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果实和种子》教案

合集下载

1.6《果实和种子》(教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1.6《果实和种子》(教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1.6《果实和种子》(教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一、教学内容分析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为果实和种子的相关知识,包括果实和种子的概念、特征和功能。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

学生已经学习了植物的分类和植物的生长过程,对植物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果实和种子的特点,了解它们在植物生长和繁衍中的作用,从而加深对植物生命周期和繁衍方式的理解。

同时,本节课还将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比较和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科学素养:通过学习果实和种子的概念、特征和功能,使学生了解植物生命周期和繁衍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技术素养:本节课将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比较和实验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3.人文素养:通过学习果实和种子在植物生长和繁衍中的作用,使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4.健康素养:了解果实和种子的营养价值,培养学生的健康饮食习惯。

5.艺术素养:通过观察和描述果实和种子的外观特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果实和种子的概念、特征和功能。

教师需要明确讲解果实和种子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它们在植物生命周期中的重要地位。

此外,教师还应强调果实和种子的多样性,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界中植物种类的丰富性。

2.教学难点识别并指出本节课的难点内容,以便于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1)果实和种子的概念区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果实和种子的概念,教师需要通过实物展示、图片对比等方式,帮助学生明确果实和种子的区别。

例如,教师可以准备苹果、桃子等不同种类的果实,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形状、大小和颜色,进而引导学生分析果实和种子的不同特征。

(2)果实和种子的功能理解学生可能对果实和种子的功能理解不深,教师需要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果实和种子的实际作用。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1.6《果实和种子》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1.6《果实和种子》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1.6《果实和种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果实和种子》是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果实的结构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果实和种子的图片、实验步骤和观察记录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果实和种子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果实和种子的结构不够清晰,对种子形成过程的理解也有一定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通过实验加深对果实和种子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果实的结构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学会观察和描述果实和种子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果实和种子的结构。

2.种子形成过程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果实和种子的图片,观察其结构特点。

2.实验法: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3.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和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思考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原因。

4.讲授法:教师讲解果实和种子的结构,解释种子形成过程。

六. 教学准备1.果实和种子的图片。

2.实验材料:果实、种子、剪刀、放大镜等。

3.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果实和种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果实和种子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果实和种子的结构,重点讲解种子形成过程。

同时,展示实验材料,让学生对实验有所期待。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和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思考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原因。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果实和种子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什么?如何保护果实和种子,保护生态环境?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果实和种子的结构及种子形成过程。

2021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6《果实和种子》教案

2021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6《果实和种子》教案

2021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6《果实和种子》教案一. 教材分析《果实和种子》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植物的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以及果实和种子的结构。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让学生掌握果实和种子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对植物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及结构了解不多,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植物的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认识果实和种子的结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掌握果实和种子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果实和种子的结构。

2.教学难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果实和种子的结构。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果实和种子的实物,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比较法:让学生比较不同种类的果实和种子,分析它们的异同。

3.讲解法:教师讲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及结构,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察和思考,增进交流与合作。

六. 教学准备1.实物准备:各种果实和种子,如苹果、香蕉、花生等。

2.教具准备:投影仪、幻灯片、教学卡片等。

3.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果实和种子的基本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果实和种子,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果实和种子是如何形成的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思考,进入课堂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投影仪或幻灯片,展示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及结构,同时进行讲解,让学生初步了解果实和种子的相关知识。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观察实物,比较不同种类的果实和种子,分析它们的异同。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果实和种子知识的掌握程度,巩固所学内容。

《果实与种子》教案(合集五篇)

《果实与种子》教案(合集五篇)

《果实与种子》教案(合集五篇)第一篇:《果实与种子》教案《果实与种子》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在预测的基础上对植物的种子进行细心解剖、细致观察,并用画图的方式描述观察结果。

2.能够针对“种子萌发”提出自己可以研究的问题,探究种子在萌发时需要的条件。

教学重点:解剖并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

教学难点: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教学准备:教师:放大镜、绿豆、培养皿或学生。

3个分格的小盒子或三只同样的小器皿。

(每组一套)学生:用水泡过的菜豆、花生、葵花子、蚕豆、黄豆种子和与之对应的干种子。

自带做绿发芽实验的器皿。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回忆原有知识,引发研究内容1、你已经知道那些植物的知识?2、倾听学生发言,了解学生已有知识。

3、了解种子吗?发表自己的看法填写活动记录学生提出种子构造!能参与讨论,并在小组中发表意见。

较快的记录;对研究问题有兴趣二、解剖观察种子,发现种子的共同点1、提出:你认识那些植物的种子?2、提出:只有解剖了种子,才能观察。

3、你觉得解剖观察时要注意什么?4、解剖观察其他植物种子,你发现什么?1、说出常见植物种子的名字。

2、讨论发表注意点。

3、解剖、观察大豆的种子,并记录。

4、学生解剖其他种子,发现种子的构造相同点!讨论归纳1、讨论积极,认真倾听。

2、实验、观察、记录合作好。

三、讨论种子的萌发1、猜一猜种子为何能长出一棵植物?你能根据你的观察说说吗?2、指导实验(讨论注意点)1、讨论,发表意见2、一起做好种子萌发的实验,填写活动记录1、积极发现问题2、能完成7天实验,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四、交流问题关于今天的学习,你们还有哪些问题?共同讨论。

第二篇:果实和种子教案果实和种子果实是植物开花受精后的子房发育形成的。

㈠、果实可分为: 1.聚合果由一朵花的多数分离心皮形成的果实称聚合果。

如番荔枝、玉兰、草莓等。

2.聚花果由一整个花序形成的果实称聚花果,如桑椹、无花果、树波罗等。

新教科版(2021年春)科学四年级下册《1.6果实和种子》教案

新教科版(2021年春)科学四年级下册《1.6果实和种子》教案

新教科版(2021年春)科学四年级下册《1.6果实和种子》教案一. 教材分析《科学》四年级下册第1.6课《果实和种子》的内容主要包括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结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和繁衍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他们对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结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能还不太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果实和种子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结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植物生长和繁衍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结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难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的微观结构。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果实和种子的相关知识。

3.实践活动法: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果实和种子的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果实和种子的实物样本、显微镜、投影仪等。

2.学具:学生分组准备果实和种子样本,笔记本、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果实和种子的实物样本,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这些果实和种子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讲解果实和种子的结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提问、思考。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观察果实和种子的结构特点,拍摄显微镜下的果实和种子照片,并填写实践活动记录表。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践活动中的发现和感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果实和种子的知识。

四年级教科版科学《果实和种子》教案

四年级教科版科学《果实和种子》教案

四年级教科版科学《果实和种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果实和种子的结构。

了解果实和种子的传播方式。

能够区分果实和种子。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进行验证,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果实和种子的结构。

了解果实和种子的传播方式。

2.教学难点区分果实和种子。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些果实和种子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作用呢?引出课题。

2.认识果实和种子的结构分发一些果实和种子(如苹果、花生、葵花籽等)给学生观察。

引导学生观察果实和种子的外部形态,描述它们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

指导学生用小刀或镊子等工具将果实和种子切开,观察它们的内部结构。

讲解果实和种子的结构,包括果皮、果肉、种子等部分。

3.了解果实和种子的传播方式播放一些果实和种子传播的视频或动画,让学生了解不同的传播方式。

引导学生观察果实和种子的特点,思考它们是如何传播的。

介绍果实和种子的传播方式,如风力传播、水力传播、动物传播、自身传播等。

4.区分果实和种子出示一些物品,让学生判断哪些是果实,哪些是种子。

引导学生根据果实和种子的结构特点进行区分。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判断方法和理由。

5.总结归纳总结果实和种子的结构和传播方式。

强调果实和种子在植物生长和繁殖中的重要作用。

6.拓展延伸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果实和种子的特点和传播方式。

鼓励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果实和种子的知识。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实物观察和多媒体资源,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果实和种子的结构和传播方式。

通过实验和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1.6果实和种子教案及反思1

1.6果实和种子教案及反思1

1.6果实和种子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果实和种子》是《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的第6课。

本单元的知识编排由植物的生长顺序逐步展开,关注植物一生所发生的变化。

本课安排了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从聚焦问题开始,思考果实是如何形成的,果实对植物来说有什么用,唤起学生的求知欲;第二部分为探索新知部分,通过学生对凤仙花植株上不同阶段的果实进行观察、比较、解剖,描述果实的生长变化过程;通过学生对成熟的凤仙花果实的解剖,使学生了解植物果实的秘密;通过观察更多植物的果实,引导学生进行类比,总结果实的共同特征;第三部分为研讨活动,在前面活动的基础上,组织学生研讨果实的果皮和种子的作用,让学生感受植物生命的神奇与伟大;引导学生分辨经常吃的食物是植物的哪些部分。

课后也可以让学生继续讨论如何收集凤仙花的种子,以及制作凤仙花果实模型,学生习得的知识与技能对本单元后续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本课所探究的果实和种子,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与生活实践中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大部分植物会开花结果,但对植物的共同特征和果实各部分的作用的认识却是比较模糊的,让学生理解花、果实、种子有繁殖的作用也是有一定难度的。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植物生长过程,花凋谢后会结出果实。

●果实有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

●植物通过产生足够的种子繁衍后代,使它们得以世代相传。

科学探究目标●能基于观察获得的信息描述果实的生长变化过程。

●能运用解剖的方法观察果实的结构。

●能基于果实和种子的结构特点及学生的已有认知,分析果实和种子的作用。

科学态度目标●能持续保持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尊重事实,乐于分享自己的想法,接纳他人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果实的共同特征。

难点:对植物的果实进行解剖、细致观察,并用画图的方式描述观察结果。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1.有果实的凤仙花植株、彩笔、小刀。

1.6《果实和种子》精品教案

1.6《果实和种子》精品教案

第6课果实和种子(教材P15~16)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3.提问:凤仙花果实的结构有哪些?(预设:果皮和种子。

)这些果皮有什么作用?(预设:果皮可以保护种子,避免受到外界的敌害;果皮被其他动物吃了以后,还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4.追问:一颗凤仙花果实中有多少粒种子?(预设:18粒;16粒;17粒;……)一株凤仙花一共有多少粒种子呢?(教学提示:指导学生先选5个果实,数出其中的种子数,然后估算每个果实中平均有多少粒种子。

再数一数整株凤仙花上的果实数,最后估算出一株凤仙花上结出的种子数。

)5.小结:凤仙花的果实由果皮和种子组成。

果皮可以保护种子,还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一颗凤仙花果实中大约有十几粒种子,种子呈黑褐色的椭圆形。

【设计意图】通过解剖,引导学生自行发现和总结凤仙花果实的结构;指导学生数并计算种子的数量,用数据让学生真实感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含义,体会开花、结果对于植物繁殖后代的意义。

探索三:观察更多植物的果实,比较它们的相同与不同1.过渡:除了凤仙花,你们还知道哪些植物也会结出果实,长出种子呢?(预设:苹果、油菜花、桃……)不同的果实,有哪些相同与不同呢?2.活动:给各小组分发桃、西瓜、豌豆、莲蓬、花生和苹果,指导学生采用解剖的方法进行观察,比较不同果实的相同与不同。

3.小结:不同植物的果实在形状、颜色、大小等外部形态上各不相同,但内部结构大致相同,都有果皮和种子两部分。

【设计意图】通过指导学生观察不同植物的果实,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生物世界的多样性,建构生物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

研讨汇报2.活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哪些食物食用的是果实,哪些食用的是种子。

3.小结:常见的食物中,水果类食用的部分通常是果实(的果皮),豆类、坚果类和粮食类食用的部分通常是种子,蔬菜类食用的部分通常是果实(的果皮)和叶。

【设计意图】基于对果实结构特征的认识,引导学生将科学学习延伸到生活实际。

1.6果实和种子(教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

1.6果实和种子(教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与发育过程的理解。
难点:果实和种子的分类方法的应用。
解决办法:通过实物观察、模型展示、互动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与发育过程。同时,提供丰富的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运用分类方法进行果实和种子的分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准备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本节课将使用《四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中的“1.6果实和种子”这一章节,学生需要提前预习,了解课程的基本内容。
- 《植物的秘密:从种子到果实》
- 《果实与种子的世界》
- 《植物的生命周期》
- 《探索植物的奇妙世界》
2.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 观察并记录不同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了解它们的结构和特点。
- 研究不同植物种子的发芽过程,观察并记录种子的生长变化。
- 收集不同植物种子的图片,进行分类和比较,了解不同植物种子的区别。
- 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研究不同植物是如何通过果实和种子进行繁殖的。
- 探索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了解植物如何将种子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 研究不同植物果实和种子的营养价值,了解它们在人类饮食中的作用。
- 了解植物果实和种子的经济价值,研究它们在农业和林业中的作用。
- 探索植物果实和种子的环境保护意义,了解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6. 教学评价表:设计一份教学评价表,让学生对课堂学习进行自我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合作能力等。通过评价表,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7. 教学反馈表:设计一份教学反馈表,让学生对课堂教学进行反馈,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教师可以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2021(新教材)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1.6 果实和种子教案

2021(新教材)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1.6 果实和种子教案

2021(新教材)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1.6 果实和种子教案一. 教材分析《科学》四年级下册教科书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科学探究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活动,获取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素养。

本节课的主题是“果实和种子”,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果实的结构,种子的形成过程,以及果实和种子的传播方式,从而培养学生对植物生长过程的认知。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身边的花草树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果实的结构,种子的形成过程以及传播方式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果实的结构,种子的形成过程,以及果实和种子的传播方式。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探究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植物生长过程的认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2.果实和种子的传播方式。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讲授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六. 教学准备1.果实和种子的实物标本。

2.显微镜、放大镜等观察工具。

3.实验材料:如种子、水、土壤等。

4.PPT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各种果实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果实的外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果实和种子的实物标本,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果实和种子的结构。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种子和果实的结构,记录观察结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观察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果实和种子的结构特点。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果实和种子的传播方式,让学生了解不同植物果实和种子的传播方式。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果实和种子的结构特点及传播方式。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绘制果实和种子的结构图,加深对果实和种子结构的理解。

1.6果实和种子教案及反思

1.6果实和种子教案及反思

1.6果实和种子
教学目标
1.观察凤仙花的果实,了解凤仙花果实的外形特点和内部结构。

2.观察更多植物的果实,了解果实的内部结构,体会果实对植物的作用。

3.了解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吃的食物哪些是果实,哪些是种子。

教学重点
观察凤仙花种子的果实和种子,了解凤仙花果实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结构,体会凤仙花的果实的作用。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了解凤仙花果实的外部特点和内部结构,懂得植物果实的作用。

知道我们日常吃的食物哪些是果实,哪些是种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活动手册、凤仙花的果实、凤仙花的种子、其他植物的果实及种子等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教师引导:同学们,凤仙花经过传授花粉之后,它的花朵就会慢慢凋谢,逐渐形成了果实。

那么凤仙花的果实是什么样子的?果实的内部又有哪些东西呢?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凤仙花的果实。

板书课题:6果实和种子
二、探索
活动一:观察凤仙花植株上不同阶段的果实
1.出示一株结了果实的凤仙花,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凤仙花的果实生长的位置。

2.教师引导:同学们,让我们轻轻挑开一朵凋谢了的凤仙花,看一看花里面有什么。

《1.6果实和种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教科版17四年级下册

《1.6果实和种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教科版17四年级下册

《果实和种子》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识别常见的果实和种子,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和功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培养观察力和分类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植物生长的重要环节是产生种子,培养对植物生长的热爱和尊重。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果实和种子的基本特征,并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分类。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果实和种子,并理解它们的功能。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果实和种子样品,如苹果、梨、小麦、玉米等。

2. 准备教学用图片和课件。

3. 准备小组活动器材和道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些常见的果实和种子图片,让学生辨认。

学生辨认后,教师引入课题,讲解果实和种子的概念和特征。

2. 观察果实和种子:教师准备一些果实和种子样品,组织学生分组观察,记录观察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果实的颜色、形状、质地等特征,以及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质地等特征。

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能够了解果实和种子的基本特征。

3. 比较不同果实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选择两种相似的果实进行比较,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通过比较,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果实的特点。

4. 识别常见果实和种子:教师组织学生将收集到的各种果实和种子进行分类,识别它们的种类。

教师可引导学生将果实和种子按照种类分类,并对每一种类进行介绍。

在分类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地识别常见的果实和种子。

5. 讨论与交流: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收获,讨论果实和种子的特点及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教师总结并强调植物多样性和保护的重要性。

6.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继续观察身边的果实和种子,并记录下来。

四、小结本节课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科学方法,让学生认识常见的果实和种子,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能够准确识别常见果实和种子的种类。

通过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对植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 1.6 果实和种子 教案(教学设计)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 1.6 果实和种子 教案(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1.6《果实和种子》教学设计(播放视频)2、凤仙花经历一个怎样的花开花落的过程?温馨提示:整理凤仙花观察记录,把我们拍下的照片按照花生长的时间顺序进行排列。

明确:凤仙花的花开花落的过程3、授粉后的风仙花慢慢凋谢,逐渐形成了果实。

◆凤仙花的果实是什么样的?◆果实对植物来说有什么用呢? 整理观察记录,交流思考交流凤仙花的花开花谢过程聚焦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一、探索(一)果实的生长过程1、解剖花朵用镊子轻轻挑开一朵调谢了的风仙花,观察花里面有什么。

2、我的发现花瓣凋谢后,果实从花里长出来的。

3、观察风仙花植株上不同阶段的果实,比较它们的相同与不同描述果实的生长变化过程。

温馨提示:整理凤仙花观察记录,按照我们拍下的果实成长照片进行介绍。

明确:风仙花果实生长变化风仙花的果实椭圆形,绿色(成熟后变成黄色),外面有白色的茸毛。

(二)观察凤仙花果实结构1、观察过程①摘下一个成熟的凤仙花果实解剖观察整理观察记录,进行交流整理观察记录,理清凤仙花果实生长变化过程。

观察凤仙花和更②轻轻触碰一下果实③观察果实的结构④数数果实中有多少粒种子2、观察结果成熟的凤仙花,轻轻一碰,里面的就会有十几粒种子弹出来。

凤仙花的果实是由种子和果皮组成。

观看视频《观察凤仙花的果实和种子》(三)观察更多植物的果实温馨提示:用刀解剖水果时从中间切开,注意安全。

明确:我的观察不同:果实的形状、大小、颜色相同:一般果实由果皮和种子组成观看视频《观察更多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二、研讨1、果实都有果皮和种子,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明确:果皮——保护种子种子——繁殖作用2、一个风仙花果实中有多少粒种子?一株风仙花大约可以收获多少粒种子?结出这么多种子有什么意义呢?【阅读资料】“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我们种下了一颗风仙花种子,又收获了许多种子!这些种子传播出去,在适宜的环境下又会长出许多株凤仙花,每株风仙花又会结出许多种子。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6 果实和种子》教学设计含教后反思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6 果实和种子》教学设计含教后反思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6 果实和种子》教学设计含教后反思一. 教材分析《果实和种子》是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果实的结构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究果实和种子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生活中的果实和种子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需要老师在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果实的结构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科学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果实和种子的结构。

2.种子形成的过程。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果实和种子的实物,了解其结构。

2.实验法: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种子形成的过程。

3.讨论法: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分享观察和实验的结果。

六. 教学准备1.果实和种子的实物标本。

2.显微镜等实验器材。

3.PPT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各种果实和种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果实和种子的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展示果实和种子的实物标本,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果实的结构。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果实由果皮和种子组成。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实验,利用显微镜观察种子结构。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汇报观察和实验的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果实和种子的结构。

5.拓展(15分钟)讨论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举例说明不同种类的果实和种子。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果实和种子的结构及形成过程。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果实和种子,记录其结构,准备下次上课分享。

8.板书(5分钟)果实的结构种子的结构注:以上时间安排仅供参考,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在本次《果实和种子》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我深刻反思了教学设计的有效性,以及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1.6果实和种子》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1.6果实和种子》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1.6果实和种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果实和种子》是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认识不同种类的果实和种子,并理解果实和种子的结构特点。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实物和观察活动,引导学生探究果实和种子的奥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探究能力,对周围的植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以及结构特点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实物展示、观察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果实和种子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认识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了解不同种类的果实和种子。

2.观察并描述果实和种子的结构特点,理解果实和种子的发育过程。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不同种类的果实和种子。

2.教学难点:果实和种子的结构特点,果实和种子的发育过程。

五. 教学方法1.实物展示法:通过展示各种果实和种子,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和观察。

2.观察活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观察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果实和种子,如苹果、香蕉、橙子、豆子、玉米等。

2.准备观察活动所需工具,如放大镜、解剖刀等。

3.准备教学课件,包括果实和种子的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植物生长过程,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果实和种子。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各种果实和种子,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外貌特征。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观察活动,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果实和种子,并用解剖刀切开果实,观察果实和种子的内部结构。

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1.6《果实和种子》教案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1.6《果实和种子》教案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1.6《果实和种子》教案一. 教材分析《果实和种子》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认识不同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并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

为学生的科学探究提供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在观察和描述果实和种子方面,学生的观察角度和描述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果实和种子,并用准确的词语进行描述。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认识不同植物的果实和种子,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不同植物的果实和种子的识别。

2.难点:种子萌发的条件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实验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PPT、实验材料(如各种植物的果实和种子、种子萌发实验器材等)。

2.学生准备:笔记本、实验记录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各种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认识这些果实和种子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讲解不同植物的果实和种子的识别方法。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果实和种子的特征,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

实验结束后,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PPT和小测试,巩固学生对果实和种子的认识,检查学生对种子萌发条件的掌握。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如何促进种子萌发?”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实验方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6《果实和种子》优质教学设计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6《果实和种子》优质教学设计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6《果实和种子》优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果实和种子》是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1-6课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了解果实的结构,探究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认识。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介绍,又有实践活动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果实和种子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他们对周围的环境充满好奇,喜欢探究。

但是,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尤其是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操作,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和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果实的结构,知道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探究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兴趣,增强学生关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果实的结构,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2.教学难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果实和种子的实物,了解其结构。

2.实验法:让学生参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的实验,亲身体验。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果实和种子的实物,如苹果、香蕉、花生等。

2.准备实验材料,如放大镜、剪刀、解剖刀等。

3.准备课件,展示果实和种子的结构及形成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果实和种子的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认识这些果实和种子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果实和种子的结构及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对比观察,分析果实和种子的构成。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并进行讨论。

1.6《果实和种子》教案

1.6《果实和种子》教案

第1单元第6课《果实和种子》(1课时)科学概念目标1. 植物的果实是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的。

2. 不同植物的果实形状、颜色、大小各不相同。

科学探究目标1. 观察不同阶段的果实,认识果实的生长变化。

2. 在解剖观察植物的果实的过程中认识果皮的作用。

3. 在数果实中种子数量的过程中感受种子的作用。

科学态度目标培养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意识,发展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形成保护花草树木的意识,有继续探究花的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果实是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的。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凤仙花的果实、各种其他植物的果实、水果刀、课件。

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一、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实验综合题1.佳佳春节买来的手提音乐灯笼出了故障:打开开关后,音乐会一直响,但提在手上走动时,小灯泡一会儿灭,一会儿又非常亮。

请你分析一下,在可能的原因前打“√”,不可能的原因前打“×”。

(1)小灯泡灯丝断了(2)开关没有电流经过(3)电池没电了(4)灯泡没有安装好(5)电线接触不好(6)电池的正负极装反了【答案】(1)错误(2)错误(3)错误(4)正确(5)正确(6)错误【解析】【解答】根据对几种情况的分析,可以得出:小灯泡灯丝断了、开关没有电流经过、电池没电了这三种情况不会出现灯泡一会亮一会灭的情况,而是始终无法使灯泡亮起来,所以这几种说法是错误的;而灯泡没有安装好、电线接触不好以及电池的正负极装反了都有可能造成灯泡一会亮一会不亮的情况,所以这三种情况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根据对选项的分析,可知前三种说法是错误的,后三种说法是正确的。

2.想想日常生活中哪些静电现象,试着列举一二。

【答案】①电视荧光幕静电,②梳头产生静电。

【解析】【解答】电视荧光幕静电,荧光幕因电子撞击而累积大量的静电。

梳头产生静电,因头发与梳子摩擦而产生静电。

【分析】本题考查静电的普遍性。

3.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电,说说在生活中应该如何安全用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单元第6课《果实和种子》(1课时)科学概念目标1. 植物的果实是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的。

2. 不同植物的果实形状、颜色、大小各不相同。

科学探究目标1. 观察不同阶段的果实,认识果实的生长变化。

2. 在解剖观察植物的果实的过程中认识果皮的作用。

3. 在数果实中种子数量的过程中感受种子的作用。

科学态度目标培养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意识,发展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形成保护花草树木的意识,有继续探究花的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果实是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的。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凤仙花的果实、各种其他植物的果实、水果刀、课件。

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一、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实验综合题1.佳佳春节买来的手提音乐灯笼出了故障:打开开关后,音乐会一直响,但提在手上走动时,小灯泡一会儿灭,一会儿又非常亮。

请你分析一下,在可能的原因前打“√”,不可能的原因前打“×”。

(1)小灯泡灯丝断了(2)开关没有电流经过(3)电池没电了(4)灯泡没有安装好(5)电线接触不好(6)电池的正负极装反了【答案】(1)错误(2)错误(3)错误(4)正确(5)正确(6)错误【解析】【解答】根据对几种情况的分析,可以得出:小灯泡灯丝断了、开关没有电流经过、电池没电了这三种情况不会出现灯泡一会亮一会灭的情况,而是始终无法使灯泡亮起来,所以这几种说法是错误的;而灯泡没有安装好、电线接触不好以及电池的正负极装反了都有可能造成灯泡一会亮一会不亮的情况,所以这三种情况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根据对选项的分析,可知前三种说法是错误的,后三种说法是正确的。

2.想想日常生活中哪些静电现象,试着列举一二。

【答案】①电视荧光幕静电,②梳头产生静电。

【解析】【解答】电视荧光幕静电,荧光幕因电子撞击而累积大量的静电。

梳头产生静电,因头发与梳子摩擦而产生静电。

【分析】本题考查静电的普遍性。

3.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电,说说在生活中应该如何安全用电。

【答案】睡觉或外出前应拔去电视机的插头。

切记不要在高压设备附近逗留,更不可靠近他们。

【解析】【解答】睡觉或外出前应拔去电视机的插头。

切记不要在高压设备附近逗留,更不可靠近他们。

家用电器突然冒烟或打火星时,应该马上关闭电源,并找专业人员检查维修。

不要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等等。

【分析】本题考查生活的用电安全。

4.接线盒的作用。

【答案】在电线的接头部位采用接线盒作为过渡用,线管里面的电线在接线盒中连起来。

主要起到保护电线、连接电线、方便维修的作用。

【解析】【解答】在家居装修中电线的接头部位采用接线盒做为过渡用,电线管与接线盒连接,线管里面的电线在接线盒中连起来,起到保护电线和连接电线的作用,接线盒一般都是暗盒。

【分析】本题考查并联电路对电流的影响。

5.家中有哪些常用电器?有哪些电器是用电池作电源的?【答案】电话机、电脑、电视遥控器、电风扇等等,其中电话机、电视遥控器是用电池作为电源的。

【解析】【解答】家庭中,不仅使用电插座为电源的,而且也有使用电池为电源的,比如有电话机、电视遥控器、计算器等等。

【分析】本题考查电池的使用广度。

6.什么是电池短路,短路时会发生怎样的现象?【答案】当电池的两端直接连接起来时,就会发生电池短路。

短路时,电池和导线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小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很快就会被损坏。

【解析】【解答】当电池的两端直接连接起来时,就会发生电池短路。

当电池使用不当时容易发生,而在短路时,电池和导线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小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很快就会被损坏。

【分析】本题考查电池的短路现象。

7.想一想,能使小灯泡发光的连接方式的共同特点。

【答案】电池中的铜帽与锌壳以及小灯泡中的金属头与金属螺纹这四个点中,灯泡中的一个点与电池中的一个点连接,其他两个点用一根导线连接的方式能使小灯泡发光。

【解析】【解答】灯泡发光的连接方式的共同特点主要是将灯泡的连接点和电池的两端用导线连接起来。

【分析】本题考查灯泡发光。

8.有一个4个接头的盒子,小明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后,把接线头之间的连接状态记录在下表中。

4种)。

(2)A—B,B—C,B—D之间是断路,说明没有________通过。

(3)下列对电路检测器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使用电路检测器时只要检测一次就够了B.使用电路检测器时最好重复检测两次C.使用电路检测器之前,要先检测它是否能正常使用【答案】(1)(2)电流(3)A【解析】【解答】1.接线柱连通,就是通路,如果两个接线柱没有接通,就是短路;2.断路说明没有电流通过;3.在对电路进行检测前,要先检查它是否能正常使用,检测时需要最好重复两次,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分析】在通路电路中,有电流通过;在断路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

9.研究电路。

(1)小刚按照甲、乙两幅图组装电路(用的都是新电池),发现小灯泡都不发光,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甲图的灯泡有电流通过,乙图的没有B.乙图的灯泡有电流通过,甲图的没有C.甲、乙两图的灯泡中都没有电流通过(2)甲图电路(开关不闭合),它________(填“短路”或“断路”)了,当然不可能亮。

(3)小刚要修改甲图的电路,请帮他完成。

要求:在下图中,用画线代替导线,开关能控制灯泡的亮灭。

(4)乙图中的灯泡没有亮,说明电路出了故障。

请写出可能的故障原因。

(写1个)(5)小刚借助电路检测器寻找乙图电路中的故障,正确的顺序是()。

①电路检测器自检②从故障电路中取出电池③重复检测,并把检测结果记录下来④用两个检测头接触被测元件两端,看看检测器灯泡是否发光A.①④③②B.①②③④C.②①④③【答案】(1)C(2)断路(3)(4)开关处导线接触不良。

(5)C【解析】【解答】1.两图的灯泡都不亮,说明两图的灯泡都没有电流经过;2.甲图中开关不闭合,说明电路是断路,灯泡不会亮;3.将开关、用电器用导线首尾相连;4.乙图中的灯泡不亮的原因可能是开关处导线接触不良;5.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的顺序是:从故障电路中取出电池、电路检测器自检、用两个检测头接触被测元件两端,看看检测器灯泡是否发光、重复检测,并把检测结果记录下来。

【分析】只有电流经过电路时用电器才能正常使用;在检测电路时,最好进行重复测试两次。

10.有一个带有4个接线柱的接线盒,一位同学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后,把接线柱之间的连接状态记录在表中,结果如下:(有几种画几种)。

【答案】【解析】【解答】根据测试结果可知,通过导线相连的才能为通路,而不通过导线相连的就是断路。

【分析】根据几个测试的结果,可以画出来接线柱之间的几种连接方式。

11.科学探究题。

我们能在红灯变绿灯、绿灯变红灯的中间亮起一盏黄灯吗?【答案】解:红灯和绿灯之间的转换是通过一个开关交替控制两个灯泡来实现的。

要在红绿灯之间亮起一盏黄灯,只需要再增加一个有黄灯的电路,用一个开关交替控制红、黄、绿灯即可(如图)。

【解析】【解答】可以。

红灯和黄灯是通过两个电路来控制的,如果要增加一个黄灯,就增加一个有黄灯的电路可以了。

【分析】增加一个黄灯的电路,就可以用一个开关交替控制红、黄、绿灯了。

12.我们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物体的时候,为什么要先把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接触一下,看看灯泡是否发光?【答案】解:主要是检测电路检测器是否能够正常工作,若电路检测器不能正常工作,那么用它进行检测所得到的结果都是错误的。

【解析】【解答】因为这样操作的原因是检测电路检测器能否正常工作,只有电路检测器可以正常工作,才能检验灯泡能否发光。

【分析】在使用电路检测器时,首先要保证电路检测器可以正常工作。

13.科学探究题。

如图电路中的小灯泡不亮,请你检测一下是什么地方出故障了。

根据出现故障的原因,说说你会采取什么方法加以解决。

;灯座松了;有;拧紧、连接好导线后连入原电路中;导线内铜丝断了;有;用电路检测器检测一根新的导线正常后连人原电路中;电池没电了;有;更换新的电池【解析】【解答】对小灯泡不亮的原因进行分析,可得出:当小灯泡坏了是,电路是有故障的,可以采取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小灯泡正常发光后再连接到原电路中的措施;灯座松了,也会导致电路出现故障,解决的方法是拧紧、连接好导线后连入原电路中;导线内铜丝断了,也会使电路出现故障,解决方法是用电路检测器检测一根新的导线正常后连人原电路中;电池没电了,也会使电路出现故障,解决方法是更换新的电池。

【分析】根据各种电路的故障,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案。

14.下面的电路连接是正确的,但小灯泡不亮,请写出电路可能出故障的原因。

(至少写出三种可能)【答案】(1)小灯泡坏了;(2)电池没电了;(3)灯座松了;(4)导线没连接好。

【解析】【解答】小灯泡不亮的原因可能是:小灯泡坏掉了;电池没有电了;导线未连接好,没有构成完整的电路。

【分析】只有构成完整的电路,并且有电流通过,小灯泡才会亮。

15.(1)将两个充气气球紧挨着悬挂在约1米长的木尺上,用羊毛制品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相互接触的部位。

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2)通过实验,我们进一步发现带电气球相互靠近时会有以下几种情况:①仔细观察,我们能得出________②这种现象和我们了解的________间的相互作用相似。

【答案】(1)两个气球向相反方向运动(2)同名电荷相互排斥,异名电荷相互吸引;磁铁【解析】【解答】经过摩擦之后,两个气球上就带上了相同的电荷,所以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根据实验,可以得出:同名电荷相互排斥,异名电荷相互吸引的规律。

与我们了解的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似。

【分析】同名电荷相互排斥,异名电荷相互吸引。

16.说说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的两个条件。

【答案】①动力,也就是电源②电路,电流只能在电路中流动【解析】【解答】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另一个是要有电路,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

【分析】本题考查电荷流动条件。

17.湿布课本橡皮矿泉水瓶小刀导体铁钉纸板铅笔芯回形针粉笔铜钥匙绝缘体玻璃杯塑料尺橡胶手套干木头铁锁【答案】【解析】【解答】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不同物体的导电性能。

18.把小灯泡各部分的名称和对应的部位连接起来。

【答案】【解析】【解答】小灯泡从上到下的结构分别是:玻璃泡、灯丝、连接点、金属架和连接点。

【分析】我们课堂实验中最常用的用电器就是小灯泡,本题考查的是小灯泡的结构。

19.连一连下面简单的电路,使两小灯泡能够一起发光。

【答案】【解析】【解答】可以将两个小灯泡串联起来,这样就可以使两个小灯泡都亮起来。

【分析】只有一个开关、两个小灯泡和两个电池组,可以采用串联的连接方式,也可以采用并联的连接方式,都可以使小灯泡亮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