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品德心理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第十二章 品德的形成(二)

教育心理学第十二章 品德的形成(二)

一、道德认知的形成 (一)道德认知的形成过程 道德认知是对客观存在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范 畴及其意义的认识,它是人的认知过程在品德上 的表现,成为品德的理智特征。 道德知识的掌握、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和道德信 念的产生是道德认知的三个基本环节。掌握道德 知识是形成道德认知的一个前提条件;道德评价 是个体道德认识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其道德认 知逐渐形成的主要标志;道德信念是系统化了的、 深化了的道德知识,是道德认知发展的最高形态, 也是个体道德生活的指南。
2.家庭环境 家庭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是最早和最 重要的。家庭环境对儿童、青少年的品德 既有有意识、有目的的教育和促进,同时 更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长要加强 自身品德修养,注重正确而科学的教育方 式,创造出融洽的、和谐的家庭气氛,引 导子女的品德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内部因素 影响个体品德形成的内部因素是指学生自身的各种因素,如智力 水平、受教育程度等,包括年龄、性别以及其他各种心理因素。 1.智力水平 智力并不能保证个体有较高水平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智力仅 仅是道德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2.受教育程度 许多研究者认为,学校正规教育是影响一个人道德发展的最有力 因素之一。受正规教育的多寡,影响一个人最终将要达到什么样的道 德水平。不论文化背景如何,受教育程度始终是影响道德判断发展的 一个重要因素。此外,道德教学和短期道德教育训练都能促进儿童道 德发展。
(三)导之以行,落实行动 道德行为的形成要注重道德意志的培 养与道德行为方式的训练。主要应通过如 下的步骤和方法。 1.激发愿望 2.组织训练 3.自我强化 4.适当的奖励与惩罚 不相容的逃避反应 5.树立榜样,促成迁移
第四节 品德不良的矫正
品德不良学生,指的是经常违反道德 准则或犯有较严重道德过错的学生。 国内外的一些统计数据表明,13-15岁 是初犯品德不良或出现劣迹行为的高峰期。

【精品】XX大学《心理学》第十二章 品德心理习题附参考答案

【精品】XX大学《心理学》第十二章 品德心理习题附参考答案

第十二章品德心理一、名词解释1.态度:2.品德:3.道德:二、判断()1.平日里说的“人格有问题”是指品德败坏。

()2.态度是与生俱来的,与后天学习无关。

()3.一定的态度总是与一定的行为一一对应的。

()4.品德是对整个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5.品德形成总是按照知、情、意、行的顺序进行的。

三、填空题1.态度通常包括三种成分:、和。

其中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品德包括、、和四种成分。

2.皮亚杰首创_ 研究儿童道德判断能力发展,科尔伯格采用的是。

科尔伯格的道德判断的三种水平是水平、水平和水平。

三、选择题1.小学低年级儿童对事物好坏判断总是易受老师的影响。

儿童行为的最适当解释是()。

A这阶段儿童道德判断处于皮亚杰的“权威”阶段;B观察学习;C害怕老师的批评;D儿童有模仿的天性。

2.下面能反映个人品德的行为是()A他每天坚持把卧室打扫得干干净净;B他总是烟酒不离;C营业员不小心找错了钱,他主动退还;D他有病也不去看医生。

3.幼儿园小朋友不爱吃肥肉,把偷偷吐在地上的肥肉踢到旁边小朋友桌下,以防老师发现。

根据态度和品德的定义这种行为反映的是儿童的()A品德;B不良品德;D不能确定;D嫁祸于人4.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称为()。

A.态度的认知B.态度的评价C.态度的情感D.态度的意向5.社会学习品德理论是由()提出的。

A.埃里克森B.费斯廷格C.班杜拉D.皮亚杰6.人们在具有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条件下,是否会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主要取决于其()。

A.道德信念B.道德动机C.道德意志D.道德知识7.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

A.比较稳定的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C.时稳时变的D.比较不稳定的8.根据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去判断是非善恶,超越现实规范的约束的道德发展阶段是()。

A普遍伦理取向阶段B社会契约取向阶段C相对功利取向阶段D寻求认可取向阶段9.规则对儿童没有约束力的阶段是()。

第十二章 品德学习(教育心理学 第二版)

第十二章 品德学习(教育心理学 第二版)

皮亚杰对每个对偶故事都提两个问题: 1.这两个小孩的果实是否相同? 2.这两个孩子哪一个更不好?为什么?
皮亚杰认为,随着道德认知能力 的发展,道德发展是从他律道德 阶段发展到自律道德阶段的过程。
他律
(年幼者)
自律
(年长者)
二、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海因茨美丽善良的妻子不幸得了绝症。只有该 镇一位药剂师最近发明的一种要可以救她,但该药 以10倍于成本的价格出售。这对海因茨来说是个天 文数字。海因茨亲自到药剂师处恳求:“您就发发 慈悲吧,按成本价卖给我,好吗?我的妻子眼看就 没救了!”药剂师瞪大眼睛:“你说什么?按原价 卖给你?那我还做药干什么?”海因茨继续求他说: “要么我把手头上的钱全给你,就请你先把药给我, 剩余的钱我随后还,您看行吗?”药剂师一口回绝 了。海因茨无奈之下只好在深夜里偷走了那种药。
在攻击性行为的习得过程中,榜样起着重 要的作用
充满暴力的家庭环境
电视
电影或游戏
措施
三、自杀
近年来青少年自杀的比
例呈上升趋势,并且年 龄呈明显的低龄化趋势
自杀是诸种因素复杂形势的交互 作用的结果
个体身心
学校
家长
不同年龄阶段有差异
自杀前的警示性信号

行为上:突然逃学旷课、整天关在屋子 里… 身体上:失眠、躁动… 语言上:“现在什么都无所谓了”、 “你们再也不用为我担心了”…
三、其他有关道德情感的研究

(一)凯根的道德情感分类
焦虑 移情 责任和内疚 疲乏和厌烦 困惑和不确定感

(二)移情及其相关的心理研究
移情是对事物进行判断和决策 之前,将自己处在他人位置, 考虑他人的心理反应,理解他 人的态度和情感能力

《品德心理》课件

《品德心理》课件

道德意志
指个体在实现道德目标过程中 所表现出来的决心和毅力。
道德行为
指个体在道德认知、情感和意 志的支配下所表现出来的行为
习惯和行为方式。
品德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家庭环境的影响
学校教育的作用
家庭是个人品德心理形成的重要场所,父 母的言传身教、家庭氛围等对个人品德心 理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学校通过德育课程、校园文化等途径,培 养学生的品德心理,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 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观察法
要点一
总结词
通过观察被试者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表现,评估其品德心 理的方法。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观察法是一种直接、客观的品德心理评估方法,通过观察 被试者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表现,可以对其品德心理进行 评估。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但需要观察者 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且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
04
社会应该建立公正、公 平的制度,保障孩子的 权益,促进其健康成长 。
个体自我修养
孩子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注重自我修养和 自我完善。
孩子应该尊重他人、关心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增强社会责任感。
孩子应该学会自我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积极向上的心 态。
孩子应该勇于面对挫折和困难,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 质。
03
CATALOGUE
品德心理的影响因素
家庭因素
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品德心理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一个充满 爱、尊重和支持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培养孩子积极、健康的品 德心理。相反,冷漠、忽视或暴力的家庭环境可能导致孩子 形成消极的品德心理。
父母教养方式
父母的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品德心理发展。权威和民主 的教养方式更可能培养出有责任感、尊重他人、积极进取的 孩子。而放任或专制的教养方式可能导致孩子形成自私、依 赖或反叛的品德心理。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目录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目录

第一章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什么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历史第二节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一、探索心理发展的规律为社会实践服务二、探索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提高其素质三、探索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第三节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设计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第二章心理发展的理论第一节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发展理论一、华生的生平二、华生的心理发展理论第二节精神分析心理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一、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理论二、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第三节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一、皮亚杰的生平二、皮亚杰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第四节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一、维果斯基的生平二、维果斯基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第五节朱智贤的心理发展理论一、朱智贤的生平二、朱智贤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第三章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一节遗传、成熟与环境关系一、遗传及其作用二、成熟及其作用三、环境及其作用四、遗传与环境的关系第二节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一、心理发展的实质二、教育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三、知识的领会是教育和心理发展之间的中间环节第三节心理发展的动力一、心理发展动力的几种观点二、心理发展动力的实质第四节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一、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实质二、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三、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四、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与可变性第四章婴幼儿心理的发展第一节婴幼儿发展的概述一、婴幼儿的生理发展二、婴幼儿主导活动的发展第二节婴幼儿心理过程的发展一、感知觉的发展二、记忆的发展三、思维和想象的发展四、言语的发展五、情绪情感的发展六、意志(动作)的发展第三节婴幼儿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一、个性的发展二、社会性的发展第五章小学生心理的发展第一节小学生发展的概述一、小学生的生理发展二、小学生主导活动的发展第二节小学生心理过程的发展一、感知觉的发展二、记忆的发展三、思维和想象的发展四、言语的发展五、情绪情感的发展六、意志的发展第三节小学生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一、个性的发展二、社会性的发展第六章初中生心理的发展第一节初中生发展的概述一、初中生的生理发展二、初中生生理发展对其心理发展的影响三、初中生主导活动的发展第二节初中生心理过程的发展一、感知觉的发展二、记忆的发展三、思维和想象的发展四、言语的发展五、情绪情感的发展六、意志的发展第三节初中生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一、个性的发展二、社会性的发展第七章高中生心理的发展第一节高中生发展的概述一、高中生的生理发展二、高中生生理发展对其心理发展的影响三、高中生主导活动的发展第二节高中生心理过程的发展一、感知觉的发展二、记忆的发展三、思维和想象的发展四、言语的发展五、情绪情感的发展六、意志的发展第三节高中生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一、个性的发展二、社会性的发展第八章个别差异第一节个别差异的概述一、什么是个别差异二、个别差异在教育教学中的意义三、学生个别差异的表现第二节超常儿童一、什么是超常儿童二、关于超常儿童的主要研究三、超常儿童的心理特点四、超常儿童的诊断五、超常儿童的成长与教育第三节智力落后儿童一、什么是智力落后二、智力落后的诊断与分类三、智力落后的成因四、智力落后的预防和教育第九章学习概论第一节学习的一般概念一、什么是学习二、学习的分类三、学习过程的模型第二节学习的基本理论一、学习的联结理论二、学习的认知理论三、学习的联结认知理论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学习观第三节影响学习的条件一、影响学习的内部条件二、影响学习的外部条件第十章认知领域的学习第一节广义知识的分类与学习阶段一、知识与技能的划分和广义知识的分类的对应关系二、广义知识的分类与加涅认知学习结果分类的对应关系三、广义知识的学习阶段与分类模型第二节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一、陈述性知识的表征二、陈述性知识学习的分类三、陈述性知识学习的过程与条件第三节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一、程序性知识的表征二、智慧技能的学习第四节学习策略一、什么是学习策略二、元认知三、学习策略的分类四、学习策略的学习过程五、影响学习策略的学习条件六、学习策略的培养与训练第十一章动作技能的学习与学习的迁移第一节动作技能的概述一、什么是动作技能二、动作技能的特征三、动作技能的分类第二节动作技能的习得一、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二、动作技能形成的一般趋势三、动作技能形成的有利条件第三节动作技能的保持一、动作技能保持的特点二、影响动作技能保持的因素第四节学习的迁移一、什么是学习的迁移二、学习迁移的种类三、传统的学习迁移理论四、现代的学习迁移理论第十二章品德心理第一节品德的概述一、什么是品德二、品德的结构第二节品德理论一、皮亚杰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二、柯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学说三、斯陶布的社会行为理论第三节品德的形成和品德不良的转化一、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二、品德不良的转化第十三章学习动机第一节动机的概述一、什么是动机二、学习动机第二节学习动机的理论一、动机的认知理论二、动机的人本理论(人本主义动机理论)三、动机的强化理论第三节学习动机的形成与变化一、学习动机的形成二、学习动机的变化第四节学习动机的培养一、远景性学习动机教育与近景性学习动机教育相结合二、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求知欲三、充分利用反馈与评价的作用四、科学运用奖励与惩罚五、合理开展学习竞赛活动六、引导学生对学习成败进行积极归因第十四章教师心理第一节教师的角色一、教书的角色二、育人的角色三、管理的角色四、代理的角色五、研究的角色第二节教师的人际关系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二、教师与教师的关系三、教师与学校管理者的关系四、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第三节教师的品质一、教师的教育能力二、教师的人格特征三、教师的教育机智第十五章学习的测量与评价第一节学业成绩测量与评价的概述一、测量、测验与评价二、学习测量与评价三、学习测量与评价的基本功能第二节学习测验的类型一、教师自编测验二、标准化测验第三节测验的质量分析一、测验项目的质量分析二、测验整体的质量分析第四节学习评价的类型一、诊断性学习评价二、形成性学习评价三、终结性学习评价四、三类学习评价的比较主要参考文献后记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自学考试大纲I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II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III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心理学 第十二章 品德教育心理

心理学 第十二章 品德教育心理

第十二章品德教育心理一、品德基本概念(一)品德的概念要理解品德的含义,首先要从道德的概念谈起。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

品德也就是个人的道德品德,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表现,是个体按一定社会道德规范去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或倾向。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心理学上一般认为品德包含着四种基本的心理成分,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道德认识是指个人对社会道德现象、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道德情感是对他人和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准则和道德需要而产生的内心体验。

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解内心矛盾、克服内外困难、控制和支配道德行为的内部力量。

道德行为是个人在道德认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道德活动。

二、道德的形成(一)道德认识的形成道德认识的形成,主要包括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判断的提高、道德评价的发展和道德信念的确立四个方面。

1.道德概念的掌握掌握道德概念要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道德概念的掌握是在儿童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2. 道德判断的提高3. 道德评价的发展儿童的道德评价能力是逐步发展起来的,总体上表现出这样几种发展趋势:a.从“模仿”到“独立”,即从仿效他人的评价逐渐发展自己独立地进行评价。

b.从“效果”到“动机”,即从重视行为效果的评价逐渐过渡到重视行为动机的评价。

c.从“对人”到“对己”,即从倾向于评价别人发展到学会评价自己d.从“片面”到“全面”,即儿童的道德评价从带有较大片面性发展到能全面、公正地做出评价。

4. 道德信念的确立(二)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情感不仅是对道德现实的一种反映,也是人们激发道德动机和进行自我监督的一种内心力量。

心理学中研究较多的是儿童的移情、良心和道德感的发展。

1.移情。

移情是指一个人能体会到别人所处的情绪状态。

2.良心。

3.道德感。

道德感是一种高级的道德情感体验。

(三)道德意志的锤炼道德意志在人的道德行为表现中起着发动和维持的作用。

道德意志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克服内部障碍,形成一定水平的良好的道德动机;二是排除外部障碍,坚持执行和实现道德行为。

品德心理

品德心理

第七章品德心理本章内容细目第一节品德心理概述一、品德的含义(一)品德的概念(二)品德与道德的关系二、品德的心理结构(一)道德认识(二)道德情感(三)道德意志(四)道德行为(五)品德心理成分的交互作用(六)品德心理结构的特征第二节学生品德的发展与培养一、学生品德的发展(一)国外品德发展的理论(二)国内品德发展的研究二、学生品德发展的影响因素三、学生优良品德的培养(一)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二)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三)加强学生道德意志的锻炼(四)注重学生的道德行为训练第三节学生品行不良的矫正一、学生品行不良的含义(一)品行不良的概念(二)学生常见品行不良的表现二、学生品行不良的原因分析(一)学生品行不良的客观原因(二)学生品行不良的主观原因三、学生品行不良的转化与矫正(一)学生品行不良的的转化与矫正过程(二)学生品行不良的转化与矫正方法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

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不是自发形成的,它的形成有其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研究和掌握学生品德发展的规律,将有利于我们在品德教育中提出恰当的教育措施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本章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品德的心理实质,品德的形成过程及其规律,阐明品德教育途径和措施的心理学依据。

第一节品德心理概述什么是品德?它有哪些称谓?它和道德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在本节中将介绍这部分内容。

同时在本节还介绍了品德心理结构中各主要成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运行的轨迹以及品德心理结构的主要特征等内容。

一、品德的含义(一)品德的概念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在我国又称为德性或品行、操行等等。

它是指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例如,某个学生一贯诚实友爱、热爱集体、乐于助人、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热爱劳动,我们则认为这个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

与品德密切相关的是道德,道德是指由社会舆论力量和个人内在信念系统驱使支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品德心理心理学

品德心理心理学

品德心理心理学
第34页
❖ 学校教育主要经过三个方面影响学生品德发展: 一是校风和班风影响; 二是老师教书育人方式、方法及本身榜样作用 ; 三是素质教育与德育影响。 ❖ 社会环境教育影响
品德心理心理学
第35页
(三)个体本身影响
❖ 总而言之,遗传素质是青少年学生品德 发展自然前提或物质基础,它提供了品 德发展内在可能性;环境教育是使这种 可能性逐步变为现实性桥梁;在这座多 层次桥梁上,人主观能动性是个人品德 发展水平和速度决定原因。
品德心理心理学
第16页
2.权威阶段(6-7岁)
❖ 又称他律阶段。这一阶段儿童对外在权威表现出 绝对尊敬和顺从愿望。他们认为服从、听话就是 好孩子,不然就是错,是坏孩子。另外一个表现 是对规则本身尊敬和顺从,即把成人要求准则, 看成是固定不变。这个阶段儿童对行为判断是依 据客观效果,而不考虑主观动机。
❖ 1.品德与道德区分
①所属范围不一样
道德是一个社会现象 品德是一个个表达象
②反应内容不一样
道德内容是社会生活总体要求
品德内容则是社会道德规范局部详细表达
③产生力量源泉不一样
道德产生力量源泉是社会需要
品德产生力量源泉则是个人需要
品பைடு நூலகம்心理心理学
第6页
2.品德与道德联络
❖ 品德与道德发展是互动过程,他们之间联络十分 紧密,主要表现在:
❖ 阶段1:处罚与服从为定向。 ❖ 阶段2:相对功利为定向
品德心理心理学
第23页
水平二:习俗水平
❖ 该水平特点是:个体能按照家庭、集体或国家期 望和要求去行事,认为这本身就是有价值,而不 大理会这些行为直接后果。这时他们能够从社会 组员角度来思索道德问题,了解、认识社会行为 规范,并恪守执行这些规范。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十二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及其培养重点试题解析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十二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及其培养重点试题解析

A.与他人基本相同 B.与大家保持一致
C.被他人认可 D.与他人相接近
9.与遵从相比,认同更深人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B.积极性
C.适应性和社会性 D.内化性和意志性
10.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
14.一般而言,教师向学生传递社会道德规范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条是( ),一条是( )。
15.强化决定学习者是否把学会的行为表现出来,即强化对人的行为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强化包括( )、( )和( )三种形式。
三、简答题
1.简述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2.简述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18.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 )。
A.“好孩子”取向阶段 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
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
19.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的儿童对行为的判断主要根据客观结果,而不考虑主观动机。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公正阶段
②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克拉斯沃尔和布卢姆等在其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提出,因价值内化水平不同,态度也发生多种程度的变化。从态度的最低水平开始,依次是:“接受”,即注意,如学生愿意听各种先进人物的事迹报告;“反应”,即愿意并实际参加某项向先进人物学习的活动;“评价”,即按价值准则行动后获得满意感或愉快感,赋予自己的行为以某种价值;“组织”,即价值标准的组织,判断各种不同价值标准间的联系,克服其间的矛盾和冲突;“性格化”,即将各种价值观念组织成一个内在和谐的系统,使之成为个人的性格的一部分。上述价值内化的各级水平实际上也就是态度变化的水平,但只有价值观念经过组织且已成为个人性格的一部分时的稳定态度才能被称之为品德。

《教育心理学》课件 第十二章 品德学习

《教育心理学》课件  第十二章 品德学习

三、其他有关道德情感的研究
(一) 凯根的道德情感分类 凯根(Kagan,1984)认为,普通人的道德状况更主要
的是受情感而不是受理性支配的,通过他们的情感来判断是 非。 (二) 移情及其相关的心理研究
移情(empathy)就是对事物进行判断和决策之前,将 自己处在他人位置,考虑他人的心理反应,理解他人的态度 和情感的能力。
第三节 道德行为的形成及培养
• 一、道德行为的社会学习理论 • 二、道德行为的产生过程 • 三、道德行为的培养
一、道德行为的社会学习理论
(一) 模仿学习及其经典实验 模仿学习(imitative learning)的实验研究是班杜拉
和麦克唐纳在1963—1968年间做的。 研究者认为,儿童的道德定向不像皮亚杰所说的有明确
的年龄差异,而更重要的是个体差异,后者主要是由于不同 的社会学习和不同的成人及同辈榜样的影响造成的。 (二) 抗拒诱惑及其经典实验
抗拒诱惑(resistance to temptation)就是在具有诱 惑力的情境之下,个人能依据社会规范的禁忌,对自己的愿 望、冲动等行为倾向,有所抑制,使自己在行为上不致做出 违犯社会规范的行为。
三、自杀
《教育心理学》
第十二章 品德学习
本章要点
1. 描述道德认知发展的各种理论 2. 举例说明在道德教育中应如何贯彻这些理论 3. 运用道德情感的相关理论设计道德情感的培养方案 4. 运用道德行为的相关理论设计道德行为 的培养方案 5. 能够理解和处理常见的道德问题 6. 设计常见道德问题的矫正方案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牲,而不是权利和规则。
第二节 道德情感的形成及培养
• 一、精神分析学派对道德情感的研究 • 二、人本主义情感取向的道德教育理论 • 三、其他有关道德情感的研究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核要点:第十二章 品德心理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核要点:第十二章 品德心理

第十二章品德心理(一)什么是品德1、识记品德:品德是指个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种稳定的心理特征,这旨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

2、领会品德与道德的关系:品德与道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从联系说,离开道德就谈不上有个人品德,个人品德的内容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具体表现。

个人品德的发生、发展与道德一样都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但是,两者又有区别。

道德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服从于整个社会发展的规律,它不以个人的存在、品德的好坏为转移;而品德的发生、发展则有赖于某一个体的存在。

道德是伦理学与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研究的对象。

(二)品德的结构1、识记道德认识:是指个人本对道德知识和行为远规范的了解、领会及掌握。

道德情感:是指在道德认识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内心体验。

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一个自觉地确定道德目的和动机,并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和动机的心理过程。

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所采取的各种行动。

2、领会我国传统的品德结构观点:在我国,许多学者认为,品德由道德认识、首先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组成,四者紧密相联,彼此依存。

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学者对知、情、意、行见解,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我国学者对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继承。

1、道德认识;2、道德情感;3、道德意志;4、道德行为。

林崇德的品德系统结构观点:其认为,品德结构是个多侧面、多形态、多水平、多联系、多序列的动态开放性的整体与系统。

它主要包括三个子系统:1、品德的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的关系系统,即道德动机系统和道德行为方式系统。

2、品德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活动的关系系统,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品德心理特征系统。

3、品德的心理活动和外部活动的关系及其组织形式系统,即品德的定向、操作和反馈系统。

章志光的品德形成三维结构:其认为,品德结构可以从生成结构、执行结构和定型结构三个断面或维度进行探讨,这些结构和宏观的社会环境及微观的群体环境发生关联或相互制约,就构成了一个包括品德机制在内的大的社会动力系统。

品德心理

品德心理

四、品德发展的理论
? (一)皮亚杰的道德判断二水平论(知) ? 6岁以前,无道德规则阶段。 ? 6-10岁,他律道德阶段。 ? 10岁以后,自律道德阶段。 ? 皮亚杰的对偶故事说明了什么? ?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六阶段论(讨论) ? 根据道德认知理论怎样进行品德教育?
对偶故事
? 小红帮妈妈刷碗,打碎了十个碗,小明 在家偷东西吃,打碎了一个碗,问“谁 的行为更坏一些?”
据 ? 消除疑惧心理,重视自尊心的培养,形
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巩固新的行为习惯, ? 奖励与惩罚的运用。
3、应注意的问题
? 态度要真诚,讲理要透彻,批评要及时, 适可而止。
十、侵犯行为及控制
? (一)侵犯行为的涵义 ? (二)侵犯行为形成的原因 ? (三)侵犯行为的矫正
(一)侵犯行为的含义
? 有意的企图 ? 针对企图回避伤害的人 ? 心理和情感上的伤害 ? 儿 童的侵犯行为和成人的侵犯行为有什
?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 知、情、意、行四方面。
? 道德情感又可分为直觉的情感体验、想 象的情感体验和伦理的情感体验三种。
三、品德发展的实质
? (一)品德发展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推动下, 内外共同作用的结果。
? (三)品德发展是知、情、意、行协调 发展的过程。
? 环境
社会文化与大众媒体
?
家庭
?
同辈
八、助人行为及其培养
? 1、助人行为—使他人受益而非自己受益 的亲社会行为。
? 2、助人行为的形成 ? 助人天性、情感唤起、代价与回报、责
任内化 ? 培养: ? 助人者素养、榜样与环境熏陶、社会规
则支持
九、过错行为和不良品德的转化与矫正
? (一)过错行为与品德不良的特征

教育学第12章德育功能和规律

教育学第12章德育功能和规律
顽强的努力,它是一种毅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行,是指道德行为,是人们在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 的支配下,对他人和社会作出的行为反应。(标志、关键)
综上所述,知、情、意、行是形成思想品德的 基本要素。它们之间既存在区别,有相对的独立性, 又相互联系,构成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其中,知 是基础,行是关键,情和意在知到行的转化中起调 节作用。所以,德育过程就是知、情、意、行几个 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转化, 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旧质到新质的发 展变化过程。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二、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转化的过
程 1 、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由于客观矛盾所引起的思 想品德矛盾运动的结果。(进步:正确思想战胜错误) 2 、在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外界的教育
影响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但这种影响要真正发挥作用
,为学生所接受,转化为自身的思想品德,还需要经过一
第十二章
德育功能和规律
教学目的: 理解德育、道德教育的基本概念,掌握德育过程的 基本规律
教学难点: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的理解
教学重点: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的理解与运用
第一节
一、德育的概念
德育的功能和任务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 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政治、思想、道德影响, 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
德育过程这一规律,还与思想品德形成的同时性和渐进性相联系。
德育过程的长期性、反复性告诉我们,学生德育常常
不是直线上升,而是曲折前进的。青少年学生正处在成长
的时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他们思想品德上出现反复甚 至是较大的反复,是正常现象。但这种反复绝非简单的反 复,而是在新的基础上重现已往某些特点,其中包含着新 的进展因素,是前进中的反复。因此,在德育中,教育者 必须树立信心,正确对待学生思想品德上的反复、坚持不 懈地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善于引导他们在反复中前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品德不良的转化过程与方法 许多调查表明,品德不良的青少年的转化过程大体上要经历醒悟、转变和自新 三个阶段。 1.醒悟阶段 2.转变阶段 3.自新阶段
第十三章 学习动机
第一节 动机的概述
一、什么是动机 (一)动机的含义 1.动机的定义 动机是引起个体行为,维持这种行为,并使这种行为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一种 心理状态。 2.对动机定义的分析 (1)动机对行为具有三种功能 1.动机引起行为。2.动机维持行为。3.使行为指向一定的目标 (2)动机是一种心理状态 (二)动机的性质 1.动机是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的结合 2.动机是内因与外因的结合 (1)动机的内因--需要和内驱力 内驱力是指由于需要引起的有机体内部产生的一种能量和冲动,它激励行为 去获得需要的满足。
第十二章 品德心理
第一节 品德的概述
一、什么是品德 品德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它是个 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 二、品德的结构 (一)我国传统的观点 品德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组成,四者紧密相连。彼此依存。 1.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是指个体对道德知识和行为规范的了解、领会及掌握。 2.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在道德认识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内心体验。 3.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确定道德目的和动机,并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一 定道德目的和动机的心理过程。 4.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它是实现道德目的、动机的手段, 也是品德的外部标志
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形成于变化
一、学习动机的形成 (一)学习动机可由外部条件激发 (二)学习动机可由内部需要转化 二、学习动机的变化 (一)外部学习动机与内部学习动机相互交替、转化 (二)近景性学习动机与外景性学习动机相结合。 (三)主导性学习动机与辅导性学习动机协调作用 (四)学习动机可以迁移 所谓的学习动机迁移,是指把其他活动的动机转移到学习上来,或者 把这一科目的学习杰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 (一)划分阶段的标准与对偶故事法 对偶故事法是皮亚杰研究道德判断的主要方法。即向儿童提出各种成对的故事, 在每对故事中都有因某种故意的或无意的行为造成的不良结果,然后问儿童引起 这两种不良结果的哪一种行为是“更坏的”。 (二)皮亚杰的四阶段说 皮亚杰根据对儿童游戏的观察和儿童对“对偶故事”的判断,将儿童品德的发 展划分为自我中心。权威、可逆和公证四个阶段。 二、柯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学说 科尔伯格的主要观点是:1.儿童的品德发展水平与其思维发展水平直接相联系2. 提出品德发展具有固定顺序的六个阶段,并认为在所有文化条件下,儿童都是按 同样的顺序通过相应的阶段而发展的3.品德发展不是通过直接的生物成熟,也不 是通过直接的学习经验,而是通过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结构的重新组织这 个发展过程而出现的。4.个体可能停留在这个固定顺序的某个阶段,但是能够促 使他向上进步。
第三节 品德的形成和品德不良的转化
一、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 (一)道德认识的形成 道德认识的形成主要包括道德观念的形成、道德信念的确立和道德评价能力 的发展三个方面。 1、道德观念的形成 道德观念是对社会道德现象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反映,是对具体的道德 现象的抽象概括,即对道德知识、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的认识。 2、道德信念的确立 道德信念是个人认为自己一定要遵循的,在人的意识中根深蒂固的道德观念。 3、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 道德评价是运用已掌握的道德标准对别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道德分析判断的过 程。 (二)道德情感的发展 道德情感是促进学生道德认识发展的催化剂,是促使学生道德观念转化为道德 信念的必要条件,也是促使学生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的动力因素。
(三)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的形成和训练 1、道德意志的形成 2、道德行为的形成 3、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的训练 (1)正确使用奖励与惩罚 (2)榜样示范 (3)给予实践的机会 二、品德不良的转化 (一)品德不良的原因 品德不良可能是道德认识方面的,也可能是道德意志或道德行为习惯方面的, 或者二者兼有。造成品德不良主要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 1.学生品德不良的客观原因 (1)家庭方面 (2)社会方面 (3)学校方面 2.学生品德不良的主观原因 (1)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 (2)道德意志薄弱 (3)收不良习惯 的支持 (4)性格上的某些缺陷 (5)某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2)动机的外因--目标、诱因和强化物 目标指满足需要的物体、情境或事件。诱因是指能激起有机体定向行为的目标。 二、学习动机 (一)什么是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动机的一种,以上关于动机的论述同样适用于学习动机。 (二)学习动机与学习 1.学习动机与学习之间是一种辩证关系 2.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 (1)学习动机对学习过程的影响 (2)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二)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是从结果来阐述行为动机的,它的理论价值与实际作用可以归纳为三个 方面:一是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二是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及其 结果推断出个体的个性;三是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预测个体在某种 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行为。 二、动机的人本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行为的内部推动力量就是需要。马斯洛将 人类的基本需要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五个层次。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相爱与归属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以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动机理论,又称为需要层次理论。 三、动机的强化理论 直接强化是学习者行为本身受到强化。 替代性强化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概念。它是指通过观 察榜样受强化、在观察者身上间接引起的强化作用。 自我强化是行为达到自己订立的标准时,自己对自己的强化。
第四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
一、远景性学习动机教育与近景性学习动机教育相结合 二、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求知欲 三、充分利用反馈与评价的作用 四、科学运用奖励与惩罚 五、合理开展学习竞赛活动 六、引导学生对学习成败进行积极归因 以下三种归因训练方法的效果比较好: 1.团体发展法。2.强化矫正法。3.观察学习法。
三、斯陶布的社会行为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斯陶布曾提出一个社会行为理论来解释亲社会行为是怎么产生 的。该理论把价值取向和其他因素结合起来,试图形成道德行为的综合理论。 斯陶布在进行过许多教育性实验后,提出了有新意的社会行为理论,这个理论 的要点如下: 1.人的亲社会价值取向越强,在特定情况中助人目的被激活的可能性就越大, 做出的助人行为就越多。 2.亲社会行为存在着三种影响目的选择的动机源:一是作为利他的无私行为的 动机源,其目的在于帮助他人,是以他人为中心的;二是以规则为中心的道德取 向的动机源,三是移情,移情在某种程度上是从自我到他人的延伸。 3.移情的敏感性通常能增强助人的行为 4.动机、目的转化为行为,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能力。
(一)前世俗水平 这个水平的主要特点是被试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身利害的关系。 它包括第一和第二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服从与惩罚的定向 第二个阶段:朴素的利己主义的定向 (二)世俗水平 这个水平的主要特点是指个体着眼于社会的希望和要求,认为道德的价值在于为 他人和社会尽义务,以维护社会的传统秩序,包括第三和第四个阶段。 第三阶段:社会习俗的定向 第四阶段:秩序和法规定向 (三)后世俗水平 这个水平的主要特点是个体不仅自觉地遵守某些行为准则,还认识到法律的人为 性,并在考虑全人类的正义和个人的尊严的基础上形成某些超越法律的普遍原则。 能够根据自己选择的道德标准判断是非。包括第五。六两个阶段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的定向 第六阶段:良心或普遍的道德原则的定向
第二节 学习动机的理论
一、动机的认知理论 (一)成就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愿意去做自认为重要的或有价 值的工作,并力求达到完善地步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 1.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 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由追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组成。前者是人 们追求成功和成功带来的积极情感的倾向性;后者是人们避免失败和失败带来的 消极情感的倾向性。 2.奥苏泊尔有关成就动机的观点 (1)认知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是把求知作为目标,指向学习任务本身的动机,也就是想理解知 识,解决问题的一种愿望。 (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 (3)附属内驱力 附属内驱力是指一个人为了得到某个人的称赞或认可,而把学习搞好,工作做 好的一种动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