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选修3-4教学设计4:13.1 光的反射和折射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选修3-4教学设计1:13.1 光的反射和折射教案

高中物理选修3-4教学设计1:13.1 光的反射和折射教案

13、1光的反射和折射的教学设计教学理念:长期以来,我们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能力培养。

注重知识的结果,往往淡化甚至不管知识获得的过程。

教育太急于看到知识传授的结果,太讲究“效率”了。

因此.很多教师用“高效益”的方式将实验结果得出的规律告诉学生,然后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反复通过习题训练理解掌握规律,而这样做恰恰是本末倒置的。

对于学生还不是很理解的规律,即使是通过大量的习题反复演练,其知识的迁移能力仍是比较弱的,一旦出现新的情境,许多学生仍将束手无策。

新课程体现的现代教育思想要求我们的教学要进行改革,在以全新的物理教学理念替代传统教学观念的同时更强调要以探究性方式进行我们的课堂教学。

新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更加注重了与生产、生活实际和现代科技成就的联系,更加注重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即将重视结论的学习转变成重视过程的学习,更加注重物理思想的演化和研究、处理问题方法的运用。

新课程在实验教学中提倡将演示实验尽量转化为学生的随堂实验,同时也提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性实验。

探究性课堂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

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层次开展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通过对课堂教学的探索和实践,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更具有生命力。

教学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光的反射和折射,但没有深入学习过光的折射所遵循的定量关系。

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对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已有一定的了解,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面的能力有了一定提高。

对于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思维障碍与困惑是:对于的理解,新教材在第十二章第六节《惠更斯原理》这节课中讲波的折射时,已经删去了利用惠更斯原理推出的这部分内容,这就导致这条公式的给出显得较为突兀,学生接受起来有些牵强。

高三物理选修3-4第十三章光第1节光的反射和折射导学案

高三物理选修3-4第十三章光第1节光的反射和折射导学案

高三物理选修3-4第十三章光第1节光的反射和折射导学案【教学目标】1.认识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知道法线、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的含义。

2.理解折射定律,会利用折射定律解释相关光现象和计算有关问题。

3.理解折射率的概念,会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教学重点】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和折射率的测定【教学难点】折射定律与光路可逆原理相结合的应用【自主学习】一、反射定律1.如图所示,光从第1种介质射到它与第2种介质的分界面时,一部分光会返回到第1种介质,这个现象叫做光的,另一部分光会进入第2种介质,这个现象叫做光的。

2.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这就是光的。

3.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二、折射定律1.如图所示,让窄光束由一种介质斜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例如,从空气射向水,或从水射向玻璃,图中入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θ1叫做,折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θ2叫做。

2.折射定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入射角的正弦与。

即=n123.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三、折射率1.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叫做这种介质的绝对折射率,简称,用符号n表示。

2.某种介质的折射率,等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与光在这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之比,即n=c/v 3.由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大于光在任何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因而任何介质的折射率n都大于1。

所以,光从真空射入任何介质时,sinθ1都大于sinθ2,即入射角θ1总是大于折射角θ2。

4.折射率n只与介质有关系,是一个反映介质的光学性质的物理量。

折射率n越大,光线从空气斜射入这种介质时偏折的角度越大。

四、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1.如图所示,当光以一定的入射角透过一块玻璃砖时,只要找出与入射光线AO相对应的出射光线O'D,就能够画出光从空气射入玻璃后的折射光线OO',于是就能测量入射角θ1、折射角θ2。

人教版选修3-4 13.1 光的反射和折射 教案

人教版选修3-4 13.1 光的反射和折射 教案

我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生活在光的世界中。

毛泽东在他的词《菩萨蛮·大柏地》中写道:“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彩练”是指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这是太阳光在通过空中的雨滴时,发生折射而色散的结果。

大诗人李白在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道:“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意思是传说中的东海仙山实在难找,也有人认为这是指“海市蜃楼”,其实这是光发生全反射的结果。

光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如图所示,插入水杯中的筷子“弯曲”了,雨后马路上积水表面的油膜呈现出五颜六色,家用宽带用光纤送入……这一章我们将从光的反射、折射开始,学习光的干涉、衍射、激光的特性及应用等知识。

让我们一起打开光学的大门,在光学世界的殿堂中遨游吧!课时13.1光的反射和折射1.认识光的反射及折射现象,知道法线、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的含义。

2.理解反射和折射定律,会利用折射定律解释相关光现象和计算有关问题。

3.理解折射率的概念,会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重点难点:折射定律的应用和折射率的测量,以及折射定律与光路可逆原理相结合的应用。

教学建议:本节主要讲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和折射率的测定,教学中要充分重视。

折射是在初中学习的知识上的进一步深化;折射率是一个全新的知识点,它对于后面理解全反射非常重要。

在求解折射率时,切忌死套公式。

在教科书的结构上,先介绍折射定律和折射率,再引入实验和例题,体现从基本知识到实际应用的过程。

导入新课:雨过天晴,顺着太阳看去,可以看到含有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鹊桥”,俗称“彩虹”。

你知道这“彩虹”是如何形成的吗?1.光的反射与反射定律(1)光的反射:光照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一部分返回①原来介质的现象。

(2)入射角与反射角:入射光线与②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反射光线与③法线的夹角叫反射角。

(3)反射定律: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④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且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⑤等于入射角。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 4) 13.1《光的反射和折射》参考教案2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 4) 13.1《光的反射和折射》参考教案2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 4) 13.1《光的反射和折射》参考教案2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13.1《光的反射和折射》参考教案2第十三章第一节光的反射和折射【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光在反射和折射中的光程是可逆的,并能解释和处理相关问题2、掌握光的反射定律与折射定律;知道折射率(指绝对折射率)的定义及其与光速的关系,并能用来进行计算(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讨论和教师指导,了解折射定律,知道折射光路是可逆的,能够解释光现象和计算相关问题;体验测量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体验其中包含的实验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生活中大量的折射现象的分析,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情,并正确认识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教学要点:重点是光的折射定律和折射率教学难点:如何利用折射定律,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以及光路可逆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引入新课实验演示:打开激光演示仪的电源,暂时不要打开开关,将烟雾发生器点燃到光折射演示仪中,将半圆柱形透明玻璃放入相应位置。

打开开关,点燃激光管,让一束激光照射在半圆柱形透明玻璃的平面上,让光通过圆心垂直于平面入射(沿法线入射),观察当光从空气发射到空气和玻璃之间的界面时会发生什么?生观察并回答:一部分光返回到空气中去(反射光),另一部分光会进入到玻璃中去,但传播方向与入射光的传播方向相比,发生偏折。

老师强调:一、光从第1种介质射到它与第2种介质的分界面时,一部分光会返回到第1种介质,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

另一部分光会进入第2种介质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复习初中学习的光的反射定律和反射光路的可逆性知识。

2、光的反射定律: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I’面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两侧2、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师:从刚才的复习可知,我们在初中对于反射的了解已经非常到位了,但对于折射,还只是知道了一些定性的规律,如: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十三章光1光的反射和折射教案3新人教版选修3-4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十三章光1光的反射和折射教案3新人教版选修3-4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光的反射和折射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认识和理解。
4. 利用图示和动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探究,解决复杂情况下的光学问题。
6. 提供课后辅导和拓展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突破难点。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 教学方法选择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讲授法:以讲解光的反射和折射基本概念、原理为主,为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2)讨论法:针对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3)案例研究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光学案例,如光纤通信、眼镜等,使学生深入理解光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4)项目导向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项目目标,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知识。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 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光的反射和折射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基本概念、案例分析等。
5. 光的应用
- 镜子:利用光的反射原理,用于照明、化妆、装饰等。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4131光的反射和折射导学案教师版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4131光的反射和折射导学案教师版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4 光的反射和折射导学案(一)光的直线传播:8,介质中传播速度10m/s 1.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真空中传播速度c=3.0×c(n为介质折射率?)。

v n2. 几何光学是以光的直进为基础,通过几何作图的方法研究光具对光路的控制作用及成像规律,主要讨论光的反射、折射及所产生的光学现象。

3. 影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物体向光的表面被照明,在背光面的后方形成一个光线照不到的黑暗区域,形成影。

(1)影分本影和半影:若光源为非点光源时,将形成本影和半影。

本影:光源的光线完全照不到的区域。

半影:光源的一部分光线照射的区域。

4. 光传播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一部分光返回原介质中,并且改变传播方向,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一部分光进入另一种介质中,并且改变了原来的传播方向,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二)光的反射1. 反射定律: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与入射光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 平面镜控制光路及平面镜成像。

(三)光的折射1. 折射定律: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sini,也叫斯涅?法线两侧,入射角的正弦和折射角的正弦之比为一常数,即n sinr尔定律。

2. 折射率:(n)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的时候,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sini。

n?弦之比n,叫做这种介质的折射率,sinrcn?.v之比:v某种介质的折射率,等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跟光在这种介质中的速度3. 不同折射率的介质相比较,折射率大的叫光密介质,折射率小的叫光疏介质。

【典型例题】例1. 关于日食和月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页 1 第A. 在月球的本影区里能看到日全食B. 在月球的半影区里能看到日偏食C. 在月球进入地球的半影区时,可看到月偏食D. 在月球全部进入地球的本影区时,可看到月全食解析:本题应理解光直线传播形成影的原理。

高中物理选修3-4教学设计4:13.1 光的反射和折射教案

高中物理选修3-4教学设计4:13.1 光的反射和折射教案

13、1光的反射和折射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反射定律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解释有关现象.2.知道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并能用来处理有关问题.3.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及作图方法.4.理解折射定律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解释有关的光现象和计算有关的问题.[5.知道折射光路是可逆的,并能用来处理有关的问题.6.知道折射率的定义及其与光速的关系,并能用来进行有关的计算.二、能力目标1.会用反射定律解释有关现象和处理有关问题.2.会用折射定律计算有关的问题,能理解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并能用来进行有关的计算.三、德育目标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通过相关物理量变化规律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2.渗透物理研究和学习的科学态度教育.●教学重点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概念.●教学难点光的折射定律和折射率的应用.●教学方法本节课成功的关键在于做好实验.通过实验先定性观察再定量测量,引导学生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再来领略前人所做的思考从而领会数据分析的几种常用方法——比值法、乘积法、加减法、图象法等,为学生今后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打开思路.最后通过例题练习巩固所学内容.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我们已经知道了,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那么,当介质不均匀或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学生]反射,折射[教师]对,这一节课,我们先简要地复习光的反射,再深入地研究光的折射现象.二、新课教学(一)光的反射现象反射定律1.介绍光学演示仪,指明观察对象——光在从一种介质(空气)进入另一种介质(玻璃)时发生的现象(半圆柱玻璃砖直面柱心正对入射光)2.演示:光在到达空气和玻璃的交界面处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空气中,另一部分光进入玻璃继续传播,但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3.学生边观察边回忆反射定律:转动光具盘以改变入射角,让前排学生读出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数据.两者相等.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光具盘面是竖直的,在这个面上同时能看到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说明两线共面,又因为法线也在这个面内.故三线共面.4.归纳反射定律:三线共面两角相等.5.反射光路可逆(二)平面镜成像及作图1.让学生回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正立、等大、异侧、虚像、对称.2.教师简述平面镜成像原理、作图方法并予以示范.a.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光点S入射到平面镜的光线,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即为S的像,人眼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经验,感觉反射光都是从S′发出的.b.平面镜成像作图.讲:两条光线即可确定像点的位置.所以无需多画.步骤是:(1)由对称性确定像点的位置;(2)任意画两条入射光线;(3)过像点作出对应的两条反射光线;(4)若是作物体AB的成像光路图,则只需作出A、B点的成像光路图.连接A、B点即可.(三)折射定律师:光从空气射入玻璃这一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我们把这种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最新精编高中人教版选修3-4高中物理13.1光的反射和折射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最新精编高中人教版选修3-4高中物理13.1光的反射和折射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我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生活在光的世界中。

毛泽东在他的词《菩萨蛮·大柏地》中写道“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彩练”是指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这是太阳光在通过空中的雨滴时,发生折射而色散的结果。

大诗人李白在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道“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意思是传说中的东海仙山实在难找,也有人认为这是指“海市蜃楼”,其实这是光发生全反射的结果。

光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如图所示,插入水杯中的筷子“弯曲”了,雨后马路上积水表面的油膜呈现出五颜六色,家用宽带用光纤送入……这一章我们将从光的反射、折射开始,习光的干涉、衍射、激光的特性及应用等知识。

让我们一起打开光的大门,在光世界的殿堂中遨游吧!课时131光的反射和折射1认识光的反射及折射现象,知道法线、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的含义。

2理解反射和折射定律,会利用折射定律解释相关光现象和计算有关问题。

3理解折射率的概念,会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重点难点折射定律的应用和折射率的测量,以及折射定律与光路可逆原理相结合的应用。

教建议本节主要讲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和折射率的测定,教中要充分重视。

折射是在初中习的知识上的进一步深化;折射率是一个全新的知识点,它对于后面理解全反射非常重要。

在求解折射率时,切忌死套公式。

在教书的结构上,先介绍折射定律和折射率,再引入实验和例题,体现从基本知识到实际应用的过程。

导入新课雨过天晴,顺着太阳看去,可以看到含有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鹊桥”,俗称“彩虹”。

你知道这“彩虹”是如何形成的吗?1光的反射与反射定律(1)光的反射光照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一部分返回①原介质的现象。

(2)入射角与反射角入射光线与②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反射光线与③法线的夹角叫反射角。

(3)反射定律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④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且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⑤等于入射角。

13.1 光的反射和折射 优秀教案优秀教学设计高中物理选修3-4新课 (5)

13.1  光的反射和折射    优秀教案优秀教学设计高中物理选修3-4新课 (5)

1 光的反射和折射教材分析本节主要讲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和折射率的测定,它们是本章的重点,教学中要充分重视。

初中学习的折射的知识程度是很粗浅的,到这里要进一步化。

折射率是一个全新的知识点,它对于理解全反射非常重要。

因此,本节知识需要重点讲解的有两处,一是折射定律的应用,二是折射率的测量。

难点是折射定律与光路可逆原理相结合的应用,特别是在求解折射率时,切忌死套公式。

在教科书的结构上,先介绍折射和折射率,再引入实验和例题,体现从基本知识到实际应用的过程。

学情分析折射现象在初中是作为实验的结论提出来的,只是定性介绍,但在高中有所提升,即介绍了比较完整的反射定律,不要求学生解决有关反射定律的复杂难题。

对于光路可逆原理对正确理解光的折射定律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初学者容易认为只要发生光的折射,则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学生容易错误地把折射率的概念和物体的密度联系起来,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教科书。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反射定律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解释有关现象.2.知道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并能用来处理有关问题.3.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及作图方法.4.理解折射定律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解释有关的光现象和计算有关的问题.5.知道折射光路是可逆的,并能用来处理有关的问题.6.知道折射率的定义及其与光速的关系,并能用来进行有关的计算.二、过程与方法1.会用反射定律解释有关现象和处理有关问题.2.会用折射定律计算有关的问题,能理解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并能用来进行有关的计算.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通过相关物理量变化规律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2.渗透物理研究和学习的科学态度教育.教学重点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概念.教学难点光的折射定律和折射率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我们已经知道了,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那么,当介质不均匀或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学生]反射,折射[教师]对,这一节课,我们先简要地复习光的反射,再深入地研究光的折射现象.二、新课教学(一)光的反射现象及反射定律1.介绍光学演示仪,指明观察对象——光在从一种介质(空气)进入另一种介质(玻璃)时发生的现象(半圆柱玻璃砖直面柱心正对入射光)2.演示:光在到达空气和玻璃的交界面处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空气中,另一部分光进入玻璃继续传播,但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3.学生边观察边回忆反射定律:转动光具盘以改变入射角,让前排学生读出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数据.两者相等.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光具盘面是竖直的,在这个面上同时能看到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说明两线共面,又因为法线也在这个面内.故三线共面.4.归纳反射定律:三线共面两角相等.5.反射光路可逆(二)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定律1.实验观察变为看折射光和入射光的相对位置及折射角和入射角关系的观察:a.让学生观察折射光.入射光及界面的法线也是共面的.b.光从空气进入玻璃时,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但入射角始终大于折射角.2.定量测量5组数据,仿照课本列出原始数据表(可让前排的学生读取数据.但要先明确法线)3.分析测量数据:(建议入射角分别取10°,20°,30°,40°,50°)[教师][故意自言自语地]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两者的差是不是定值呢?(有学生开始计算)[学生甲]不是,差值是越来越大的.[师]是不是有规律地增大,比如入射角增大10°,折射角一定增大某一个数值? [生]不是,前两组差不多,后两组又不同了.[师]那么,会不会两角的比值不变呢,大家算算看.(学生计算,有学生算了两组数据说好像是相等的)[师]能不能从两组数据下结论?[生]不能.[师]对,那样太轻率了点.把5组数据都算出来看看.[学生继续计算.发现比值也是不相等的][师]看来我们碰到麻烦了,如果让你来猜的话,你还能猜想它们之间可能是什么关系? [生沉默][师]其实不是你们不够聪明,实在是因为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太出乎人意料了.人类从积累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数据到找出两者之间的定量关系,经历了近1500年的时间[有学生惊叹]。

13.1 光的反射和折射 优秀教案优秀教学设计高中物理选修3-4新课 (2)

13.1  光的反射和折射    优秀教案优秀教学设计高中物理选修3-4新课 (2)

13.1光的反射和折射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反射定律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解释有关现象.2.知道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并能用来处理有关问题.3.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及作图方法.4.理解折射定律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解释有关的光现象和计算有关的问题.5.知道折射光路是可逆的,并能用来处理有关的问题.6.知道折射率的定义及其与光速的关系,并能用来进行有关的计算.二、过程与方法1.会用反射定律解释有关现象和处理有关问题.2.会用折射定律计算有关的问题,能理解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并能用来进行有关的计算.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培养观察、概括能力,通过相关物理量变化规律的教学,培养分析、推理能力.2.渗透物理研究和学习的科学态度教育.2、教学重点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概念.3、教学难点光的折射定律和折射率的应用.4、教学过程:1)课堂导入我们在初中已学过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初中学的光的折射规律只是定性地描述了光的折射现象,而我们今天要定量地进行研究.2)重点讲解(一)光的反射现象及反射定律1.介绍光学演示仪,指明观察对象——光在从一种介质(空气)进入另一种介质(玻璃)时发生的现象(半圆柱玻璃砖直面柱心正对入射光)2.演示:光在到达空气和玻璃的交界面处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空气中,另一部分光进入玻璃继续传播,但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3.学生边观察边回忆反射定律:转动光具盘以改变入射角,让前排学生读出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数据.两者相等.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光具盘面是竖直的,在这个面上同时能看到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说明两线共面,又因为法线也在这个面内.故三线共面.4.归纳反射定律:三线共面两角相等.5.反射光路可逆(二)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定律1.实验观察变为看折射光和入射光的相对位置及折射角和入射角关系的观察:a.让学生观察折射光.入射光及界面的法线也是共面的.b.光从空气进入玻璃时,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但入射角始终大于折射角.2.定量测量5组数据,仿照课本列出原始数据表(可让前排的学生读取数据.但要先明确法线)3.分析测量数据:(建议入射角分别取10°,20°,30°,40°,50°)人类从积累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数据到找出两者之间的定量关系,经历了近1500年的时间。

13.1 光的反射和折射 优秀教案优秀教学设计高中物理选修3-4新课

13.1  光的反射和折射    优秀教案优秀教学设计高中物理选修3-4新课

13、1光的反射和折射的教学设计教学理念:长期以来,我们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能力培养。

注重知识的结果,往往淡化甚至不管知识获得的过程。

教育太急于看到知识传授的结果,太讲究“效率”了。

因此.很多教师用“高效益”的方式将实验结果得出的规律告诉学生,然后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反复通过习题训练理解掌握规律,而这样做恰恰是本末倒置的。

对于学生还不是很理解的规律,即使是通过大量的习题反复演练,其知识的迁移能力仍是比较弱的,一旦出现新的情境,许多学生仍将束手无策。

新课程体现的现代教育思想要求我们的教学要进行改革,在以全新的物理教学理念替代传统教学观念的同时更强调要以探究性方式进行我们的课堂教学。

新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更加注重了与生产、生活实际和现代科技成就的联系,更加注重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即将重视结论的学习转变成重视过程的学习,更加注重物理思想的演化和研究、处理问题方法的运用。

新课程在实验教学中提倡将演示实验尽量转化为学生的随堂实验,同时也提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性实验。

探究性课堂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

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层次开展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通过对课堂教学的探索和实践,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更具有生命力。

教学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光的反射和折射,但没有深入学习过光的折射所遵循的定量关系。

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对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已有一定的了解,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面的能力有了一定提高。

对于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思维障碍与困惑是:对于的理解,新教材在第十二章第六节《惠更斯原理》这节课中讲波的折射时,已经删去了利用惠更斯原理推出的这部分内容,这就导致这条公式的给出显得较为突兀,学生接受起来有些牵强。

教学:高中物理 第十三章 1光的反射和折射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4

教学:高中物理 第十三章 1光的反射和折射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4

光的反射和折射以下为赠送文档: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一、教学目标1.在物理知识方面的要求:(1)能用气体分子动理论解释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并能知道气体的压强、温度、体积与所对应的微观物理量间的相关联系。

(2)能用气体分子动理论解释三个气体实验定律。

2.通过让学生用气体分子动理论解释有关的宏观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的微观想像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并渗透“统计物理”的思维方法。

3.通过对宏观物理现象与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分析,对学生渗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哲学思维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1.用气体分子动理论来解释气体实验定律是本节课的重点,它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2.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是本节课的难点,因为它需要学生对微观粒子复杂的运动状态有丰富的想像力。

三、教具计算机控制的大屏幕显示仪;自制的显示气体压强微观解释的计算机软件。

四、主要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先设问: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有哪些?答案:特点是:(1)气体间的距离较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十分微弱,可以认为气体分子除相互碰撞及与器壁碰撞外不受力作用,每个分子都可以在空间自由移动,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分子可以充满整个容器空间。

(2)分子间的碰撞频繁,这些碰撞及气体分子与器壁的碰撞都可看成是完全弹性碰撞。

气体通过这种碰撞可传递能量,其中任何一个分子运动方向和速率大小都是不断变化的,这就是杂乱无章的气体分子热运动。

(3)从总体上看气体分子沿各个方向运动的机会均等,因此对大量分子而言,在任一时刻向容器各个方向运动的分子数是均等的。

(4)大量气体分子的速率是按一定规律分布,呈“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且这个分布状态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时,平均速率会增大。

今天我们就是要从气体分子运动的这些特点和规律来解释气体实验定律。

(二)教学过程设计1.关于气体压强微观解释的教学首先通过设问和讨论建立反映气体宏观物理状态的温度(T)、体积(V)与反映气体分子运动的微观状态物理量间的联系: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对确定的气体而言,温度与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有关,温度越高,反映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体积影响到分子密度(即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对确定的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而言,分子总数N是一定的,当体积为V时,单位体积内n越小。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选修3-4 第十三章 1 光的反射和折射 教案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选修3-4 第十三章 1 光的反射和折射 教案

养学生总结分析的逻辑能力。

新课教学1 这一节课我们复习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知道光的反射遵循反射定律,那光的折射应该遵循何规律?1.介绍折射的相关物理量如图所示,光从空气射入介质,AO为入射光线,O为入射点,OC为折射光线。

入射角: 入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i叫做入射角。

折射角: 折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r叫做折射角。

2.在黑板上演示:激光笔发出绿光对准半圆形玻璃砖的光心从空气射入玻璃,观察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相对位置及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要解释半圆形玻璃砖内的折射光线与半圆面的出射光线共线,在半圆面发生了第二次折射,垂直入射垂直折射,所以折射角可以看出射光线。

先演示特殊情况——光沿法线入射,不偏折,再演示任意角入射。

a.让学生观察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及界面的法线空间关系:b.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入射角始终大于折射角。

3.定量测量8组入射角与折射角数共面,分居法线两侧学生读取数据并记录学生计算数据验证老师的猜测,不对。

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猜测:会不会两角培养类似概念的迁移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推理能力培养学生读取实验数据的能力培养学生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A介质riC空气O据,建议入射角分别取10°、20°、30°、40°、50°、60°、70°、80°,列出原始数据表(为了方便学生参与获取数据,用摄像头投影到大屏幕,大家一起读取和记录数据。

但要先明确光线有一定宽度,可用光线的中心来读入射角和折射角)教师打开excel表格,录入测量数据并处理: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猜测:两者的差是不是定值呢?同学还有什么猜测?教师选择实验数据,运用excel自带的数据处理描点作图,得到i-r坐标中的8个点,前几个点大致在一条直线,后几个点位置明显不在线上,入射角与折射角存在着简单的正比关系,但只有对比较小的入射角才大致相符,这点早在公元1400年,托勒密也曾经这样认识,否定了这种猜测。

1光的反射和折射-人教版选修3-4教案

1光的反射和折射-人教版选修3-4教案

光的反射和折射-人教版选修3-4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基本概念。

2.熟悉平面镜和球面镜的特点、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3.掌握透镜的种类、性质和成像的基本公式。

4.能够解决简单的光学问题。

二、教学重点1.光的反射和折射的概念和规律。

2.平面镜和球面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3.透镜的种类、性质和成像的基本公式。

三、教学难点1.球面镜的成像规律。

2.透镜的成像公式。

四、教学内容1. 光的反射光线垂直入射到镜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反射面法线上的投影互相重合。

光的反射是铜镜、水面、玻璃等不透明物体所表现的基本特性。

2. 光的折射光在介质之间传播时,由于光速的变化而改变传播的方向。

光的折射是指光线经过不同密度介质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3. 平面镜平面镜是由平面玻璃或透明板在一面附着上铝或其他金属制成的镜子,是最简单的光学元件。

平面镜有以下特点:1.光线入射平面镜上的法线和镜面成等角。

2.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后,入射和反射两条光线与法线成等角,并在法线上对称。

3.平面镜不会引起光线的聚焦和分散,只能产生虚像。

4. 球面镜球面镜是由一块球面的内侧或外侧镀上一层反光材料而制成的光学元件。

球面镜有以下特点:1.光线入射时,法线、光线入射点和球心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2.球面镜内侧反射和外侧反射的特点不同。

3.球面镜能够聚光或发散光线,产生实像或虚像。

5. 透镜透镜是一种光学元件,可以将光线的传播方向改变,并能产生实像或虚像。

透镜有以下种类:1.凸透镜:中央较厚,边缘较薄,能使平行光线聚焦,形成实像。

2.凹透镜:中央较薄,边缘较厚,能使平行光线散开,形成虚像。

3.双凸透镜和双凹透镜:两面都是曲面,都能形成实像和虚像。

透镜的成像公式为:透镜成像公式透镜成像公式其中,s1为物距,s2为像距,f为透镜的焦距。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相关知识点,加强学生对光学知识的理解。

2.实验法:展示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实验,让学生亲手进行实验。

高二物理选修34第十三章13.1光的反射与折射教案

高二物理选修34第十三章13.1光的反射与折射教案

高二物理选修34第十三章13.1光的反射与折射教案学案教师活动(含学法指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一)光的反射和折射观察并回答:一部光,还有一部分光会,但传播方向与入射光的传播方向相比,发生.光从第1种介质射到它与第2种介质的分界面时,一部分光会返回到第1种介质,这种现象叫.另一部分光会进入第2种介质的现象,叫做.(二)光的反射定律: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反射光1、检查评价学生课前预习效果;2、实验演示光在两种介质界面上传播时发生的现象,引入对光的折射现象的研究.1、学生课前预习,完成学案中的复习回顾部分;2、复习光的反射定律及反射光路可逆知识;1、有效的预习有利于课堂的高效学习.2、使学生明确课标要求以及本节课堂教学的步骤和内线,入射光线在法线;2、反射角入射角.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容,从而有效地参与课堂学习,体现主体作用.二、新课教学(一)光的折射定律将演示实验获得的数据填入下表.投影展示让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玻璃的实验过程中一组实验数据,让学生进行计算(借助三角函数表与计算器).入射角i(°)折射角r(°)i/r sini/sinr10 20进行入射角和折射角关系的实验研究,测定八组,记录实验数据,通过对比i/r和sini/sinr,概括分析1、学生边观察边思考2、认真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把ri与risinsin进行对学生在初中对于反射的了解已经非常到位了,但对于折射,还只是知道了一304050607080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成.如果用n来表示这个比例常数,就有.这就是光的折射定律,也叫斯涅耳定律.在折射现象中,光路角度关系,从而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对折射定律的认识.比,找到i、r的定量关系.些定性的规律.通过本节课的实验探究确定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定量关系.是的.(二)折射率1、物理意义:折射率是一个反映的物理量.折射率n越大,光线偏折越.2、折射率的定义: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与的比值n,叫做这种介质的绝对折射率,简称折射率.3、材料折射率的存在,不仅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还能改变光的传播速度.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和真空中的光速c、材料n之间有以下关(二)折射率1、通过前面的实验探究,帮助学生建立折射率的概念;2、介绍绝对折射率和相对折射率,让学生体会折射率具有相对性.1、体会折射率是一个反映介质光学性质的物理量,了解绝对折射率和相对折射率;2、参阅课本P46表1,了解几折射率n反映了介质的一种光学性质,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此概念的建立是在前面实验的基础上,不系.种介质的折射率,体会材料折射率的存在,不仅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还能改变光的传播速度.论i、r 怎么变化,而risinsin是个定值,它反映了介质的一种性质,从而牢固建立了折射率的概念.(三)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1、提供以下实验器材:玻璃砖一块、白纸、教师辅导学生做好实验可参阅课本P46设计操作实验,木板、大头针、图钉、三角板、量角器、铅笔.2、实验步骤:(1)把白纸用图钉钉在木板上;(2)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a作为玻璃砖的上界面,画一条线段AO作为入射光线,并过O点画出界面a的法线NN′;(3)把长方形的玻璃砖放在白纸上,使它的一个长边跟a严格对齐,并画出玻璃砖的另一个长边a′;(4)在AO线段上竖直地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5)在玻璃砖的a′一侧竖直地插上大头针P3,调整眼睛观察的视线,要使P3恰好能挡住P1和P2在玻璃砖中的虚像;并指导学生进行数据处理.1、课件展示数据处理方法:(1)计算法:量角度查三角函数表计算;(2)单位圆法:以O点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一个圆,利用三角形相似相应弦长度之的实验,明确实验原理并体会实验步骤.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并将结论向全班展示.进行实验探究,培养实验探究能力.(6)用同样的方法在玻璃砖的a′一侧再插上大头针P4、使P4能同时挡住P3本身和P1、P2的虚像;(7)记下P3、P4的位置,移去玻璃砖和大头针.过P3、P4引直线O′D与a′交于O′点,连接O、O′,OO′就是入射光AO在玻璃砖内的折射光线的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1光的反射和折射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反射定律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解释有关现象.2.知道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并能用来处理有关问题.3.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及作图方法.4.理解折射定律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解释有关的光现象和计算有关的问题.[5.知道折射光路是可逆的,并能用来处理有关的问题.6.知道折射率的定义及其与光速的关系,并能用来进行有关的计算.二、能力目标1.会用反射定律解释有关现象和处理有关问题.2.会用折射定律计算有关的问题,能理解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并能用来进行有关的计算.三、德育目标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通过相关物理量变化规律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2.渗透物理研究和学习的科学态度教育.●教学重点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概念.●教学难点光的折射定律和折射率的应用.●教学方法本节课成功的关键在于做好实验.通过实验先定性观察再定量测量,引导学生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再来领略前人所做的思考从而领会数据分析的几种常用方法——比值法、乘积法、加减法、图象法等,为学生今后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打开思路.最后通过例题练习巩固所学内容.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我们已经知道了,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那么,当介质不均匀或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学生]反射,折射[教师]对,这一节课,我们先简要地复习光的反射,再深入地研究光的折射现象.二、新课教学(一)光的反射现象反射定律1.介绍光学演示仪,指明观察对象——光在从一种介质(空气)进入另一种介质(玻璃)时发生的现象(半圆柱玻璃砖直面柱心正对入射光)2.演示:光在到达空气和玻璃的交界面处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空气中,另一部分光进入玻璃继续传播,但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3.学生边观察边回忆反射定律:转动光具盘以改变入射角,让前排学生读出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数据.两者相等.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光具盘面是竖直的,在这个面上同时能看到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说明两线共面,又因为法线也在这个面内.故三线共面.4.归纳反射定律:三线共面两角相等.5.反射光路可逆(二)平面镜成像及作图1.让学生回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正立、等大、异侧、虚像、对称.2.教师简述平面镜成像原理、作图方法并予以示范.a.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光点S入射到平面镜的光线,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即为S的像,人眼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经验,感觉反射光都是从S′发出的.b.平面镜成像作图.讲:两条光线即可确定像点的位置.所以无需多画.步骤是:(1)由对称性确定像点的位置;(2)任意画两条入射光线;(3)过像点作出对应的两条反射光线;(4)若是作物体AB的成像光路图,则只需作出A、B点的成像光路图.连接A、B点即可.(三)折射定律师:光从空气射入玻璃这一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我们把这种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课件演示:光的折射]入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θ1 叫入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相间的夹角θ2叫做折射角。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初中学过的光的折射定律。

[多媒体辅助] 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

师:但是,入射角跟折射角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呢?现在我们做实验看看。

[多媒体辅助] 介绍仪器特别是半圆形玻璃砖的直面是沿刻度盘的90°——90°刻度线放置的,当激光器发出的一束水平细光束有空气进入半圆形玻璃砖的直面,即界面时,垂直直面的0°——0°刻度线为二者界面的法线。

[演示一]将半圆形玻璃砖放在适当位置,打开激光演示仪,让激光器发出的一束激光照在半圆形透明玻璃砖的直面上,改变入射角,让学生观察折射角、入射角的变化情况以及在两种介质的分解面上反射光线、折射光线的能量改变情况。

[多媒体辅助、由学生小结]随入射角的增大,折射角也增大,且反射光线的能量比例逐渐增大,折射光线的能量比例逐渐减小。

师:那么折射角是随入射角成正比例的增加,还是成平方、成平方根的增加,还是其他关系,折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确切的定量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看一组实验数据。

师:请同学们分析一下表中数据,θ1、θ2间具有怎样的定量关系?结论: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如果用n来表示这个比例常数,则有sinθ1/ sinθ2=n12师:这就是光的折射定律。

对于折射现象,人类早在公元140年就进行了测量,直到1621年才有斯涅尔找到了折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这种定量关系。

可见,发现或总结一个物理规律需要坚强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

因此,折射定律又叫斯涅尔定律。

同学们知道:“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折射现象光路也可逆吗?[演示二]让光线逆着原来的折射光线射到界面上,光就会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线发生折射。

即: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课件演示:折射现象光路可逆) (四)折射率师: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是一个常数1.50,那么,当光从空气射入其他介质如水中时,这个比例常数还是1.50吗?下面我们用实验求证一下。

[演示三]将刻度盘放入水槽中,加水恰好至90°线。

入射光线要恰好通过中点O ,记录几组数据并处理。

师:可见,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仍是一个常数,但对水来说,这个常数不是1.50而是1.33。

如果换用金刚石,这个常数则为2.42。

由此可见,这个常数是一个与介质有关的量,介质不同这个常数不同。

我们从比较表一、表二中的数据来看,在入射角相同的情况下,常数大的折射角小,说明常数大的折射光线偏离原来入射光线的方向较大,我们也就可以说常数较大的这种介质对光线的偏折能力较大。

而常数较小的,折射角反而大,折射光线偏离原来入射光线的方向也就较小,说明介质对光线的偏折能力也小,因此,这个常数反映了介质对光线的偏折能力,我们把这个常数定义为介质的折射率。

21sin sin θθ=n (真空射入其它介质) 物理意义:折射率是反映介质对光的偏折能力大小的物理量,是介质的光学性质,由介质本身决定,与θ1、θ2无关。

研究表明,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在介质中传播速度v 与折射率的关系为nc v[自学讨论]学生教材52页有关内容,讨论并回答如下问题: [多媒体投影]1、为什么任何介质的折射率都大于1?2、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传播时,介质对光所呈现出来的折射率n 是多少?3、光由其他介质射入空气时,n = sin θ1/ sin θ2 是否还适用,如果适用θ1、θ2 分别应是什么角?[学生回答] 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而在其它介质中,光的传播速度v<c ,介质的折射率也就大于1。

(老师补充)因此,当光线由空气射入介质时,如由空气射入玻璃、水中(教师形象示范出),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叫近法线折射;当光线由介质射入空气时,如由玻璃或水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叫远法线折射。

2、同一均匀介质中光速相同,n =v /v =13、适用。

θ1、应为折射角,θ2应为入射角。

即计算某种介质的折射率时,公式中θ1为空气中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θ2为介质中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每四个学生一组,利用插针法,掌握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原理和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讨论]实验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以减小误差? 如:入射角适当大一些;大头针的距离适当远一些等。

[利用课件投影例题]如图1所示,一储油桶,底面直径与高均为d 。

当桶内无油时,从某点A 恰能看到桶底边缘上的某点B 。

当桶内油的深度等于桶高的一半时,由点A 沿方向AB 看去,看到桶底上的点C ,两点C 、B 相距d /4。

求油的折射率和光在油中的传播速度。

解:如图2所示,因底面直径于桶高相等,由此可知∠A OF =∠ABG =45°;由OD =2CD 可知∠COD 的正弦sin ∠COD =22ODCD CD =51油的折射率n =sin ∠AOF /sin ∠COD =210光在油中的传播速度v =c /n =1.9×108m/s[小结]眼睛在A 点看到C 点的实际上是进入眼睛的折射光线OA 反向延长线上的C 点的象,且在C 点的正上方。

故放入水中的硬币看上去好像变浅了,水中的筷子向上折了。

(三)课堂总结、点评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确定了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是一个常数的定量关系,得出了折射定律,而且我们还定义了介质的折射率,它反映了介质的光学特性。

我们还学习了用插针法测定玻璃折射率的方法。

(四)课余作业完成P54“问题与练习”的题目。

附:课后训练1、斜插入水中的筷子与竖直方向成45°角,由空气中向下观察看,看到筷子筷子在水中的部分与竖直方向所成的角为θ,则()(A ) θ<45° (B ) θ>45° (C ) θ=45° (D )条件不足,不能确定[答案](B)2、光从空气射入折射率为3的介质中,反射光线恰垂直于折射光线,求入射角为多大?(该题教师要先画出光路图,而后再让学生做题)([答案]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