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技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20200522181322)
初中语文课堂进行有效提问的方法》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初中语文课堂进行有效提问的方法》课题研究中期报告初中语文课堂进行有效提问的方法》课题研究中期报告一、课题进展情况一)初步研究阶段,确定研究策略按照课题研究计划,我们正在从研究准备阶段向组织实施阶段过渡。
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我们召开了课题组会议,进一步研究了课题。
具体进展如下:1.加强理论研究,提高教师理论水平,确保课题研究的成功实施。
我们每月定期集中研究一个小时。
2.我们将研究对象从教师课堂提问改为个案研究,即研究___老师在教授九年级(1)、(2)班的语文课堂中提问的有效性。
这样做的好处是具体、便于操作、针对性更强,可以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
3.我们正在研究如何让“有效性”这一尺度更具可操作性、更具说服力。
初步考虑的结论是对“有效性”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描述,最好是定量的,具体、可观、易于被人认可的。
4.我们进一步明确了记录课堂提问的方法。
主要采用课题组老师有侧重点地分工记录,最后点评和讨论。
另外,请学校的摄影老师协助,记录讲课的细节,便于课后集体研讨。
5.我们正在开展问卷调查,撰写调查报告。
主要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记录,希望能够全面地、多角度地反映课堂教师提问的现状,掌握最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6.我们及时收集研究信息和资料,不断完善操作过程。
从一开始,我们就比较重视课题研究的过程材料收集,尽可能让材料保留原始性、真实性和有效性。
二)深入研究阶段,细化研究内容1.撰写符合课题需要的教学设计。
根据《研究阶段实施方案》的要求,参与本课题研究的教师以“同课异构、有效教学、比较研究”理论和新课标为指导,选择同一教学内容由不同教师建构不同的教学设计。
2.加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比较。
课堂是课题研究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多维视角体认“同课异构”,做一个会思考的老师,从千课一面的逼仄中走出来;对自我行为作出正确的评价和调节;以不同的态度和情感去积极组织自己的教学行为,并在同课异构中实现自己的卓越。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技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技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课堂提问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手段,是教师最熟悉、使用最频繁的一种课堂教学组织方法,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
好的提问设计能有利于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促进教学的最优化和有利于学生形成有效思维.目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存在着教师提问浅显、琐碎、平淡,对文本内容只是一味地进行支离破碎的切割,形不成问题情境,形不成认知冲突,形不成认识矛盾,也就形不成学习动机。
这样,学生便会逐渐丧失学习兴趣,直接影响课堂的实效性、高效性。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课堂有效提问,就是教师通过对提问问题的整合,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其产生一种学习的需要,形成学习内动力,激发学生“快乐地、有价值地思考",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美国教学法专家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
”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提问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作用.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对学生掌握创造方法具有决定作用.课堂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改革课堂提问的方式。
提问是为教学服务的。
为提问而提问是盲目的提问。
盲目的提问无助于教学,只能分散精力,浪费时间。
目前,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对提问还缺乏科学的认识,还不能有效地运用提问来达成高层次的教学目标,现在的语文教学课堂提问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假设1.主要概念的界定所谓“技巧”主要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所采取的行为方式必须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想学,并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进步或发展。
“课堂”就是教学的主要场所,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它包括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方面的人际关系。
通过一定的人际关系交往与互动、借助相应的教学设施、环境和活动,帮助学生获得知识的经验,推动各方面的发展。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技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初中语文讲堂发问技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初中语文讲堂发问技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讲堂发问是一种传统的教课手段,是教师最熟习、使用最屡次的一种讲堂教课组织方法,是讲堂教课的基本因素之一。
好的发问设计能有利于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促进教课的最优化和有利于学生形成有效思想。
当前,初中语文讲堂教课发问存在着教师发问浅易、琐碎、平庸,对文本内容不过一味地进行支离破裂的切割,形不可问题情境,形不可认知矛盾,形不可认识矛盾,也就形不可学习动机。
这样,学生便会渐渐丧失学习兴趣,直接影响讲堂的实效性、高效性。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讲堂有效发问,就是教师经过对发问问题的整合,创建问题情境,惹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其产生一种学习的需要 , 形成学习内动力,激发学生“快乐地、有价值地思虑”,促进学生思想能力的训练,从而提升语文讲堂教课有效性。
美国教课法专家以为:“发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想、评论教课成效以及推进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
”可见在讲堂教课中,发问据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讲堂发问是组织讲堂教课的中心环节,对学生掌握创建方法拥有决定作用。
讲堂教课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育学生的思想能力,一定改革讲堂发问的方式。
发问是为教课服务的。
为发问而发问是盲目的发问。
盲目的发问无助于教课,只好分别精力,浪费时间。
当前,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对发问还缺少科学的认识,还不可以有效地运用发问来达成高层次的教课目的,此刻的语文教课讲堂发问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假定1.主要看法的界定所谓“技巧”主假如赐教师为实现教课目的或教课企图所采纳的行为方式一定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想学,并经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课以后,学生所获取的进步或发展。
“讲堂”就是教课的主要场所,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
它包含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方面的人际关系。
经过必定的人际关系交往与互动、借助相应的教课设备、环境和活动,帮助学生获取悉识的经验,推进各方面的发展。
初中语文课题结题报告范文(汇总7篇)
初中语文课题结题报告xxx 第1篇1.调查研究法2.反思实践法反思实践法是在行动研究法的基础上发展xxx的一种研究方法。
在本课题研究中,我采用反思实践法的基本思路是:根据课题需要确定子课题、形成假设,建构研究方案,从学情和理论等方面深入理解做好预案,严谨细致地开展课题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不断依据反馈的信息进行反思调节,通过实证和思辨同步进行以达到适度的理论概括和用理论改进实际工作的双重目的。
反思实验法的方案和假设来自教育实际,又在实践中经过检验和完善,再用来指导教育研究和实际工作。
反思实践法的起点是对教育实践的调查和总结,在有关理论指导下建构理论框架,然后在实施中进行评价和反思调节,完善研究的理论和方案,再进一步实践和反思,整个研究是循环式螺旋上升的过程。
每一个循环圈包括四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环节:建构、实施、评价和反思。
“反思”这一环节主要是对计划实施和研究过程中的各种现象进行分析,根据反馈信息进行批判性的思考。
它包括研究人员、实验教师及共同反思等三个层次。
研究人员的反思所追求的是发现问题和一般的结论,在必要时对研究方案作出调整、修改。
而实验教师反思是反省自身行为与设计要求的差距,使自己的经验进一步重构,追求的是教育活动的合理化、理论化。
在反思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设计方案,深入思考后再开始新一轮研究。
所以反思是一个循环圈的结束,又是新循环圈的开始,处于中介状态。
这个课题中,我既是研究人员又是实验教师,所以理性思考和实际反思操作都由自己承担,虽然对自己理论储备和反思归因上的要求更高了,但是减少了两级层次中人员沟通可能带来的误读,利于课题顺利迅速的开展。
3.文献研究法初中语文课题结题报告xxx 第2篇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探究》结题结题报告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方法探究》结题报告从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我们课题组三人承担了课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方法探究》的实验研究。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制定了课题研究的总体规划,明确了课题研究的具体目标,科学地实施了课题研究的各个步骤,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关心、指导下,再学生的配合下,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效果。
目前课题进入结题阶段。
现将课题的实验过程及取得的成效报告如下:一、课题界定及理论依据:新课程追求的是以问题为纽带的课堂教学,提倡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问题走出教室。
新课程课堂评价由注重结果性转向过程性评价,由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向师生的互动交往,由关注学生回答转向关注学生提出问题、质疑问题。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提问,教师要充分发挥提问的功能。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驱使学生积极思考,参与学习过程,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所以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应该有新的内涵,《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方法探究》课题的有效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基于教学需要而设计、提出的需要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的能促进教学效果达成的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一个普遍的教学方法,而在传统教学方式中,提问就是老师这个施动者向作为受动者的学生发出指令或动作的过程,是一个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的工具。
所以提问方法并没有受到充分重视,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方法探究》课题,就是针对这些现象,用提问的方式,通过切近学生情感的提问的方式有效地在学生和所学知识之间架构起一道桥梁。
从而通过教师积极地有效地干预课堂进程,达到创设高效课堂的目的。
进而促进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等的全面发展。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
初中语文结题报告
初中语文结题报告一、背景本次结题为初中语文科目的结题报告,旨在总结本学期以来的教学成果、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提出改进和优化建议,以确保教学质量。
二、教学内容及方法1. 教学内容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包括课外阅读和课内教学。
课外阅读:学生们需要每周阅读一本书,针对这本书撰写读书笔记,并在课堂上和同学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课内教学:主要包括课文讲解、课堂讨论、作文指导等。
通过分析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讲授法:帮助学生了解和理解语文知识;•分析法:通过对语文文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讨论法:促进学生间的互动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体验法:让学生参与实际生活中的体验和感受,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体验能力。
三、学生情况分析1. 学生认知能力不足在本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对于本学期的学习目标和课程内容并不清楚。
同时,一部分学生的课外阅读和写作质量也有待提高。
2. 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低在课堂上,有时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较低,对于老师的提问和分析也未能及时积极地回应,这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情感方面的问题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情感方面的问题。
有时候,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偏离主题,感情用事的现象,这会影响到学习效果。
四、策略优化和改进建议1. 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把握学习内容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去了解学习目标和课程内容。
老师可以通过讲授、分析、讨论等多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和提高写作水平。
2. 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了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老师可以采用探究或体验式教学方法,渐进式地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逐步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可以做好学生情感的引导,鼓励学生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
【结题报告】《初中语文课堂导入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语文课堂导入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前言初中语文课堂导入方法的研究小课题自立项后,课题组成员围绕课题的研究目标,刻苦钻研,大胆实践,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努力探索通过课堂导入方法来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拉近和学生的距离,进而对他们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和培养。
经过课题组成员近一年的研究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经验,获得了一些启示,引发了一些思考,现报告如下:一、问题的提出课堂导入作为教学组织的一部分,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大教育家孔子那儿就已经存在了。
但在我校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初中语文教师多关注学习目标及内容所运用的方法策略,对于语文课堂的导入思考较少,语文教师导入随意或单刀直入不讲究科学性、艺术性等问题(如呆板生硬,缺乏知识的有效衔接;晦涩难懂,消解了课堂的有效生成;简单随意,忽略了学生的认知起点等)。
或者重视了该环节却仍然存在误区。
比如:重视“入”而忽视“导”,重视教材而忽视学生。
有的方法陈旧单一,远离学生实际;有的方法冗长拖沓,浪费课堂教学时间。
甚至在传统教学观念中,教师也往往把课堂导入当作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环节。
这种不导、滥导甚至误导等课堂导入忽视了课堂导入的重要性,不理解导入的意义及目的,不知道导入的本质内容,使导入成为形式上的“走过场”,常常是为导入而导入,起不到导入应有的作用,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步骤和内容的完成,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
自然难以引起学生的积极探求性,不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地位由主体变为主导,其职责是为学生创设积极的氛围、寻找学习资源、设计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评价。
因此,在一堂课上,教师如何敲响这引领学生向“主动学习”进军的第一声鼓点,确实应该“不同凡响”,著名的语文教育家于漪说: “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能把学生牢牢地吸住。
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
课堂提问研究工作总结报告
课堂提问研究工作总结报告尊敬的老师:我在课堂上研究了课堂提问的相关工作,并总结了我的研究结果。
在本报告中,我将对我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一些结论和建议。
首先,我调查了课堂提问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通过观察和调查,我发现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提高学习的效果。
当学生被提问时,他们需要思考问题,并给出自己的回答。
这有助于巩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此外,通过参与课堂提问,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和分享思考,进一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然而,我也发现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有些学生可能害怕回答问题或给出错误答案,因为他们担心被同学或老师嘲笑或批评。
这可能导致他们对课堂提问保持沉默,从而无法从中获得学习的好处。
其次,有些教师在提问时可能过于专注于得到正确答案,而忽视了学生的思考过程和思维方式。
这可能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和创造力。
基于对以上问题和挑战的观察和分析,我提出了以下结论和建议:首先,教师应该创造一个积极、鼓励和支持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到安全和自信。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对所有的回答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无论回答是否正确。
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到他们的思考和参与是有价值的。
其次,提问的目的应该超出简单的得到正确答案。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思考过程,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方法和观点,并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和讨论。
最后,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能力水平来提问。
对于有较强表达能力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更开放的问题,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思考和观点;对于较为内向或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更具引导性的问题,帮助他们理解和应用知识。
总结起来,课堂提问是促进学生参与和学习的重要方式。
然而,教师在提问时需要注意营造积极的氛围,鼓励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并倾听他们的声音和观点。
通过合理的提问方式和策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初中语文课堂师生有效提问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语文课堂师生有效提问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从2008年11月至2009年11月我承担了课题〈〈初中语文课堂师生有效提问的实践与研究〉〉的实验研究。
在这个过程中,我制定了课题研究的总体规划,明确了课题研究的具体目标,科学地实施了课题研究的各个步骤,在伏荣超老师的关心、指导下,经过学生的配合下,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效果。
目前课题进入结题阶段现将课题的实验过程及取得的成效报告如下: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本课题研究的思路是根据新的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通过计划、调查、实践和总结反思等几个环节,积极探索课堂师生提问的有效性。
我们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提问作用发挥得远远不够。
有的只是老师在漫无边际的发问,学生只能是有一句无一句得在应和;甚至有的课堂只有老师的滔滔不绝,很鲜见有学生举手发问。
何谈师生提问的有效性。
本课题的研究是根据新一轮的课堂改革的要求下而提出来的。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
准确、恰当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研究的目标:1、通过课题研究,试图探索出课堂上用提问点击学生兴趣点的的规律、总结出一条让学生产生疑问的的教学策略。
2、通过课题研究,积累一组课堂师生有效提问的典型案例。
3、重视研究过程,在课题研究中习得新的教学方式,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4、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5、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三、本项目研究的实践意义:1、通过本项目的研究、探索、实验、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使学生主动学、会学、善于学,动脑分析理解、学会提问。
2、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培养学生较好的观察、思维、分析、想象能力。
能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培养自主有效、自主提问的习惯,克服掰嘴喂食的现象。
3、培养学生的有效能力、创新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方法研究结题汇报课活动美篇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方法研究结题汇报课活动美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提高教学效果。
然而,如何提出有效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是每位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一个有效的提问应该具备明确的目标。
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前,应该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希望学生通过问题回答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例如,在教授一篇古文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理解古文的意义、主题等。
其次,问题的难度和复杂度应该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匹配。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学习进度,合理安排问题的难度,并适时调整。
如果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会感到无趣;如果问题过于复杂,学生可能无法理解和回答。
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能够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
此外,教师在提问时还需要注重问题的启发性。
启发性问题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思考和发散思维的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开放式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这样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最后,教师要注重问题的引导性。
引导性问题是一种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追求答案的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引导,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不同方面,从而达到更深入的理解。
例如,在讲解一篇作文时,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作文的结构、语言运用等方面。
总之,提问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技巧,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提问的难度和复杂度,并注重问题的启发性和引导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只有通过精心设计的提问,才能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课堂提问研究工作总结报告
课堂提问研究工作总结报告在教育领域,课堂提问一直被视为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老师通过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同时也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因此,对课堂提问的研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进行了一项针对课堂提问的研究工作,旨在探讨不同类型的提问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提问来促进教学效果。
在这篇报告中,我将对我们的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并分享一些重要的发现和结论。
首先,我们对不同类型的提问进行了分类和分析。
我们发现,开放式问题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造力,而封闭式问题则更适合用于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类型的提问,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我们也研究了提问对学生参与和互动的影响。
我们发现,老师提出问题的方式和节奏对学生的参与程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适当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因此,老师在提问时需要注意提问的方式和节奏,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参与和互动。
最后,我们还探讨了如何更好地利用提问来促进教学效果。
我们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如在教学中注重提问的设计和安排,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互动交流,以及及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和反馈等。
这些建议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利用提问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总的来说,课堂提问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提问的研究工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提问的作用和影响,从而更好地利用提问来促进教学效果。
我们的研究工作为教学实践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希望可以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的课题结题报告
《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的课题结题报告大丰万盈中学沈凤兰从 2011年3月至2011年12月我承担了课题《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的实验研究。
本研究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南,以《新课标》的要求为航线来研究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在这个过程中,我制定了课题研究的总体规划,明确了课题研究的具体目标,科学地实施了课题研究的各个步骤,在本课题组各位老师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学生的配合 ,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效果。
目前课题进入结题阶段,现将课题的实验过程及取得的成效报告如下,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1. 课题提出的教育背景如今,边讲边问的教学模式正逐步取代以往教师“满堂灌”的授课方式。
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课堂提问最多的大致有二大类,一是判断性问题。
其典型形式是“对不对”与“是不是”,要求学生对作判断。
这类问题,在思维方面的要求很低,难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是叙述性问题。
其典型是“是什么,”,要求学生通过记忆,背诵作叙述性回答。
这类问题训练主要是学生的记忆力,在思维方面要求不高,同样不易激发创造性思维。
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要精心设计,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激发学生创造性的目的。
另外,在课堂上学生往往没有提问的机会,学习显得很被动。
2. 课题提出的社会背景课堂提问能了解学生知识水平,弥补学生知识缺陷,能激发学生思维活动,开拓学生思维领域,能保持学生注意的稳定,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获得教学效果反馈等许多功能,因此深得教师的重视。
1二、课题研究的意义本课题研究的思路是根据新的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通过计划、调查、实践和反思与总结等几个环节,积极探索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问题。
在我们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提问的作用发挥得还远远不够。
本课题的研究是根据新一轮的课堂改革的要求提出来的。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
准确、恰当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结题报告】《初中语文课堂导入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语文课堂导入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前言初中语文课堂导入方法的研究小课题自立项后,课题组成员围绕课题的研究目标,刻苦钻研,大胆实践,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努力探索通过课堂导入方法来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拉近和学生的距离,进而对他们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和培养。
经过课题组成员近一年的研究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经验,获得了一些启示,引发了一些思考,现报告如下:一、问题的提出课堂导入作为教学组织的一部分,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大教育家孔子那儿就已经存在了。
但在我校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初中语文教师多关注学习目标及内容所运用的方法策略,对于语文课堂的导入思考较少,语文教师导入随意或单刀直入不讲究科学性、艺术性等问题(如呆板生硬,缺乏知识的有效衔接;晦涩难懂,消解了课堂的有效生成;简单随意,忽略了学生的认知起点等)。
或者重视了该环节却仍然存在误区。
比如:重视“入”而忽视“导”,重视教材而忽视学生。
有的方法陈旧单一,远离学生实际;有的方法冗长拖沓,浪费课堂教学时间。
甚至在传统教学观念中,教师也往往把课堂导入当作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环节。
这种不导、滥导甚至误导等课堂导入忽视了课堂导入的重要性,不理解导入的意义及目的,不知道导入的本质内容,使导入成为形式上的“走过场”,常常是为导入而导入,起不到导入应有的作用,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步骤和内容的完成,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
自然难以引起学生的积极探求性,不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地位由主体变为主导,其职责是为学生创设积极的氛围、寻找学习资源、设计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评价。
因此,在一堂课上,教师如何敲响这引领学生向“主动学习”进军的第一声鼓点,确实应该“不同凡响”,著名的语文教育家于漪说: “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能把学生牢牢地吸住。
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
初中语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语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概述本文档是初中语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旨在总结研究的目标、方法、结果和结论。
目标本研究的目标是探讨初中语文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材的有效性,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阅读能力。
方法为达成研究目标,我们采取了以下研究方法:1. 文献回顾: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了解当前的研究成果和趋势。
2. 问卷调查:设计了一份针对学生和教师的问卷调查,收集他们对现有教学方法和教材的看法和意见。
3. 实地观察:我们访问了多所学校,观察了不同教学环境下的语文课堂,了解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反应。
4. 实验研究:在一所中学进行了一项教学实验,比较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研究效果的影响。
结果通过对以上研究方法的实施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果:1. 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教材在某些方面存在局限性,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参与。
2. 学生对于互动式教学和多媒体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这对传统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3. 实地观察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普遍认为语文课堂需要更多的实践活动和实际案例的引入。
结论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需要改革语文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材内容,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
2. 引入互动式教学和多媒体资源,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3. 加强实践活动和案例分析的引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后续工作在结题报告完成后,我们将进一步开展以下工作:1. 继续深入研究不同教学方法和教材对学生研究效果的影响。
2. 设计并实施新的教学方法,并进行实验研究以验证其有效性。
3. 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技能。
以上是初中语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的内容,谢谢阅读。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探究》结题结题报告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方法探究》结题报告从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我们课题组三人承担了课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方法探究》的实验研究。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制定了课题研究的总体规划,明确了课题研究的具体目标,科学地实施了课题研究的各个步骤,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关心、指导下,再学生的配合下,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效果。
目前课题进入结题阶段。
现将课题的实验过程及取得的成效报告如下:一、课题界定及理论依据:新课程追求的是以问题为纽带的课堂教学,提倡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问题走出教室。
新课程课堂评价由注重结果性转向过程性评价,由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向师生的互动交往,由关注学生回答转向关注学生提出问题、质疑问题。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提问,教师要充分发挥提问的功能。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驱使学生积极思考,参与学习过程,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所以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应该有新的内涵,《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方法探究》课题的有效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基于教学需要而设计、提出的需要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的能促进教学效果达成的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一个普遍的教学方法,而在传统教学方式中,提问就是老师这个施动者向作为受动者的学生发出指令或动作的过程,是一个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的工具。
所以提问方法并没有受到充分重视,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方法探究》课题,就是针对这些现象,用提问的方式,通过切近学生情感的提问的方式有效地在学生和所学知识之间架构起一道桥梁。
从而通过教师积极地有效地干预课堂进程,达到创设高效课堂的目的。
进而促进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等的全面发展。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技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课堂提问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手段,是教师最熟悉、使用最频繁的一种课堂教学组织方法,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
好的提问设计能有利于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促进教学的最优化和有利于学生形成有效思维。
目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存在着教师提问浅显、琐碎、平淡,对文本内容只是一味地进行支离破碎的切割,形不成问题情境,形不成认知冲突,形不成认识矛盾,也就形不成学习动机。
这样,学生便会逐渐丧失学习兴趣,直接影响课堂的实效性、高效性。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课堂有效提问,就是教师通过对提问问题的整合,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其产生一种学习的需要,形成学习内动力,激发学生“快乐地、有价值地思考”,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美国教学法专家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
”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提问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对学生掌握创造方法具有决定作用。
课堂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改革课堂提问的方式。
提问是为教学服务的。
为提问而提问是盲目的提问。
盲目的提问无助于教学,只能分散精力,浪费时间。
目前,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对提问还缺乏科学的认识,还不能有效地运用提问来达成高层次的教学目标,现在的语文教学课堂提问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假设1.主要概念的界定所谓“技巧”主要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所采取的行为方式必须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想学,并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进步或发展。
“课堂”就是教学的主要场所,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
它包括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方面的人际关系。
通过一定的人际关系交往与互动、借助相应的教学设施、环境和活动,帮助学生获得知识的经验,推动各方面的发展。
“提问”就是教师提出问题来问学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阅读理解文本,训练学生的思维。
“课堂提问技巧”就是在新课程理念下为了促进学生的进步或发展,立足语文课堂教学,教师通过对课堂问题设计的整合,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2.本课题的核心观点本课题研究的核心就是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提问行为的效益,即什么样的课堂提问是高效的,什么样的提问是低效的、无效的。
3.本项研究的理论依据《程标》(实验稿)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宽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提问的心理意义在于通过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起学生的愿望,使其产生一种学习的需要,形成学习的内驱力。
故每一个问题的设计都要始终将“教材”与“学生”的结合点放在第一位,准确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快乐地、有价值地思考”。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1、本研究在调查教师课堂提问现状前提下,将教师的课堂提问转化为教师的课堂有效行为。
转变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分析有效提问和无效提问的基本特征,探索出一种符合新课改精神的、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课堂提问的基本框架,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充分地得到全面、和谐、主动的发展。
2、通过行动研究,使教师对教育科研感兴趣,提高教师科研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本课题拟采用的主要方法美国教学法专家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
”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提问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对学生掌握创造方法具有决定作用。
课堂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改革课堂提问的方式。
提问是为教学服务的。
为提问而提问是盲目的提问。
盲目的提问无助于教学,只能分散精力,浪费时间。
目前,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对提问还缺乏科学的认识,还不能有效地运用提问来达成高层次的教学目标,现在的语文教学课堂提问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课堂有效提问,就是教师通过对提问问题的整合,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其产生一种学习的需要,形成学习内驱力,激发学生“快乐地、有价值地思考”,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文献法、个案研究法、集体讨论等方法进行。
1.行动研究法。
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在语文学科进行实验。
2.调查法。
在实验前期、中期、后期采用问卷、谈话、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依据。
3.经验总结法。
广泛总结实验教师以及学生先进的教学经验和学习经验。
4.文献法。
搜集利用国内外有关资料,不断完善本课题的研究。
5.个案研究法。
选择个案,跟踪调查分析,了解研究方向及成效。
6.集体讨论法。
课题组进修多次集体讨论辩论等。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课题活动简介:本课题于2015年1月立项申报,从开题至今,在校领导的关心指导下,经过研究,现已取得了初步成果。
在研究过程中,教师积极配合,团结协作,精心收集素材。
开题以来,本学期进行课例研究2次,学校公开研究课1次,并撰写教学论文多篇,教学观念有了很大转变,教学成绩比较突出。
针对“初中语文”教材的特点及大语文观,我们对于课堂中问题的提出,认为可以有以下几技巧:技巧一:观念先行,奠基课堂有效提问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首先必须以确立教师有效教学观念为导向。
观念直接影响着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学形式的采纳,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有效教学观念主要是体现在对教学和学生两方面的正确认识上。
一方面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学不仅涉及到知识的传递,能力的培养,而且关系到教学形象的塑造、师生情感的交流、教学思想的凸显等诸多方面。
教学的有效性是建立在教师对教学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
另一方面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要求教师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活动的主人,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力,教师乐于“倾听”,学生敢于提问,变教师提问为学生提问。
教学中师生双方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达到“教学相长,共同成长”的双赢目的。
技巧二:把握时机,增强提问的针对性我们在提问时,不仅要在微观上考虑问点是否优化,问法是否艺术,而且要从宏观上总览全文,使每个问题的提出都处于最恰当的时机。
课堂提问选择时机非常重要,一般来说,时机的选择可以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显示出来的心理状态加以把握,也就是:当学生思维受到局限无法突破时;当学生受旧的知识影响很深而无法顺利实现知识迁移时;当学生若有所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时……技巧三:端正文本价值与学生独特体验,追寻有效提问的平衡。
在教学实践中,在尊重学生独特体验与教师文本价值引导之间,就要寻求一种平衡,精心设计提问,既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理解的差异性又要注意适时引导,让独特体验与价值引导在有效提问中协调发展。
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文本,它有自己的生命,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在每一个读者与作者、文本之间都存在着一个非常个性化的空间。
在新课程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句话就是“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作为教师我们也应该正视“尊重”。
每个人对文本理解的深度、广度是不一样的,我们在要求学生表现对文本的理解时不能只有一把标尺。
我们应该清楚地意识到面对的是一群阅历、学识非常有限的小学生,有的甚至在阅读面前还没有学会思考。
如果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一味地“尊重”,缺乏有效的价值引导,那么学生的这种“独特体验”很可能是苍白的,所传达的思想也是肤浅的,长此以往,对学生的发展没有益处。
技巧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握有效提问的时机。
每节课都有它的重点和难点,只有把这些重点难点逐一突破,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才算完成。
在课堂教学中,突出重点,正确把握提问时机显得十分重要。
提问的时机很多:强化新知识时提问,思维训练时提问,突破疑难点时提问。
课始,针对新旧知识的联系进行发问,既可复习旧知识,使前面知识成为后面学习的准备,后面的学习成为前面知识的发展和提高。
课中,围绕着课堂教学的重点进一步提问,可使学生牢牢地掌握知识点,在指导学生运用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思维方法的同时,也教给了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
课末,在巩固新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常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疑难问题,教师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巧设问题让学生由疑惑不解,进而积极思维,最后豁然开朗。
技巧五:变更提问方式,追寻有效提问的立体式讲究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就要改变以往的串问式的提问方式,改变以往的线性提问为立体提问。
线性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指向某个唯一答案的提问,线性问题思路窄、跨度小、答案唯一,教学时显得多而杂乱。
何谓立体性问题?它相对于线性问题而言,立体性问题思路宽、跨度大、答案多种多样。
问题的提出,不是以一个答案去束缚学生的思维,而是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时空与机会,发散学生的思维,具有巨大的求异性与包容性。
总之,语文课堂提问只有遵循了有效性的原则,才能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有效提问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大大促进使用教材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而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只有潜下心来研究学生、研究文本、把握新的理念,不断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用全新的理念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实践中来,让我们的课堂师生互动,交流充分,气氛活跃,迷津点窍,人人争先,真正建构起求真务实、清新活泼、充满人文性的和谐课堂。
六、取得的成果:(一)教与学观念的转变1.师生关系的变化还记得过去的课堂教学是教师唱主角,学生只有听从与配合;还记得教师手拿教学参考,而完全没有自己的思想和教学策略,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也总是千方百计地将学生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
而我们通过本次课题的研究,不断深入研究发现,老师不但有了新的认识,而且把自己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实实在在的引入课堂,积极成为新课程的实施者,这样使得教学过程成为实实在在的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课堂上呈现人人参与,平等对话的交往。
在问题设计过程中,教师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体验、感悟、交流、合作的氛围中获取知识。
并且在问题设计的语言上也让学生充满强烈的探究欲望,态度亲切自然且富有激情,使得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
真正的改师道尊严为师生是平等的合作伙伴。
让传统意义上教师教和学生学,真正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2.课程观念的变化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的不断冲击,我们教师深刻地意识到教材给予我们一个知识框架和结构形式,可以以此为载体,创造地使用教材。
通过问题的设计,把学生的生活及其个人知识,直接经验作为课程内容,设计时注意开发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而不再把数学课程只局限于数学学科等狭窄的范畴来理解,同时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使得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过程,使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