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探讨康复护理在急性腰扭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合集下载

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骨科手术后康复是非常重要的,关乎患者后续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

而快速康复外科(ERAS)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它通过早期康复、疼痛管理、营养支持等多种手段,大大提高了手术患者的康复速度和质量。

本文将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一、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是一种综合性围手术期护理模式,其核心理念是通过最小创伤手术、专业的团队合作、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和精细的疼痛管理来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和住院时间。

该模式最早应用于胃肠外科手术,随后逐渐在骨科手术中推广,包括关节置换术、骨折修复术等。

在骨科手术中,快速康复外科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疼痛管理:通过术前培训、镇痛药物和镇痛技术的应用,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

2. 营养支持:营养支持是康复的重要保障,术前、术中和术后的营养支持对于骨科手术的患者尤为重要。

3. 术前准备:包括准备患者心理、生理和营养状态,协调手术团队,营造良好的手术环境。

4. 术后早期活动:减少术后卧床时间,促进患者早期功能锻炼,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二、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减少术后并发症:通过疼痛管理、预防深静脉血栓、减少术后并发症等措施,快速康复外科显著减少了骨科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

术后肺炎、尿路感染、创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大大改善了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2. 缩短住院时间:快速康复外科模式在骨科手术中应用,可以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比传统的围手术期护理模式,患者在快速康复外科模式下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减少了医疗资源的消耗,降低了医疗费用负担。

3. 加速康复:通过早期康复、早期活动等措施,快速康复外科模式可以显著加速患者的康复速度。

急性腰扭伤护理措施

急性腰扭伤护理措施

急性腰扭伤护理措施引言腰部是人体重要的支持部位之一,也是容易受伤的部位。

急性腰扭伤是一种常见的腰部损伤,主要由于意外或不正确的姿势引起的腰部肌肉和韧带的拉伤或撕裂所导致。

正确的护理措施对于急性腰扭伤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急性腰扭伤护理的基本措施和注意事项。

护理措施1. 休息和稳定最重要的护理措施是给予休息,减轻腰部的压力和负担。

患者应尽量避免剧烈活动和弯腰等动作,以免加重伤势。

合适的静卧和睡眠姿势也是关键,患者可以选择一个舒适的姿势来减轻疼痛。

2. 疼痛管理急性腰扭伤通常伴有明显的疼痛,合理的疼痛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应用冷敷或热敷来缓解疼痛,具体方法取决于个人的喜好和效果。

冷敷可以通过减轻肿胀和炎症来缓解疼痛,而热敷则可以通过促进血液循环和放松肌肉来缓解疼痛。

此外,也可以口服非处方的止痛药物(如布洛芬)来缓解疼痛,但必须按照正确的剂量和时长使用,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3. 冷敷和热敷冷敷和热敷是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可以在急性腰扭伤中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在最初的48小时内,冷敷可以减轻疼痛、肿胀和炎症。

通常可以使用冰袋或冰块来冷敷患处,每次冷敷时间约15-20分钟,每天可重复3-4次。

之后,可以使用热敷来促进血液循环和舒缓肌肉紧张。

热敷物可以是热水袋或热毛巾,每次热敷时间约15-20分钟。

4. 保持姿势正确保持正确的姿势对于急性腰扭伤的恢复非常重要。

患者应避免过度弯曲腰部,并在站立或坐下时保持直立。

5. 适度运动和物理疗法在疼痛减轻后,适度的运动和物理疗法可以帮助恢复康复。

患者可以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一些简单的伸展和强化练习来增加腰部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物理疗法如按摩、理疗和针灸等也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但必须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注意事项在护理急性腰扭伤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1.避免剧烈活动和举重,以免加重伤势。

2.避免长时间的坐位或站立,适当给予腰部休息。

3.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立姿势,不要弯腰过度。

中医护理在康复医学中的作用与效果研究

中医护理在康复医学中的作用与效果研究

中医护理在康复医学中的作用与效果研究一、中医护理在康复医学中的理论基础中医护理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强调“整体观”和“辨证施护”。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疾病的发生是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的结果。

因此,中医护理注重调整人体的整体功能,促使阴阳平衡,以达到康复的目的。

在康复医学中,中医护理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阴阳五行学说:中医认为,阴阳是万物生长、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五行学说则揭示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

在康复过程中,中医护理通过调整阴阳平衡,协调五行关系,促进患者康复。

2. 脏腑经络学说:中医认为,脏腑是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中心,经络是联系脏腑、沟通内外、运行气血的通道。

中医护理通过调理脏腑功能、疏通经络,有助于患者功能的恢复。

3. 辨证施护:中医护理强调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年龄等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在康复过程中,辨证施护有助于提高护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中医护理在康复医学中的实践方法中医护理在康复医学中的实践方法丰富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针灸:针灸是中医护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疏通经络、调整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促进康复的目的。

2. 推拿:推拿是通过手法作用于患者体表,调整肌肉、筋骨、关节,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提高功能的一种方法。

3. 中药:中药具有调理脏腑、平衡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

在康复过程中,根据患者病情辨证施治,运用中药可以提高康复效果。

4. 膳食调理:中医护理注重饮食调养,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合理安排膳食,以补充营养、增强体质、促进康复。

5. 情志护理:中医认为,情志不畅会影响脏腑功能,进而影响康复。

中医护理通过心理疏导、情绪调节等方法,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利于康复。

三、中医护理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效果1. 疼痛管理:中医护理通过针灸、推拿、中药等方法,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2. 功能恢复:中医护理通过调理脏腑、疏通经络、锻炼筋骨等方法,有助于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

核心肌群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躯体功能及疼痛程度的改善评价

核心肌群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躯体功能及疼痛程度的改善评价

105作者简介:姚娴(1987.05-),女,本科,护师,研究方向为脊柱外科护理核心肌群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躯体功能及疼痛程度的改善评价姚娴(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脊柱外科,江苏 南京 210000)【摘要】目的:评价核心肌群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LDH )患者术后躯体功能及疼痛程度的改善效果。

方法:选取100例LDH 患者,均为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脊柱外科2019年6月至2022年5月所收治,按抽签法做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康复护理)与干预组(康复护理+核心肌群训练),各50例。

比较两组的疗效、躯体功能障碍评分、腰椎功能评分、疼痛评分、核心肌群耐力值。

结果: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干预组的总有效率更高(P <0.05),干预组的躯体功能障碍评分明显更低(P <0.05),干预组的术后疼痛评分更低(P <0.05),干预组腰椎功能评分与核心肌群耐力值明显更高(P <0.05)。

结论:核心肌群训练+康复护理联合应用于LDH 术后患者的治疗护理中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改善其躯体功能与腰椎功能,缓解其疼痛症状,提升核心肌群耐力,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核心肌群训练;康复护理;腰椎间盘突出;躯体功能;术后疼痛程度【中图分类号】R6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3)15-0105-04腰椎间盘突出症(LDH )是指软骨板、纤维环、髓核等腰椎间盘部分发生程度不一的退行性变化,遭受外力作用后破坏纤维环,致使髓核组织突出,刺激、压迫相邻的脊神经根,引发腰部疼痛、下肢疼痛、麻木等系列症状。

在临床骨科中,LDH 是一种常见疾病,尤其是我国的人口结构老龄化加速后,LDH 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而且复发率比较高[1],所以给予LDH 患者术后功能训练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临床针对LDH 患者通常采取物理治疗方法,对患者症状有明显的缓解效果,但治疗周期比较长[2-3]。

中药涂擦配合中医特色康复护理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观察

中药涂擦配合中医特色康复护理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观察

中药涂擦配合中医特色康复护理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涂擦配合中医特色康复护理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46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口服尼美舒利胶囊、雷尼替丁胶囊,局部照射TDP,同时配合一般护理常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酊涂擦,同时配合中医特色康复护理,观察两组的疗效。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6%,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中药涂擦配合中医特色康复护理能提高急性腰扭伤患者的疗效。

【关键词】急性腰扭伤;中药;疗效;护理。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239-02急性腰扭伤是因活动失衡而致的腰部肌肉、韧带、筋膜、椎间小关节的损伤,常发生于青壮年。

如果腰部急性扭伤后,未能获得及时而有效的治疗,迁延日久就会成慢性腰痛,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不便。

我科于2014年1月起采用中药酊涂擦配合中医特色康复护理治疗急性腰扭伤患者23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46例急性腰扭伤患者均在我科住院,按随机数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

对照组中男15例,女8例,年龄18-53岁;观察组中男17例,女6例,年龄17-56岁。

两组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21中药酊制作方法:本院自拟中药方(黄柏、大黄、黄芩、银花藤各3000g,泽兰、白芷各2000g,防风1000g,苏叶500g),配70%酒精密封浸泡一个月后使用(浸过中药饮片为度),用前加入冰片100g。

122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口服尼美舒利胶囊01g/次,2次/d;雷尼替丁胶囊015g/次,2次/d;局部照射TDP,20min/次,2次/d。

服药期间施予一般护理常规。

123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酊涂擦患处2次/d,涂药后局部即予TDP照射;同时配合中医特色康复护理:(1)情志调护:急性腰扭伤患者起病急、疼痛明显,易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

急性腰扭伤康复治疗

急性腰扭伤康复治疗

急性腰扭伤是指在活动或姿势改变过程中腰部受到突然扭转或拉伤而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以下是急性腰扭伤的康复治疗方法:
1. 休息和活动限制:在急性期,休息是非常重要的,以防止进一步损伤和促进愈合。

避免活动或姿势造成腰部不适,避免承重和剧烈活动。

2. 冷敷:在急性腰扭伤发生后的前48-72小时内,可以使用冰袋或冷敷物敷在受伤区域,每次15-20分钟,每日3-4次。

冷敷可以减轻疼痛、减少炎症和肿胀。

3. 药物管理: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非处方药物来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如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ibuprofen)或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

然而,药物管理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4. 物理治疗:在急性期过后,物理治疗师可以设计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热敷、按摩、理疗和温和的运动疗法。

这些方法有助于减轻疼痛、缓解肌肉紧张和促进康复
5. 腰部支撑:在急性期过后,医生可能会建议佩戴腰带或腰部支撑器,以提供腰部稳定性和支持。

6. 温和的活动和康复运动:逐渐增加温和的活动和康复运动对于恢复腰部功能和强化腰部肌肉非常重要。

这些运动可以包括腰部伸展、旋转、侧弯和腹肌训练等。

然而,在进行这些运动之前,最好咨询医生或物理治疗师的建议,以确保正
确的技巧和适应性。

7. 康复进展:逐渐增加活动强度和范围,根据疼痛程度和康复进展调整康复计划。

请注意,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的康复治疗应根据个体情况制定。

建议与医疗专业人员咨询,以获取专业的评估和指导。

中药塌渍联合中频脉冲电治疗急性腰扭伤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

中药塌渍联合中频脉冲电治疗急性腰扭伤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

究 探讨 中药塌渍 联合 中频脉 冲电治疗 急性腰扭 伤患 者的护 理 体 会 ,选 取来 我 院 的急性 腰扭 伤 患者 ,随机 分 为两 组 ,
护 理以及护 理干预措 施 ,现报道如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均 采用 中药塌渍 联合 中频脉 冲电治疗 ,此外分 别给予 常规 可 比性 。
6 9 1 — 6 9 3 .
方法 以其无创 无痛 的优点越 来越受 到欢 迎。心理 护理是 现 代 医学的重要 组成 部分 ,尤其 在抑 郁症等心 理疾病 的治疗 结果显 示 ,观察组 H A MD评 分低于对 照组 ,观察 组疗效 高
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 0 5) 。 磁刺激 治疗较 单一使 用经 颅磁刺激 具有更 好 的疗 效 ,且 治 疗依从性更高 。
1 7 2
2 ] 刘 艳玲,孙建 ,阎加民 . 超低频经 颅磁刺激 联合药物 治疗抑郁 过程 中 ,心理 护理 的应用能 够显著 提高治 疗效果 。本研究 【 症 的疗 效观 察 [ J 】 .中华物理 医学与康复杂 志,2 0 1 5 ,3 7 ( 8 ) :
6 1 9- 6 21 .
1 0 %~ 1 5 %[ 3 l 。目前临床上对于抑郁症患者 的治疗多采用药物 [ 参考文献 ]
治疗 ,随着 医疗 技术 的发展 ,新近 出现 的经 颅磁 刺激治疗
[ 1 ] 杜 忠德 ,马希欣 ,李二凤 . 高频 重复经 颅磁刺激辅 助治疗抑郁 症 的疗 效观 察 [ J 】 _ 中华 物理 医学 与康复 杂志 ,2 0 1 4 ,3 6 ( 9) :
1 . 2 方 法 两组均 采用 中药塌渍 联合 中频脉 冲电治疗 ,对 照组接 受 常规护 理 ,观察 组接受 护理干 预措施 。中药塌 渍的 主要

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摘要】急性腰扭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给患者带来疼痛和不便。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效果。

正文首先介绍了小针刀的作用机制,然后探讨了手法治疗在急性腰扭伤中的应用。

随后详细描述了临床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分析,最后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估。

结果显示,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在急性腰扭伤中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结论部分强调了这一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望中指出,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有望成为急性腰扭伤的重要治疗手段,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康复效果。

【关键词】小针刀、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效果、作用机制、临床实验设计、实验结果分析、有效性、研究方向、临床应用前景、背景介绍、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结论。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急性腰扭伤是指在日常生活或运动过程中突发性的腰部扭曲或扭转,导致腰部肌肉、韧带或骨骼组织受损而引起的急性疼痛症状。

这种伤害常见于运动、举重、突然转身等活动中,临床上以腰部急性疼痛、肌肉紧张、活动受限等表现为主要特征。

结合小针刀和手法治疗,可能能够更好地缓解急性腰扭伤患者的症状,促进康复。

在该背景下,本研究旨在探讨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估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具体目的包括:1. 研究小针刀在急性腰扭伤中的作用机制,探究其对腰部肌肉和神经的作用及机理;2. 探讨手法治疗在急性腰扭伤中的应用,分析不同手法对治疗效果的影响;3. 设计临床实验,比较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和传统治疗方法的效果差异,验证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的有效性;4. 评估临床效果,包括疼痛缓解情况、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等方面,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本研究的实施,旨在为急性腰扭伤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为临床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急性腰扭伤的治疗方法

急性腰扭伤的治疗方法

急性腰扭伤的常规治疗方法
常规治疗方法包括休息、冰敷、疼痛控制药物和保护性姿势。这些方法有助于减轻炎症疼痛,促进伤口愈合。
物理治疗对急性腰扭伤的作用
物理治疗在急性腰扭伤的康复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包括热敷、理疗、按摩和康复运动等,这些方法有助于恢复 腰部功能和预防再次受伤。
中医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方法
中医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方法包括针灸、中药熏蒸、中药贴敷和推拿等,这些 方法可以缓解疼痛、舒缓炎症,并促进伤口的愈合。
急性腰扭伤的治疗方法
通过采用物理治疗、中医和手术等方法,可以有效治疗急性腰扭伤。本文将 详细介绍这些治疗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及其效果。
急性腰扭伤的定义和症状
急性腰扭伤是指在剧烈活动或突发力量作用下,腰部发生扭转,导致软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常见症状包括腰 背疼痛、活动受限和肌肉紧张。
常见的急性腰扭伤原因
急性腰扭伤常见的原因包括剧烈运动、不正确的体位姿势、突发性扭转动作以及肌肉疲劳等。注意避免这些危 险因素可以减少腰部受伤的风险。
手术治疗急性腰扭伤的适应症 和效果
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腰扭伤的患者,如腰椎骨折、神经损伤或持续不缓解的 疼痛。手术能够快速修复受损的组织,恢复腰部功能。
预防急性腰扭伤的措施
为了预防急性腰扭伤,需注意正确姿势、加强肌肉力量、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体位、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使用 适当的防护装备。

腰腿痛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

腰腿痛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

腰腿疼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一、基本情况腰椎间盘突出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中的病种之一辨证分型统计如下:与《诊疗方案》一致的病例55例。

血瘀气滞31例,寒湿痹阻证9例,湿热痹阻证1例,肝肾亏虚证14例。

平均住院天数为10天。

应用的主要辨证施护方法:评估疼痛活动度,选择硬板床,体位护理,活动方法,评估麻木部位、程度,肢体保暖,下肢关节屈伸活动,安全防护,功能锻炼,评估下肢肌力等。

应用的主要中医护理技术:耳穴贴压、火疗、中药塌渍、穴位贴敷。

二、护理方案应用情况分析(一)主要中医护理措施应用情况1.主要辨证施护方法应用情况2.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情况中医护理技术应用频率高的项目是火疗、耳穴贴压、穴位贴敷、中药塌渍。

分析其原因:1.火疗主要是由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症状主动与主管医生沟通并实施,因此应用的主动性高。

2.无创伤,患者易于接受。

3.用物及操作方法简单,临床易于实施。

(二)依从性和满意度分析1.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的依从性和满意度依从性较好的中医护理技术是耳穴压豆、穴位贴敷、中药塌渍。

分析其原因:1.操作方法简单,无创伤、无痛苦,效果较明显,患者易于接受。

2.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为上述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护理满意度较高的中医护理技术是中药塌渍、耳穴压豆。

分析其原因:它能明显减轻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腰腿疼痛、肢体麻木不适症状,配合其他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因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较高。

2.患者对健康指导的满意度患者对健康指导的的满意度分为三个层次:①满意:55人(100%);②一般:0人;不满意:0人。

分析其原因:1.《方案》中健康指导内容清晰明确,便于护理人员掌握及临床应用。

2.护理人员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加强了护患沟通,观察病情更加及时、细致,健康教育更加专业、统一,使患者感到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从而赢得了患者的信任。

(三)责任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责任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分为四个层次:①实用性强:19人(35%);②实用性较强:26人(47%);③实用性一般:9人(16%);不适用:1(2%)人。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护理及效果评价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护理及效果评价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护理及效果评价标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护理及效果评价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临床表现为腰背痛、下肢放射痛甚至瘫痪。

本文以案例分析为基础,采用系统的研究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护理及效果进行评价。

通过对一名患者进行全面的康复护理干预,采集相关数据,并进行结果呈现和分析,以期为临床康复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护理;效果评价;案例分析1. 引言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其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康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尚缺乏对康复护理干预效果的科学评价。

本研究旨在通过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护理及其效果进行评价,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

2. 研究方法2.1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一名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该患者女性,年龄35岁,临床症状为腰背痛、下肢放射痛。

2.2 康复护理干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综合性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饮食指导和心理支持等。

2.3 数据采集和分析通过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记录患者的基本资料、病史、临床症状等信息,采用病程记录、护理观察和相关量表评估等方法,收集康复护理干预前后的数据。

使用适当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以评价康复护理的效果。

3. 案例分析和结果呈现患者康复护理干预前后的关键指标变化:疼痛评分(VA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估(ADL评分)、腰椎功能评估(ODI评分)。

康复护理干预前,患者的VAS评分为8分,ADL评分为60分,ODI评分为40分。

康复护理干预后,患者的VAS评分下降至4分,ADL 评分提高至90分,ODI评分下降至20分。

数据分析显示,康复护理干预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并提高了腰椎功能。

4. 结论通过本研究的案例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综合性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功能。

简述康复评定的作用

简述康复评定的作用

简述康复评定的作用
康复评定是指对患者进行评估,以确定其康复需求和目标的过程。

康复评定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了解患者的康复需求:通过康复评定,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身体功能状态、心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从而确定患者的康复需求。

2. 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根据康复评定结果,医疗团队可以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康复计划包括康复目标、康复措施和康复时程等,确保康复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 监测康复进展:通过康复评定的周期性进行,可以监测患者的康复进展情况。

医护人员可以根据评定结果,调整康复计划,提高康复治疗的效果。

4. 辅助医疗决策:康复评定结果可以为医疗团队提供决策参考。

医生可以根据评定结果,判断患者的康复潜力和走向,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和康复器械使用。

5. 评估康复效果:通过定期的康复评定,可以评估康复治疗效果。

评估结果可以为评估康复治疗的有效性提供参考,也可用于康复治疗结果的量化与比较,提高康复治疗的质量和连续性。

综上所述,康复评定是康复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评定可以了解患者的康复需求,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监测康复进
展,辅助医疗决策,评估康复效果,提高康复治疗的效果和质量。

电针加中医护理改善急性腰扭伤疼痛的效果

电针加中医护理改善急性腰扭伤疼痛的效果

0 . 0 5 ) ; 治疗 5天后 , 观察组 总有效 率为 9 7 . 9 %, 对 照组 总有效 率为 8 9 . 6 %, 两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 P< 0 . 0 5 ) 。结论 电针结合 中医护理 有利 于减 轻急性 腰扭 伤 患者 的腰痛 , 缩短 疗程 , 促 进 患者早 日
上海护理 2 0 1 3年 1 1月 第 1 3卷 第 6期
・1 9・
电 针 加 中 医 护 理 改 善 急 性 腰 扭 伤 疼 痛 的 效 果
李 学敏 , 王 群, 王 岚
2 0 0 2 3 3 ) ( 上 海 交通 大学 附属 第六人 民医院 , 上海
摘要 : 目的
探讨 电针加 中医护理 改善 急性腰扭伤疼 痛的作 用。方法 选择 2 0 1 2年 3月—2 0 1 3年 1月
g r o u p( 4 8 c a s e s ) .T h e t r e a t me n t ro g u p r e c e i v e d e l e c t r o a c u p u n c t u r e p l u s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n u r s i n g ,a n d t h e
在上 海交通 大学附属 第六人 民医院就诊 的急性腰扭 伤患者 9 6 例, 随机分 为观察组 4 8例和对照组 4 8例。
观察组采 用电针加 中医护理 , 包括 中药熏蒸和 点穴, 对照组 单纯采 用电针 治疗。观察 两组 患者治疗后 疼
痛 改善情 况。结果 在 治疗第 3 、 5天观察 组 患者疼 痛 减轻程度 与 对照组 比较差 异有统计 学意义 ( P<
康复 。
关键词 : 急性腰扭伤 ; 电针 ; 中医护理 中图分类号 : R 2 4 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9 . 8 3 9 9 ( 2 0 1 3 ) 0 6 - 0 0 1 9 - 0 3

中医护理在急救中的应用有哪些

中医护理在急救中的应用有哪些

中医护理在急救中的应用有哪些在急救领域,中医护理以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医护理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注重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从而促进身体的自我修复和康复。

以下将详细介绍中医护理在急救中的多种应用。

首先,针灸疗法在急救中有着显著的效果。

针灸通过刺激人体经络上的穴位,调节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和缓解症状的目的。

例如,对于昏迷的患者,针刺人中穴可以起到醒脑开窍的作用;对于急性心绞痛的患者,针刺内关穴能够缓解疼痛、改善心肌供血。

此外,针灸还可以用于治疗急性扭伤、牙痛、高热等急症。

推拿按摩也是中医护理急救的常用手段之一。

在突发的肌肉痉挛、关节脱位等情况下,推拿按摩可以通过手法的作用,缓解肌肉紧张,整复关节。

比如,落枕时,通过按摩颈部肌肉和相关穴位,能够迅速缓解疼痛,恢复颈部的活动功能。

对于急性腰扭伤,推拿腰部的穴位和肌肉,可以减轻疼痛,促进腰部功能的恢复。

中药急救方剂在中医护理中具有重要地位。

安宫牛黄丸是一种著名的急救中药,对于高热惊厥、昏迷不醒等急症有良好的疗效。

紫雪丹在治疗高热烦躁、抽搐惊厥方面也有出色的表现。

还有苏合香丸,常用于中风昏迷、心腹疼痛等急症的救治。

这些中药方剂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验证,在关键时刻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中医护理中的刮痧疗法在急救中也能派上用场。

当人体出现中暑、感冒发热等症状时,刮痧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排出体内的毒素,缓解症状。

通过在特定部位刮拭,使皮肤出现红色痧痕,从而达到疏通经络、清热解表的效果。

拔罐疗法在急救时同样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对于急性的局部疼痛、扭伤等,拔罐可以起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

它能够吸出局部的瘀血和湿气,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和肿胀。

情志护理在中医急救中不容忽视。

在紧急情况下,患者往往会出现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这可能会加重病情。

中医护理人员会通过语言安慰、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患者稳定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

中医推拿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效果

中医推拿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效果

中医推拿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效果发布时间:2022-12-10T03:11:49.007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8月16期作者:徐兵[导读]中医推拿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效果徐兵(深圳徐兵盲人医疗按摩所;广东深圳518002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在急性腰扭伤的治疗中采用中医推拿手法方式的效果。

方法:从2020年10月到2021年9月来我按摩所进行急性腰扭伤治疗的患者中,选取4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按照1-48的数字顺序进行随机编号,1-24号的患者作为参考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25-48号的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中医推拿手法,然后对照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运动能力、疼痛程度、生活质量情况的评分变化,最终统计出治疗的有效性。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疼痛感受以及生活质量差异不大,同一指标下,将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没有发现统计学差异,p>0.05。

治疗后,这三方面的指标都有所改善,但是研究组患者的肢体功能评分(87.52±11.74)、生活质量评分(90.39±8.62)明显高于参考组患者的(79.46±10.58)、(80.51±8.37),疼痛感受评分(1.48±1.13)明显低于参考组患者的(3.25±1.43),治疗有效率95.83%(19/24)明显高于参考组患者的79.17%(23/24),同一指标下,将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统计学差异表现明显,p<0.05。

结论:在急性腰扭伤的治疗中,采用中医推拿手法,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缓解疼痛感受,提高生活质量,取得更佳的治疗效果,临床表现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急性腰扭伤;治疗;中医推拿手法;效果价值引言:近年来,中医药因为治疗效果的突出性重新走入大众的视野,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大力推崇,在急性腰扭伤的治疗中,中医推拿也是比较合适的治疗方法之一。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从2020年10月到2021年9月来我按摩所进行急性腰扭伤治疗的患者中,选取4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急性腰扭伤的预防与康复

急性腰扭伤的预防与康复

度 ,反复 5~ 10次 。或 站 立 位 做 腰 部 的前 屈 、后 伸 、侧 屈 、旋 转运 动 ,动作 宜缓 慢 ,逐 渐 加 大 幅度 。1周后 要 求 患者 开始 腰背 肌 肉的力 量锻 炼 ,防止经 常性 复发 。
具体 腰部 功能 锻炼 :①仰 卧位 背伸 肌锻 炼 。a.五 点 支撑 法 :取 仰 卧位 ,双 侧 屈肘 、屈 膝 ,以头 、双 足 、双 肘 五 点作 支撑 ,用力 将腰 拱 起 (亦 可 用 双手 掌 托 腰 拱 起 ),反 复练 习 。b.三点支 撑 法 :经 五点 支 撑 锻 炼 后 ,腰 部 肌 肉 较 好者 可把 双臂 置 于胸 前 ,以头 及 双 足 三点 作 支 撑 ,用 力 作拱腰 锻 炼 ,反 复 多 次 。c.四点 支撑 法 :即 在前 者 的 基 础上 ,以双 手 、双 足 四点 支撑 作 拱 桥 式 锻 炼 ,反 复 多 次 。②俯 卧位锻炼 。a.抬头 挺胸伸 臂俯 卧 ,两上 肢 紧贴 于 躯干 两侧 伸直 ,作 抬 头挺 胸 ,反 复 操 练 。b.伸直 抬 双 腿 :基本 姿势 同前 ,将 抬头挺 胸改 为伸 直抬 双腿 ,反 复操 练 。c.抬头 挺胸 抬 腿 (又 称 飞 燕 式 ):结 合 前 两 者 ,以腹 部着 床 ,头 、手 、胸 及 两 下肢 一 起 上 抬 ,反 复 多 次 。③ 腰 部 回旋运 动 。双足 分 开 与肩 同宽 站 立 ,双 手 叉 腰 ,腰 部 作顺 时针 及逆 时针 方 向交 替 旋 转 ,旋 转 由慢 到 快 ,由小 到大 ,反 复进行 。
【关 键 词 】 急 性 腰 扭 伤 预 防 康 复 指导
急 性腰 扭 伤俗 称 “闪腰 ”“岔气 ”,是 指 腰 骶 、骶 髂 及 腰 背两 侧 的肌 肉、筋 膜 、韧带 、关 节囊及 滑 膜等 软组 织急 性 损伤 ,从 而 引 起 腰 部 疼 痛 和 活 动 功 能 障碍 的 一 种 病 症 l1]。急性 腰 扭 伤 是 由于扭 腰 、弯 腰 、过 伸 腰及 提 举 重 物 等活 动 时造成 腰部 肌 肉、韧 带 、关节 的过 度牵 拉 、扭转 而 引起 的损 伤 。伤后 立 即 出现腰 背剧 痛 ,腰 肌 紧张 和痉 挛 ,腰椎 各方 向活动 有 明显 限制 ,有时 局部 压痛 明显 ,若 在 早 期获 得 积极 而合 理 的治 疗 ,一 般 多 能 治 愈 ,但 若 处 理 不 当 ,可演 变 为长期 慢性 腰痛 。

急性腰扭伤的护理知识

急性腰扭伤的护理知识

急性腰扭伤的护理知识一、急性腰扭伤的概述急性腰扭伤是指腰部肌肉、韧带或关节受到突然扭曲或拉伤,导致腰部疼痛和肌肉功能受限的一种损伤。

急性腰扭伤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多与腰部不当活动、外力冲击等因素有关。

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减轻疼痛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二、急性腰扭伤的护理措施1. 休息在急性腰扭伤的48小时内,患者需要尽量避免过度活动。

卧床休息有助于减轻腰部疼痛和肌肉紧张,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

患者应尽量保持平躺或侧卧的姿势,并使用枕头或抱枕支撑腰部,保持舒适。

2. 冷敷在腰部受伤后的前48小时内,应用冷敷有助于减轻疼痛和肿胀。

可以将冰块包裹在毛巾中,每次敷在腰部约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

冷敷时要注意避免直接接触皮肤,以免引起冻伤。

冷敷后可使用保鲜膜包裹腰部,帮助保持冷敷效果。

3. 热敷在急性腰扭伤48小时后,可以开始热敷治疗。

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疼痛和僵硬感。

使用热水袋、热毛巾或热敷贴物等方式进行热敷,每次持续时间约为20-3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

热敷时要注意温度适宜,避免烫伤皮肤。

4. 疼痛管理急性腰扭伤常伴随剧烈的疼痛,可以使用一些疼痛缓解药物来缓解疼痛,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不过,在使用药物前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避免不必要的并发症。

5. 适度活动在腰部疼痛减轻后,患者可以适度进行一些活动。

适当的身体活动有助于恢复腰部肌肉的功能,但不可过度活动,以免加重损伤。

建议患者进行一些轻度的伸展运动和肌肉加强训练,如盆腔倾斜、屈腿提踵等。

6. 按摩与理疗腰部疼痛缓解后,可以进行一些按摩和理疗,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松弛。

可以使用温和的按摩油进行按摩,或者接受专业理疗师的治疗。

按摩时要避免对受伤区域施加过大的压力,不然会引发疼痛加重或损伤恶化。

7. 睡眠姿势调整对于腰部受伤的患者,正确的睡眠姿势对于康复很重要。

趴睡或平躺都不利于腰部肌肉的放松与恢复,建议采用侧卧的姿势,同时使用枕头或抱枕支撑腰部,有助于减轻腰部压力和疼痛。

康复护理在急性腰扭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康复护理在急性腰扭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康复护理在急性腰扭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2-10-28T02:21:27.395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14期作者:张苗,张桂娟,宋辉[导读] 探究康复护理运用于急性腰扭伤患者所取得的成效及影响。

张苗,张桂娟,宋辉山东省淄博市职业病防治院康复医学科山东淄博 255000摘要:目的:探究康复护理运用于急性腰扭伤患者所取得的成效及影响。

方法:抽取急性腰扭伤患者共80例,分为两组,即实验A组和实验B组。

其中实验A组使用常规护理,40例患者;实验B组使用康复护理,40例患者。

比较两组患者的V AS得分以及满意度。

结果:实验A 组患者的V AS得分大于实验B组。

实验A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评分低于实验B组患者。

结论:对急性腰扭伤患者使用康复护理对降低患者的痛苦指数有良好的效果,缓和患者因疼痛而焦虑紧张的情绪,促进患者后续的治疗与恢复,值得推崇。

关键词:康复护理;急性腰扭伤;应用效果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提拉或推抬重物,运动时不小心摔倒等情况极易造成急性腰扭伤。

急性腰扭伤主要是指突然发作的腰部扭伤。

患者一旦扭伤腰部,往往表现为腰部剧烈疼痛,导致患者的活动受到限制[1]。

发生急性腰扭伤后,患者往往需要马上卧床休息,使用保守治疗的手段,比如热敷、理疗等[2]。

而对急性腰扭伤的患者进行护理也是极为重要的环节。

康复护理运用于急性腰扭伤患者所取得的成效及影响需进一步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资料采用随机抽样法筛选2021年期间于我院就诊的急性腰扭伤患者共80例,将其分为实验A组和实验B组,每组平均40例。

其中实验A组患者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在24~77岁之间,平均年龄(64.28±3.47)岁,该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实验B组患者男23例,女17例,年龄在26~72岁之间,平均年龄(43.58±4.2)岁,该组实施康复护理服务。

两组患者都属于急性腰扭伤患者,排除患有严重的肝肾病症以及心脑血管病症的患者,排除通过X光反映出的骨质损坏患者,坐骨神经痛患者。

腰部软组织损伤的护理和康复指导

腰部软组织损伤的护理和康复指导

腰部软组织损伤的护理和康复指导
钟丽卿;卢秀琼
【期刊名称】《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05(007)004
【摘要】腰部软组织损伤分为急性和慢性。

急性腰扭伤临床中比较常见,主要表
现为腰部剧烈疼痛、腰部呈前倾强迫位、活动不便、俯仰和转侧困难、轻微说话、活动等都感到腰部疼痛难忍,严重者不能直立和行走,如处理不当可遗留慢性腰痛。

2004年1月-10月,我院门诊治疗腰部软组织损伤患者112例,现将护理及康复指导体会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490-490)
【作者】钟丽卿;卢秀琼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佛山,528000;广东省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佛山,528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3
【相关文献】
1.“以松治痛”推拿手法治疗腰部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疗效及机制 [J], 程国杰;杨春;吕发明;沈明球
2.尺胫针治疗腰部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效果观察 [J], 于潇;舒琬;戴云峰
3.红外偏振光照射对腰部软组织损伤患者疼痛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J], 马
洪喜
4.下腰部手术病人的术后康复指导 [J], 张庆云;昝立静;张秋玉
5.麦肯基技术支持下腰椎运动链远程分期康复指导对侧路腰椎间孔镜术后LDH患者腰椎功能状态及腰部屈伸活动度的影响 [J], 康小彪;李鹏飞;刘海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学生急性腰扭伤的传统疗法康复

中学生急性腰扭伤的传统疗法康复

中学生急性腰扭伤的传统疗法康复
陈海峰
【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年(卷),期】1998(000)009
【摘要】目的:为了加强对中学生体育运动的科学指导,尽量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方法:采用点穴按摩法,斜板腰部法及针灸对急性腰扭伤的中学生进行治疗。

结果:总优良率达93.7%,其中完全康复占73.7%,疗效满意,且无副作用。

结论:以点穴按摩法有效率最高,但疗程相对较长,斜板腰部法疗程短、见效快。

【总页数】1页(P984)
【作者】陈海峰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9
【相关文献】
1.传统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120例 [J], 程健生
2.中医传统疗法综合康复方案协同康复护理模式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影响的研究 [J], 袁萍;郭兰;兰晓玲;黄怀
3.传统疗法在中风后心理康复中的应用 [J], 王梅英;宋磊;马明祥;栾英辉;栾世顺
4.中医传统疗法联合康复理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分析 [J], 邹海之
5.中医传统疗法促进妇科术后患者快速康复的效果分析 [J], 李霞;胡娟;毛中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价探讨康复护理在急性腰扭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17-12-01T14:51:54.797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9月上第17期作者:刘丹[导读] 康复护理可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改善急性腰扭伤患者各项症状和疼痛程度,是提高患者治疗质量的有效途径。

四川省江油市人民医院 621700
【摘要】目的:对康复护理在急性腰扭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

方法:以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86例急性腰扭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给予观察组患者康复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3.72%(P<0.05)。

结论:康复护理可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改善急性腰扭伤患者各项症状和疼痛程度,是提高患者治疗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康复护理;急性腰扭伤;效果
急性腰扭伤患者常以持续性的剧烈疼痛、腰部活动受限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特殊性,单纯的对症治疗往往难以实现治疗目标。

大量研究证实[1],对于急性腰扭伤患者而言,有效的护理干预是确保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性的关键。

基于此,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86例急性腰扭伤患者为对象,通过分组给予患者不同临床护理方法的方式分析探讨了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纳入本次研究的86例急性腰扭伤患者中,男47例,女39例,平均年龄(36.97±5.84)岁。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常规资料的比较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有可比性。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所有护理流程均按照医院相关规定进行。

给予观察者患者康复护理,即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给予患者体位护理、情志护理、疼痛与康复训练以及中药塌渍护理。

观察指标
参考相关文献[2]制定疗效评价标准,痊愈:无疼痛,腰部可正常活动,直腿抬高角度在80°以上;显效:偶见疼痛,腰部活动不受限,直腿抬高角度在70°以上;有效:轻微疼痛,腰部无法完全正常活动,直腿抬高角度在60°以上;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7.0软件分析数据,(n,%)表示计数资料,表示计量资料,分别用卡方、t检验组间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康复效果更佳,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

详细数据见表1。

讨论
急性腰扭伤在临床较为常见,搬运重物等因素导致的腰部强力收缩后是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具体可分为腰扭伤和腰挫裂伤两大类,若治疗不及时,可引发隐性脊椎裂,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

相关研究证实[3],将康复护理应用到患者的治疗之中,一方面,可强化患者自身的疼痛管理意识,提高患者依从性与配合度;;另一方面,可改善患者预后,促使患者腰背功能早日恢复。

本次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康复效果更好。

由此可见,对于急性腰扭伤患者而言,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给予患者康复护理干预可进一步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在短时间内有效帮助缓解疼痛,改善腰部功能,临床应用前景广阔,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
[1]伍友琼,冉琼.康复护理在急性腰扭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4):59-61,65.
[2]赵冬梅,阮海军,高晨飞等.康复护理在急性腰扭伤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5,31(7):128-130.
[3]殷玮玮.康复护理在急性腰扭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7,819):73-7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