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2.褶皱类型的判断及对应的构造地貌分析 背斜与向斜的区分: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常成为山 岭;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常成为山谷。最正确可靠的判 断方法是看岩层的新老关系,中间向两侧岩层由老到新的 为背斜;中间向两侧岩层由新到老的为向斜。 特殊情况 可能出现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现象(称地形倒置)。其成 因分析需要对内外力进行综合考虑: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 岩石破碎,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 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考点透析】 1.地壳运动的判断
(1)根据地层性质判断古地理环境
根据地层,尤其是沉积岩层组成物质的颗粒大小、组成成 分和颜色等,可以推断沉积时的环境特征。例如,根据石灰岩
地层可推知当时为海洋环境;根据红色页岩地层可推知当时为
湿热气候;根据含煤地层可推知当时气候温暖湿润、森林茂密。 (2)根据地层厚度判断地壳运动过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层形成后,该地地壳平稳抬升或褶皱隆起上升,地层遭受外力
侵蚀而成。若侵蚀面上覆新的岩层,是因为之后该地地壳下沉 或相邻地区上升而成;若侵蚀面上部为风化壳,则是由于地壳
上升后一直在遭受外部侵蚀。
⑤若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围岩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 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围岩形成时代。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知识链接】 (1)地形是指地势高低起伏的变化,即地表形态。 (2)地貌指地表起伏的形态,侧重于从成因上来划分 种类。主要有流水地貌、风力地貌、冰川地貌、海岸地貌 等。 (3)地势是地表形态高低起伏、险峻状况的总体态势, 包括地表形态的海拔、相对高差及坡度的陡缓等。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3.地质构造的实践应用
构造名称 实践意义 石油、天然气埋藏区 依据 密度:水>石油>天然气 ;岩层封闭,油气不易挥发
背斜
隧洞的良好选址 顶部地带适宜建采石场
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不 易储水
裂隙发育,岩石破碎
向斜
地下水储藏区,常有“ 自流井”分布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解析] (1)D (2)C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① ②③④处为山谷,根据题意岩层的埋藏深度是指“岩层距 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将地下同一沉积岩埋藏深度示意图 转绘在上面的地形剖面图上。①④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 斜;②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③处岩层发生断裂、错 位,为断层。背斜①④处的顶部沉积岩层被侵蚀,成为山 谷。第(2)题,由上题解析可知,③处发育有断层,接近 地表的沉积岩下缘,⑤处比左侧下缘低,说明该处岩层相 对下降。
内力作用 与地质构造
山东卷T3 ,江苏卷T9 、10,上海 卷T7、8
返回目录
考情实录
年份
考点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新课标全国卷 ⅡT36(1)(3),北京卷 T8、9,天津卷T7,山 东卷T26(1),江苏卷T7 、9,上海卷T9、10, 浙江卷T5,福建卷T9 、10,广东卷T1,重 庆卷T13(1),四川卷T4 北京卷T41(1),天津 卷T2、3,广东卷 T41(2),海南卷T11、 12
海浪侵蚀
福建平潭岛的海蚀地 形成海蚀平台、海蚀洞 貌、台湾北部野柳地质 穴、海蚀柱、海蚀陡崖等 公园的海蚀地貌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沉 积 作 用
外力作用 流水 沉积 风力 沉积
冰川 沉积
形成的地表形态
形成冲积扇(山口处)、 冲积平原(河流中下游)、 三角洲(河流入海口)
实例 华北平原、长江三 角洲 塔里木盆地沙丘的 形成、黄土高原的形 成
东欧、中欧平原的 波状起伏,日内瓦湖
形成沙丘、沙漠边缘的 黄土堆积地貌等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 貌
海浪 沉积
波浪向海运动,速度减 慢,形成海滩
广西北海银滩、海 南三亚亚龙湾海滩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新题巩固】 【2013•江西质检】图4–4是某河流及其两岸部分区 域横剖面,河流在剖面上的流向是自西向东。读图完成 (1)~(2)题。
图4–4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1)图中河流对地表的影响是( ) A.甲处堆积,乙处侵蚀 B.甲处侵蚀,乙处堆积 C.甲、乙两处均堆积 D.甲、乙两处均侵蚀 (2)一艘轮船顺着水流方向经过图中河流剖面,轮船 在经过剖面前后的前进方向分别是( ) A.先向东南,后向东北 B.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C.先向西南,后向西北 D.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③若地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是缺失地层所代表的时 代地壳发生隆起,使当地的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或者
是当地一开始有沉积作用,等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
毕;也可能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 ④若上下两层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下部岩
泉水、湖泊分布,河谷 发育 铁路、公路、桥梁、水 库等大型建筑的回避处
底部为凹槽,易集水,承 受静水压力
地下水沿断层线出露;岩 石破碎,易被侵蚀,利于地 表水汇集 岩层不稳定,易产生地震 、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
返回目录
断层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知识链接】 (1)褶皱: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作用下,岩 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的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 褶皱的基本单位是褶曲,背斜和向斜是褶曲的两种基本形 态。 (2)断层: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 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岩体发生破裂后,如 果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面线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 命题点二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例2 【2013•浙江卷】图(a)为某河段景观素描图,图(b)为该河
段河曲水流速度等值线分布(①>②)示意图。读图,有关河曲地段水
流速度、外力作用和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 )
(a) 图4 –3
风力 侵蚀
流 水 侵 蚀
蒙古高原的戈壁、新 疆的雅丹地貌
在湿润、半湿润地区 分布普遍,如黄土高原 的千沟万壑、横断山区 的深切河谷
返回目录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 侵 宽,形成“V”型谷;使 蚀 坡面破碎,形成沟谷纵 横的地表形态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外力作用 流 水 侵 蚀 形成的地表形态 实例
溶 蚀
侵 蚀 作 用
常见于可溶性岩石(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 如石灰石)分布地区, 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 如广西桂林山水、云南 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 路南石林、贵州织金洞 地表水易渗漏 、重庆天坑等 阿尔卑斯山的角峰、 挪威的峡湾、北美五大 湖
形成冰斗、角峰、 冰川侵蚀 “U”型谷、冰蚀平原、 冰蚀洼地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解析] (1)A (2)B 第(1)题,读图可知,从1950 年至今,河道不断向北移动,甲处河床浅,为河流凸岸, 流水堆积作用显著;乙处受侵蚀,河床陡深,为河流凹岸, 流水侵蚀作用显著。第(2)题,河流在剖面上的流向是自 西向东,在甲乙剖面处向北弯曲,顺着水流航行的轮船经 过剖面前是向东北方向行驶,经过剖面后是向东南方向行 驶。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
命题点一
地质构造与地形、地貌
例1【2012•江苏卷】 图4–1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
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
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读图回答(1)~(2)题。
图4 –1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考点透析】 结合实例,掌握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外力作用 风化作用 形成的地表形态 实例 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破坏地表岩石,碎屑 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 壳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 成戈壁、风蚀洼地、风 蚀柱、风蚀蘑菇、风蚀 城堡等
侵 蚀 作 用
(b)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A.甲——流速慢——沉积作用——仓储用地 B.乙——流速快——侵蚀作用——住宅用地 C.乙——流速慢——沉积作用——交通(港口)用地 D.甲——流速快——侵蚀作用——水利设施(防洪堤) 用地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1)属于背斜谷的地方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⑤处发生的地壳运动是( ) A.褶曲隆起 B.褶曲凹陷 C.断裂下降 D.断裂上升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解题突破】解答该题应从以下几点突破: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解题突破】解答该题应从以下几点突破: (1)由图(b)中水流速度①>②,判断图(a)中甲、乙附 近河水的流速。 (2)河曲凹岸、凸岸流水作用的差异。 (3)河流地貌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解析] D 由题中内容可知,①处流速高于②处。 ①处附近为河流的凹岸,②处附近为河流的凸岸,凹岸受 流水侵蚀作用显著,凸岸受流水沉积作用显著。图(a)中 甲处的河水流速快,侵蚀作用显著,需要修筑防洪堤等水 利设施。河流凹岸河水深,可以建设港口。乙处的河水流 速慢,沉积作用显著,在确保不被洪水淹没的情况下,可 用作建设仓储用地、住宅用地等。
北京卷 新课标全 T10、36(2) 国卷T10,北 ,安徽卷 外力作用 京卷T1、8, T35(1),福 与地表形态 上海卷T19、 建卷T37(2) 20,广东卷 ,广东卷 T2、41(2) T41(1) 地表形态 对聚落和交 通的影响 北京卷 T36(1)
北京卷T9
返回目录
专题概览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新题巩固】 【2013•贵阳适应性检测】图4–2为某地地质剖面示 意图,读图完成(1)~(2)题。
图4–2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
(1)岩层及断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④②③① B.①②③④ C.④②①③ D.③②④① (2)导致图中背斜谷进一步扩展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风力侵蚀 B.冰川侵蚀 C.流水侵蚀 D.褶皱变形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高 考 图 形 突 破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 地形地貌
考情实录
年份 考点 地壳物质 循环 2011年 未考 山东卷T4,江 苏卷T9、11、12 ,上海卷T47~ 51,浙江卷 T37(2),广东卷 T1,海南卷T21 2012年 浙江卷T4 2013年 江苏卷T8,上 海卷T5、6 北京卷T36(4) ,上海卷T15~17 ,广东卷T40(2) ,海南卷T1~3
地层厚度大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内,地壳下降快或沉积时
间长,或者是沉积物来源丰富;地层厚度小,说明地壳下降慢 或沉积时间短,或沉积物来源减少。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3)根据地层相互关系判断地壳运动过程 ①若地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 续排列,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里,地壳稳定下沉,地理环 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②若地层出现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地层形成后,因地 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地层颠倒是因为地壳运动剧 烈,岩层强烈褶皱所致,这种情况下,判断背斜和向斜就 需要利用岩层的新老关系,而不能只看岩层形态。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解析] (1)A (2)C 第(1)题, ④②为沉积层,② 覆盖在④之上,故②地层形成的时间比④地层晚;③侵入 到②地层之间,③形成时间比②地层晚;侵入岩③沿断层 面产生位移,故断层①形成时间比侵入岩③晚。第(2)题, 由该地生长着常绿阔叶林可知,该地气候温暖湿润,外力 作用以流水作用为主。D项属内力作用。
2.褶皱类型的判断及对应的构造地貌分析 背斜与向斜的区分: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常成为山 岭;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常成为山谷。最正确可靠的判 断方法是看岩层的新老关系,中间向两侧岩层由老到新的 为背斜;中间向两侧岩层由新到老的为向斜。 特殊情况 可能出现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现象(称地形倒置)。其成 因分析需要对内外力进行综合考虑: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 岩石破碎,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 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考点透析】 1.地壳运动的判断
(1)根据地层性质判断古地理环境
根据地层,尤其是沉积岩层组成物质的颗粒大小、组成成 分和颜色等,可以推断沉积时的环境特征。例如,根据石灰岩
地层可推知当时为海洋环境;根据红色页岩地层可推知当时为
湿热气候;根据含煤地层可推知当时气候温暖湿润、森林茂密。 (2)根据地层厚度判断地壳运动过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层形成后,该地地壳平稳抬升或褶皱隆起上升,地层遭受外力
侵蚀而成。若侵蚀面上覆新的岩层,是因为之后该地地壳下沉 或相邻地区上升而成;若侵蚀面上部为风化壳,则是由于地壳
上升后一直在遭受外部侵蚀。
⑤若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围岩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 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围岩形成时代。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知识链接】 (1)地形是指地势高低起伏的变化,即地表形态。 (2)地貌指地表起伏的形态,侧重于从成因上来划分 种类。主要有流水地貌、风力地貌、冰川地貌、海岸地貌 等。 (3)地势是地表形态高低起伏、险峻状况的总体态势, 包括地表形态的海拔、相对高差及坡度的陡缓等。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3.地质构造的实践应用
构造名称 实践意义 石油、天然气埋藏区 依据 密度:水>石油>天然气 ;岩层封闭,油气不易挥发
背斜
隧洞的良好选址 顶部地带适宜建采石场
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不 易储水
裂隙发育,岩石破碎
向斜
地下水储藏区,常有“ 自流井”分布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解析] (1)D (2)C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① ②③④处为山谷,根据题意岩层的埋藏深度是指“岩层距 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将地下同一沉积岩埋藏深度示意图 转绘在上面的地形剖面图上。①④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 斜;②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③处岩层发生断裂、错 位,为断层。背斜①④处的顶部沉积岩层被侵蚀,成为山 谷。第(2)题,由上题解析可知,③处发育有断层,接近 地表的沉积岩下缘,⑤处比左侧下缘低,说明该处岩层相 对下降。
内力作用 与地质构造
山东卷T3 ,江苏卷T9 、10,上海 卷T7、8
返回目录
考情实录
年份
考点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新课标全国卷 ⅡT36(1)(3),北京卷 T8、9,天津卷T7,山 东卷T26(1),江苏卷T7 、9,上海卷T9、10, 浙江卷T5,福建卷T9 、10,广东卷T1,重 庆卷T13(1),四川卷T4 北京卷T41(1),天津 卷T2、3,广东卷 T41(2),海南卷T11、 12
海浪侵蚀
福建平潭岛的海蚀地 形成海蚀平台、海蚀洞 貌、台湾北部野柳地质 穴、海蚀柱、海蚀陡崖等 公园的海蚀地貌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沉 积 作 用
外力作用 流水 沉积 风力 沉积
冰川 沉积
形成的地表形态
形成冲积扇(山口处)、 冲积平原(河流中下游)、 三角洲(河流入海口)
实例 华北平原、长江三 角洲 塔里木盆地沙丘的 形成、黄土高原的形 成
东欧、中欧平原的 波状起伏,日内瓦湖
形成沙丘、沙漠边缘的 黄土堆积地貌等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 貌
海浪 沉积
波浪向海运动,速度减 慢,形成海滩
广西北海银滩、海 南三亚亚龙湾海滩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新题巩固】 【2013•江西质检】图4–4是某河流及其两岸部分区 域横剖面,河流在剖面上的流向是自西向东。读图完成 (1)~(2)题。
图4–4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1)图中河流对地表的影响是( ) A.甲处堆积,乙处侵蚀 B.甲处侵蚀,乙处堆积 C.甲、乙两处均堆积 D.甲、乙两处均侵蚀 (2)一艘轮船顺着水流方向经过图中河流剖面,轮船 在经过剖面前后的前进方向分别是( ) A.先向东南,后向东北 B.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C.先向西南,后向西北 D.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③若地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是缺失地层所代表的时 代地壳发生隆起,使当地的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或者
是当地一开始有沉积作用,等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
毕;也可能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 ④若上下两层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下部岩
泉水、湖泊分布,河谷 发育 铁路、公路、桥梁、水 库等大型建筑的回避处
底部为凹槽,易集水,承 受静水压力
地下水沿断层线出露;岩 石破碎,易被侵蚀,利于地 表水汇集 岩层不稳定,易产生地震 、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
返回目录
断层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知识链接】 (1)褶皱: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作用下,岩 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的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 褶皱的基本单位是褶曲,背斜和向斜是褶曲的两种基本形 态。 (2)断层: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 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岩体发生破裂后,如 果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面线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 命题点二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例2 【2013•浙江卷】图(a)为某河段景观素描图,图(b)为该河
段河曲水流速度等值线分布(①>②)示意图。读图,有关河曲地段水
流速度、外力作用和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 )
(a) 图4 –3
风力 侵蚀
流 水 侵 蚀
蒙古高原的戈壁、新 疆的雅丹地貌
在湿润、半湿润地区 分布普遍,如黄土高原 的千沟万壑、横断山区 的深切河谷
返回目录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 侵 宽,形成“V”型谷;使 蚀 坡面破碎,形成沟谷纵 横的地表形态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外力作用 流 水 侵 蚀 形成的地表形态 实例
溶 蚀
侵 蚀 作 用
常见于可溶性岩石(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 如石灰石)分布地区, 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 如广西桂林山水、云南 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 路南石林、贵州织金洞 地表水易渗漏 、重庆天坑等 阿尔卑斯山的角峰、 挪威的峡湾、北美五大 湖
形成冰斗、角峰、 冰川侵蚀 “U”型谷、冰蚀平原、 冰蚀洼地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解析] (1)A (2)B 第(1)题,读图可知,从1950 年至今,河道不断向北移动,甲处河床浅,为河流凸岸, 流水堆积作用显著;乙处受侵蚀,河床陡深,为河流凹岸, 流水侵蚀作用显著。第(2)题,河流在剖面上的流向是自 西向东,在甲乙剖面处向北弯曲,顺着水流航行的轮船经 过剖面前是向东北方向行驶,经过剖面后是向东南方向行 驶。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
命题点一
地质构造与地形、地貌
例1【2012•江苏卷】 图4–1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
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
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读图回答(1)~(2)题。
图4 –1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考点透析】 结合实例,掌握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外力作用 风化作用 形成的地表形态 实例 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破坏地表岩石,碎屑 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 壳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 成戈壁、风蚀洼地、风 蚀柱、风蚀蘑菇、风蚀 城堡等
侵 蚀 作 用
(b)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A.甲——流速慢——沉积作用——仓储用地 B.乙——流速快——侵蚀作用——住宅用地 C.乙——流速慢——沉积作用——交通(港口)用地 D.甲——流速快——侵蚀作用——水利设施(防洪堤) 用地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1)属于背斜谷的地方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⑤处发生的地壳运动是( ) A.褶曲隆起 B.褶曲凹陷 C.断裂下降 D.断裂上升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解题突破】解答该题应从以下几点突破: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解题突破】解答该题应从以下几点突破: (1)由图(b)中水流速度①>②,判断图(a)中甲、乙附 近河水的流速。 (2)河曲凹岸、凸岸流水作用的差异。 (3)河流地貌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解析] D 由题中内容可知,①处流速高于②处。 ①处附近为河流的凹岸,②处附近为河流的凸岸,凹岸受 流水侵蚀作用显著,凸岸受流水沉积作用显著。图(a)中 甲处的河水流速快,侵蚀作用显著,需要修筑防洪堤等水 利设施。河流凹岸河水深,可以建设港口。乙处的河水流 速慢,沉积作用显著,在确保不被洪水淹没的情况下,可 用作建设仓储用地、住宅用地等。
北京卷 新课标全 T10、36(2) 国卷T10,北 ,安徽卷 外力作用 京卷T1、8, T35(1),福 与地表形态 上海卷T19、 建卷T37(2) 20,广东卷 ,广东卷 T2、41(2) T41(1) 地表形态 对聚落和交 通的影响 北京卷 T36(1)
北京卷T9
返回目录
专题概览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新题巩固】 【2013•贵阳适应性检测】图4–2为某地地质剖面示 意图,读图完成(1)~(2)题。
图4–2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
(1)岩层及断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④②③① B.①②③④ C.④②①③ D.③②④① (2)导致图中背斜谷进一步扩展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风力侵蚀 B.冰川侵蚀 C.流水侵蚀 D.褶皱变形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高 考 图 形 突 破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 地形地貌
考情实录
年份 考点 地壳物质 循环 2011年 未考 山东卷T4,江 苏卷T9、11、12 ,上海卷T47~ 51,浙江卷 T37(2),广东卷 T1,海南卷T21 2012年 浙江卷T4 2013年 江苏卷T8,上 海卷T5、6 北京卷T36(4) ,上海卷T15~17 ,广东卷T40(2) ,海南卷T1~3
地层厚度大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内,地壳下降快或沉积时
间长,或者是沉积物来源丰富;地层厚度小,说明地壳下降慢 或沉积时间短,或沉积物来源减少。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3)根据地层相互关系判断地壳运动过程 ①若地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 续排列,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里,地壳稳定下沉,地理环 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②若地层出现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地层形成后,因地 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地层颠倒是因为地壳运动剧 烈,岩层强烈褶皱所致,这种情况下,判断背斜和向斜就 需要利用岩层的新老关系,而不能只看岩层形态。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解析] (1)A (2)C 第(1)题, ④②为沉积层,② 覆盖在④之上,故②地层形成的时间比④地层晚;③侵入 到②地层之间,③形成时间比②地层晚;侵入岩③沿断层 面产生位移,故断层①形成时间比侵入岩③晚。第(2)题, 由该地生长着常绿阔叶林可知,该地气候温暖湿润,外力 作用以流水作用为主。D项属内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