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STERGDEM的六盘水市地形特征分析

合集下载

六盘水市山地旅游发展特征及优化策略

六盘水市山地旅游发展特征及优化策略

六盘水市山地旅游发展特征及优化策略六盘水市位于贵州省西部,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部,属于典型的山地地形,自然环境优美,是一个极具旅游价值的城市。

在六盘水市,山地旅游资源丰富,有着独特的发展特征,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就六盘水市山地旅游发展特征及优化策略作一探讨。

1. 天然景观丰富多样六盘水市地处云贵高原,山地起伏,河流纵横,地形地貌多样,山水资源丰富。

有六盘山、马岭河、大木耳山等自然风光,可以开发出融自然风光和野生动物观赏为一体的生态旅游景区。

2. 民族风情浓郁在六盘水市,有着布依、苗、汉等多个少数民族,民族风情浓郁,民俗活动丰富多彩。

可以开发出原生态的民族村寨旅游,让游客感受到不同民族文化的魅力。

3. 文化遗产丰富六盘水市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黔灵山石窟、红军长征出发地等历史景点,可以开发出历史文化旅游线路,满足游客对历史文化的探索需求。

4. 交通便捷六盘水市交通便利,有高速公路、铁路、民航等多种交通方式,便于游客前往和离开,是一个便于旅游的城市。

二、六盘水市山地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1. 开发利用不平衡六盘水市山地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开发利用不平衡,一些景区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而一些景区游客过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2. 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六盘水市山地旅游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旅游设施、交通设施、服务设施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以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3. 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六盘水市山地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差异化和特色化产品,导致竞争力不足,影响市场开发和游客满意度。

4. 生态环境保护不力由于山地旅游带来的游客过多、开发过度等问题,导致生态环境受到破坏,需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3. 加强旅游产品创新为了解决六盘水市山地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可以加强旅游产品创新,推出差异化和特色化的旅游产品,如民族风情体验游、历史文化深度游等,丰富旅游产品线,提升市场竞争力。

4.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六盘水市山地旅游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需要重视,要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教育,制定相关保护政策和措施,加强监管力度,确保山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六盘水市采煤引发地质灾害及防治情况调研报告(共5则范文)

六盘水市采煤引发地质灾害及防治情况调研报告(共5则范文)

六盘水市采煤引发地质灾害及防治情况调研报告(共5则范文)第一篇:六盘水市采煤引发地质灾害及防治情况调研报告(共)六盘水市采煤引发地质灾害及防治情况调研报告联合调研组〔内容摘要〕我市煤炭资源丰富,为六盘水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因采煤引发的地质灾害问题也十分严重,本文通过对策研究,对因采煤引发的地质灾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调研报告六盘水市是全国能源资源富集地区之一,煤炭资源极为丰富,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大规模进行煤炭资源开发以来,对六盘水的建设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大面积地质灾害和环境影响,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

历届市委、市政府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由于历史原因,地质灾害和环境影响的点多面广,补偿和治理机制不够健全,问题依然存在,矛盾仍然突出。

一、矿区地质灾害防治状况(一)矿产资源开发的主要危害矿产资源开发形成的危害大致分为三个层次,一个是地质灾害,主要指因开发引发的地下地质变化造成的地表塌陷、垮塌、开裂及水源流失,耕地、山林、房屋毁损和人畜等生命财产危害;一个是环境影响,主要指因开发造成的环境污染等危害;一个是社会矛盾,主要指由上述两种情况引发,并在开发治理、征占补偿处置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

由于我市煤炭开发较早,开发量较大,造成的危害点多面广,引发的社会矛盾也比较突出。

据今年地质灾害隐患点详查结果显示,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明显大于《规划》调查数。

截止8月,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1263处,受威胁57018户234102人。

因自然因素诱发地质灾害879处,人为工程活动诱发384处。

采煤引发的地质灾害365处。

采煤引发的地质灾害和环境影响造成大量信访案件在信访工作中历来占有重大比例,是我市信访案件三大主流之一。

2001-2010年全市矿群矛盾信访案件发生率(见下表)(二)矿区地质灾害防治情况我市地质灾害自80年代以来有明显的逐年上升趋势,且今后一段时间内这种趋势仍将持续。

六盘水地质报告

六盘水地质报告

【标题】六盘水地质报告【摘要】本文为一份关于六盘水地区地质情况的报告。

通过对该地区的地质特征、地质历史、地质构造和地质资源等方面的分析和总结,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和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六盘水、地质、地质特征、地质历史、地质构造、地质资源一、引言六盘水地区位于中国贵州省南部,地处黔滇高原东南缘,北纬25°50′至26°51′,东经10°59′至104°53′之间,总面积5001.52平方公里。

该地区地质复杂多样,拥有丰富的地质资源,包括煤炭、金属矿、非金属矿等,因此对该地区的地质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对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地质特征六盘水地区地质特征主要表现在岩层组成、构造格局和地貌形态等方面。

该地区主要由下达属于晚古生代华南地块南部的泥盆系、二叠系和三叠系沉积物构成,沉积岩性质丰富多样,有利于煤及金属矿等资源的形成。

同时,地质构造上,六盘水地区经历了长期的构造演化过程,形成了显著的褶皱、断裂和岩溶地貌等特征。

这些地质特征为地质资源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地质历史六盘水地区的地质历史可以追溯到数亿年前的地质时代。

根据地质学家的研究,早古生代至晚古生代,这一地区曾经是一个浅海环境,沉积了大量的有机物质,为今后煤炭资源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随着地壳的运动和地震活动,地层逐渐抬升,形成了目前地质构造的基本格局。

在中新世,气候变暖,形成了热带和亚热带的陆地生态系统,产生了大量的古植物和古动物化石,对研究地球生态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四、地质构造六盘水地区的地质构造主要受到构造运动的影响,表现为褶皱、断裂和岩溶等特征。

褶皱主要分布在北盘六盘水和南盘六盘水,其中以北盘褶皱发育最为明显。

断裂主要呈走向走断状,对区域地质结构的形成和地质作用有着重要的影响。

岩溶地貌主要分布在六枝特区,发育了一大批溶洞、地下河和石林等地貌景观,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的资源。

利用ASTER GDEM数据制作山区道路交通旅游路线图的应用与实现

利用ASTER GDEM数据制作山区道路交通旅游路线图的应用与实现

利用ASTER GDEM数据制作山区道路交通旅游路线图的应用与实现彭锦(重庆市自来水有限公司渝中区水厂,重庆,400015)摘要:外出旅游前的首要准备工作是查询到达目的地的道路交通路线,特别是对于山区自驾游和徒步游的旅行者,提前尽可能地了解清楚道路周围的地形地貌特征对于出行的顺利和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现有免费互联网资源(ASTER GDEM数据)和常规的地图浏览和编制软件(Google Earth和Global Mapper)制作山区道路交通旅游路线图的技术方法,详细阐述了该技术方法的原理和实现过程。

结果表明,该方法技术实现起来方便、简单、快捷,且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关键词: ASTER GDEM,旅游线路图,Google Earth,Global Mapper1引言随着人民生活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自助游成为了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大多数青年人都倾向于选择这种自由刺激、充满挑战和诗意的旅行方式,但伴随而来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从旅行安全保障的角度出发,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现有、公开、免费的互联网资源(ASTER GDEM数据)和常规的地图绘制软件(Google Earth 和Global Mapper)制作山区道路交通旅游路线图的技术方法,该方法的最大优点是,选用ASTER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作为地形底图,该数据覆盖了我国全部的国土面积,理论上不存在任何空白区,同时大量应用实例也表明该数据与实际地形地貌的一致性较好[3,4,5,6]。

此外,使用到的计算机软件(Google Earth 和Global Mapper)也具有下载方便、安装简单、操作简便、3D可视化强、便于快速普及等优点。

因此,该方法的应用可以为山区旅行的顺利和安全提供三维立体的可视化信息支持,具有较大的实用意义。

2ASTER GDEM数据及相关软件介绍2.1 ASTER GDEM数据自助游的旅游线路一般偏向于选择比较偏僻、人烟罕至的原始自然景观,而这些地区往往也是地表植被密集、道路崎岖曲折、通讯信号缺失的区域,“迷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对当地地形地貌特征信息的全面掌握。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都格井田地质构造特征分析 (1)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都格井田地质构造特征分析 (1)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都格井田地质构造特征分析摘要:都格井田位于杨梅树向斜北翼,北东为马龙向斜,南西为妥倮向斜。

井田内地表发现断层2条,钻孔内发现落差小于30m的断点33点,主要以中—小型断层为主,井田构造复杂程度中等。

由于该井田受杨梅树向斜等褶皱影响,裂隙及小断层发育,对煤矿生产有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井田地质构造,特征分析,成因分析,结论0 前言都格井田位于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城西南部的鸡场乡、都格乡、发耳乡。

井田范围为不规则多边形,面积52.17km2。

设计生产能力300万t/a。

从2011年开始动工建设以来,矿井建设进度低。

影响矿井建设进度的因素很多,但其地质构造是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分析研究矿井地质构造特征及其展布规律,对于今后提高矿井生产能力和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1 区域构造特征1.1本井田属六盘水煤田,六盘水煤田在大地构造单元上属扬子陆块(Ⅰ级)黔北隆起(Ⅱ级)六盘水断陷(Ⅲ级)。

1.2六盘水断陷:北东和南东分别以紫云—垭都断裂和黄泥河—潘家庄断裂为界,与北东侧的遵义断拱分开。

泥盆至石炭纪期间拉张沉陷,致使泥盆至石炭纪的沉积厚度较大。

紫云—垭都断裂两侧地层的明显分化,表明其在海西期仍有较强的活动性。

见下图。

井田内岩浆岩为峨嵋山玄武岩组,平均厚度达400m左右。

其岩性下部为灰绿色玄武岩及拉斑玄武岩;中部为浅灰及绿灰色泥质粉砂岩、粉砂岩、泥岩、凝灰岩及细砂岩组成,夹薄煤层;上部为深灰、紫红、暗绿色的火山角砾岩及凝灰岩,顶部20m左右为凝灰岩及少量玄武岩。

峨嵋山玄武岩组厚度较大,层位稳定,全井田均有分布,对含煤地层沉积起到填平补齐作用,提供了良好的聚煤场所,为龙潭组含煤地层提供了良好的沉积基底;峨嵋山玄武岩组对含煤地层的分布、沉积岩性、岩相及含煤性等有一定影响,但对含煤地层无破坏作用,对煤的变质无影响。

井田内主要以中—小型正断层为主,岩石风化程度较高,裂隙十分发育,地质构造复杂程度中等。

六盘水市地理环境

六盘水市地理环境

六盘水市地理环境
六盘水市地理环境是指六盘水市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环境特点。

六盘水
市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地处贵州盆地西北边缘,地理坐标介于东经
104°46′~105°44′,北纬25°49′~27°03′之间。

这一地区地势较为起伏,大致
呈南北走向,整体上是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形成了多山丘陵地貌。

六盘水市境内有
明显的三大山系:贵阳盆地西缘的娄山、剑河盆地西缘的赫章山和盘江中游的旁门山,这些山系共同塑造了六盘水市独特的地理风貌。

气候方面,六盘水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热,雨
量充沛。

春季气候温和,夏季多雨多云,秋季干燥凉爽,冬季寒冷干燥。

在这样的气
候条件下,六盘水市的自然植被丰富多样,森林覆盖率较高,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和改善。

水系方面,六盘水市地处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上,境内有六盘水、罗甸水、六枝河等主要河流。

水资源丰富,水域面积较大,为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
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总的来说,六盘水市地理环境独特而优越,为城市的发展和居民
的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基于GIS的六盘水市水土流失调查分析

基于GIS的六盘水市水土流失调查分析

基于GIS的六盘水市水土流失调查分析张坤礼;邓健;李永吉;张腾江;陈贤【摘要】区域水土流失的研究是我国水土流失中的重点,而南方水蚀区的水土流失的动态研究较少,水土流失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开展区域水土流失分析评价与研究十分有必要.该文利用3S技术,以ASTER GDEM 30mDEM为基础数据提取贵州省六盘水市坡度数据,与六盘水市1990—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结合六盘水市实际情况评定六盘水市水土流失等级,对近25年水土流失状况进行动态监测.结果表明,六盘水市水土流失状况是一个波动起伏的过程,但总体上水土保持有所改善.并且分析了其变化特征、规律及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期刊名称】《安徽农学通报》【年(卷),期】2017(023)023【总页数】3页(P122-124)【关键词】六盘水市;水土流失;动态监测;GIS【作者】张坤礼;邓健;李永吉;张腾江;陈贤【作者单位】六盘水师范学院,贵州六盘水 553004;六盘水师范学院,贵州六盘水553004;六盘水师范学院,贵州六盘水 553004;六盘水师范学院,贵州六盘水553004;六盘水师范学院,贵州六盘水 553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7水土流失与农林牧的生产紧密相关,主要表现为大量水土流失导致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我国西南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导致基岩裸露,从而造成三大生态灾害中的—种——石漠化。

贵州水土流失分布总的趋势是西北部严重于东南部,从行政区划单位看,毕节、六盘水的水土流失最为严重[1]。

我国早期的水土流失调查大多基于定性的地貌调查方法或制图学方法,类型和等级划分依据简单。

从1985年至今,以陆地资源卫星MSS和TM影像为主要信息源,开展了3次全国范围的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基本查明了中国的水土流失状况[2]。

基于ASTER GDEM地形起伏度最佳分析窗口研究

基于ASTER GDEM地形起伏度最佳分析窗口研究
表 1 正方形分析窗口与平均起伏度 ( m) 、 4 2 最大起伏度 ( m) 及窗口面积 ( 10 m ) 对应关系
窗口 大小 3 ˑ3 5 ˑ5 7 ˑ7 9 ˑ9 11 ˑ 11 13 ˑ 13 15 ˑ 15 17 ˑ 17 19 ˑ 19 21 ˑ 21 23 ˑ 23 25 ˑ 25 27 ˑ 27 29 ˑ 29 31 ˑ 31 33 ˑ 33 平均 起伏度 47. 42 89. 27 126. 33 159. 77 190. 35 218. 56 244. 78 269. 26 292. 26 313. 99 334. 58 354. 18 372. 94 390. 91 408. 20 424. 88 最大 起伏度 306. 00 514. 00 685. 00 821. 00 991. 00 1148. 00 1285. 00 1403. 00 1504. 00 1516. 00 1524. 00 1569. 00 1613. 00 1666. 00 1696. 00 1753. 00 窗口 面积 0. 81 2. 25 4. 41 7. 29 10. 89 15. 21 20. 25 26. 01 32. 49 39. 69 47. 61 56. 25 65. 61 75. 69 86. 49 98. 01 窗口 大小 35 ˑ 35 37 ˑ 37 39 ˑ 39 41 ˑ 41 43 ˑ 43 45 ˑ 45 47 ˑ 47 49 ˑ 49 51 ˑ 51 53 ˑ 53 55 ˑ 55 57 ˑ 57 59 ˑ 59 61 ˑ 61 63 ˑ 63 65 ˑ 65 平均 起伏度 440. 98 456. 56 471. 66 486. 31 500. 49 514. 23 527. 57 540. 56 553. 22 565. 58 577. 68 589. 54 601. 19 612. 65 623. 90 634. 98 最大 起伏度 1781. 00 1787. 00 1869. 00 1956. 00 2000. 00 2046. 00 2055. 00 2092. 00 2108. 00 2115. 00 2138. 00 2169. 00 2196. 00 2215. 00 2226. 00 2226. 00 窗口 面积 110. 25 123. 21 136. 89 151. 29 166. 41 182. 25 198. 81 216. 09 234. 09 252. 81 272. 25 292. 41 313. 29 334. 89 357. 21 380. 25

常用免费DEM数据质量分析

常用免费DEM数据质量分析

常用免费DEM 数据质量分析摘要:以常用HydroSHEDS voidfilled DEM、SRTM、ASTER GDEM等五种DEM数据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流域下垫面地貌形态,采用不同的地貌特征分析方法以及将流域真实水系和模拟河网对比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多源DEM 数据的质量问题。

研究发现ASTER GDEM数据主要问题是噪声大,HydroSHEDS voidfilled DEM和SRTM数据的主要问题是存在模糊,噪声、模糊均会降低数据的精度和提取的模拟河网的精度,但从整体上来看,三种DEM 数据提取的模拟河网的质量相当。

关键词:多源DEM;模拟河网;水平分辨率;地貌分类;中图分类号:P2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1683 2016)02007507Abstract :This paper selected five different sources of DEMdata :HydroSHEDS voidfilled DEM,SRTM and ASTER GDEM and so on to analyze the quality of different DEM data under different geomorphologic shapes by choosing different geo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methods and comparing the simulated drainage networks with the real drainage network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in problems of ASTER GDEM DEM data was data noise and of the other twoDEM data both had some fuzzy data.These data quality issues would all affect the accuracy of the data and the river network extracted from them.In general ,the accuracy of these digital drainage networks extracted from the three DEM data all had high precision.Key words:different sources of DEM data ;simulateddrainage network ;horizontal resolution ;geomorphological classification ;noise;fuzzyDEM 数据是进行流域地貌分析时的数据源,可由此推求出流域坡度、坡向、流域分水岭等地形特征值,是流域坡面水文过程分析研究的基础。

六盘水煤田煤层气开发基础地质特征研究

六盘水煤田煤层气开发基础地质特征研究

六盘水煤田煤层气开发基础地质特征研究六盘水煤田位于贵州省西南部,是中国重要的煤炭资源基地之一。

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煤层气开发已成为煤田资源综合开发的重要方向。

作为煤层气开发的基础,煤层气地质特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本文将从地质构造、地层特征、煤层气储层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为六盘水煤田煤层气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地质构造特征六盘水煤田地处华南地块与江南-华北地块交错带之间,地处中国地质构造的边缘位置。

整体上,煤田地质构造呈东北-西南走向,主要受北部川滇地块、贵州地块和云南地块的共同影响。

地处构造隆起带,地形起伏较大,形成一系列突起和坳陷,地质沉积环境多样,这为后期的煤层气富集提供了有利条件。

地处构造活跃区域,受构造活动的影响较大,煤层气成藏条件复杂、多样化。

地层特征六盘水煤田主要分布在上二叠统乌托邦组和下三叠统龙马溪组地层中,这两个地层是六盘水煤田的主要煤层气产层。

乌托邦组为深水相碎屑岩相,发育泥页岩、粉砂岩、页岩和煤层,煤层受古构造活动和后期热液作用的影响较大,形成了煤层气的主要富集层。

龙马溪组为陆相碎屑岩相,发育粉砂岩、泥页岩、砂页岩和煤层,其中煤层主要由植物残体组成,对煤层气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煤层气储层特征从储层特征来看,六盘水煤层气储层主要以煤为主,兼有泥页岩、粉砂岩等夹层。

煤层气在储层内以吸附态和游离态存在,其中吸附态气体是最主要的产气形式。

煤矿构造、煤岩孔隙、煤层纹理等因素对煤层气的富集和运移起着重要作用。

煤层气储层渗透率较低,气体在储层内的运移较为缓慢,对采气工艺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

六盘水煤田煤层气开发基础地质特征研究显示,该地区煤层气资源潜力较大,但受地质构造和地层特征的影响,煤层气的勘探开发难度较大,需要综合考虑控制地质因素、科学规划开发方案,提高勘探开发成功率。

煤层气开发应遵循科学、可持续的原则,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六盘水煤田的煤层气开发前景一定会更加美好。

贵州六盘水介绍

贵州六盘水介绍

妥乐古银杏:位于盘州市石桥镇妥乐 村,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这里 有世界上最大的银杏树群落之一,共 有银杏树200余棵。其中最大的一棵 树龄已达1500年,被当地人尊称为" 千年古佛"

历史文化
1 老厂古镇:位于盘州市南部,是一座保存完 好的古镇。古镇始建于明朝初年,曾是古代 通往云南的重要驿站和商贸重镇。镇内的街 道和民居仍保持着原有的明清建筑风格,具 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贵州六盘水介绍
-
贵州六盘水介绍
贵州六盘水市是一个位 于贵州省西部的城市, 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 文化遗产。以下是关于
六盘水市的详细介绍
地理和气候
地理和气候
六盘水市位于贵州省西部,地处 东经104°18'20"至105°42'50", 北纬25°19'44"至26°55'33"之间, 总面积为9965平方公里。东邻安 顺市,南接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 治州,西毗云南省,北连毕节市。 全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面 最高海拔为2845.7米,最低海拔 为586米。六盘水属于高原山地 地貌,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
盆地等四种地貌类型
六盘水市属长江水系,主要河流 有长江上游干流金沙江的支流北 盘江、南盘江等。由于地势变化 大,河流落差明显,具有丰富的 水能资源
六盘水市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 湿润气候区,具有冬无严寒、夏 无酷暑、雨热同期、干湿分明的 特点。年均气温15.2℃,年降水 量1100毫米,日照充足,紫外线 辐射较强,气候条件较为恶劣。 但由于夏季平均气温较低,六盘 水市成为贵州省的避暑胜地
2 营上古寨:位于六枝特区与晴隆县交界处, 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古代苗族山寨。古寨始建 于明朝中期,曾是苗族人民的聚居地和反抗 压迫的中心地带。现存的遗址和古老的民居 仍保留着原有的风貌和文化内涵

[实习总结]六盘水区域分析

[实习总结]六盘水区域分析

区域研究——贵州省六盘水市区域发展分析◆六盘水城市概况◆六盘水城市发展条件◆六盘水城市发展问题◆六盘水城市发展机遇◆六盘水城市区域战略谋划◆2、市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3、行政区划与建置沿革(一)区位◆六盘水市地处贵州省西部,云贵高原腹地,北临威宁、赫章、纳雍,东面分别与织金、普定、镇宁接壤,南界兴义、普安、晴隆、关岭,西靠云南省宣威、曲靖两市。

◆六盘水市距省会贵阳市250公里,距云南省昆明市390公里,距重要钢铁工业基地攀枝花市直线距离约310公里,居于贵、云、川三省资源富集区的中心地带。

(二)区域面积◆六盘水市全市南北长177.2公里,东西宽142.0公里,国土总面积为9965.37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5.7%。

1、市域自然地理状况(三)地质、地貌◆境内绝大部分为山区,岩溶地貌比较发育,岩溶面积占全市国土土地面积的63.18%,形成了独特的高原喀斯特地貌。

(四)水资源◆由于六盘水所处地形地貌限制,降水不易蓄积,存在着因工程设施不足而缺水的状况,农业用水困难,顾本区以旱作为主。

山地68%丘陵17%高原4%盆谷9%台地2%山地丘陵高原盆谷台地人均水资源5492立方米亩均水量均956.1立方米•全省1.9倍•全国2.4倍•全省2.4倍•全国5.2倍(五)土地资源、土地条件◆市域总体土地质量不高,利用水平低,水土流失严重,并且耕地数量较少,后备耕地不多,全市人均耕地1.51亩,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

◆根据2004年六盘水市土地利用变更资料,全市土地总面积996537.01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的5.7%。

农用地84%建设用地4%未利用地12%全市土地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六)矿产资源◆六盘水市能源资源主要有煤炭、水能和煤层气,尤其是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煤种齐全,炼焦用煤比重大,享有“江南煤都”、“西南煤海”之美誉。

全市煤层气(200-1500M深)资源储量11548.8亿立方米,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基于ASTER-GDEM数据的羊卓雍错地区构造地貌分析

基于ASTER-GDEM数据的羊卓雍错地区构造地貌分析

基于ASTER-GDEM数据的羊卓雍错地区构造地貌分析陈麒光;邵兆刚;韩建恩;孟宪刚;余佳;王津【摘要】基于ASTER-GDEM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统计技术,通过对数字地形高程、地表起伏度、地表坡度等地貌参数的统计和条带剖面及面积-高程积分等数字地貌分析,结合前人的区域地质资料及野外实地调查和验证,对藏南羊卓雍错地区的构造地貌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旨在为研究区的盆地地貌格局演化分析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构造地貌总体为一近东西向盆地,最高海拔7515 m,最低海拔2581 m,属于高海拔—极高海拔区域;流域内以平原和丘陵地貌为主,平均起伏度为314 m,平均坡度19°,地势起伏较小,发育有三级层状地貌;盆地边缘受断裂的控制,构造现象发育,线性影像特征明显.其东、西部分别受桑日—错那断陷带和亚东—露谷断陷带所围限,具有多期构造活动特征.盆地南北两侧受绒布—哲古断裂和邛多江断裂控制较弱.受构造活动和地表水流综合作用的影响,盆地内部地貌已进入老龄化阶段.【期刊名称】《地质力学学报》【年(卷),期】2014(020)003【总页数】13页(P304-316)【关键词】ASTER-GDEM;羊卓雍错;构造地貌;流域面积-高程积分【作者】陈麒光;邵兆刚;韩建恩;孟宪刚;余佳;王津【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420 引言数字高程模型 (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是对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数字化表达和模拟,基于DEM的地形地貌分析实质就是对地形进行数字计算的过程。

目前DEM理论和相关的分析技术已得到了地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国际上已将其作为一种常规的地形地貌研究手段[1~3]。

六盘水气候特征

六盘水气候特征

六盘水气候特征 Last updated at 10:00 am on 25th December 2020六盘水气候特征一、概况六盘水市地处乌蒙山脉南端,云贵高原中部的斜坡上,在东经104度18分至105度43分与北纬25度19分-26度55分之间,东西宽142千米,南北长177千米,全市平均海拨多在1700-1800米,是个典型的低纬高海拨山区,其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全市最高点韭菜坪(米)与最低点北盘江河谷的茅口(581米)两地直线距离不到63千米而相对高差竟达2246米, 市内山高谷深,相对高度差异悬殊。

在我省气候带的划分中,我市绝大部分地区处于北亚热带云贵高原山地季风湿润气候区;水城西北部海拔1800米以上地区属暖温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盘县刘官以南地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因受季风之惠,市内热量足,雨水充沛,雨热基本同季,光照充足,立体农业气候特点十分突出。

11月中旬至次年2月中旬,我市常受静止锋影响,出现持续时间较长的细雨霏霏的阴冷天气;2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受西藏高原南支气流下沉增温作用的影响,市内上空大气层特别干燥,多晴朗天气,有时还伴有强劲的西南大风,使我市出现大范围的气候性干旱--春旱;5月下旬至10月上旬,夏季风自东南海洋长驱直入,温度高、湿度大,雨水集中;10月中旬至11月底,正值夏季季风和冬季季风交替影响的时期,多受静止锋影响,致使市内秋季绵雨盛行,阴雨天气逐渐增多。

二、日照市内大部地区年日照时数为1200~160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28~36%,最高的盘县鸡场坪高达小时为,最低的六枝中塞不足1000小时,年太阳总辐射全市大部地区在3349~4186兆焦耳/平方米,西南多,东部少,四季中春、夏两季较多,占全年总量的61~76%,全年各月中,以7月为最多,12月为最少。

总辐射大部分为散射辐射,约占总量的60%以上,冬季尤其显着。

六盘水各地日照时数表(单位:小时)三、气温全市年平均气温在12~15℃之间, 六枝、盘县、水城三个气象站的多年平均气温分别是℃、℃和℃。

国外两种免费DEM数据对比分析

国外两种免费DEM数据对比分析

国外两种免费DEM数据对比分析在进行国外两种免费DEM数据对比分析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DEM是什么。

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字高程模型,是一种用于描述地球表面地形的数字模型。

通过DEM数据,我们可以获取地表高程数据,从而进行地形分析、水文模拟、气候模拟等应用。

下面将对国外两种免费DEM数据进行对比分析:SRTM(ShuttleRadar Topography Mission)和ASTER GDEM(Advanced Spaceborne Thermal Emission and Reflection Radiometer Global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首先是SRTM数据,该数据是由NASA和NGA(National Geospatial-Intelligence Agency)联合进行的航天飞机SRTM任务获得的。

SRTM数据具有全球范围和一致的空间分辨率,通常为90米。

这种数据还可以通过插值等方法进行处理,以得到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如30米。

SRTM数据的优点是全球范围,数据完整性好,且是免费提供的。

但同时,SRTM数据的精度受到地表覆盖和地表特征的影响,比如植被和建筑物等。

其次是ASTER GDEM数据,这是由日本航空航天局(JAXA)和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合作获得的。

ASTER GDEM数据具有全球覆盖范围和15米的空间分辨率。

与SRTM数据相比,ASTER GDEM数据的空间分辨率更高,因此在地形细节方面更为精确。

ASTER GDEM数据还提供DSM(Digital Surface Model)和DTM(Digital Terrain Model)两种数据产品,分别表示地表和地形高程。

ASTER GDEM数据的优势在于高精度的地形表示,适合进行地形分析和水文模拟等应用。

然而,该数据的不足之处是它在高纬度地区的精确性较差,同时也受到云和雪等不良天气条件的影响。

基于ASTER GDEM的六盘水市地形特征分析

基于ASTER GDEM的六盘水市地形特征分析
张勇荣, 杨 琴 , 兴 荣 刘
( 盘水师范 学 院生物 与地理 科学 系 , 州 六 盘水 六 贵 530 ) 504
摘要 : A T RG E 3 m E 为基础数 据提取贵 州省 六盘水 市地表坡度 、 向、 以 S E D M 0 D M 坡 地形起伏度 、 地表切 割 深度等地形特征要素 , 结合特征统计 分析 对该地 区地貌特征进 行定 量分析。结果表 明六盘水地 区坡度在 并 0 一 8 范围内都有分布 , 相对集 中在 5 一 5 ; 。 8。 但 。 2 。 南北坡坡 向面积相差不 多, 分布相 对均衡 ; 中部地 区地形起
cnt co , nuta dvl met ar utrl lnig o rs n go g a hzrs deo g a r etn osut n id si ee p n , gi l a pann ,sie i , el i aad cl c po co r i rl o c u lo o oc l n a o l t i i o ip su r o. f ua hie n L n g i K yw rs dga e vtnm dl D M) oorp i f t e egah o t nss m ( I) o — e od :i t l ao oe ( E ;t gahc e u ;gor i i r i yt il e i p a r p c n mao f e GS ;t e p
Th o o r p i e t r n lssb s d o TER e t p g a h c fa u e a ay i a e n AS GDEM
o u n h e in fLi pa s uir go
Z A G Y n og Y N i, I ig— og H N og—rn , A G Qn LU Xn rn

六盘水气候特征

六盘水气候特征

六盘水气候特征一、概况六盘水市地处乌蒙山脉南端,云贵高原中部的斜坡上,在东经104度18分至105度43分与北纬25度19分-26度55分之间,东西宽142千米,南北长177千米,全市平均海拨多在1700-1800米,是个典型的低纬高海拨山区,其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全市最高点韭菜坪(2900.3米)与最低点北盘江河谷的茅口(581米)两地直线距离不到63千米而相对高差竟达2246米, 市内山高谷深,相对高度差异悬殊。

在我省气候带的划分中,我市绝大部分地区处于北亚热带云贵高原山地季风湿润气候区;水城西北部海拔1800米以上地区属暖温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盘县刘官以南地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因受季风之惠,市内热量足,雨水充沛,雨热基本同季,光照充足,立体农业气候特点十分突出。

11月中旬至次年2月中旬,我市常受静止锋影响,出现持续时间较长的细雨霏霏的阴冷天气;2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受西藏高原南支气流下沉增温作用的影响,市内上空大气层特别干燥,多晴朗天气,有时还伴有强劲的西南大风,使我市出现大范围的气候性干旱--春旱;5月下旬至10月上旬,夏季风自东南海洋长驱直入,温度高、湿度大,雨水集中;10月中旬至11月底,正值夏季季风和冬季季风交替影响的时期,多受静止锋影响,致使市内秋季绵雨盛行,阴雨天气逐渐增多。

二、日照市内大部地区年日照时数为1200~160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28~36%,最高的盘县鸡场坪高达1736.6小时为,最低的六枝中塞不足1000小时,年太阳总辐射全市大部地区在3349~4186兆焦耳/平方米,西南多,东部少,四季中春、夏两季较多,占全年总量的61~76%,全年各月中,以7月为最多,12月为最少。

总辐射大部分为散射辐射,约占总量的60%以上,冬季尤其显着。

三、气温全市年平均气温在12~15℃之间,六枝、盘县、水城三个气象站的多年平均气温分别是14.5℃、15.1℃和12.3℃。

六盘水市山地旅游发展特征及优化策略

六盘水市山地旅游发展特征及优化策略

六盘水市山地旅游发展特征及优化策略六盘水市位于贵州省西部,属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一个以山地为主要特征的城市。

六盘水市拥有丰富的山地资源,包括壮丽的风景、丰富的植被和独特的地理条件,为山地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本文将就六盘水市的山地旅游发展特征及优化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1. 自然风光优美:六盘水市地处贵州西部山地,拥有独特的地质地貌和壮丽的自然风光。

有如画的山峦、清澈的河流、茂密的森林以及丰富的野生动植物,给游客提供了天然的休闲和观光胜地。

2. 地理环境独特:六盘水市位于贵州高原西北部,地势起伏,有许多山脉和峡谷,同时也有许多高山湖泊和温泉资源。

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和体验。

3. 丰富的民俗文化:六盘水市是布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这里的少数民族风情浓厚,有独特的民族风情和传统文化。

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不同的民族风情和文化魅力。

4. 多样化的旅游活动:六盘水市的山地旅游项目丰富多样,包括登山、徒步、摄影、骑行、野外探险、农家体验等,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

这里还有丰富的特色美食和手工艺品,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品尝和购买。

二、六盘水市山地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1. 开发程度不够:六盘水市的山地旅游资源丰富,但是目前的开发程度还不够,有些风景区和景点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不够完善。

2. 宣传推广不足:六盘水市的山地旅游产品宣传推广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游客对这里的旅游资源和特色了解不足,导致游客数量不足。

3. 旅游产品单一:目前六盘水市的山地旅游产品相对单一,缺乏特色和差异化,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无法吸引更多游客前来。

4. 环境保护问题:山地旅游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而六盘水市的山地生态环境较为脆弱,需要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1. 提升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加大对山地旅游景区和景点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的投入,提升旅游体验和满意度,提高游客的再访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77 13. 24 12. 42 11. 42 11. 79
北 ( 337. 5 - 360 )
6. 07
3. 3 地形起伏度、地形切割深度分析 六盘水市 最高 海拔 为 2900 m, 海 拔高度 在 1000 m 以下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水城县南部河谷 地带及六枝特区西南部, 1000 ~ 1500 m 的区域集 中分布于六枝特区东部及南部广大区域, 1500 ~ 2000 m 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水城县北部及盘县大 部, 大于 2000 m 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六盘水市西部 地区。六盘水市地势由西向东逐渐降低。据图 4 可知, 研究区范围 内地形起伏度最大处达到 922 m, 中部区域大于南北部, 主要由于中部地区为北 盘江河流峡谷区, 河流的深度切割造成地表起伏 度较大。 由图 5可知, 六盘水市地形切割深度最大值 为 627 m, 位于中部地区, 包括水城县南部、盘县 北部及六枝特区西南部区域。正是北盘江的侵蚀 切割作用造就了此地的高山峡谷地貌。
图 1 研究区位置和 DEM 数据
2 地貌专题图的制作
2. 1 坡度专题图 坡度指水平面与局部地表之间的夹角或其正 切值, 是局部地表高度变化的比率指标, 可量化表 达地表面在 该点的倾 斜程度 [ 1 ] 。坡度是最 重要 的地形因子之一, 地面坡度影响着地表物质运动 和能量转换的规模和强度, 也是制约生产力空间 布局 的 重 要因 子 [ 4] 。六 盘 水 市 坡度 图 是 运 用 A rcG is的 3 D分析模块, 以 ASTER GDEM 数字高 程数据为基础生成的, 并用 Reclassify功能对坡度 图进行重新分级, 如图 2所示。 2. 2 坡向专题图 坡向表示高度变化比例最大值的方向, 影响 了地面光热资源的分配, 并决定地表径流流向, 是 一个微量 指标 [ 1] 。坡向 用 度数 来测 量, 正北 是 0 , 正东是 90 , 正南是 180 , 正西是 270 。研究 区坡向专题图通过 A rcG is的 3D 模块生成, 并用 Reclassify命令重新分级所得, 如图 3所示。 2. 3 地形起伏度专题图 地形起伏度是指地面一定距离范围内最大的 高程差, 在宏观的区域内反映了地面的起伏特征, 被作为区域水土流失评价的地形指标 [ 5, 6] 。本研 究应用 A rcG is软件的邻域分析 模块和栅格计算 器提取地形起伏度。提取前需要确定邻域分析窗 口的尺寸, 根据徐汉明等人的研究: 若以图上距离 0. 5cm 为最小精度要求, 则 2km2 适用于在比例尺 大于 1 25 万的地形图上 操作 [ 7, 8] , 所以 本研究 确定分析窗口为 2km 2, 得到地形起伏度专题图如 图 4所示。 2. 4 地形切割深度专题图 地形切割深度是指地面某点邻域范围的平均 高程与该邻域范围内的最小高程的差值, 其值直 观地反映了地表被侵蚀切割的情况, 并对这一地 学现象进行了量化, 是研究水土流失及地表侵蚀 发育状况的重要参考指标 [ 9] , 如图 5所示。
28
3个坡向面积占 总面积的 36. 49% , 南、东南、西 南 3个坡向面积占总面积的 38. 43% , 可以看出 南北坡向面积相差不多, 南坡略多于 北坡, 分 布 相对均衡。因此各方位地面 光热资源与地表 径
流分配也随之呈现出 相对均衡状态。有利于 多 样性物种的分 布, 从而 维护该 地区 动作 的多 样 性及生态系统的抗扰性。
坡度 所占全市面积比例 /%

表 1 六盘水市坡度统计
0 ~5 7. 82
5 ~ 15 44. 73
15 ~ 25 29. 74
25 ~ 35 11. 34
> 35 6. 37
3. 2 坡向分析 对图 3进行统计分析得到表 2, 研究区 内平 地仅占总面积的 0. 45% , 除了江河湖面以外, 多 为市区城镇的建设用 地。研 究区北、东北、西 北
3 地形特征分析
3. 1 坡度分析 将图 2矢量化处理, 基于像元统计得到六盘 水市不同坡度范围内的面积所占总面积的比例分 布如表 1, 结合直方图分析得出: 六盘水市坡度在 0 ~ 88 范围内都有分布, 但相对集中在 5 ~ 25 , 缓坡、斜坡分布最广, 占总面积的 74. 47% ; 5 以
持。 数字 高程 模 型 ( DEM ) 是区 域地 面 高 程的
数字表示, 它记录了精确的空间三维定位信 息, 作为地 理 信息 系统 ( G IS) 空间 数 据库 的核 心数据库之一, 是进行三维地形空间模拟和地 形图生 产 的 基 础, DEM 能 派 生 出 各 种地 形 因 子, 如坡度、坡向、平 面曲率、剖 面曲率 、汇水面 积等 [ 2] 。
0 引言
地貌作为 地理信 息的 重要 贡献 组成 要索 , 通过海拔 、坡度、坡 向、起伏 度等特 征组合 构成 形态与分布多样的地表景观, 并对区域生态环 境与资源 的地域优势 种类分 布、利 用方式 和利 用程度 等 具有 主 导 作用 [ 1] 。 具 有强 大 的 空间 数据获取 与管理、分析、计 算等 功能的 3S 技术 的应用, 为地貌定量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
ZHANG Yong- rong, YANG Q in, L IU X ing- rong
( D epartm ent o f B io logy and G eog raphy, L iupanshu iN orma l Co llege, L iupanshu i, Gu izhou, 553004 Ch ina ) Abstrac t: Th is paper co llects the character istic elem ents o f the slope, aspect, hypsog raphy and the surface cu-t ting depth o f L iupanshu i reg ion based on ASTER G DEM 30mDEM data and quantita tive ly ana lyzes the topog raph ic features of L iupanshu i reg ion com bined w ith statistica l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lope is the 0 ~ 88 , and re lative ly concentrated in the 5 ~ 25 ; the area o f no rth- south slope aspec t is a lm ost the sam e, and has a re lative ly ba lanced distribution; the hypsography o f central terra in is greater , and reaches the m ax imum 922m, and the terra in m ax im um cutting depth is 627m. T he conclus ion prov ides a new spatia l inform ation platfo rm for the urban construction, industr ia l development, ag ricu ltura l p lann ing, so il erosion, geo log ica l haza rds and eco log ical pro tection o f L iupanshui reg ion. K ey word s: d ig ita l e leva tion m ode l ( DEM ); topograph ic fea ture; geograph ic in fo rm ation system ( G IS ); topog raph ic factors
第 27卷 第 6期 2011年 6月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 l o f G uizhou N orm a l College
V o .l 27. N o. 6 Jun. 2011
*
基于 ASTER GDEM 的六盘水市地形特征分析
张勇荣, 杨 琴, 刘兴荣
( 六盘水师范学院生物与地理科学系, 贵州 六盘水 553004)
摘要: 以 A STER GDEM 30mDEM 为基础数据提取贵州省六盘水市地表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 、地表切割 深度等地形特征要素, 并结合特征统计 分析对 该地区 地貌特 征进行定 量分析。 结果表 明六盘水 地区 坡度在 0 ~ 88 范围内都有分布, 但相对集中在 5 ~ 25 ; 南北 坡坡向面积相差不 多, 分布相 对均衡; 中部地区地形起 伏度较大, 最大处达到 922m, 地形切割深度最大值为 627m。上述结论为研究区的农业 规划、水土流失、土壤 侵蚀、地质灾害、生态保护等研究 提供了新的空间信息平台。
1. 1 研究区概况 六盘水市位于贵州省西部 ( 如图 1 ), 国土总 面积约 0. 99万 km2, 辖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及 钟山区 4个县级行政区。海拨 596~ 2900米。境 内碳酸盐岩广布, 山地、丘陵地貌占研究区总面积 的 99. 12% 。河流切割强烈, 地形起伏大, 山高坡 陡, 地势的总趋势西高东低, 北高南低, 中部因北 盘江强烈切割侵蚀, 起伏剧烈, 为典型的高山峡谷 地貌。 1. 2 数据源 本研 究 采 用 ASTER GDEM 数 据, ASTER GDEM 是采用全自动化的方法对 150 万景的 ASTER 存档数据进行处理生成的, 其中包括通过立 体 相 关 生 成 的 1264118 个 基 于 独 立 场 景 的 ASTERDEM 数据, 再经过去 云处理, 除去 残余的 异常值, 取平均值, 并以此作为 ASTER GDEM 对 应区域的最后像素值, 空间分辨率 30m, 垂直精度 20米, 水平精度 30米 [ 2] 。 本研究对美国 NASA免费提供的 ASTER GDEM 数据参照 1 50000地形图进行几何精校正和配准, 最终得到六盘水市数字高程模型图 (图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