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班级偶发事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偶发事件不可怕,教育智慧有妙招

——浅谈如何处理班级偶发事件

通钢一中王平林

所谓偶发事件是指学生中出现的突发的,意料不到的事件。如学生与学生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常常会因某一触发点而引发出种种矛盾或酿成较大的事件。偶发事件处理的好坏,是班主任工作能力的综合体现,是班主任工作艺术的检验,也是衡量一个教师成熟与否的标准之一。

一.“偶发”分类型,处理需对症下药

1.教学外部环境失常

教学不是封闭的.它与外部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不可能完全隔断外界的干扰。如:班主任正在开班会,室外一辆汽呼啸奔驰而过,或者是学校附近一家酒店开业,突然鞭炮齐鸣,这些都是教学外部环境的失常,影响班主任班会的顺利开展。

2. 教学内部环境失常

教学内部环境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内部环境对班主任上课的效果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正在使用的录音机发生故障,或者几只麻雀作为“不速之客”飞进教室,“叽叽喳噎”地叫个不停等等。这些情况的发生,无疑会分散或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

3.学生行为失当

(1)分心型

在班会课上,由于某些学生不注意听讲,或者由干班主任讲的时间过

长;学生听得倦怠,或者由于学生自制能力差;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边打瞌睡,做小动作,这时教师若提问,他们往往会答非所问,甚至引起同学哄堂大笑。

(2)出风头型

一个班几十学生,难免有几个爱出头的。如果平时这个班纪律性一直不强,那么这几个爱出风头的人往往会向教师发难,他们或在班主任讲课时,故意提出一些不该提的问题,有意为难教师,或在回答问题时,离题万里不着边际,或者与同学打闹、嬉戏。

(3)恶作剧型

有的学生对教师的某些对教师的做法不满或抱有成见,在课堂上伺机发难。也有极个别学生在课堂上故意捣乱,这样产生的偶发事件就属干恶作剧型。例如上课时,学生顶撞老师,导致中途停课;损坏公物等。

(4)纠纷型

班级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形,教师在认真上课,下边的同学也大多在专心听课,突然同座位或相邻的两个同学争执起来,轻者发生口角,重者你推我拉,互不相让,甚至大打出手,学生之间的矛盾激化。

(5)特殊型

特殊性的偶发事件:如伤害人身,但不严重,还没有触犯刑律;学生课间的打架殴斗;离家出走;严重违反社会秩序和纪律等。早恋引起的不良事件;财物失窃;小偷小摸;厌学辍学;学生离家出走;自杀;身体疾病;意外受伤;天灾人祸等紧急事件。

4.教师行为失误

教师失误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班会上班活动课上出现讲解错误、板书错误或者实际操作错误等等引起的,这常常会引起学生的骚动,引发偶发事件。

二.“偶发“有缘故,处理要寻源头

1.学生的因素:身体疾病、性格异常、心理失衡、感情障碍、人际冲突、不良道德行为等等。

2.外在环境因素:情境诱惑、坏人教唆、天灾等等。

三.“偶发”虽唐突,处理需循原则

1.有效性原则——迅速果断,及时高效

处理课堂偶发事件,要讲求时机和效益,既抓紧时间,又不偏离课堂教学目的,不中断教学进程。为此,教师应力求做到:一要尽力缩短处理问题的时间,把偶发事件消灭在始发状态,不使其蔓延;二要尽力限制、减少、消除偶发事件的消极影响,尽可能不影响全班,不影响教学;三要点到为止,见好就收,只要阻止、平息偶发事件即可,不要陷入无休止的纠缠与随意发挥;四是尽力运用教学机智,化被动为主动,把处理偶发事件转化为教育学生的一个时机,以取得最佳效果。

2.公平性原则——实事求是,公平民主

处理偶发事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做到公平民主。“公平”要求教师以事实为依据,秉公办事,不能偏袒干部和优生,也不能歧视“差生”,不抱成见和偏见。“民主”,一方面表现在当教师与学生发生冲突时,注意师生人格平等,不为维护自身“权威”而以势压人,以力制人;另一方面表现在寻求事件的处理办法时,不搞主观武断,要征求学生干部和其

他有关学生的意见,相信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到见解。

3.启发性原则——化弊为利,长善救失

处理课堂偶发事件,教师要变消极为积极,变不利为有利。有些偶发事件,表面上看干扰了课堂教学、破坏了课堂纪律、影响了教学进程、打断了教师的教学思路,但其中往往包含着一些积极因素,这就需要教师充分认识和挖掘,并加以利用,化消极为积极,变不利为有利,把它当成一种鲜活的教育教学资源予以重视,把处理偶发事件变成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认识、激发学生情趣、磨炼学生意志、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以及教育大多数学生的一次机会,变成推动教学向纵横延伸拓展的一个新契机。这样做,既处理好了偶发事件,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

4. 爱心性原则——满怀爱心.防止激化

偶发事件经常发生在差生身上,差生的自尊心强,自卑心理也重,他们十分渴望得到老师的信任和尊重,即使有了差错,也希望得到原谅。因此,在处理偶发事件”时,注意把严肃、善意的批评与信任、积极的鼓励结合起来,把“尽量多地要求”与“尽可能地尊重”结合起来,切不可感情用事,用训斥加批评的方法简单粗暴地处理,以免激化师生之间的矛盾,造成师生之间情绪的对立,扩大事态的发展。

5.教育性原则——正面教育,把握对象

4.5.1 教育当事人

通过对偶发事件的调查处理,重在教育当事者本人.要使其认识出现过失的原因,产生的后果.对本人、集体乃至他人、学校、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影响,促进其今后不再出现类似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和道德素质。

4.5.2 教育班集体

有些偶发事件在集体中产生负面影响,集体舆论对是非曲直可能有不正确的导向,这时教师除对当事人进行教育外,还需要采取适当形式,把问题放在班集体中进行讨论,使班集体其他同学从中吸取教训,进一步端正班风。

4.5.3 教育家长

有些偶发事件与家庭有关,这时就应该对家长进行必要的说服教育。“解铃还须系铃人”,只有耐心细致地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使家长从偶发事件中受到教育,思想上得到提高,才能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事件。

5.“偶发”虽偶然,处理需艺术

5.1 趁热加工法

课堂偶发事件,要及时果断处理,趁热打铁,以取得最佳教育效果。有位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在刚接一个新班时让学生作自我介绍,当轮到一名女同学时,她却一言不发,而这位班主任并不认为这是对自己尊严的挑战而动怒,而是诙谐地微笑着说:“你不想说一定有什么原因,不会是对我有意见吧?”那名女生不好意思地笑了。排除了“故意与老师作对”这个原因,班主任亲切地诱导:“同学和老师都希望对你有所了解,也许你还没有想好,那就等你想好了再说吧。”耐心的等待使那个学生终于开口了。这位班主任掌握了该女生因害羞想马上坐下的心理,运用教育机智巧妙地解决了这一偶发事件,既没有“不开口就坐下”地走过场,也没有“师生冲突”的情况出现。

5.2 暂时悬挂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