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菌核病防治的方法
定边县向日葵菌核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
定边县向日葵菌核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摘要介绍了定边县向日葵菌核病发病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并提出防治措施,以期为该地区向日葵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向日葵菌核病;发病症状;发病规律;防治措施;陕西定边向日葵是定边县传统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居榆林市首位,占全市种植面积的25.7%。
近几年来,向日葵菌核病有逐年加重的趋势,2009年因菌核病而烂盘的比例在11.5%~29.0%,2010年烂盘比例在1.5%~6.8%,2011年20%~78%,产量和品质均受到严重影响,葵农收入明显降低。
菌核病已成为当地向日葵产业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通过2009—2011年田间调查,其初侵染来源主要是土壤、未充分腐熟的农肥和种子间的菌核,危害程度与当地气象条件有关,持续低温高湿天气更有利于流行蔓延。
在防治措施上应采取阻截病菌来源、栽培措施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笔者拟以田间调查、室内检验及气象资料,分析向日葵菌核病的侵染来源和流行条件,同时根据当地生产实际提出具体防治措施。
1 发病症状1.1 叶片及茎杆根据田间调查,幼苗和成株期叶片、叶柄均可发生,初发时叶片产生水渍状小斑点,后扩展为不规则大病斑,病斑为灰褐色,边缘与健部分界不明显,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展,斑面出现絮状白霉,严重时病斑相连,遍布整个叶片,天气晴朗后叶片干枯。
茎杆染病多在茎基部发生,症状与叶片和叶柄相似,初生水渍状斑,后扩展成淡褐色,造成茎基软腐,病部表面生出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天气晴朗后病部多数出现纵裂。
1.2 花盘和籽粒花盘初发病时,背面产生淡黄色小斑,后扩大为淡黄色或黄白色凹陷大斑,呈软腐状;盘面籽粒较松散,易脱落,籽粒间有白色菌丝和黑色菌核,严重时籽粒和花盘直接掉落在地面,未脱落的籽粒多为空壳或秕粒,有的籽粒杂有污白色晕圈,籽仁有苦味。
2 病原肉眼观察从发病的花盘籽粒间或茎杆内取得的菌核,花盘菌核多数棱角分明,纵向3个面,近三角形,整体呈椎体,与向日葵籽粒间的空隙形状相近;茎杆上取得的菌核形状不规则,呈鼠粪状。
葵花病虫害防治全面应对葵花菌核病和葵花螟虫的侵袭
葵花病虫害防治全面应对葵花菌核病和葵花螟虫的侵袭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蔬菜种植、花卉养殖等农作物遭受病虫害侵袭的问题逐渐凸显。
葵花作为一种重要的花卉植物,广泛栽培于园林和农田中,也面临着来自葵花菌核病和葵花螟虫等病虫害的侵袭。
为了有效控制病虫害对葵花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农业专家和种植户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的防治措施。
一、葵花菌核病的防治1. 病害特点和影响葵花菌核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重要病害,它主要侵袭葵花的种子和茎部。
受感染的种子易发生黑斑,甚至全身腐烂,导致种子发芽率下降,减少了植物的生长势头。
另外,葵花菌核病还会导致茎部软腐、死亡和产量的显著减少。
2. 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优良品种:选用耐病性较强的葵花品种进行种植,例如具有高抗性的日本葵品种。
(2)合理排水和灌溉: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避免过湿或过干的环境,减少病菌繁殖的机会。
(3)病害防治药剂的使用:在病菌大量繁殖的时候,适时使用有效的防治药剂进行喷洒,注意按照药剂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4)定期清理病残体:及时清理田间的病残体,减少病菌的传播和侵袭。
二、葵花螟虫的防治1. 虫害特点和影响葵花螟虫是一种常见的葵花害虫,它以葵花的叶片为食,受虫害严重的植株叶片会被啃食殆尽,甚至导致植株的死亡。
此外,葵花螟虫还会对葵花的花蕾进行危害,降低葵花的观赏价值。
2. 防治措施(1)黄牌诱捕:设置葵花螟虫的诱捕器,利用黄色和蓝色的卡片吸引螟虫,并定期检查卡片上螟虫的数量,以判断虫情。
(2)生物防治:引入天敌,如食螟虫的天牛和天蛾等,进行生物防治,减少化学药剂对环境的污染。
(3)化学防治:在虫害发生初期使用低毒性的杀虫剂进行喷洒,注意按照药剂使用说明进行操作,避免过量使用和药害。
(4)病害综合管理:采用综合措施综合管理病虫害,如轮作、间作等,避免虫害的连续侵袭。
三、防治效果评估与调整1. 防治效果评估在防治措施实施后,需要定期对葵花田进行巡视,观察病虫害的发生情况,评估防治效果。
向日葵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 开花期发病可用甲基托布津和多茵灵500倍液、菌核净800倍液,在开花初期喷洒布花盘上,每公顷喷药液1500~1875kg, 每隔7d喷一次,喷药 2~3次。
• 可用40%菌核净WP或5O%多菌灵WP, 或50%乙烯菌核利WP或70%甲基硫菌灵WP, 均按1000倍液,或50%腐霉利WP 1500倍液,在始花期和盛花期 各喷施一次。亦可用6%低聚糖素AS 600g/hm2或%氨基寡糖素AS300g/hm2或5%壳寡糖AS 600g/hm2, 药液用量为600Kg/hm2, 于向日葵始花期一次用 药,:向日葵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 二、向日葵主要病害及防治技术
• 二)黑斑病 [Alternaria helienthi (Hansf)Tub.&Nish]
• 1.黑斑病的症状 • 发病时,先在植株下部叶片产生病斑,继续向上蔓延 • 见彩图。叶部病斑圆形,直径5~20mm, 暗褐色,微 • 具同心轮纹,其上生有淡黑色的霉状物。即病原菌的 • 子实体。茎上病斑梭形,暗褐色,颇大,常互相连接。 • 花托上的病斑圆形,直径5~15mm,梢凹陷。本病与叶 • 枯病的症状相似,惟一不同的是叶枯病的病斑中心呈 • 灰白色。黑斑病危害严重时,整个叶片枯死。该病发 • 生时间较晚,一般在7月份开始发病。如此时高温多湿, • 则病情发展较快,几天之内病叶干枯,子仁不饱满,产量低,出油少。 • 向日葵黑斑病初侵染发病的叶片上病斑为褐色小圆点,后逐渐扩大形成圆形褐色斑,直径5~20mm。
• 由小菌核引起。
• (3)叶腐型 发病叶片初生水渍状病斑,后变为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病斑,有同
• 心轮纹,湿度大时迅速蔓延至全叶,天气干燥时病斑从中间裂开穿或脱落。
• (4)盘腐型 要发生在向日葵开花末期。花盘背面全部或局部出现水浸状病斑,
向日葵菌核病防治方法
向日葵菌核病防治方法
1. 哎呀呀,要防治向日葵菌核病,首先咱得注意保持田园清洁啊!就像我们每天要洗脸保持干净一样,及时把那些病残体清除掉呀。
比如,要是看到有生病的向日葵叶子啥的,赶紧弄走,可别留着它们捣乱呀!
2. 你知道吗?合理密植也很重要哦!别让向日葵们挤在一起,就像人太多会觉得拥挤难受一样。
给它们足够的空间,通风透气好,才能减少发病的几率呢!
3. 还有啊,肥料可不能乱施哦!要平衡施肥,就跟人吃饭得营养均衡一样。
氮、磷、钾都来点,这样向日葵才能长得壮壮的,抵抗病菌的能力才强呀!比如有块向日葵地总是施很多氮肥,那可不行,病菌就容易找上它们啦。
4. 浇水也得有讲究呢!可别一股脑儿猛浇,就好像给人喝水也不能一下子灌太多呀。
适度浇水,保持土壤湿度合适,别让病菌有可乘之机呀!
5. 哇塞,药剂防治也是必不可少的呀!就像人生病了要吃药一样。
当发现有发病迹象时,赶紧喷药呀,可不能拖呀!比如有的农民伯伯发现晚了才去喷药,那效果可就没那么好啦。
6. 选种也得挑好的呀!得找那些抗病能力强的种子,这就好比找个身体强壮的伙伴一起做事,会更靠谱嘛。
要是随便选个种子,那不是自找麻烦嘛。
7. 注意观察也很关键呀!要经常去地里看看向日葵们的情况,就跟关心朋友一样。
一旦发现有异常,马上采取措施,这样才能及时止损呀!
8. 大家可千万别小瞧了向日葵菌核病呀,要是不认真防治,那咱们辛辛苦苦种的向日葵可就遭殃啦!所以一定要把这些方法都用上,让向日葵健康成长呀!
我的观点结论:防治向日葵菌核病需要多方面的措施结合,从田园清理到合理种植、施肥浇水、药剂防治等都不能马虎,这样才能有效减少病害发生,保障向日葵的丰收。
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病特征、规律及防治措施
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病特征、规律及防治措施向日葵菌核病发病快、危害重,如主要的盘腐型菌核病,其病菌是在现蕾期至花期就已侵染,而在近采收期开始爆发显症,一旦爆发,防控就来不及了,常造成绝收,因此菌核病的防治要早防、前期重防,显证后重治。
一、发病特征:向日葵菌核病不但侵染花盘和果仁,也侵染茎干、叶片、茎基部以及根系,按期不同症状表现常分为四类:根腐型、茎腐型、叶腐型、盘腐型。
根腐型:苗期至收获期都可发生,苗期染病时幼芽、胚根腐烂,造成幼苗不能出土或虽能出土,但随病害加重而萎蔫;成株期染病根或茎基部产生褐色病斑,有同心轮纹,潮湿时病部长出白色菌丝和鼠粪状菌核,重病株萎蔫枯死,组织腐朽易断,内部有黑色菌核。
茎腐型:主要发生在茎的中上部,初生椭圆形褐色斑,病斑中央浅褐色具同心轮纹,导致上部叶片萎蔫,病斑表面很少形成菌核。
叶腐型:病斑呈褐色椭圆形,稍有同心轮纹,湿度大时迅速蔓延至全叶,天气干燥时病斑从中间裂开穿孔。
盘腐型:花盘初时背面产生淡黄色病斑,后扩展为淡黄色或黄白色凹陷大斑,组织变软腐烂;盘面籽粒较松散,易脱落,严重时籽粒和花盘直接掉落在地面,未脱落的籽粒多为空壳,没有产量。
二、发病规律:菌核的萌发、侵染有两种方式,一是在相对湿度在70%-80%,温度10-25度条件下产生子囊盘,子囊孢子弹射在空中,随气流、雨水和昆虫传播,从而引起茎腐和盘腐;另一种方式则是菌核病菌制直接萌发菌丝,侵染根部或茎基部造成根腐和茎基腐。
三、防治措施:1,花前2次药(喷雾一次、冲施一次)用青枯立克150倍+大蒜油1000倍+沃丰素600倍喷雾一遍,同时配合冲施,冲施方案为:一亩地用青枯立克4瓶+地力旺4瓶随滴灌冲施。
作用:大蒜油有速效杀菌作用,减少地里的菌原基数,青枯立克有杀菌同时为作物补充营养,复壮作物的作用,生物菌是拮抗土壤里的菌核病菌,防止其弹射出孢子。
2、现蕾期喷雾一次:用地力旺500倍+青枯立克150倍+沃丰素600倍喷雾一次。
向日葵病虫害防治
向日葵病虫害防治一、向日葵菌核病(一)向日葵菌核病的类型与发病规律1、菌核病的类型与发病的关系:菌核病从病原菌的侵染形态上,可分为菌丝体侵染型和子囊孢子侵染型。
根据菌核病的发生部位和症状可分为根腐型(立枯型)、茎腐型、叶枯型和烂盘型(盘腐型)。
其中根腐型是土壤中或种子中的菌核萌发后,以菌丝体侵染。
茎腐型、叶枯型和烂盘型其初侵染源都是子囊孢子,但在不同的生态条件下,菌丝体和子囊孢子的侵染能力有明显差异。
我国向日葵菌核病重病区,绝大部分是因向日葵生育后期(7—8月)多雨、空气湿度大,以子囊孢子侵染为主。
向日葵地上部分的抗性,叶强于茎、茎强于花盘,所以烂盘型菌核病危害最重,其次是根腐型。
叶枯型很少发生而且只发生在局部也片。
2、气象因素于发病的关系:影响菌核病发生的气象因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菌核在土壤相对湿度70%—80%和温度10—25℃条件下,均能形成子囊盘散发子囊孢子。
子囊孢子在温度25℃左右,湿度在75%以上的条件下,最适于萌发侵染向日葵。
(二)向日葵菌核病综合防治技术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治以“预防为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选用抗病品种2、秋后深翻地菌核是在土壤中萌发长出子囊盘,子囊盘柄的长度一般不超过6~7厘米,将菌核深埋在8厘米以下的土中就不能产生子囊盘,从而有效地减少病菌的传播。
3、按比例种植和实行轮作一个地区的向日葵种植面积要保持一定的比例,一般不超过本地区农田面积的15%,这样才能避免重茬和迎茬,因菌核病能侵染菊科、豆科、伞形科等双子叶植物,所以生产上要忌选大豆茬种葵花。
要和小麦、玉米、谷子、高粱等禾本科作物实行5~6年以上的轮作,否则,菌核得以更新和积累使病害加重。
4、适时晚xx根据当地积温和品种生育期,可采取晚播,使向日葵最易发病的阶段躲过高温多湿的发病高峰期,这样能躲避或减轻病虫害提高产量。
但要以向日葵的成熟不受初霜冻的影响为原则。
5、选择适当的种植方式向日葵和矮科作物(如菜豆、大豆等)间作种植或进行条状、带状种植,既能增强通透性,降低发病率,又有利于进行人工药剂防治。
向日葵病虫害防治
向日葵病虫害防治向日葵病虫害防治一、概述向日葵(学名:Helianthus annuus)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但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
为了保证向日葵的正常生长、减少经济损失,本文将详细介绍向日葵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二、向日葵病害防治⑴菌核线虫病菌核线虫病是向日葵的常见病害之一,主要由菌核线虫引起。
防治措施包括选择抗菌核线虫品种、采取轮作措施、合理施肥、注意排水等。
⑵锈病锈病是向日葵的常见病害之一,主要由锈菌引起。
防治措施包括选择抗锈病品种、合理施肥、适时喷洒药剂等。
⑶黑斑病黑斑病是向日葵的常见病害之一,主要由黑斑病菌引起。
防治措施包括选择抗黑斑病品种、定期清除叶面积水、合理施肥等。
⑷灰霉病灰霉病是向日葵的常见病害之一,主要由灰霉病菌引起。
防治措施包括保持通风透光、避免高湿高温环境、注意控制灌水量等。
⑸病害综合防治综合防治是向日葵病害防治的重要手段,包括定期巡视田间、及时发现病虫害情况、合理施肥、进行防病虫害喷药等。
三、向日葵虫害防治⑴蚜虫蚜虫是向日葵的常见害虫之一,会给向日葵造成严重危害。
防治措施包括定期检查、采取拂尘、喷洒杀虫剂、引进天敌等。
⑵蛴螬蛴螬是向日葵的常见害虫之一,会危害向日葵的根部。
防治措施包括轮作、合理施肥、及时除虫等。
⑶斑潜蛾斑潜蛾是向日葵的常见害虫之一,会危害向日葵的叶片。
防治措施包括采取手动捕捉、定期喷洒杀虫剂等。
⑷蚜虫防治剂蚜虫防治剂是一种常用的防治虫害的药剂,根据不同的蚜虫种类选择合适的药剂,并注意使用时的剂量和喷洒时间。
四、附件本文档涉及以下附件:⒈向日葵病害图片。
⒉向日葵虫害图片。
⒊防治药剂说明书。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⒈植物检疫法:指对植物及其产品进行检疫的法律法规,目的是防止病虫害的传播和入侵。
⒉农药管理法:指对农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进行管理的法律法规,目的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
预防向日葵烂头病的五项措施
预防向日葵烂头病的五项措施向日葵菌核病,俗称白腐病、烂头病,是我省的多发病,也是对我省向日葵生产威胁最大病害。
可造成茎秆折断,花盘及种子腐烂,对产量影响很大。
主要症状:向日葵菌核病在各生育期均可发生。
苗期受害,幼苗基部产生褐色的水浸状大斑,空气湿度高时,病部长出白色的絮状菌丝,后期生有黑色菌核,病斑绕茎合围后,病上部分失水,幼苗枯萎而死。
成株时茎的中、下部感病时,产生褐色凹陷的溃疡斑,斑扩大后,植株易折断。
髓部生有黑色菌核,病茎失水呈灰白色,破碎皇麻状。
花盘受害后,盘后面出现水浸状病斑,后期变褐色腐烂,形成黑色菌核。
花盘腐烂后脱落,剩下光秆。
受害较轻的花盘,结出的种子粒小,无光泽,表皮脱落,多数种子不能发芽。
因此,预防烂头病要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一、分期适时早收。
9月上旬后,向日葵就开始陆续成熟,但因品种不同,或出苗不齐可造成成熟期株间早晚差、别很大,有的甚至相差10-30天,就是品种纯的优良品种也相差25天左右,而且烂盘损失的关键又正在集中成熟前半个月内,因此,分期适时早收是减少烂盘损失的有效措施。
适时早收的最佳标准:在花盘背面变黄褐色,植株茎秆为黄,大部分叶片枯黄脱落;托叶变褐色,舌状花冠落,管状花枯萎,籽粒变硬,重现本品种的特征为最佳收获期。
据试验证明:向日葵一般成熟时收获仅损失1.4%,而延迟5天收获损失5.4%,延迟15天收获损失6.1%,延迟25天收获损失12.3%。
所以要分期适时早收,减少向日葵的损失,同时还避免烂盘的发生,达到一举两得。
二、清除田间病株。
生育期如发现病株要拔除、烧毁或深埋土中。
收获后,要将葵田内的病残组织,尤其是遗留地面的烂盘要彻底清除,集中田外烧毁。
决不能用葵盘等残体沤肥,以防菌核传播。
三、拣拾烂盘。
收获后,有条件的农户最好组织人力拣拾烂盘,集中田外烧毁深埋,这是减少菌源的重要措施。
四、药剂防治。
用速克灵、乙烯菌核利或菌核净,稀释500倍,在向曰葵开花结束时和开花结束后10天两次喷药效果好,一次用药为1.5公斤/公顷,喷在花盘的正面和背面。
向日葵菌核病综合防治
向日 葵菌核病综合 防治
染方式 ; 是菌核可 产生子囊盘 , 二 子囊 孢 子 经过 风 雨 或 昆 虫传 播 到 寄 主 内 , 1葵 烂 盘 就 是 子囊 孢 子 侵 染 后 引 向3 起 的 。一 般 当 气 温 在2  ̄ 、 对 湿 度 达 8 % 时 , 适 于 0 相 c 0 最 菌核的萌发 , 也是 花盘 发 病 最 严 重 的 时期 。尤 其 是 在 多 雨之年 , 在一 些低洼排水不畅 、 通风透光不 良和连年重 茬地发病率高 。7 月份如果遇到低温 多雨 , ~8 发病率也 高。 ( ) 合 防 治措 施 三 综 1研 究培 育 抗 病 品种 , 一 项 具 有根 本 性 的 防病 措 、 是 施 , 突破省 、 要 区范 围 , 流 技 术 信 息 , 作 研 究 , 育 新 交 合 培 品种 。 2 实 行 四 年 以上 的 轮 作 栽 培 制 度 。重 茬 种 植 或 短 、 期 轮 作 , 得 田 间遗 留的 病 残 组织 及 土 壤 埋 藏 的 菌核 量 使 累 计 增 加 , 此 调 整 种 植 结 构 、 行 四 年 以 上 轮 作 栽 培 因 实 制度, 是减 轻病 害发生 的基本 措施 。当地 田间试验 表 明, 菌核病的发病率分别是 : 连作 的为5 3 隔1 .%, 年种植 的2 4 , 年种植 的17 隔3 .% 隔2 .%, 年种植的05 隔5 . %, 年 种植的无病株 。证明实行 四年 以上轮作 , 对防治菌核病 是 很 有效 的 。 3 调节 播 期 : 黑 绒 金龟 子 危 害 轻 的 区 域应 提 倡 早 、 在 播 , 绒 金 龟 子 危 害 重 的 区域 提 倡 晚 播 。因 为 向 日葵 在 黑 苗 期 及 后 期 均 耐 霜 冻 , 播 或 晚 播 均是 使盛 花 期 避 过 染 早 病 时 机 的 措 施 之 一 , 别 是 适 期 晚 播还 能达 到 秆 低 盘 大 特
向日葵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向日葵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常见问题】向日葵常见病虫害有哪些,怎么防治?【专家解答】一、菌核病防治方法:1.合理轮作:应与禾本科作物进行5-6年轮作,避开前作土壤中越冬菌核的侵染。
2.播种无病种子:严格选种,汰除病粒和菌核。
3.中耕灭菌:在田间菌核萌发形成子囊盘初期,进行中耕,破坏子囊盘形成。
此期结合人工除草铲地,也有破坏子囊盘形成作用。
4.药剂防治:结盘初期每公顷用250克/升咪鲜胺乳油1.5升;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5千克;或50%腐霉利(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千克;或50%异菌脲(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每公顷0.75-1.5千克,对水喷雾花盘,防治子囊孢子对花盘的侵害。
喷药时,加入芸苔素内酯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病株尽快恢复生长,每公顷加0.01%天丰素150毫升或0.1%硕丰481可溶粉60克或0.003%爱增美75毫升,提高防治效果。
同时按每公顷药液量加入有机硅助剂杰效利或透彻75毫升,可提高防治效果节省用药量。
二、褐斑病防治方法:1.合理轮作:与禾本科作物实行三年以上轮作。
2.加强栽培管理:适期早播、合理密植、及时中耕除草、增施肥等。
3.药剂防治:防治向日葵菌核病的药剂对本病均有效,用药量相同。
为了一次施药兼治两种病害可对花盘和中下部叶片同时喷药,防治1-2次。
喷药时,加入芸苔素内酯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病株尽快恢复生长,每公顷加0.01%天丰素150毫升或0.1%硕丰481可溶粉60克或0.003%爱增美75毫升,提高防治效果。
同时按每公顷药液量加入有机硅助剂杰效利或透彻75毫升,可提高防治效果节省用药量。
三、霜霉病防治方法:1.合理轮作:与禾本科作物进行3-5年轮作。
2.消灭菌源:田间发现病株后应彻底拔除,并集中烧毁,秋收后消除田间病株残体,以减少越冬菌源。
3.种子处理:精选种子清除病粒。
4.田间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每公顷用72%霜脲·锰锌(克露)可湿性粉剂2.5-2.7千克;或722克/升霜霉威盐酸盐(普力克)水剂0.9-1.5升;或68%精甲霜·锰锌(金雷)水分散粒剂1.0-1.5千克;或64%噁霜·锰锌(杀毒矾)可湿性粉剂2.5-3.0千克;或687.5克/升氟菌·霜霉威(银法利)悬浮剂0.9-1.125升;或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1.8-3.0升对水喷雾,间隔7-10天喷洒一次,最好轮换用药,视病情喷洒2-3次。
向日葵菌核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向日葵菌核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向日葵菌核病发病率极高,严重时高达80%,防不胜防,每个时期均可发病,对植株的影响很大,本文为大家介绍向日葵的菌核病的症状及防治办法!一、向日葵菌核病症状向日葵菌核病主要表现症状有两种类型,即茎腐型和花腐型。
1、茎腐型菌核病在茎秆的各部位都能发生,初期在茎表面出现椭圆形褐色病斑,逐渐扩大,约15~20天后大面积的黑褐色病斑绕茎一周形成扣环后,植株萎蔫死亡或遇风猝倒死亡,此类型症状多见于茎中下部或穗颈处。
2、花腐型菌核病向日葵开花后在花盘背后的花托部分出现水渍状淡褐色圆形病斑,扩大到全花盘后使组织腐烂变软,腐解后无明显的恶臭味,最后形成黑色菌核,病菌亦可侵染蔓延到花盘正面,形成黑色菌核网覆盖在花盘。
后期因花盘组织结构腐烂使整个花盘落地或部分或全部籽粒落地。
籽粒上的症状一般不十分明显,严重时果皮脱色变白,籽仁褐色,失去商品和种用价值。
二、向日葵菌核病防治方法1、实行轮作菌核在土壤中可存活数年,一般3年后活力大部丧失,所以采取向日葵与禾本科作物轮作换茬,能大大减轻发病。
轮作时间越长效果越好,但不能与豆科、十字花科等作物轮作。
2、种子处理要从健康花盘收集种子,播前可选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5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等药剂,用种子量的0.3%~ 0.5%拌种,防治效果能够达80%以上。
3、花期及时喷药当向日葵现蕾开花后,如遇连阴雨天,或本身就是重病连茬地块应及早用药防治,药剂可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或800~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亦可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于盛花期后每隔7天1次连喷药2~3次,防治效果显著。
三、向日葵菌核病流行规律向日葵菌核病病原以菌核形式在土壤种子中越冬,菌核病严重地块种子带菌率为10%以上,菌核能混于种子间,果皮、种皮、子叶和胚均可带菌。
播种后可造成幼苗死亡或幼苗根部及根茎部发病。
土壤中的菌核大多分布0~10厘米的土层中,菌核萌发的菌丝直接可从伤口侵入向日葵的根或根茎部位而发病。
向日葵菌核病用什么药?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治方法
向日葵菌核病用什么药?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治方法向日葵菌核病是向日葵种植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病害,主要可分为立枯型、烂盘型两种,危害茎秆、茎基和花盘。
向日葵一旦染上菌核病,便会严重影响其种植的产量和品质,造成经济损失。
那么,向日葵菌核病用什么药?现将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图:向日葵菌核病一、向日葵菌核病的病症菌核病主要是真菌感染,导致植株花盘腐烂,整株枯萎。
常见的有两种类型: 1.立枯型:主要发生在幼苗期。
茎部出现水渍状的病斑,逐渐长出白色的絮状菌丝,空气干燥会变黑,植株逐渐枯死。
发病时主要以茎部为主,叶片由下向上枯黄。
2.烂盘型:这种病主要出现在花谢之后,花盘出现病斑,花托细软呈褐色。
若遇到雨天,病斑逐渐扩大,病情加重,整个花盘长满菌丝,造成腐烂。
图:向日葵菌核病二、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治方法 1.物理防治:一旦发现植株茎叶或花盘出现病斑,将植株整体拔除,以免真菌蔓延。
菌核的生命力很强,会在土中存活3年,所以盆中若还有其他的植株建议换土重新种植。
2.药剂防治:(1)现蕾前喷洒1000倍的托布津溶液,喷洒1-2次;(2)现蕾及盛花期:喷洒1000倍的纹枯利溶液,主要喷洒于植株的下部及花盘背面;(3)苗期或开花期喷洒速克灵500溶液,5-10天喷洒一次,预防效果一级棒;(4)当温度达到18-20℃,是地表撒药的最佳时期。
此时将70%五氯硝基苯混合少量湿土撒于土表,可有效抑制菌核的萌发,预防效果达80%。
3.正确养护:细菌真菌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极易滋生,所以控制浇水很重要。
小型的盆栽品种尽量采用浸盆法浇水。
家庭露地栽培尽量选用滴灌的方式,或者尽量选用细小的喷壶浇水,既节约用水,又能防止菌核病的发生。
【小编结语】做好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治工作,是保证向日葵种植产量效益的基础。
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治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治
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治病原菌是核盘菌科核盘菌属菌核病菌,黑色。
病害发生在茎部的菌核形成少,花盘发病时菌核较多。
菌核在-40℃或湿热55℃时经10分钟仍有生活力,水淹状态下仅30天即腐烂死亡。
病原菌是核盘菌科核盘菌属菌核病菌,黑色。
病害发生在茎部的菌核形成少,花盘发病时菌核较多。
菌核在-40℃或湿热55℃时经10分钟仍有生活力,水淹状态下仅30天即腐烂死亡。
条件适宜时菌核开始萌发,可直接形成菌丝侵染寄主,也可形成子囊盘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子囊孢子随风雨传播到寄主表面后,发芽成菌丝侵染,致使向日葵发病。
病原以菌核形式在土壤种子中越冬,菌核病严重地块种子带菌率为10%以上,果皮、种皮、子叶和胚均可带菌。
播种后可造成幼苗死亡或幼苗根部及根茎部发病。
土壤中的菌核大多分布在0~10厘米的土层中,菌核萌发的菌丝直接可从伤口侵入向日葵的根或根茎部位而发病。
土壤表层的菌核都可产生子囊盘并释放子囊孢子随风雨、气流传播到茎叶或花盘,可直接或从伤口侵入。
病原菌在侵染过程中分泌草酸和酶类,促使寄主组织腐烂分解,出现病害症状。
防治措施1.物理防治发现病株,要立即拔掉销毁,以防蔓延。
菌核在土壤中可存活数年,一般3年后活力大部丧失,采取向日葵与禾本科作物轮作换茬,能减轻发病。
轮作时间越长效果越好,不能与豆科、十字花科等作物轮作。
2.药剂防治①用40%纹枯利800~1000倍液,在向日葵现蕾前或在盛花期,喷洒植物的下部和花盘背面1~2次。
②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在向日葵现蕾前或在盛花期喷洒1~2次。
③用50%速克灵500~1000倍液,在苗期或开花期喷洒,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
④当气温达18~20℃、0~5厘米深表土含水量在11%以上、子囊盘开始出土时,是地面撒药的最佳时期,每公顷可用70%五氯硝基苯30~45千克,加湿润的细土150~225千克,掺拌均匀后撒在田间,可抑制菌核的萌发和杀死刚萌发的幼嫩芽管,抑菌率可达91.3%,防治效果达78.5%以上。
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
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CATALOGUE 目录•引言•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原因•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治方法•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治效果及经济效益分析•结论与展望CATALOGUE 引言在全球范围内,向日葵菌核病是一种普遍发生的病害,对向日葵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的影响。
在中国,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也较为严重,给种植户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向日葵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背景介绍0102研究目的和意义CATALOGUE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原因土壤中菌核的存在菌核在土壤中可以存活多年,当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通过气流和雨水传播,进行再侵染。
气候条件的影响气候条件对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有很大影响。
湿度是影响病害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过高的湿度有利于病原菌的繁殖和传播。
品种抗病性的差异CATALOGUE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治方法01020304轮作倒茬选用抗病品种清除病残体深翻土壤种子处理土壤消毒喷药防治CATALOGUE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治效果及经济效益分析化学防治使用杀菌剂是防治向日葵菌核病的重要手段,但长期使用单一药剂容易产生抗药性,需要轮换使用不同药剂。
生物防治利用拮抗微生物、昆虫和植物提取物等生物防治方法,能够显著降低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提高向日葵的产量和品质。
农业防治通过合理轮作、深耕灭茬、加强田间管理等农业措施,可以减少菌核病的侵染源,减轻病害的发生程度。
防治效果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分析CATALOGUE 结论与展望研究结论向日葵品种的抗病性对菌核病的发病率有显著影响。
连作地块比轮作地块的菌核病发病率更高。
菌核病的发生与土壤湿度、温度、酸碱度等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土壤中缺乏某些营养元素,如硼、锌等,也会导致菌核病的发病率增加。
播种期、播种密度、施肥管理等农艺措施对菌核病的发生也有一定影响。
研究展望THANKS 感谢观看。
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和防治
汇报人:日期:•引言•向日葵菌核病的危害及症状•向日葵菌核病的病原及发生规律•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治方法•结论与展望目录引言01•向日葵菌核病是一种由核盘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可导致向日葵植株早枯、死亡,并对产量和品质产生严重影响。
近年来,随着向日葵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菌核病的发生也日益严重,成为向日葵生产中的重要问题。
背景介绍•本研究旨在探讨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病规律、影响因素及防治方法,为生产实践中有效控制该病害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以保障向日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目的和意义向日葵菌核病的危02害及症状向日葵菌核病可导致向日葵植株死亡,从而造成产量损失。
产量损失品质下降传染性感染菌核病的向日葵种子会受到污染,导致品质下降。
向日葵菌核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可随风雨传播,感染健康的向日葵植株。
03向日葵菌核病的危害0201向日葵菌核病的症状向日葵叶片受到菌核病侵染后,初期呈现水渍状病斑,后期叶片腐烂,出现白色菌丝。
叶片症状茎杆症状花朵症状果实症状向日葵茎杆受到菌核病侵染后,会出现纵向裂纹,表面有白色菌丝。
向日葵花朵受到菌核病侵染后,花朵凋谢,花盘背面有白色菌丝。
向日葵果实受到菌核病侵染后,果实内形成空洞,内部充满白色菌丝。
向日葵菌核病的病03原及发生规律病原菌向日葵菌核病是由核盘菌属(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真菌引起的。
传播途径病原菌以菌核形式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季条件适宜时萌发产生子囊盘,释放出子囊孢子,通过气流传播感染向日葵。
向日葵菌核病的病原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种植密度、肥料使用等有关。
流行条件某些品种的向日葵对菌核病特别敏感,容易发生病害。
易感品种由于病原菌的抗药性强,防治难度较大。
防治难度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规律向日葵菌核病的防04治方法与禾本科作物实行轮作,减少与向日葵等寄主植物的连作,可以有效降低菌核病的发病几率。
轮作倒茬选择对菌核病抗性较强的向日葵品种,提高植株本身的抗病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向日葵菌核病防治的方法
向日葵菌核病发病率极高,严重时高达80%,防不胜防,每个时期均可发病,对植株的影响很大,本文为大家介绍向日葵的菌核病及防治办法!
向日葵菌核病症状
该病主要表现症状有两种类型,即茎腐型和花腐型。
茎腐型在茎秆的各部位都能发生,初期在茎表面出现椭圆形褐色病斑,逐渐扩大,约15~20天后大面积的黑褐色病斑绕茎一周形成扣环后,植株萎蔫死亡或遇风猝倒死亡,此类型症状多见于茎中下部或穗颈处。
花(穗)腐型向日葵开花后在花盘背后的花托部分出现水渍状淡褐色圆形病斑,扩大到全花盘后使组织腐烂变软,腐解后无明显的恶臭味。
天气潮湿或遇雨会出现白色菌丝,最后形成黑色菌核,病菌亦可侵染蔓延到花盘正面,菌丝遍布在籽粒之间,形成黑色菌核网覆盖在花盘。
后期因花盘组织结构腐烂使整个花盘落地或部分或全部籽粒落地。
籽粒上的症状一般不十分明显,严重时果皮脱色变白,籽仁褐色,失去商品和种用价值。
向日葵菌核病流行规律
向日葵菌核病病原以菌核形式在土壤种子中越冬,菌核病严重地块种子带菌率为10%以上,菌核能混于种子间,果皮、种皮、子叶和胚均可带菌。
播种后可造成幼苗死亡或幼苗根部及根茎部发病。
土壤中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