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鱼牛”的故事引发的思考
“鱼牛问题”给我们的启示
如果把鱼看成是孩子的隐喻,青蛙看成是教师的隐喻,牛是教学内容的隐喻,那么这个故事不正是向我们揭示了一个孩子建构其认知世界的道理吗?它至少给我们以下启示:一、学习是学习主体的自我建构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学生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他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因而不是行为主义所描述的s—r过程。
而且,知识或意义也不是简单由外部信息决定的。
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
其中,每个学习者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且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并不简单是信息的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
学习过程并不简单是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
因此,无论青蛙如何仔细地观察、详细地描述,都不能代替小鱼对“奶牛”形象的建构。
启示意义在于:学习必须通过学习者自己的主观努力才能实现,需要小鱼亲自去看一看。
二、小鱼对奶牛的形象是根据它自己的经验建构的实际上,每个人的学习都建立在自己经验的基础上,教学就是基于经验、改组经验、提升经验。
没有经验的基础,学生很难完成建构。
《鱼牛故事》对教学的重要启示在于:教学能否找到原有经验的起点,实际上是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
原有经验的起点包括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
和奥苏贝尔曾说的一句话一致的:“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学还原成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主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三、教学需要交流,需要学生发言“问题情境、会话、协商、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的四个要素。
会话实际上就是要求建构者抛出自己的理解和建构。
教学需要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学生要在协商和碰撞中完成意义建构。
鱼牛的故事
鱼牛的故事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小池塘里住着鱼和青蛙,它们俩是好朋友,都想出去看看。
因鱼不能离开水,只好让青蛙独自走了。
这天青蛙回来了。
青蛙告诉鱼,外面有许多新奇有趣的东西。
“比如说牛吧,”青蛙说,“它的身体很大,头上长着两只弯弯的犄角,吃青草为生,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块,长着四只粗壮的腿……”这时,在鱼的脑海里,出现的“牛”的形象是——鱼牛:在鱼的身体上,加上了它听到的牛的特征。
对于鱼来说这种结果是合理的,它根据从青蛙那里得到关于牛的部分信息,并将该信息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相结合,构建出了鱼牛的形象。
但对于青蛙来说,鱼理解的牛根本不是它所要表述的牛,或者说鱼认识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牛。
启示与思考:在这个故事中,如果把鱼看成是学生,青蛙看成是教师,牛是教学内容,那么这个故事向我们揭示了一个孩子建构其认知世界的道理。
至少给我们以下启示: 1.学生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用该说鱼缺乏对牛的基本认识和经验,当它从青蛙那里得到了牛部分的信息后,加上了自己的加工和理解,建构了牛的形象——鱼牛。
从画中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学习是学习主体的自我建构。
无论青蛙如何仔细地观察、详细的描述,都不能代替小鱼对“奶牛”形象的建构,小鱼的“奶牛”形象只能通过自己获得。
它对教育实践的启示意义在于:学习必须通过学习者自己的主观努力才能实现,要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追求,根本出发点在于激发学生的主观努力,促进学生自主建构。
近几周,给学生一些提优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或许因为难度原因,也或许是其它原因,推进极不理想,因为我明白如果我细细去讲解,那么我就是这里面的青蛙,学生是鱼。
2.学生的学习必须经历有效地学习活动。
教学中,要善于组织学生参与有效的学习活动,在不断地经历观察、尝试、质疑、分析、比较、归纳、改进、论证的过程中,通过向文本学习、向他人学习,引导学生去品味、去体验、去感悟,才能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发展. 3.学生的学习活动在交流、对话中实现。
鱼牛的故事引发的思考
鱼牛的故事引发的思考在一个小池塘里住着鱼和青蛙,它们俩是好朋友,都想出去看看。
因鱼不能离开水,只好让青蛙独自走了。
青蛙在外面周游的一番回来了,它告诉鱼:“外面有许多新奇有趣的东西。
比如说牛吧,“它的身体很大,头上长着两只弯弯的犄角,吃青草为生,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块,长着四只粗壮的腿……”小鱼听着听着,这时,在它的脑海里,出现的“鱼牛”的形象。
对于鱼来说这种结果是合理的,它根据从青蛙那里得到关于牛的部分信息,并将该信息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相结合,构建出了鱼牛的形象。
但对于青蛙来说,鱼理解的牛根本不是它所要表述的牛,或者说鱼认识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牛。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更深入的思考:如果把鱼看成是孩子的隐喻,青蛙看成是教师的隐喻,牛是教学内容的隐喻,那么这个故事不正是向我们揭示了一个孩子建构其认知世界的道理吗,它至少给我们以下启示:启示一: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学习,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正如鱼一样,它不是简单地接受青蛙所灌输给它的概念,它在建构牛的概念时,融入了自己的理解,虽然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牛,但至少是鱼认知层面上的牛。
我们的学生是一个发展的人,他们的生理和心理、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在不断成熟和发展;是一个独立的人,每个都有其独特的个性,有各自的需要、各自的好恶,有各自的情感世界和情感倾向;是其生活、学习的主人,他们在活动中有根据自己的需求、兴趣和能力选择活动的权力和能力;在接受外界事物的刺激时,具有一种内在的能动的反应。
孩子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学内容的,是具有主观能动性。
一方面他是有选择地接受外来刺激的,选择那些他感兴趣的事物,另一方面他对外界事物的接受是依赖于他原有的知识背景的。
教学就是基于经验、改组经验和提升经验。
我们不仅要充分承认学生不是一张白纸,还要尽可能了解学生已经有了哪些颜色;我们不能一味地将孩子作为一个容器,简单地将知识倾注进去,要考虑到孩子的接受能力和兴趣指向,尊重孩子的意愿;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充分调集和展示学生的经验,不断激活孩子的“内存”。
鱼牛的幼儿故事
鱼牛的幼儿故事
1、鱼牛的幼儿故事
小池塘里住了一条小鱼和一只小青蛙,它们是好朋友。
听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它们都很想出去看看。
可是小鱼不能离开水,小青蛙只好自己出去探险了。
一路上,小青蛙觉得一切都是那麼新鲜,那麼不同,它仔细地观察着这一切,想把这一切都深深地印在脑海,因为它回去要跟好朋友小鱼细细地描述它的所见所闻。
终于,小青蛙结束了探险回到池塘。
小鱼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样的。
“外面有很多有趣的动物,比如说牛吧,”小青蛙一边比划一边说,“牛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跟我们长得不一样,喜欢吃青草,身体很大,嗯,比我们两个加起来还要大得多,头上长着两个尖尖的犄角,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点,长着四条粗壮的腿,坚硬的蹄子,长长的尾巴,大大的肚子,还能产奶呢……”小鱼惊叫道:“哇!虽然我没有见过牛,但是听完你的描述我就像真的看见了牛。
”
它拿出纸和笔,立刻开始描绘它心目中的“牛”。
小鱼高高兴兴地把自己画的“牛”拿给小青蛙看,小青蛙看到后不禁捧腹大笑:画上的“牛”,是一条四条腿的、吃着青草、长着大肚子和长尾巴的斑点鱼,在鱼的头上还长着一对犄角哩……
2鱼牛的幼儿故事点评
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一定要多读、多听、多看,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才不会像小鱼那样,闹出笑话来。
人总是在不断地接触新事物,学习新知识。
只有通过学习,我们才可以真正地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地前进;尤其要学习做人的理念,修炼自己的品德和人格。
只有这样,才能具备深厚的功底和较高的道德水准,也才能厚积薄发。
1。
学习是一个建构的过程
课堂问答的智慧与艺术2001年中国开始第八次课程改革,经过十几年的蕴积和准备,已经到了课堂教学这个临界点上,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课堂教学变革的核心理念,那就是我们的课堂要从“教”堂转向“学”堂。
那么,什么是“学”堂,这里的学不是指“学生”,而是指“学习”。
因此,要分析课堂问答的过程,首先来看看学习是怎样一个过程。
建构主义有个经典的鱼牛寓言,诠释了什么是学习。
池塘里住着一对好朋友,一只青蛙和一条鱼,作为两栖动物的青蛙经常有机会去看看岸上的大千世界,鱼关于岸上的知识都是从青蛙的口中得来的。
一天,青蛙又从岸上回来,兴奋地告诉鱼它看到了一头牛,鱼就央求青蛙给它描述下牛长什么样。
鱼:“青蛙,快告诉我,牛长什么样吧!”青蛙:“牛啊,身子很粗壮,肚子下面有四条腿,有一条尾巴,头上有两个尖尖的犄角,它是吃草的……”,在鱼的脑海里慢慢浮现出牛的形象,是一头“鱼牛”。
建构主义的这个鱼牛寓言给予我们许多启示,其中核心的一条是“学习是一种基于学生已有经验和知识上的建构过程。
”可见,如果我们在课堂中只是灌输知识的话,学生得到的是一种表面的、零碎的、不真实的理解。
久而久之,在鱼的脑海里就会涌现出一个不真实的陆地世界,不仅有鱼牛,还有鱼鸟、鱼人等等。
而提问是打破灌输的开始,有教育家说,把陈述句改成疑问句往往就意味着思考的开始。
试想一下,如果在鱼牛寓言里,鱼开始大胆提问,那将是下面这样的情形:鱼:“青蛙,快告诉我,牛长什么样吧!”青蛙:“牛啊,身子很粗壮,肚子下面有四条腿,有一条尾巴……”鱼:“等下等下,我想问下,听你的描述它是不是像一条很大的鱼?”青蛙:“哦,不是,如果你要说像什么的话,可能更像是……河马,对的,身形和腿的部分和河马很像。
”鱼:“哦,好的,那尾巴呢,是和我一样扇形的吗?”青蛙:“哦,也不是的,它的尾巴是那种细细的、圆圆的,像一条小的水蛇。
”鱼:“那犄角呢?”青蛙:“犄角……就像虾弯曲时那样。
”鱼:“哦哦,那我大致明白了。
自主管理
⑴Temperance: Eat not too dullness; drink not too elevation. 二、缄默:避免空谈,言必对己或对人有益。 ⑵Silence: Speak not but what may benefit others or yourself; avoid trifling conversation. 三、秩序:放东西的地方,做事情的时间要心中有数。 ⑶Order: Let all your things have their places; let each part of your business have its time.
拉丁文。 他是美国第一位学者,第一位哲学家,第一位驻外大使。 他发明了摇椅,避雷针,改进了路灯。 发现了墨西哥湾的海流。四次当选宾夕法尼亚州州长。 制定了新闻传播法。 最先绘制暴风雨推移图。
发现人们呼出气体的有害性。
最先解释清楚北极光。 被称为近代牙科医术之父。最先组织了消防厅。
创立了近代的邮信制度。
十三种品德
富兰克林在他的自传里写道:“我的目的是养成 所有美德的习惯”。“最好还是在一个时期内集中精 力掌握其中的一种美德。当我掌握了一种美德后,接 着就开始注意另外一种,这样下去,直到我掌握了十 三种为止。因为先获得的一些美德可以便利其他美德 的培养”。
一、节制:食不过饱,酒不过量。
他对科学的贡献不仅在静电学方面,他研究范围极广。 在数学上,他创造了8次和16次幻方,这两个幻方性质特
殊,变化复杂,至今仍为学者称道。
热学方面,他改良了取暖的炉子,能够节省四分之三的
燃料。
光学方面,他发明了老年人用的双焦距眼镜,即能看清
鱼牛的启示
鱼牛的启示四种学习理论的相关知识教育技术的学习理论基础: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客观主义和建构主义在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体系中,学习理论是处于核心地位的,教育技术必须根据科学的学习理论进行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20世纪的前半个世纪,占主导地位的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斯金纳,他认为行为是人类生活的一个基本方面,并一直以行为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他继承和发展了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了“刺激——反映——强化”的学习模式,创立了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和强化理论,并把他们应用于人类学习的研究。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主张通过强化和模仿来形成和改变行为。
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环境和条件,就如刺激和影响行为的强化,是学习的两个重要的因素,学习等同于行为的结果。
斯金纳提出的学习模式对人的学习活动的启示作用是:学习者要想获得有效的学习效果,就必须及时给予适当的“强化”,为了实现这种强化,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效果,正确的学习行为得到肯定,错误的学习行为得到纠正。
根据这一模式,斯金纳进而提出了程序教学理论,总结了一系列的教学原则,如小步调教学原则、强化学习原则、及时反馈原则等。
图1显示了程序教学的基本过程。
然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研究中只强调行为不考虑人们的意识问题,把人的所有思维都看做是由“刺激——反应”间的联结形成的。
由此引起了认知主义理论学派的不满,从而导致了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建立和组织的过程,重视整体性与发现式学习。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学派认为学习个体本身作用于环境,人的大脑的活动过程可以转化为具体的信息加工过程。
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和新学习的内容相互作用(同化),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现代认知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布鲁纳和奥苏贝尔。
鱼牛的故事与“鲨鱼实验”——教育故事
鱼牛的故事与“鲨鱼实验”——教育故事鱼牛的故事与“鲨鱼实验”——教育故事鱼牛的故事与“鲨鱼实验”——教育故事 2011年11月23日夜听雨:生物教育与互动成长~互动欢迎您~鱼牛的故事与“鲨鱼实验”——教育故事2011-11-23 13:39:07| 分类: 教育学|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鱼牛的故事与“鲨鱼实验”——教育故事文章源于网络:在一个小池塘里住着鱼和青蛙,它们俩是好朋友,都想出去看看。
因鱼不能离开水,只好让青蛙独自走了。
青蛙在外面周游的一番回来了,它告诉鱼:“外面有许多新奇有趣的东西。
比如说牛吧,“它的身体很大,头上长着两只弯弯的犄角,吃青草为生,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块,长着四只粗壮的腿……”小鱼听着听着,这时,在它的脑海里,出现的“鱼牛”的形象。
对于鱼来说这种结果是合理的,它根据从青蛙那里得到关于牛的部分信息,并将该信息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相结合,构建出了鱼牛的形象。
但对于青蛙来说,鱼理解的牛根本不是它所要表述的牛,或者说鱼认识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牛。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更深入的思考:如果把鱼看成是孩子的隐喻,青蛙看成是教师的隐喻,牛是教学内容的隐喻,那么这个故事不正是向我们揭示了一个孩子建构其认知世界的道理吗,它至少给我们以下启示:启示一: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学习,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正如鱼一样,它不是简单地接受青蛙所灌输给它的概念,它在建构牛的概念时,融入了自己的理解,虽然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牛,但至少是鱼认知层面上的牛。
我们的学生是一个发展的人,他们的生理和心理、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在不断成熟和发展;是一个独立的人,每个都有其独特的个性,有各自的需要、各自的好恶,有各自的情感世界和情感倾向;是其生活、学习的主人,他们在活动中有根据自己的需求、兴趣和能力选择活动的权力和能力;在接受外界事物的刺激时,具有一种内在的能动的反应。
孩子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学内容的,是具有主观能动性。
一方面他是有选择地接受外来刺激的,选择那些他感兴趣的事物,另一方面他对外界事物的接受是依赖于他原有的知识背景的。
主题二:有效复习
解、或实验展示来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课
堂留白,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只
有经历的、思考的、感悟的才是理解的,基
本知识的掌握才是牢固的。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2扬州)小明家有一 枚质量为2.1g的银币, 他想用量筒测算出该银 币是不是纯银的(ρ银 =10.5g/cm3),所用的 量筒规格如图所示,此 量筒的分度值是 ml,他能否鉴别出 该银币? (能/不能)
复习策略——概念复习课
概念:声源,振动,振幅,频率,响度,音调, 音色,声波, 波速,声能,乐音,噪声。声音 是怎样发生的? 声音的传播:声波,波速,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的特性:响度;音调;音色 声音的能量,声能的利用 乐音和噪声,声音与生活
概念复习课复习策略三——结合图片集中复习 1、 声现象
“鱼牛”的启示
“鱼牛”的启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 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 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理想的学习 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 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 建构。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 境是最重要的环节或方面;协作: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 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 交流:交流是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或环节。其实, 协作学习的过程就是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 学习者的想法都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交流对于推进 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进程,是至关重要的手段;意义的建 构是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一切都要围绕这种最终目标 来进行。
“鱼牛”的启示
第五个问题:怎样避免错误的建构? 避免错误的建构,应尽可能让学生到现场, 获得直接经验。打开学生的眼界,让他们像青蛙 一样,走出自己的小天地,依靠自己的体验去获 取知识。正像池塘中的小鱼一样,跳出水面,有 直接的感受,效果远远超过青蛙的仔细描述。这 就是加强教学直观性的意义和价值。
鱼形奶牛的启示
“鱼形奶牛”的启示浅谈以学生为主体的认知活动开封市夏理逊小学周艳摘要:学生的认知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从开展学习前的任务分析,找准学生已有认知基础的切入点;设计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引导学生针对学习行为及过程、结果进行不断反思,从而达到建立正确完整的认知结构。
关键词:基础过程反思有一则故事:一只青蛙环游世界后,告诉它的邻居好友——鱼,自己所见到的奶牛的模样。
青蛙把牛的外貌从头到尾仔仔细细描述一番,听的鱼是欣喜点头,想象的却是一条鱼长一个带角的牛头,鱼身上黑白块花斑纹,再长出四条腿、蹄,细长的尾巴……这就是“牛”啊!故事中鱼所想到的“鱼形奶牛”给了我启示:鱼把牛想成一个鱼身为基础的牛形,是建立在它已有的认知基础上的。
怎样让它建立正确奶牛的模样?这些不也影射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在学生认知的基础上建立起正确的认知结构吗?一从学生实际出发,做好学习任务的分析,科学设计课堂教学。
对学习任务的分析,有助于教师制定和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的重、难点,教学的起点,以及学生学习的必要条件和支持条件。
只有把学习任务的分析建立在学生认知基础上展开的预设,才能使学生更容易建立正确的认知。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有关“角的大小比较”的教学,第一轮教学时,我把教学重点放在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上,一节课下来感觉效果很好,就连学习吃力的同学都能掌握住方法。
但,在学生练习中,处理教材练习八第3题时,(如图)对比、讲解,让学生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也总有硬塞给学生的感觉。
课下进行反思,学生之所以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在于教师对学习任务分析的不够到位,学生学习的支持条件认识不清。
学生进行角大小比较的感官、感性认识其实已经具备,而教学重点仍放在方法的掌握上定位有所偏离。
角的大小的教学起点在于什么是角?怎样才能使角变大?怎样才能使角变小?角的大小与什么关?于是,第二轮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我分析学生认识的“角”,只是角的轮廓,原因:无论主题图,还是生活实例,对学生的感官刺激显示的都是红色的顶点和两条边。
从_鱼牛现象_说起_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应处理好两大关系
欧洲有一则童话:一口不深的井里,一只青蛙。
那只青蛙除了坐井观天,去看看外面的精彩世界。
鱼对此十分羡慕,一讲井外的新鲜事物。
青蛙见到牛,奇怪的动物,头上长着两只角,肚子的下面长着四条腿……”鱼边听边按照自己的经验和理解想象着牛的样子:鱼一样的头、鱼一样的身子和鱼一样的尾巴,上却长了两只角,肚子的下面长了四条腿……这就是所谓的“鱼牛”。
“鱼牛现象”在人类的认知行为中普遍存在,的、明显的“鱼牛”不少,“稍微有点像鱼的牛”更是不胜枚举。
无论鬼神还是科幻影视塑造的形象怎样怪异,总还可以看到人和动物的影子;一件事被十个人依次传达,每人加上一点自己的理解,“不理解”,结果竟变得面目全非;课堂教学中老师明明这样说,学生却偏偏那样理解……52课程整合K信息技术教育2005.11XINXI JISHU JIAOYU象可能反而使牛失去经久的魅力,会挤占鱼的个性化构想的空间,不利于发展创造性想象和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这又涉及了“标准牛”(标准化信息)与“鱼牛”(个性化感悟)如何整合的问题。
可见,给青蛙配上现代媒体,等于给了青蛙一把教学的双刃剑。
同样,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过程中也面临着是“双赢”还是“双输”的问题。
笔者认为,关键是要处理好两大关系:处理好资源浏览与文本阅读的关系[案例]《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师:再读课文,还有什么问题?生1:圆明园有哪些景观?教师板书“景观”。
生2:圆明园三园的位置怎样?师:这是指圆明园的布局。
板书“布局”。
生3:为什么说圆明园像众星拱月?生4:圆明园有多大?生5:圆明园的买卖街是什么?生6:圆明园里有什么奇珍异宝?师:这是指圆明园里面的文物。
板书“文物”。
生7:圆明园里的宝物出自哪里?生8:圆明园旁边有哪些小园?生9:圆明园为什么被毁灭?生10:圆明园怎样被毁灭?师:这是写圆明园的毁灭。
板书“毁灭”。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抓住老师根据课文内容提炼的四个大问题中的一个方面,并利用老师为大家建立的学习网站展开探究,可以自己学习,也可以与别人共同研究,进行讨论。
鱼牛的故事——精选推荐
这使我想到了建构主义中讲到的一个童话。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学习主体)的自我建构,在对这个问题进行解释时,用到了一幅鱼牛图,如下:德国的一则关于“鱼牛”的童话。
说的是在一个小池塘里住着鱼和青蛙,他们是一对好朋友。
他们听说外面的世界好精彩,都想出去看看。
鱼由于自己不能离开水而生活,只好让青蛙一个人走了。
这天,青蛙回来了,鱼迫不急待地向他询问外面的情况。
青蛙告诉鱼,外面有很多新奇有趣的东西。
“比如说牛吧,”青蛙说:“这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它的身体很大,头上长着两个犄角,吃青草为生,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点,长着四只粗壮的腿,还有大大的乳房”。
鱼惊叫道:“哇,好怪哟!”,同时脑海里即刻勾画出她心目中的“牛”的形象:一个大大的鱼身子,头上长着两个犄角,嘴里吃着青草。
鱼脑中的牛形象(我们姑且称之为“鱼牛”)在客观上当然是错误的,但对于鱼来说却是合理的,因为它根据从青蛙那里得到的关于牛的部分信息,从本体出发,将新信息与自己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相结合,构建出了“鱼牛”形象。
这体现了建构主义的一个重要结论:理解依赖于个人经验,即由于人们对于世界的经验各不相同,人们对于世界的看法也必然会各不相同。
知识是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人们对事物的理解与个体的先前经验有关,因而对知识正误的判断只能是相对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与情景的交互作用过程中自行建构的,因而学生应该处于中心地位,教师是学习的帮助者。
因而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知识建构”。
关于“鱼牛现象”与演示型CAI的联想关于“鱼牛现象”与演示型CAI的联想一、鱼牛现象:基于自身经验的个性化构想。
1.什么是“鱼牛现象”?有一则欧洲童话:一口不深的井中,住着一条鱼和一只青蛙。
那只欧洲的青蛙不是我国成语“井底之蛙”中的青蛙。
它除了坐井观天,还经常跳到井外,去看看外面的精彩世界。
鱼对此十分羡慕,请求青蛙讲一讲井外的新鲜事物。
青蛙讲到牛,说,“牛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头上长着两只角,肚子的下面长着四条腿……”鱼边听边按照自己的经验和理解想象着牛的样子——鱼一样的头、鱼一样的身子和鱼一样的尾巴,头上却长了两只角,肚子的下面长了四条腿……——这就是所谓的“鱼牛”。
从一幅画获得的教育启示
从一幅画获得的教育启示从一幅画获得的教育启示陈大伟对于教师的学习和专业成长,我的观点是“人因思而变”,只要我们心怀教育,心中装着教育,善于用教育的眼光去发现,去思考,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教育,我们可以从日常的所见中获得诸多的教育启示。
我们可以借助建构主义的鱼牛图(下图)展开讨论。
鱼牛图表达的是这样一个故事:青蛙和小鱼是好朋友,一天,青蛙跳到岸上,看到了一个庞然大物——一头奶牛,青蛙仔细观察了很久。
回到池塘里以后,小鱼儿问:“你到外面看到了什么?”青蛙想到了奶牛,于是详细地向小鱼描述了一番,小鱼认真地听了以后说:“我知道了,我知道了。
”青蛙让小鱼画出来,小鱼拿出纸和笔,画出了它心中的“奶牛”。
就这样的故事,这样的图,你能想到哪些教学原则和方法呢?认真想一想,或许我们就可以用这样一些收获:教学要让学生自主建构。
在这里,无论青蛙如何仔细地观察、详细地描述,都不能代替小鱼对“奶牛”形象的建构,小鱼的“奶牛”形象只能通过自己获得。
因为学习必须通过学习者自己的主观努力才能实现,所以,要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追求,根本出发点在于激发学生的主观努力,促进学生自主建构,这是所有教学改革的基础和优先事项。
教学不是展示教师多么有水平,而是要考虑如何调动学生参与,促进学生思考。
平常有一种语速,走进教室面向学生语速慢一点,让学生有时间反应和思考;在学生困难的地方听一听、在重点的地方强调一下……这是教师在和学生接触时应该有的教学意识。
教学要让学生自主建构,需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设计教学应该设计学习活动。
如何设计学习活动呢?笔者在一次执教中曾经设计这样的学习要求:“1.默读课文5—12自然段,完成以下两个任务:(1)勾画反应明明心情变化的句子;(2)想一想明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把想法批注在书的旁边。
2.准备好你的想法在全班交流。
”把学习活动还给学生,需要让学生在活动之前明确学习的对象、学习的要求、完成任务的检查方式,并能得到合适的方法指导。
关于“鱼牛”
关于“鱼牛现象”与演示型CAI的联想关于“鱼牛现象”与演示型CAI的联想一、鱼牛现象:基于自身经验的个性化构想。
1.什么是“鱼牛现象”?有一则欧洲童话:一口不深的井中,住着一条鱼和一只青蛙。
那只欧洲的青蛙不是我国成语“井底之蛙”中的青蛙。
它除了坐井观天,还经常跳到井外,去看看外面的精彩世界。
鱼对此十分羡慕,请求青蛙讲一讲井外的新鲜事物。
青蛙讲到牛,说,“牛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头上长着两只角,肚子的下面长着四条腿……”鱼边听边按照自己的经验和理解想象着牛的样子——鱼一样的头、鱼一样的身子和鱼一样的尾巴,头上却长了两只角,肚子的下面长了四条腿……——这就是所谓的“鱼牛”。
相应的现象就是建构主义借以阐述核心思想的“鱼牛现象”。
“鱼牛现象”在人类的认知行为中普遍存在。
比如科幻电影塑造的外星球生命的形象,无论怎样怪异,总还可以看到地球上的人和动物的影子。
比如一件事被十个人依次传达,每人加上一点自己的理解,去掉一点自己的“不理解”,结果竟变得面目全非。
比如课堂教学中老师明明这样说学生却偏偏那样理解……。
典型的、明显的“鱼牛现象”已经不少,“稍微有点像鱼的牛”更是不胜枚举。
2.为什么会有“鱼牛现象”?原因有两个。
一是信息和媒体的原因。
在上述童话中,如果说鱼是学生,青蛙是老师,那么,这一口井就是教室,而且是连黑板都没有的最简陋的教室。
因此,除了动作与表情,青蛙老师只能把口语作为传递信息的唯一媒体。
青蛙把自己所见的牛的视觉表象转化为口语,转化过程将丢失丰富的细节,留下许多空白。
于是,当鱼把获得的听觉信息转化为视觉表象时,信息量就严重不足了,为视觉表象的“误构”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二是认知心理的原因。
学习不是知识原封不动的灌输和堆砌的过程,而是学习者调动自己独特的经验,对新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批判和重构的过程。
这个过程类似于生命机体的成长——机体之外物质被有选择地吸收,被能动地加工,被自主地整合到机体原有的结构之中,与原有的物质相互作用,长成可以类似但绝不重复的生命个体。
鱼牛的故事
鱼牛的故事在一个小池塘里住着鱼和青蛙,它们俩是好朋友,都想出去看看。
因鱼不能离开水,只好让青蛙独自走了。
这天青蛙回来了。
青蛙告诉它,外面有许多新奇有趣的东西。
“比如说牛吧,”青蛙说,“它的身体很大,头上长着两只弯弯的犄角,吃青草为生,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块,长着四只粗壮的腿……”这时,在鱼的脑海里,出现的“牛”的形象是——鱼牛:在鱼的身体上,加上了它听到的牛的特征。
对于鱼来说这种结果是合理的,它根据从青蛙那里得到关于牛的部分信息,并将该信息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相结合,构建出了鱼牛的形象。
但对于青蛙来说,鱼理解的牛根本不是它所要表述的牛,或者说鱼认识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牛。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更深入的思考:如果把鱼看成是孩子的隐喻,青蛙看成是教师的隐喻,牛是教学内容的隐喻,那么这个故事不正是向我们揭示了一个孩子建构其认知世界的道理吗?1、孩子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学内容的在不断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中,我对幼儿逐渐有了一个完整而清晰的认识:首先,幼儿是一个完整的、各种能力都在发展的人。
他们的生理和心理、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在不断成熟和发展。
其次,幼儿是一个独立的人,每个幼儿都有其独特的个性,有各自的需要、各自的好恶,有各自的情感世界和情感倾向。
再者,幼儿是其生活、学习的主人,他们在活动中有根据自己的需求、兴趣和能力选择活动的权力和能力。
最后,幼儿在接受外界事物的刺激时,具有一种内在的能动的反应。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才明白对于幼儿来说,他虽然是一个学习的接受者,但他对外来知识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是具有主观能动性。
一方面他是有选择地接受外来刺激的,选择那些他感兴趣的事物,另一方面他对外界事物的接受是依赖于他原有的知识背景的。
当我们明确这点时,我们就不会一味地将孩子作为一个容器,简单地将知识倾注进去,我们要考虑到孩子的接受能力和兴趣指向,尊重孩子的意愿。
正如鱼一样,它不是简单地接受青蛙所灌输给它的概念,它在建构牛的概念时,融入了自己的理解,虽然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牛,但至少是鱼认知层面上的牛。
阅读教学中的“鱼牛现象”及其对策分析
学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鱼牛现象”及其对策分析[摘要]“鱼牛现象”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接受间接经验时经常出现的现象,它在人类的认知行为中普遍存在,它向我们揭示了一个孩子建构其认知世界的道理,老师明明这样说,学生却偏偏那样理解……“鱼牛”的故事告诉我们:惯常所见的已有认知是构建新知的基础所在。
以己之见的简单说教为视觉表象的“误构”留下空间。
学习是建立在自我建构即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的对新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批判和重构的过程。
教学千万不能置学生如“鱼”一般无所顾及。
教学需要交流,需要学生发言,我们惟有追求互动的“活力”课堂,才有互动成长的“幸福师生”,学生要在协商和碰撞中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建构。
[关键词]鱼牛现象意义建构一口不深的井里,住着一条鱼和一只青蛙。
那只青蛙除了坐井观天,还经常跳到井外,去看看外面的精彩世界。
鱼对此十分羡慕,请求青蛙讲一讲井外的新鲜事物。
青蛙讲到牛,说:“牛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头上长着两只角,肚子的下面长着四条腿……”鱼边听边按照自己的经验和理解想象着牛的样子:鱼一样的头、鱼一样的身子和鱼一样的尾巴,头上却长了两只角,肚子的下面长了四条腿,身上没有鱼鳞而是细毛,一条鱼一样的尾巴……——题记这是欧洲一则有名的童话,鱼最后勾勒出的就是所谓的“鱼牛”。
对于鱼来说这种结果是合理的,它根据从青蛙那里得到关于牛的部分信息,并将该信息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相结合,构建出了鱼牛的形象。
但对于青蛙来说,鱼理解的牛根本不是它所要表述的牛。
鱼牛童话折射出的相应的现象就是建构主义借以阐述核心思想的“鱼牛现象”。
“鱼牛现象”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接受间接经验时经常出现的现象,它在人类的认知行为中普遍存在,典型的、明显的“鱼牛”不少,“稍微有点像鱼的牛”更是不胜枚举。
从鱼牛的童话故事联想到我们的课堂教学,如果把鱼看成是孩子的隐喻,青蛙看成是教师的隐喻,牛是教学内容的隐喻,那么这个故事不正是向我们揭示了一个孩子建构其认知世界的道理吗,老师明明这样说,学生却偏偏那样理解……一、教学中的“鱼牛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一)惯常所见的已有认知是构建新知的基础所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鱼牛”的故事引发的思考
在一个小池塘里住着鱼和青蛙,它们俩是好朋友。
它们不满足于小池塘的一方小天地,都想出去看看。
但鱼不能离开水,所以青蛙只好独自走了。
鱼要求青蛙回来后向它讲述外面的世界。
这天青蛙回来了。
青蛙告诉鱼,外面有许多新奇有趣的东西。
“比如说牛吧,”青蛙说,“它的身体很大,头上长着两只弯弯的犄角,吃青草为生,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块,长着四只粗壮的腿……”这时,在鱼的脑海里,出现了“牛”的形象:在鱼的身体上,加上了它听到的牛的特征。
——这就是“鱼牛”的故事。
如果把鱼比喻成学生,青蛙就是老师,而牛则是老师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
在这里,“鱼”学生缺乏对“牛”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所以,当它听到“青蛙”老师的讲述时,不能顺利地将这一新知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导致出现了四不像的“鱼牛”,这说明鱼没有掌握青蛙所传授的新知,是一个失败的同化过程。
同化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地用原有认知结构同化新知,把新学习的观念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把新内容纳入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并使原有认知结构得到补充改造或完善的过程。
“青蛙”老师因为没有考虑到“鱼”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现了失败的知识同化过程。
当新信息不能被个人已有知识系统所接受时,个体因接受新知而产生的知识结构重组,就是顺应的过程。
如果“青蛙”老师充分尊重“鱼”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采取措施弥补“鱼”学生缺失的生活经验,当牛出现在池塘边时带着鱼去观看,鱼就能真正了解牛是什么样子的。
而此时,鱼已经完成了一次知识顺应的过程。
皮亚杰说:“学习时首先发生的是同化,更深层次的学习应是顺应。
”当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没有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时,我们就要考虑顺应。
学生在建构新知的过程中,同化和顺应并不是完全分开的,当同化达到一定的量变时会发生顺应,也可能同化和顺应同时发生才能成功地进行新知建构。
在数学教学中,怎样运用同化和顺应的原理帮助学生顺利建构新知呢?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谈谈几点看法:
一、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找准“同化点”
很多时候,学生接受新知的过程就是一个成功同化的过程。
例如:小数乘法计算法则的学习,在此之前,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已有整数乘法计算法则、乘法中乘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的规律、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这些知识为学生学习小数乘法提供了同化的条件,学生有了这些知识基础,才能进行成功的同化,而不是出现“鱼牛”式的失败同化。
再如负数的学习,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温度的表示,这样的生活经验就是学生学习负数的“同化点”。
教学时,让学生提前收集一些日常生活中运用负数的数据,再通过说明它们的实际意义,理解每个数据的意义,学生就能很快将“负数”的概念迅速纳入自己的“数的认识”这一已有的知识结
构中。
同化在学生的建构学习中是常见的、非常重要的,利用同化的原理,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创设情境,设计数学活动,达成顺应
达成顺应的条件有三个:对话、情境、协作。
例如: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相关的知识,无法顺利进行同化。
因此,我们采取了创设情境——分桃子。
在分桃子的情境下,学生进行操作、讨论、汇报等活动,成功地完成了顺应,在头脑中建构了新知。
这一过程中,有师生、生生的对话,有学生熟悉的“分桃子”的情境,有师生、生生的协作学习过程。
如周长的学习,为了促成顺应,教材创设了“蚂蚁爬树叶”的情境,学生在情境中抽象出周长的模型,再通过描一描、量一量、说一说等活动,充分感知并掌握周长的概念。
三、重视“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做数学”中顺利进行同化和顺应
前苏联数学教育学家斯托利亚尔提出“数学教学不应是数学结论的教学,而应该是数学过程的教学”。
新课程标准顺应历史潮流与数学学习规律,将“过程与方法”作为三大目标之一提出来,强调
“让学生自主学习,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
在“做数学”的过程中,达成同化或顺应,顺利建构新知。
如“平行四边形面积”和“梯形面积”的教学,我们可以设计学生进行剪、拼的动手操作过程,让学生在猜测、验证中得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完成对新知的顺应过程,对头脑中已有的空间与图形知识结构进行重组和完善。
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动脑思考与动手操作并用”,在经历和体验中完成新知的同化或顺应,这也是新课程标准非常强调的学生动手、学生操作、学生做数学的“活动化设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