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算与巧算的方法
三年级数学试题-思维能力:速算与巧算 全国通用

第一讲速算与巧算【专题知识点概述】本讲知识点属于计算板块的部分,难度并不大。
要求学生熟记加减法运算规则和运算律,并在计算中运用凑整的技巧。
一、巧算的几种方法:分组凑整法:就是将算式中的数分成若干组,使每组的运算结果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再将各组的结果求和(差)加补凑整法1、移位凑整法:先把加在一起为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相加,然后再与其它的数相加。
2、借数凑整法:有些算式中直接凑整不明显,这时可“借数”或“拆数”凑整。
其他类型的巧算二、基本运算律及公式:两个运算律:一、加法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他们的和不变。
即:a+b=b+a其中a,b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7+8=8+7=15.总结:多个数相加,任意交换相加的次序,其和不变.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他们的和不变。
即:a+b+c=(a+b)+c=a+(b+c)其中a,b,c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5+6+8=(5+6)+8=5+(6+8). 总结:多个数相加,也可以把其中的任意两个数或者多个数相加,其和不变。
二、减法在连减或者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算式中没有括号,那么计算时要带数字前面的运算符号“搬家”.例如:a-b-c=a-c-b,a-b+c=a+c-b,其中a,b,c各表示一个数.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数的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数的运算符号“+”变为“-”,“-”变为“+”.如:a+(b-c)=a+b-ca-(b+c)=a-b-ca-(b-c)=a-b+c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添括号时:如果添加的括号前面是“+”,那么括号内的数的原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添加的括号前面是“-”,那么括号内的数的原运算符号“+”变为“-”,“-”变为“+”。
如:a+b-c=a+(b-c)a-b+c=a-(b-c)a-b-c=a-(b+c)【重点难点解析】1.找出题目中可以进行“凑整”的数。
第1讲 速算与巧算

第一章速算与巧算知识要点在速算与巧算中,主要是运算定律、性质和一些技巧方法的运用。
1.加法巧算。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字母表示: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字母表示:a+b+c=(a+b)+c=a+(b+c)交换律和结合律通常是在一起使用。
如果多个数相加,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或者先把其中的几个数结合成一组相加,再把所得的和同其他剩下的数相加,它们的和仍然不变。
字母表示:a+b+c+d+e=d+(b+d+e)+c2.减法巧算。
(1)减法的运算性质(有时可以将减法的运算性质理解成填括号或去括号的性质):一个数减去几个数的和,等于从这个数里依次减去和中的每一个加数。
字母表示:a-(b+c+d)=a-b-c-d(2)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从这个数中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字母表示:a-b-c-d=a-(b+c+d)3.乘法巧算。
(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字母表示:a×b=b×a(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结合起来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结合起来先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字母表示:a×b×c=(a×b)×c=a×(b×c)交换律和结合律通常是在一起使用。
如果多个数相乘,任意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可以选择两个因数相乘,得出便于运算的整十、整百、整千……的积,再将这个积与其他的因数相乘;有时可以把一个因数用几个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使其中一个因数与算式中其他的某个因数的积成为便于运算的数,然后再与其他的因数相乘,使计算快捷准确。
(3)积不变的规律:如果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同样的倍数,那么它们的积不变。
小学数学速算与巧算方法例解-小升初

小学数学速算与巧算方法例解速算与巧算在小学数学中,关于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怎么样才能算得既快又准确呢?这就需要我们熟练地掌握计算法则和运算顺序,根据题目本身的特点,综合应用各种运算定律和性质,或利用和、差、积、商变化规律及有关运算公式,选用合理、灵活的计算方法。
速算和巧算不仅能简便运算过程,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同时又会算得又快又准确。
一、“凑整”先算1.计算:(1)24+44+56(2)53+36+47解:(1)24+44+56=24+(44+56)=24+100=124这样想:因为44+56=100是个整百的数,所以先把它们的和算出来.(2)53+36+47=53+47+36=(53+47)+36=100+36=136这样想:因为53+47=100是个整百的数,所以先把+47带着符号搬家,搬到+36前面;然后再把53+47的和算出来.2.计算:(1)96+15(2)52+69解:(1)96+15=96+(4+11)=(96+4)+11=100+11=111这样想:把15分拆成15=4+11,这是因为96+4=100,可凑整先算.(2)52+69=(21+31)+69=21+(31+69)=21+100=121这样想:因为69+31=100,所以把52分拆成21与31之和,再把31+69=100凑整先算.3.计算:(1)63+18+19(2)28+28+28解:(1)63+18+19=60+2+1+18+19=60+(2+18)+(1+19)=60+20+20=100这样想:将63分拆成63=60+2+1就是因为2+18和1+19可以凑整先算.(2)28+28+28=(28+2)+(28+2)+(28+2)-6=30+30+30-6=90-6=84这样想:因为28+2=30可凑整,但最后要把多加的三个2减去.二、改变运算顺序:在只有“+”、“-”号的混合算式中,运算顺序可改变计算:(1)45-18+19(2)45+18-19解:(1)45-18+19=45+19-18=45+(19-18)=45+1=46这样想:把+19带着符号搬家,搬到-18的前面.然后先算19-18=1.(2)45+18-19=45+(18-19)=45-1=44这样想:加18减19的结果就等于减1.三、计算等差连续数的和相邻的两个数的差都相等的一串数就叫等差连续数,又叫等差数列,如:1,2,3,4,5,6,7,8,91,3,5,7,92,4,6,8,103,6,9,12,154,8,12,16,20等等都是等差连续数.1. 等差连续数的个数是奇数时,它们的和等于中间数乘以个数,简记成:(1)计算:1+2+3+4+5+6+7+8+9=5×9 中间数是5=45 共9个数(2)计算:1+3+5+7+9=5×5 中间数是5=25 共有5个数(3)计算:2+4+6+8+10=6×5 中间数是6=30 共有5个数(4)计算:3+6+9+12+15=9×5 中间数是9=45 共有5个数(5)计算:4+8+12+16+20=12×5 中间数是12=60 共有5个数2. 等差连续数的个数是偶数时,它们的和等于首数与末数之和乘以个数的一半,简记成:(1)计算:1+2+3+4+5+6+7+8+9+10=(1+10)×5=11×5=55共10个数,个数的一半是5,首数是1,末数是10.(2)计算:3+5+7+9+11+13+15+17=(3+17)×4=20×4=80共8个数,个数的一半是4,首数是3,末数是17.(3)计算:2+4+6+8+10+12+14+16+18+20=(2+20)×5=110共10个数,个数的一半是5,首数是2,末数是20.四、基准数法(1)计算:23+20+19+22+18+21解:仔细观察,各个加数的大小都接近20,所以可以把每个加数先按20相加,然后再把少算的加上,把多算的减去.23+20+19+22+18+21=20×6+3+0-1+2-2+1=120+3=1236个加数都按20相加,其和=20×6=120.23按20计算就少加了“3”,所以再加上“3”;19按20计算多加了“1”,所以再减去“1”,以此类推.(2)计算:102+100+99+101+98解:方法1:仔细观察,可知各个加数都接近100,所以选100为基准数,采用基准数法进行巧算.102+100+99+101+98=100×5+2+0-1+1-2=500方法2:仔细观察,可将5个数重新排列如下:(实际上就是把有的加数带有符号搬家)102+100+99+101+98=98+99+100+101+102=100×5=500可发现这是一个等差连续数的求和问题,中间数是100,个数是5.加法中的巧算1.什么叫“补数”?两个数相加,若能恰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整万…,就把其中的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补数”。
(完整版)三年级-速算与巧算

速算与巧算1.加法中的巧算(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即: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在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即:a+b+c=(a+b)+c=a+(b+c)2.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中的巧算(1)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相反,一个数减去几个数的和,等于连续减去这几个数。
即:a-b-c=a-(b+c)(2)在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算式中没有括号,那么计算时可以带着运算符号“搬家”。
如:a-b+c=a+c-b(3)加减混合运算中去括号(或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括号里“-”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括号里的符号不变。
如:a+(b-c)=a+b-c,a-(b-c)=a-b+c3.“基准数加累计差”方法几个相近的数相加,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数,最好是整十,整百的数位“基准数”,、再找出每个加数与基准数的差,大于基准数的差做加数,小于基准数的差做减数,把这些差累计起来再加上基准数与加数个数的乘积就可以得到结果。
如果两个数的和恰好可以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那么其中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补数”。
例如:1+9=10,1叫做9的补数。
判断两个数是否为补数:只要看两个数的个位数之和是否为104.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和=(首项+末项)×项数÷2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例1(1)82+354+18 (2)364+97+636+1003例2(1)400-21-29 (2)1000-27-60-73-40例2(1)624+31-324+69 (2)35+27-42-35-27+82例3(1)724-(180-76)(3)685-327+127例4(1)574+499 (2)1592-197 (3)987-399例5 (1)54+47+50+57+48+45 (2)29999+2999+299+29+9例6 (1)1+2+3+…+18+19+20 (2)1+4+7+…+19+22+25练习1.783+68+32 345+45+552.864+1673+136+327 78+23+222+179+21+3573.9998+998+98 9+99+999+9999+44.875-364-236 587-231-695.1797-(797-215)876-(376+123)6.4796-998 248+997.85+83+78+76+82+77+80+79 45+43+47+38+35+39+448.1000-90-80-70-60-50-40-30-20-10 1-2+3-4+5-6+7-8+9-10+114.乘法具有以下三个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2个数相乘,交换2个数的位置,积不变。
常用的巧算和速算方法

常用的巧算和速算方法【顺逆相加】用"顺逆相加〞算式可求出假设干个连续数的和。
例如著名的大数学家高斯〔德国〕小时候就做过的"百数求和〞题,可以计算为1 +2 + ……+ 99 + 100所以,1+2+3+4+……+99+100=101×100÷2=5050。
"3+5+7+………+97+99=?3+5+7+……+97+99=〔99+3〕×49÷2= 2499。
这种算法的思路,见于书籍中最早的是我国古代的"张丘建算经"。
张丘建利用这一思路巧妙地解答了"有女不善织〞这一名题:"今有女子不善织,日减功,迟。
初日织五尺,末日织一尺,今三十日织讫。
问织几何?〞题目的意思是:有位妇女不善于织布,她每天织的布都比上一天减少一些,并且减少的数量都相等。
她第一天织了5 尺布,最后一天织了1 尺,一共织了30 天。
问她一共织了多少布?张丘建在"算经"上给出的解法是:"并初末日织尺数,半之,余以乘织讫日数,即得。
〞"答曰:二匹一丈〞。
这一解法,用现代的算式表达,就是1 匹=4 丈,1 丈=10 尺,90 尺=9 丈=2 匹1 丈。
〔答略〕张丘建这一解法的思路,据推测为:如果把这妇女从第一天直到第30 天所织的布都加起来,算式就是5+…………+1在这一算式中,每一个往后加的加数,都会比它前一个紧挨着它的加数,要递减一个一样的数,而这一递减的数不会是个整数。
假设把这个式子反过来,则算式便是1+………………+5此时,每一个往后的加数,就都会比它前一个紧挨着它的加数,要递增一个一样的数。
同样,这一递增的一样的数,也不是一个整数。
假假设把上面这两个式子相加,并在相加时,利用"对应的数相加和会相等〞这一特点,则,就会出现下面的式子:所以,加得的结果是6×30=180〔尺〕但这妇女用30 天织的布没有180 尺,而只有180 尺布的一半。
速算与巧算大全

一、速算与巧算之凑整先算【点拨】:加法、减法的简便计算中,基本思路是“凑整”,根据加法(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减法的性质,其中若有能够凑整的,可以变更算式,使能凑整的数结成一对好朋友,进行凑整计算,能使计算简便。
例:298+304+196+502【分析】:本题可以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把能够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先加起来,可以使计算简便。
【解答】:原式=(298+502)+(304+196)=800+500=1300二、速算与巧算之带符号搬家【点拨】:在加减混合,乘除混合同级运算中,可以根据运算的需要以及题目的特点,交换数字的位置,可以使计算变得简便。
特别提醒的是:交换数字的位置,要注意运算符号也随之换位置。
例:464-545+836-455【分析】:观察例题我们会发现,如果按照惯例应该从左往右计算,464减545根本就不够减,在小学阶段,学生没办法做,所以要想做这道题,学生必须先观察数字特点,进行简便计算。
【解答】原式=464+836-545-455=1300-(545+455)=300思考:4.75÷0.25-4.75能带符号搬家吗?什么情况下才能带符号搬家?带符号搬家需要注意什么?三、速算与巧算之拆数凑整【点拨】:根据运算定律和数字特点,常常灵活地把算式中的数拆分,重新组合,分别凑成整十、整百、整千。
例:998+1413+9989【分析】:给998添上2能凑成1000,给9989添上11凑成10000,所以就把1413分成1400、2与11三个数的和。
【解答】原式==(998+2)+1400+(11+9989)=1000+1400+10000=12400 例:73.15×9.9【分析】把9.9看作10减0.1的差,然后用乘法分配率可简化运算。
【解答】原式=73.15×(10-0.1)=73.15×10-73.15×0.1=731.5-7.315=724.185四、速算与巧算之基准数法【点拨】:许多数相加,如果这些数都接近某一个数,可以把这个数确定为一个基准数,将其他的数与这个数比较,在基准数的倍数上加上多余的部分,减去不足的,这样可以使计算简便。
数学巧算速算方法

数学巧算速算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学巧算速算方法:
1. 乘法速算:
- 相邻两位数相乘:如72 × 74 = 5376,先计算7 × 7 = 49,再计算2 × 4 = 8,最后将结果连接起来,得到5376。
- 一位数乘以11的倍数:如4 × 44 = 176,将原数首尾加起来得到第一位数(4 + 4 = 8),再将原数的个位数放在中间,得到结果176。
2. 除法速算:
- 除以10的倍数:如240 ÷ 30 = 8,将被除数末尾的0去掉,再将结果与被除数的个位数相乘,得到最终结果8。
- 除以2的倍数:如468 ÷ 12 = 39,将被除数每一位数相加得到和(4 + 6 + 8 = 18),再判断和是否能被12整除,如果可以,则商为和除以12,否则商加1。
3. 平方速算:
- 以5为基准的平方:如65² = 4225,将原数去掉个位数后乘以(原数加1),再在末尾加上25,得到结果4225。
- 以50为基准的平方:如57² = 3249,将原数去掉个位数后乘以(原数加1),再在末尾加上49,得到结果3249。
这些巧算速算方法可以帮助简化数学运算,提高计算速度。
但需要注意的是,速算方法适用于简单的计算,对于复杂的计算仍然需要使用正常的计算方法。
整数的速算和巧算

整数的速算和巧算在加法、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中,常常利用改变运算顺序进行巧算,其中有利用两数互补关系进行凑整巧算、借数凑数巧算、选择合适的数作为基数巧算等,还可以利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巧算。
整数乘除法的速算与巧算,一条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凑整”。
要达到“凑整”的目的,就要对一些数分解、变形,再运用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以及四则运算中的一些规则,把某些数组合到一起,使复杂的计算过程简单化。
1。
同学们要记住一些速算结果,如2×5=10,25×4=100,125×8=1000,625×8 =5000,625×16= 10000等,这样,在计算时才能迅速而准确.2. 灵活地运用“头同尾合十”和“尾同头合十”的巧算法求积.“头同尾合十”的巧算方法是:用十位上的数字乘十位上的数字加1的积,再乘100,最后加上个位上两个数字的乘积。
如23×27 =2×(2+l)×100+3×7=621.“尾同头合十”的巧算方法是:十位数字的乘积加上个位数字的和,再乘100,最后加上个位上的数字的积。
如:如72×32=(7×3+2)×100+2×2 =2304。
4. 另外有一些常用方法。
(1)乘数凑整法乘数凑整法是利用特殊数的乘积特性进行速算,如:5×2= 10,25×4= 100,125×8=1000,…运算时可将包含这几个因子的乘数分解然后提出这几个因子,实现速算。
例如:32×625 =4×8×125×5。
(2)乘法分配律、结合律该方法利用求几个乘积之和时拥有共同乘数的特点,直接利用乘法结合律,先求和再求积。
例如:87×28+28×73-28×10=28×(87+73-10)。
如果没有出现乘数相同的情况,可以想办法进行拆分得到相同乘数,可以分成两数之和或是之积。
常用的巧算和速算方法

小学数学速算与巧算方法例解【转】速算与巧算在小学数学中,关于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怎么样才能算得既快又准确呢?这就需要我们熟练地掌握计算法则和运算顺序,根据题目本身的特点,综合应用各种运算定律和性质,或利用和、差、积、商变化规律及有关运算公式,选用合理、灵活的计算方法。
速算和巧算不仅能简便运算过程,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同时又会算得又快又准确。
一、“凑整〞先算1.计算:〔1〕24+44+56〔2〕53+36+47解:〔1〕24+44+56=24+〔44+56〕=24+100=124这样想:因为44+56=100是个整百的数,所以先把它们的和算出来.〔2〕53+36+47=53+47+36=〔53+47〕+36=100+36=136这样想:因为53+47=100是个整百的数,所以先把+47带着符号搬家,搬到+36前面;然后再把53+47的和算出来.2.计算:〔1〕96+15〔2〕52+69解:〔1〕96+15=96+〔4+11〕=〔96+4〕+11=100+11=111 这样想:把15分拆成15=4+11,这是因为96+4=100,可凑整先算.〔2〕52+69=〔21+31〕+69=21+〔31+69〕=21+100=121这样想:因为69+31=100,所以把52分拆成21与31之和,再把31+69=100凑整先算.3.计算:〔1〕63+18+19〔2〕28+28+28解:〔1〕63+18+19=60+2+1+18+19=60+〔2+18〕+〔1+19〕=60+20+20=100这样想:将63分拆成63=60+2+1就是因为2+18和1+19可以凑整先算.〔2〕28+28+28=〔28+2〕+〔28+2〕+〔28+2〕-6=30+30+30-6=90-6=84这样想:因为28+2=30可凑整,但最后要把多加的三个2减去.二、改变运算顺序:在只有“+〞、“-〞号的混合算式中,运算顺序可改变计算:〔1〕45-18+19〔2〕45+18-19解:〔1〕45-18+19=45+19-18=45+〔19-18〕=45+1=46这样想:把+19带着符号搬家,搬到-18的前面.然后先算19-18=1.〔2〕45+18-19=45+〔18-19〕=45-1=44这样想:加18减19的结果就等于减1.三、计算等差连续数的和相邻的两个数的差都相等的一串数就叫等差连续数,又叫等差数列,如:1,2,3,4,5,6,7,8,91,3,5,7,92,4,6,8,103,6,9,12,154,8,12,16,20等等都是等差连续数.1. 等差连续数的个数是奇数时,它们的和等于中间数乘以个数,简记成:〔1〕计算:1+2+3+4+5+6+7+8+9 =5×9 中间数是5=45 共9个数〔2〕计算:1+3+5+7+9=5×5 中间数是5=25 共有5个数〔3〕计算:2+4+6+8+10=6×5 中间数是6=30 共有5个数〔4〕计算:3+6+9+12+15=9×5 中间数是9=45 共有5个数〔5〕计算:4+8+12+16+20=12×5 中间数是12=60 共有5个数2. 等差连续数的个数是偶数时,它们的和等于首数与末数之和乘以个数的一半,简记成:〔1〕计算:1+2+3+4+5+6+7+8+9+10=〔1+10〕×5=11×5=55共10个数,个数的一半是5,首数是1,末数是10.〔2〕计算:3+5+7+9+11+13+15+17=〔3+17〕×4=20×4=80共8个数,个数的一半是4,首数是3,末数是17.〔3〕计算:2+4+6+8+10+12+14+16+18+20=〔2+20〕×5=110共10个数,个数的一半是5,首数是2,末数是20.四、基准数法〔1〕计算:23+20+19+22+18+21解:仔细观察,各个加数的大小都接近20,所以可以把每个加数先按20相加,然后再把少算的加上,把多算的减去.23+20+19+22+18+21=20×6+3+0-1+2-2+1=120+3=1236个加数都按20相加,其和=20×6=120.23按20计算就少加了“3〞,所以再加上“3〞;19按20计算多加了“1〞,所以再减去“1〞,以此类推.〔2〕计算:102+100+99+101+98解:方法1:仔细观察,可知各个加数都接近100,所以选100为基准数,采用基准数法进展巧算. 102+100+99+101+98=100×5+2+0-1+1-2=500方法2:仔细观察,可将5个数重新排列如下:〔实际上就是把有的加数带有符号搬家〕102+100+99+101+98=98+99+100+101+102=100×5=500可发现这是一个等差连续数的求和问题,中间数是100,个数是5. 加法中的巧算1.什么叫“补数〞?两个数相加,假设能恰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整万…,就把其中的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补数〞。
小学数学三年级速算和巧算技巧

小学三年级是学生接触数学的关键时期,良好的速算和巧算技巧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下面是一些适合小学三年级学生的速算和巧算技巧:1.知识点梳理:首先,要帮助学生梳理和掌握好基本的数学知识点,如加减法、乘除法的口诀和技巧。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加减法口诀表来熟悉数字之间的加减法关系,并可以用乘法口诀表来快速计算乘法运算。
2.数字分解:学生可以通过数字的分解来进行速算。
例如,对于两位数相加相减的计算,在计算过程中,可以将两位数拆分为个位数和十位数,然后进行运算。
对于乘法,学生可以将一个较大的数拆分为易于计算的数,然后进行运算。
3.近似计算:近似计算是一种巧算的技巧,可以快速得到近似答案。
学生可以将复杂的计算问题简化为简单的计算,然后进行近似计算。
例如,将一个数取近似值,然后进行计算,最后再修正结果。
4.列竖式计算:列竖式计算是一种有效的计算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加减乘除法的计算。
学生可以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计算,将数字对齐,并逐位进行运算。
5.快速乘除法:对于较大的乘法和除法问题,学生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规律和技巧进行快速计算。
例如,学生可以利用乘法法则中的分配律和结合律来简化乘法计算,或者通过减法法则中的除法运算来简化除法计算。
6.数量关系的转化:对于一些涉及到数量转化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技巧来求解。
例如,将百分数转化为小数,然后进行计算;或者将分数转化为小数,然后进行比较大小等。
7.倍数关系:学生可以通过找到数与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来进行速算。
例如,学生可以利用倍数关系快速计算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或最大公约数。
8.抽象问题的转化:对于一些抽象的问题,学生可以尝试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求解。
例如,对于一些关于物体的问题,可以尝试将其转化为长度、面积或体积的问题进行求解。
通过以上的速算和巧算技巧,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同时,这些技巧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思维方法,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年级速算、巧算方法

速算与巧算方法随着数学竞赛的蓬勃发展,数值计算充满了活力,除了遵循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外,破局部考虑、立整体分析,巧妙、灵活地运用定律和方法,对处理一些貌似复杂的计算题常常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常见适用的巧算方法如下:一、凑整法整数速算与巧算的基础是凑整思想,通过用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凑出1,10,100,1000,…,将复杂的计算变简便。
运算定律是巧算的支架,是巧算的理论依据,根据式题的特征,应用定律和性质“凑整” 运算数据,能使计算比较简便。
1 、加法“凑整”。
利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凑整”,例如:4673+27689+5327+22311=(4673+5327)+( 27689+2231 1)= 10000+50000= 600002、减法“凑整”。
利用减法的性质“凑整”,例如:50-13-7= 50 -( 13+7)= 303、乘法“凑整”。
利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凑整”,例如:125 X 4X 8X 25X 78=(125X 8)X( 4X 25)X 78= 1000X100X 78= 78000004、补充数“凑整”。
末尾是一个或几个0 的数,运算起来比较简便。
若数末尾不是0,而是98、51 等,我们可以用( 100-2)、(50+1)等来代替,使运算变得比较简便、快速。
一般地我们把100叫作98的“大约强数”,2叫做98的“补充数”;50叫作51 的“大约弱数”,1 叫作51 的“补充数”。
把一个数先写成它的大约强(弱)数与补充数的差(和) ,然后再进行运算,例如:( 1 ) 387+99=387+( 100-1 )=387+100-1=486( 2) 1680-89=1680-( 100-11 )=1680-100+11=1580+11=1591(3) 69x 101=69X(100+1)=6900+69=6969二、基准数法根据数据特征,从诸多数中选择一个做计算基础的数,通过“割” 、“补”,采用“以乘代加”的方法速算。
分数的速算与巧算方法

分数的速算与巧算方法
1. 嘿,你知道吗?分数计算里有一种超厉害的方法叫凑整法!就像搭积木一样,把数字凑成整齐的一块儿。
比如 1/4+3/4 不就是刚好凑成 1 嘛,多简单!这方法多好用啊,能快速得出结果,不爽吗?
2. 哇塞,还有一种方法叫约分法哟!就像把复杂的东西简化,变得清清爽爽。
像 4/8,约分一下不就是 1/2 呗,难道不神奇吗?
3. 嘿呀,换元法也很牛啊!可以把一个复杂的式子用一个字母来代替,瞬间感觉轻松多了。
比如算一堆分数式子时,用个字母代替一部分,那计算起来不是嘎嘎快?
4. 还有还有,裂项相消法呢!就像拆礼物一样把一个式子拆开,一些抵消掉,剩下的就好算了。
像计算 1/1x2 + 1/2x3,用裂项相消法轻松解决,多棒呀!
5. 你们晓得不,特殊值法也很绝呀!比如一些题里不确定的数,就给它个特殊值,这不就简单多啦。
比如有个题要算一个啥结果,让那个不确定的数等于 1 试试,一下就清楚了,这多妙啊!
6. 哎呀呀,基准数法也不能落下呀!找个差不多的数当基准,其它数和它比,计算量一下就少了。
像一堆数都靠近 50,那就以 50 为基准,是不是很机智?
7. 数量代换法也超有用啊!有些复杂的关系,用数量去代换,马上清晰明了。
好比把一个分数换成和它相等的另一种形式,豁然开朗有没有?
8. 同分母化法更是厉害啦!把不同分母的变成一样的,那就好算了呀。
就像大家都穿一样的衣服,整齐又好比较,多赞!
9. 最后说说整体代换法,哇,这简直是神来之笔!把一个复杂的整体用一个字母或符号代替,一下子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真的是太牛了,不用能行吗?总之,这些分数的速算与巧算方法真的是太实用了,学会了计算速度蹭蹭涨!。
小学常用的巧算和速算方法

小学常用的巧算和速算方法一、巧算方法:1.凑整法:将一个数调整到一个更容易处理的数。
例如:17+4,可以将4拆分成2+2,然后17+2+2=19+2=212.倍数法:将一个数按照倍数进行运算。
例如:23×5,可以将23拆分成20+3,然后20×5=100,3×5=15,最后100+15=1153.分解法:将一个数分解成更容易计算的数。
例如:36+28,可以将28拆分成20+8,然后36+20+8=56+8=644.倒算法:将一个数转化为与其相加减的数。
例如:80-27,可以将27转化为73,然后80-73=75.移项法:将一个式子中的数移动到另一边进行运算。
例如:8+5=15,可以转化为15-8=76.换位运算法:将两个数的位置进行调换再运算。
例如:78-35,可以调换顺序为35-78,然后将结果取负数得到-43二、速算方法:1.竖式计算法:将两个数竖直排列后进行运算。
例如:27×13,将27和13竖直排列,然后分别计算个位和十位,最后将结果相加得到3512.快速乘法:使用乘法表以及对称性进行快速计算。
例如:78×6,可以先计算78×3,然后将结果翻倍得到234×2=468,最后78×6=468+468=9363.快速除法:使用除法表以及对称性进行快速计算。
例如:56÷7,可以先计算56÷2,然后将结果翻倍得到28×2=56,最后56÷7=284.快速减法:使用对称性和调整变形进行快速计算。
例如:245-97,可以先计算245-100,然后将结果加上3,最后245-97=1455.快速加法:使用进位和调整变形进行快速计算。
例如:789+143,可以先计算700+100=800,然后分别计算80+40=120和9+3=12,最后800+120+12=932三、其他常用的巧算和速算方法:1.快速平方:使用平方公式或对称性进行快速计算。
三年级数学速算和巧算

三年级数学速算和巧算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中,关于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怎么样才能算得既快又准确呢?店铺在此整理了三年级数学速算和巧算,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三年级数学速算和巧算方法在熟练掌握计算法则和运算顺序的前提下,可以根据题目本身的特点,运用速算和巧算,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算得又快又准确。
“凑整”先算1.计算:(1)24+44+56 (2)53+36+47解:(1)24+44+56=24+(44+56)=24+100=124因为44+56=100是个整百的数,所以先把它们的和算出来。
(2)53+36+47=53+47+36 =(53+47)+36=100+36=136因为53+47=100是个整百的数,所以先把+47带着符号搬家,搬到+36前面;然后再把53+47的和算出来。
2.计算:(1)96+15 (2)52+69解:(1)96+15=96+(4+11)=(96+4)+11=100+11=111把15分拆成15=4+11,这是因为96+4=100,可凑整先算。
(2)52+69=(21+31)+69 =21+(31+69)=21+100=121因为69+31=100,所以把52分拆成21与31之和,再把31+69=100凑整先算。
3.计算:(1)63+18+19 (2)28+28+28解:(1)63+18+19 =60+2+1+18+19 =60+(2+18)+(1+19) =60+20+20=100将63分拆成63=60+2+1就是因为2+18和1+19可以凑整先算。
(2)28+28+28 =(28+2)+(28+2)+(28+2)-6 =30+30+30-6=90-6=84因为28+2=30可凑整,但最后要把多加的三个2减去。
改变运算顺序在只有“+”、“-”号的混合算式中,运算顺序可改变计算:(1)45-18+19 (2)45+18-19解:(1)45-18+19=45+19-18 =45+(19-18)=45+1=46把+19带着符号搬家,搬到-18的前面.然后先算19-18=1.(2)45+18-19=45+(18-19)=45-1=44加18减19的结果就等于减1。
速算与巧算大全

速算与巧算之凑整先算【点拨】:加法、减法的简便计算中,基本思路是“凑整”,根据加法(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减法的性质,其中若有能够凑整的,可以变更算式,使能凑整的数结成一对好朋友,进行凑整计算,能使计算简便。
例:298+304+196+502【分析】:本题可以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把能够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先加起来,可以使计算简便。
【解答】:原式=(298+502)+(304+196)=800+500=1300速算与巧算之带符号搬家【点拨】:在加减混合,乘除混合同级运算中,可以根据运算的需要以及题目的特点,交换数字的位置,可以使计算变得简便。
特别提醒的是:交换数字的位置,要注意运算符号也随之换位置。
例:464-545+836-455【分析】:观察例题我们会发现,如果按照惯例应该从左往右计算,464 减545 根本就不够减,在小学阶段,学生没办法做,所以要想做这道题,学生必须先观察数字特点,进行简便计算。
【解答】原式=464+836-545-455=1300- (545+455)=300思考:4.75 - 0.25-4.75能带符号搬家吗?什么情况下才能带符号搬家?带符号搬家需要注意什么?速算与巧算之拆数凑整【点拨】:根据运算定律和数字特点,常常灵活地把算式中的数拆分,重新组合,分别凑成整十、整百、整千。
例:998+1413+9989【分析】:给998添上2能凑成1000,给9989添上11凑成10000,所以就把1413 分成1400、2 与11 三个数的和。
【解答】原式==(998+2)+1400+(11+9989)=1000+1400+10000=12400 例: 73.15 X 9.9【分析】把9.9 看作10减0.1 的差,然后用乘法分配率可简化运算。
【解答】原式=73.15 X (10-0.1 )=73.15 X 10-73.15 X 0.1=731.5-7.315=724.185速算与巧算之基准数法【点拨】:许多数相加,如果这些数都接近某一个数,可以把这个数确定为一个基准数,将其他的数与这个数比较,在基准数的倍数上加上多余的部分,减去不足的,这样可以使计算简便。
1.速算与巧算

第一讲速算与巧算一、运用加法运算定律巧算加法1.直接利用补数巧算加法如果两个数的和正好可以凑成整十、整百、整千,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两个数互为补数,其中的一个加数叫做另一个加数的补数。
如:28+52=80,49+51=100,936+64=1000。
其中,28和52互为补数;49和51互为补数;936和64互为补数。
在加法计算中,如果能观察出两个加数互为补数,那么根据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可以把这两个数先相加,凑成整十、整百、整千,……再与其它加数相加,这样计算起来比较简便。
例1巧算下面各题:(1)42+39+58;(2)274+135+326+265。
解:(1)原式=(42+58)+39=100+39=139(2)原式=(274+326)+(135+265)=600+400=10002.间接利用补数巧算加法如果两个加数没有互补关系,可以间接利用补数进行加法巧算。
例2计算986+238。
解法1:原式=1000-14+238=1000+238-14=1238-14=1224解法2:原式=986+300-62=1286-62=1224以上两种方法是把其中一个加数看作整十、整百、整千……,再去掉多加的部分(即补数),所以可称为“凑整去补法”。
解法3:原式=(62+924)+238=924+(238+62)=924+300=1224解法4:原式=986+(14+224)=(986+14)+224=1224以上方法是把其中一个加数拆分为两个数,使其中一个数正好是另一个加数的补数。
所以可称为“拆分凑补法”。
3.相接近的若干数求和下面的加法算式是若干个大小相接近的数连加,这样的加法算式也可以用巧妙的办法进行计算。
例3计算71+73+69+74+68+70+69。
解:经过观察,算式中7个加数都接近70,我们把70称为“基准数”。
我们把这7个数都看作70,则变为7个70。
如果多加了,就减去,少加了再加上,这样计算比较简便。
小学数学巧算和速算方法

小学数学巧算和速算方法
常见的小学数学速算方法与技巧有这些:1.补数凑整法,可以通过补数使其变成整十、整百、整千;2.分解法,在某些乘、除法算式中,可以把其中的某个数分解进行恒等变形,使计算简便。
1、补数凑整法
对于算式中吻合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可以通过补数并使其变为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再加之或乘以所补的数的形式,并使排序方便快捷。
2、分解法
在某些乘坐、乘法算式中,可以把其中的某个数水解展开并集变形,并使排序方便快捷。
3、基准数法
将若干个都吻合某数的数相乘,可以把该数做为基准数,然后把基准数与相乘数的个
数相加,再加之或乘以各数与基准数的差,就可以获得计算结果。
4、分组法
对算式的运算分组展开再次资源整合,并使之能够利用运算定律、运算性质以及和、高、内积、商的一些性质展开简算。
5、公式法
谋等差数列的各数之和,可以用公式“(首项+末项)×项数÷2=和”去排序。
6、拆分法
根据数的特点对原题中的数展开分拆,再运用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展开方便快捷排序。
二、培养速算能力的方法
1、练速算基本功—口算
口算是速算的基本,是速算正确率的保证。
练习口算时,不能单一地追求速度,要弄
清算理,这样才能有效地掌握口算基本方法,为速算打下深厚的基本功。
2、熟练掌握速算定律
速算定律是速算的理论依据,学好速算,就要掌握速算相关的公式、法则、规律等等。
在记忆这些定律时,还要弄明白定律的特点。
常用的巧算和速算方法

常用的巧算和速算方法一、加法巧算和速算方法凑整法 凑整法是加法巧算和速算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的基本思想是将加数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等,然后再进行计算。
例如,计算 23+45+55 时,可以将 45 和55 凑成 100,然后再加上 23,得到 123。
交换律和结合律 交换律和结合律是加法运算中的基本定律,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简化计算。
例如,计算 23+45+55 时,可以先将 45 和 55 相加,得到 100,然后再加上23,得到 123。
基准数法 基准数法是一种将加数都近似地看作某个基准数的方法。
例如,计算23+22+24+21 时,可以将 23 看作基准数,然后将其他加数都近似地看作 23,得到23×4=92。
二、减法巧算和速算方法凑整法 凑整法同样适用于减法巧算和速算。
例如,计算 100-45 时,可以将 45 凑成50,然后再用 100 减去 50,得到 50。
交换律和结合律 交换律和结合律在减法运算中同样适用。
例如,计算 100-45-55时,可以先将 45 和 55 相加,得到 100,然后再用 100 减去 100,得到 0。
基准数法 基准数法在减法运算中也可以使用。
例如,计算 100-45-55 时,可以将100 看作基准数,然后将其他减数都近似地看作 100,得到 100-100=0。
三、乘法巧算和速算方法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是乘法运算中的基本定律,它可以帮助我们简化计算。
例如,计算 25×(40+4)时,可以先将 40 和 4 分别乘以 25,然后将结果相加,得到25×40+25×4=1000+100=1100。
乘法结合律 乘法结合律是乘法运算中的另一个基本定律,它可以帮助我们简化计算。
例如,计算 25×4×25 时,可以先将 25 和 4 相乘,得到 100,然后再将 100 乘以 25,得到 2500。
乘法交换律 乘法交换律是乘法运算中的基本定律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简化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我们一起为了孩子的进步而努力!
纳思书院Nice Education
速算与巧算的方法
一、加法巧算
1、两个数相加,若能恰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整万…,就把其中的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补数”。
如:1+9=10,3+7=10,
2、对于一个较大的数,如何能很快地算出它的“补数”来呢?一般来说,可以这样“凑”数:从最高位凑起,使各位数字相加得9,到最后个位数字相加得10。
如: 87655→12345,46802→53198,
3、利用“补数”巧算加法,通常称为“凑整法”。
(1)互补数先加(2)拆出补数来先加
二、减法巧算
1、把几个互为“补数”的减数先加起来,再从被减数中减去。
例:300-73-27=300-(73+27)=300-100=200
2、先减去那些与被减数有相同尾数的减数。
3、利用“补数”把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先变整,再运算(注意把多加的数再减去,把多减的数再加上)。
三、加减混合式的巧算
1.去括号和添括号的法则
在只有加减运算的算式里,如果括号前面是“+”号,则不论去掉括号或添上括号,括号里面的运算符号都不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号,则不论去掉括号或添上括号,括号里面的运算符号都要改变,“+”变“-”,“-”变“+”,即:
a+(b+c+d)=a+b+c+d
a-(b+a+d)=a-b-c-d
a-(b-c)=a-b+c
2.带符号“搬家”,注意:每个数前面的运算符号是这个数的符号.
3.两个数相同而符号相反的数可以直接“抵消”掉
4.找“基准数”法。
几个比较接近于某一整数的数相加时,选这个整数为“基准数”。
例:78+76+83+82+77+80+79+85=640 是运用接近80来计算。
让我们一起为了孩子的进步而努力!
纳思书院Nice Education
四、乘法中的巧算
1.两数的乘积是整十、整百、整千的,要先乘.为此,要牢记下面这三个特殊的等式:
5×2=10
25×4=100
125×8=1000
2.分解因数,凑整先乘。
3.应用乘法分配律。
4.几种特殊因数的巧算。
一个数×10,数后添0;一个数×100,数后添00;一个数×1000,数后添000;
一个数×9,数后添0,再减此数;一个数×99,数后添00,再减此数;一个数×999,数后添000,再减此数;…
以此类推。
一个偶数乘以5,可以除以2添上0。
一个偶数乘以15,“加半添0”.
五、除法及乘除混合运算中的巧算
1.在除法中,利用商不变的性质巧算
商不变的性质是: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商不变.利用这个性质巧算,使除数变为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再除。
2.在乘除混合运算中,乘数和除数都可以带符号“搬家”。
3.当n个数都除以同一个数后再加减时,可以将它们先加减之后再除以这个数。
4.在乘除混合运算中“去括号”或添“括号”的方法:如果“括号”前面是乘号,去掉“括号”后,原“括号”内的符号不变;如果“括号”前面是除号,去掉“括号”后,原“括号”内的乘号变成除号,原除号就要变成乘号,添括号的方法与去括号类似。
即 a×(b÷c)=a×b÷c 从左往右看是去括号,
a÷(b×c)=a÷b÷c 从右往左看是添括号。
a÷(b÷c)=a÷b×c
总结:这些技巧多利用分配率、交换率、结合律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