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性心脏病解析
浅谈藏西医联合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
![浅谈藏西医联合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https://img.taocdn.com/s3/m/f5d05108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7e.png)
浅谈藏西医联合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摘要:高血压性心脏病是由于血压长期升高使左心室负荷逐渐加重,左心室因代偿而逐渐肥厚和扩张而形成的器质性心脏病。
高血压性心脏病一般出现在高血压病起病数年至十余年后,根据心功能变化情况可分为心功能代偿期和心功能失代偿期。
在临床治疗中我们采用藏、西医联合用药的方式,用以多种降压药小剂量混合配制的梯级式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运用纯天然的藏成药,既发挥降压协同作用,又降低了药物的毒副作用,有效的改善了高血压引起的心力衰竭。
一、西医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认识高血压所引起的心脏病通常要经历一個漫长的过程,也是高血压晚期的一种合并症。
由于高血压病时小动脉的持续性痉挛和广泛的小动脉硬化,使得血液循环的外周阻力加大,血压升高。
左心室为了克服来自小动脉的阻力,而必须加强收缩,将血液注入大动脉。
这样左心室的肌肉逐渐发生代偿适应性肥大。
这只是出现在高血压病早期,随着高血压的持续发展,肥大的心肌纤维处于一种相对的缺血缺氧状态。
另一方面,冠状动脉由于长期高血压的影响,而发生血管壁营养障碍,内膜通透性增高,有利于血液中的类脂质向内膜浸润而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又进一步加重了心肌的缺血、缺氧,这样,心肌长期缺血,缺氧必然导致心肌代谢障碍,收缩力减弱以至发展为左心为主的心力衰竭。
左心衰竭进一步引起肺循环淤血,肺循环内压长期增高,使右心室负荷增加而逐渐代偿肥厚,当代偿失调时可导致右心衰竭。
随着左、右心室衰竭的发展,临床上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咯血、脉速而不规则,心慌、乏力、紫绀、浮肿、活动受限。
严重者可出现嗜睡、烦燥。
甚至精神错乱等一系列症状。
除原有的心血管疾病体征外,常示心浊音界扩大,心前区心脏搏动弥散或呈抬举样,心尖及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听到舒张期奔马律。
由于左心室扩大,引起二尖瓣相对关闭不全;右心室扩大而导致三尖瓣相对关闭不全时可在心尖部及三尖瓣区听到收缩其吹风样杂音。
《高血压性心脏病》课件
![《高血压性心脏病》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e619fe7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ea.png)
欢迎来到《高血压性心脏病》PPT课件,本课程将深入探讨高血压性心脏病的 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让我们一起了解这个疾病的重要性和影 响。
什么是高血压性心脏病?
高血压性心脏病是指长期不受控制的高血压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改变。 这种疾病有许多相关的病症,我们将一一探讨。
预防高血压
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 检查来预防高血压。
控制饮食
减少盐分摄入,增加蔬果和 全谷物摄入。
锻炼身体
保持适度的体重和进行有氧 运动。
结束语
1 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危害
如果不加以控制,高血压性心脏病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2 健康生活建议
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及时的治疗,我们可以预防和减少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发生。
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症状
1 心悸
2 气促
感觉心脏跳动过快或过慢。
呼吸困难,无法正常进行 日常活动。
3 疲劳
感觉疲倦和无力,缺乏精 力。
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使用药物来控制血压和改善心 脏功能。
改善生活方式
通过饮食和锻炼等方式来改善 心血管健康。
手治疗
如果病情严重,可能需要手术 干预。
高血压性心脏病的预防方法
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病因
高血压是指血液在动脉血管中流动时对动脉壁施加过高的压力。有许多原因会导致高血压,而高血压则会对心 脏产生不良影响。
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分级
轻度
心脏结构和功能受轻微影响, 但仍能正常工作。
中度
心脏结构和功能受中等程度 影响,需要一定的治疗和监 控。
重度
心脏结构和功能严重受损, 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高血压与心脏病的关系解析
![高血压与心脏病的关系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56944b3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22.png)
高血压与心脏病的关系解析高血压和心脏病是两个常见的健康问题,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
一方面,高血压是导致心脏病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另一方面,患有心脏病的人也更容易同时患有高血压。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解析高血压与心脏病之间的关系。
1. 高血压对心脏的影响高血压会给心脏带来巨大的负担,长期高血压可导致以下几方面对心脏的不良影响。
1.1 增加心脏负荷高血压意味着动脉内壁受到持续性的过量力量作用, 心脏需要增加收缩力以推动大量流经小动脉、毛细血管的大批液体。
这使得左心室肥大,进而增加了冠状动脉供应心肌所需氧气和养分的程度。
1.2 加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供应心肌的血液,而高血压加速了动脉硬化过程,形成斑块。
当冠状动脉的内膜破裂或者斑块增生导致狭窄时,血流就无法顺利通过,给心肌提供足够的氧气和养分,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1.3 引发心律失常高血压也可能导致心电传导异常,使得心脏节律发生紊乱。
常见的有室性逸搏、室上性或房室传导阻滞等,在持续时间较长、频率较高、不易恢复时可引发严重的心律失常。
2. 心脏病对高血压的影响心脏病作为一种器质性损伤,其本身也会对高血压产生影响。
2.1 加重高血压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妨碍了正常的血液流动。
例如左室收缩功能下降、舒张功能受限等情况下,大量残留于左室中的血液将导致压力进一步上升,从而加重高血压病。
2.2 难以治疗心脏病引起的高血压常伴随有醛固酮分泌增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亢进等情况,使得高血压更难以通过传统的降压药物来控制。
3. 共同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和心脏病之间存在共同的危险因素,这也是它们关系密切的原因之一。
3.1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个器官和系统都会出现相应程度的退化。
其中包括动脉硬化、心肌健康下降等变化,这些都与高血压和心脏病的发生风险增加有关。
3.2 家族遗传史许多人患有高血压或心脏病是因为基因遗传。
如果你的家族中有高血压或心脏病患者,则你自己也更容易患上这两种疾病。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高血压性心脏病-病例分析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高血压性心脏病-病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5408e7f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95.png)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高血压性心脏病-病例分析病例摘要:患者,男,62岁。
渐进性活动后呼吸困难5年,明显加重伴下肢浮肿1个月前,因登山时突感心悸、气短、胸闷,休息约1小时稍有缓解。
以后自觉体力日渐下降,稍微活动即感气短、胸闷,夜间时有憋醒,无心前区痛。
曾在当地诊断为“心律不齐”“冠心病”,服药疗效不好。
一个月前感冒后咳嗽,咳白色黏痰,气短明显,不能平卧,尿少,颜面及两下肢浮肿,腹胀加重而来院。
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
体格检查:体温37.1℃,脉搏72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60/96mmHg,神志清,半卧位,口唇轻度发绀,颈静脉充盈,心界向两侧扩大,肝肋下2.5cm,双下肢有明显的凹陷性水肿。
两肺可闻及细湿啰音,未闻及心脏杂音。
X线检查示心界向双侧扩大,向左下扩大明显。
冠状动脉造影未发现狭窄。
入院诊断为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
分析讨论:(1)分析患者心力衰竭的原因及诱因。
(2)哪些是心力衰竭引起的临床表现?解释其发生机制。
讨论分析与提示:(1)原因:心脏负荷过重,高血压。
诱因:感染 (1个月前感冒后咳嗽)。
(2)心力衰竭引起的临床表现:少尿、双下肢水肿、端坐呼吸、颈静脉充盈、口唇发绀、心肌扩大。
各个机制,如少尿机制:心力衰竭时,由于心排血量下降,加上交感神经兴奋使肾动脉收缩,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增强,导致尿量减少。
水肿最主要的发病因素是水钠潴留和毛细血管压升高。
端坐呼吸:心力衰竭患者平卧可加重呼吸困难而被迫采取端坐位或半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程度。
拓展思维,全面分析问题。
辨证论治高血压性心脏病
![辨证论治高血压性心脏病](https://img.taocdn.com/s3/m/0d77e225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23.png)
辨证论治高血压性心脏病1.肝阳上亢 眩晕耳鸣,头痛且胀,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胸闷心悸,少寐多梦,口苦,舌红苔黄,脉弦。
肝肾之阴不足,肝阳亢进无制而上冒清空,故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母病及子,气机郁滞,则胸闷心悸。
治宜平肝潜阳,滋养肝肾,安神宁心,宽胸理气,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钩藤、生石决明、川牛膝、丹参各30g,杜仲、益母草、茯神、夜交藤各12g,天麻、桑寄生、山栀、黄芩各10g,代赭石、龙骨、牡蛎各20g。
兼肝气郁结者加柴胡10g;火热亢盛者加用龙胆草、夏枯草、丹皮各10g。
2.痰浊阻滞 眩晕头痛,头重如蒙,胸闷恶心,心悸多寐,苔白腻,脉弦滑。
脾失健运,痰浊内阻,上蒙清窍,清阳不展,故头痛昏蒙;痰浊阻滞,气机不利,升降失常,故胸闷恶心。
治当化痰降浊,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半夏、白术各15g,茯苓、陈皮各12g,天麻18g,桂枝、薤白各10g,甘草6g。
眩晕较甚且呕吐频作者加代赭石15g,生姜3片;脘闷不食者加白蔻仁12g,砂仁9g;痰阻气郁化火者去桂枝,加黄芩、竹茹、枳实各12g。
3.瘀血内停 胸闷钝痛,痛如针刺,头晕头痛,唇舌青紫或舌有瘀点瘀班,脉细涩或细。
久病入络,瘀血内停,脉络不畅,血脉瘀滞,故胸闷钝痛,痛如针刺;唇舌青紫,脉涩为瘀血内停之候。
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方用通窍活血汤化裁:桃仁、红花、赤芍、川芎、郁金、菖蒲、白芷各10g,丹参30g,细辛6g,老葱3根,生姜3片,红枣5枚,麝香0.3g(冲服)。
久病气血不足者加黄芪、当归各12g;胸痛甚者加降香、郁金、延胡索各10g。
4.心肝阴虚 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眩晕耳鸣,两目干涩,颧红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津,苔薄黄,脉弦细数。
心肝阴虚,不能滋养头目,则眩晕耳鸣。
两目干涩;心阴不足,心失所养,故心悸健忘,失眠多梦。
治当养肝平肝,滋阴安神,方以建瓴汤合酸枣仁汤加减:生地、柏子仁、山药、枣仁各12g,白芍、生龙骨、生牡蛎各18g。
眩晕较甚者加天麻12g,菊花18g;虚热内盛者加知母12g,熟地10g。
高血压性心脏病
![高血压性心脏病](https://img.taocdn.com/s3/m/719a6b3643323968011c9271.png)
高血压性心脏病是由于血压长期升高使左心室负荷逐渐加重,左心室因代偿而逐渐肥厚和扩张而形成的器质性心脏病。
高血压性心脏病一般出现在高血压病起病数年至十余年后,根据心功能变化情况可分为心功能代偿期和心功能失代偿期。
在心功能代偿期,病人可无明显自觉症状,但在心功能失代偿期,则逐渐出现左心衰竭的症状,开始时仅在劳累、饱食或说话过多时感心悸、气喘、咳嗽,以后症状逐渐加重,上述症状呈阵发性发作,多表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并痰中带血,严重时可发生急性肺水肿。
病因病理高血压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各型高血压达到一定的时间和程度使左室负荷加重,继而发生左室肥厚、增大或/和功能不全者,均可称为高血压性心脏病。
[编辑本段]临床表现有血压显著升高,多数舒张压持续在90毫米汞柱以上。
症状有头痛、头昏、乏力、心悸等。
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大。
[编辑本段]影像学表现典型高心病X线表现:主动脉除扩张外,主动脉延伸迂曲,主动脉弓上缘可达或超过胸锁关节水平,主动脉结明显向左突出,心腰显示凹陷。
多年高血压后左室有向心性肥厚,故早期不易看出。
典型高心病X线表现:主动脉除扩张外,主动脉延伸迂曲,主动脉弓上缘可达或超过胸锁关节水平,主动脉结明显向左突出,心腰显示凹陷,成为典型的“主动脉型心脏”。
如左室增大显著可见左房亦增大,左室功能不良时,则出现肺淤血等;相继右室亦增大.一般x线所示左室肥厚与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结果不全一致,应重视多指标进行考虑。
1.单纯的左室心肌肥厚(高血压程度不重或病程较短)。
X线可仅表现为左室圆隆或隆凸,亦可无明显异常。
2.血压增高较著、病程较长者,可有典型表现:心脏结构一览图(1)胸主动脉(升弓部和弓降部)扩张,屈曲延长,与增大的左心室构成“主动脉型”心影形态.(2)左室增大,早期以心肌肥厚为主,仅表现为左室的圆隆、凸出。
左室显著增大,主要为扩张因素造成,出现较晚。
3.左心功能失代偿时出现肺淤血、间质肺水肿等肺静脉高压表现。
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b036c5f8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7a.png)
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高血压性心脏病简称高心病,是高血压病最常见的并发症。
是因血压持久升高而致血管阻力增大,心脏负荷增加,左室发生代偿性肥厚及扩张、心脏增大的一种疾病。
当心脏代偿失调,则发生心功能不全,早期为左心功能不全,晚期可致全心功能不全。
结合本病临床表现,一般将其归类于中医“眩晕”、“头痛”、“心悸”、“胸痹”等范畴。
【病因病理】一、西医本病由血压持久升高所致。
病理表现为血压增高后周围阻力增加,左心室负担加重,逐渐发生代偿性左心室肥厚,此时心肌纤维肥大,间质中纤维组织增生。
左心室肥厚的程度与血压高度常呈正比。
然后心搏量和心排血量逐渐下降,血浆容量也减少,左心室由肥厚而扩张,心功能逐渐失代偿,终至左心衰竭。
左心衰竭引起肺静脉郁血,肺动脉血压因而增高,将进一步影响到右心室功能,于是右心室也肥厚、扩张,最终可产生全心衰竭。
本病常同时伴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心肌缺血,因而加重心脏的变化。
二、中医形成本病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但总以心肝肾为病变中心,旁及肺脾。
虚为五脏气血阴阳亏损,实则气滞血瘀、痰浊水饮。
临床多表现为本虚标实证。
1.肝阳上亢 因长期抑郁恼怒,气郁化火,使肝阴暗耗,风阳升动,上扰清空,或肾阴素亏,肝失所养,以致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可见头痛、眩晕、胸闷、心悸等症。
2.痰浊阻滞 劳逸失度,饮食不节,嗜酒肥甘,伤于脾胃,健运失司,以致水谷不化精微,聚湿生痰,痰湿内阻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胸阳不展而致眩晕、头痛、胸闷。
3.瘀血内停 外伤跌仆,或久病入络,或气滞血瘀,或水湿凝结,血运不畅,脉络瘀阻而现胸闷、心痛之症。
4.心肝阴虚 热病后期,伤津耗液,或过服温热之品,劫伤津液,以致心肝阴虚,肝阳偏亢,心失所养,表现为心悸、眩晕等症。
5.心肾阳衰 久病阴损及阳,阴阳俱虚而致心肾阳衰,水道失利,上凌于心,则现喘促、心悸、水肿。
【临床表现】一、症状本病以高血压及其所致心脏病之症状为主要表现,如弦晕、头痛、耳鸣、失眠、乏力、肢麻、气喘、心悸、水肿等。
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症状
![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症状](https://img.taocdn.com/s3/m/7b7e219b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27.png)
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症状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长期未得到控制的高血压可能会对心脏造成损害,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
高血压性心脏病是高血压引起的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的总称,是高血压并发症中较为严重的一种。
了解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症状对于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
症状表现:1. 心悸:患者可能会感到心跳不规律或心跳加速,这是心脏试图适应高血压负荷的一种表现。
2. 胸闷:由于心脏负荷增加,患者可能会感到胸部压迫感或不适。
3. 气短:心脏泵血功能减弱,导致血液循环不畅,患者可能会在进行轻微活动后感到呼吸困难。
4. 水肿:心脏泵血功能不足可能导致液体在体内积聚,尤其是在脚踝和腿部,形成水肿。
5. 疲劳:心脏泵血效率降低,导致全身组织器官供血不足,患者可能会感到全身无力,容易疲劳。
6. 胸痛:心脏供血不足,可能会引起胸痛,尤其是在体力活动后。
7. 头晕:由于血压波动或心脏泵血功能不足,患者可能会感到头晕或头昏。
8. 晕厥:在某些情况下,心脏泵血功能严重不足,可能会导致短暂性意识丧失,即晕厥。
预防与治疗:- 控制血压:定期监测血压,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来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 健康饮食:减少盐分摄入,增加蔬菜和水果摄入,限制高脂肪和高糖食物。
- 适量运动: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游泳或骑自行车等。
- 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均会对心脏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对预防高血压性心脏病至关重要。
-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心脏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心脏问题。
高血压性心脏病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需要患者及其家人的高度重视。
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改变和医疗干预,可以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减少心脏病的风险。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高血压性心脏病
![高血压性心脏病](https://img.taocdn.com/s3/m/084e2b06102de2bd97058860.png)
高血压性心脏病常见病因高血压长期控制不佳所致目录1.1病理生理改变2.2临床表现3.3检查根本信息英文名称hypertensiveheartdisease就诊科室心科常见发病部位心脏常见病因高血压长期控制不佳所致常见病症头痛,胸闷,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状痰等传染性无病理生理改变1.左室肥厚〔LVH〕LVH是一种心肌对血压升高的代偿性改变,心肌收缩力增强以维持足够的心排量,但时间长可引起心肌细胞肥大,肌纤维增粗,退行性变,毛细血管相对密度下降等改变。
早期出现心肌重塑现象,即向心性重塑,心肌细胞肥大,但数量并不增加,排列改变,胶原纤维增多,逐步胶原累积超过20%出现纤维化,以取代失去功能的细胞,从而发生向心性肥厚,最后发生容量负荷增加引起离心性肥厚。
高血压LVH首先反映在室间隔增厚上,后者是心脏大小循环所共有的局部,对左右心室收缩功能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舒功能减退舒期心衰的特征是左室容积减少和舒末压升高,LVEF正常或轻度减低。
这主要是由于心室收缩功能正常,而心室肌松弛性和顺应性减低使心室充盈减少;为增加心室充盈,左室必须提高充盈压而获得正常的心室充盈和心搏量。
另外LVH使心肌细胞肥大,尤其是心肌纤维化使心肌舒期压力-容量关系发生变化,也使心腔舒压升高,因此LVH可引起舒功能减退。
高血压病早期心脏结构功能改变,舒功能减退约占11%。
3.收缩功能减退有LVH者比无LVH者心衰高10倍,这是因为长期压力升高引起后负荷过度增高,引起血管壁厚度与心脏向心性肥厚与舒期松弛性受损,最终出现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腔扩大,心室舒末期容量增大,心室充盈压和心房压力均增高,肺静脉回流受阻,发生高血压心脏病急性或慢性左心衰竭。
临床表现1.早期临床表现早期表现一般不典型,病人可无明显自觉病症或仅有轻度不适如头痛、胸闷等,这些病症主要是高血压的一般病症,无特殊性。
2.进展期临床表现高血压时由于动脉血管压力过高,阻碍心脏泵出血液,心脏长期高负荷工作就出现了心肌肥厚和僵硬度增加,最终导致进入心脏的肺静脉血受阻,形成肺淤血。
高血压性心脏病,你知道吗
![高血压性心脏病,你知道吗](https://img.taocdn.com/s3/m/e72f9ad2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ab.png)
高血压性心脏病,你知道吗提到高血压,相信每个人都能说上几句,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顺便信手拈来身边几个高血压老病号的例子,但说到高血压性心脏病,很多人就不是很清楚了。
确实如此,高血压性心脏病并不像高血压那般普遍,一来目前的医学科普工作和全科医学发展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大众对自身健康越来越重视,社区医院在常见病方面也能给予患者详尽的指导和持续关注,所以有高血压也会及时得到控制,延缓进展;二来高血压本身就是一种慢性疾病,高血压心脏病也是如此,代偿期时一般没有明显症状,很多患者对自己得病的情况一无所知。
但是,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危险性也是毋庸置疑的,鉴于目前大众并未对其产生足够的重视,这篇文章就来和大家详细聊一聊高血压心脏病的那些事。
一、高血压、高血压性心脏病及两者的关系高血压已经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长期吸烟、喝酒、钠盐摄入过多、熬夜、高压状态,以及遗传,都是高血压的病因或诱发因素。
如果长期血压偏高,就会对血管产生损伤,血管在损伤之中不断修复,就会导致动脉硬化,而在眼底、肾毛细血管网这类细小血管密布的器官中,就可能导致器官功能下降甚至衰竭。
并且,受损的血管会更容易沉积脂质,使血管壁发生粥样硬化,如果发生在冠脉,就可能导致心肌梗塞,如果发生在脑血管,就可能发生脑梗塞。
而高血压性心脏病,不用多说,元凶就是高血压。
我们都知道,心脏是向全身供血的重要器官,它向血管内灌输血液可以类比为水泵向水管里面注水,如果水管内的压力比较高,水泵的负担就会变大,需要输出更高的功率才能维持以往的灌注效率,心脏同理,如果外周血管的压力比较大,心脏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维持全身供血,这种努力就是让心肌变得更厚更强壮。
所以,在短时间内,心脏可以通过增厚心室壁来达到所需的灌输动力,这种情况叫作代偿,但如果长期如此,心脏难免会失代偿,出现供血不足、心力衰竭等各种病症,这时,高血压性心脏病已经发展到了比较危险的程度了。
并且,由于心肌肥厚,从肺进入左心的血液也会受阻,可能导致肺淤血,甚至可能影响到右心功能,造成全心衰竭。
高血压性心脏病病例分析
![高血压性心脏病病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3f04c3b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cd.png)
高血压性心脏病病例分析概述高血压性心脏病是一种心脏疾病,主要由于长期高血压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而导致的。
这种疾病通常与高血压密切相关,严重程度取决于高血压的控制程度和持续时间。
本文将对一位患有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病例进行分析。
病例描述患者是一名65岁的男性,长期患有高血压。
患者平时有规律服用降压药物,但未遵医嘱停止饮酒和控制饮食。
近期因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就医。
临床表现1.患者主诉胸闷、心悸明显,平时活动轻微时即感到呼吸困难。
2.查体发现患者血压升高,心尖搏动范围扩大,心音低钝。
3.心电图显示心律失常,心脏肥大。
4.胸部X光片显示心脏扩大,肺部充血。
辅助检查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红细胞计数略高,血小板计数正常。
2.心肌酶谱:肌红蛋白、肌钙蛋白I、磷酸肌酸激酶轻度升高。
3.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壁厚度增加,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增加,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
诊断与治疗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病史,患者被确诊为高血压性心脏病。
治疗方案包括控制血压、限制盐分摄入、规律运动等。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降压药物、抗凝药物等。
结果在治疗下,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心功能得到改善,心脏结构也恢复了部分正常。
建议患者继续规范治疗,保持生活方式的调整。
总结高血压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对于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外,生活方式的调整也非常重要,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等。
希望通过这个病例的分析,能够让更多人认识和重视高血压性心脏病,早日预防和治疗。
以上是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病例的简要分析,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高血压性心脏病ppt课件
![高血压性心脏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2a1a70b05087632311212de.png)
9
心电图
? 高血压性心脏病表现为: 1. 左室高电压的表现 : (1) V5或V6的R波>2.5mV 或V 的R波+ V 的S 波>4.0mV (男性)或 >3.5mV (5 女性)。 (12)Ⅰ 导联的 R波>1.5mV ,aVL的R波>1.2mV ,aVF 的R波>2.0mV 或Ⅰ导联的 R波+ Ⅲ导联的 S波 >2.5mV 。2. 额面心电轴左偏 ,但一般不超过 - 30o。 3. QRS 总时间 >0.10s (一般不超过
? 随高血压病程的进展,左心室肥厚扩大, 心脏收舒功能减退,病人逐渐出现左心 衰竭。
高血压性心脏病 ppt课件
5
? 左心衰主要表现为:
? 1) 出现疲劳、气喘、心悸、咳嗽、咯血 等症状;
? 2) 平卧时出现气急,坐起后即好转;
? 3) 活动量不大,但出现呼吸困难,严重 时患者可在睡梦中惊醒。
高血压性心脏病 ppt课件
18
? 2.应首先选用“A(动脉)”项降压效果 稳定、持续和具有显著心脏保护作用的 药物,如β-阻滞剂、转换酶抑制剂或钙 拮抗剂类。
? 3.心功能衰竭期的治疗强调降低后负荷, 即扩血管药物尤其是动脉扩张剂的使用。 适当配合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及利尿剂。
高血压性心脏病 ppt课件
17
高血压性心脏病 ppt课件
0.11s)。4. 并存ST-T改变, ST-T向量与QRS
最大向量常呈对向的趋势。在左心室高电压的
基础上,结合其他阳性指标之一,一般可以成 立左室肥大的诊断。
高血压性心脏病 ppt课件
10
高血压性心脏病 ppt课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1
超声心动图
什么是高血压性心脏病
![什么是高血压性心脏病](https://img.taocdn.com/s3/m/3854fb3fff00bed5b9f31db1.png)
什么是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病是目前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威胁很大的一种疾病,心脏病的治疗也是很复杂的,在平时大家应该对这样的疾病多一些了解,心脏病的类型很多,那么大家了解高血压心脏病吗,就是因为高血压的出现,再加上长时间的病情,得不到科学的治疗,引起的心脏病,下面我们来了解这一疾病。
高血压性心脏病原因遗传因素(20%)许多临床调查资料发现,高血压多基因遗传,同一家庭高血压患者出现比较集中,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生活饮食方式,但主要是有遗传因素存在,家族中诱发高血压性心脏病发病的因素也叫其他高。
体重因素(10%)体重与血压有高度的相关性,我国的人群研究结果无论从单因素或多因素分析,均证明体重指数偏高,是血压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诱发高血压性心脏病。
营养因素(15%)过多的食盐、大量饮酒、膳食中过多的饱和脂肪酸或不饱和脂肪酸与脂肪酸比值过低,均可使血压升高,诱发高血压性心脏病。
其他因素(8%)现已证明的吸烟、心理因素等都与高血压的患病及加重,最后诱发高血压性心脏病有很大关系。
高血压性心脏病症状典型症状: 劳累后心悸(85%)呼吸困难(85%)劳动后气急(85%)脉搏加速(75%)头晕(73%)心悸伴高血压(65%)1.早期临床表现:早期表现一般不典型,病人可无明显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如头痛、胸闷等,这些症状主要是高血压的一般症状,无特殊性。
2.进展期临床表现:高血压时由于动脉血管压力过高,阻碍心脏泵出血液,心脏长期高负荷工作就出现了心肌肥厚和僵硬度增加,最终导致进入心脏的肺静脉血受阻,形成肺淤血。
心肌肥大时需氧量增加,血液供应相对不足,常导致心衰发作。
舒张性心衰和收缩性心衰临床表现相似,临床不易鉴别。
由高血压引起的心衰的临床特点如下:(1)由于左心室舒张/收缩功能异常,可导致肺淤血,主要表现为①劳力性呼吸困难;②平卧时出现气急,坐起后即好转;③活动量不大,但出现呼吸困难,严重时患者可在睡梦中惊醒;④严重时出现端坐呼吸、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状痰。
高血压性心脏病
![高血压性心脏病](https://img.taocdn.com/s3/m/ff3af14efe4733687e21aa23.png)
四、高血压性心脏病hypertensive heart disease
诊断原则:
◆慢性高血压史
◆临床病理检查:左心室肥大
◆除外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左心室肥大:
如主A狭窄、心肌病
(一)病理变化
1.肉眼:
①向心性肥大(concentric hypertrophy):
心脏重量> 400g,左心壁增厚至
1.5-
2.0cm(正常1cm),乳头肌、
肉柱变粗,心腔不扩张。
②离心性肥大(eccentric hypertrophy):
晚期,左心腔扩大,室壁相对变薄,
肉柱、乳头肌变扁平。
2.镜下:心肌C肥大,分支多,核大深染
(二)发病机制
左心室肥大机制
1.功能上:BP↑→心脏负荷↑→心肌做功↑
2.代谢上:心肌毛细血管供氧、营养弥漫距离内
→适应做功↑→心肌C肥大
3.心肌肥大的细胞和分子水平机制:
可能:①机械性刺激
②生长F→肌球蛋白、肌凝蛋白表达的
调控基因变化,心肌肥大
(三)临床表现
1.早期:
◆左心向心性肥大→代偿→无明显症
◆X-ray,心脏超声:左心肥大
2.晚期:
左室离心性肥大→失代偿→左心衰竭。
高血压性心脏病临床诊断及早期治疗价值的探讨_1
![高血压性心脏病临床诊断及早期治疗价值的探讨_1](https://img.taocdn.com/s3/m/3e1b030d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ed.png)
高血压性心脏病临床诊断及早期治疗价值的探讨发布时间:2022-03-18T02:18:06.171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2期作者:王仕聪[导读] 分析高血压性心脏病临床诊断及早期的治疗价值。
王仕聪冕宁县中医医院四川省冕宁县 615600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性心脏病临床诊断及早期的治疗价值。
方法:抽选本院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共83例,依照电脑乱序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实验A组以及实验B组,其中实验A组41例,实验B组42例。
实验A组患者不应用任何提前性、早期性治疗,实验B组患者则应用早期地、科学地降压治疗。
结果:实验B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病症发展情况以及并发症出现概率均优于实验A组,P<0.05。
结论:早期地、科学地降压治疗能够行之有效的帮助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控制血压,减少心悸、呼吸困难等并发症出现的概率,促进患者病症情况的向好发展,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高血压性心脏病;临床诊断;早期治疗;应用价值高血压作为引起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若控制不当,则会引起心脏结构的改变以及心脏功能的运行障碍,进而发展成为高血压性心脏病[1]。
这一病症多发于高血压患者群体,且无法完全治愈,其病症的主要表现为轻微头痛或气短。
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应当及早到正规医院的心血管内科进行就医,控制病症情况,避免其持续恶化。
为此我院特抽选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83例实施差异性治疗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资料本次研究随机选取本院近两年所接收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共83例,并且依照电脑乱序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实验A组以及实验B组。
实验A患者的年龄范围为61-76岁,其均龄为(66.94±8.58)岁,不对其进行任何提前性、早期性的治疗措施,实验B组患者的年龄范围为62-76岁,其均龄(65.83±8.89)岁,主要应用早期的、科学的降压治疗。
将实验A组与实验B 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比较,P>0.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本段]鉴别诊断
需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鉴别。
预防常识:
1.本病是由血压长期升高导致心脏后负荷过重所诱发的心脏损害。长期系统的降压治疗能预防本病的发生、发展。2.长期、正规的抗高血压治疗能使肥大的心脏的损害程度改善,甚至完全恢复正常形态。单纯强调降压目的、忽视心脏保护的治疗方案是不全面和不科学的。 高血压为什么会导致心衰? 高血压时由于动脉血管压力过高,阻碍心脏泵出血液,心脏长期高负荷工作就出现了心肌肥厚和僵硬度增加,最终导致进入心脏的肺静脉血受阻,形成肺淤血。心肌肥大时需氧量增加,血液供应相对不足,常导致心衰发作。 由此可见,高血压与心衰(特别是左心衰)关系密切,是损害心脏舒张功能和收缩功能的主要疾病之一。由高血压引起的心衰的临床特点如下: 由于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可导致肺淤血,主要表现为: 1) 出现疲劳、气喘、心悸、咳嗽、咯血等症状; 2) 平卧时出现气急,坐起后即好转; 3) 活动量不大,但出现呼吸困难,严重时患者可在睡梦中惊醒。 左心衰竭常可累及右心室功能下降,形成全心衰竭,主要表现为 1) 紫绀; 2) 颈静脉明显充盈; 3) 右上腹疼痛,并有肝肿大; 4) 双下肢浮肿,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浮肿; 5) 少尿,多出现于心衰失代偿期; 6) 中老年人常出现脑血管疾病。
病因病理
高血压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各型高血压达到一定的时间和程度使左室为高血压性心脏病。
[编辑本段]临床表现
有血压显著升高,多数舒张压持续在90毫米汞柱以上。症状有头痛、头昏、乏力、心悸等。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大。
[编辑本段]影像学表现
典型高心病X线表现:主动脉除扩张外,主动脉延伸迂曲,主动脉弓上缘可达或超过胸锁关节水平,主动脉结明显向左突出,心腰显示凹陷。 多年高血压后左室有向心性肥厚,故早期不易看出。 典型高心病X线表现:主动脉除扩张外,主动脉延伸迂曲,主动脉弓上缘可达或超过胸锁关节水平,主动脉结明显向左突出,心腰显示凹陷,成为典型的“主动脉型心脏”。 如左室增大显著可见左房亦增大,左室功能不良时,则出现肺淤血等;相继右室亦增大.一般x线所示左室肥厚与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结果不全一致,应重视多指标进行考虑。 1.单纯的左室心肌肥厚(高血压程度不重或病程较短)。X线可仅表现为左室圆隆或隆凸,亦可无明显异常。 2.血压增高较著、病程较长者,可有典型表现:心脏结构一览图(1)胸主动脉(升弓部和弓降部)扩张,屈曲延长,与增大的左心室构成“主动脉型”心影形态. (2)左室增大,早期以心肌肥厚为主,仅表现为左室的圆隆、凸出。左室显著增大,主要为扩张因素造成,出现较晚。 3.左心功能失代偿时出现肺淤血、间质肺水肿等肺静脉高压表现。 4.心搏一般增强,左心缘搏动减弱提示左心功能不全。 5.超声心动图:可探查各心腔大小,测量室壁厚度,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及治疗疗效监测有重要价值。 6.MRI:能在任意方向层面成像,在显示左室增大及主动脉迂曲方面有其优势。
高血压心脏病的防治
高血压性心脏病发生和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长期持续的高血压状态,因此,在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治疗中,对高血压的治疗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尤其是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未发生前,就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治疗高血压。 对原发性高血压病应根据分级治疗的原则,选用合适的降压药和其他非药物治疗措施。使血压控制在较适宜的水平,避免增加心脏负担的因素,以防发生心力衰竭。对于继发性高血压,要针对引起血压升高的原发病进行治疗。同时采取降压措施,使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防止和延缓心脏病发生。对于已发生高血压性心脏病,而心脏功能处于代偿期,要避免能增加心脏负担的因素,如体力劳动,高盐饮食,上呼吸道感染,烟酒及精神刺激等;对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处于失代偿期,已发生左心衰竭者要积极治疗心力衰竭,减轻心脏前后负荷,予以扩血管药物,利尿,强心治疗。心力衰竭纠正后,血压要保持在可控制的范围内。若患者呈现心肌收缩力低下或反复发生心力衰竭者,可用地高辛维持量口服治疗,同时治疗各种合并症,如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防止心力衰竭复发。
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早期临床表现
早期表现一般不典型,病人可无明显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如心悸、头痛等,这些症状主要是高血压的一般症状,无特殊性。 随高血压病程的进展,病人逐渐出现早期在左心室向心性肥厚而无扩大阶段,血压升高、脉搏洪大、心尖搏动增强,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在左心 室扩大阶段,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呈抬举样心尖搏动,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心尖部第一心音增强,主动脉 瓣区第二心音呈高亢金属调;病程进一步发展,当左心室明显扩大,主动脉瓣亦发生粥样硬化病变时,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可闻及舒张期水波样杂音,可闻及第四心音及各种心律失常如心房纤颤、早搏等。
原发性高血压病分级治疗
高血压性心脏病发生和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长期持续的高血压状态,因此,在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治疗中,对高血压的治疗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尤其是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未发生前,就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治疗高血压。 对原发性高血压病应根据分级治疗的原则,选用合适的降压药和其他非药物治疗措施。使血压控制在较适宜的水平,避免增加心脏负担的因素,以防发生心力衰竭。对于继发性高血压,要针对引起血压升高的原发病进行治疗。同时采取降压措施,使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防止和延缓心脏病发生。对于已发生高血压性心脏病,而心脏功能处于代偿期,要避免能增加心脏负担的因素,如体力劳动,高盐饮食,上呼吸道感染,烟酒及精神刺激等;对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处于失代偿期,已发生左心衰竭者要积极治疗心力衰竭,减轻心脏前后负荷,予以扩血管药物,利尿,强心治疗。心力衰竭纠正后,血压要保持在可控制的范围内。若患者呈现心肌收缩力低下或反复发生心力衰竭者,可用地高辛维持量口服治疗,同时治疗各种合并症,如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防止心力衰竭复发。 血压高会造成心脏后负荷增加.你可以理解为心脏的负担加大,做的功增大了.虽然都可以代偿,但是日久天长会对心脏功能造成伤害. 所以关键是控制血压,但是也别控制的太低,在正常的上限(140/90)比较理想。 左右心室是心脏四个腔中的两个,是两个最重要的泵站.还有两个心房,全身的血都是通过心室泵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