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课 《万里长城》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万里长城》
![幼儿园大班教案《万里长城》](https://img.taocdn.com/s3/m/e861cea9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3b.png)
幼儿园大班教案《万里长城》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初步了解中国文化经典——万里长城的历史与意义;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能够观察、发现、感知事物,激发
幼儿的探究欲望;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作品。
二、教学内容
1.《万里长城》幼儿绘本阅读;
2.观察万里长城模型;
3.制作长城拼图;
4.小组合作,制作长城高墙装饰品。
三、教学过程
1.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万里长城》绘本;
2.教师准备长城模型及相关资料;
3.准备长城拼图、彩笔、剪刀、胶水等工具材料;
4.准备班级分组装饰材料、胶水、彩笔等。
2. 课堂活动
1.教师简单介绍《万里长城》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教师向幼儿展示长城模型,带领幼儿观察长城模型;
3.教师为幼儿提供长城拼图及制作说明,让幼儿自主组合、
拼图;
4.教师组织幼儿小组合作,使用各种材料制作长城高墙装饰品;
5.教师展示幼儿作品,让幼儿自由交流、展示。
3. 课后总结
1.教师总结本课的内容和活动,强调长城的意义和历史价值;
2.教师鼓励幼儿自主探究、发现,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
兴趣;
3.学生自评、互评作品,评出精品。
四、教学反思
1.《万里长城》是中华文化经典,幼儿对其的认知程度不高,需要教师进行较为详细的讲解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
2.幼儿对长城模型非常感兴趣,在观察过程中表现出了强烈
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制作长城拼图和长城高墙装饰品时,幼儿表现出了较好的
合作意识,对团队合作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大班美术《万里长城》教案
![大班美术《万里长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42eeb3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bb.png)
大班美术《万里长城》教案教学背景本教案适用于大班幼儿园的美术课程,旨在通过学习中国文化和艺术,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创造力。
本节课的主题是《万里长城》。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长城的历史文化和建筑特点;2.能够用简单的美术语言表达出长城的形象和意义;3.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创意思维能力;4.培养幼儿对自己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准备1.《万里长城》的图片和资料;2.彩色纸、剪子、彩笔等美术工具;3.教师的讲解和指导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导幼儿了解中国长城教师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向幼儿介绍中国长城的历史和文化,引导幼儿感受长城的气势和美丽。
第二步:制作长城模型幼儿们用彩色纸剪成各种大小形状的砖头,然后拼成长城的形象。
幼儿需要注意长城的形状、长度和高度等细节,并注意表现长城的历史文化内涵。
第三步:美术表现教师请幼儿用画笔或彩笔在长城上创造性地进行涂饰和描绘。
同时,教师可以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向幼儿讲解关于长城的故事和传说,在绘画中表现出长城的富有历史感和神秘感。
第四步:展示和分享教师将孩子们的长城模型和美术作品集中展示,并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教学效果通过这次课程,幼儿们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得到了提高。
他们学会了用美术语言表现长城,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创造力和艺术感悟力。
最终,孩子们从创作中体会到了中国长城的历史魅力。
教学扩展针对这次教学课程,教师可以邀请专家和艺术家进行深入讲解和指导,帮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长城的历史文化内涵。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更多的美术绘画活动,进一步增强幼儿的美术素养和创造力。
此外,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进行户外活动,亲自感受长城的雄伟和壮观。
万里长城 教案教学设计
![万里长城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f54acbc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e0.png)
万里长城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的认识。
2. 培养学生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长城的历史背景:介绍长城的起源、发展、变迁。
2. 长城的建筑特点:介绍长城的结构、布局、建材等。
3. 长城的文化内涵:介绍长城在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价值。
4. 长城的保护意识:介绍长城的保护现状和保护措施,引导学生关注文化遗产保护。
5. 长城的故事传说:介绍长城相关的故事传说,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文化内涵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长城的保护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长城的故事传说,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参观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当地长城,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关于长城的教材或教辅资料。
2. 图片:长城的图片、地图、建筑结构图等。
3. 视频:关于长城的纪录片、短片等。
4. 网络资源:关于长城的网站、文章、论坛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讨论等情况。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实践报告:评价学生在参观考察过程中的观察、思考、分析能力。
4. 学生综合素质:考察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交流、创新思维等方面能力。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长城的历史背景及其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长城的建筑特点和结构布局。
长城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价值。
长城的保护现状和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长城建筑技术的先进性和独特性。
长城在历史上的变迁及其背后的社会原因。
长城故事传说的文化意义和民族精神。
七、教学进度安排第1-2课时:介绍长城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第3-4课时:探讨长城的文化内涵和保护意识。
幼儿园大班教案《万里长城》
![幼儿园大班教案《万里长城》](https://img.taocdn.com/s3/m/1cac4f48af45b307e9719728.png)
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万里长城》大班《万里长城》课程适合大班以语言为主题的教学活动。
让孩子们自豪地背诵孩子们的歌,阅读“弯,熊,关,年”,了解孩子歌的内容,想象孩子们的长城,增强孩子对祖国的爱。
让我们看一下幼儿园班级《万里长城》的教学计划。
活动目标:1.理解儿童歌曲的内容,并想象一下儿童歌曲的长城。
2.引导孩子们的自尊心背诵孩子们的歌,读“弯,熊,关,年”。
3.增强爱祖国的幼儿的情感。
4,利用现有的生活经验,根据图片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对儿童歌曲的理解。
5,愿意考虑与同伴一起行动,激发两个人一起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1.长城儿童歌曲的图片,视频和图片。
2.父母带孩子访问有关长城的信息,并丰富他们的知识。
3.关于长城的历史故事。
活动程序:1.激发孩子们通过图片学习的兴趣。
老师展示了长城的照片,并问:“这是什么?您去过长城吗?那是什么感觉你在哪里看过长城?“幼儿通过相关的知识信息相互回答并充实彼此。
2,组织孩子们观看视频“中国长城”,让孩子们感受到长城的威严。
孩子们观看视频,而老师则通过提问来进一步了解长城。
(1)“您如何看待长城?孩子们开始幻想。
(2)“你知道为什么建造长城吗?“教师恰当地讲述了有关长城的历史故事,并让孩子们了解了长城的起源和作用。
3,老师有节奏的示范阅读,激发孩子学习儿童歌曲的兴趣。
4.通过特定的问题帮助儿童理解儿童歌曲的内容。
(1)老师:'长城在诗歌中是什么样的?“杆子的两侧是哪两个地方?老师根据孩子们的回答在长城的照片上指出了山海关和嘉yu关的位置。
(2)引导孩子们欣赏图画,感受大山公的情感。
达山宫攻起长而沉重的长城。
你内心在想什么?“5,激发孩子的自豪感,背诵孩子们的歌曲。
(1)问题:您喜欢长城吗?为什么?雄伟的长城永远屹立,当我们背诵孩子们的歌声时,我们必须将自己视为雄伟的长城。
(2)老师和幼儿有情感歌曲。
教师要注意正确的发音“弯,熊,近,年”活动额外资讯:1.教师可以设计诸如“去旅行”之类的栏目来收集展示中国著名景点和著名建筑的图片。
万里长城 教案教学设计
![万里长城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ff9d794f121dd36a22d820d.png)
万里长城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说明:《万里长城》是介绍我国万里长城的说明文,内容比较浅显,条理清晰。
全文围绕长城伟大,按总分总的结构,介绍了长城的三个特点:长城的气魄雄伟;长城的建筑年代久远;长城的工程浩大,施工艰难来表现,并由联想到人,写出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二、教学构思:本教案是《万里长城》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是:学习课文第二、四、五小节,感受万里长城的雄伟气魄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
激发民族自豪感。
下面是这堂课的整体构思:(一)、课的基调:挖掘课的情感信息,创设情境,感受长城的雄伟英姿和古代人民的伟大,激发民族自豪感。
这虽然是一篇说明文,但文中多处穿插抒情歌颂长城,赞扬中华民族的不朽精神。
而且,在所有华夏儿女的心中,长城是一座永不倒的丰碑。
因此,我并没有简单地按一般的说明文的教学方法,,而是挖掘其情感素材,把学生与长城的距离拉得更近,激起学生对长城的无限热爱,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课的模式:以读悟形,以读悟情,以读悟理。
学生对课文的领悟是否深入,要看学生对课文的钻研是否深入。
读是最传统的方式,也是最有效的方式,本课中,我有层次到运用了多种读的方式,读中理解语句的深刻内涵,读中启迪智慧,懂得道理,读中产生丰富的联想。
(三)、主题的开掘,体现三层递进:长城伟大——修筑长城的人的伟大——爱我长城,兴我中华。
学生的理解不可能一步到位,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逐步进入到课的精髓。
在这堂课中,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物到人,逐步开掘,实现三个跨度。
(四)、注重学生情绪的调动,课堂氛围有起伏。
教师应该是一堂课中氛围的调节者,以努力创设一个学生最愿意学习的环境。
在这节课中,我通过课件的视觉刺激、阅读方式的变换、问题情境的创设、鼓励等,努力使课有起伏,出现情感性的高潮,使学生始终处于愉悦、充实的情绪中。
(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注重学生的研究性学习。
学生只有真正地动起来,才能获得真知,提高能力。
在这节课的设计时,我就特别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量和方式,注重集体学习和个人学习时间的协调,还特别注重研究性学习在课堂中的渗透。
《万里长城》教案
![《万里长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0ff60d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a9.png)
《万里长城》教案《万里长城》教案11篇《万里长城》教案篇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5个生字,理解34个词语。
2、给文章分段,了解课文大意。
3、初步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4、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起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教学难点:用摘录法归纳段意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谁见过万里长城?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长城?二、学习首尾两段。
1、出示第一段。
说说哪些词语读重音?为什么?2、出示最末一段。
(1)指名读。
(2)说说你有什么问题?三、自学课文。
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自学课文。
1、开火车读词语。
正音:鸭绿江、了不起、为了、成为、得用字形:魄、嘉峪关、御、巍2、指名朗读课文。
3、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按课后第2题分段。
首段与尾段有什么作用?2、第二段写长城的特点,是从几个方面来写的?你能不能从书上找出来?你运用了什么方法?3、引读。
4、用摘录法归纳大意。
五、巩固练习1、抄写词语。
2、作业1—3题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2、能用“赞叹”、“巍然屹立”造句。
3、熟读课文,读出感情。
4、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起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起民族自豪感教学难点:理解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听写词语。
二、学习第一段。
1、比较句子。
(1)长城是我国古代的建筑物。
(2)长城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建筑物。
(3)长城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建筑物。
通过比较性朗读,体会意思的不同,说说差异。
2、背诵第一段。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课文的第二小节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看图或根据自己的经验说说长城的“气魄雄伟”。
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明长城的气魄雄伟的?用“。
”圈出来。
(穿插自己的经验)2、说说你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应该怎样读?3、为什么说长城“坚强、刚毅、庄重”呢?(作者把长城当作了民族之魂)齐读最后一句,重点词读出重音。
万里长城教案教学设计
![万里长城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eba2244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05.png)
万里长城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结构特点及其在我国历史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对长城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长城的历史背景、结构特点及其在我国历史中的重要作用。
2.教学难点:长城的建筑技艺及其在军事防御中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长城风光视频,让学生感受长城的雄伟壮观。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这就是我国著名的万里长城。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长城的知识。
2.讲解长城的历史背景(1)简要介绍长城的起源,从春秋战国时期的防御工事,到秦朝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下令连接和修缮长城,形成较为完整的防御体系。
(2)讲述长城在历史演变中的重要作用,如防御外敌入侵、促进民族融合等。
3.分析长城的结构特点(1)展示长城的图片,让学生观察长城的构造,了解其特点。
(2)讲解长城的主要组成部分,如城墙、敌楼、烽火台等,以及它们的建筑特点。
4.讨论长城在军事防御中的作用(1)引导学生思考:长城在古代战争中起到了哪些作用?(2)讲解长城的军事防御功能,如预警、防御、攻击等。
5.拓展延伸(1)介绍长城的相关文化,如长城诗词、民间传说等。
(2)让学生谈谈自己对长城的认识和感受,分享长城的故事。
(2)强调长城在我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课后作业1.搜集关于长城的资料,了解长城的历史、文化、建筑特点等。
2.结合本节课所学,写一篇关于长城的短文,题目自拟。
五、教学反思上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1)长城的历史背景:通过历史时间线的形式,让学生了解长城的修建和发展历程。
可以设置对话: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长城最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吗?学生:……(学生回答)教师:对了,长城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候它是各个国家用来防御其他国家的城墙。
(2)长城的结构特点:通过互动问答,让学生深入了解长城的结构。
中班语言教案万里长城
![中班语言教案万里长城](https://img.taocdn.com/s3/m/30247625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2e.png)
中班语言教案万里长城教案:中班语言教案——万里长城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以中班语言教材《我们的祖国》一章中的“万里长城”为主题,通过讲解长城的历史、特点和意义,让学生了解我国伟大的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提高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2. 通过讲解长城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主动提问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长城的建筑特点和意义。
2.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地图、模型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长城的图片和歌曲《长城谣》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1)介绍长城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长城的建造原因和过程。
(2)讲解长城的建筑特点,如城墙、烽火台、关隘等,引导学生关注长城的宏伟与智慧。
(3)阐述长城的意义,强调长城在我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3. 实践操作:(1)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长城的建筑特点和意义。
4. 随堂练习:(1)填写练习题:请简述长城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意义。
(2)提问环节:学生主动提问,教师解答。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长城历史背景:建筑特点:意义: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绘制一幅长城的图片,并简要描述长城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意义。
2. 家庭作业:和家长一起参观当地的长城,了解长城的风貌,下节课分享感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长城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意义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在实践操作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加强课堂互动。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长城,深入了解长城的风貌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同时,可以开展长城主题的绘画、写作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教学难点与重点”和“教学过程”两个部分。
幼儿园中班语言《万里长城》教学设计
![幼儿园中班语言《万里长城》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a46ba77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91.png)
幼儿园中班语言《万里长城》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通过讲解和图片展示,了解中国万里长城的历史和文化。
2.学习《万里长城》的歌曲艺术欣赏,学会欣赏音乐、了解歌词。
3.学习运用形容词和动词,表达自己对万里长城的感受。
1.2 技能目标1.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2.提高幼儿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3.提高幼儿的想象和创造力。
1.3 情感目标1.帮助幼儿建立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
2.提高幼儿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
2. 教学内容2.1 课前准备教师将大字报或图片贴在教室中央,与幼儿一起回顾前几节课学习的内容,帮助幼儿理解本节课的主题。
2.2 歌曲教学1.教师播放《万里长城》的歌曲,让幼儿听歌,并观看图片展示。
2.教师为幼儿讲解歌曲中一些不懂的生词,如“险峻”、“烽火台”等。
3.教师逐字逐句地向幼儿讲解歌曲的歌词,让幼儿了解歌曲表达的意思。
4.教师带领幼儿鼓掌跟唱歌曲,提高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2.3 故事讲解1.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和语言讲解,向幼儿介绍中国的万里长城的历史和文化。
2.教师用简单的语言和幼儿交流,帮助幼儿理解万里长城的重要性和历史价值。
2.4 形容词和动词训练1.教师向幼儿介绍形容词和动词的概念,例如“高大”、“雄伟”、“飘扬”、“巍峨”等。
2.教师鼓励幼儿用他们所学的形容词和动词,描述自己对万里长城的感受和印象。
2.5 创意绘画教师鼓励幼儿用画笔表达他们对万里长城的感受和印象,可以通过画图来展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教学方法1.图片展示法:通过图片展示来让幼儿了解万里长城的历史和文化。
2.讲解法:通过言语讲解,帮助幼儿理解课程内容。
3.听音乐法:通过歌曲的欣赏,提高幼儿对音乐的认知。
4.互动游戏法:通过互动游戏,提高幼儿的参与和表达能力。
4. 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幼儿在本节课中的表现:1.回答问题:通过提问的方式来检验幼儿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万里长城教学教案
![万里长城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ae67b4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5c.png)
万里长城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掌握长城的基本知识和相关词汇。
能够描述长城的重要性和对中国历史的贡献。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地图和多媒体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开展小组讨论和研究报告,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尊重。
培养学生对历史遗产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长城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2. 长城的重要性和对中国历史的贡献。
三、教学难点1. 长城的分布范围和建筑结构。
2. 长城的保护和传承。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教学资源。
2. 图片、地图和多媒体资料。
3. 报告表格和评价标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入话题,展示长城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长城的兴趣。
简要介绍长城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长城的建筑特点和分布范围。
介绍长城的重要性和对中国历史的贡献。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分配相关的研究任务。
学生通过讨论和分析,完成研究报告。
4. 研究报告: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研究报告。
学生互相提问和评价,共同深入学习。
5.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长城的模型制作,锻炼动手能力。
学生展示他们的模型,并解释长城的建筑特点。
6. 总结与反思:学生总结所学的知识,反思自己对长城的理解。
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强调长城的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学生完成一篇关于长城的短文写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六、教学拓展1. 长城与文化:介绍长城沿线的文化遗产,如古城、烽火台等。
探讨长城对沿线地区经济、旅游等方面的影响。
2. 长城的故事与传说:讲述长城的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如孟姜女哭长城等。
分析故事与传说中蕴含的价值观和民族精神。
七、案例分析1. 长城的保护与修复:分析长城的保护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介绍长城修复工程的成功案例和经验。
2. 长城旅游与文化传承:探讨长城旅游对当地经济和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
《万里长城》教案设计
![《万里长城》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1b88d31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8b.png)
《万里长城》教案设计【教案设计】《万里长城》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古代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的基本情况和历史价值。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学习《万里长城》的基本情况:长城的起源、建筑材料、历史意义等。
2. 学习《万里长城》的保护意义:加强保护长城的重要性,了解长城受到的自然和人为破坏,探究保护长城的方法。
3. 学习游览长城的知识:了解长城著名景点及其特点,掌握游览长城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知通过播放一段介绍万里长城的视频或幻灯片展示,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对万里长城的好奇心。
Step 2: 了解长城的基本情况1. 学生小组合作,通过查找资料或教材,了解长城的起源和建造时间,了解长城的主要用途和分布情况。
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他们的研究结果,让其他组的学生交流和补充。
Step 3: 探究长城的保护意义1. 学生小组合作,了解长城所面临的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并思考保护长城的重要性。
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提出种种保护长城的方法,并与其他组分享他们的想法。
Step 4: 游览长城的知识1. 学生小组合作,了解长城上的著名景点及其独特的风景特色。
2. 分组分享学习成果,介绍各自组所了解的长城著名景点,并谈谈自己的游览计划。
Step 5: 总结与评价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肯定和评价。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回顾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四、教学资源:1. 视频或幻灯片展示《万里长城》的基本情况。
2. 教室内外的图书馆、互联网资源等,以供学生查找长城相关资料。
五、教学评估:1.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研究任务,并与其他组分享成果的情况。
2. 学生个体完成的作业、小组讨论的记录和总结的情况。
3. 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课堂表现。
万里长城 教案教学设计
![万里长城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f913e9d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e8.png)
万里长城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2. 学生能够描述长城的主要作用和影响。
3. 学生能够分析长城的象征意义和文化价值。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参观长城或观看图片,培养观察和描述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和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2. 学生培养对历史和建筑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长城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主要作用和文化价值。
三、教学难点长城的建筑特点和文化价值。
四、教学准备教材、图片、视频、PPT等教学资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a. 教师通过展示长城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b.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对长城有什么了解?”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2. 教学内容:a. 教师介绍长城的历史背景,包括修建的原因和过程。
b. 教师讲解长城的建筑特点,如城墙的结构、防御设施等。
c. 教师介绍长城的主要作用,如军事防御、交通往来等。
d. 教师分析长城的文化价值,如象征意义、历史意义等。
3. 学生活动:a. 学生通过参观长城或观看图片,观察和描述长城的建筑特点。
b.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对长城的理解和感受。
c. 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分享对长城的认识和看法。
4. 总结与拓展:a. 教师总结长城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主要作用和文化价值。
b. 教师提出问题:“我们应该如何保护长城这一文化遗产?”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c. 教师推荐相关的阅读材料和学习资源,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究和学习。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评估他们对长城知识的理解和兴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态度、交流能力和对长城主题的深入探讨。
3. 学生展示:评估学生展示中对长城的描述、分析和观点的准确性和独创性。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等。
万里长城教案
![万里长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a1bf57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82.png)
万里长城教案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和讨论万里长城的历史、地理、文化以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学生将能够:1. 熟悉和理解万里长城的发展历史和重要知识点;2. 掌握相关的地理和文化背景知识;3. 培养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兴趣,并增强对长城的认知和关注;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一、长城的介绍(课堂讲解)长城是中国古代的防御工程,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它始建于春秋时期,目的是为了保护中国免受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
长城的修建始于秦朝,经过多个朝代的修缮和延长,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建筑体系。
长城总长度超过2万公里,横跨中国的北部边境。
二、长城的历史演变(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通过讨论探究以下问题:1. 长城从秦朝开始修建,历经了哪些朝代的修缮和改造?2. 长城为什么在不同朝代修建的目的有所不同?3. 长城的修建和修缮对中国历史和文化有何影响?三、长城的地理意义(小组活动)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完成以下任务:1. 划分长城的主要段落和关隘,并在地图上标注出来;2. 讨论各个段落和关隘的地理位置及其对防御的重要性;3. 探讨长城如何借助地理优势实现了防线的连续性和可控性。
四、长城的文化象征(个人研究)要求学生个人研究长城的文化象征,并撰写一篇短文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学生可以从以下角度展开研究:长城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描写、长城对艺术作品的影响等。
五、参观实地(课外拓展)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长城遗址或重要关隘,让学生亲身感受长城的壮丽和威严。
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他们在现场的所见所闻,用以后续的课堂分享和总结。
教学方法:1. 讲解法: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长城的基本情况和历史背景。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问题探究和知识分享。
3. 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完成任务并进行地理位置和防御意义的讨论。
4. 个人研究:鼓励学生独立研究长城的文化象征,并以短文的形式进行呈现。
5. 参观实地: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加深对长城的认识和体验。
万里长城——精选推荐
![万里长城——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8d2bce5c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16.png)
万⾥长城第27课万⾥长城⼀、教学⽬标1. 了解万⾥长城的⾃然景观和⼈⽂景观,是世界七⼤奇观之⼀,知道它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
2. 初步了解⼭东境内“齐长城”的⾃然景观和⼈⽂景观。
3. 通过讨论、交流、欣赏、查阅资料等形式,开展探究活动,在活动中掌握搜集、整理、分析和呈现资料的⽅法,提⾼探究能⼒。
4. 能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培养实践能⼒。
5. 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体会我国古代⼯程技术的⾮凡成就,知道万⾥长城这项宏⼤⼯程凝聚着我国古代⼈民的坚强毅⼒和⾼度智慧。
⼆、教材分析和教学活动本课的呈现形式是简洁的⽂字配有精美的图⽚。
探究活动的主题是万⾥长城的⾃然景观和⼈⽂景观。
重点是通过对万⾥长城及其构成的简单介绍,了解它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知道它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难点是对万⾥长城历史价值的理解。
引导学⽣通过查阅资料、交流、讨论等形式了解万⾥长城的景观、历史价值、现实价值和有关传说,感知其丰富的⽂化内涵。
引导学⽣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整理、分析资料,从⽽提⾼学⽣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合作交流的能⼒。
(⼀)课⽂分析1. 简介万⾥长城。
在我国北⽅辽阔的⼟地上,东西横亘着⼀道绵延起伏、⽓势宏伟、长达⼀万多⾥的长墙,这就是被视为世界建筑史上⼀⼤奇迹的万⾥长城。
通过介绍万⾥长城的历史作⽤和外部景观特点的描述,直接切⼊本课的主题,激发学⽣的学习兴趣,为开展探究活动作好了铺垫。
引导学⽣读懂⽂字,从⽂字中体会长城的雄伟⽓势,通过图⽚或录像资料,让学⽣整体感受万⾥长城的雄姿,产⽣探究的兴趣,顺利步⼊下⾯的学习。
2. 万⾥长城的历史。
这部分介绍的是万⾥长城的历史。
上课前,要通过⽹络等多种渠道了解长城的历史,以便互动交流。
引导学⽣认真阅读⽂字,根据⾃⼰搜集到的有关资料,说⼀说长城的历史和它的军事作⽤,对所涉及的内容进⾏适度点拨。
同时,结合图⽚和学⽣⾃⼰查阅的资料,说⼀说烽⽕台的作⽤。
3. 万⾥长城的构成。
万⾥长城是我国古代⼀项伟⼤的防御⼯程,它凝聚着我国古代⼈民的坚强毅⼒和⾼度智慧,体现了我国古代⼯程技术的⾮凡成就,也显⽰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
万里长城教案
![万里长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772c7c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e0.png)
万里长城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万里长城的起源、发展历程和重要作用;2. 掌握万里长城的构造特点和保护措施;3. 能够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描述长城的景色;4.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环保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万里长城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长城的构造特点和保护措施;3. 长城的景色和保护意义;4. 学生自主完成长城模型制作,并进行展示。
三、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1. 教师播放一段有关长城的视频,激发学生对长城的兴趣;2. 询问学生对长城的了解程度,引导学生思考长城的作用。
Step 2 学习长城的起源和发展历程1. 教师以图文等形式向学生介绍长城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长城的重要历史事件,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汇报。
Step 3 学习长城的构造特点和保护措施1. 教师以图文等形式向学生介绍长城的构造特点和保护措施;2.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交流并记录长城的构造特点和保护措施。
Step 4 学习长城的景色和保护意义1. 教师播放长城的景色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描述景色;2.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思考长城的保护意义,并汇报讨论结果。
Step 5 学生活动:制作长城模型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制作长城模型;2. 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长城模型,并解释模型的特点和创作过程。
Step 6 总结与展望1.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回答课前准备问题;2. 教师展望下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做好课后准备。
四、教学资源1. 视频素材:关于长城的纪录片片段;2. 图片素材:长城的起源、发展历程、构造特点、保护措施等相关图片;3. 展示材料:长城模型制作所需材料。
五、教学评估1. 学生的小组讨论记录和汇报表现情况;2. 学生长城模型的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3. 学生对长城起源、发展、构造和保护的理解程度。
六、拓展延伸1. 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长城遗址,进一步了解长城的情况;2. 学生可以参与长城保护志愿者活动,亲身参与长城的保护工作。
《万里长城》教案
![《万里长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f4a12c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3c.png)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加强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提升,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和满意 度。同时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推动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将长城旅游与文化产业、体育产业、农业产业等融合发展,丰富旅游 产品和服务供给提高旅游产业附加值和综合效益。
《万里长城》教案
2024/1/24
1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长城历史与文化 • 长城旅游资源与开发 • 长城民俗风情体验 • 长城传说故事分享 • 课程总结与拓展延伸
2024/1/24
2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2024/1/24
3
长城背景及意义
长城的起源和历史
长城的地理和军事意义
简要介绍长城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 在历史上的作用。
分析长城在地理和军事上的作用,如 防御外敌、控制交通等。
长城的文化价值
阐述长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以及它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 。
2024/1/24
4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
学生应掌握长城的基本历史、文 化、地理和军事知识,了解长城
的构造和特点。
2024/1/24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 ,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饮和导游服务。
主题游线路
针对不同兴趣爱好的游客,可设 计主题游线路,如长城徒步游、 长城摄影游、长城文化游等,提
供专业的指导和装备。
2024/1/24
13
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策略
2024/1/24
《万里长城》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万里长城》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8ff39e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43.png)
《万里长城》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长城的基本知识,知道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交流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2. 长城的地理分布和建筑特点3. 长城的故事和传说4. 有关长城的诗歌、歌曲和游戏5. 幼儿创作关于长城的绘画和手工制作三、教学准备1. 教学图片:长城的图片、地图等2. 教学视频:关于长城的纪录片或动画短片3. 教学材料:绘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4. 教学音频:有关长城的诗歌、歌曲等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长城的图片和地图,引起幼儿对长城的兴趣,让他们自由发表对长城的看法。
2. 基本知识:介绍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让幼儿了解长城的地理分布和建筑3. 故事和传说:讲述长城的故事和传说,让幼儿感受长城的神秘和伟大。
4. 诗歌和歌曲:学习有关长城的诗歌和歌曲,让幼儿体验长城的魅力。
5. 创作活动: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创作关于长城的绘画和手工制作。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长城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评估幼儿在创作活动中的表现,考察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通过家长访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长城的关注和兴趣。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一次长城实地考察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长城的雄伟壮观。
2. 邀请有关长城的专家或故事讲解员,为幼儿进行专题讲座或故事讲解。
3. 开展“我眼中的长城”主题摄影比赛,让幼儿用镜头记录下长城的美丽瞬间。
4. 举办“长城知识问答”活动,检验幼儿对长城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实践活动1. 组织一次“长城建造师”实践活动,让幼儿动手搭建长城模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2. 开展一次“长城故事会”,让幼儿扮演故事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3. 举办一次“长城主题”的绘画比赛,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描绘出自己心中的长城。
幼儿园大班教案《万里长城》
![幼儿园大班教案《万里长城》](https://img.taocdn.com/s3/m/a6a316cd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d7.png)
幼儿园大班教案《万里长城》教案教材分析《万里长城》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名景点,对于幼儿来说,这是一道奇妙而奇妙的建筑,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提高幼儿的国家意识,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知,与此同时,也能让幼儿磨练语言,提高动手本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制造力。
教学目标1.了解万里长城的起源及历史背景。
2.认知万里长城的形态和样式。
3.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制造力,制作长城模型。
4.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发音本领。
教学重点1.了解万里长城的起源及历史背景。
2.认知万里长城的形态和样式。
3.制作长城模型。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幼儿了解万里长城的历史背景:2.如何让幼儿认知长城的形态和样式。
3.如何让幼儿制作长城模型。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引导幼儿认得中国地图,找出长城的位置。
2.让幼儿看图片,发散思维,说说他们对长城有什么印象?第二步: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1.叙述长城的起源和历史,引导幼儿了解古代中国的国防建设和文化遗产的紧要性。
2.引导幼儿通过察看图片,学习不同朝代的长城建筑特点,如:秦长城、汉长城、明长城等。
3.通过视频呈现,让幼儿了解镇妖塔、箭楼、城门等长城的建筑结构,并了解长城的文化内涵。
第三步:认知长城的形态和样式1.通过长城的图片或模型介绍,让幼儿认知长城的样式和形态。
2.叙述不同段落的长城紧要性,并引导幼儿学习如何用语言表达他们的认知。
3.让幼儿仿照长城的形态,设计本身的长城。
第四步:制作长城模型1.准备制作材料:纸板,颜料,剪刀、胶水,万页书等。
2.叙述如何制作长城模型的方法。
3.让幼儿自由创作,发挥本身的想象,制作本身所设计的长城模型。
第五步:总结1.让幼儿通过口语表达他们所学到的内容2.让幼儿呈现本身制作的长城模型。
3.回顾课程内容,与幼儿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
教学评估1.同学表现评估:通过幼儿制作的长城模型及老师的察看,评价他们基于学习的表现。
2.同学作业评估:通过给幼儿呈现一系列长城的照片,评估他们对各个形态和样式的认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7课《万里长城》教案
备课日期:上课日期:主备人:教案序号:()
一、教学目标:
1、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起民族自豪感。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绿”;理解26个新词语。
3、能按提示给文章分段,初步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默写课文最后一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用摘录法归纳段意
2、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体会作者的联想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体会作者的联想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整理关于长城的各种资料,教师制作课件。
四、教时安排:1教时
五、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在我国北方辽阔的土地上,东西横亘着一道气势雄伟、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
今天,我们就将浏览网络课件,参观这一伟大的中华建筑。
播放万里长城视频。
同学们,这就是万里长城。
许多国家元首来到中国,游览了我国的万里长城,都深有感慨。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不了解长城,你就不了解这个民族的性格。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说,长城是一个奇迹,是一个由伟大民族创造的伟大奇迹。
法国总统说,没到过金字塔,就等于没到过埃及;没到过长城,就等于没到过中国。
同学们,听完这些题词,你的心情如何?
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这种自豪的感情一起走进长城。
二、制作参观券
要想免费参观长城,你必须自己设计完成一张长城参观券。
回忆本单元的阅读重点,分段,用摘录法概括段意。
三、浏览自学
凭着自己的聪明智慧,我们很快走进了长城。
(打开网页)这里有风光馆、历史馆、建筑馆、知识馆、轶闻馆,请你选择最感兴趣的地方进行参观。
然后说说你从中了解到了长城的哪些知识。
学生选择一个特点作为重点,认真阅读有关材料,查阅文字图片资料,互相交流讨论。
四、交流研读
现在我们交流刚才的学习收获。
1、“不到长城非好汉”,参观风光馆的同学,请你们做小导游,带领大家游览长城:欣赏图片——参观关隘——讲解课文。
理解:(1)为什么把长城比作一条巨龙横卧在崇山峻岭上?
(2)“目睹了长城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课文的第二段形象地展示长城的磅礴气势和宏伟规模。
让我们通过自己深情的朗读来抒发对长城由衷的赞美。
(齐读课文第二段。
)
2、登上长城,我们在赞叹之余,不禁无限感慨,那筑造长城的条石每块重达两、三千斤,要把它们运上山顶,就是在我们拥有巨大马力起重机的今天,恐怕还是一个难题,何况在两千年以前,光靠劳力搬运,简直无法想象。
从建筑馆出来的同学,你能解开长城的建筑之谜吗?说一说:你此时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理解:(1)“如果……可以……”地球的周长有多长?(约4万公里)4万公里的墙需要多少石料呢?联系长城现在的景观、长度再说说长城的工程浩大。
(2)施工艰难你从课文哪个地方可以看出呢?为什么要用很多种方法?
师补充:用作长城外壳的条石,整齐但非常重,每块重达1吨多,它们是怎样从采石头场被运到崇山峻岭之顶的呢?就是在我们拥有巨大马力起重机的今天,这恐怕还是一个难题。
我们的祖先到底用了什么方法呢?这还是一个谜。
(结合轶闻馆的传说故事,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勤劳勇敢)。
(3)“得有多少人为它付出血汗和生命?”作者用什么故事来说明它呢?“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4)长城是用砖头、条石筑成的,更是千万个劳动人民的血汗和生命筑成的,所以有人说,长城的每一块砖石,都记录着一个悲惨的故事。
长城这座艺术非凡的文物古迹,它的历史变迁,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聪明智慧、卓越的建筑才能和伟大的创造精神。
巍然屹立的万里长城,正是我国古代()。
3、最后,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的隧道,追溯长城的悠久历史。
请历史馆参
观的同学展示你的学习成果。
(出示表格填写各朝代长城的建筑情况和作用)历史时期--为长城做了什么--长城在当时的作用
战国时期--修筑长城--防御外敌侵略,对外贸易的商业大道
秦朝--连接长城
明朝--整修与扩建
在远古时代,万里长城是以金戈铁马、逐鹿争雄的军事工程而诞生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的统一,中华各民族的大团结,长城早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请你思考,今天的长城,存在的意义又何在?(各族同胞和国际友人把他看作和平的象征、友谊的纽带和旅游的胜地。
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
五、长城随想
此时,如果你站在长城上,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长城建筑规模宏伟,气魄雄伟壮观,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它高大坚固,建筑结构巧妙合理。
它建筑在崇山峻岭,施工环境艰难;它动用的材料重大、数量多;他建筑于两千多年前的秦代。
学习《长城》这一课,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一种爱国主义的情感在我们胸中回荡。
出示课件:歌曲《长城长》,师生同唱。
六、拓展延伸、开拓思维。
同学们,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是世界伟大的古代建筑奇迹之一。
请大家课外阅读有关长城的知识,搜集相关资料,以《中国人的骄傲——万里长城》为题写一篇文章,介绍我们的长城。
准备参加下一次的语文活动课。
板书设计:
气魄雄伟
长城伟大建筑年代久远结晶骄傲
工程浩大施工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