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抗心绞痛药

合集下载

抗心绞痛药—心绞痛与常用药(药理学)

抗心绞痛药—心绞痛与常用药(药理学)

常用抗心绞痛药物
三、钙通道阻滞药——硝苯地平(nifedipine)
1.药理作用 降低心肌耗氧量 阻滞Ca2+内流,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扩张
血管,减轻心脏负荷,从而降低心肌耗氧量。 增加缺血区供血 扩张冠脉、增加侧支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解除冠
脉痉挛,从而增加冠脉和缺血区血流量。 保护缺血心肌 降低Ca2+
送血管及侧支血管→增 加侧支循环→缺血区血 流量增加
常用抗心绞痛药物
一、硝酸酯类——硝酸甘油
1.药理作用 降低心室壁张力,增加心内膜供血
常用抗心绞痛药物
一、硝酸酯类——硝酸甘油
1.药理作用
保护缺血的心肌细胞 硝酸甘油释放NO,促进前列环素等物质的生成与释放, 对缺血的心肌细胞产生有效的保护作用。
用。
常用抗心绞痛药物
二、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propranolol)
2.临床应用 适用于对硝酸酯类药不敏感或疗效差的稳定型心绞痛
病人,用药后可明显减少发作次数,对伴有高血压及快速 型心律失常者更为适用;对近期有心肌梗死症状的病人, 用药后可降低发病率、缩小梗死面积、减少病死率。变异 型心绞痛不宜单独使用本药。
常用抗心绞痛药物
一、硝酸酯类——硝酸甘油
2.临床应用 心绞痛:急性发作可选用起效快的气雾剂、舌下含片等;
频繁发作时可选用皮肤贴剂或控释片。 急性心肌梗死 急慢性心功能不全及高血压病人的控制性降压
常用抗心绞痛药物
一、硝酸酯类——硝酸甘油
3.不良反应 血管舒张反应:面颊及颈部皮肤潮红、搏动性头痛、心 悸、颅内压升高、诱发或加重青光眼等, 大剂量可出现直立性低血压及晕厥。 高铁血红蛋白症:用量过大或频繁用药时发生。 耐受性:连续用药2~3周出现,停药1~2周消失。

药理学-抗心绞痛药2004级教学幻灯片

药理学-抗心绞痛药2004级教学幻灯片

[不良反应]
1. 抑制心脏,致心室容积↑, 射血时间延长,耗氧↑。
2. 诱发或加重哮喘。 3. 反跳现象。(停药时应逐渐减量!)
钙拮抗药
硝苯地平 维拉帕米 地尔硫卓 氨氯地平
抗心绞痛作用
• 阻断L-型电压依赖性Ca2+通道引起下述效应: • 1.降低心肌耗氧量:舒张外周阻力血管→↓
心脏后负荷→↓心室壁张力与心室射血时间 ( Nifedipine最强) • 2.抑制心脏收缩性、↓心率→ ↓心肌耗O2 • (Nifedipine无此作用)
伴有哮喘的心绞痛患者,宜选用下列哪些药物: A. 硝酸甘油 B. 硝苯地平 C. 单硝酸异山梨酯 D. 普萘洛尔 E. 噻吗洛尔
普萘洛尔治疗心绞痛时,不产生下列哪一作用: A.降低心肌耗氧量 B.心率减慢 C.心脏舒张期相对延长 D.心肌收缩力减弱 E.心室容积缩小
关于硝酸酯类药物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冠状动脉血流的重新分配 B.扩张冠状动脉的侧支血管,改善缺血区的供血 C.扩张外周血管减轻心脏的前负荷 D.心室容积增加,射血时间延长 E.反射性的心率增快作用
〔应用〕
用于对硝酸甘油类不敏感或疗效差的稳 定性心绞痛,尤其适用于伴有心律失常、 高血压的心绞痛者。
变异型心绞痛不用 !!!
硝酸甘油和β受体阻断药 合用抗心绞痛
1.抗心绞痛作用协同 2.互相弥补不足
心率
Nitroglycerin ↑ Propranolol ↓
心室壁张力 冠脉阻力




3.降低血压作用相加,应予注意!
硝酸甘油对下列哪类血管扩张作用很弱: A.冠状动脉的小阻力血管 B.较大静脉 C.较大动脉 D.冠状动脉的侧支血管 E.冠状动脉的输送血管

抗心绞痛药-药理学课件

抗心绞痛药-药理学课件
维拉帕米:对窦房结及房窒传导作用较强治疗心 绞痛时易发生心动过缓,心功能不全者慎用。 硝苯地平:扩血管作用较强,适用于心肌缺血伴 心衰者。
抗心绞痛作用
l、降低心肌耗氧量
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血管平滑肌松弛, 血压下降,心脏负荷减轻,从而使心肌耗氧减少。
2、舒张冠状血管
(1)扩张输送血管及小阻力血管,增加缺血区的灌注。 (2)增加侧支循环,改善缺血区的供血和供氧。
(2)副作用减少:ß 受体阻断后α受体占优势 所致的冠 脉痉挛。
**ß阻断药和硝酸酯类合用
两药合用缺点:
两类药都可降压。如血压下降过多,
对心绞痛不利。一般宜口服给药,逐渐增
加剂量,逐渐减量,如突然停用可导致心
绞痛加剧或/和诱发心肌梗死。
宜选用作用时间相近的药物,如 普萘洛尔+硝酸异山梨酯
(三)钙通道阻滞剂 硝苯地平、维拉帕米、地尔硫卓
硝酸甘油与NO
1998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伊格纳罗 佛契哥特 费里德· 穆拉德
他们因发现有关一氧化 氮在心血管系统中具有独 特信号分子作用而于1998 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体内过程
1、首过效应明显。
2、含服后1~2分钟起效,持续20~ 30min。
3、经皮肤吸收,用软膏或贴膜剂,可持续较 长的有效浓度。 4、肝脏代谢,肾脏排泄。
此后动物实验证明硝酸甘油有扩张冠脉的作用-----舒张 冠脉增加其流量。 1959年动物及人发现硝酸甘油仅有短暂的增加冠脉 血流 作用,但不能对冠心病己硬化冠脉增加血流-----对舒张冠 脉学说提出质疑。
1972年发现用起搏方法诱导的心绞痛的冠心 病人心导管内给硝酸甘油仅部份病人冠脉有短 暂的冠脉流量增加,但不能缓解心绞痛,而IV 硝酸甘油随血压的降低冠脉 流量下降,但心绞 痛却缓解-----硝酸甘油的作用仍在体循环。 近年来又重新肯定了冠脉痉挛学说在心绞痛 发病学中的地位,认为动脉粥样硬化可伴有痉 挛。72年的研究冠脉内给硝酸甘油的量较大, 可使冠脉阻力血管扩张,流向缺血区血流减少。

药理学抗心绞痛药课件

药理学抗心绞痛药课件

抗心绞痛药的不 良反应
β受体阻滞剂的不良反应
心动过缓:可 能导致心率减 慢,甚至出现 心脏骤停
01
低血压:可能 导致血压降低, 引起头晕、乏 力等症状
03
疲劳:可能导 致疲劳感增加, 影响日常生活 和工作
05
02
支气管痉挛: 可能导致支气 管收缩,引起 呼吸困难
04
血糖升高:可能 导致血糖升高, 引起糖尿病患者 病情加重
药理学抗心绞痛药课件
演讲人
目录
01. 抗心绞痛药的分类 02. 抗心绞痛药的作用机制 03. 抗心绞痛药的临床应用 04. 抗心绞痛药的不良反应
抗心绞痛药的分 类
β受体阻滞剂
01 作用原理:通过阻断β受体,降 低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
02 代表药物:普萘洛尔、美托洛 尔、阿替洛尔等
03 适应症:适用于高血压、心绞 痛、心律失常等
04
孕妇和哺 乳期妇女 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01
抗心绞痛药与抗血小板药物: 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可增加出血风险
03
抗心绞痛药与抗心律失常药 物:如胺碘酮、普鲁卡因胺 等,可导致心律失常
02
抗心绞痛药与抗高血压药物: 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 滞剂等,可导致血压过低
04
抗心绞痛药与抗糖尿病药物: 如胰岛素、二甲双胍等,可 导致低血糖
03
β受体阻滞剂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降低血管 紧张度,改善心肌缺血
02
β受体阻滞剂通过降低血压, 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肌缺 血
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β受 体,降低心率,减少心肌耗 氧量
钙通道阻滞剂的作用机制
D
改善心肌能量代谢,保护心肌细胞
C 降低心率,减轻心脏负担

心血管系统药理学抗心绞痛药

心血管系统药理学抗心绞痛药
硝酸酯类药物通过释放一氧化氮,扩张冠脉血管,增加心肌血供,缓解心绞痛症状。
2 临床应用
硝酸酯类药物常用于急性心绞痛发作时的紧急处理,也可预防心绞痛的发作。
β受体阻滞剂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1 作用机制
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β受体,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缓解心绞痛发作。
2 临床应用
β受体阻滞剂可用于长期控制心绞痛,降低心脏负荷,预防心肌梗死。
心血管系统药理学抗心绞 痛药
心血管系统药理学抗心绞痛药是一类药物,用于治疗心绞痛。本节将介绍心 绞痛的病因、药物分类和机制,以及各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心绞痛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1 冠心病
引起心绞痛的主要病因,是冠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
2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内壁的脂质沉积导致冠脉狭窄,限制心肌供血。
3 血栓形成
當冠脉内形成血栓,心肌缺血加重,引发心绞痛发作。
常用的抗心绞痛药物分类和机制
硝酸酯类药物
通过释放一氧化氮扩张冠脉, 增加心肌血供。
β受体阻滞剂
通过阻断β受体,减少心率、降 低心肌耗氧量。
钙离子拮抗剂
通过阻断钙离子进入心肌细胞, 减少心肌的收缩力和耗氧量。
硝酸酯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1 作用机制
抗凝药物
用于预防心绞痛患者的应用
1 作用机制
钙离子拮抗剂通过阻断钙离子进入心肌细胞,减少心肌的收缩力和耗氧量,缓解心绞痛。
2 临床应用
钙离子拮抗剂可用于长期控制心绞痛,降低心肌耗氧量,预防冠心病发作。
其他抗心绞痛药物的简介和临床应用
阿司匹林
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减少心肌缺血。
镇痛药
常用于缓解急性心绞痛发作过程中的胸痛症状。

药理学抗心绞痛药同步练习题

药理学抗心绞痛药同步练习题

抗心绞痛药一、复习要点了解:心绞痛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原则。

理解:β受体阻断药、钙通道阻滞药的主要特点。

掌握: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二、知识要点1.硝酸甘油(1)药理作用:①扩张外周血管,减少心脏前后负荷从而降低心肌耗氧量;②扩张冠状血管,改变心肌血液分布,增加缺血区心肌的供血量。

(2)临床应用:①治疗各型心绞痛的首选药;②治疗急性心肌梗死;③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辅助治疗。

(3)不良反应:主要由扩血管引起如搏动性头痛、颜面潮红、心悸、颅内压增高等。

剂量过大或长期用药可发生高铁血红蛋白症;耐受性。

(4)用药指导:舌下含服,如有舌麻、灼热、刺痛感是药物有效的标志;给药时宜采用坐位或半卧位。

2.普萘洛尔:适用于稳定型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禁用。

3.硝苯地平:适用于变异型心绞痛;对稳定型心绞痛及心肌梗死也有效。

三、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心绞痛急性发作时,硝酸甘油常用的给药方法是()。

A.口服B.吸入C.舌下含服D.皮下注射E.软膏涂皮肤2.关于硝酸甘油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扩张静脉血管,降低心脏前负荷B.扩张动脉血管,降低心脏后负荷C.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而减少心肌耗氧D.加快心率E.减少心室容积,降低心室壁张力3.硝酸甘油不宜口服是因为()。

A.不能吸收B.易被破坏C.损伤胃黏膜D.影响消化吸收E.首关消除4.有关使用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的用药指导,错误的告知是()。

A.湿润口腔,嚼碎药片舌下含服B.含服后应保持立位C.如无灼热、舌麻感可能失效应换药D.应避光、密封保管E.连续含服3 次仍无效,及时到医院诊疗5.下列哪项不是硝酸甘油的不良反应?()A.面部皮肤潮红B.血管搏动性头痛C.心率增快引起的心悸D.升高眼压E.全身水肿6.硝酸甘油降低心肌耗氧量的主要原因是()。

A.减慢心率B.抑制心肌收缩力C.抑制心肌代谢D.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心脏负荷E.扩张冠脉及侧支循环7.普萘洛尔与硝酸甘油均引起()。

药理学-抗心绞痛药

药理学-抗心绞痛药
血管平滑肌舒张
➢【临床应用】
1. 心绞痛 舌下含服适用于各型心绞痛, 稳定性心绞痛(首选)。
2. 急性心肌梗死 缩小梗死范围 3. 急、慢性心功能不全 降低心脏负荷
4. 急性呼吸衰竭和肺动脉高压 舒张血管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1. 血管舒张反应 搏动性头痛、面红、眼内压升高、体位性低血 压和晕厥、反射性心率过快(加重病情)
➢ 【临床常用药物】
硝苯地平 维拉帕米 地尔硫卓
变异型心绞痛最有效 稳定型心绞痛有效
变异型、稳定型、不稳定型有效
➢ 硝苯地平(nifedipine,心痛定)
1.对变异型心绞痛最有效,尤其伴高血压者 2.对稳定型心绞痛有效 3.缩小急性心梗的梗死面积 4.与β受体阻断药合用:
a.协同降低心肌耗氧量; b.抵消:硝苯地平—反射性心动过速;
第三节 β受体阻断药
非选择性β受体阻断药 普萘洛尔、吲哚洛尔
选择性β1受体阻断药 阿替洛尔、美托洛尔、醋丁洛尔
➢【药理作用】
1、降低心肌耗氧量
β-R→心脏收缩力↓、心率↓、BP↓ 缺点:心力心室容积 (前负荷), 射血时间,心肌耗氧
➢【药理作用】
2、改善心肌缺血区的供血
①收缩冠脉→缺血区与非缺血区血管张力差↑ ②心率↓→心外膜血流向心内膜 ③冠脉侧枝循环↑→缺血区血流量↑
主要内容小结
复习题
1. 抗心绞痛药分为哪几类?各类举一个代表药物 并说明其作用机制
2. 简述硝酸酯类与普萘洛尔联合应用抗心绞痛的 作用基础
3. 简述β受体阻断药抗心绞痛的机制及不利因素
注:① 不宜立位给药
② 不宜卧位给药 ③ 宜坐位和半卧位给药
2.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硝酸酯类是氧化剂,超大剂量时可将血红蛋白中

药理学课件之抗心绞痛药

药理学课件之抗心绞痛药

6
[药理作用]松弛平滑肌,特别是血管平滑肌。
(1)扩张静脉、动脉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V>A)。
舒张V:回心血量减少,降低前负荷,心室壁肌张力降低。 舒张A:降低外周阻力,减轻后负荷。 舒张结果致血压下降,反射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肌 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耗氧量增加,加重病情。 (2)扩张冠脉血管,增加缺血区血液灌注。 1.硝酸甘油通过舒张静、动脉,降低了心室内压和心室壁 张力,有利于血液由外膜流向内膜缺血区。 2.硝酸甘油选择性扩张心外膜血管、输送血管及侧支血 管,易于血液从非缺血区流向缺血区。 舒张结果增加缺血区的血液供应
11
[临床应用]
防治各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和CHF等。
[不良反应]
面颈部潮红、搏动性头痛、直立性低血压等。
12
二、β受体阻断药
普萘洛尔
[抗心绞痛作用]
1.阻断心脏β1受体,减少心肌耗氧量 阻断β1-R 心肌收缩力、心率 耗氧量 2.增加心肌缺血区供血 (1)减慢心率 舒张期延长 心外膜血液流 向缺血的心内膜区 (2)增加缺血区侧支循环 缺血区血供增加
药理学 pharmacology
第二十一章 抗心绞痛药
1
缺血缺氧
2
心室壁张力 每分钟射血时 间 心肌收缩力
冠状动脉血 流量
供氧 耗氧
3
4
常用抗心绞痛药
硝酸酯类及亚硝酸酯类 β受体阻断药 钙通道阻滞药 其他
5
一、硝酸酯类及亚硝酸酯类
硝酸甘油
抗心绞痛最常用的药物,口服首过效应明显, 采用舌下含服。
7
8
(3)保护缺血的心肌组织 硝酸甘油释放NO,促进内源性的PGI2、降钙素基因相 关肽等物质的生成与释放,这些物质对心肌细胞均有直接 的保护作用。

抗心绞痛药-药理学-23

抗心绞痛药-药理学-23

抗心绞痛药-药理学-23引言抗心绞痛药是用于治疗心绞痛的一类药物,它们通过不同的机制减少心脏的氧需求或增加心脏的血供,从而缓解心绞痛的症状。

针对不同的病因和病情,医生会选择不同的抗心绞痛药。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抗心绞痛药及其药理学特点。

1. 一硝酸酯类药物1.1 作用机制一硝酸酯类药物通过释放一氧化氮(NO)来扩张冠状动脉和静脉,从而增加心脏血供和减少心脏氧需求。

一氧化氮可以激活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的鸟苷酸环化酶,使环磷酸鸟苷(cGMP)水平升高,导致血管平滑肌松弛。

此外,一硝酸酯类药物还可以降低外周阻力,减轻心脏后负荷。

1.2 临床应用一硝酸酯类药物主要用于急性心绞痛的治疗和预防。

常见的一硝酸酯类药物包括硝酸甘油、异山梨酯等。

2. β受体阻滞剂2.1 作用机制β受体阻滞剂通过竞争性抑制β受体的激活,减少心脏的收缩力和心率,从而降低心脏的氧需求。

此外,它们还可以通过减少心脏磷酸化酶(phosphorylase kinase)的活性,抑制糖原的分解,增加心肌糖原的贮备,从而提供更多的能量给心脏。

2.2 临床应用β受体阻滞剂广泛用于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常见的β受体阻滞剂有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

3. 钙离子拮抗剂3.1 作用机制钙离子拮抗剂通过抑制心肌细胞内的钙离子通道,减少钙离子的内流,从而抑制心肌细胞的收缩力和心率。

此外,钙离子拮抗剂还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脏血流,改善心肌的供血情况。

3.2 临床应用钙离子拮抗剂常用于缓解心绞痛的急性发作和预防。

常见的钙离子拮抗剂有硝酸异山梨酯、地尔硫離拓等。

4. 阿司匹林4.1 作用机制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酶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发挥抗炎、退热和镇痛作用。

此外,阿司匹林还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形成,从而减少心绞痛的发生。

4.2 临床应用阿司匹林常用于心绞痛的长期治疗和预防,可以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

此外,阿司匹林还常用于心肌梗死的早期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