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孟子及门生的介绍和故事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孟子及门生的介绍和故事

一、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夏邑(今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曲阜市)。中国闻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辟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开创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率领部份门生周游各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门生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归天后,其门生及其再传门生把孔子及其门生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那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阻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故事】孔子误解了颜回

有次孔子受困在陈蔡一带的地域,有七天的时刻没有尝过米饭的滋味.

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颜回讨来一些米煮稀饭.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竟然用手抓取锅中的饭吃.

孔子故意装作没有看见,当颜回进来请孔子用饭时,孔子站起来讲:「适才孟李先人告知我,食物要先献给长辈才能进食,岂可自己先吃呢?

颜回一听,赶紧说明说:「夫子误解了,适才我是因看见有煤灰掉到锅中,因此把弄脏的饭粒拿起来吃了.

孔子叹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靠得住的时候,所可依托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时候.

2、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华夏族,邹(今山东邹县)人。

他是之孙的再传门生。相传他是鲁国姬姓贵族公子庆父的后裔,父名激,母仉(zhǎng)氏。

孟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代表作《》、《,》和《》、《》已编入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编入高中语文教科书中。

政治上,孟子主张法先王、行;学说上,他推崇,反对、。他主张仁政,提出“”的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连年。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以为是“迂远而阔于情形”,而没有取得实行。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路,“序《》《》,述仲尼(即孔子)之意,作《》七篇”。

孟子“善养吾“。孟子擅长养动气功,“善养吾浩然之气“。

后世追封孟子为“”,尊称为“”。其门生及再传门生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门生一起编写完成。

【故事】孟母三迁

过去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仉氏守节。居住的地址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痛哭如此的事。母亲

想:“那个地址不适合小孩居住。”

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离杀猪宰羊的地址很近,孟子学了些做生意和屠戮的东西。母亲又想:“那个地址仍是不适合小孩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隔壁。夏历每一个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膜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小孩居住的地址。”就在那个地址居住下来了。

3、颜回

颜回(前521—前481),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曲阜(今属山东)人。十四岁拜孔子为师,尔后终生师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在孔门诸门生中,孔子对他称赞最多,不仅赞其“勤学”,而且还以“仁人”相许。历代文人学士对他也无不推尊有加,宋明儒者更好“寻孔、颜乐处”。自汉高帝以颜回配享孔子、祀以太牢,三国魏正始年间将此举定为制度以来,历代帝王封赠有加,无不尊奉颜子。

【故事】颜回退金

颜回幼小时跟孔子学习,因家中比较贫寒,常常以稀粥果腹,可是他却学习刻苦守时。有一次,孔子见颜回又是第一个到私塾,便问:“颜回你吃的什么饭?”颜回说:“一张饼,一碗汤。”其实他吃的是一碗粥。他却把粥上凝结的薄皮称作一张饼,把薄皮下称作汤。颜回尽管家贫,却十分乐观,而且心地仁慈,乐于助人。为了给一名穷学友的母亲治病,他曾劝说父亲向他人借了碎银子给他的穷学友。不料,有几个多事的学生,却将此事传奇成颜回偷了他人家的银子送人情。于是便有人说丢了东西,疑心是颜回偷的。可是孔子不信,但又没有理由堵住多事人的口舌。第二天,颜回又是第一个先到私塾。一进门,见地上有一锭金子,上面还写着:“天赐颜回一锭金。”颜回本想不睬,但见写有自己的名字,于是就在金子上写了“外财不发穷命人”几个字后,放回原处。通过这件事,孔子加倍相信了颜回,并当着大伙儿的面说:“贤哉,回也!”

4、曾子

曾子(前505年10月12日—前435年),名参,字,人(现山东省平邑县)。十六岁拜为师,勤学,颇得孔子真传。一生踊跃实践和推行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

曾子的的政治观,、的修养观,以为本的观阻碍中国两千连年,至今仍具有极为宝贵的社会意义和有效价值,是现今成立和谐社会的丰硕的思想道德修养。编《》、著《》、写《》、著《曾子十篇》,后世尊奉为“”,是配享的之一。

曾子是儒家正统思想的正宗传人,他把孔子的思想和学问授给门生,又将孔子的言行整理成《》,上承孔子之道,下开,对孔子的思想一以贯之。曾子在儒学进展史乃至中华文化史上均占有重要的地位。

三十二年(前435年),曾子谢世,终年70岁。后裔把曾参作为自己的开派祖。

【故事】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超级闻名的故事。

曾子是孔子的门生,有一次他在孔子身旁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性,精要微妙的理论,用来教诲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够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明白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教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顺敬地回答

道:“我不够伶俐,哪里能明白,还请教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那个地址,“避席”是一种超级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教师要向他教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