碍,故该症的临床表现为"两低",即低血压和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皮肤湿冷、多汗、脉速弱、少尿或无尿及神志改变)。

急性心梗一旦并发该症,说明患者心肌已经丧失40%以上,预后极差。

文献报道如果患者未能在一定时间内得到再灌注治疗,其病死率可高达80%~90%,如果及时得到再灌注治疗如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其病死率可下降为45%,如果及时得到冠脉旁路移植(CABG)治疗,其病死率可下降为35%。

注意:心源性休克在心梗早期较为少见,多数情况下该症是在心梗数小时以后发生的,此时患者多已入院,文献报道院前仅有10%的患者可能发生心源性休克。

院前急救医生要对急性心梗时的低血压患者进行鉴别,急性心梗早期的低血压并不意味着肯定就是心源性休克,多数患者是由于应激状态(疼痛、出汗、自主神经异常导致的全身毛细血管床扩张等)、呕吐等原因造成的相对或绝对血容量不足、扩血管药物使用不当(如一些患者过量含服硝酸甘油或硝苯地平等)、心律失常(心动过速和心动过缓)、Bezold-Jarisch反射等诸多因素导致的结果,此时无需立即用升压药物,经过观察或给予扩容、改善心脏供血和供氧、纠正心律失常等对症治疗,多数患者的低血压可以缓解。

院前对心梗合并左心衰竭和心源性休克的现场急救策略如下。

1 尽可能早期施行再灌注疗法
由于大量的心肌细胞功能丧失导致患者心脏收缩无力是左心衰竭和心源性休克的根本原因,故治疗上最有效的措施是开通闭塞的冠脉,缩小梗死面积,这样才能保存和恢复患者的心功能,其他方法不仅属于治标不治本的对症疗法,而且临床上很难奏效。

因此有条件时应尽快开展现场溶栓治疗,这样才能增加患者生还的希望。

溶栓可在现场或在送医院途中的救护车内进行,其详细内容将在今后的讲座中介绍。

2 提供生命支持
2.1 增加供氧最好采用高流量(由2~3 ml/min逐渐增至8~10 ml/min)面罩加压给氧,可以使吸氧浓度提高到95%,同时使用抗泡沫剂,如在湿化瓶中加入乙醇或10%硅酮溶液等,降低泡沫表面张力,利于气体交换和排痰,如能实施二甲基硅油喷雾吸入则效果更好。

2.2 减少回心血量的物理措施主要用于急性左心衰竭的治疗,方法是立即使患者呈坐位或半卧位,双腿下垂,必要时轮流结扎止血带。

2.3 降低前负荷主要用于急性左心衰竭的治疗,常用药物有:(1)利尿剂:呋塞米20~40 mg静脉注射,降低前负荷;(2)吗啡3~5 mg静脉注射,可酌情10 min 后重复应用1~2次,既能止痛,又能减轻患者的焦虑状态,同时可以减少回心血量,但是高龄、低血压、意识障碍、心动过缓以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禁用该药;(3)血管扩张剂:适用于血压正常或偏高的患者,可选择硝普钠,开始剂量为0.5 μg·kg -1 ·min -1 ,然后酌情逐渐增加和调整剂量,还可选择硝酸酯类药物等。

对低血压的患者可将上述药物与多巴胺合用。

2.4 增加心肌收缩力(1)β-受体激动剂: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静脉滴注,开始2.5~
3.0 μg·kg -1 ·min -1 ,逐渐加大至5.0~10.0 μg·kg -1 ·min -1 。

注意:该类药物小剂量(2.0~5.0 μg·kg -1 ·min -1 )主要兴奋多巴胺受体,扩张冠脉,中剂量(6.0~15.0 μg·kg -1 ·min -1 )主要兴奋β 1-受体,增加心肌收缩力,大剂量(>15.0 μg·kg -1 ·min -1 )则兴奋α-受体,使血管收缩,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且容易引起室性心律失常,因此要控制该药的单位时间剂量。

(2)洋地黄类药物:由于该药可以增加心肌耗氧量和血管阻力,故在心梗时应尽量避免使用,但可在严重的左心衰竭或合并房颤且其他治疗措施无效时应用。

西地兰0.2~0.4 mg稀释后静脉注射。

(3)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氨力农首次0.50~0.75 mg/kg静脉注射,然后以1.0~10.0 μg·kg -1 ·min -1 的剂量维持。

2.5 扩容治疗主要用于心源性休克的治疗,可静脉输入低分子/小分子右旋糖酐或706代血浆。

2.6 缩血管药物可选中、大剂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静脉滴注,或间羟胺10~20 mg肌注或40~100 mg加入100~250 ml液体静脉滴注,严重时可静脉注射。

2.7 其他可以试用的药物纳络酮0.4~1.2 mg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10 mg静脉注射,还可酌情应用碳酸氢钠、果糖、山莨菪碱(654-2)等。

3 尽快送患者去医院
治疗心梗合并的心力衰竭和休克最有效的措施是再灌注疗法(溶栓、介入治疗和冠脉旁路移植),由于再灌注治疗的时间依赖性很强,院前对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现场治疗的价值要小于时间对患者的价值。

在同样得到介入治疗使梗死血管开通的患者,其预后与泵衰竭时间的长短密切相关。

左心衰竭或心源性休克持续的时间越长,患者的预后越差。

所以院前急救时一旦疑诊为急性心梗合并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千万不要企盼患者病情经过治疗会有所改善而在院前观察疗效,拖延送院时间。

此时应该争分夺秒,边抢救边将患者送至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介入治疗或外科治疗条件的医院,如果在院前过多停留只能增加患者的病死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