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拓展课《浮沉子》教科版共14张PPT

合集下载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PPT课件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PPT课件

练习 不同材料的物体: 物体的沉浮与它的__有关,与 它的___有关。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沉与浮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前节知识回顾
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 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 没有关系。
由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 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 体积大小都有关系。
问题提出
看不出 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 体积有关。
分析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
物体由重到轻排列
分析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
物体由重到轻在水中的沉浮
看不出 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 重量有关。
控制其他因素进行研究
控制体积
体积相同的圆球由重到轻排列
控制其他因素进行研究
控制体积
体积相同的圆球由重到轻在水中的沉浮
控制其他因素进行研究
观察物体的沉浮
操作方法:必须将物体轻轻从水面放 入水里,物体要完全浸在水中,而不是把 物体扔进水中,也不是放在水面上。
观察更多物体的沉 浮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实验记录单
第( )小组
实验一:观察更多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小石 块
预测 理由 结果
木块
回形 针
蜡烛
带盖 空瓶
白萝 卜
橡皮
在你们的跟前有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形 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和橡皮。请先 预测,哪些物体会沉,哪些物体会浮?并把 预测的结果和预测的理由填入表格中。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怎样来判断材料的沉浮?如何算沉?
如果物体向下碰到水槽底部, 就代表它在水中是沉的。 如果物体不能碰到水槽底部, 就代表它在水中是浮的。
根据生活经验我们知道:
石块:沉 木块:浮 塑料块:浮
用图示法表示:

五年级下册科学优质课件-拓展课《浮沉子》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优质课件-拓展课《浮沉子》教科版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浮 沉浮子沉子
原名:笛卡尔潜水器
精心整理
浮沉子
精心出水面或露出水面只有一小部分
精心整理
滴管浮沉子制作要求
1. 两人合作,制作一个“浮沉子”; 2. 实验材料:滴管1、矿泉水瓶1、螺丝钉若干,
浮沉子 水桶1、剪刀1; 3.浮沉子制作完成后,整理材料:水桶放桌子前 侧地面,浮沉子放桌上,其他材料放抽屉,将桌 面擦干;
当用手挤压瓶子时,瓶中的空气和 水受到压力的同时滴管中的空气和水 也受到压力,空气受到压力被压缩, 体积变小,水进入滴管。
浮力 < 重力 下沉
浮力 > 重力 上浮
浮力 = 重力 悬浮
精心整理
浮沉子制作要点
1.浮沉子要有开口端并向下放入水中; 2. 控制好整个浮沉子的重量,竖直浮在水中(刚 浮出水面或露出水面只有一小部分)的时候,将 它转移到矿泉水瓶中。
3号材料:小试管1、螺帽若干、锥子1、矿泉水瓶1
精心整理
思考: 1.给浮沉子取个名字; 2.这个浮沉子制作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4.观察、思考“浮沉子”的沉浮原因,交流并记 录。
5.活动时间:10分钟;
精心整理
滴管浮沉子实验报告
姓名:
仔细观察滴管内部变化。
实验现象 (图文结合)
浮沉子
实验原理
精心整理
滴管浮沉子制作要求
1. 两人合作,制作一个“浮沉子”; 2. 实验材料:滴管1、矿泉水瓶1、螺丝钉若干,
浮沉子 水桶1、剪刀1; 3.浮沉子制作完成后,整理材料:水桶放桌子前 侧地面,浮沉子放桌上,其他材料放抽屉,将桌 面擦干;
精心整理
1号材料:玻璃瓶1、矿泉水瓶1
2号材料:吸管1、回形针若干、剪刀1、矿泉水瓶1

浮沉子课件ppt课件

浮沉子课件ppt课件
应选择密度适中、大小合 适的小以改变浮沉子的浮力,从 而影响小物体的浮沉行为 。
耐心与细心
制作浮沉子需要耐心和细 心,确保小物体固定稳定 ,避免影响观察效果。
03
浮沉子实验操作与注意 事项
实验操作流程
准备阶段:确保实验器材齐全,包括浮沉子、 容器、测量工具等。
用于固定小物体在玻璃 瓶内。
制作步骤
01
02
03
04
第1步
将水倒入玻璃瓶中,大约占瓶 子的三分之二。
第2步
将小物体放入玻璃瓶中,用橡 皮筋或胶带固定在适当的位置

第3步
轻轻摇晃玻璃瓶,确保小物体 稳定地悬浮在水中。
第4步
将玻璃瓶放在平滑的桌面上, 观察小物体的浮沉现象。
制作技巧
01
02
03
选择合适的小物体
实验不足与展望
实验过程中,由于液体的表面张 力、粘滞性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实验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由于操作不 熟练或操作错误,可能导致实验
结果偏离预期。
为了进一步提高实验精度和可靠 性,未来可以考虑采用更高精度 的测量仪器和更严格的实验操作
规范。
未来研究方向
可以进一步研究浮沉子在不同液体中 的浮沉规律,探索更多影响因素和作 用机制。
演示气体压力
通过控制浮沉子容器内气体的压力, 可以演示气体压力的变化,帮助学生 理解气体压力的概念。
02
浮沉子制作材料与步骤
材料准备
玻璃瓶
用于制作浮沉子的主体 ,应选择坚固、透明的
玻璃瓶。

用于填充玻璃瓶,作为 浮沉子的液体介质。
小物体
用于在玻璃瓶内上下浮 动,例如小石子、木块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教科版共20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教科版共20张PPT

可能是(B是通过改变自身的( A )来达到上浮和下沉.
A.质量 B.大小 C.体积
实验结论
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体积和重量有关
体积相同的物体,轻的容易浮起来,重的容易沉下去 重量相同的物体,大的容易浮起来,小的容易沉下去
体积大,重量小的物体容易浮起来, 体积小,重量大的物体容易沉下去.
用改变小瓶子装水的多少继续研究 把实验填写在训练手册P4
小瓶子 装水数量
我的解释
大部分浮
小部分浮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实验中理解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和思想的意义。 2.感受科学原理应用于实际的巨大作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 原因。
【教学难点】 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
教材处理
本课活动内容较多,考虑到探究时间限 制,故把制作潜水艇的活动略去,但本活 动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动手能力 是很有意义的,可作为课外科技活动落实。 另把“小瓶子实验”中的装液体改为装沙 子,更方便操作
我们用什么办法才能看出物体的 轻重、体积大小与沉浮的关系呢
用控制变量的方法 就是控制物体的体积大小不变,来研究 重量变化后的沉浮;或者控制物体的重 量不变,来研究体积大小变化后的沉浮。
实验1
体积相同,重量不同的物体的沉浮情况
体积不变, 重量改变
把体积相同的圆球由轻到重排列
把实验填写在训练手册P3
(表上改为从轻到重)
4.装3粒球
3.装2粒球
P4.探究接力棒
一.判断题
1. 把两块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石头放进水中,重的容
易沉下去.
(√ )
2. 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体积无关.
( ×)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教科版(共14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教科版(共14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沉1.浮2沉 与浮 什与 么什因么 素因 有素 关有教关科版教科 (共版14张(P共PT1)4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沉1.浮2沉 与浮 什与 么什因么 素因 有素 关有教关科版教科 (共版14张(P共PT1)4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沉1.浮2沉 与浮 什与 么什因么 素因 有素 关有教关科版教科 (共版14张(P共PT1)4张PPT)
拓展延伸
1、潜水艇被称为“海洋中的幽灵”,它是根据什么原理实现在水中自由沉浮? 2、学了这节课,你能解释一下怎样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沉,怎样的物体在水中 容易浮?
2、实验要求:(师简述实验要求) (1)小瓶子沉的实验: A、往小瓶子内一滴一滴加红色的水,观察小瓶子的沉浮;B、记下小瓶子开始 沉下去时红色水的液面;C、再把红色水加到满瓶,观察下沉的情况。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沉1.浮2沉 与浮 什与 么什因么 素因 有素 关有教关科版教科 (共版14张(P共PT1)4张PPT)
结论是否正确,还需要进一步检验。老师这儿还有一个小瓶子,来看看它们在 水中的沉浮情况。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1.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科版 (共14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沉1.浮2沉 与浮 什与 么什因么 素因 有素 关有教关科版教科 (共版14张(P共PT1)4张PPT)
继续研究变量控制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学习 目标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1.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科版 (共14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1.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科版 (共14张PPT)
导入
1、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 那么,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有关系吗?

(五下)科学PPT课件 浮力 教科版 (18张)

(五下)科学PPT课件 浮力 教科版 (18张)


6.作者将此处坐车的困难抽象为人生 旅途的 苦难, 但从本 质上讲 他们同 样是想 达到目 的地而 不能达 到,想 实现理 想而不 能实现 自己所 有的理 想,实 质上还 是一场 苦旅。 所以“ 实质上 ”不能 去掉。

课堂活动是为了课堂教学目标而开展 的,如果 课堂活 动与学 生动脑 脱节,活 动与学 生情感 、态度 、价值 观的培 养脱节 ,没有 学生真 实的体 验与反 思,那么 这种课 堂活动 只能说 是一种 教学资 源的浪 费.
3.用力挤压塑料瓶,然后再撤去压力,再用 一定的力挤压。
活动一、探究“滴管浮沉子”
●六人小组,按要求制作一个“浮沉子”。
●思考交流: 1.滴管中为什么要吸入适量的水? 2.塑料瓶不盖瓶盖会怎样? 3.用力挤压塑料瓶时,滴管中的水柱有什么变化?
●记录员负责把观点写在记录单上,发言人做好发言准备 。
●交流时,如果你产生了新的想法,用红笔补充在自己的 记录单上。
帕斯卡原理:
在密闭容器 内,施加于液 体上的压力, 将大小不变地 传向各个方向。
活动二、挑战“吸管浮沉子”
●实验制作:剪下一段吸管,长度在7厘米左右;将其对 折。用两个回形针分别卡在吸管两端(增加回形针配 重),放入装满水的小塑料瓶中,盖紧瓶盖。
猜想与假设:
1.与浮力有关
“浮沉子”的沉 浮与什么因素有
2.与瓶里的水有关 关?
3.与轻重有关 4.与水压有关
……
实验材料: 透明有盖大塑料瓶 、中号滴管、水槽、
实验方法: 1.在滴管中吸入适量的水,然后放入水槽 中使其恰好能浮在水面上。
胶头滴管的 正确拿法
2.塑料瓶装满水后将滴管放入,然后盖紧瓶 盖(尽量做到不漏气)。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1.1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科版 (共33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1.1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科版 (共33张PPT)
五年级科学下册《浮和沉》


快艇
轮船
游泳
预测下列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小石头
泡沫
回形针
蜡烛
空瓶子
橡皮
苹果
小木块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浮和沉》


操作方法:必须将物体轻轻从水面放 入水里,物体要完全浸在水中,而不是把 物体扔进水中,也不是放在水面上。
第一种情况
第二种情况
第三种情况



结论一: 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把它的重量
和体积变小,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是不会发 生改变的。
结论二: 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把它的重量和
体积变大,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也不会发生 改变。
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 体,改变它们的重量和体积 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 发生改变的。
半块橡皮
¼ 橡皮
整个苹果Βιβλιοθήκη 半个苹果1/4的苹果
实验一:观察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重量“物体在水中是沉 还是浮”实验报告单
体积减小时,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第( )小组
物体 橡皮
苹果
大小 一半 四分之一 八分之一 更小 一半 四分之一 八分之一 更小
预测
理由
结果
通过苹果和橡皮的实验,我 们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通过苹果实验,我发现当苹果的重量和 体积变小时,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不变。
通过橡皮实验,我发现当橡皮的重量和 体积变小时,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不变。
结论一:
1
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 半个橡皮
4 的橡皮
半个苹果
1 的苹果 4
把它的重量和体积变小,在
水中的沉浮状态是不会发生
改变的。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拓展课《浮沉子》教科版(共14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拓展课《浮沉子》教科版(共14张PPT)
浮力重力下沉浮力重力上浮浮力重力悬浮控制好整个浮沉子的重量竖直浮在水中刚浮出水面或露出水面只有一小部分的时候将它转移到矿泉水瓶中
浮 沉浮子沉子
原名:笛卡尔潜水器
浮沉子
开口朝下
浮沉子
竖直浮在水中
刚浮出水面或露出水面只有一小部分
滴管浮沉子制作要求
1. 两人合作,制作一个“浮沉子”; 2. 实验材料:滴管1、矿泉水瓶1、螺丝钉若干,
1. 两人合作,制作一个“浮沉子”; 2. 实验材料:滴管1、矿泉水瓶1、螺丝钉若干,
浮沉子 水桶1、剪刀1; 3.浮沉子制作完成后,整理材料:水桶放桌子前 侧地面,浮沉子放桌上,其他材料放抽屉,将桌 面擦干;
4.观察、思考“浮沉子”的沉浮原因,交流并记 录。
5.活动时间:10分钟;
浮沉子中的科学原理探究
思考: 1.给浮沉子取个名字; 2.这个浮沉子制作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1号材料:玻璃瓶1、矿泉水瓶1 2号材料:吸管1、回形针若干、剪刀1、矿泉水瓶1 3号材料:小试管1、2.这个浮沉子制作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 /8/720 21/8/7S aturda y, August 07, 2021
为什么浮沉子可以自如地浮沉?
塑料瓶受到挤压,将
反之,松手,水从滴
水压进滴管中,滴管变重, 管中跑出来,滴管变轻,
重力大于浮力就下沉。 重力小于浮力就上浮。
浮沉子中的科学原理探究
为什么挤压塑料瓶,水就会跑到滴管中?
当用手挤压瓶子时,瓶中的空气和 水受到压力的同时滴管中的空气和水 也受到压力,空气受到压力被压缩, 体积变小,水进入滴管。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 021/8/ 72021/ 8/7Aug ust 7, 2021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沉和浮PPT精品教学课件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沉和浮PPT精品教学课件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浮和沉》


No Image
操作方法:必须将物体轻轻从水面放 入水里,物体要完全浸在水中,而不是把 物体扔进水中,也不是放在水面上。
物体在水中碰到容 器底部的现象叫“沉”;
不接触容器底部的现象 叫“浮”。
用眼睛看一看,用手摸一摸。
1、快速预测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 浮,把预测和理由填在表格中;
昨天跟同学一起吃饭,同学说:“他说,感谢你成就了他”。当时也只是报以微笑回应,分手四年了,这四年里始终单身,不敢在谈爱,我怕会时不时冷战,也怕周末约逛街、景点走一走的时候还没到目的地就已经闹的不开心却还要顾及其他人而强颜欢笑……习惯了单身,是真的会上瘾,这句话一点都没错。这几年我去了很多的地方,走了很多城市,看了很多曾经不曾看过的风景。 想回到过去,刚在一起的时候,想告诉曾经的自己,这段感情,不会有结果。也想狠狠的骂自己一顿,清醒点,一个不适合自己的人,不要在坚持,所有的一切都是徒劳,不开心的日子会比快乐多,你该现在放手。 我用青春成就了你,换来了我在也不想触碰爱。
愿每一个菇凉都不在委曲求全,不适合请潇洒的转身。 习惯了周末的时候,坐在电脑前,手机里播放着常听的歌曲,双手在键盘上敲打着心情,当然我不知道这心情是好,还是坏,只是说不上来的感觉,就像飘浮于蓝天中的白云,浮浮沉沉。什么时候,有了这种空洞的心际,什么时候缺少了一份关爱,努力的在过往的岁月里寻觅可以清晰可见的记忆,努力的去寻回原本属于内心欢快的声音,却总是无处可寻。 习惯了一个人单枪匹马的日子,却也习惯了和友人朝夕相伴的情怀,在这喧嚣红尘中,我曾努力的让自己有一天可以远离这人情深海,却又因为情到深处而跌落,我渴望可以惊天动地,轰轰烈烈,却又同时期待,在平淡如水的日子里,和你从青丝走到白丝,我不求有一天,我们双宿双飞,生死与共,只求这一生自身可为真爱而追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浮沉子
滴管浮沉子实验报告
姓名:
仔细观察滴管内部变化。
实验现象
(图文结合)
浮沉子
实验原理
滴管浮沉子制作要求
1. 两人合作,制作一个“浮沉子”; 2. 实验材料:滴管1、矿泉水瓶1、螺丝钉若干, 水桶1、剪刀1; 3.浮沉子制作完成后,整理材料:水桶放桌子前 侧地面,浮沉子放桌上,其他材料放抽屉,将桌 面擦干; 4.观察、思考“浮沉子”的沉浮原因,交流并记 录。 5.活动时间:10分钟;
浮如地浮沉?
塑料瓶受到挤压,将 反之,松手,水从滴 水压进滴管中,滴管变重, 管中跑出来,滴管变轻, 重力大于浮力就下沉。 重力小于浮力就上浮。
浮沉子中的科学原理探究
为什么挤压塑料瓶,水就会跑到滴管中?
当用手挤压瓶子时,瓶中的空气和 水受到压力的同时滴管中的空气和水 也受到压力,空气受到压力被压缩, 体积变小,水进入滴管。
3号材料:小试管1、螺帽若干、锥子1、矿泉水瓶1
思考: 1.给浮沉子取个名字;
2.这个浮沉子制作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1号材料:玻璃瓶1、矿泉水瓶1
2号材料:吸管1、回形针若干、剪刀1、矿泉水瓶1
3号材料:小试管1、螺帽若干、锥子1、矿泉水瓶1
思考: 1.给浮沉子取个名字;
2.这个浮沉子制作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浮力 < 重力 下沉 浮力 > 重力 上浮
浮力 = 重力 悬浮
浮沉子制作要点
1.浮沉子要有开口端并向下放入水中;
2. 控制好整个浮沉子的重量,竖直浮在水中(刚
浮出水面或露出水面只有一小部分)的时候,将 它转移到矿泉水瓶中。
1号材料:玻璃瓶1、矿泉水瓶1
2号材料:吸管1、回形针若干、剪刀1、矿泉水瓶1
浮 沉 子
浮沉子
原名:笛卡尔潜水器
浮沉子
开口朝下 竖直浮在水中
浮沉子
刚浮出水面或露出水面只有一小部分
滴管浮沉子制作要求
1. 两人合作,制作一个“浮沉子”; 2. 实验材料:滴管1、矿泉水瓶1、螺丝钉若干, 水桶1、剪刀1; 3.浮沉子制作完成后,整理材料:水桶放桌子前 侧地面,浮沉子放桌上,其他材料放抽屉,将桌 面擦干; 4.观察、思考“浮沉子”的沉浮原因,交流并记 录。 5.活动时间:10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