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医案——腹泻(八)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健脾温肾固涩佐以益气升提治愈小肠泄二例病案一:健脾利湿、涩肠止血案。
欧阳某,男,39岁。
初诊:1978年7月25日。
主诉及病史:久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虽屡经治疗,未见显效,深以久泻、不能食为苦。
诊查:面色萎黄憔悴,腹痛,脓血便,大便溏,日七八行,纳谷不香。
舌质淡胖,苔白而腻,脉细缓。
辨证:脾虚不运,湿浊内蕴。
治法:健脾利湿,涩肠止血。
处方:参苓白术散加减。
太子参15g 白术9g 茯苓9g 炒扁豆12g 山药12g 薏苡米15g 罂粟壳6g 砂仁5g 诃子9g 灶心土30g(先煎)陈皮9g 黄芩9g 锡类散1瓶(冲服)阿胶9g二诊:1978年9月30日。
服上方药两个月,腹痛除而泻止;大便已成形,日二行;沉痼已向愈。
嘱继服上方药制成之水丸,每次服6g,日服2次,约服3个月。
并嘱其饮食自调,半年后来告,已可进一般饮食。
病案二:健脾助运、收敛止泻案。
王某,女,31岁。
初诊:1980年4月8日。
主诉及病史:1978年4月发现腹泻、便脓血,曾在某医院行乙状结肠镜检查,诊为溃疡性结肠炎。
经用黄连素等灌肠,暂收一定效果。
现旧病复作,大便溏泄,日四五行,腹痛,便脓血,有后重感。
诊查:舌淡红,苔黄腻,脉细。
辨证:脾胃虚弱,升降失调。
治法:健脾助运,收敛止泻。
处方:参苓白术散加味。
太子参15g 炒白术12g 茯苓12g 炒扁豆12g 薏苡仁18g 莲子12g 砂仁壳6g 苦桔梗9g 陈皮9g 罂粟壳9g 诃子肉9g 乌梅12g 元明粉3g(冲)锡类散3瓶(分冲)二诊:1980年4月16日。
服7剂药后,大便日六七行。
观其舌,黄腻之苔已退,舌质暗,舌尖红,脉弦细。
积滞已去大半。
治宜健脾固涩,理气行滞。
处方:上方去元明粉,加灶心土30g(先)、补骨脂9g、薤白9g、锡类散继用。
三诊:1980年4月22日。
服药6剂后,脓血减少,后重已除;大便溏,日三行。
急性腹泻的中医方法有哪些
急性腹泻的中医方法有哪些
中医对于急性腹泻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1. 草药治疗:中医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合的中药制剂进行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黄连、黄芩、半夏等。
这些药物有清热解毒、收敛止泻的作用。
2. 饮食调理:中医强调脾胃的健运对于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在急性腹泻期间,应避免刺激性食物和油腻食物,多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3. 中医按摩:通过按摩腹部的特定穴位,可以促进胃肠活动,改善腹痛和腹泻的症状。
常用的穴位包括合谷穴、中脘穴等。
4. 调理体质:中医强调通过调理体质,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来防止疾病的发生。
可以选择相应的中药进行调理,如参、黄芪等,以增强体质。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急性腹泻的方法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调整,最好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同时,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诊治。
泄泻的中西医治疗方案
一、中医治疗方案1. 病因分析中医认为,泄泻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脾胃虚弱: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虚弱则运化失职,水湿内停,导致泄泻。
(2)湿热内蕴: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湿热内生,蕴结肠道,引起泄泻。
(3)外感寒湿:感受寒湿之邪,侵袭脾胃,导致泄泻。
(4)肝郁乘脾:肝气郁结,乘脾胃之弱,导致泄泻。
2. 中医辨证论治(1)脾胃虚弱型泄泻症状:大便溏薄,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肢软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健脾益气,止泻。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2)湿热内蕴型泄泻症状:大便黏腻,臭秽,腹痛,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和中止泻。
方药:葛根芩连汤加减。
(3)外感寒湿型泄泻症状:大便清稀,腹痛喜温,喜按,恶寒发热,头痛身重,舌淡苔白腻,脉浮。
治法:温中散寒,化湿止泻。
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
(4)肝郁乘脾型泄泻症状:大便时溏时泻,腹痛欲泻,泻后痛减,情志抑郁,胸闷胁痛,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健脾止泻。
方药:痛泻要方加减。
3. 中医其他疗法(1)针灸治疗:选取足三里、天枢、大肠俞等穴位,采用针灸疗法,可调理脾胃,止泻。
(2)推拿按摩:按摩足三里、中脘、脾俞等穴位,可健脾和胃,止泻。
(3)食疗: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选择适合的食疗方,如山药、莲子、薏苡仁等,以健脾养胃,止泻。
二、西医治疗方案1. 病因分析西医认为,泄泻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感染性腹泻: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腹泻。
(2)非感染性腹泻:如食物不耐受、药物、应激、炎症性肠病等引起的腹泻。
2. 西医治疗(1)病因治疗:针对感染性腹泻,可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针对非感染性腹泻,可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等。
(2)对症治疗:如补液、止泻药物等。
(3)支持治疗:如营养支持、心理支持等。
3. 西医其他疗法(1)益生菌:通过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腹泻症状。
(2)中药治疗:结合中医辨证论治,使用中药方剂或中成药,如葛根芩连片、复方黄连素片等。
泄泻九法及对应用药
泄泻九法及对应用药泄泻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特征是大便次数增多、量少、呈稀水状,并伴有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中医学对泄泻有着详细的分类和治疗方法。
下面将介绍九种常见的泄泻类型及相应的用药方法。
1. 脾虚泄泻:该类型的泄泻常见于脾气虚弱的人群,主要症状是大便稀软、色黄、量多,并伴有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治疗时可使用益气健脾的药物,如参、黄精、参等。
2. 肝郁泄泻:肝气郁结、不舒畅时易导致泄泻。
此类泄泻伴有腹胀、烦躁、胸闷等症状,多见于长期情绪压抑、烦躁易怒的人群。
可采用疏肝解郁的药物治疗,如柴胡、青皮等。
3. 湿热泄泻:多见于中暑、饮食不洁等引起的泄泻,主要症状是大便次数增多、黏液质地、口渴、尿黄等。
治疗时可使用清热利湿的药物,如黄连、黄芩等。
4. 肾虚泄泻:肾脏功能不足导致泄泻,主要症状是大便不稳定、夜尿频繁、腰酸、畏寒等。
治疗时可采用补益肾气的药物,如杞菊地黄丸、肾气丸等。
5. 气滞泄泻:气滞不畅时易出现泄泻,主要症状是大便黏液质、腹胀、肚脐周围疼痛。
治疗时可使用理气和中的药物,如香附、柴胡疏肝丸等。
6. 寒湿泄泻:多见于寒湿郁结所致的泄泻,主要症状是大便稀糊、腹冷、腹泻等。
治疗时可使用温经散寒的药物,如理中丸、温中纳气丸等。
7. 食积泄泻:多因饮食不当、过食油腻等导致食积积聚而引发泄泻。
治疗时可使用理气和中的药物,如瞿麦、草果等。
8. 寒凉泄泻:寒凉体质的人容易患上此类泄泻,主要症状是大便清稀、伴有腹痛、畏寒等。
治疗时可采用温经驱寒的药物,如炮姜、肉桂等。
9. 药物泄泻: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激素等会导致消化系统紊乱、泄泻。
治疗时需要停药或减量,并辅以调理肠道功能的药物,如蒲地蓝消炎丸等。
需要注意的是,泄泻的治疗需要个体化,根据具体病情选择相应的药物和调理方法。
在用药时,应根据医生的建议来使用,避免滥用药物或选错药物导致病情加重。
此外,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也是治疗泄泻的关键,如避免刺激性食物、适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等。
泄泻(急性胃肠炎)中医诊疗方案知识讲解
泄泻(急性胃肠炎)中医诊疗方案泄泻(急性肠炎)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ZYYXH/T29-2008)和《中医病证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ZY/T001.1-94))进行诊断。
(1)起病急,泻下急迫而量多。
(2)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次以上,便质稀溏或成水样便,大便量增加。
(3)常伴有腹痛、恶心、呕吐。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8年5月“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制定标准”进行诊断。
(1)有暴饮暴食或吃不洁腐败变质食物史。
(2)急性起病,大便次数每日3次以上;大便呈稀便、水样便,可伴有粘液或混有血液,可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发热、腹痛及全身不适等。
(3)病情严重者,因大量丢失水分可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
(4)体征不明显,可有上腹及脐周压痛,肠鸣音多亢进。
(5)实验室检查,大便常规镜检可有白细胞、红细胞、脓细胞;粪便培养可呈阳性。
(二)证候诊断1.寒湿证:大便清稀,甚则如水样,腹痛肠鸣;或伴有胃脘疼痛,得暖则舒,呕吐物带有酸水,脘闷食少。
苔白腻,脉濡缓。
若兼外感风寒,则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
苔薄白,脉浮。
2.湿热证: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或伴有胸闷欲呕,嗳气泛酸,身热口渴,小便短黄。
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3.食滞证:泻下稀便,臭如败卵,伴有不消化食物,脘腹胀满,腹痛肠鸣,泻后痛减;呕吐物多为酸腐食物,嗳腐酸臭,不思饮食。
苔垢腻,脉滑。
二、治疗方法(一)辨证选择中药口服汤剂、中成药1.寒湿证治法:芳香化湿,解表散寒。
推荐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
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法半夏、白术、陈皮、厚朴、桔梗、藿香、炙甘草、生姜、大枣等。
中成药:藿香正气丸(口服液)、理中丸、玄胡止痛片等。
2.湿热证治法:清热利湿。
推荐方药: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
葛根、黄连、黄芩、茯苓、绵茵陈、厚朴、银花、甘草等。
泄泻24个专业104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泄泻(急性肠炎)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国家中医(ZYYXH/T29-2008)和《中医病证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药管理局发布(ZY/T001.1-94))进行诊断。
(1)起病急、泻下急迫而量多。
(2)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次以上,便质稀溏或成水样便,大便量增加。
(3)常伴有腹痛、恶心、呕吐。
2.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8年5月“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制定标准”进行诊断。
(二)证候诊断1.寒湿证:大便清稀,甚则如水样,腹痛肠鸣;或伴有胃脘腹疼痛,得暖则舒,呕吐物带有酸水,脘闷食少。
苔白腻,脉濡缓。
若兼外感风寒,则恶寒发热头疼,肢体酸痛。
苔薄白、脉浮。
2.湿热证:腹痛,写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或伴有胸闷欲吐,嗳气泛酸,身热口渴,小便短黄。
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3.食滞证:泻下稀便,臭如败卵,伴有不消化食物,脘腹胀满,腹痛肠鸣,泻后痛减,呕吐物多为酸腐食物,嗳腐酸臭,不思饮食。
苔垢腻,脉滑。
二、治疗方法(一)辩证选择中药口服汤剂、中成药。
1. 寒湿证治法:芳香化湿、解表散寒推荐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白术、厚朴、桔梗、藿香、炙甘草、苏叶、大枣、生姜等中成药:藿香正气丸(口服液)、理中丸、玄胡止痛片等。
2.湿热证治法:清热利湿。
推荐方药: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
葛根、黄连、黄芩、茯苓、绵茵陈、厚朴、银花、甘草等中成药:保济丸(口服液)、葛根芩连片、炎可宁片。
3.食滞证治法:消食导滞。
推荐方药:(1)保和丸加减,神曲、山楂、茯苓、半夏、陈皮、连翘、莱菔子、厚朴等。
(2)枳实导滞丸加减(积滞较重)。
大黄、枳实、神曲、茯苓、黄芩、黄连、白术、泽泻等。
中成药:保和丸、枳实消瘩丸、金佛止痛片等。
(二)辩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可根据病情,选用具有清热解毒和(或)凉血止痢作用的中药注射液,如喜炎平注射液、莲必治注射液等。
泄泻中医诊疗方案
泄泻中医诊疗方案病名:泄泻泄泻是中医的病名,相当于西医的急慢性肠炎、肠吸收功能紊乱、胃肠型感冒等。
诊断时以腹泻为主症,辨病泄泻。
中医诊断标准:1.以大便稀薄或如水样,次数增多为主症,可伴腹胀、腹痛等症状。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见于XXX之季。
2.急性泄泻起病突然,病程短,可伴有恶寒、发热等症状。
慢性泄泻起病缓慢,病程长,反复发作,时轻时重。
3.饮食不当、受寒凉或情绪变化可诱发。
西医诊断标准:1.腹痛、腹泻,一日数次至10余次,呈黄色水样便,一般无粘液脓血,腹痛多位于脐周,呈阵发性钝痛或绞痛,可伴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
2.可有腹部压痛,肠鸣音活跃等体征。
3.便常规、便培养、纤维肠镜检查、X线腹平片、肠道钡剂检查有助确诊。
治疗方案:中医综合治疗方法:1.中医辨病论治1)实证:①寒湿证:证候:泄泻稀薄多水,有时如鹜溏,脘腹胀满,恶寒发热,肢体酸痛,不思饮食,口淡不渴,头痛,舌苔薄白,脉濡缓。
治法:解表散寒,芳香化浊。
主方:藿香正气散。
②湿热证:证候:腹痛即泻,泻下急迫,势如水注,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心烦口渴,小便短亦,或有身热,舌苔黄腻,脉濡滑而数,多见于夏秋季节。
治法:清热利湿。
主方:葛根芩连汤。
③伤食证:证候:腹部疼痛拒按,泻下臭如败卵,泻后痛减,或泻后不畅,胸脘痞闷,嗳腐吞酸,不思饮食,舌苔垢浊,脉滑而数,或见沉弦。
治法:消食导滞。
主方:XXX。
④肝气乘脾:证候:时有胸胁胀闷,嗳气少食,每因恼怒、紧张等情绪波动而致腹痛泄泻,舌淡红,脉弦。
治法:抑肝扶脾。
主方:痛泻要方。
2)虚证:①脾胃虚寒:证候:大便溏薄,泄泻时作时止,完谷不化,食少纳呆,腹胀腹痛,神疲倦怠,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缓而弱。
治法:补脾健胃。
主方:参苓白术散。
②肾阳虚衰:证候:黎明泄泻,腹中隐痛,下利清谷,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主方:四神丸合附子理中丸。
其他中医疗法:1.针灸疗法1)针刺上巨虚、天枢、足三里,适用于急性泄泻。
泄泻中医诊疗方案
1、喂养xx、卫生习惯。
2、大便性状、气味、次数、病程。
3、有无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4、辨证:
伤食泻、风寒泻、湿热泻、寒湿泻、脾虚泻、脾肾阳虚证。
护理要点:
(一)、一般护理
1、按中医儿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大便培养后,具有传染性者,应执行消化道隔离。
3、保持臀部清洁干燥,勤换尿布,便后用清水洗净、擦干。
治法:
运脾和胃,消食化滞。
方药:
保和丸加减。常用焦山楂、焦神曲、鸡内金消食化积导滞;陈皮、半夏理气降逆,茯苓健脾渗湿;连翘清解郁热。
腹痛加木香、槟榔理气止痛,腹胀加厚朴、莱菔子消积除胀;呕吐加藿香、生姜和胃止呕。
④、脾虚
症候:
大便稀溏,色淡不臭,多余食后作泻,时轻时重,面色萎黄,形体清瘦,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缓弱,指纹淡。
其他治疗
1、中药成药
①、葛根芩连微丸,每服1—2g,一日3—4次,用于湿热泻。
②、藿香正气液,每服5—10ml,一日3次,用于风寒泻。
③、纯阳正气丸,每服2—3g,一日3—4次,用于中寒泄泻,腹冷呕吐。
④、健脾八珍糕,每次两块,开水调成糊状吃,一日2—3次,用于脾虚泻。
⑤、附子理中丸,每服2—3g,一日3—4次,用于脾肾阳虚泻。
⑵灸法:
取足三里、中脘、神阙、隔姜灸或艾条温和灸,一日1—2次,用于脾虚泻,脾肾阳虚泻。
5、xx治疗:
脱水患儿要采用液体疗法
对于腹泻脱水的预防,及轻度中度脱水可用口服补液盐(ORS),配方为氯化钠3.5g、碳酸氢钠2.5g、枸橼酸钠1.5g、葡萄糖20g加温开水1000ml,轻度脱水用50—80ml/kg,中度脱水用80—100ml/kg,少量频服,8—12小时将累积损失补助,脱水纠正后维持补液,将口服补液盐加等量水稀释后使用。
泄泻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泄泻泄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的症状。
主要见于西医学之急慢性肠炎、胃肠功能亲乱、肠结核等肠道疾病。
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体虚久病等,导致脾胃运化失调,小肠受盛和大肠传导失常,清浊不分,相夹而下。
病理因素主要是湿,发病的关键为脾病湿盛。
病位在脾胃与大小肠,并可涉及肾和肝。
【诊断】1以大便粪质清稀为诊断的主要依据。
或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或次数不多,粪质清稀,甚则如水样;或完谷不化。
2 .常兼腹胀腹痛,起病或急或缓,常先有腹痛,旋即泄泻,经常有反复发作病史,多由寒热、饮食、情志等因素诱发。
3 .除外某些生理习惯性的便次增多,以及其他病证中出现的泄泻症状。
4.大便常规、大便细菌培养、结肠X线及内镜检查有助于进一步诊断。
【治疗】一、辨证论治暴泻以邪实为主,治疗重在化湿;久泻以正虚为主,治疗重在健脾。
1寒湿大便清稀,甚至如水样,腹痛肠鸣,脱闷食少,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
治法:解表散寒,芳香化湿。
方药举例:蕾香正气散加减。
蕾香、白术、茯苓、陈皮、制半夏、厚朴、大腹皮各IOg,紫苏、白芷各6g。
加减:若表邪较重,可加荆芥、防风各6g。
2 .湿热泻下急迫,势如水注,便色黄褐而臭,腹痛,泻下不爽,肛门灼热,小便短赤,烦热口渴,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举例:葛根苓连汤加减。
葛根10g,黄连3g,黄苓10g,泽泻12g,马齿宽15g,六一散(包煎)12go加减:若湿邪偏重,胸腹满闷,口不渴或渴不欲饮,舌苔微黄厚腻,脉濡缓,加苍术、厚朴各10g。
若夹食滞,加神曲、麦芽、山楂各10g。
3 .食滞泻下粪便臭如败卵,腹痛,肠鸣,脱腹痞满,泻下后痛减,伴有不消化食物,暧腐吞酸,不思饮食,苔垢浊或厚腻,脉滑。
治法:消食导滞。
方药举例:保和丸加味。
神曲、麦芽、山楂、莱腋子、法半夏各:1Og,陈皮6go加减:若食积化热,湿热壅阻肠间,脱腹胀满,泻而不爽者,可加枳实、制大黄各IOg o4 .脾胃虚弱面色萎黄,食少神疲,腹胀不舒,大便稀澹,或夹有不消化食物,甚则面浮足肿,舌淡苔白,脉濡缓。
小儿泄泻中医诊疗方案
小儿泄泻中医诊疗方案小儿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主症。
由外感六淫,内伤乳食,脾胃虚弱导致运化失常所致。
泄泻常年都可发生,夏秋两季较为多见,秋冬两季发生的泄泻易酿成流行。
婴幼儿发病率较高。
泄泻轻者预后良好,若起病急骤,泄下过度,易见气阴两伤,甚则阴竭阳脱。
久泻迁延不愈者,则易转为疳证或慢惊风。
本证包括西医学消化不良、小儿肠炎、秋季腹泻、肠功能紊乱等疾病。
[诊断]1.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5次或多达10次以上,色淡黄,如蛋花汤样,或色褐而臭,可有少量粘液,或们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
2.有乳食不节,饮食不洁或感受时邪病史。
3.重者泄泻及呕吐较严重,可见小便短少,体温升高,烦渴神萎,皮肤干瘪,囟门凹陷,目眶下陷,啼哭无泪,口唇樱红,呼吸深长及腹胀等症。
4.大便镜检可有脂肪球或少量红细胞、白细胞。
5.大便病原体检查可有致病性大肠杆菌生长,或分离出轮状病毒等病原体。
[鉴别诊断]应与痢疾鉴别。
痢疾初起大便稀,便次增多,腹痛明显,里急后重,大便有粘冻,脓血。
大便培养有痢疾杆菌生长。
[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1.辨病因大便稀烂夹乳片或食物残渣,气味酸臭,多由伤乳伤食引起;大便清稀多泡沫,色淡黄臭气不重,多由风寒引起;水样或蛋花样便,色黄褐,气秽臭多属湿热;大便稀薄或溏烂,色淡气味不臭多属脾虚;大便清稀,完谷不化,色淡无臭多属脾肾阳虚。
2.辨轻重泄泻病程短暂,大便次数不多,精神尚好为轻证;泻下急暴,次多量多,神萎思睡,面色苍白或灰白为重证。
3.辨虚实泻下来势急骤,量多腹胀或腹痛者多为实证;泄泻日久,泻下缓慢,腹胀喜按者多为虚证;迁延日久难愈,或急或缓,腹胀拒按者多为虚中夹实。
二、治疗原则实证以祛邪为主,治以消食导滞,祛风散寒,清热化湿。
虚证以扶正为主,治以健脾益气,健脾温肾。
虚中夹实宜扶正祛邪,;补中有消或消中有补,消补兼施。
有伤阴、伤阳证者,宜养阴温阳。
除内服药外,尚可结合针灸、推拿、外治等法治疗。
泄泻中医诊疗规范.docx
泄泻中医诊疗规范・、基本概念: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泊,甚至泻出如水样为生症的病证。
多由脾胃失健,湿邪内盛而致清浊不分,并走大肠而成,脾虚湿盛是导致泄污的基本病机。
急性暴泻以湿盛为主,病属实证。
慢性久泻以脾虚为主。
其他如肝气乘脾或肾阳虚衰所引起的泄泻,病属虚实夹杂证或虚而。
而湿盛与脾虚又往往瓦相影响,互为因果,故暴泻迁延日久,每可从实转虚;久泻其因外感、饮食所伤,亦可引起急性发作,表现虚中夹实的证候。
本病与西医的腹泻含义相同,可见于多种消化系统疾病。
二、相关检杳:L常规检查:血、尿、便、生化检杳,心电图。
2.消化系统检查:可行结肠内窥镜或锁剂灌肠、消化道钢餐检查一明确病变部位,腹部彩超或CT检查有助「胰腺病变等疾病的诊断.三、诊断标准:L以粪质清稀为诊断的主要依据。
或大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或沟下完谷不化。
常先有腹胀、腹痛,旋即泄沟。
2.暴污起病急,沟下急迫而呈多:久泻起病绫,泻下势缓而量少,且有反纪发作病史。
四、鉴别诊断:L痢疾:二者均表现为便次增多,但泄泻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酒,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便卜赤白蓝液为主症。
泄泻亦可有腹疝,但多与肠鸣股胀同时出现,其痛便后即减:而痢疾之腹循是与里急后至同时出现,其柏便后不减。
2.霍乱:二者均有大便稀薄。
但彼乱是一种呕吐与泄泻同时并作的病证,其发病特点是起病急,变化快,病情凶险:起病时突然腹痛,继则吐泻交作,亦有少数病例不见腹痛而专为吐泻者;所泻之物多为夹有大便的黄色粪水,或如米沿而不甚见秽,常伴恶寒、发热,部分病人在吐泻之后,津液耗伤,筋失潜养而发生转筋、腹中绞痛:若吐河剧烈,则见面色苍白、目眶凹陷、指螺皱婚、汗出肢冷等音竭阳亡之危象。
而泄泻仅以排泄异常为主要表现,粪痂稀渐,便次频多,其发生有缓有急,IL不伴有呕吐。
五、治疗:(-)辨证论治L寒湿困阻证证候:泻下清稀,甚至如水样:伴腹痛肠鸣,脱闷食少:或见恶寒发热,鼻塞头疝,肢体酸痛:舌苔薄白或白脑,脉濡级。
中医关于“泄泻”的证治分类
中医关于“泄泻”的证治分类一、暴泻(一)寒湿内盛1.临床表现: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脘闷食少,腹痛肠鸣,或兼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舌苔白或白腻,脉濡缓。
2.证机概要:寒湿之邪,困脾伤肠。
3.治法:芳香化湿,疏表散寒。
4.代表方:藿香正气散。
5.常用药:藿香辛温散寒,芳香化湿;白术、茯苓、陈皮、半夏健脾除湿;厚朴、大腹皮理气消满,疏利气机;紫苏、白芷解表散寒。
若表邪较重,周身困重而骨节酸楚者,加荆芥、防风,或用荆防败毒散;湿邪偏重,胸闷腹长,肢体倦息,苔白腻者,用胃苓汤以健脾燥湿,淡渗分利。
(二)湿热中阻1.临床表现: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臭秽,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数。
3.治法:清热利湿,分消止泻。
4.代表方:葛根芩连汤。
5.常用药:葛根解表清热,升清止泻;黄芩、黄连苦寒清热燥湿;金银花助其清热之力;茯苓、通草、车前子增强利湿之效,使其湿热分消,则泄泻可止。
若湿重于热,胸腹满闷,口不渴,或渴不欲饮,舌苔微黄厚腻,脉濡缓者,合平胃散;夹食滞者,加神曲、麦芽、山楂;在夏暑期间,症见发热头重,烦渴自汗,小便短赤,脉数等,是暑湿入侵,表里同病,用新加香饮合六一散。
(三)食滞肠胃1.临床表现: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脘腹胀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2.证机概要:宿食阻滞肠胃,脾胃运化失司。
4.代表方:保和丸。
5.常用药:山楂、神曲、莱子消导食滞,宽中除满;陈皮、半夏、茯苓和胃祛湿;连翘消食滞之郁热。
若食滞较重,脘腹胀满,泻下不爽者,可因势利导,采用“通因通用”之法,加大黄、枳实、槟榔,或用枳实导滞丸以消导积滞,清利湿热;积滞化热者,加黄连、黄芩;呕吐甚者,加生姜、刀豆子、竹茹和胃降逆止呕。
二、久泻(一)肝气乘脾1.临床表现:肠鸣攻痛,腹痛即泻,泻后痛缓,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而发泄泻,伴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腹痛攻窜,肠鸣矢气,舌淡红,脉弦。
泄泻中医诊疗方案
泄泻中医诊疗方案泄泻,又称腹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稀疏或呈水样,并且伴有腹痛、腹胀、腹泻量大、肠鸣和肛门灼热感等症状。
根据中医理论,泄泻可以分为湿热泄泻、脾胃虚弱泄泻和肝郁气滞泄泻等不同的类型。
每种类型的泄泻都有不同的治疗策略和方案。
下面是针对泄泻的中医诊疗方案:一、湿热泄泻湿热泄泻主要是由于肠道受湿热邪气侵袭引起的。
其临床表现是大便黄色、味重、口渴、小腹胀痛、恶心、纳差、舌质黄腻、苔黄糙等。
治疗方案如下:1.中药治疗:常用的中药有黄连、黄芩、板蓝根、连翘等清热解毒药物,可通过清热泻热、祛湿化浊的作用来缓解湿热泄泻的症状。
2.饮食调节: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和油腻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肠道通畅。
3.生活调整:避免疲劳、保持充足睡眠,增强体质。
二、脾胃虚弱泄泻脾胃虚弱泄泻是由于脾胃虚弱,脾气亏虚导致的。
其临床表现是大便稀黄、无臭、腹胀、乏力、纳差、舌质淡白、苔薄白等。
治疗方案如下:1.中药治疗:常用的中药有人参、党参、黄耆、白朮等益气健脾的药物,可通过补气健脾的作用来改善脾胃虚弱泄泻的症状。
2.饮食调节:饮食宜温煮易消化的食物,多食用粳米、小米、薯类、禽肉、鱼类等,减少生冷食物的摄入。
3.生活调整: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增强脾胃功能。
三、肝郁气滞泄泻肝郁气滞泄泻主要是由于肝气郁结,导致肠道蠕动紊乱引起的。
其临床表现是大便稀绿、口苦、口干、嗳气、胸闷、胁肋胀痛、舌质红、苔黄等。
治疗方案如下:1.中药治疗:常用的中药有柴胡、香附、枳壳、郁金等疏肝理气的药物,可通过疏肝理气来改善肝郁气滞泄泻的症状。
2.饮食调节:饮食宜清淡,避免油腻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减少咖啡、巧克力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3.生活调整: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和压力,适当参加体育锻炼。
总结起来,中医治疗泄泻的基本原则是根据病情特点,采用针对性的中药治疗,通过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来提高身体免疫力和调节肠道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泄泻中医诊疗方案
【病名】
中医病名:泄泻
西医病名:相当于西医的急慢性肠炎、肠吸收功能紊乱、胃肠型感冒等。
【诊断】
(一)中医诊断标准:以腹泻为主症者,辨病泄泻。
1.以大便稀薄或如水样,次数增多为主症,可伴腹胀、腹痛等症状。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见于夏秋之季。
2.急性泄泻起病突然,病程短,可伴有恶寒、发热等症状。
慢性泄泻起病缓慢,病程长,反复发作,时轻时重.
3.饮食不当、受寒凉或情绪变化可诱发。
(二)西医诊断标准:
1.腹痛、腹泻,一日数次至 10 余次,呈黄色水样便,一般无粘液脓血,腹痛多位于脐周,呈阵发性钝痛或绞痛,可伴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
2.可有腹部压痛,肠鸣音活跃等体征。
3.便常规、便培养、纤维肠镜检查、X线腹平片、肠道钡剂检查有助确诊。
【治疗方案】
一.中医综合治疗方法:
(一)中医辨病论治
(1)实证:
①寒湿证:
证候:泄泻稀薄多水,有时如鹜溏,脘腹胀满,恶寒发热,肢体酸痛,不思饮食,口淡不渴,头痛,舌苔薄白,脉濡缓。
治法:解表散寒,芳香化浊。
主方:藿香正气散。
②湿热证:
证候:腹痛即泻,泻下急迫,势如水注,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心烦口渴,小便短亦,或有身热,舌苔黄腻,脉濡滑而数,多见于夏秋季节。
治法:清热利湿。
主方:葛根芩连汤。
③伤食证:
证候:腹部疼痛拒按,泻下臭如败卵,泻后痛减,或泻后不畅,胸脘痞闷,嗳腐吞酸,不思饮食,舌苔垢浊,脉滑而数,或见沉弦。
治法:消食导滞。
主方:保和丸。
④肝气乘脾:
证候:时有胸胁胀闷,嗳气少食,每因恼怒、紧张等情绪波动而致腹痛泄泻,舌淡红,脉弦。
治法:抑肝扶脾。
主方:痛泻要方。
(2)虚证:
①脾胃虚寒:
证候:大便溏薄,泄泻时作时止,完谷不化,食少纳呆,腹胀腹痛,神疲倦怠,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缓而弱。
治法:补脾健胃。
主方:参苓白术散。
②肾阳虚衰:
证候:黎明泄泻,腹中隐痛,下利清谷,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主方:四神丸合附子理中丸。
(二)其他中医疗法:
1. 针灸疗法
(1)针刺上巨虚、天枢、足三里,适用于急性泄泻。
(2)艾灸上脘、天枢、关元、足三里,适用于慢性泄泻。
2.常用中成药:藿香正气颗粒、黄连素片、保和丸、参苓白术散、理中丸、四神丸等。
3. 中药温经通络热庵包敷中脘、上脘,每日1-2次,适用于脾胃虚寒型泄泻。
(三)辨证施护
(1)寒湿证:
①病室宜汪洁整齐,温暖干燥,衣被适度。
②注意观察体温变化,因患者恶寒发热,可能兼有外感,应按时测量体温。
③患者喜热恶寒,可选用温热疗法,如腹部热敷,艾灸神阙、关元、足三里及葱熨、盐熨等疗法,有止痛消胀缓泻的作用。
④饮食宜细软、少渣、少油腻之流食或半流食,待泄泻缓解后再给予软食,并可给炒米粉、炒面粉等制品食用,有助于燥湿止泻。
⑤本证不用固涩止泻药物。
⑥根据病情安排患者活动量,如泄泻频繁并伴发热者,应卧床休息。
⑦饮食和中药宜偏热服。
(2)湿热证:
①病室宜凉爽干燥,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换气,更换被污染的衣被,妥善处理排泄物。
②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身热不退或体温逐渐增高,应考虑变生它证。
如便中带脓血,排便不爽,或里急后重,需及时留取标本送化验检查,鉴别是否痢疾,并应做好消化道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③注意做好肛门局部清洁,便纸应柔软,便后用温水清洗,如肛门周围有糜烂溃破,应涂以润滑剂,防止感染。
④饮食以清淡、细软为主。
重症患者可鼓励多饮淡水盐水或糖盐水,以补充津液。
液脱阴伤者可多给梨汁、荸荠汁、西瓜汁、藕汁,以增补津液,清热利湿。
⑤津脱阴伤严重时,应及时补液,一般先盐后糖,见尿补钾。
实液后尿量增多,是津液已恢复的表现,可适当减慢滴速。
⑥本证不宜用灸法止泻。
亦不用固涩止泻。
一般用药后湿热清除,腹泻自止,若泄泻量次增多,需预防津脱阴伤的发生。
此外,清热解毒药不宜与乳酶生同服。
(3)伤食证:
①病室宜整洁安静,光线柔和,温湿度适宜,避免异味刺激。
②泄泻严重者,应严格控制饮食,甚至可禁食数小时至一日,待腹中宿食泻净,逐渐自流食开始,恢复进食,并注意少食多餐,食入能消,待病情好转后再增加食量。
③可给山楂、萝卜、炒米粥、麦芽等饮食,禁忌油腻厚味。
④本证不宜止泻,清除宿食,腹泻自止。
(4)脾胃虚寒证:
①虚证常为慢性,经久不愈,遇寒而发。
患者多畏寒喜暖,病室宜偏温暖、干燥、阳光充足。
②一般虚证腹痛不重,常有慢性持续性腹中隐隐不舒,可鼓励患者下床活动,适当锻炼,以通调脏腑增强体质。
③注意患者情绪,多加劝慰,使其安心养病,树立治愈信心,与医务人员配合。
④饮食以营养丰富、易消化为原则。
多选用豆制品、鲫鱼、鳗鱼、黄鱼、牛羊肉、瘦猪肉、鸡肉、牛奶、鸡蛋等有补中健脾作用的食品。
此外,扁豆、番茄、栗子、桂圆、龙眼、苹果脯、大枣等水果蔬菜有补中益气健脾的功效,可多食用。
胡椒、姜等调味品,即可增加食欲,又能湿寒,可以常用。
⑤可采用各种湿热疗法,如艾灸、熨贴、热敷、拔罐等,均有助于健脾止泻。
也可用护理保健品。
⑥大便滑泄,可以酌情用固涩止泻药。
中西药同用时,需注意配伍禁忌。
(5)脾肾虚寒证:
①患者喜暖恶寒,病室应温暖向阳,通风良好。
多加衣被,必要时以热水袋保暖。
因常五更登厕,必须注意防寒,以免受凉。
②注意观察病情变化,以识别顺证逆证。
若腹泻突止,而其它症状不见好转,或出现烦躁不安,呼吸深长,神志恍惚,眼窝下陷,皮肤干燥,少尿或无尿等,是病情恶化的表现,应通知医生予以处理。
③根据病情和患者的体力,适当鼓励起床活动,进行锻炼。
冬天多晒太阳,以使阳气振奋,驱除寒邪。
④多选用有补中益气之食品,如胡桃、山药、狗肉、动物肾脏等,并可加胡椒、肉桂等调味。
二、西医治疗方案
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采用个体化方案,应积极寻找并祛除诱因,减轻症状,治疗只限于对症处理。
1.调整饮食
详细了解病人的饮食习惯及其与症状的关系,避免敏感食物,减少产气食物(奶制品,大豆,扁豆等),高脂肪食物抑制胃排空,增加胃食管反流,加强餐后结肠运动。
高纤维素食物(如麸糠)可刺激结肠运动,对改善便秘有明显效果。
2.心理和行为治疗
对病人进行耐心的解释工作,具体包括心理治疗,生物反馈疗法等,对于有失眠,焦虑等症状者,可适当予以镇静药。
3.药物治疗
(1)胃肠解痉药抗胆碱能药物最常用,尚可部分拮抗胃结肠反射和减少肠内产气,减轻餐后腹痛,钙通道阻滞药如:硝苯地平(硝苯吡啶)、匹维溴铵。
(2)胃肠道动力相关性药物洛哌丁胺、多潘立酮(吗丁啉)、西沙必利等。
(3)泻药通常避免使用,但对严重便秘者可短期使用,首选半纤维素或渗透性泻药,睡前服乳果糖15~30ml,效果亦较好,尤其适用于老年人。
(4)精神药物对具有明显精神症状的患者,适当予以镇静剂,抗抑郁药,抗焦虑药有一定帮助。
(5)消除胃肠道胀气二甲硅油,药用炭(活性炭)具有消气去泡作用,临床常用。
(6)肠道益生菌部分腹泻型患者可能有肠道菌群的紊乱,应用肠道益生菌类制剂有帮助。
(7)其他 5-HT4受体部分激动药替加色罗对便秘型IBS有效,并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腹痛症状,5-HT3受体拮抗药阿洛司琼对腹泻为主的IBS有效。
【难点分析】
引起泄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医学将寒湿泄泻、湿热泄泻、伤
食泄泻、脾虚泄泻。
难点就是如何泄泻进行辩证施治,药物剂量的掌握。
另外由于泄泻急性期病势急,中药疗效慢,慢性期需要长期服用中药,煎煮中药困难,从而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疗效评价】
1.主要症状单项的记录与评价。
症状判定标准①腹痛和腹胀程度评分:无症状为0分;经提示后方觉有症状为1分,轻度;不经提示即有症状为2分,中度;患者主诉为主要症状为3分,重度。
②腹泻的频率评分:无症状为0分;<3次/天为1分,轻度;3-5次/天为2分,中度;6次/天为3分,重度。
③便秘的频率评分::无症状为0分;排便≥3次/周为1分,轻度;1-2次/周为2分,中度;<1次/周为3分,重度。
单一症状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症状消失;②有效:症状减轻,积分下降2分以上(含2分);③进步:症状减轻,1分<积分值下降<2分;④无效:症状无改善。
改善包括显效、有效和进步,计算各主要症状的总改善率进行症状评价。
2.主要症状综合疗效评定标准:按改善百分率=(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计算症状改善百分率。
症状消失为痊愈,症状改善百分率≥75%为显著改善,50%≤症状改善百分率<75%为中度改善,30%≤症状改善百分率<50%为轻度改善,症状改善百分率<30%为无效,症状改善百分率负值时为恶化。
痊愈、和有效病例数计算总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