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结构
题目: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学院(直属系) :力学与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班: 10级土木工程
学生姓名:游政
学号: 20103025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某轻工仓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盖平面如图所示。楼层高4.5m,外设楼梯。
试设计该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
二、设计容
1、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
2、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力重分布计算)
3、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力重分布计算)
4、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
5、绘制结构施工图
(1)、板的配筋图(1:100)
(2)、次梁的配筋图(1:40;1:20)
(3)、主梁的配筋图(1:40;1:20)及弯矩M、剪力V的包络图
三、设计资料
1、楼面做法:30mm厚水磨石地面,0.65 kN/m2 . 15mm厚板底抹灰,0.25 kN/m2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6.5kN/m2
2、钢筋混凝土容重:25 kN/m3
3、材料选用
(1)、混凝土: C15,
(2)、钢筋:主梁及次梁受力筋用HRB400,板及梁的其它钢筋可以采用HRB335。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
一、平面结构布置:
1、确定主梁的跨度为6.6m,次梁的跨度为5.1m,主梁每跨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m 2.2。楼盖结构布置图如下:
2、按高跨比条件,当mm l h 5540
1
=≥
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度。对于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mm h 80≥,取板厚mm h 80=
3、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h=(1|18~1|12)L=(333~500)mm ,取mm h 400=,取mm b 200=。
4、主梁的截面高度应该满足h=(1|15~1|10)=(400~600mm ),h=600mm ,取b=300mm 。 二、板的设计(按塑性力重分布计算): 1、荷载计算:
板的恒荷载标准值: 取1m 宽板带计算:
水磨石面层 0.65 kN/m ⒉
80mm 钢筋混凝土板 0.08×25=2 kN/m ⒉
15mm 板底混合砂浆 0.25 kN/m ⒉
恒载: g=0.65+2+0.25=2.9 kN/m ⒉
活载: q=6.0 kN/m ⒉
恒荷载分项系数取1.2;因为工业建筑楼盖且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4.0kN/m ⒉,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3。于是板的设计值总值:
g=2.9×1.2=3.48kN/m ⒉ ,q=6.5×1.3=8.45kN/m ⒉ q g +=3.48+7.8 =14.76kN/m
⒉
。近似取为15kN/m ⒉ 2、板的计算简图:
次梁截面为mm
mm400
200⨯,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120mm,取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120mm。按塑性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边跨:
L01=Ln+1/2h=2000-100-120+80/2=1820<1.025l n=1824.5,
取L0=1820 (mm
a120
=)
中跨: L02=L n=2000-200=1800mm
板为多跨连续板,对于跨数超过五跨的等截面连续板,其各跨受荷相同,且跨差不超过10%时,均可按五跨等跨度连续板计算。
计算简图如下图:
3、力计算:
支承情况
截面位置
端支座
边跨支
座
离端第二支座
离端第二
跨中
中间支
座
中间跨
中
A 1
B 2
C 3 梁板搁支在
墙上
0 1/11
两跨连续:-1/10
三跨以上连续:
-1/11
1/16 -1/14 1/16 板与梁
整浇
连接
-1/16
1/14
梁-1/24
梁与柱整浇
连接
-1/16 1/14
则由2
)
(l
q
g
M+
=α可计算出
1
M、
B
M、
2
M、
c
M,计算结果如下:
M1=1/11×15×1.82⒉=4.52 kN/m
MB=(-1/11)×15×1.82⒉=-4.52kN/m
M2=1/16×15×1.8⒉=3.03 kN/m
Mc=(-1/14)×15×1.8⒉=-3.47kN/m
中间区隔单向板折减系数为0.8:M2=0.8×3.03=2.42kN/m
Mc=0.8×(-3.47)=-2.77 kN/m
C25混凝土板的最小保护层厚度为c=15mm ,板厚80mm 则,mm a h h s 6020800=-=-= F c =19.1N/mm ⒉,fy=300N|mm
,为了方便近似对钢筋面积乘以0.8。
计算结果表明制作截面的截面ζ均小于0.35,符合塑性力从分布的原则;As|bh=231|(1000×80)=0.28%,此值大于0.45ft|fy=0.45×1.71|300=0.25%,同时大于0.2%.满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 三、次梁设计(按塑性力重分布计算): 1、荷载计算:
由板传来: 3.48×2.0=6.96kN|m
次梁肋自重: 0.2×(0.4-0.08)×25×1.2=1.92kN|m 次梁粉刷重 0.015×(0.4-0.08)×2×17×1.2=0.196kN|m 恒载: g=11,192kN|m
活载: q=7.8×2.0=15.6kN|m 设计值总值: q g +=11,192+15.6 =26.792kN|m
2、计算简图。
次梁在砖墙上的支承长度为240mm ,主梁截面为300mm ×650mm ,计算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