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长江的历史变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的历史变迁
概况 形成 中下游河床的演变 水患及治理
一、长江概况
长江全长六千三百公里。平均每年入海总径流量 达一万亿立方米,相当于黄河的二十倍。长江干 流横贯东西,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 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 海11 省(区)、直辖市,注入东海,整个流域面积达 180万平方公里。其源远流长,水量丰富,支流 众多及流域宽广,均居全国各大河之首。它拥有 七百多条支流,汉水是其中最大的支流,支流流 域伸展甘肃、贵州、陕西、河南、 浙江、广西、 福建、广东8省(区)。自古以来,长江流域就 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
Archean
二、长江的形成
距今二亿年以前的三迭纪, 那时我国大陆中部的地形是东高西 低 ,现在属于长江流域的巫峡和西陵峡以西的地区,是汪洋不见 边际的古地中海的一部分,还是一个与印度洋及太平洋相通的广阔 的海湾。
大约在距今一亿年前中生代的侏罗纪,由于一次强烈的造山运 动 ,形成了横断山脉 ,秦岭升高,古地中海退出今四川、青海、西 藏及贵州、广西的西部,在秦岭、横断山脉、云贵高原之间形成了 一个广阔的四川盆地, 当时,它与巫峡、西陵峡以东的洞庭盆地 , 成为自成系统互不沟通的内陆水系。巫山山脉成了四川盆地与洞庭 盆地之间的分水岭 。
D、南宋时,金人占据了北方,汉族人民大规模南迁,沿江筑堤围垸, 扩大垦殖,两岸穴口汊流,几乎完全杜塞。堤垸制止了河流在汛期时向 河滩漫溢,把水流限制在河床里,由于泥沙的沉积,抬高了河床,洪水 过程显著,堤防溃决殆无需岁。
E、元大德七年(1303年),重开小岳、宋、调 弦、赤剥四穴。暂时减轻了洪水的威胁。到了 明代这些穴口又被淤平。隆庆年间(1567— 1572),疏浚了其中的调弦口穴,但整个下荆 江仅靠这一口分泄洪流,不足以减少流量变幅。 水流经过弯道时,由于离心的作用,凹岸在主 流的冲刷下,逐渐崩塌后退,泥沙则在水流较 缓的凸岸淤积,河湾延长。下荆江就这样以增 长河曲的长度来适应日益增长的流量。再加上 人们在河曲凸岸新近沉积的沙滩上筑堤围垸 (yuan),进行垦殖,又进一步巩固了凸岸的 河床。原来单一的顺直型迅速向蜿蜒型方向转 化。
当曲的沼泽
通天河上游
三、历史时期长江中下游河床的演变
长江干流河道,按河道特征及流域地形, 划分为上、中、下游。自宜宾至湖北宜昌 称上游,长约4500km。宜昌至江西湖口称 中游,长950多km,其中枝城至城陵矶河 段,通称荆江,长约340km,其南岸有松 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调弦口已于 1959年封堵)分泄江水入洞庭湖,与洞庭 湖水系的湘、资、沅、澧汇合后,再在岳 阳城陵矶汇入长江干流。其中又以藕池口 为界分为上荆江和下荆江。长江经城陵矶 后折向东北,到达武汉时有汉江汇入,再 向东流至湖口又接纳鄱阳湖的赣、抚、信、 饶、修等水系。湖口至长江口称下游,长 938km。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是历史上河 床变化较大的地区。
A、 古代荆江河槽,淹没于江汉平原古云梦泽所在的湖沼之中,河床 形态还不甚显著,荆江仍处漫流阶段。
B、 秦汉时期,云梦泽于长江泥沙的长期沉积,以江陵为顶点的荆江 三角洲向东南发展,处于高度湖沼阶段的下荆江,开始出现一些分流水 道。
C、魏晋南北朝时期,在石首境内的下荆江河床已开始形成,江中多 沙洲而呈汊流发育,至唐宋时,随着监利县境云梦泽的消失,荆江统一 河床最后塑造完成,当时两岸有二十多个穴口,加上江北有扬水、夏水、 鹤水分流,对下荆江流量起着调节作用。史称:“宋以前,诸穴畅通, 故江患差少”。可见当时河床还是比较稳定的。
代
纪
新 生 代 显
生中 生 代
宙 古
生
代
第四纪
第 新第三纪 三
纪 老第三纪
白垩纪 侏罗纪 三叠纪 二叠纪 石炭纪 泥盆纪 志留纪 奥陶纪 寒武纪
世 全新世
更新世
晚、中、早更新世
上新世 中新世 渐新世
始新世
古新世
晚、早白垩世 晚、中、早侏罗世 晚、中、早三叠世 晚、早二叠世 晚、早石炭世 晚、中、早泥盆世 晚、中、早志留世 晚、中、早奥陶世 晚、中、早寒武世
量的调蓄作用大大降低。同时荆江已演变为典型的弯曲河 道 ,成为防洪的重点地段。荆江大堤的修建隔断了江湖联 系 ,改变了中游河湖关系。所有这些因素都使得中游洪灾 日益加重。为了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迫切需要建立一套
完善的抗洪减灾防御体系。 《地学前缘》2000年第2期 关于长江中游洪
灾问题的思考
约在七千万年前的中生代末期发生了一次燕山运动 ,四川盆 地上升,洞庭盆地下降, 湖北西部的古长江开始发育 , 积极向四川 盆地溯源伸长 。
大约距今三、四千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 ,使全流域的 地面普遍地间歇上升,上游地区上升最烈,多形成高山、高原与峡 谷;中、下游上升的幅度较小,出现丘陵与山地,其间还间歇伴随
荆江大堤
荆 江 分 洪 工 程
长江在下荆江以下河段,即城陵矶至江阴河口段长约一千 一百六十余公里的河流,流动于间有山丘阶地的广阔的堆 积平原上,汊道纵横,河弯发育,是属于低度分汊河道。 这一河段,两岸常见基岩矗立江边,悬崖峭壁,如列屏障, 人们称之为“矶”。大大小小有一百二十多个矶。再加上 蒲圻的赤壁,嘉鱼的鱼岳山,武昌的蛇山,鄂城的观音石, 湖口的石钟山,南京的狮子山等山丘。这些山丘、石矶束 缚了长江完全自由摆动的可能性。在机头突出处往往河床 较窄,过了矶头,河床变宽,形成宽窄相间的藕节状。根 据历史记载,这些山丘、石矶很早就濒临大江,江岸一直 比较稳定,这就决定了长江在历史时期的总趋势。在矶的 附近,河床狭窄,水流湍急,由束水攻沙的作用;出矶处, 河床开阔,水速骤减,常导致江心洲的淤积,引起河道分 汊。目前,长江自下荆江以下至河口段的江中,记分布有 大小江心洲一百二十多个,汊道总长达六百五十公里,占 全长的百分之五十六。
长江,古名“江”,又称“大江”。在古籍 中最早见于《诗经》:“滔滔江、汉,南国 之纪”
地质年代年表(口诀 )
新生早晚三四纪 六千万年喜山期 中生白垩侏叠三 燕山印支两亿年 古生二叠石炭泥 志留奥陶寒武系 震旦青白蓟长城 海西加东到晋宁
注:1、新生代分第四纪和早第三纪、晚第三纪,构 造动力属喜山期,时间从6500 万年开始。
2、中生代从 2.5 亿年开始,属燕山、印支两期,燕 山期包括白垩纪、侏罗纪和三叠纪的一部分,印支期 全在三叠纪内。
3、古生代分为早晚,二叠纪、石炭纪、泥盆纪属晚 古生代,属海西期;志留纪、奥陶纪、寒武纪在早生 代,属加里东期;震旦纪、青白口、蓟县、长城纪在 元古代,震旦属加里东期,其余属晋宁期。
1998年的长江洪水是 1954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全流域性洪 水 ,高水位持续时间长 ,洪水量大 ,洪水遭遇情况恶劣是这 次长江汛期的突出特点 ,由此造成的损失十分严重。导致 长江中游洪灾的原因是众多的 ,其中气候异常是最直接的 影响因素 ,但过度围湖垦殖与江湖关系失调亦是洪涝灾害
日趋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自然演变和人类活动的共 同作用 ,长江中游河湖环境越来越不利于超额洪水的排泄。 江汉湖群、洞庭湖和鄱阳湖面积缩小 ,容积减少 ,对河流水
解放以来,通过全面整修加固江防大堤,兴 建荆江、汉江分洪区、大中型水库、机电排 灌站,以及对航道的整治,初步控制了洪水 灾害,并使农田灌溉和航运事业得到一定的 发展,但洪灾并没有彻底被消灭,1949、 1954、1981、1983 、1991、1998年连续发 生了洪灾,特别是1998年的特大洪灾,据统 计,水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近300亿美元,并 造成3 004人死亡,2.23亿人受灾。
湖口的石钟山
长江沙洲
采 石 矶
四、长江的水患及治理
根据历史记载,长江水患主要发生在江汉地区。下荆江蜿蜒型河道, 由于水流宣泄不畅,极易溃堤决口,史称:“长江万里长,险段在 荆江。”
早在东晋永和年间,沿江人民便采取筑堤捍水的措施。 南宋时筑堤防水更有新发展,有名的石首县西的“万石堤”, 即完成于南宋。 明、清两代,经过不断的增广,终于完成了南岸自松滋至城陵矶 共长三百余公里,北岸自当阳至茅埠共长三百五十公里的南北荆江 大堤。随着泥沙淤积,河床抬高,两岸大堤堤顶一般已高出地面七 至十米,最高处达十六米,成为“悬河”。一遇洪水,到处溃堤决 口,泛滥成灾。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的一次决堤最为严重, “荆岳之间,几为巨泽”,“一连巨浸,各堤防荡洗殆尽”。 在解放前的二千年间,由于水利失修,较大的水灾就发生了二 百多次。1931年荆江大堤万城堤溃口,被淹面积达十万一千二百平 方公里,耕地五千六百六十余万亩,受灾人口二千八百九十余万人, 其中死亡十四万五千余人,灾区遍及四川、湖北、江西、安徽、江 苏六省,整个江汉平原包括武汉三镇成为一片汪洋。
距今约年 代(百万)
1
2.5 5 24
65
135
205
251
295
360
410 435 495 540
新元古代 震旦纪
元 古
中元古代
宙
古元古代
太古宙
NeoproterozoicⅢ Cryogenian Tonian Stanian Ectasian Calymmian Staitherian Orosirian Rhyacian Siderian
裁弯以后的新河床在水流作用下,又开始新的朝着 弯曲方向发展的过程。
Leabharlann Baidu
G、1967年及1969年对下荆江中州子与 上车弯两弯曲段,进行了人工裁弯取直 工程。加上1972年位于监利县的沙滩子 又发生自然切滩和裁弯,河道弯曲系数 由1949年的3.19降至2.02。总计缩短 河长80公里,增加了泄洪量,对防洪和 航运都发挥了一定的效益。
长江从湖北宜昌起,至江西湖口止,长938公里, 水位落差31.5米。其中,从湖北枝城至湖南城陵 矶一段河道,因流经古荆州地区而称荆江;江西 九江上下一段河道,因该地区古时称浔阳而叫浔 阳江。
湖北 湖北
湖南城陵矶
宜昌 枝城
蜿蜒型河道
藕池口
江阴河口
分汊型河道
1、荆江蜿蜒型河道的变迁
上荆江由于河床构造运动与流向一致,增强了河流的纵向流速,河岸 沉积物胶结程度也较紧密,因而比较稳定;但自藕池口译下至湖南洞庭 湖出口处城陵矶之间长约二百四十公里被称作“下荆江”的河段,流向 呈垂直相交,横向环流的冲刷作用显著,河岸沉积物也比较松散,易被 流水掏空,因而在历史时期逐渐发育成为典型的“自由河曲”,即蜿蜒 型河道。素有“九曲回肠”之称。
F、到了清同治年间(1862—1874),下 荆江只有一个虎渡口未被淤塞,而大江两岸人 工围垸又大规模地发展,连江中的沙洲也并岸 围入垸中。河曲带长度剧增,随着河弯的增长, 弯曲半径越来越小,终于形成了葫芦性的河环。 在江水较大的汛期,漫滩水流长期作用下,狭 颈滩面逐渐形成串钩,遇上大洪水,串钩便被 冲开形成新河,造成自然裁弯。据不完全统计, 一百年来自然裁弯曾发生过十余次。自然裁弯 的结果,大大减少了下荆江河曲长度。然而,
概况 形成 中下游河床的演变 水患及治理
一、长江概况
长江全长六千三百公里。平均每年入海总径流量 达一万亿立方米,相当于黄河的二十倍。长江干 流横贯东西,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 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 海11 省(区)、直辖市,注入东海,整个流域面积达 180万平方公里。其源远流长,水量丰富,支流 众多及流域宽广,均居全国各大河之首。它拥有 七百多条支流,汉水是其中最大的支流,支流流 域伸展甘肃、贵州、陕西、河南、 浙江、广西、 福建、广东8省(区)。自古以来,长江流域就 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
Archean
二、长江的形成
距今二亿年以前的三迭纪, 那时我国大陆中部的地形是东高西 低 ,现在属于长江流域的巫峡和西陵峡以西的地区,是汪洋不见 边际的古地中海的一部分,还是一个与印度洋及太平洋相通的广阔 的海湾。
大约在距今一亿年前中生代的侏罗纪,由于一次强烈的造山运 动 ,形成了横断山脉 ,秦岭升高,古地中海退出今四川、青海、西 藏及贵州、广西的西部,在秦岭、横断山脉、云贵高原之间形成了 一个广阔的四川盆地, 当时,它与巫峡、西陵峡以东的洞庭盆地 , 成为自成系统互不沟通的内陆水系。巫山山脉成了四川盆地与洞庭 盆地之间的分水岭 。
D、南宋时,金人占据了北方,汉族人民大规模南迁,沿江筑堤围垸, 扩大垦殖,两岸穴口汊流,几乎完全杜塞。堤垸制止了河流在汛期时向 河滩漫溢,把水流限制在河床里,由于泥沙的沉积,抬高了河床,洪水 过程显著,堤防溃决殆无需岁。
E、元大德七年(1303年),重开小岳、宋、调 弦、赤剥四穴。暂时减轻了洪水的威胁。到了 明代这些穴口又被淤平。隆庆年间(1567— 1572),疏浚了其中的调弦口穴,但整个下荆 江仅靠这一口分泄洪流,不足以减少流量变幅。 水流经过弯道时,由于离心的作用,凹岸在主 流的冲刷下,逐渐崩塌后退,泥沙则在水流较 缓的凸岸淤积,河湾延长。下荆江就这样以增 长河曲的长度来适应日益增长的流量。再加上 人们在河曲凸岸新近沉积的沙滩上筑堤围垸 (yuan),进行垦殖,又进一步巩固了凸岸的 河床。原来单一的顺直型迅速向蜿蜒型方向转 化。
当曲的沼泽
通天河上游
三、历史时期长江中下游河床的演变
长江干流河道,按河道特征及流域地形, 划分为上、中、下游。自宜宾至湖北宜昌 称上游,长约4500km。宜昌至江西湖口称 中游,长950多km,其中枝城至城陵矶河 段,通称荆江,长约340km,其南岸有松 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调弦口已于 1959年封堵)分泄江水入洞庭湖,与洞庭 湖水系的湘、资、沅、澧汇合后,再在岳 阳城陵矶汇入长江干流。其中又以藕池口 为界分为上荆江和下荆江。长江经城陵矶 后折向东北,到达武汉时有汉江汇入,再 向东流至湖口又接纳鄱阳湖的赣、抚、信、 饶、修等水系。湖口至长江口称下游,长 938km。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是历史上河 床变化较大的地区。
A、 古代荆江河槽,淹没于江汉平原古云梦泽所在的湖沼之中,河床 形态还不甚显著,荆江仍处漫流阶段。
B、 秦汉时期,云梦泽于长江泥沙的长期沉积,以江陵为顶点的荆江 三角洲向东南发展,处于高度湖沼阶段的下荆江,开始出现一些分流水 道。
C、魏晋南北朝时期,在石首境内的下荆江河床已开始形成,江中多 沙洲而呈汊流发育,至唐宋时,随着监利县境云梦泽的消失,荆江统一 河床最后塑造完成,当时两岸有二十多个穴口,加上江北有扬水、夏水、 鹤水分流,对下荆江流量起着调节作用。史称:“宋以前,诸穴畅通, 故江患差少”。可见当时河床还是比较稳定的。
代
纪
新 生 代 显
生中 生 代
宙 古
生
代
第四纪
第 新第三纪 三
纪 老第三纪
白垩纪 侏罗纪 三叠纪 二叠纪 石炭纪 泥盆纪 志留纪 奥陶纪 寒武纪
世 全新世
更新世
晚、中、早更新世
上新世 中新世 渐新世
始新世
古新世
晚、早白垩世 晚、中、早侏罗世 晚、中、早三叠世 晚、早二叠世 晚、早石炭世 晚、中、早泥盆世 晚、中、早志留世 晚、中、早奥陶世 晚、中、早寒武世
量的调蓄作用大大降低。同时荆江已演变为典型的弯曲河 道 ,成为防洪的重点地段。荆江大堤的修建隔断了江湖联 系 ,改变了中游河湖关系。所有这些因素都使得中游洪灾 日益加重。为了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迫切需要建立一套
完善的抗洪减灾防御体系。 《地学前缘》2000年第2期 关于长江中游洪
灾问题的思考
约在七千万年前的中生代末期发生了一次燕山运动 ,四川盆 地上升,洞庭盆地下降, 湖北西部的古长江开始发育 , 积极向四川 盆地溯源伸长 。
大约距今三、四千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 ,使全流域的 地面普遍地间歇上升,上游地区上升最烈,多形成高山、高原与峡 谷;中、下游上升的幅度较小,出现丘陵与山地,其间还间歇伴随
荆江大堤
荆 江 分 洪 工 程
长江在下荆江以下河段,即城陵矶至江阴河口段长约一千 一百六十余公里的河流,流动于间有山丘阶地的广阔的堆 积平原上,汊道纵横,河弯发育,是属于低度分汊河道。 这一河段,两岸常见基岩矗立江边,悬崖峭壁,如列屏障, 人们称之为“矶”。大大小小有一百二十多个矶。再加上 蒲圻的赤壁,嘉鱼的鱼岳山,武昌的蛇山,鄂城的观音石, 湖口的石钟山,南京的狮子山等山丘。这些山丘、石矶束 缚了长江完全自由摆动的可能性。在机头突出处往往河床 较窄,过了矶头,河床变宽,形成宽窄相间的藕节状。根 据历史记载,这些山丘、石矶很早就濒临大江,江岸一直 比较稳定,这就决定了长江在历史时期的总趋势。在矶的 附近,河床狭窄,水流湍急,由束水攻沙的作用;出矶处, 河床开阔,水速骤减,常导致江心洲的淤积,引起河道分 汊。目前,长江自下荆江以下至河口段的江中,记分布有 大小江心洲一百二十多个,汊道总长达六百五十公里,占 全长的百分之五十六。
长江,古名“江”,又称“大江”。在古籍 中最早见于《诗经》:“滔滔江、汉,南国 之纪”
地质年代年表(口诀 )
新生早晚三四纪 六千万年喜山期 中生白垩侏叠三 燕山印支两亿年 古生二叠石炭泥 志留奥陶寒武系 震旦青白蓟长城 海西加东到晋宁
注:1、新生代分第四纪和早第三纪、晚第三纪,构 造动力属喜山期,时间从6500 万年开始。
2、中生代从 2.5 亿年开始,属燕山、印支两期,燕 山期包括白垩纪、侏罗纪和三叠纪的一部分,印支期 全在三叠纪内。
3、古生代分为早晚,二叠纪、石炭纪、泥盆纪属晚 古生代,属海西期;志留纪、奥陶纪、寒武纪在早生 代,属加里东期;震旦纪、青白口、蓟县、长城纪在 元古代,震旦属加里东期,其余属晋宁期。
1998年的长江洪水是 1954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全流域性洪 水 ,高水位持续时间长 ,洪水量大 ,洪水遭遇情况恶劣是这 次长江汛期的突出特点 ,由此造成的损失十分严重。导致 长江中游洪灾的原因是众多的 ,其中气候异常是最直接的 影响因素 ,但过度围湖垦殖与江湖关系失调亦是洪涝灾害
日趋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自然演变和人类活动的共 同作用 ,长江中游河湖环境越来越不利于超额洪水的排泄。 江汉湖群、洞庭湖和鄱阳湖面积缩小 ,容积减少 ,对河流水
解放以来,通过全面整修加固江防大堤,兴 建荆江、汉江分洪区、大中型水库、机电排 灌站,以及对航道的整治,初步控制了洪水 灾害,并使农田灌溉和航运事业得到一定的 发展,但洪灾并没有彻底被消灭,1949、 1954、1981、1983 、1991、1998年连续发 生了洪灾,特别是1998年的特大洪灾,据统 计,水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近300亿美元,并 造成3 004人死亡,2.23亿人受灾。
湖口的石钟山
长江沙洲
采 石 矶
四、长江的水患及治理
根据历史记载,长江水患主要发生在江汉地区。下荆江蜿蜒型河道, 由于水流宣泄不畅,极易溃堤决口,史称:“长江万里长,险段在 荆江。”
早在东晋永和年间,沿江人民便采取筑堤捍水的措施。 南宋时筑堤防水更有新发展,有名的石首县西的“万石堤”, 即完成于南宋。 明、清两代,经过不断的增广,终于完成了南岸自松滋至城陵矶 共长三百余公里,北岸自当阳至茅埠共长三百五十公里的南北荆江 大堤。随着泥沙淤积,河床抬高,两岸大堤堤顶一般已高出地面七 至十米,最高处达十六米,成为“悬河”。一遇洪水,到处溃堤决 口,泛滥成灾。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的一次决堤最为严重, “荆岳之间,几为巨泽”,“一连巨浸,各堤防荡洗殆尽”。 在解放前的二千年间,由于水利失修,较大的水灾就发生了二 百多次。1931年荆江大堤万城堤溃口,被淹面积达十万一千二百平 方公里,耕地五千六百六十余万亩,受灾人口二千八百九十余万人, 其中死亡十四万五千余人,灾区遍及四川、湖北、江西、安徽、江 苏六省,整个江汉平原包括武汉三镇成为一片汪洋。
距今约年 代(百万)
1
2.5 5 24
65
135
205
251
295
360
410 435 495 540
新元古代 震旦纪
元 古
中元古代
宙
古元古代
太古宙
NeoproterozoicⅢ Cryogenian Tonian Stanian Ectasian Calymmian Staitherian Orosirian Rhyacian Siderian
裁弯以后的新河床在水流作用下,又开始新的朝着 弯曲方向发展的过程。
Leabharlann Baidu
G、1967年及1969年对下荆江中州子与 上车弯两弯曲段,进行了人工裁弯取直 工程。加上1972年位于监利县的沙滩子 又发生自然切滩和裁弯,河道弯曲系数 由1949年的3.19降至2.02。总计缩短 河长80公里,增加了泄洪量,对防洪和 航运都发挥了一定的效益。
长江从湖北宜昌起,至江西湖口止,长938公里, 水位落差31.5米。其中,从湖北枝城至湖南城陵 矶一段河道,因流经古荆州地区而称荆江;江西 九江上下一段河道,因该地区古时称浔阳而叫浔 阳江。
湖北 湖北
湖南城陵矶
宜昌 枝城
蜿蜒型河道
藕池口
江阴河口
分汊型河道
1、荆江蜿蜒型河道的变迁
上荆江由于河床构造运动与流向一致,增强了河流的纵向流速,河岸 沉积物胶结程度也较紧密,因而比较稳定;但自藕池口译下至湖南洞庭 湖出口处城陵矶之间长约二百四十公里被称作“下荆江”的河段,流向 呈垂直相交,横向环流的冲刷作用显著,河岸沉积物也比较松散,易被 流水掏空,因而在历史时期逐渐发育成为典型的“自由河曲”,即蜿蜒 型河道。素有“九曲回肠”之称。
F、到了清同治年间(1862—1874),下 荆江只有一个虎渡口未被淤塞,而大江两岸人 工围垸又大规模地发展,连江中的沙洲也并岸 围入垸中。河曲带长度剧增,随着河弯的增长, 弯曲半径越来越小,终于形成了葫芦性的河环。 在江水较大的汛期,漫滩水流长期作用下,狭 颈滩面逐渐形成串钩,遇上大洪水,串钩便被 冲开形成新河,造成自然裁弯。据不完全统计, 一百年来自然裁弯曾发生过十余次。自然裁弯 的结果,大大减少了下荆江河曲长度。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