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促写 以文抒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读促写以文抒心
发表时间:2019-12-27T09:10:13.82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15期作者:张延敏[导读]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阅读可启迪心灵、孕育写作;写作可以表达心灵,抒写情致摘要:“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阅读可启迪心灵、孕育写作;写作可以表达心灵,抒写情致。写作离不开语言文字的沉淀,方可妙笔生花;写出真性情、融入深体悟,至情至性,才可脱俗。
中学生写作一向耗时耗力,可效果却难以让人满意,个中不利因素自不必说,若想提升写作,就要充分利用阅读的机会,以读促写,往往事半功倍。
关键词:积累话题阅读积累
在阅读中积累,不失为一剂良方。在写作训练之中,总会发现有使到某一次阅读训练中提到的某些事例或者语言,而这些只要在平时阅读中稍加强化便可完成。
除了阅读训练中的材料,我还会给学生们引发各种各样的延伸阅读材料。当教材中出现一个我感受到有趣的话题或者我有积累的话题时,我便很乐于跟学生们分享我联想到的文章,或者相关文章。延伸材料的好处是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本来文本的印象,同时因为本来的文本对这些延伸材料产生基本的印象,以用于习作之中。
在这样紧张的高考氛围之下,我愿意花上一节课的时间和同学们一起分享阅读材料,分享自己的感受,让大家畅所欲言,让大家说说自己想到的那些人,那些事。现代的环境是,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得到知识的记忆度却不高,往往是一瞥而过,完全无法体现在自我表达之中。而发言,或者说聊天,常常是学生们表达自我的平台,也常常是大家知识互通的渠道,这样的时间,花来是有意义的。增长见识,是提升写作的开端,言之有物应该只是个基础的要求。
学生对文字的感知不到位,难免流于生硬机械。语文写作不同于其他科目,或者其他题型,其灵活度是整个几场考试中最高的。当然按照全部的评分要求卡出来的习作是不会出错的,分数也自然是不错的。可是,并不会像其他所谓“死答案”一样,记住套路就基本拿下全部的分数。
每每寒暑假,总会给学生布置课外阅读的任务,高一的时候,我会按照自己的喜好以及学生的需求推荐一些读物,让学生阅读,而之后凭他们的喜好自行选择图书。
之后的写作中,学生们有了些“个性”,开始发展自己的语言风格了。他们会在不自觉中受到自己喜爱文字的影响,而且我一直抱持的一个观点是只要文字运用得法,没有哪种语言风格是高考无法接受的。有些学生文风严谨,有些学生古风古韵,有些学生语言颇为犀利,有些学生还时不时抖个小机灵,他们找到了自己运用文字最有魅力的方式,这对于写好一篇文章来说当然必不可少,而且我相信,这些风格的形成与他们所读之书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大部分来自于潜意识的模仿行为,这便是他们最初对文字的感觉。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还坚持的一件事就是学生周记练习。不是学生最私密的那部分情感的展现,当然,如果学生愿意,我也乐于倾听,而是学生记录事情,表达感受的一个重要平台。
在周记中我往往能看到比考试作文更加精彩的文章,这些都不过一个“真”字。感情是会传递的,而传递的前提是说者的信念感。几乎没有听说过一个人对于自己所言其事全然不信却收获了一众好评的情况。
对文字的感觉有高有低,而自己的感受便未有高低好坏之分,能最细腻地还原自己的想法,便是最动人的表达,不过这一点做起来,还是最不容易。很多时候,学生只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运用自己积累的大量论据,加上自己对文字的感知运用能力,炖上一锅营养丰富,滋味上乘的鸡汤,但是总是少了最后一点的提鲜。
文字是否发自内心的信念感是可以表现在笔尖的,词语的准确优美向来只是一项评判标准,而奇妙的文字是足以感动人的,可能是一句特别的观点,一个从没见过的说法,甚至是一个堪称特殊的词汇,都带着作者的深入思考,也都在一定程度上为文章提鲜,做着最后的提升工作。
虽然这一点不容易,但是几年的周记活动总应该在多数学生身上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思考的独立性,特殊性保证了在作文中总会出现些不一样的表达,充满魅力的个性表达。
从最简单的阅读积累开始,到最终的习作,保证每个环节的连贯性与完成度,就相当于捍卫了写作的基石。写作是长期的积累,是个人在语文文字的积累上,形成的对于语言的独特感知力,它需要学生有捕捉文字的敏锐,需要学生有深入思考的意识,更需要学生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见识。以读促写,做到厚积薄发,以文抒心,做到立心立言。参考文献【1】曹敏. 以读促写循序渐进[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2011, 34(2). 【2】郑建华.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