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血管疾病
周围血管病
一、【临床分型】
据病变部位分为三型: Ⅰ型 腹主动脉末端及两侧髂总动脉 Ⅱ型 广泛累及髂外及股总动脉 Ⅲ型 腹主动脉末端伴有股腘动脉病变
NO24
一、【临床表现】
间歇性跛行 静息痛及组织坏疽 缺血性神经病变 废用性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
NO25
(一)【诊断】
年龄60岁左右,男性占绝大多数,大多数 患 者有吸烟历史。
NO74
NO5
静 脉:
将各器官代谢产物送回流入心脏,经肺排出 CO2、经肾排除代谢产物。当静脉狭窄、阻塞及 静脉瓣功能不全后,导致回流受阻,静脉压增高, 出现静脉曲张、淤血、肿胀,最后缺血缺氧。
NO6
【常见临床表现】 一、感觉异常:
间歇性 疼痛
痛觉
持续性
感
疼痛
觉
异
常
运动性 疼痛
体位性 疼痛
温差性 疼痛
运动、体位、温度 增加耗氧增加,而 动脉狭窄情况下, 不能增加的耗氧部 分、出现相对缺血 缺氧、休息可缓解, 如间歇性跛
NO34
NO35
NO36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非手术治疗
戒烟 运动锻炼 药物治疗
NO37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Buerger病)
NO38
累及血管的炎症性、节段性和 周期发作的慢性闭塞性病变,主要 侵袭四肢中小动静脉,以下肢血 管为主,病人绝大多数为青壮年、 男性。
NO39
【病 因】
① 外 因:
吸烟、寒冷、潮湿、外伤、感染、 慢性损伤等。
② 内 因:
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性激素和前列 腺素失调、遗传因素等。
NO40
【病 理】
① 主要侵袭周围中小动静脉,始于动脉,累 及静脉,下肢为主,由远端向近端发展。
周围血管疾病患者护理PPT课件
掌握 周围血管疾病病人的临床表现及护理 熟悉 周围血管疾病病人的辅助检查方法及
治疗原则 了解 周围血管疾病病人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理生理
1
第一节 下肢静脉曲张 病人的护理
2
概念
下肢表浅静脉,因血液回 流障碍而引起的静脉扩张、 迂曲呈曲张的状态。晚期常 并发小腿慢性溃疡。
3
5.jpg
64
护理措施
5、促进侧肢循环建立,提高活动耐力 行走锻炼 Buerger运动:平卧位抬高患肢450以上,维持23分钟;坐位双足自然下垂2-5分钟,作足背屈、 跖屈和旋转运动;其次将足趾向上翘并尽量伸 开,在往下收拢;患肢平放休息5分钟。如此重 复练习5次,每日数次!
(溃疡及坏死时、动脉或静脉发生血栓时禁忌)
好发于男性青壮年。
42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病因
43
病理生理
特点:
常始于动脉,由远心端向近心端发 展。病变呈节段性,两端之间血管比 较正常,血管全层非化脓性感染。
44
病理生理
病变累及 肢体中小动脉早期
血管痉挛,管 腔内血栓形成
后期 血栓机化
缺血性、坏死。
45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临床表现:
局部缺血期
营养障碍期
坏死期
46
临床表现
一、局部缺血期 1、患肢麻木、发凉、针刺等
异样感觉,皮肤较苍白。 2. 足背或胫后动脉搏动减弱。 3、间歇跛行:典型表现。 4、游走性静脉炎
47
临床表现
二、营养障碍期 1、患肢皮温明显降低,色泽
苍白或出现潮红。 2、持续性剧烈疼痛,夜间更
甚。 3、患肢足背动脉搏动消失。 4、以静息痛为主要特点。
下肢静脉曲张 隆起,蜿蜒成
周围血管疾病
外膜:交原纤维 静脉壁结构 中层:肌层决定静脉壁强弱 内膜:内皮细胞 静脉瓣膜:双瓣,结构纤维,单向开放阻止 血液逆流 血液动力学:向心回流依靠: ① 小腿肌泵的收缩功能。 ② 胸腔吸气期和心脏舒张期产生的负压作 ③ 静脉瓣膜具有向心单向开放,阻止血液逆 流的功能。
病理生理 静脉压增高,静脉壁软弱及静脉瓣膜缺陷。 静脉瓣膜和静脉壁离心愈远,强度也愈差, 静脉压力离心愈远而愈高。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
临床表现和诊断 1、下肢浅静脉扩张、伸长、迂曲。 2、皮肤瘙痒、色素沉着、湿疹、溃疡。 3、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 4、深静脉通畅试验 5、交通静脉瓣膜功能试验 6、静脉造影
7、必须排除以下疾病 ①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②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综合征 ③ 动静脉瘘 治疗 1、非手术疗法: 穿弹力袜或弹力绷带,适用于: ① 病变局限。② 妊娠期发病。③ 不能耐受 手术者。
4、手术疗法 腰交感神经切断术,动脉重建术,血栓内膜 剥脱术等。 5、创面处理 坏死界限明确,可截肢(趾、指)。
静脉疾病
概论 静脉疾病好发于下肢。 下肢静脉逆流性疾病: 单纯性下肢静脉屈张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静脉解剖 阴部外、腹壁浅静脉 大隐静脉 股内侧静脉 1 浅静脉 旋髂浅、股外侧静脉 小隐静脉 胫前静脉、胫后静脉、腓静脉 2 深静脉 股深静脉 3 小腿肌肉静脉:腓肠肌及比目鱼肌静脉 4 交通静脉
2、硬化剂注射和压迫疗法 病变局限,少量,或手术前辅助治疗。 3、手术疗法 是根本的治疗方法,包括三方面: ① 高位结扎大隐或小隐静脉;② 大隐或小隐静脉 主干及曲张静脉剥脱;③ 结扎功能不全的交通支。 并发症 1、血栓性浅静脉炎 2、溃疡形成 3、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周围血管病(1)
周围血管病(1)
周围血管病是指由于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组织和器官的病变,主要包括下肢动脉硬化、下肢深静脉血栓和静脉曲张等疾病。
这些疾病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也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下肢动脉硬化是指下肢动脉壁增厚、管壁硬化、管腔狭窄,导致下肢供血不足的一种病变。
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四肢末端疼痛、行走困难、肌肉无力等。
预防和治疗的方法主要是循序渐进地进行运动锻炼,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减轻身体负担等,以保持血管畅通。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指下肢深层静脉内血液凝固形成血栓,症状主要包括下肢肿胀、疼痛以及皮肤色泽变化等。
预防和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穿着弹力袜、在行走或久坐时进行肢体活动、避免久站、久坐、多喝水等,以及及时使用抗凝药物等。
静脉曲张是指下肢表浅静脉扩张,形成“鱼网”样的结构,引起下肢胀痛、疼痛、瘙痒等症状。
预防和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穿紧身衣物、热水浸泡脚部、多运动、放松心情、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等。
总结上述病症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减轻身体负担,降低患病风险;二是进行运动锻炼,保持身体健康;三是及时治疗,预防疾病恶化。
而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多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积极摆脱不良生活习惯,做到预防胜于治疗。
周围血管外科疾病
血管镜
01
血管镜下直视下静脉壁外瓣膜修复成形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三个要上素
静脉壁损伤
血流缓慢
高凝状态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临床分型
A中央型
B周围型
C混合型
D股青肿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05
非手术治疗
04
治疗
02
静脉彩超
03
静脉造影
06
溶栓、抗凝、祛聚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表现
皮肤温度和颜色改变 肢体水肿(静脉性水肿和淋巴性水肿) 动脉搏动异常 静脉曲张 血管杂音 溃疡和坏死
动脉系统疾病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又称Buerger病(thromboangitis obliterans,TAO) 概念 是炎症性闭塞性疾病,主要侵害四 肢中小动静脉,主要是下肢。 病因 吸烟、寒冷感染免疫功能紊乱 病理病变部位 中小动静脉 呈竹节样改变
动脉硬化闭塞症(ASO)
概念 全身大中动脉硬化性病变 男多于女 病因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病有关 动脉内膜粥样硬化导至动脉闭塞所至 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动脉栓塞
病因 血栓 肿瘤 空气 脂肪等异物进入血管 临床表现 5P症状 疼痛(Pain) 感觉异常(Paresthesia) 麻痹(Paralysis) 无脉(Pulselessness) 苍白(Pallor) 股白肿
治疗
非手术治疗 防止栓塞繁衍 抗凝 祛聚 镇 痛解痉 溶栓治疗 手术治疗 Fogarty球囊导管取栓术 介入治疗 插管溶栓和支架置入
动脉瘤
分类
01
真性动脉瘤
02
假性动脉瘤
03
夹层动脉瘤
ppt周围血管疾病PPT课件
其他静脉疾病
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01
介绍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
疗措施。
先天性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
02
阐述该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案。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03
介绍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及治
疗方法。
04
淋巴系统疾病
淋巴水肿
定义
淋巴水肿是由于淋巴管 阻塞或淋巴回流障碍引
磁共振成像(MRI)
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获取血管图像, 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可显示血管壁和 周围组织结构。
血管造影
通过注入造影剂在X射线下观察血管 形态和血流情况,是诊断血管疾病的 金标准。
实验室检查及生物标志物检测
01
02
03
04
血常规
评估红细胞、白细胞和血 小板等血液成分的数量和 形态。
凝血功能检查
流行病学与危险因素
介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好发 人群及主要危险因素,如手术、创伤、长
期卧床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
详细描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典型症状 、体征及诊断方法,如超声、静脉造影等
。
病理生理
阐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理过程,包 括血液高凝状态、静脉内膜损伤和血流缓 慢等方面。
治疗与预防
介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法,包 括抗凝、溶栓、手术取栓等,以及预防措 施,如早期活动、穿弹力袜等。
通过穿刺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 理学检查,明确病变性质和类 型。
血管内超声(IVUS)
将超声探头置于血管内进行超 声检查,可评估血管内膜和中 膜病变情况。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
利用光学原理获取血管高分辨 率图像,可观察血管微观结构 和病变细节。
〖医学〗周围血管疾病
根据病因、发病部位和病理特点 ,周围血管疾病可分为动脉粥样 硬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 瘤等。
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
发病机制
周围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
病理生理
周围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包括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等, 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
流行病学与发病率
流行病学
周围血管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较 高,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改变 ,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发病率
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 ,周围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在10%-20% 之间,其中下肢动脉疾病最为常见。
02
周围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
症状表现
01
02
03
04
疼痛
周围血管疾病常引起患肢疼痛 ,尤其在活动或站立时加重,
ABCD
物理治疗
如气压治疗、电刺激等,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 缓解疼痛和肿胀。
心理支持
周围血管疾病可能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提供心 理支持和辅导十分必要。
患者教育与管理
教育内容
向患者传授周围血管疾病的基本知识、预防 措施、自我监测方法等。
自我管理
教会患者如何管理自己的病情,如记录症状 变化、按时服药等。
04
周围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药物
用于预防血栓形成,减轻血管阻塞程度。
血管扩张剂
用于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
抗凝药物
用于降低血液凝固风险,防止血栓扩大。
其他药物
如降脂药、降压药等,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 行个体化治疗。
手术治疗
血管成形术
通过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等技术,解 除血管狭窄或阻塞。
周围血管疾病汇总
术
前
护
理 35
护理措施
术 1. 抬高患肢20°- 30°,卧床休息1-2日,
术后2-3日,指导和帮助病人下床活动,
后
增进静脉回流,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2. 为增进静脉回流,指导并帮助病人做足背
部伸屈运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护 3. 及时换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理
36
术
4、术后将患肢用弹力绷带自足背向大腿方向 加压包扎,维持至少2W
51
1.局部缺血期
主要是动脉痉挛和狭窄所致 患肢麻木、发凉、皮肤温度较低,苍白,足背动
脉或胫后动脉搏动减弱。
主要体现为间歇性跛行 —— 行走一段后疼痛、休息后缓解52行走 ↓下 Nhomakorabea血流加速 ↓
动脉闭塞,静脉扩张,但静脉扩张充盈旳 血液不足以供给行走时所需 ↓ 下肢缺血而造成疼痛
53
2.营养障碍期
66
3.合适旳休息和运动:伯格运动和行走治疗 4.预防组织损伤与感染 5.皮肤发生溃疡或坏死时旳护理 ①卧床休息,降低损伤部位旳耗氧量 ②保持溃疡部位旳清洁,防止受压及刺激 ③创面加强换药,可选用敏感旳抗生素湿敷 ④按医嘱给与抗感染药物 6.做好手术前旳皮肤准备
67
(二)术后护理 1.体位:静脉手术术后抬高患肢30O,动脉手术术 后平置患肢即可。 2.病情观察: ①生命体征观察 ②注意观察肢体温度、皮肤颜色等 3.制动:静脉血管重建术术后卧床制动1周,动 脉血管重建术术后卧床制动2周 4.活动:对卧床制动者,鼓励作足背伸屈活动, 以利小腿深静脉血液回流
• 1、焦急及恐惊——情绪稳定,主动配合治疗 和护理
• 2、疼痛——疼痛减轻 • 3、皮肤完整性受损——皮肤完整性良好 • 4、潜在性并发症——减小并发症发生旳风险,
周围血管疾病有哪些
周围血管疾病有哪些周围血管疾病是指影响人体除心脏和大脑外的血管系统的疾病。
这类疾病通常影响四肢的动脉和静脉,有时也涉及内脏血管。
周围血管疾病可以导致血流受阻,进而引发疼痛、溃疡甚至组织坏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类型:1. 动脉硬化:这是一种动脉壁逐渐变厚、变硬的疾病,导致血管弹性降低,血流受阻。
动脉硬化可以影响全身的动脉,但最常见于下肢。
2. 动脉粥样硬化:这是一种特殊的动脉硬化,动脉壁内形成斑块,这些斑块由脂肪、胆固醇、钙和其他物质组成,可以阻塞血管。
3. 周围动脉疾病(PAD):PAD是PAD的一种形式,主要影响下肢的动脉,导致血流减少,可能引起行走时的疼痛和下肢无力。
4.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这是一种静脉中形成血栓的疾病,通常发生在下肢。
血栓可能脱落并随血流移动到肺部,形成肺栓塞,这是一种严重的医疗紧急情况。
5. 静脉曲张:这是静脉壁和瓣膜功能减弱,导致血液回流受阻,静脉扩张和扭曲。
静脉曲张常见于腿部,可以引起疼痛、肿胀和皮肤变色。
6. 雷诺现象:这是一种血管痉挛性疾病,通常影响手指和脚趾,使这些部位在寒冷或压力下变得苍白、麻木或疼痛。
7. 血栓性静脉炎:这是一种静脉炎症,通常由血栓形成引起,可以导致静脉壁的红肿、疼痛和发热。
8. 淋巴水肿:这是一种淋巴系统疾病,导致淋巴液在组织中积聚,引起肿胀,常见于四肢。
9. 血管炎:这是一组影响血管壁的炎症性疾病,可以影响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导致血管壁的损伤和狭窄。
10. 周围神经病变:虽然严格来说不是血管疾病,但周围神经病变可以与血管疾病共同出现,影响血管的神经控制,导致血流异常。
周围血管疾病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遗传因素、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肥胖和缺乏运动。
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通常需要改变生活方式,如戒烟、控制体重、定期运动和健康饮食,以及药物治疗和在必要时进行手术。
周围血管病诊断标准
周围血管病诊断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周围血管病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系统疾病,主要包括动脉疾病和静脉疾病两大类。
动脉疾病主要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瘤、动脉狭窄等,静脉疾病主要包括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等。
周围血管病的早期诊断对于及早干预、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制定周围血管病诊断标准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一、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1. 详细询问病史,包括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高血脂史、家族史等。
2. 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脉搏检查、测量足背动脉舒张压、测量踝臂指数(ABI)等。
二、辅助检查1. 血液生化检查:包括检查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
2. 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心动图、CT血管造影、MRI血管造影等。
3. 血管功能检查:包括ABI检查、踝臂指数检查、足背动脉压力指数等。
三、临床表现1. 突发或进行性的下肢疼痛,行走一段距离后感到疼痛缓解。
2. 下肢发麻、无力、冷感、溃疡等表现。
3. 下肢发生皮肤色素沉着、溃疡、坏疽等情况。
4. 下肢脉搏减弱或消失。
5. 下肢肌肉萎缩、关节畸形等现象。
四、诊断标准1. 根据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明确诊断周围血管病。
2. 根据病变的部位和类型,确定具体的病理类型,如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动脉瘤等。
3. 根据病变的程度和严重程度,确定具体的病情评估,如分期、分级等。
五、治疗方案1. 动态监测:定期复查相关指标,跟踪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药物治疗:如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降脂药物等。
3. 介入治疗:如支架置入、动脉球囊扩张术、动脉旋切术等。
4. 手术治疗:如动脉搭桥手术、动脉复合支架植入术、动脉瘤切除术等。
周围血管病诊断标准是基于临床症状、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治疗方案的综合分析而制定的,能够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病情、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应严格按照周围血管病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和治疗,以达到最佳的疗效和效果。
周围血管疾病(PAD)
右肱动脉收缩压
左肱动脉收缩压
右踝动脉收缩压 右 ABI =
右肱动脉收缩压
左踝动脉收缩压 左 ABI =
左肱动脉收缩压
右踝动脉收缩压
DP PT
DP: 足背动脉, PT: 胫后动脉
Hiatt, WR. N Engl J Med, 2001;344(21):1608-21
DP PT
左踝动脉收缩压
21
精选课件
26
精选课件
糖尿病足溃疡、坏疽
27
精选课件
糖尿病足的Wagner分级法
分级
临床表现
0 级 有发生足溃疡危险因素的足,目前无溃疡
1 级 表面溃疡,临床上无感染
2 级 较深的溃疡,常合并软组织炎
3 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深度感染,伴有骨组织病变或脓肿
4 级 局限性坏疽(趾、足跟或前足背)
5 级 全足坏疽
小于50岁者但有PAD危险因素 • 吸烟 • 高血压 • 高脂血症 • 糖尿病病史超过10年
• 足部护理也很重要,因为糖尿病患者容易患PAD2
多普勒超声等25周围动脉闭塞性病变糖尿病足高危糖尿病足溃疡坏疽糖尿病足只是外周动脉疾病的终末期通过踝肱指数abi和多普勒超声可以早期诊治并提早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abi09即为pad患者26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足或下肢组织破坏的一种病理状态是下肢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和感染共同作用的结果皮肤到骨与关节的各层组织均可受累最常见的足溃疡或坏疽严重者需要截肢
精选课件
血管风险持续进展,尽早干预可延缓疾病进 展
危险因素 高血压 高血脂 高血糖等
脑血管病变随时间的进展
卒中发生
卒中后存活
脂质沉积,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增厚,管腔变窄,血管弹性下 降,硬度增加,易破裂出血
(医学课件)周围血管疾病
周围血管疾病xx年xx月xx日•周围血管疾病概述•周围血管疾病的病因与病理生理机制•周围血管疾病的临床分型与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的预防与康复目•周围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录01周围血管疾病概述周围血管疾病是指血管壁、血管腔、血管周围组织及血管支配的组织发生的疾病,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定义周围血管疾病包括动脉疾病、静脉疾病和其他周围血管疾病。
分类定义与分类发病率周围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其中下肢血管疾病更为常见。
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等是周围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周围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因病变部位和严重程度而异,可出现疼痛、感觉异常、皮温改变、搏动性肿块、出血等。
诊断方法周围血管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如彩色多普勒超声、CTA、MRA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02周围血管疾病的病因与病理生理机制主要病因动脉粥样硬化是周围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累及全身动脉系统,包括主动脉、髂动脉、股动脉等。
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是周围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和功能障碍,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高血压吸烟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和功能障碍,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吸烟高血脂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和功能障碍,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高血脂1病理生理机制23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脂质在血管内皮细胞下沉积,形成泡沫细胞和脂质条纹,逐渐发展为粥样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导致血管狭窄,影响血流动力学,引起组织缺血、缺氧。
血管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导致血栓形成,引起急性缺血和组织坏死。
血栓形成病程发展周围血管疾病的早期表现为局部缺血、疼痛、感觉异常等。
早期表现缺血性病变出血性病变慢性病变长期缺血可导致组织萎缩、变性、坏死,出现溃疡、坏疽等症状。
血管破裂可导致出血,引起局部血肿、疼痛等症状。
周围血管疾病慢性病变表现为血管狭窄、闭塞等,可引起长期缺血、组织坏死等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围血管疾病核心内容动脉粥样硬化性外周血管疾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静脉疾病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外周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共有)多见于男性,发病年龄多在45岁以上。
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糖尿病、肥胖和高密度脂蛋白低是高危临床表现(1)早期症状为间歇性跛行,远侧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临床表现(2)疼痛:病变位于主-髂动脉者,疼痛在下腰、臀、髂、大腿后侧或小腿腓肠肌部位,有时伴阳痿;病变在股动脉者,疼痛发生于小腿肌群(3)后期可出现静息痛,皮肤温度明显减低、发绀,肢体远端坏疽和溃疡。
(4)其他:皮肤萎缩变薄、发亮、骨质疏松、肌萎缩、毛发脱落、趾甲增厚和变形。
核心临床表现小结溃疡坏疽间歇性跛行肢体疼痛动脉波动减弱皮温减低诊断与鉴别诊断①一般检查:血脂测定、心电图、心功能以及眼底检查等;②无创伤性血管检查:超声多普勒血流检查及节段动脉压测定③X线平片:有时可见病变动脉段有不规则钙化,患肢远侧段有骨质疏松等退行性变化;④动脉造影:能准确显示病变的部位、范围、程度、侧支和闭塞远侧动脉主干的情况,对确定诊断及选择有重要意义。
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都能达到诊断和指导治疗的目的。
治疗对易患因素加以控制和处理,症状明显,可考虑手术治疗。
1.非手术治疗降低血脂和血压,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促进侧支循环形成。
处理方法有:减轻体重,禁烟和适当活动;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双嘧达莫(潘生丁)、烟酸肌醇酯、前列腺素和妥拉唑林等。
2.手术治疗(1)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2)内膜剥脱术:主要适用于短段的主-髂动脉闭塞病变者。
剥除病变段动脉增厚的内膜、粥样斑块及继栓,不需要置入人工血管且无感染危险。
(3)旁路转流术:采用自体静脉或人造血管,于闭塞段近、远端之间做搭桥转流。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一)病因与病理1.病因外来因素:吸烟、寒冷与潮湿、慢性损伤和感染。
吸烟是参与本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环节。
戒烟可使病情再度吸烟病情常复发。
内在因素: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性激素和前列腺素失调以及遗传因素。
此外免疫功能紊乱在本病的发生中重要作用。
男,吸烟10年,近2月双下肢出现间歇性跛行,伴患肢怕冷、麻木、刺痛,确诊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疾病叙述不正确的是A.患者几乎都为男性,年龄在25~45岁间,病程缓慢B.发病后戒烟对治疗帮助不大C.多伴有游走性浅静脉炎病史D.出现肢体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E.患肢发凉、怕冷,对外界寒冷敏感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常见的早期症状[答疑编号700372120101: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B2.病理①始于中小动脉,然后累及静脉,由远端向近端进展。
下肢多见。
②病变呈节段性分布,两段之间血管相对正常。
③活动期为血管全层非化脓性炎症④后期:炎症消退,血栓机化,新生毛细血管形成。
动脉周围广泛纤维组织形成,常包埋静脉和神经。
⑤虽有侧支循环逐渐建立,但不足以代偿,因而神经、肌和骨骼等均可出现缺血性改变。
受累静脉的病理与动脉大体相同。
节段性分布远端向近端进展(二)临床表现和分期1.临床表现①患肢怕冷,皮肤温度降低;②皮肤色泽苍白或发绀;③感觉异常;④患肢疼痛,早期血管壁炎症刺激末梢神经,后因缺血性疼痛,即间歇性跛行或静息痛;⑤长期慢性缺血导致组织营养障碍。
严重者,患肢末端出现缺血性溃疡或坏疽;⑥患肢的远侧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⑦患肢出现复发性游走性浅静脉炎。
核心临床表现小结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特征是A.没有间歇性跛行B.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C.累及内脏D.肢体皮肤正常E.与酒精中毒有关[答疑编号700372120102: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B分期Ⅰ期:患肢无明显临床症状,或仅有麻木、发凉自觉症状,检查发现患肢皮肤温度较低,色泽较苍白,足(或)胫后动脉搏动减弱;踝/肱指数<0.9。
患肢已有局限性动脉狭窄病变。
Ⅱ期:以患肢活动后出现间歇性跛行为主要症状。
分为:Ⅱa>200m;Ⅱb<200m。
患肢皮温降低、色泽苍为明显。
足背和(或)胫后动脉搏动消失。
下肢动脉狭窄的程度与范围较Ⅰ期严重,肢体依靠侧支代偿而保持Ⅲ期:以缺血性静息痛为主要症状。
剧烈持续,夜间更甚,除Ⅱ期所有症状加重外,趾(指)腹色泽暗红伴有肢体远侧水肿。
组织濒临坏死。
Ⅳ期:加重,患肢除静息痛外,出现趾(指)端发黑、干瘪,坏疽或缺血性溃疡。
如果继发感染,干性坏为湿性坏疽,出现全身毒血症状。
病变动脉完全闭塞,踝/肱指数<0.3。
分期,核心知识点以缺血性静息痛为主要症状时,提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分期是A.Ⅳ期B.Ⅰ期C.ⅡA期D.ⅡB期E.Ⅲ期[答疑编号700372120103: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E(三)诊断与鉴别诊断临床诊断要点:①大多数患者为青壮年男性,多数有吸烟嗜好;②患肢有不同程度的缺血性症状;③有游浅静脉炎病史;④患肢足背动脉或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⑤一般无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易致动脉的因素。
男,40岁,3年前出现左下肢行走10余分钟后胀痛。
休息片刻缓解,再行走后疼痛又出现。
吸烟史,发年左足部外伤已治愈,体格检查:左下肢皮色较苍白,左足背动脉未触及。
最可能的诊断是A.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B.血栓闭塞性脉管炎C.雷诺病D.多发性大动脉炎E.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答疑编号700372120104: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B辅助检查:(1)一般检查:①跛行距离和跛行时间;②皮肤温度测定。
双侧肢体对应部位皮肤温度相差2℃以上;③患肢远侧动脉搏动减弱或不能扪及;④肢体抬高试验(Buerger试验),试验阳性者,提示患肢有严重供血不足。
(让患者抬高下肢80度,1分钟后下肢皮肤苍白,再让其下肢垂于床沿,大约1分钟后下肢皮肤颜色方常)患者右下肢疼痛1年。
让其抬高右下肢80度,1分钟后下肢皮肤苍白,再让其下肢垂于床沿,大约1分肢皮肤颜色方恢复正常。
该检查结果提示A.Buerger试验阳性B.下肢静脉通畅度(Trendelenburg)试验阳性C.大隐静脉瓣膜和小腿交通支静脉瓣膜功能(Perthes)试验阳性D.Prant试验阳性segue试验阳性【正确答案】A(2)特殊检查:①肢体血流图:利用容积描记仪测定并记录搏动血流量;血流波形平坦或消失,表示血流量明显减少,动重狭窄。
②超声多普勒检查:超声多普勒显像仪可显示动脉的形态、直径和流速等。
③动脉造影:患肢中小动脉多节段狭窄或闭塞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典型X线征象。
最常累及小腿的3支动脉(胫前、胫后及腓动脉)后期可以波及腘动脉和股动脉。
动脉滋养血管显影,形如细弹簧状,沿闭塞动脉是重要的侧支动脉,也是本病的特殊征象。
动脉造影:可见受累血管狭窄或中断,周围有侧枝血管,而近、远端血管正常,即呈节段性改变。
动脉造影直观、可为确诊和手术提供依据,是不可或缺的检查手段。
检查与诊断判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闭塞部位的准确方法是A.肢体位置试验B.静脉注射20%硫酸镁10mlC.仔细检查肢体各动脉搏动情况D.行交感神经阻滞E.行动脉造影【正确答案】E鉴别诊断:(1)动脉粥样硬化性外周血管疾病(2)多发性大动脉炎:多见于青年女性;活动期常有红细胞沉降率增速,免疫球蛋白升高;动脉造影可脉及其主要分支开口处狭窄或阻塞。
(3)糖尿病足:由糖尿病造成的肢体坏疽,都有糖尿病史及其临床表现(四)预防与治疗一般疗法:严格戒烟、防止受冷、受潮和外伤,不应使用热疗,以免组织需氧量增加而加重症状。
疼痛严重者,可用止痛剂及镇静剂。
患肢应进行适度锻炼,以利于促使侧支循环建立1.药物治疗①中医中药。
②扩张血管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常用的药物有:a,前列腺素E1;b,α受体阻滞剂受体兴奋剂,如妥拉唑林等;C,硫酸镁溶液,有较好的扩血管作用;d,低分子右旋糖酐,能降低血黏度,对小板聚集。
③抗生素:并发溃疡感染者,应选用广谱抗生素,或根据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有效抗生2.高压氧疗法3.手术疗法(1)腰交感神经切除术:适用于腘动脉远侧动脉狭窄的患者。
切除范围应包括同侧2、3、4腰交感神经经链,可解除血管痉挛和促进侧支循环形成。
(2)动脉重建术:手术方法有两种:①旁路转流术②血栓内膜剥脱术。
对于动脉广泛性闭塞,即腘动脉支动脉均已闭塞时,可试用以下术式:①大网膜移植术;②分期动、静脉转流术。
4.创面处理干性坏疽创面,应予消毒包扎,预防继发感染。
感染创面可做湿敷处理。
组织坏死已有明确界或严重感染引起毒血症的,需做截肢(趾、指)术。
下肢静脉疾病下肢静脉解剖及生理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静脉解剖及生理下肢静脉血流能对抗重力向心回流,主要依赖于:①静脉瓣膜向心单向开放功能②肌关节泵③其他因素:胸腔吸气期与心脏舒张期产生的负压作用;腹腔内压升高及动脉搏动压力向邻近静脉传递。
静脉瓣膜解剖结构静脉曲张分类原发性(单纯性):深静脉正常继发性:深静脉病变或动静脉瘘的合并症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1.病因和发病机制①遗传因素可导致静脉壁薄弱和静脉瓣膜缺陷。
②长期站立、重体力劳动、妊娠、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等,可增加血柱重力。
离心愈远的静脉承受的静脉压愈高,因此曲张静脉在小腿部远比大腿部明显。
临床表现浅静脉曲张:下肢皮下迂曲扩张的血管,随病变程度而范围不同,主要为大隐静脉及其属支曲张,管径大肿胀、疼痛、酸胀、沉重感皮肤改变:内踝周围色素沉着,甚至溃疡(特点:以大隐静脉曲张为多见)曲张,肿胀,疼痛,皮肤色素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Trendelenburg试验):①患者平卧,抬高下肢使静脉排空,大腿根部扎止血带,阻断大隐静脉②然后让患者站立,10秒钟内释放止血带,如出现自上而下的静脉逆向充盈,提示瓣膜功能不全。
如在未放开止血带前,止血带下方的静脉在30秒内已充盈,则表明有交通静脉瓣膜关闭不全。
大隐静脉瓣功能试验(Trendelenburg试验)A.平卧抬起患肢,在大腿上部结扎止血带;B.站立放松止血带浅静脉充盈为阳性(示瓣膜病损)天大地大Trendelenburg深静脉通畅试验(Perthes试验):①正常人:用止血带阻断大腿浅静脉主干,嘱患者用力踢腿或做下蹬活动连续10~20次。
此时,曲张静脉②深静脉不通畅:如在活动后浅静脉曲张更为明显,张力增高,甚至有胀痛,则表明深静脉不通畅。
深静脉通畅试验(Perthes试验)正常人深静脉不通畅交通静脉瓣膜功能试验(Pratt试验):①患者仰卧,抬高受检下肢,在大腿根部扎止血带。
②然后从足趾向上至胭窝缚缠第一根弹力绷带,再自止血带处向下,缠绕第二根弹力绷带。
③患者站立,一边向下解开第一根弹力绷带,一边向下继续缚缠第二根弹力绷带,如果在两根绷带之间的内出现曲张静脉,即意味着该处有功能不全的交通静脉柏氏试验Pratt试验---rat(老鼠)检查交通支瓣膜功能目前少用柏氏试验小结:几种试验Pratt试验交通静脉Perthes试验深静脉通畅Trendelenburg试验大隐静脉瓣功能交通静脉瓣功能静脉系统A.交通支静脉瓣膜功能B.大隐静脉瓣、小隐静脉瓣、交通支静脉瓣功能C.下肢功能D.深静脉功能E.浅静脉功能Trendelenburg试验可检查()[答疑编号700372120201: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BPerthes试验可检查()[答疑编号700372120202: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DPratt试验可检查()[答疑编号700372120203: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A某女,40岁,教师,右下肢静脉迂曲扩张15年,长期站立有酸胀感,近2年右足靴区颜色加深,肿胀,脉瓣膜功能试验(+),深静脉通畅试验(-),诊断可能是()A.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B.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C.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动静脉瘘E.血栓性浅静脉炎[答疑编号700372120204: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A实验室检查:超声多普勒、容积描记、下肢静脉压测定和静脉造影检查等,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病变性质3.鉴别诊断(1)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症状相对严重,做下肢活动静脉测压试验时,站立活动后压力不能降至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