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赏析:无我之境,_天人合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我之境,天人合一

《记承天寺夜游》赏析

在古今中外的众多文学家里,苏轼是那么与众不同的一个。再苦涩的遭遇,再难言的酸辛,再激愤的心境……在他这里,都能奇妙地化身为美的形态,以最美的姿态永远留于青史之中。哪怕是最平淡无味的地方,在其内心芬芳的精神世界里,都有美妙的风景。《记承天寺夜游》就是这样一篇“妙手偶得之”且浑然天成的佳作。区区84个字,有情节,有悬念,有美景,有情思……个中滋味,颇有深意。《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在被贬于黄州的困苦境遇中写的,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当时,作者正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张怀民,名梦得,清河(今河北省清河县)人。他于元丰六年贬谪到黄州,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一位自制力很强、性格无比倔强的人。这就无怪乎苏轼要引他为同调和知己了。这两人都因被贬而得“闲”,再加上性情相投,志趣相投,于是两人时常相聚。本文则是他们相聚时的一个生活片段,寥寥数笔,便将一个人人熟悉、但又无法言说的情景,用极为简约、却生动传神的语言,将抒情融于叙事、写景之中,将文人的那份闲情逸致表达得洒脱至极,成为中国散文史上罕见的经典名篇之一。

全文短短的八十余字,分三层,第一层叙事,第二层写景,第三层议论。首句即点明事件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为团练副史已经四年了。诗作者见“月色入户”而“欣然起行”,充分显示出作者内心的喜悦,进而想到要与人一道分享喜悦,应该有人与自己共同赏月,才不致辜负如此良夜。“念无与为乐者”,这个“念”字,由“欣然起行”的“行”字转化而来,写出心理活动的发展过程。作者在寂寞中求伴侣,见明月而思同心,这就很自然地过渡到下一句:“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遂至”二字写得十分轻淡,好像不假思索,却包含着能一同赏月者只有这个人,非这个人不可的意思。由此可见张怀民在作者心目中的位置了。张怀民被贬谪到黄州,初到时便寓居在承天寺,他曾筑亭于承天寺旁,在那里可以纵览江山胜景,苏轼将此亭命名为快哉亭,并作《水调歌头》以赠,词中“一点浩然气,快哉千里风”成为千古名句,广为人们传颂。苏轼的弟弟苏辙还专门为此亭写了一篇文章叫《黄州快哉亭记》。文中有这样几句话:

“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可见张怀民谪居黄州后,所任不过主簿之类的小官,但他心中坦然,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一位有过人自制力和性格倔强的人。苏轼作为中国文学史上前一流情怀的杰出人物,与他密切交往的人,自然不是凡俗之辈。

“亦未寝”的“亦”字,写出这一对朋友情怀相似。对方的“未寝”,也正是作者意料中的事。他不必具体去写张怀民如何如何,只这一句,就足以表达出两人的同心之情了。“相与步于中庭”,可以跟“无与为乐者”一句对照起来读,前后显得有照应,有变化。文情的跌宕,表现了作者心情的舒展,宛如在清冷的琴弦上拨出几个决乐的音符。“步于中庭”,即漫步在庭院中,他们不是凭栏眺月,也不是饮酒赏月,而是在月光下从容地漫步,虽然相对无言,但那和谐的步履节奏,已足以表达出相互默契的心声了。“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是写月光的极度传神之笔。短短三句话,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作者用“积水空明”四个字,来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四个字,来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可谓勾魂摄魄,精练得无以复加。以水喻月,本来显得并不新颖,新奇的是作者不用普通的明喻,而以隐喻先声夺人,造成一种庭院积水的错觉,进而写清澈的水中交错着藻、荇的倩影,触景生情,把隐喻推进一层,使人感到扑朔迷离,水月莫辨。正当读者惚恍迷茫地加以体味之时,作者却轻轻点出:“盖竹柏影也”于是恍然大悟,只一个“影”字,不明写月光,而月光的意境已宛然具现。它一方面来自真切的生活体验,另一方面又出于高明的烘染技巧。“积水空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溢之感,“藻、荇交横”,却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中有动,动而愈见其静。简洁的语言创造出一个冰清玉洁的诗化世界,作者驾驭语言文字的功力实在超乎寻常。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作者连发二问,却用不着作答。寥寥数笔,摄取了一个生活片断。叙事简洁,写景如绘,而抒情即寓于叙事、写景之中。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一点:“闲'月色常有,竹柏亦常有,但像我们这样赏月的“闲人”却不可多得啊!寥寥数语,感慨深长。它包孕着作者宦海浮沉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

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种慰藉的余甘。试想,一个被抛出喧嚣的功名利禄之场的“闲人”,却能有“闲情”来欣赏大自然的美妙景色,这是有幸呢,还是不幸呢?看来作者是以“闲人”自居,也是以“闲人”自傲的。当时他虽有微官在身,却有名无实,“闲人”二字,也许不无牢骚吧?但他自宽自慰,从官场仕途的失意者,变为大自然的骄子,他投身于自然的怀抱,在大自然的抚慰中治愈政治斗争的创伤,从大自然的神奇秀美中获得精神的复苏和心境的安宁。他发现自然美,吟咏自然美,同时也在发现自己,吟咏自己。美学中所谓“物我同一”的境界,在苏轼这类作品中得到了完美的表现。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作者最后这一句慨叹,诚然有自豪和自慰的意味,但较多的还是惆怅和悲凉。世间如此孤寂者又有几人呢?被罪之人,谪居的境遇,就像一条无形的绳索无时无刻不在缠绕着他。虽然作者情怀豁达,尽力在排遣内心的苦闷,但消极的情绪还是无可奈何地流露出来了。苏轼这类抒情明志的小品文,在浓郁的诗情画意中,渗透着发人深思的人生哲理。其文章文笔优美,却在风格上朴素自然,情理交融,行文之际,“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真是达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境界。苏轼一生才高八斗,却恃才傲物,这让他一生坎坷。他屡遭贬谪,内心世界却十分乐观、旷达,即使流放海南,也不像“骚人思士”那样悲伤樵悴。他依然有志用世,并不自愿当“闲人”。因贬得“闲”,“自放于山水之间”,赏明月,看竹柏,自适其适,自乐其乐,但并不得意。他那“自适”,与“自乐”,其中包含了失意情怀的自我排遣。《记承天寺夜游》的字里行间,都隐含着这种特殊的心境,只不过表现得非常含蓄罢了。单纯就意境方面可与陶诗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相比,难分高下,但细细品味,似乎还少了一点什么。

总之这是一篇难得一见的美文,文章之“美”首先来自内容的“真”。东月朗照,激发了作者的游兴,想到没有“与乐者”,未免美中不足,因而寻伴,这时自觉生趣,情感触动,于是记下此景此情,顺理成章,一切是那么的和谐自然,毫无雕饰造作之感。这“美”来自语言的“纯”,娓媽道来如同拉家常。虽然没有奇景之处,但却不能增删或改动什么字眼儿。点明日期,是笔记体游记所必须的,“月色人户”与“欣然起行”互为因果,寥寥数字,何其洗练!写庭下景色,用“空明”一词,不枝不蔓,体现出空灵、坦荡的意境,将竹柏影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