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循环辅助,我们能接受更早一点
人造心脏技术的发展现状

人造心脏技术的发展现状人造心脏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医学研究领域,为那些心脏功能严重受损或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患者提供了生命的机会。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研究的不断突破,人造心脏技术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本文将介绍人造心脏技术的发展现状。
首先,人造心脏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体外辅助循环到全人工心脏的不断演进。
体外辅助循环是指通过外部装置,维持患者心脏的血液循环功能。
这种技术最早应用于手术过程中,帮助医生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
随着技术的发展,体外辅助循环逐渐被应用于个体化的心脏病患者,提供长期的心脏辅助。
目前,体外辅助循环技术已经成熟,广泛应用于心脏移植等手术。
而全人工心脏则是指完全由人造装置代替心脏的功能,成为患者的主要心脏。
全人工心脏的研究也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
早期的人造心脏处于实验室阶段,只能维持患者的生命,无法长期使用。
然而,随着研究和技术的进展,现在全人工心脏已经成功地植入并长期使用,使许多心脏病患者获得了心脏功能的恢复。
在制造全人工心脏方面,材料科学和生物工程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人造心脏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目前广泛应用的人造心脏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人工心室,另一种是依靠活体心脏细胞和支架材料组成的组织工程心脏。
人工心室是一种通过电动机或其他电力源来代替心脏的泵,从而维持患者的血液循环。
这种技术的优点是设备相对简单,易于植入和操作。
然而,由于材料和电力源的限制,人工心室仍然存在缺点,比如需要外部电源供电、占用较多空间等。
组织工程心脏是一种利用生物材料和干细胞等技术培养和构建的心脏组织,以替代或修复受损的心脏组织。
这种技术的优点是更接近自然心脏,可以提供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功能。
不过目前该技术仍在研究阶段,面临着许多挑战,如细胞移植、组织成熟和血管化等问题。
此外,人造心脏技术在电子技术、生物传感器和数据处理等方面也有了重要的突破。
比如,人造心脏内嵌入了各种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和氧气饱和度等指标,并通过无线传输将数据传送给医生和云端服务器进行分析和处理。
ICU中的循环支持是什么?它们如何用于处理心血管疾病患者?

ICU 中的循环支持是什么?它们如何用于处理心血管疾病患者?638001心血管疾病是导致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中,循环支持是ICU(重症监护室)中的关键手段之一。
本篇科普文章将介绍循环支持的概念、常见的循环支持设备以及其在处理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一、什么是循环支持?ICU循环支持是指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为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的循环支持。
它通过使用机械装置或药物来辅助或维持心脏的泵血功能,以确保足够的血液灌注和器官的正常功能。
在ICU环境中,循环支持的目标是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稳定循环,以及提供治疗和恢复所需的时间。
以下是常见的ICU循环支持手段:1. 机械辅助循环:包括体外膜氧合(ECMO)和人工心脏辅助装置(VAD)等。
ECMO是一种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通过氧合和除氧让血液再次进入体内的技术,用于暂时取代心脏和肺部功能。
VAD是一种植入式机械装置,可以辅助心脏泵血,帮助维持循环。
2. 药物治疗:使用药物来调节心脏功能和维持循环稳定。
例如,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扩张血管、减少心脏负荷,或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增加心脏收缩力。
3. 液体管理:通过输注液体来维持血容量,并确保器官有足够的血液灌注。
严格的液体管理可以帮助避免循环不稳定和器官功能受损。
ICU循环支持是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治疗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它可以提供关键的支持,帮助患者渡过危险期,促进治疗和恢复的成功。
二、常见的循环支持设备1.体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体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一种机械辅助循环支持技术,广泛应用于重症心肺疾病患者的治疗中,特别是在心脏和呼吸功能衰竭的情况下。
ECMO通过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经过人工的膜氧合装置进行氧合和除氧处理,再次将氧合后的血液输送回患者体内,起到代替心肺功能的作用。
中国冠心病介入治疗发展现状循环辅助

28● 重点号专题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21年第13卷第3期【摘要】 维持循环稳定是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成功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复杂高危患者。
目前临床应用的循环辅助装置包括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轴流泵、体外膜肺氧合等,合理选择循环辅助的时机和方式可以提高PCI 成功率并改善患者预后。
国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应用较为广泛但其效果褒贬不一,轴流泵和体外膜肺氧合在PCI 术中应用的经验偏少。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循环辅助;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轴流泵;体外膜肺氧合Development status of intervention therapy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China: circulatory supportTian Feng, Chen Yundai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Beijing 100853, China)Correspondingauthor:ChenYundai,E-mail:***************.com 【Abstract 】 Maintaining circulation stability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successful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especially in patients with complex and higher-risk factors. The current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irculatory support devices include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Impella,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tc. Reasonable choice of opportunity and mode of circulatory support can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PCI and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In China,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is widely used, but its effect is different. The experience of Impella and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in PCI is less.【Key words 】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Circulatory support;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Impella;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中国冠心病介入治疗发展现状:循环辅助田峰,陈韵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心血管病医学部,北京 100853)基金项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创新项目(CX19014)通信作者:陈韵岱 E-mail :***************.com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例逐年增多,高危复杂患者占比也在不断增加,此类患者由于心脏功能差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而丧失血运重建治疗机会,或不能耐受术中轻微、短暂的心肌缺血而出现并发症或循环崩溃,尽管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进行了积极的再灌注治疗,但仍有较高的死亡率。
PCI中的循环支持

PCI中的循环支持循环支持对PCI的高危患者,尤其是PCI术前、术中、术后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尤为重要。
循环支持分为机械循环支持和药物循环支持,前者包括主动脉气囊泵或气囊反搏(IABP,Inta-aortic ballon pump/counter pulsation)、体外膜式氧合器及左心室辅助装置(Left ventricular assistant device, LV AD)等,其中以IABP最为常用;后者主要指应用正性肌力药物等。
一IABPIABP是最早以氧供氧耗理论为基础的循环辅助方式,1968年首次用于临床。
IABP早期主要用于心脏围术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心源性休克或心功能衰竭的循环支持。
,通常需要动脉切开置入。
20世纪80年代,经皮穿刺的出现使创伤减小,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高危的PCI患者的循环支持。
(一)IABP组成、原理以及操作方法IABP由气囊和驱动控制系统两部分组成。
目前使用的是双气囊导管,除与气囊相连的管腔外,还有一个中心腔,后者可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主动脉内的压力。
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无鞘气囊导管,使IABP可以用于股动脉较细者。
气囊导管的气囊由高分子材料聚氨酯制成,呈长纺锤状,其顶端由米粒状大小的不透X线的标志点。
不同规格气囊导管的长度、口径、气囊长度及容积各不相同,国内成人常用直径8.0~9.5F、气囊容积为30或40ml的气囊导管。
控制系统由电源、驱动系统(氦气)、监测系统、调节系统和触发系统等组成,其触发模式包括心电触发、压力触发、起搏信号触发和内触发。
主动脉内气囊通过与心动周期同步地充放气,达到辅助循环的作用。
在舒张早期主动脉瓣关闭后瞬间立即充盈气囊,大部分血流逆行向上升高主动脉根部压力,增加大脑的以及冠脉血流灌注。
小部分血流被挤向下肢以及肾脏,轻度增加外周灌注。
在等容收缩期主动脉瓣开放前瞬间快速排空气囊,产生空穴效应,降低心脏后负荷、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及室壁张力,减少心肌做功以及心肌氧耗,增加心输出量10%~20%。
成人体外膜氧合循环辅助专家共识(最全版)

成人体外膜氧合循环辅助专家共识(最全版)体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又称体外生命支持,作为一种可经皮置入的机械循环辅助技术,具有置入方便、不受地点限制、可同时提供双心室联合呼吸辅助和价格相对低廉等优点,近年来开始应用于常规生命支持无效的各种急性循环和(或)呼吸衰竭。
随着ECMO用于循环和(或)呼吸辅助临床经验的积累以及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进步,更加便携、性能更加稳定的ECMO设备进入临床,越来越多的危重症患者从中获益[1,2]。
据国际体外生命支持组织(Extracorporeal Life Support Organization, ELSO)统计,截至2017年7月,世界范围内共计16 561例成人循环衰竭患者接受了ECMO辅助治疗[3]。
近年来我国ECMO治疗例数增加迅猛,根据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分会统计数据,2016年全国ECMO例数达到1 234例[4]。
尽管ECMO技术已相对成熟,但对于ECMO辅助时机选择、适应证以及辅助期间患者管理等相关问题,不同ECMO中心存在一定差异,影响了ECMO辅助效果的判定[5]。
已有的ECMO循环辅助研究主要以病例报道和回顾性队列研究为主[6,7,8,9],尚缺乏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其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在我国,虽然越来越多的急性循环衰竭患者,如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CS)或心跳骤停(cardiac arrest,CA)患者,接受了ECMO辅助,但相关共识缺乏[10]。
鉴于此,在国际ECMO循环辅助应用指南以及循证医学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应用现状,由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牵头制定此版成人循环衰竭ECMO辅助的专家共识。
本共识涉及基础理论、ECMO建立、辅助期间管理和团队建设等内容,供国内ECMO从业人员参考。
本共识的制定遵循专家规定程序调查法(Delphi Method),由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共识指导委员会、专家评审小组、调查评价小组和撰写小组共同完成。
心脏重症患者常用机械辅助循环装置的研究进展

心脏重症患者常用机械辅助循环装置的研究进展赵帅,刘志刚,刘晓程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天津300457摘要:心脏重症患者血流动力学严重紊乱,主要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心源性休克(CS)和终末期心力衰竭(HF),传统治疗手段不足以维持患者稳定的循环,机械辅助循环(MCS)装置可辅助或替代衰竭心脏的泵血功能,是挽救心脏重症患者的有效手段。
目前急性CS应用的临时MCS装置包括主动脉内球囊反搏、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临时心室辅助装置(Impella、Tandemheart、CentriMag);慢性HF应用的长期MCS装置包括左心室辅助装置及右心辅助装置,全心衰竭应用的MCS装置包括双心室辅助装置、全人工心脏等。
关键词:心脏重症;机械辅助循环装置;心源性休克;终末期心力衰竭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1.04.022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66X(2021)04-0084-04心脏重症是心血管疾病发展的危重阶段,主要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心源性休克(CS)和终末期心力衰竭(HF),患者往往出现严重的血流动力学紊乱,发病率和病死率极高。
在药物、介入及手术治疗的基础上,机械辅助循环(MCS)通过外源动力系统辅助或替代衰竭心脏的泵血功能,等待心脏功能恢复或后续进一步治疗。
当前MCS分为临时辅助设备和长期辅助装置,并可配置为左、右或双心室支撑,用于短期心脏功能恢复,过渡到心脏移植或长期的最终目的治疗[1]。
常见的临时MCS装置包括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VA-ECMO)和临时心室辅助装置。
终末期HF患者长期应用MCS可过渡到心脏移植或将其作为目的疗法进行永久替代治疗,装置包括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及全人工心脏(TAH)[2]。
本文就当前心脏重症应用的MCS装置综述如下。
1急性CS应用的临时MCS装置在引起CS的病因中,急性冠脉综合征约占80%,其中56%的患者使用IABP治疗,6%的患者使用ECMO,总体病死率约40%[3]。
心脏病患者的体外人工心脏辅助系统

心脏病患者的体外人工心脏辅助系统心脏病是当前世界上最常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体外人工心脏辅助系统逐渐成为治疗心脏病患者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什么是体外人工心脏辅助系统、其原理和分类、应用场景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体外人工心脏辅助系统简介体外人工心脏辅助系统(Extracorporeal Heart Assist System,EHS)是一种通过机械装置辅助或替代受损或衰竭的自身心功能,维持血液循环正常运转的方法。
该系统由一个或多个具有泵功能的机械装置组成,能够将血液引流出左室或右室,然后通过泵送机构将血液重新注入到动脉循环中。
这样可以有效地维持全身器官供血,避免因心功能不全而引起的损伤和并发症。
二、体外人工心脏辅助系统原理与分类1. 原理体外人工心脏辅助系统通过机械泵浦或压力传感器等装置实现了血液的有效引流和注入。
通常情况下,该系统一般是由一个主泵、用于连接动脉的插管以及连接大静脉和右心室的引流管所组成。
当心脏无法正常工作时,主泵负责将血液从左室或右室中抽出,并将其输送至主动脉或肺动脉。
同时,引流管也起到了减压和引流的作用,使得血液能够有效地回流至全身循环。
2. 分类根据其使用位置和功效不同,体外人工心脏辅助系统可以分为左室辅助装置(LVAD)和对性操作帮助装置(RVSM)。
前者是指将血液从左室引出并注入主动脉以支持左心功能;而后者是通过引号来将血液从右房直接推向肺动脉。
三、体外人工心脏辅助系统应用场景1. 心脏手术前期支持在进行复杂心脏手术之前,医生可能会选择使用体外人工心脏辅助系统来帮助心脏减负。
这有助于患者的手术风险评估、准备和心功能的恢复,提高手术成功率。
2. 急性心力衰竭治疗当患者出现急性心力衰竭时,体外人工心脏辅助系统可以快速维持全身血流供应,并为停用自身呼吸机造成了一个缓冲区。
3. 长期心脏辅助某些患者因病情严重或等待器官捐赠而需要长期的心脏支持。
长期使用体外人工心脏辅助系统可以使患者长时间生存下去,并为他们争取到更好的治疗机会。
辅助循环技术的指征、装置、方式选择及注意事项

辅助循环技术的指征、装置、方式选择及注意事项心脏泵功能障碍不能维持机体血液循环需求时,采用的分担和加强心脏泵功能的人工手段称为辅助循环。
辅助循环能减轻心脏做功负荷,改善心肌血液供应,使心肌能量代谢呈正平衡,为受损伤的心肌功能恢复创造条件。
临床上辅助循环主要用于大面积心肌梗死引起的心源性休克、心脏手术后严重的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以及心脏移植前的过渡。
一、辅助循环的指征临床上辅助循环的使用指征为药物治疗无效的严重的心脏泵功能障碍,具体指标包括心指数<1.8L/(m2·min)、平均动脉压<50mmHg、左房压>20mmHg或右房压>25mmHg、尿量<0.5ml/(kg·h)。
但是这些指标不能反映个体差异,且对病情进展缺乏预见性,临床意义小。
阜外心血管医院总结的评分法较适于临床使用。
该方法的评分标准为:术前心功能差,心肌肥厚或扩张严重1~2分术中心脏阻断缺血超过120分钟1分先心病术终左房压大于20mmHg1分瓣膜病术终左房压大于25mmHg1分术终右房压大于25mmHg1分恶性室性心律失常2分术终不能脱机3~5分评分5分以上的情况应立即建立辅助循环。
该评分系统临床使用效果良好,值得参考。
二、辅助循环的装置辅助循环大致分机械型辅助循环与生物型辅助循环两种。
常用的辅助循环装置包括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滚压泵、离心泵、电动泵与生物辅助泵。
(一)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二)滚压泵滚压泵有一泵管放入泵槽内,通过滚压轴不断挤压将血液注入体内。
滚压泵的流量和滚压轴的转速有固定关系,易发生意外进气与微栓,闭合不严可出现血液倒流,机器笨重不易移动等特点。
这种泵对血液成分破坏明显,不适宜长时间辅助循环。
(三)离心泵离心泵提供一个高速旋转的流场,血液进入流场中高速离心后经离心力泵入体内。
离心泵的流量与转速压力成正比。
其优点是对血液破坏少,在高流量运转时可不用或少用肝素,压力缓冲大,安全性高,结构简便,易操作。
目前市场上有三种离心泵:Biomedicus,Sarn3M,S.J.M。
人工心脏辅助装置技术及心律管理

人工心脏辅助装置技术及心律管理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心脏疾病的普遍增加,人工心脏辅助装置(Artificial Heart Assist Device)的技术在医学界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和重视。
人工心脏辅助装置是一种用来辅助心脏功能的装置,可以暂时或长期替代心脏的功能,为患者提供正常的血液循环,从而维持生命稳定。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人工心脏辅助装置的技术和心律管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人工心脏辅助装置的技术原理。
人工心脏辅助装置通常由机械泵和控制系统组成。
机械泵通过一个外部电源或内置电池提供动力,将氧合的血液从左心室或右心室抽出,然后将其推送到主动脉或肺动脉,以保证血液的正常循环。
控制系统则监测和调节泵的运行情况,以确保装置的安全和有效。
在人工心脏辅助装置的心律管理方面,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控制心律的同步性。
正常情况下,心脏会自动地产生电信号来调节心脏肌肉的收缩和舒张。
然而,在患有心脏疾病或心脏功能衰竭的患者中,心律可能会受到干扰或失去同步。
因此,人工心脏辅助装置必须能够正确识别和控制心律不齐的情况,以确保心脏的正常工作。
为了实现心律管理,人工心脏辅助装置通常配备了心律监测功能。
这些设备可以通过监测心脏电信号和血液流量等参数来检测心律的异常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例如,当心律失常时,装置可以通过改变泵的工作模式或频率来恢复心律的稳定。
此外,一些高级的人工心脏辅助装置还可以与其他医疗设备或系统进行无线通信,以便及时传送心律监测数据并接收相应的治疗建议。
除了心律管理,人工心脏辅助装置还需要注意佩戴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这些装置通常需要外部供电,所以佩戴者需要每天携带电池或机械泵的充电设备。
此外,由于人工心脏辅助装置的体积较大且需要手术操作植入,佩戴者需要适应装置的存在,并遵守医生的建议以确保它们的安全和正常工作。
尽管人工心脏辅助装置技术的发展为患有心脏疾病或心脏功能衰竭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成人ECMO共识

成人体外膜氧合循环辅助专家共识体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membraneox ygenation,ECMO),又称体外生命支持,作为一种可经皮置入得机械循环辅助技术,具有置入方便、不受地点限制、可同时提供双心室联合呼吸辅助与价格相对低廉等优点,近年来开始应用于常规生命支持无效得各种急性循环与(或)呼吸衰竭。
随着ECMO用于循环与(或)呼吸辅助临床经验得积累以及生物医学工程技木得进步,更加便携、性能更加稳定得ECMO设备进入临床,越来越多得危重症患者从中获益。
据囯际体外生命支持组织(ExtracorporealLifeSupportOrganization,ELSO)统计,截至2017年7月,世界范围内共计16561例成人循环衰竭患者接受了EC MO辅助治疗、近年来我囯ECMO治疗例数增加迅猛,根据中囯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分会统计数据,2016年全囯ECMO例数达到了1234例、尽管ECMO技木已相对成熟,但对于ECMO辅助时机选择、适应证以及辅助期间患者管理等相关问题,不同ECMO中心存在一定差异,影响了ECMO辅助效果得判定。
已有得ECMO循环辅助研究主要以病例报道与回顾性队列研究力主,尚缺乏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其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在我囯,虽然越来越多得急性循环衰竭患者,如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CS)或心跳骤停(cardiacarrest,CA)患者,接受了ECMO辅助,但相关共识缺乏。
鉴于此,在囯际ECMO循环辅助应用指南以及循证医学研究进展得基础上,结合我囯应用现状,由中囯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牵头制定此版成人循环衰竭ECMO辅助得专冢共识。
该共识涉及基础理论、ECMO建立、辅助期间管理与团队建设等内客,供囯内ECMO从业人员参考。
本共识得制定遵循专家规定程序调查法(Delphi Method),由中囯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共识指导委员会、专家评审小组、调查评价小组与撰写小组共同完成。
了解人类的循环系统

了解人类的循环系统人类的循环系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负责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到身体各个部位,并将二氧化碳和废物排出体外。
通过了解人类的循环系统,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人体的运作机制和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一、循环系统的组成人类的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三部分组成。
1. 心脏心脏是循环系统的中心,位于胸腔的中央,稍微偏左。
心脏由左右两个心房和左右两个心室组成。
心房负责接收血液,心室则将血液泵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心脏舒张时,心室充满血液;心脏收缩时,血液被泵送出去。
2. 血管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
动脉将含有氧气和养分的血液从心脏运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静脉则将含有废物和二氧化碳的血液从组织和器官带回心脏。
而毛细血管连接动脉和静脉,让血液与组织交换氧气和养分。
3. 血液血液是循环系统中的液体组织,主要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
红细胞携带氧气,将氧气运送到各个组织细胞,白细胞参与免疫反应,血小板参与止血过程。
此外,血液还含有营养物质和激素等重要物质。
二、循环系统的功能循环系统的功能主要可以总结为运输、交换和调节三个方面。
1. 运输循环系统负责运输氧气、养分和其他必要物质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确保它们正常运作。
通过血液的循环,充满氧气和养分的血液被输送到每一个细胞,维持身体的正常新陈代谢。
2. 交换循环系统在毛细血管的作用下,实现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氧气和养分交换。
在毛细血管中,氧气和养分通过血液中的红细胞进入组织细胞,而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则从组织细胞进入血液,随后被带回心脏和肺脏排出体外。
3. 调节循环系统还承担着温度调节、酸碱平衡、水盐平衡和荷尔蒙传递等功能。
通过血液的流动,身体能够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保障正常的代谢和生理功能。
三、保持循环系统健康的方法保持循环系统的健康对整个身体都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保持循环系统健康的方法:1.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均衡饮食对维护循环系统健康至关重要。
机械辅助循环在空心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机械辅助循环在空心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引言:空心病是一种心脏结构异常的疾病,其特点是心脏中存在一个或多个洞孔,导致血液在心脏内部循环不畅。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依靠手术进行修复,但手术风险大,术后恢复时间长。
近年来,机械辅助循环技术的发展为空心病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本文将探讨机械辅助循环在空心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一、机械辅助循环技术的原理机械辅助循环技术是通过植入机械辅助循环装置来改善心脏的功能,提高血液循环效果。
常见的机械辅助循环装置包括人工心脏辅助装置(Artificial Heart Assist Device,简称AHAD)和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简称ECMO)。
AHAD通过植入人工心脏泵,替代或辅助心脏的泵血功能;ECMO则是将血液从体外引流出来,经过氧合后再输送回体内,起到辅助呼吸和心脏功能的作用。
二、机械辅助循环在空心病治疗中的应用1. 提高血液循环效果机械辅助循环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空心病患者的血液循环效果,减轻心脏负担。
AHAD和ECMO可以通过增加心脏的泵血量和血氧合能力,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保证足够的血液供应。
2. 减少手术风险传统的空心病手术需要心脏停跳,对患者来说风险较大。
而机械辅助循环技术可以在手术过程中持续为心脏提供血液循环支持,避免心脏停跳,降低手术风险。
此外,机械辅助循环技术还可以使手术时间缩短,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3. 促进术后康复机械辅助循环技术能够有效减轻术后患者的心脏负荷,促进心脏功能的恢复。
AHAD和ECMO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节,保持血液循环的稳定,为患者的康复提供良好的条件。
三、机械辅助循环技术的发展趋势1. 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目前的机械辅助循环技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设备体积大、操作复杂等。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机械辅助循环装置将更加小型化、智能化,操作更加简便,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2024年ECMO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ECMO市场前景分析引言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 是一种机械辅助循环技术,通过将血液从体外引出,经过人工氧合装置后再回输到患者体内,以实现心肺功能的辅助或替代。
ECMO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在心脏术前和术后的辅助循环、急性呼吸功能衰竭等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对ECMO市场前景进行深入分析。
市场现状ECMO技术在过去十年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目前,全球ECMO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并且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
ECMO技术在心脏外科手术、肺移植手术和急性呼吸功能衰竭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增多,这对市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市场驱动力ECMO市场的增长受到几个主要驱动因素的影响。
1. 心脏病患者人数增加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脏病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加。
ECMO作为一种有效的心脏辅助循环技术,可以帮助心脏病患者度过危险阶段,因此ECMO市场受益于心脏病患者人数的增加。
2. 全球医疗设备技术的进步随着医疗设备技术的不断进步,ECMO设备变得更加先进、高效和安全。
这些改进使ECMO技术更容易操作和管理,从而增加了医生和患者对ECMO的接受度,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3. 医疗保健体系的发展全球各地医疗保健体系的发展为ECMO市场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政府对医疗保健的重视和投入增加,使得ECMO技术在不同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市场挑战虽然ECMO市场前景看好,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1. 高昂的成本ECMO设备和相关的医疗服务成本较高,这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形成了一定的限制。
此外,ECMO技术的使用需要高度专业的医学团队和设备,这也限制了一些地区的ECMO市场发展。
2. 临床证据不足虽然ECMO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功,但仍缺乏足够的大规模试验和长期随访研究,以证明其在一些临床领域的确切效果。
这导致一些医疗保健机构对ECMO的应用持保留态度,进一步制约了市场的发展。
ECMO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520203962021402黄曼,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综合ICU 主任,重症住培、专培基地主任,博士生导师。
社会兼职: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重症医学常委,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协会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危重症协会委员,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体外生命支持分会常委。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主持多项省部级课题,发表SCI 文章30余篇,近年学术研究聚焦:重症感染、脓毒症、ECMO 技术及人工智能在重症领域的应用。
虽然目前针对心力衰竭(下称心衰)的药物治疗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心衰患者死亡率仍然很高,约50%的心衰患者在5年内死亡,90%的心衰患者在10年内死亡[1]。
近年来,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 )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心衰的治疗。
目前已经成为难治性心源性休克的重要救治手段,以及心肺复苏的重要救治方法,并在越来越多的急救中开展[2-3]。
本文主要阐述ECMO 在心衰治疗中的应用。
1心衰和ECMO 使用的现状心衰是指由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内压力增高以及射血减少,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包括气喘、疲劳、肺水肿、周围组织水肿等。
心衰按照病程可分为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4]。
截至2016年,全世界约有2600万人患有心衰,有30万人死于心衰[1]。
在我国,心衰的患病率高达0.9%(男性0.7%,女性1.0%),发病率0.7‰~0.9‰,现有心衰患DOI :10.12124/j.issn.2095-3933.2021.2.2021-4321作者单位:310051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陈欣怡),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综合ICU (黄曼)通信作者:黄曼,E-mail :ECMO 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陈欣怡黄曼[摘要]心力衰竭仍是困扰世界的一个难题,全世界约有2600万心力衰竭患者,因心力衰竭住院和死亡的人数在不断增加。
心脏的结构与循环系统

心脏的结构与循环系统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通过不断地收缩与舒张来推动血液在全身循环。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心脏的结构以及循环系统的机制。
一、心脏的结构心脏位于胸腔中央的锁骨下方,由肌肉组织构成,具有抽搐和推动血液的功能。
一般来说,心脏分为四个腔室,分别是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和右心室。
两个心房位于上部,两个心室位于下部。
左心房通过肺静脉接受氧合血,右心房则接受来自全身各处的不含氧的静脉血。
二、循环系统的机制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氧和养分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并将废物和二氧化碳带回心脏。
循环系统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当心脏收缩时,经由动脉血管将氧合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部分。
在毛细血管的细小血管壁与组织细胞相接触时,氧和养分会被释放给组织细胞,而废物和二氧化碳则被吸收进来。
三、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心脏的收缩与舒张是由心脏特定区域的细胞所控制的。
这些细胞具有自主节律性,并在特定的时间间隔内发放电信号。
心脏的收缩被称为收缩期,而心脏的舒张被称为舒张期。
心脏收缩的起点是心房。
当心房收缩时,心脏中的血液被推入相应的心室。
稍后,心室收缩,将血液推送到肺动脉和主动脉。
此过程随后重复,以保持循环的连续性。
四、心脏的瓣膜心脏瓣膜是心脏内重要的组成部分,起着防止血液逆流的作用。
主要包括房室瓣和动脉瓣。
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分为左侧房室瓣和右侧房室瓣。
动脉瓣位于心室和动脉之间,分为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
五、心脏循环系统的重要性心脏循环系统对于人体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它能保证氧和养分的供应,为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提供所需的能量。
同时,它还能帮助排除废物和二氧化碳,维持体内的平衡。
心脏疾病是当前世界上主要的健康问题之一,包括心脏病、高血压和心脏衰竭等等。
因此,保持心脏健康对我们的日常生活至关重要。
不抽烟、保持适当的锻炼和均衡饮食等健康生活方式都有助于心脏健康。
综上所述,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其结构和循环系统机制对于维持人体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体外膜氧合技术(ecmo)介绍

体外膜氧合技术(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是一种新型的生命支持技术,通过在体外提供氧合和二氧化碳清除,来维持和改善血液循环及呼吸功能。
下面将从简介、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和护理等方面对ECMO进行全面介绍。
一、简介体外膜氧合技术(ECMO)起源于临床对重症患者抢救治疗的需求。
它是一种通过机器替代肺功能或心功能,对血液进行氧合和去除二氧化碳的技术。
ECMO技术于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广泛应用于心肺外科手术、急性呼吸衰竭等领域。
二、适应症1. 严重急性呼吸衰竭:包括ARDS(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重症哮喘、肺部感染等;2. 严重急性心力衰竭:包括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脏手术后等;3. 其他:如围术期、创伤致休克等。
三、禁忌症1. 不可逆疾病:如晚期癌症、终末期器官衰竭等;2. 极度严重的脑损伤;3. 没有生存希望的情况。
四、并发症1. 出血:ECMO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最常见并发症;2. 血栓:在血管内出现的血栓;3. 感染:ECMO支持过程中,真菌、细菌感染的发生率都很高;4. 循环问题:包括低血压、高血压、心律失常等。
五、护理1. 监测:ECMO技术需要对患者的生命征信进行连续、全面的监测;2. 护理:对于患者周围的环境、设备、护理操作等,都需要非常严谨的规范;3. 注意事项:包括管道管理、固定和定位、溶栓治疗的合理应用等。
体外膜氧合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生命支持技术,需要高度重视。
医护人员应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对ECMO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护理。
希望本次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ECMO技术的发展能为更多危重患者带来希望。
六、ECMO在临床中的应用在临床应用中,ECMO技术被广泛用于危重病患救治中。
对于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包括ARDS、严重的肺部感染和创伤性呼吸衰竭等,ECMO可以提供高浓度氧气并清除体内二氧化碳,以保障患者的氧合和呼吸功能。
人体解剖学理解人体循环系统的五个要点

人体解剖学理解人体循环系统的五个要点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组织的学科,通过对人体解剖结构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的功能和生理过程。
其中,人体循环系统是一个重要的系统,主要负责输送血液和养分,维持人体的正常代谢和功能。
下面将介绍人体解剖学中理解人体循环系统的五个要点。
要点一:循环系统的组成人体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心脏是循环系统的中心器官,分为左右两房和左右两室。
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动脉负责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静脉则将血液从全身回流至心脏。
毛细血管是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连接部分,负责物质的交换和氧气的供应。
要点二: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心脏位于胸腔中央,呈锥形,分为左右两半。
左心房和右心房负责接受静脉血液,左心室和右心室则将氧合血液和未氧合血液分别输送到全身和肺部。
心脏通过收缩和舒张的运动,将血液推出并循环于全身各个器官。
要点三:血管的类型和功能人体内有三种不同类型的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动脉将氧合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是高压、高速度的血管。
静脉则将未氧合血液从全身回流至心脏,是低压、低速度的血管。
毛细血管是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连接部分,通过其壁薄、直径小的特点,方便氧气和养分的交换。
要点四:心脏循环和体循环人体循环系统主要分为两个循环:心脏循环和体循环。
心脏循环又称为肺循环,它将未氧合的血液从右心室输送至肺部,经过肺气囊将血液与氧气进行气体交换,氧合后的血液再回流至左心房。
体循环则将氧合血液从左心室经动脉输送至全身各个器官,经静脉回流至右心房。
要点五: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液是人体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浆主要由水、蛋白质和其他溶质组成,具有输送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携带激素和调节体温的功能。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负责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白细胞是身体的免疫细胞,而血小板则参与血液凝固过程。
通过对人体解剖学的学习和理解,我们可以了解人体循环系统的组成、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管的类型和功能、心脏循环和体循环的过程,以及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ecmo对循环的辅助作用

ecmo对循环的辅助作用ECMO(体外膜氧合)是一种通过机械装置对循环系统进行辅助的技术。
它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术后、严重心脏和肺部疾病患者的治疗中,以提供足够的氧合和灌注,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ECMO的基本原理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经过氧合装置氧合后再返回患者体内,从而辅助或替代心脏和肺脏的功能。
它包括两个主要的组件:动脉插管和静脉插管。
动脉插管将氧合后的血液通过动脉导管重新注入患者的动脉系统,提供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静脉插管则将静脉血引流至氧合器,再将氧合后的血液返回患者体内。
ECMO技术在循环系统的辅助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氧合功能增强:ECMO通过连接氧合器和患者的循环系统,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经过氧合器进行氧合后再返回体内。
这样可以提供高浓度的氧气和充足的营养物质,满足患者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的需求,保证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
2. 循环支持:ECMO通过增加心输出量和改善血液循环,提供足够的灌注压力,保证各个组织和器官的血液供应。
尤其在心脏术后患者中,ECMO可以提供稳定的循环支持,帮助心脏恢复功能。
3. CO2排出:ECMO通过引流血液和气体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排除体内的二氧化碳。
这对于患有严重呼吸衰竭的患者尤为重要,可以减轻患者的呼吸负担,改善气体交换功能。
4. 降低心脏和肺脏负担:ECMO可以有效地分担心脏和肺脏的负担,使其得到充分休息和恢复。
尤其在心脏术后和严重心脏病患者中,ECMO可以提供临时性的心肺支持,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5. 提供时间窗口:ECMO可以为患者提供一个时间窗口,使医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
尤其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中,ECMO可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为寻找病因和制定治疗计划提供了宝贵的时间。
ECMO作为一种循环辅助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然而,ECMO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其应用需要严格的适应证和操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