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预算绩效管理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财务预算绩效管理研究
摘要:在国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高校治理现代化背景下,高
校财务工作需紧跟新时代新形势的要求,通过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促进财务管理工作,
提升高校治理能力,本文阐述了高校财务预算绩效管理的内涵、背景、现状、作用及措施。
关键词:财务预算;绩效管理;效益
一、高校财务预算绩效管理的内涵和背景
(一)高校财务预算绩效管理的内涵
高校预算绩效管理是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以支出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
模式。它强调预算支出的责任和效率,要求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中更加关注
预算资金的产出和结果,要求学校不断改进服务水平和质量,花尽量少的资金、办尽量多
的实事,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促使高校运行管理更加务实、高效。
(二)高校财务预算绩效管理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历经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目前进入到新常态时期,从高速
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财政收入的增速明显放缓,财政收支出现较大压力,财政经济运行
的不确定性增大,收支呈现紧平衡。
我国高校的主要经费来源为财政拨款、学杂费及社会来源经费,其中财政拨款占主导
地位。中央财政对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2012-2018年中央财政安排的高等
教育投入累计8000亿元,年均增速8.1%。在高等教育投入压力日益增大的情况下,经费
投入规模高位运行和资金绩效低位运转情况并存。
国家出台一系列文件办法要求通过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
效益,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
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预算法》第 12 条:各级预算应当遵循统筹兼顾、
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和收支平衡的原则。《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的决定》(国发[2014]45号)中指出,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强化支出责任和效率意识。《财政部教育部关于改革完善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的
通知》(财教[2015]467号)改革完善了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形成基本支出与项目支
出“1+6”的制度体系,重构项目支出体系,同时,资金分配更加重视绩效导向,对于管
理水平低、绩效评价差、执行进度慢、结转结余多的项目,切实压减预算,加大清理整合
力度。《关于印发<中央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预[2015]88号)进一步规范了中央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
费使用效益的意见》(国办发[2018]82号)提出科学管理使用教育经费,全面提高使用绩效。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并明确“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2019年
1月1日《政府会计制度》在全国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全面施行,实行权责发生制,强
化财务会计功能,对准确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和运行成本等情况具有重要的意义,政府财务
报告将更能反映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
二、高校财务预算绩效管理的现状
高校财务预算绩效管理的专门性文件办法尚未出台,缺少统一的参考标准体系。《中
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相关预算绩效管理的文件办法从宏观上为开展预算绩效管理提供
了法律支持和政策依据,但高校的业务和财务有其特殊性,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适用
于高校的预算绩效制度尚未建立,缺少相应的具体指导。
高校绩效管理理念尚未牢固树立,还未实现从“重分钱、重支出”到“讲绩效”的思
路转变。高校作为非营利性组织,更多关注财政资金拨款的额度及如何把资金使用出去,
紧盯增量资金,忽视存量资金的优化,未转变规模扩张、粗放式发展的思路,资金使用管
理上浪费现象还很严重,对拨款资金的使用效益及考核缺少关注。
高校财务预算绩效管理体制不健全,未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财务部门与各学院、各职
能部门的预算绩效管理联动机制不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是一项全局性、系统性的工作,不仅涉及财务方面,还涉及业务层面,需要学校各个部门的相互配合与深度参与,目前的
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主要集中于财务部门,影响预算绩效管理的质量。高校没有建立有效的
激励约束机制,预算绩效评价没有与相关责任人的经济责任挂钩,业务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
三、高校财务预算绩效管理的作用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预算可以将高校的目标、行动方法和策略细化,在实际工作中按
照提前预算的轨迹执行,达到期望效果,预算管理向资源配置提出要求,高校必须优化高
校的资源配置,进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例如,将高校的经费来源分为财政拨款和自筹,
高校对这部分经费进行初次资源配置决策,下发到各院系、各部门则可以进行二次资源配
置决策,优化改善二次资源配置,可以提高初次资源配置效率。高校的资源有限,有重有轻,公平合理的资源配置,可以让高校发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效掌握各部门活动。预算绩效管理体系能够进行动态控制,预算从编制、执行到结
果可以从事前、事中和事后进行控制,预算评估主体控制被评估者,通过评估反馈结果,
评估主体与被评估体进行交流,及时调整预算偏差和优化预算方法,在不断的沟通及调整
过程中,有效地控制各部门活动执行。
提高对财务风险防控能力。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要不断获取资源、减少成本、提高
质量和竞争力,它同样面临着各类风险,影响较大的就是财务风险。例如,有的高校因为
基建项目向商业银行贷款,高校量力而行地进行贷款可以达到资金的灵活运用,反之,就
会面临债务危机。因此,科学的财务评价指标,可以正确评估高校的负债能力及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