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影视作品中对女性形象的型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影视作品中对女性形象的型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影视作品中对女性形象的型塑

绪论

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长河中一直流淌着“男尊女卑”的暗流,女性一直处于附属地位,历史的发展被写成男人的丰功伟绩,而女性则被冠以“祸水”的污名,成为历史的“缺失者”。在推翻封建社会的革命和建设新社会中,女性被从历史中发掘出来并被塑造成无性别的“革命者”。改革开放以来,女性开始慢慢重塑自己的性别认同,但此时女性的性别认同是女性的自觉还是依然被社会建构?笔者通过电影这一为大众喜爱的传媒符号来进行社会学分析。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的瓦解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及完善,作为生产力的一部分,女性群体的社会参与不断扩大和深化。中国女性在经历了被男权文化忽视、污名之后,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变迁开始引起男权文化的关注,同时伴随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女权主义思想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女性群体也逐渐觉醒并使自我意识逐渐成熟。但在女性群体在社会各领域大显身手的同时,男权文化也不免有所恐慌和担心,所以在女性自我解放的过程中也有男权文化的女性形象的形塑。鉴于以上分析,笔者希望从社会学角度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的比较分析来揭示和描述女性的自我认识发展轨迹及规律,并进而了解转型期社会结构及文化变迁。

(二)概念界定

在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之前,有必要对影视作品、女性形象和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这些概念进行界定,以明确研究对象和分析单位的各方面情况、性质、特点、程度和规模。

1 影视作品

影视作品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可具体为电影和电视剧的合称;电影作品是一种以现代科技成果为工具与材料,运用创造视觉形象和镜头组接的表现手段,在银幕的空间和时间里,塑造运动的、音画结合的、逼真的具体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的现代艺术作品。①在这里由于研究的需要电影作品代指电影作品。

2 女性形象

女性形象亦为一个综合性概念,要明白其内涵需先明白形象的定义。形象,亦作“ 形像”。指文学艺术区别于科学的一种反映现实的特殊方式。即作家从审

①电影百科[EB] ,https://www.360docs.net/doc/6e6449268.html,/view/2382.htm,访问时间2011年4月1日.

美理想的立场出发,根据现实生活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生活图画。①因此女性形象通常亦特指文艺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3 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结合影视作品和女性形象的内涵,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可理解为电影和电视剧的导演编剧从审美理想的立场出发,根据现实生活各种现象加以艺术创作,以现代科技成果为工具与材料,创造视觉形象和镜头组接,在银幕的空间和时间里,塑造运动的、音画结合的、逼真的具体女性人物形象。

这些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具有一下特点:a、建构性,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反映的是社会和他者对女性的行为期望,是有话语权的他者对女性角色的建构;b、影射性,通过分析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我们可以看出女性对自身形象的关注以及自我觉醒的过程。

(三)研究思路

笔者通过重点收集改革开放以来影视作品中典型的女性形象文献资料,然后对其进行整理,以时间为维度进行阶段分析,并以人物特征为维度进行类型比较分析,并最终对作品中典型女性形象的嬗变进行社会学理论分析,来描述和解释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期中国女性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的发展轨迹和规律,以更好的促进社会发展。

(四)研究方法——文献研究

1 文献研究

笔者根据研究对象即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不可直接接触的特征,采用文

献研究。文献研究与社会学中其他几种资料收集方法不同,它不是直接从研究

对象那里获取研究所需要的资料,而是去收集和分析现存的,以文字、数字、

图片、符号以及其他形式存在的第二手资料,②这里的文献资料主要是大众电

影百花奖③的获奖影片资料。

①形象百科[EB], https://www.360docs.net/doc/6e6449268.html,/view/245411.htm,访问时间2011年4月1日.

②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89.

③大众电影百花奖是中国群众性的电影奖,由中国发行量最大的电影刊物《大众电影》杂志编辑部主办,由《大众电影》发放选票,由读者(群众)投票评奖,各项奖均以得票最多者当选。

2 研究的时间跨度和空间范围

此次研究的影视作品时间跨度是改革开放以来即从1978年至今的三十多年的时间。选择这段时期为研究年限,是因为虽然改革以前中国大陆已有电影发展,但题材比较单一,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比较片面,而改革以来影视作品题材广泛,反映生活中各类矛盾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创造出各种真实生动的银幕女性形象,塑造了各类不同的典型女性性格。

另外笔者要研究的影视作品第一并非所有电视剧和电影,而是电影作品,因为电影比电视剧剧情集中,更新换代快,既能突出塑造的女性人物形象,又能反映形象的变迁过程;第二笔者以大众电影百花奖的获奖作品为例,而非所有电影作品,因为它是中国群众性的电影奖,由《大众电影》杂志编辑部主办,由群众投票评选,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较高的信度与效度。

3 研究总体的界定与样本的选择

鉴于本次研究的目的是要描述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并且本文关注的是女性自身对自己的认识,因而我们的研究对象总体也缩小为改革开放以来获百花奖的以塑造典型女性人物形象为主题的电影作品。

关于样本选择问题。由于百花奖正常情况下每年举行一次,而每次又有多部作品获奖,因而总体比较大,分析起来比较困难,所以笔者运用判断抽样的方法,根据对总体的了解和经验,从总体中抽选出有代表性的典型作品作样本。

4 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

由于此次研究以文献研究为主,所以主要是搜集相关影视作品资料,并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查和核实,对次级资料进行再一次审核,再按时间对资料进行分类,最后按研究目的和要求对分类后的资料进行汇总和编辑,使之成为能反映女性形象变迁客观情况的系统、完整、集中、简明的材料,最后对整理好的资料进行定性分析。这里的定性分析主要指对文献资料进行内容分析,因为内容分析通过考察人们所写的文章、书籍、日记、信件、所拍的电影、电视及照片、所创造的歌曲、图画等等,来了解人们的行为、态度和特征,进而了解和说明社会结构及文化变迁,正好符合笔者的研究目的。

(五)研究的意义

就理论意义而言,由于本研究主要描述和揭示女性形象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嬗变过程和原因,因而可对学术界研究我国社会性别差异问题提供有益参考。同时,对改革以来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变迁进行分析,可以使社会对转型期女性的自我认知发展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进而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女性在各方面的权利得

到政策保障。

二女性形象的嬗变与相关社会学分析理论在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女性形象的变迁以前,笔者觉得有必要先回顾一下中国女性在历史上的形象地位,并阐释一下笔者研究女性形象变迁运用的相关社会学理论,以明确笔者的研究思路。

(一)中国女性形象的历史嬗变

女性形象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与社会政治、经济等其它方面一样,其产生、发展及变化都与社会的发展变迁不可分离,并伴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迁。我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优厚文化底蕴的古国,其社会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女性形象也相应经历了多个不同阶段,但纵观历史,由于我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存在,男权文化长期忽视女性,致使女性处于从属地位的形象影响深远,即使在近代以来的社会大变革以来,封建的男权文化对女性形象的歪曲依然存在影响,但不难看出,近代以来的社会革命,也使女性看到了自身社会地位的卑微,并开始逐步觉醒,自我意识逐渐成熟,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女性更加找到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女性形象也逐渐多元化。

1 古代——软弱、愚昧,处于从属地位

1840年前,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礼统治着社会秩序。在政治上形成以中央集权为核心的等级制度,在思想文化上形成君权神授的通知思想和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规范对女性进行教化。这时女性的地位一落千丈,体现在政治上无权力(男主外女主内),法律上无地位(“达成成年,兼有识别能力者,有行为能力,但妻不在此限”),经济地位同于犬马奴隶,婚姻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能自主,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女子无才便是德”,形体因男性的“三寸金莲”怪癖而受到严重摧残。①这一时期的女性被男权话语塑造成卑微的附属品,没有性别属性,成为社会的弱者和时代的牺牲者,没有自我和社会地位,更不用说自身价值的实现。女性成为历史灾难的承受者与历史耻辱的蒙羞者,成为男性文化的被束缚者。

2 近代——女性觉醒

1840年以后,中国历史进入近代史阶段,封建社会开始逐渐被瓦解,随着亿万中国人的民族意识觉醒,中国女性也开始觉醒,进行了各种解放自己的措施,主要体现为a、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妇女解放措施主要包括发展女子教育、兴办女学,

①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1979. 123-130.

发展不缠足会。b、五四时期的妇女解放措施主要有反对贞操观念,提倡贞操平等。

c、辛亥革命时期的妇女运动主要以参政为目的,如妇女参加军事斗争、女子参加同盟会等。①D、抗日战争和解放时期,共产党一直宣传解放妇女和男女平等,并鼓励女性积极走出家庭投身社会事业。

3 改革开放前——女性主体意识逐渐成熟

基于近代女性的觉醒和一系列系统的解放运动,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推行了一系列社会变革措施,鼓励、组织妇女走出家庭,参与社会事务及就业,废除形形色色的性别歧视与性别禁令;②女性的自我意识逐渐成熟,开始进入各种领域、涉足多种职业——尤其是那些成为传统男性特权及特许的领域。

4 改革开放以来——女性形象多元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实行市场经济,对外开放的深度和程度逐渐加大,在外来思想的拉动和自身追求自我的推动下,社会风气更加开放,女性也开始追求自己的个性,此时影视作品中开始出现丰富的女性形象,女性形象呈多元化趋势。

(二)女性形象分析的相关社会学理论

笔者通过参考大量文献资料,发现自20世纪70年代西方女权主义思想传入我国以来,学术界对女性的研究有很多。其中在社会学领域,研究女性群体,主要研究女性群体与社会其它群体的结构关系,研究女性与社会的关系。

社会学中的理论分支很多,在对此文的女性形象分析中,功能主义会认为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的嬗变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男权文化对女性形象的形塑也是合理的,没有突出女性的主体地位这不符合笔者此文的研究目的。而冲突主义会认为,影视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嬗变反映的是女性群体文化与男权文化的冲突过程,过于激进,也不符合笔者本文的研究宗旨——旨在描述和揭示女性形象的变化规律。

社会性别理论、女性主义理论和社会建构理论这三种理论主要从性别文化和社会建构方面入手,与本文的目的和原则相符,所以笔者重点用这三种理论进行相关分析。一下是对这三种社会理论的概述。

1 社会性别理论

社会性别区别于男女的生物性别,生物性别是一种生物学上的事实,是男性女性作为生物个体的生理特征,而社会性别则是指与男性特质或女性特质相关的

①同上,132-135.

②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1979. 143.

社会、心理特征,涉及到社会对于两性成员各自应有什么样的个性特质和行为的看法,即什么行为是“男子气”的,什么行为是“女子气”的。由于生理基因的稳定性,生物性别是相对稳定的,而有关社会性别的观念,不仅在不同的社会文化中可能迥然有异,而且在同一个社会中也可能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而有较大的变化,但在某一段时期也会有一定的稳定性。①由概念可知社会性别的获得更多的是一个后天习得的过程,而不是有先天决定的。由文化所规范的性别特征使得社会对不同的性别有着不同的期望,也就会分配给两性以不同的任务。通过这一过程,每个人都获得了由社会的性别规范所决定的性别角色。②

社会性别理论指出,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不可避免地经过了男权文化的调整,以表现男权文化对女性角色的期待,即男权文化通过影视作品参与并完成了对女性的的塑造。

2 女权主义理论

女权主义思想起于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的西方,其思想的出发点是:自从盘古开天地,所有的人,无论男女,都是平等意义上的人,无孰优孰劣之分。而长期以来,男尊女卑、男优女劣的性别歧视被认为地植根于社会制度中,潜移默化在文化里,灌输并融合进人们的思想意识并影响其行为,从而造成男女两种性别在政治、经济、教育、家庭、宗教以及其他各方面的不平等现象。③女权主义既是一种思想,也是一种行为。思想加行为便合成了女权主义的核心使命:维护女性权益,推动社会变革,实现男女平等。

纵观女权主义的发展史,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自由女权主义,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社会主义女权主义、激进女权主义,和90年代以来的多元女权主义、后现代女权主义理论流派各自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和解释男女不平等的社会问题,以及寻找如何实现公正平等社会的途径。自由女权主义理论受西方启蒙时代的自由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认可既定社会制度,加强个性自由和发展理性,通过在法律、政策等方面实行社会改良以达到男女平等;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理论则源自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们的行为意识是由其物质基础,尤其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产生的各种不同的阶级属性所决定的,妇女受歧视和压迫的根源在于家庭与社会经济的私有制关系;经济关系决定性别地位;激进女权主义理论在此基础上向性别因素的重要性更进一步,强调父权制本身造成了妇女的从属地位。因此,必须建立一个以女性为中心的社会才能真正解放妇女。以上各理论流派的一大缺陷是未能将阶级、种

①童星.现代社会学理论新编[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99-200.

②艾伦.G.约翰逊.见树又见林[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90-96.

③李捷理.社会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38.

族和性别这三大社会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看问题。由此,多元女权主义应运而生,这种源自少数族裔女权主义者的理论强调以上三大社会因素对人们的行为意识及各种社会关系同时产生影响的不可分割性。一个公平合理的社会必须根除各种形式的歧视和压迫;后现代女权主义视人们的男女社会性别为不确定的,流动的,非客观存在的,通过“话语交流”形成的,一种社会思维的产物。①

3 认识建构理论

认识建构理论是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核心,自七十年代提出以来就备受中国哲学界的关注。八十年代,我国学术界对皮亚杰的建构理论曾展开过热烈的讨论。皮亚杰认识建构理论不仅说明了认识起源与发生的微观机制,揭示了认识的主体性,而且说明了认识发展的动态过程,揭示了认识的动态性与无限性。

皮亚杰认为认识既不来源于主体,也不来源于客体,而是来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活动”,主客体的分化、认识的建构都是以“活动”为基础的。在这里“活动”不仅包括有意识的物质活动(但它是个体的),而且包括无意识的本能活动和内化了的活动。②因此,可用该理论对女性的自我认识逐渐成熟进行过程分析。

该理论认为客体的建构是通过“同化”过程实现的,而主体自身的建构则是通过“顺应”过程实现的。当主体在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同化外界时,常常会遇到不符合自身认知结构的新特性,此时,主体就会利用自我调节功能对自身的结构进行调节,改变原结构,创造新结构,进而去同化外界,这个过程就是顺应。主体的认知结构正是在主体顺应外界的过程中不断积淀和发展的。因而,顺应的过程,就是主体调节自身结构以适应外界的过程,也是主体实现自身建构的过程。没有主体的顺应与调节,就没有主体认知结构的发展,自然也就没有认识的发展。正是同化与顺应的交替作用推动着主客体的连续建构和无限发展。一方面主体依靠其选择功能,同化外界,建构客体;另一方面,当主体格局与外界特性不相符合时,主体又借助于其自我调节功能,顺应外界,创新格局,从而建构自身。此后主体又会用新的认知结构去同化外界(即“再生性同化”)、建构客体……正是主客体的这种不断连续的交替建构推动着人的认识无限发展。③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改革开放在此重点强调改革,我国的改革是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全方位改革,在社会方面性别文化开始崭露头角,社会开始进入由传统计划经济时代

①苏国勋,刘小枫.社会理论的政治分化[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13-533.

②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商务印书馆,1981. 12-15.

③学习认识论原理[EB],

https://www.360docs.net/doc/6e6449268.html,/blog/static/93490992008310105332833/,阅读时间2011年4 月23日.

进入市场经济时代的大转型期,伴随传统经济的转型,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的思想也伴随西方的输入和传统文化的瓦解也发生了相应变迁,人们对女性的形象塑造也自然发生了相应变化,笔者对这一变迁很感兴趣,于是便通过电影这一逐渐备受大众喜爱和接受的传媒形式来从侧面对我国改革以来的女性形象变迁进行分析。其中笔者尤以对荣获百花奖的相关影视作品进行阶段分析和类型分析及其对社会、他者和主体我的影响。

(一)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是自1978年开始,而大众电影百花奖在改革前曾举行过两次,1980年开始举行第三次,以后历年举行一次。笔者鉴于选取的样本的时间跨度和根据选取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变化程度,以每十年为一分析研究阶段,共分为三个阶段。

1 第一阶段(1980年——1989年)

这十年是改革开放刚起步,逐渐步入正轨的发展阶段,既有以往的计划经济的逐步退化又有市场经济的产生,社会文化正由单一向开放过度,女性也正经历着由单一向多元化的过度。这一时期塑造的女性形象既有以往的无性别的革命者形象,又有回归家庭的媳妇形象。电影《小花》赋予女性的角色是旧社会的受害者及反抗者,通过赵永生这一男性角色的连接使女主角找到了亲情,找到了反抗的革命道路,因此这里塑造的女性形象还是没有性别自觉的革命者。而《喜盈门》这部影片的女性开始回归家庭生活,开始回归社会道德伦理的正常轨道,该片是上海电影制片厂1981年摄制的故事影片,这部影片反映农村家庭生活,媳妇虐待老人,在群众的非议和家庭老人的教育下,逐渐愧悔的故事。

既有不知如何追求和把握爱情的女性形象,又有大胆追求爱情并获得丰收的女性形象。《日出》描述的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知识女性陈白露在追求与浪漫诗人许光夫真正的爱情道路上遇到种种困难和挫折,最终沦为歌女,成为丧失了追求生命和自由的无助女性。暗示了有自我觉醒意识的女性在追求自由和自我价值的道路上的无奈和无助。而《庐山恋》号称是中国第一部吻戏,该片以历史为叙述背景,剧情为:中美越洋握手之后,侨居美国的国民党将军周振武的女儿周筠回国观光。在庐山游览时,与在山上潜心攻读的小伙子耿桦相遇,彼此产生爱慕之情。后经过各种不可改变的社会事实而不得分开,后来女主角周筠依然决然的回国找耿桦,并最终在父母的祝福下获得幸福。周筠便是大胆追求自己幸福的女性形象。

既有面对现实生活不知如何应对的迷茫女性形象,又有勇敢面对人生和生活的执着女性形象。《红衣少女》的女主角是一个处于青春期成长中的女生,面对学业上的挑战和身边亲人、朋友的改变,女主角开始充满迷茫和失落。而《芙蓉镇》

中的女主角胡玉音的事业和生活随历史事件更迭,而女主角在生活困境中依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不断追求自己的幸福和价值。

2 第二阶段(1990年——1999年)

这一阶段的影视作品已经基本摆脱的革命情结,女性已经有了自己的性别认同,开始由片面走向立体。该时期的影视作品反映的女性更加丰满和复杂,女性的觉醒不再仅仅停留在上一时期的爱情层面,开始增加更多所谓的“男性特质”,如坚强、能干、执着,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期开始重塑女性为具有包容品质的“母亲”形象,为以后的母亲情结埋下伏笔。如《秋菊打官司》中的女主角就是一个执着追求自己的权利的女性形象;《一个独生女的故事》塑造了一个面对生活的苦难依然不倒,勇敢面对生活挫折的坚强的小女孩形象;《媳妇你当家》中的女主角则是一个回归家庭但依然追求自己的事业,并且最终取得家人和社会认可的能干的女性形象;而《过年》中塑造的母亲则是一个宽容、无私而又默默无闻的形象。

3 第三阶段(2000年——2010年)

步入新世纪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的深入,女权主义思想进入我国并开始影响女性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许多女性已经走出家庭步入社会岗位,在社会快速变迁的背景下,这段时期影视作品中塑造的女性形象更是呈现多元化和鲜明化。《漂亮妈妈》首次关注社会上的单亲妈妈,单亲妈妈是新时期市场经济的产物,影片中塑造的单亲妈妈是一个坚强、无私的爱着自己的孩子的女性形象;《法官妈妈》这是一部描述在社会工作岗位上取得成功和认可的女性形象;《美丽的大脚》塑造了两个把“小爱”上升为“大爱”,无私的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社会的伟大女性形象;《隐形的翅膀》塑造了一个失去双手的,面对身残和母亲生病的打击,依然坚持求学,并最终取得成功的坚强女性形象;而《手机》中则塑造了一个为了自己的事业不惜破坏他人婚姻和恋爱的“小三”女性形象。

(二)典型女性形象类型

我国社会学者李银河曾在本质主义的讨论中说过“在同一种性别中,个体的差异也是挺大的。”在对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阶段性比较分析后,笔者觉得有必要对样本中的女性形象进行类型分析,已深入体会变迁规律。因此,在总结样本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特征基础上,笔者将各种形象分为贤妻良母型、隐忍型、反抗型、社会取向型和问题型。以下是对相关类型形象的分析。

1 贤妻良母型

贤妻良母出自鲁迅的《坟·寡妇主义》:“在女子教育,则那里候最时行,常

常听到嚷着的,是贤母良妻主义。”指丈夫的好妻子,孩子的好母亲。这一类型的女性形象在笔者看来可以说是对女性本性善良的褒奖,同时可以看成是男权文化对女性的发展空间的束缚,即女性的全部价值应该体现在家庭里面。

影片《庭院深深》《漂亮妈妈》和《法官妈妈》都塑造了贤妻良母形象。《庭院深深》这部影片是一部台湾剧,剧中的女主角含烟是一个命运多舛的女人,为了替叔叔还债去做舞女,遭受失身的打击后去做一名采茶工人,在采茶厂遇到了自己后来的丈夫,丈夫宽容的接受了她的过去,两人在南方母亲的反对下依然领了结婚证,婚后含烟一直受婆婆的虐待,生下一女后,在婆婆的挑拨下丈夫不再信任含烟,含烟无奈投河自尽,获救后出国留学。学成后,因思念孩子假装家庭教师陪在女儿身边,面对丈夫的挽留最终全家团员。这部影片塑造的女性是一个经受磨难但因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和丈夫依然在脱离磨难后重回伤心地的贤妻良母型。影片《漂亮妈妈》主要塑造了一个单亲妈妈抚养一个耳聋孩子的形象,母亲为了让孩子能过正常人的生活,能让儿子上正常的学校,辞去原工作,当了送报员,并想办法筹钱买新助听器。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困境和变故后女主角身心疲惫,然而她始终坚持,不言放弃,一直奔波在为儿子争取更好生活的路上。

2 隐忍型

隐忍是指将事情藏在内心,强力克制忍耐,不作表示。这里指代默默忍受生活的女性形象。隐忍可以说与女性的自我觉醒是死对头,女性的隐忍成就了男权文化的霸主地位,也是男性文化重点形塑的。这类型的形象以影片《过年》中赵丽蓉老师扮演的母亲形象最为典型,影片中的母亲面对大儿媳的霸道,占便宜的心里也只能无奈,眼不看心不烦,看见了也装做没看见。儿媳妇欺负了儿子,她知道了也忍了,教坏了孙子,也无力插手。在儿媳想要自己的金戒指的时候,也装作不知道她在要,装傻的看她在那耍花腔。最后母亲面对儿女的不孝没有选择反抗和指责,而是选择了默默的离开自己一辈子用心血铸造的家来逃避现实。这是一个充满包容的母亲,同时也是一个传统的面对儿女的不孝选择忍耐的母亲形象。

3 反抗型

反抗型形象在女性觉醒及自我意识成熟的过程中成为主要类型,有对封建社会的反抗,有对男权文化的反抗。1980年影片《小花》塑造了一个反抗封建社会的女革命者形象;影片《花木兰》塑造了一个替父从军的女性形象,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社会潮流中,女性是没有资格和机会去加入军队保卫国家的,而花木兰的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则体现了其对封建礼教的反抗;而影片《秋菊打官司》描述了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农村妇女,为了替丈夫讨个说法,一直挺着个大肚子奔波在维权的路上的故事,该影片中的女主角秋菊性格执拗,其对村支书道歉的执着

要求,体现了对男权文化的反抗。

4 社会取向型

社会取向型指的是追求在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的形象类型。随着女性的自我解放,逐渐从家庭走向社会,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美丽的大脚》《凤凰琴》《一个独生女的故事》和《隐形的翅膀》等影片都塑造了追求自我价值的女性形象。《美丽的大脚》和《凤凰琴》描述的女性形象都是将自己的人生献给社会事业的伟大女性形象,《一个独生女的故事》和《隐形的翅膀》塑造的是面对生活的打击,不畏艰难,依然努力追求实现自己的价值的女性形象。这些影片中的女性形象都是走出传统文化束缚的新女性形象。

5 问题型

在女性追求自我解放的路上,依然存在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以及男权文化的塑造,因此在影视作品中便出现了各种问题型形象。《十六号病房》的拍摄背景就是医院,女主角常琳是个生理上有病,心理上因父母双亡在挫折中变得冷漠消沉,可以说是一个自身问题型,最终在病友的感染下重新树立了生活的信心。影片《手机》描述的是21世纪伴随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影片中的武月是一个破坏他人婚姻的“小三”形象,而且为了自己的工作不择手段的“坏女人”形象,这是一个典型的社会问题型女性形象。这两个影片中的女性形象既体现了女性自我解放的迷茫,又体现了解放道路的坎坷。

(三)女性形象的影响

伴随社会的变迁,中国女性形象也相应发生改变,由于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那么女性形象的变迁也会产生相应的影响力,本文主要分析其对社会、他者和主体我的影响。

1 对社会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在本质上市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体。①郑杭生先生认为社会具有以下特点: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社会具有整合的功能、交流的功能、导向的功能以及继承和发展的功能。②

通过分析研究这些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不难发现女性的自我意识已经成熟并

①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78.

②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2-54.

向多元化发展,女性在社会上已经成为成为独立的群体。笔者归结对社会的影响主要有:⑴女性群体的觉醒和女性群体的独立正逐渐改变社会群体即男性和女性之间的交往形式和内容,女性群体正逐渐在某些领域享有平等的话语权,有利于社会的有效整合;⑵女性的独立改变了以往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女性出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⑶女性的觉醒和独立改变了社会文化一直以男权文化为主导的状况,女性的声音和文化正在进入社会各领域,促进社会文化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2 对他者的影响

这里的他者指代男性。自从男权制在我国建立以来男性一直处于主导优先地位。布迪厄认为在传统男权文化中男性群体普遍认可的优先权表现在社会结构以及生产和在生产的客观性之中,这些活动建立在生产和在再劳动的一种性别区分基础之上,这种区分给了男人最好的部分。①可见男性在以往一直享受各方面的优先权。近代以来随着生产方式的转变以及我国女性的觉醒,男性在社会中的优先权已经面临女性的挑战。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可以看出,女性已经在很多领域挑战了男性的优先权,并要求平等的权利。这些形象的塑造会给男性群体带来这样一种信息即“女人已经不是以往的她啦”,女人已经由温柔依人的妻子变成了能干的老板,女性将一步步瓦解男性霸权,男性将不得不平等对待女性。

3 对主体我的影响

这里的主体我指代女性自我,影视作品中塑造的各种女性形象一方面让女性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从中发现自己的成长和不足,从而帮助自己进一步解放;另一方面影视作品中的女性会成为女性自我的榜样,从而学习人物的性格和行为特征,以让自己更加符合自己和社会的期望。

四影视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社会学分析以百花奖中的影视作品为例,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影视作品中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的阶段性分析和类型分析,结合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以下是笔者再次从社会学角度对这些形象体现的社会意涵进行的概括性分析。

(一)女性的社会参与与自我实现

社会性别理论认为社会性别是后天形成的,通过遵守后天的各种规范,人们逐渐形成对社会性别的分类和界定,而且人们对性别的认可是会随时间改变的。

①Pierre Bourdieu.La Domination masculine.巴黎:Seuil 出版社,1998. 56.

在不同时期人们对不同性别具有不同的行为期望。

纵观改革以来的影视作品,塑造的女性形象也经历一个有片面向多元的转变。1980年的电影《小花》塑造了一个继续坚持革命的女性革命者角色,说明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性别期望和男性一样,都希望女性能为革命贡献力量;而1981年的电影《庐山恋》这部号称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吻戏的作品,开始塑造追求爱情的新型女性,这时的女性形象反映了社会对女性的新期望,希望女性成为烂漫的纯情小女生,而不再是无性别的坚强的革命者;1985年的影片《红衣少女》描述了面对现实生活不知往哪走的迷茫少女最终找到方向的故事,表明当时社会和女性自身对女性生命价值的思考,对女性自我觉醒面临的困惑和迷茫的引导;1993年的电影《秋菊打官司》塑造了一个为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利苦苦奔波的农村妇女形象,可知这时人们对女性的行为期望是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利,学会在社会中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地位;1999的影片《媳妇你当家》塑造了一个努力创业却遭到丈夫和公公的阻挠,并最终赢得和睦家庭和成功事业妻子形象,这部影片既反映了对新时期妻子努力实现自我,为社会做贡献的新期望,又反映了社会对新时期男性的期望,即男性应该抛弃旧男权思想,支持女性创业;2002年的《法官妈妈》讲述了社会工作岗位上的兢兢业业,奉献自己所有爱心的职业女性,体现了社会对职业女性的行为期望,即希望女性能全身心的投入自己的岗位,能用自己的大爱去关心他人,感化他人。

通过对以上不同时期典型作品的分析不难看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人们对女性的行为期望也随社会变迁而变化,女性也逐渐由无性别进入与男性平等的社会领域去实现自我。

(二)女性的自我解放与维权

女权主义理论共经历了自由女权主义、社会主义女权主义、激进女权主义、多元女权主义及后现代女权主义,但所有流派的思想的出发点是:自从盘古开天地,所有的人,无论男女,都是平等意义上的人,无孰优孰劣之分。因此各流派从不同的角度来批判社会中的男女不平等现象,并努力寻找途径和方法去改变现状。自由女权主义主张通过法律规范的变革来推动社会上的男女平等,争取使用温和的手段和方式改变现状;社会主义女权主义则把男女不平等的原因归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主张通过改变经济制度改变女性地位和形象;激进女权主义把女性的悲惨境遇归因于社会制度,主张推翻旧的不平等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平等的社会制度,来解放女性;多元女性主义集各家之长认为是阶级、种族和性别一起决定了女性的现状,要改变女性的现状应从三者身上一起下手;后现代女权主义则对性别差异提出异议,认为所谓的性别生理差异都是人为的规定,崇尚虚无主义。

笔者结合我国女性形象的发展历程以及女权主义在我国的传播现状,重点用自由女权主义和激进女权主义来进行分析。

中国没有土生土长的女权主义,历史上的女性解放思潮和行动大都和国家民族的解放连在一起,而女性个体的痛楚也烙上了社会和文化创伤的印记。现笔者引用西方的女权主义思想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浅析。电影《小花》、《大红灯笼高高挂》和《寡妇村》都塑造了旧社会下的受到残害的女性,在旧的不平等的社会制度下女性要想活的有自我,只有通过像小花这样拿起武器进行反抗建立新社会来实现,这些思想体现了激进女权主义的核心;电影《秋菊打官司》和《媳妇你当家》塑造的追求与男性平等的话语权和社会地位的女性形象,在促进社会规范改变的情况下获得了自我的实现和他者的尊重,体现了自由女权主义的思想精髓。

(三)女性的自我建构

认识建构理论原是皮亚杰关于学习发展出来的理论,这里笔者引用过来分析中国女性自我认识的发展原因。皮亚杰认为认识既不来源于主体,也不来源于客体,而是来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活动”,主客体的分化、认识的建构都是以“活动”为基础的。在这里“活动”不仅包括有意识的物质活动(但它是个体的),而且包括无意识的本能活动和内化了的活动。因此,可用该理论对女性的自我认识逐渐成熟进行过程分析。该理论认为当主体在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同化外界时,常常会遇到不符合自身认知结构的新特性,此时,主体就会利用自我调节功能对自身的结构进行调节,改变原结构,创造新结构,进而去同化外界。因此,一方面主体依靠其选择功能,同化外界,建构客体;另一方面,当主体格局与外界特性不相符合时,主体又借助于其自我调节功能,顺应外界,创新格局,从而建构自身。这里的主体可以引申为中国的女性,可以这样理解,女性对自己形象的定位是通过自己对社会和他者的认知来确定的,社会和他者的形塑具有引导作用;同时,女性也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改变社会和他者的认知,重塑自己的形象。

改革开放以来的三阶段女性形象由《庐山恋》的单纯、《十六号病房》的迷茫经过《寡妇村》的挣扎、《秋菊打官司》的奋斗到最终《美丽的大脚》的实现自我的嬗变,既有当时社会和他者根据社会历史发展需要而刻意形塑的痕迹,同时也有女性的自我意识多元化的烙印。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影视作品中塑造的女性形象既有社会和他者这些客体对女性这一主体的同化,也有女性这一主体借助影视中的女性形象来向客体展示自己的觉醒和自我的成熟,借助影视中的女性形象来同化社会和他者对女性的看法,形成一个二元互动和相互构建的世界。

结论与讨论

纵观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影视作品中塑造的女性形象的变迁,我们发现影视作品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由无性别逐渐转变为性别主体,由单一的爱情追求者逐渐成长为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者,由传统的依赖者变为坚强的独立者。但不难看出,许多作品中的女性依然受男权文化的束缚,男权制的残余依然在社会各个领域阻挡女性的发展和自我实现。虽然承认男女平等,但在家庭和社会各领域中女性依然处于从属地位,职场中的女性要想获得他人和社会的认可依然很艰难。但影视作品毕竟只是艺术,虽来源于生活,但不免缺少信度和效度。影视作品可以反映一定的社会现实但总参杂一些人们或好或不好的想象。不管怎样,影视作品中独立自主实现自我的女性形象的出现对于现实中女性形象的重构提供了模型,可以产生能动的反作用。女性要想真正改变自己的形象和地位还是得从社会结构入手,通过改变社会结构改变社会性别差异,最终实现自我。

我们还应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影视作品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在鉴赏人之间的流动过程中是充满了歧义性和复杂性的。因而,笔者在文献研究中所描述和揭示的影视作品并由此得到的结论是可以被争议的。

参考文献

[1]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0-239.

[2]童星.现代社会学理论新编[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156-250.

[3]李捷理.社会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78-220.

[4]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1979. 100-151.

[5]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50-134.

[6]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商务印书馆,1981. 11-23.

[7]戴锦华.不可见的女性: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女性与女性的电影[C].当代电影理论文选,

2000.23-25.

[8]张蓉.社会调查研究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6-90.

[9]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54-90.

[10]董新宇.沉默或独语——新近中国电影中的女性[J].当代电影,1996年,05期.3-5.

[11]屈雅君.90年代电影传媒中的女性形象[J].当代电影,1998年,02期.15-17.

[12]戴锦华.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3-25.

[13]李银河.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33-56.

[14]吴小英.当知识遭遇性别[J].社会学研究,2003,(1).2-5.

[15]佟新.女性的生活经验与女权主义认识论[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3).4-6.

[16]佟新.话语对社会性别的建构[J].浙江学刊,2003,(4).17-20.

[17]苏国勋,刘小枫.社会理论的政治分化[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13-533.

[18]艾伦.G.约翰逊.见树又见林[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90-96.

[19] Pierre Bourdieu.La Domination masculine.巴黎:Seuil 出版社,1998.49-58.

[20]Anthony Giddens.Sociology 5th edition.Peking Universiti Press,2009.233-342.

[21] Richard T. Schaefer.Sociology,9e.The McGraw-Hill Companies,Inc,2006.121-230.

文献综述

研究影视作品的社会学者不多,但关于大众传媒的研究和讨论可以说在社会学界并不陌生,作为大众传媒的一种符号形式,大众传媒产生的社会影响便可理解为影视作品的社会影响。关于大众传媒的社会学研究比较有影响力的有早期法兰克福学派主张的文化工业思路,该学派主要是猛烈的批判大众传媒对于人口大众所造成的效应,认为休闲时间也被工业化了,文化的生产已经被标准化,受着追逐利润的欲望的主宰,就像其他工业一样。在一个大中社会里,休闲工业被用来在公众当中诱发合适的价值观念:休闲不再是工作的暂停,而是工作的准备。该学派成员还认为,文化工业以其粗糙滥造的标准化产品普及开来,逐渐破坏了个人进行批判思维、独立思维的能力。

德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哈贝马斯分析了从18世纪初直到今日的传媒演进过程,勾勒了所谓“公共领域”的兴起而后衰退的轨迹。所谓公共领域就是公共论辩的竞技场,可以在此讨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并达成一定的意见。认为公共领域至少在原则上使大家平等地聚在一个论坛里进行公共辩论。但哈贝马斯又指出现代社会中的这种民主辩论已经被文化工业的发展所窒息。大众传媒和大众娱乐的扩张使公共领域在很大程度上变得虚有其表。在议会和传媒中,政治有如走台作秀,商业利益击败了公共利益。“舆论”也不再是通过公开、理性的讨论而形成,不过是操纵和控制的产物。

法国后现代主义作家布希亚是当代最有影响的传媒理论家之一,认为大众传媒,尤其是像电视这样的电子传媒,它们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生活的根本性质。电视不单单是把世界“再现”在我们面前,还越来越界定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

关于女性的社会学研究主要体现为女性主义理论研究,沃尔斯通克拉夫特在《为女权辩护》中指出,虽然女性很温柔,缺乏抱负,有女气的狡黠,但是性别气质的区分是人为的,不是自然的;女性应当服从正义,而不是慈善,应当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她对将女性排除在教育之外和否定女性理性能力的社会后果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我国著名的性社会学者李银河在《女性主义》中指出女性主义的理论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综观女性主义的理论有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女性在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受压迫、受歧视的等级,即女

性主义思想泰斗波伏瓦所说的“第二性”。女性的第二性地位是如此普遍,如此持久。在这样一个跨历史跨文化的普遍存在的社会结构当中,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认知、观念、伦理等各个领域都处于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即使在家庭这样的私人领域中,女性也处于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男权制思想认为,这种男尊女卑的性别秩序不仅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是不会改变的,因为它是自然形成的;而女性主义却认为,这一性别秩序既不是普遍存在的,也不是永不改变的,因为它并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由社会和文化人为建构起来的。在不同的年代和不同的文化当中,男性也受压迫,但是他们是由于属于某个阶级或阶层的成员而受压迫,而不是由于是男性而受压迫。女性则不同,除了因为属于某个阶级或阶层等原因之外,还仅仅因为身为女性而受压迫。由男性铸造的社会将女性视为低下的:她只能通过挑战和改变男性的高等地位的途径来改变自身的低下地位。历史上有许多向统治集团挑战的革命,但是只有女性主义是向男权制本身挑战的。

已有关于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主要有女性主义电影理论,该理论的奠基人劳拉?穆尔维在《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中提出了电影镜头代表的是男性凝视的目光的观点,在这篇文章中,穆尔维的目标非常清楚:她希望把性别差异的问题,放置到围绕着精神分析如何应用于电影研究的争论的中心。她关心的是,通过精神分析,检测女性在电影中作为图像的再现以及与之相伴随的观众位置的“男性化”。目标是相当富于争辩的,正如她在该文序言中所说:“精神分析理论……适合作为一种政治武器,通过它,可以阐明父权制社会中的无意识怎样结构了电影的形式”。

总的看来,目前国内外对女性的研究现状提醒人们:从事该课题研究的学者仍然任重而道远,选择影视作品作为认识、研究我国女性的切入点,大有可为。

谢辞

时光荏苒,转眼大学四年即将结束。我将会怀念往日的求学岁月,感谢四年来给我们解惑传道授业的老师们,感谢曾给过我无私帮助和关怀的同学们,感谢命运使我们相遇又相知。

忙了将近两个月,毕业论文终于完稿,觉得松了一口气。回想当时写论文的过程尤历历在目。起初对论文的题目踌躇不定,最后终于定下来题目又疲于对收集到的资料的整理分析。从对各种影视作品的观看,到百花奖的确定,再到提取与论文主题和目的先关的获奖作品都是费时间和精力的工作。样本确定以后,又困惑于怎样描述和分析这些内容,尤其是在分析过程中对于使用何种理论举棋不定。在此期间我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尹广文老师,正是在他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克服了种种困难顺利完成了这篇毕业论文。与此同时还要感谢在这四年间教导过我的专业老师:想平萍老师、彭震芳老师、张靖老师和张世奇老师。

我的论文可能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我可以问心无愧的说,我已经尽力而为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

摘要:1978年,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如既往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是中国经济发展和道德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关键词: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政策;原因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改革的进程波澜壮阔,成果丰硕。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改革开放的潮流势不可当,成就非凡。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关键性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本文拟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情况展开详细论述。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成就综述 1.1、宏观经济指标全线飘红 1.1.1在经济增长方面,破天荒地实现了长期、持续、快速、平稳增长。 1979年-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在基数大大提高的情况下,比1953年-1978年年均增速6.1%要高出3.7个百分点,年均增速提高了60%。2008年上半年经济增速为10.4%。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已有29年实现了年均增速9.8%。所以,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在中外经济发展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1.1.2在就业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改革以来,我国在就业问题上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就业总量几乎成倍增长;从总的趋势看,不仅控制了城镇登记失业率的上升,而且在2003年-2007年连续5年实现了失业率的下降;实现了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数以亿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1.1.3在国际收支方面,实现了飞跃式的增长。 改革以来,在经济迅速增长的条件下,由于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国际收支顺差呈现出飞跃式的增长。由1982年的62.91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2470.25亿美元;按当年美元价格计算,24年增长了38.3倍,年均增长16.5%。 另外,在物价方面,实现了经济高增长条件下的低度通胀(多数年份)或中度通胀(少数年份)。 1.2、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提升 1.2.1居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这是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来源。 1978年-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增长到13786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33.6元增长到4140元;二者分别增长了6.4和6.2倍。2008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65元,增长6.3%;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528元,增长10.3%。 1.2.2居民消费水平迅速提高。 1978年,全体居民消费水平由1952年的91元增长到184元。但2006年居民消费水平由1978年的184元迅速增长到6111元。1978年-2007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已由2.5亿下降到1479万人。 1.2.3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的提高,是居民物质生活

专题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巨大变化

专题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巨大变化(32页) 考点29. 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 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1978年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是历史的伟大转折?) ①会议恢复了马克思主义路线 ②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③邓小平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3.十一届三中全会意义是什么?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中国从此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4.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①工作重心:经济建设 ②进入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③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改革开放。 5.改革首先从农村展开,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称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有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6.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什么?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何作用? 它极大地激发起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使中国很快解决了12亿人口的温饱问题。 8.开放首先从沿海地区推行。后来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9.对外开放目的作用是什么? 目的:以多种形式吸收外国资本,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扩大对外贸易。(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经济) 作用:①加快了我国发展步伐②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③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④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10.改革开放始于何时何事件?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1.改革开放的作用(意义)何在?(为什么说是成功的?) 正是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也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综合国力也显著增强。 12.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它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 13.对我国对外开放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有哪些? ①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开始对外开放; ②2001年加入WTO,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考点30.了解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奠定新中国外交事业基础的时间和事件分别是什么? 1953年,周恩来总理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意义:奠定了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基础。 4.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5.什么时候开始中国外交活动进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主动、最有利、最活跃的时期? 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政策又有了重大发展,提出了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新战略,赋予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以新的内容。 7. 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新的内容是: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新战略 8.新战略提出的意义:赋予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以新的内容。中国外交进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主动、最有利、最活跃的时期。

浅谈徐克武侠电影中的女性角色

浅谈徐克武侠电影中的女性角色 摘要:在香港这片影视创作的沃土上,徐克凭借自身的独特视角,营造了一个奇幻的"新武侠"世界,掀起了中国武侠电影史上的第三次高潮,人称"徐克时代"。在徐克的武侠电影世界中有很多生动形象的女性人物角色,她们个性鲜明,形象立体,各有千秋,在各自的电影中都有着独特的文化意味和审美价值,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本就精彩的电影又增色不少。 关键词:徐克、女性角色、武侠 导语:在徐克电影里,那些美人们的名字,说起来已经恍若隔世——林青霞、王祖贤、张曼玉、关之琳……在徐克的点石成金手下,一拨又一拨美女在银幕上焕发了绝世风华,让万千影迷牵挂至今。而徐克众多的影片中,这些女性角色在又可区分为几大类别。 一、超现实气质的女性角色 徐克是一个有超现实思维倾向的导演,他的很多电影是超现实的,如《蜀山》系列和一些浪漫主义的武侠片。按徐克以演员写角色的惯例,一些他认为有超现实气质的演员,在电影中被塑造成一些超凡出尘的角色。而什么是超现实气质?其实并不是加法,而是减法,不是比平常人多了某种气质,而是比平常人少了一些气质——少了几分烟火气,几分世俗气。 林青霞正是徐克这种超现实主义的形象的最佳代言人,她的第一个超现实角色并不是东方不败,而是《新蜀山剑侠》中的瑶池堡主,那个恍如敦煌飞天式的神话形象,使瑶池仙堡那个古典浪漫的空间更加可信。可以说,没有林青霞,《新蜀山剑侠》的魅力将大打折扣,相反,《蜀山传》的不如人意之处,在我看来很大程度上恰恰是因为缺少林青霞这样的演员,给予徐克以发挥的空间。犹如《风云再起》失去了林青霞和李连杰,便不能再走浪漫主义的路线一样。 《蜀山传》中张柏芝饰演的孤月大师,其造型上完全是《新蜀山剑侠》中林青霞的瑶池堡主的翻版。以冰清玉洁形象示人的张柏芝,一人分饰掌门孤月大师和弟子李英奇,时而可爱天真、时而温婉华丽,和徒弟玄天宗上演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师徒恋,让人大跌眼镜。在配角林熙蕾完全抢戏的领域内,张柏芝却凭两个角色站稳脚步。 在徐克的其它几部超现实浪漫主义电影中,《东方不败》中的林青霞把徐克的浪漫主义情怀和她自己的表演生涯推向颠峰,其服装造型也可说是美术指导张叔平的代表作品,这个亦男亦女,亦日亦中的形象成为影迷心目中永恒的经典,相反,其结尾的纯女装造型却演得过于华丽俗艳,因为与林青霞本身气质并不吻合。 而《倩女幽魂》中王祖贤饰演聂小倩,她被徐克营造出一种清冷的非人间的美感,聂小倩不但成为徐克电影中不可或缺的亮丽角色,更是香港奇幻电影的骄傲。她最鲜明的标志性镜头就是白衣飘飘,眼神幽怨,把一场人鬼殊途的旷世奇恋演绎得惊天地泣鬼神。徐克眼中的聂小倩是个悲剧人物,她不能和宁采臣牵手未来已为以后作品中女性角色的悲伤收场埋下伏笔,而徐克版的聂小倩也已经秒杀了任何版本。 《新龙门客栈》中塑造了两位武侠世界的女性,金镶玉,这位掌管龙门客栈这个“交换利益的场所”的老板娘,个性泼辣,霸道,老于世故,八面玲珑。武侠之核心在于江湖,江湖之关键在于客栈,客栈之人物在于金镶玉,金镶玉是个不可或缺的核心关键人物,她诡计多端、放荡不羁、风骚彪悍,她的客栈她来操盘,没有她就没有暗藏杀机的龙门客栈,也就没有惊心动魄的武打场面。而林青霞的邱莫言则完全站在她的反面,邱的气质如其笛声一般,清冷出尘,她与周淮安之间是一种更倾向于友情的爱情,特别是两人初见的一幕,那种默契简单的情怀,非徐克不能拍出,相信有很多徐克自己生活的影子在里面。金镶玉是世俗化的,邱莫言则是理想化的,但因为后者塑造的单薄,所以并不如前者给人留下的印象更深。 二、男子性格的女性

影视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分析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影视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分析 专业代码: 050420 作者姓名:田臻 学号: 2009203758 单位:传媒技术学院 指导教师:张琳 2013 年 5 月 30 日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影视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分析 专业代码: 050420 作者姓名:田臻 学号: 2009203758 单位:传媒技术学院 指导教师:张琳 2013年5 月 30 日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论文中不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聊城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相应责任。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2) 前言 (1) 一、中国影视剧中女性角色的转变和发展历程 (1) 二、影视剧中的四种女性角色类型 (2) (一)盖娅类型—大地之母形象 (2) (二)潘多拉类型—女性诱惑 (4) (三)灰姑娘类型—等候“王子”的救赎 (6) (四)花木兰类型—自我救赎的新型形象 (8) 三、新媒体时代影视剧作中女性角色的转变与不变 (10) (一)新媒体对影视剧作的影响 (10) (二)新媒体时代影视剧作中女性角色的转变与不变——以热播剧《后宫甄嬛传》为例 (11) 结语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摘要 在中国影视作品中,女性总是扮演着温柔婉约、体贴入微、相夫教子的角色。他们的这种贤妻良母、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们为之动容,为之惊叹。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地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女性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女性的选择权也大大增加了,她们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自己的生活。这使生活在当今的女性有了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等同于男人的尊严,她们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意愿去争取明天的发展权,对婚姻,对事业,对人生观价值观的看法都由她们自己来主宰。以前那些只有男人拥有的特权之门,在现如今已经不能再把女性阻挡在外。电影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和变相传达,女性如此巨大的改变,自然也逃不过摄影机的镜头。在中国现代的电影艺术中,我们惊喜地从中看到中国女性动人的蜕变,从封闭保守的表达到开放张显的张示,这期间经历了一个不寻常的转变,是值得我们寻味的。 关键词:影视作品;女性角色;新媒体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课题研究阶 段性成果展示 指 问题提出: 改革开放是一次伟大的决策,从改革开放的政策实施以来,为了进一步贯彻改革开放的方针,我国又提出了一个又一个具有跨时代进程的政策,使我们的国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从离我们最近的身边事就能过看出这三十年来祖国的腾飞与富强。或许出生在这个幸福时代的我们对这一切的变化感受的并不深刻,可我们的父母却是在这三十年中成长起来的,对这三十年的变化感受颇深,那么,三十年来主要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提出设想: 通过本次小组同学之间的调查研究以及研究性学习报告成果交流,使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质疑能力及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出最终方案: 分组查阅网络及书籍资料、采访调查,整理出相关材料,写一篇有关阐述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的小论文。并以课件形式展示研究成果。 研究步骤: 提出问题——收集资料——调查采访——总结展示成果——反复修改——得出结论。 准备工作一: 把小组分为3个小队采访调查、搜集整理资料: ⑴张云云、潘娅:改革开放以来日常生活的变化 ⑵周玥玥、夏子雯、成鹏、王艺:改革开放以来科技方面的变化 ⑶祁东格、王荣昇、周楠、朱雯:改革开放以来通信方面的变化 准备工作二: 每位同学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小论文,并以课件形式准备展示研究成果。 成果展示: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现在已有整整三十年的光景,在这三十年中祖国经历了风风雨雨取得了不少的成就。经过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与实施,在改革开放的这三十年中,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从建湖周边的乡村及城市的社会调查中就可以得到不少的答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变化 转眼之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早已有了32个年头了。在这32年当中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大家都知道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新的伟大革命。不错,要是没有当初的邓小平一声令下喊出来改革开放的口号,谁又能知道今天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呢? 首先,改革开放使得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沿海地区,从南到北,形成了广阔的前沿开放地带,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建立了以珠海为中心的经济特区,使工业规模显著扩大,产业结构渐趋合理,所有制结构日益完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形成了行业分类广泛、技术含量较高、外向度突出的工业格局。按照近几年统计显示,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达246.97亿元,比1978年增长8.1倍,平均每年递增11.7%增长. 改革开放不仅仅使国内的生产总值达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也使得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推行了以家庭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村经济由单一的农业生产发展为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农工建运商服综合经营的新局面。农民们的大力发展畜牧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畜牧业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容忽视的就是中国的工业的建设,充分发挥了工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为全市经济发展起到了主导作用。 中国通过调整工业结构解决轻重工业的比例失调问题,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上了正确的道路,从而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且还可以促进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进一步的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 其次,,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自从2001年中国申请加入WTO组织来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发生了不可忽视的变化。紧接着就是2001年中国的申奥成功2001年7月13日北京时间22:00,万众瞩目的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终于在莫斯科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中揭晓。萨马兰奇雄浑的宣告声中只有一个名字:BEIJING! 中国北京凭借其过人的优势,完美的陈述报告,在五个2008年奥运会申办城市中脱颖而出,夺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也是世界给中国最大的肯定。之后神州五号,六号乃至七号的升天,是中国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都证明了中国无论是在经济上面还是在科技上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一切的一切都证明中国不再是停留在1840年鸦片战争时期那个任人宰割的中国了。 再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城乡居民和城镇职工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吃的方面,人们由量的满足向质的方面提高,人们饮食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并趋于优化。我国商品早已告别短缺,进入物质资料相对丰富的年代,七、八十年代“吃粮凭供应,副食要票证”的状况一去不复返了,人们的生活消费总量增加,在质量上面也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定(完整)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浅析21世纪中国影视作品中 女性形象塑造 姓名xxxxxxx 学号01234567890 专业班级新闻学08(本) 所在学院新闻系 指导教师(职称)朱春风(教授) 二○一二年四月三十日

浅析21世纪中国影视作品中女性形象塑 造 摘要 踏入21世纪以来,中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转变传统的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当这种文化改变时,生产力也随之改变。电视开始成为生活必需品,电视剧也逐渐成为日常生活一部分。而电视剧中的女性形象塑造逐渐走向饱满化和多样化,女性意识不断壮大。其改变源于复杂的原因:女权运动的传入造就了先驱者,而21世纪生产力中男女比例大幅度攀升也是其因。只是由此伴随而来的又是另一种社会观。 关键词:女性形象;影视作品;女权主义;审美象征

Analysis of the 21 century China movie and television products of female images Abstract In the course of founding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in the 21 century China has changed its tradi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embarked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oad. When the culture shifted, production capability modification shifted with it. Televisions become a requirement of life. TV play are becoming a part of our everyday life. Female iamge in TV gradually also plump and diversification. Female consciousness growing. The change from complex reasons:The feminist movement was created pioneer,In 21 century, the proportion of men to women in a sharp increase in productivity.Only thus is accompanied and come is another kind of view of society. Key words: Female image; Movie and Television Products; Feminism; Aesthetic Symbol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变化

我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国家统计局连日来发布的改革开放3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表明,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30年来,我国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实现了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赢得了我国在国际经济社会影响力和地位的空前提高,中国经济社会的面貌从此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经济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形成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区域梯次开放的格局,实现了从贸易到投资、从货物贸易到服务贸易领域不断拓展的开放格局。 1、我国GDP从世界第十升至第四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 1978年,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645亿元,在世界主要国家中位居第十位。人均国民总收入仅190美元,位居全世界最不发达的低收入国家行列。1979年至2007年,GDP年均实际增长9.8%,不仅明显高于1953年至1978年平均增长6.1%的速度,而且也大大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平均增长3.0%的速度。 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至2007年的249530亿元。其中,从1978年上升到1986年的1万亿元用了8年时间,上升到1991年的2万亿元用了5年时间。此后10年平均每年上升近1万亿元,2001年超过10万亿元大关,2002年至2006年进入高速增长期,平均每年上升2万亿元,2006年超过20万亿元。在此基础上,2007年一年又增加3.76万亿元。 经济总量的加速扩张大大缩小了我国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稳步提升,由1978年的第十位上升到目前的第四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折合成美元,我国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2801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23.7%、日本的74.9%、德国的99.5%,分别比1978年提高17.2、59.7和78.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也有明显上升,1978年为1.8%,2007年提高到6.0%。 2、我国跃居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巨大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巨大变化 心理健康教育 院系:日本语学院 年级: 2009级 班级: 11班 班内序号: 05 姓名:张帅 2010年2月1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巨大变化 张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变化世界感叹。期间,领导人的正确领导,国人的共同努力,战略方针的高效有力,等等,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打下基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2008年面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阻击在脚下!当然,在教育、科技、航天等领域,中国的进步,有目共睹! 下面,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进行一下简单的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的八大成就 (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 (2)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3)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 (4)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 中国的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政府主导、大力投资和不断强化的工业经济使中国经济增长一直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社会经济取得全面进步 (5)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1978年中国人均GDP为381元,按照1980年1美元兑换1.53元人民币汇率计,约合14 9美元。2007年中国人均GDP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 (6)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197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只有16.5万,占当时中国人口总量96259万的0.0171%。2006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达到377.5万,占当年中国人口总量131448万的0.2871%,30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影视作品中对女性形象的型塑

绪论 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长河中一直流淌着“男尊女卑”的暗流,女性一直处于附属地位,历史的发展被写成男人的丰功伟绩,而女性则被冠以“祸水”的污名,成为历史的“缺失者”。在推翻封建社会的革命和建设新社会中,女性被从历史中发掘出来并被塑造成无性别的“革命者”。改革开放以来,女性开始慢慢重塑自己的性别认同,但此时女性的性别认同是女性的自觉还是依然被社会建构?笔者通过电影这一为大众喜爱的传媒符号来进行社会学分析。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的瓦解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及完善,作为生产力的一部分,女性群体的社会参与不断扩大和深化。中国女性在经历了被男权文化忽视、污名之后,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变迁开始引起男权文化的关注,同时伴随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女权主义思想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女性群体也逐渐觉醒并使自我意识逐渐成熟。但在女性群体在社会各领域大显身手的同时,男权文化也不免有所恐慌和担心,所以在女性自我解放的过程中也有男权文化的女性形象的形塑。鉴于以上分析,笔者希望从社会学角度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的比较分析来揭示和描述女性的自我认识发展轨迹及规律,并进而了解转型期社会结构及文化变迁。 (二)概念界定 在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之前,有必要对影视作品、女性形象和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这些概念进行界定,以明确研究对象和分析单位的各方面情况、性质、特点、程度和规模。 1 影视作品 影视作品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可具体为电影和电视剧的合称;电影作品是一种以现代科技成果为工具与材料,运用创造视觉形象和镜头组接的表现手段,在银幕的空间和时间里,塑造运动的、音画结合的、逼真的具体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的现代艺术作品。①在这里由于研究的需要电影作品代指电影作品。 2 女性形象 女性形象亦为一个综合性概念,要明白其内涵需先明白形象的定义。形象,亦作“ 形像”。指文学艺术区别于科学的一种反映现实的特殊方式。即作家从审 ①电影百科[EB] ,https://www.360docs.net/doc/6e6449268.html,/view/2382.htm,访问时间2011年4月1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增长,中国也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国的收入差距不断加剧,很多学者在缩小收入差距问题上做出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但我国仍然面临着较大的挑战,本文着重梳理了近年来各个学者对于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针对性地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增长,“中国奇迹”不仅使中国的GDP?名跃居世界第二,同时,也切实的提升了国民的整体福利水平,然而在经济的高增长下,基尼系数居高不下,自1995年,我国基尼 系数便已达到0.45 ,超过了0.4世界警戒线,其后,基尼系数更是不断攀升,甚至在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的《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4》中称,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达到0.73 ,收入分配两极化在我国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收入分配的定位 国外学者对于收入分配的定位存在不同的认知,对于如何实现分配公平存在一定的分歧,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结果平等和过程平等,其中过程平等包括机会均等和规则公平,丁伯根的《生产、收入与福利》1中“公平的收入分配必须使每个人的福利相等”和罗尔斯的《正义论》2中的“社会经济和财富的分配应有理由有社会之最不利成员的最大 利益”,主要体现了对结果公平的阐释,其次是机会均等,主 要是指分配的过程是否公平,即每个人获取物质资源的起点是一致的

3,而规则公平是有哈耶克提出的,主要是指资源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具有相同的基本权利。 我国的分配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经济效率是初次分配领域中的现实要求” 4,因此,初次分配更注重过程公平,而在再分配领域中更注重结果公平。 二、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存在问题的内在机理 改革开放后,我国相继提出了“先富带动后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等理念,这大大解放了我国各个行业的生产力,打开了收入流动的渠道,然而,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资本和财产不断积累,一部分人确实先富了起来,收入分配的差距不断加剧,对于其形成的内在机理和现状,很多学者做出了解释。 (一)部门之间和城乡之间的收入分配 部门之间和城乡之间的收入分配不平衡,是我国收入分配体系面临的两个层次上的问题,其实质上是要素在不同的部门之间和城乡之间的流动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其中,部门之间主要是政府、企业和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制度,其分配格局的最优解是国富民强,但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资源不足,体系不健全,往往会出现国富民不强或国不富民强等单一优解等情况,收入在部门之间的分配状况影响着国家建设的积极性和社会的稳定性,更进一步的讲,是国家建设需求与个人享受需求的博弈;而城乡收入分配则是城市化的发展和城乡建设上的平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蓬勃发展,在发展经济学中,存在着梯度发展的动态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变化 班级:软件+土木082班学号:姓名:崔悦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祖国母亲彻底摆脱了被压迫的境地,中国这头东方睡狮开始慢慢觉醒,但却步履维艰,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30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中国的经济成就不仅写在了中国历史之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过去25年全球脱贫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归功于中国!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30年!自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华民族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97年香港回归,99年澳门回归;1998年面对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对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阻击在脚下!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的30年!从1979年远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卫星顺利返回,中国航天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2008年,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成为了现实! 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的30年!1984年许海峰摘得中国奥运首枚金牌,自此之后,中华体育健儿奋勇争先:2000年悉尼奥运,中国代表团收获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奖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绩;04年雅典,中国军团更是将金牌总数扩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2位!2008年8月,奥运会在北京举办,中国军团获得51枚金牌,100枚奖牌,位列金牌榜第1位,成为了真正的体育大国! 中国的变化是一个历史性的尝试,其从前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性、深度、广度和开放性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一划时代的尝试将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最重要的一步。从历史的长远观点来看,这只是走完了第一步,改革进程的路还很艰难,任重而道远。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变化之大,举世瞩目。如何借鉴30年成功的经验,牢牢把握改革和发展的主动权,这是纪念改革开放30年,需要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其中,改革的“变”与“不变”最值得研究。 邓小平曾多次用“变”与“不变”指明改革的本质和前途,比如,他在1980年指出,在党和国家的工作“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形势下,坚持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动摇了中国就要倒退到分裂和混乱,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再比如,他在1984年分析改革形势时说,“最大的不变是社会主义制度不变”。此外,他还预言:这个“变”与“不变”的问题,“是人们议论纷纷的问题”,

岩井俊二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岩井俊二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摘要】自20世纪60年代起,日本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但是同时期的日本电影却步入了低谷,开始了长达十年的衰退期。一直至上世纪70年代后期,日本电影显露出全面复苏的状态,伴随着“日本新电影运动”,日本电影开始在亚洲电影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并逐渐将自己的影响扩散到了全球各地。在这个过程中,岩井俊二凭借其清新却黯淡、阳光却忧伤的影像风格与细腻、耐人寻味、富有深意的诗意表达成为了“日本新电影运动”中的佼佼者,并以自己对于人生、青春、友情、爱情的思考,逐渐成为日本影坛的中流砥柱。在岩井俊二的《情书》《花与爱丽丝》《关于莉莉周的一切》等优秀电影作品中,与众不同的特点是他的主人公通常为女性,并在对人物的描绘中赋予其富有深意的隐喻以及对生命内涵的探索。本文将岩井俊二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作为研究对象,针对这些女性形象的人物角色与艺术内涵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岩井俊二电影中独具魅力的艺术内涵。 【关键词】岩井俊二;女性形象;女性主义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4-0125-02

在影片中,导演岩井俊二将他对于人生、青春、友情、爱情以及生命的探索与思索融入到了电影的女性角色中。《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中的栖川彻子与荒井花、《四月物语》中的榆野卯月、《情书》中的渡边博子以及《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的久野与青猫等女性角色并不是传统男性电影中的花瓶式角色,而是一个个实实在在、拥有各自人生的年轻女性。在岩井俊二的电影故事中,她们以强烈的主体性试图在纷扰繁复的社会与生活中找到友情与人生的意义,这种单纯的青春时光中蕴含的清新与黯淡、阳光与忧伤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位观众。 一、岩井俊二电影中的女性形象概述 (一)岩井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内涵 当我们揭开岩井俊二的电影面纱,去仔细体会其电影世界中的女性角色时,便能够感受到岩井俊二的作品中女性角色内在所蕴涵的强大力量。在他的电影中,女性角色既非传统男性电影中那种花瓶式的角色,只提供审美上的愉悦感,而失去了叙事的推动作用,成为游离于故事之外的无关紧要的角色,也非那种超脱了女性身份的角色。无论是《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中的栖川彻子与荒井花、《四月物语》中的榆野卯月还是《情书》中的渡边博子,她们并没有抛弃自己的女性身份,成为一种性别模糊化的角色,从而在故事中同占据主导地位的男性进行博弈甚至搏斗。在岩井俊二的描绘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 “再不实行改革,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就会被葬送。”30年前,一个伟大领袖,一个中国新时期的设计者——邓小平代表亿万人民,顺应历史潮流,打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中国从此走向世界,世界从此认识中国,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也从此开始……对改革开放前后人民生活的变化进行的讨论,我们主要从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几个方面的改变进行归纳。 1.衣:由穿暖到个性化 改革开放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供应严重匮乏,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且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单调。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色的海洋”. 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质的丰富和思想的解放,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不少人穿上名牌服装或时装,服饰已不仅仅是御寒的工具,更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近30年来,城乡居民消费生活变化最快、最大的是服装。不仅衣着数量大幅度增加,而且穿着质量明显提高,服装功能也由过去的单纯遮体御寒演进为体现个性化的审美意识与塑造自我形象。 2.食:由吃得饱到吃得好. 改革开放前,食物匮乏、单调,人们的营养严重不足,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改革开放后,十几亿人民的吃饭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改革开放后,十几亿人民的吃饭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人们不但能“吃饱”,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这一变化,首先表现在粮食消费比重下降,表明人民不再为吃饱而发愁。在主食消费比重下降的同时,副食特别是动物性食品消费的比重明显提高,在对原粮消费相对下降的同时,对加工食品特别是风味、疗效、方便食品的消费上升。 3.住:由拥挤到舒适宽敞. 改革开放前,人们的居住条件较差。改革开放后,不仅人均居住面积大,而且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明显的改善,城镇居民住房,由缺房、拥挤逐步向比较宽敞、比较舒适方向发展。住房的质量和配套性也不断提高。 4.行:由闭塞受限到舒适快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交通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铁路、公路和航线的增长都很快。由于经济条件的好转和假期的延长,出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除乘火车外,乘坐飞机也不是稀罕的事了,开私人汽车出行的人也占一定比重。随着各种运输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交通建设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基本形成以铁路为骨干,公路、水运、民用航空组成的综合运输网。 5.用:由物资紧缺到琳琅满目. 改革开放前,代表着当时生活水平的“四大件”是缝纫机、自行车、手表和收音机。改革开放后,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话、电脑、手机已相当普及。城乡居民的用品消费,呈现出以非耐用消费品为主向以耐用消费品为主,以日常生活用品等生存资料为主向彩电、冰箱、空调、微机等发展和享受资料为主,以功能单一、低档用品为主向高科技、多功能中高档用品为主转化的趋势。 6.通讯:由鸿雁传书到人远天涯近 截至目前,中国固定电话用户已达3.6亿多,移动电话用户总数接5.7亿,已成为全球移动电话用户规模最大的国家。如今,无论走到国内哪个大中城市,电话可以直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7.娱乐生活方面:从一年难得看上几回的露天电影,到个性化的家庭影院;从收音机中收听

张艺谋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张艺谋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张艺谋早、中、后三个不同创作时期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得出她们的共性,并阐述她们之所以如此让人难忘的原因。从张艺谋三个时期的作品中不难看出,其中的女性形象是不断淡化的,从早期以女性为主角的“女性电影”的创作模式到后期中国历史题材影片的商业制作模式,其女性意识是不断减弱的,这与张艺谋的创作思路变化有关。文章后部分将重点研究张艺谋创作思路的变化。 关键词张艺谋电影;女性形象;时代精神;创作思路 在近二十年中,张艺谋是站在中国电影最前沿的人物之一。他与陈凯歌、田壮壮等一起成就了“中国电影第五代”。这位被美国《娱乐周刊》评选为当代世界二十位大导演之一的中国人,成为中国电影文化的一面旗帜。从《红高粱》《菊豆》到《一个也不能少》《满城尽带黄金甲》,二十年的创作历程中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这些个女性形象,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蕴涵着一种深厚的民族意蕴和浓郁的民族特色,一种明显的女性意识。这是张艺谋影片的魅力所在。研究其影片中的女性形象对研究张艺谋创作思路的变化有重要意义。 一、张艺谋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从张艺谋1987年导演的第一部电影《红高粱》开始,巩俐就走入了人们的视线。其后,《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等五部影片的女演员都是她。可以说,张艺谋早期电影的女主角只有巩俐一个。巩俐符合中国传统审美观,乌黑的头发,明亮的眼睛,绚烂的笑容,健康的肤色,在传统中带点野性的美,令人敬畏又心动。《红高粱》中红轿子里身穿红嫁衣的九儿,美丽又倔强的神情不知俘虏了多少观众的心。1990年,巩俐凭借《菊豆》这部影片扬名海外。那时的巩俐就像是一匹马驹,以她出色的演技和爆发力,表现出了菊豆的愤懑、骚动,以及畸形的反抗。《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里的上海歌女小金宝,烫着时髦的大波浪,眼神妩媚,风情万种。《大红灯笼高高挂》里的颂莲,初到陈家时是清纯的,不谙世事的少女,成为四姨太后,她虽穿着华贵,却时时处于忧虑争斗当中,她的反叛和好胜最终酿成悲剧。《秋菊打官司》中的秋菊是挺着大肚子,操着浓重乡音的农村妇女,土里土气,执着可爱。巩俐在片中无论是从外形还是从内在都赋予了角色真实生活

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增长的格局与特征

以1978年的改革开放为界,新中国建立至今的六十周年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的发展阶段。而按照经济增长的长短期变化特征,经济运行可以分为短期经济波动和长期经济增长。本节将从这两方面对中国经济运行的特征进行剖析。 (一)短期经济波动的特点 根据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按照从波谷到波谷或波峰到波峰的划分方法,睢国余和蓝一(2005)将80年代以来至今的经济运行划分为三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和一个正在经历的周期。按此方法,新中国建立至今的六十周年共包含13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其中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有8个,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有5个;这13个周期又包括7个基钦短周期(Kitchin Cycle)和6个朱格拉中周期(Juglar Cycle),见图1。根据所观测的经济周期波动的形态,可以大体获知建国六十周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 图1 1949-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变化[1] 首先,经济波动逐渐趋于缓和。从波动幅度这一角度,我国经济正从“激烈”向“缓和”的方向过渡,大起大落的经济增长状况逐渐改观。1949-2009年共经历两次波动幅度较大的经济周期,一次是1958年-1961年的大饥荒时期,经济增长率由1958年的22.4%(按当年价格计算而得,下同)急剧下降到1961年的-16.3%,下降幅度为172.8%;另一次是1994-1999年由通货膨胀向通货紧缩转变的波动期,经济增长率由1994年过热时点的35%下降到1999年的6.2%,下降幅度为82.3%。除此之外,经验所观察到的结果是,1949-1993年的经济波动幅度总体而言也相对较大,而1999年至今则相对较为缓和,经济增长率基本保持在14.4%的平均水平。 其次,经济运行逐渐趋于平稳。从周期数量和长度这一角度,我国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包含8个经济周期,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则只包含5个周期,而且这5个周期中只有1个是基钦短周期,而有4个是朱格拉中周期。周期数量的多少和长短反映了经济运行的平稳程度,基本经验是:周期数量越少,长度越长,则经济运行越平稳,反之则反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经济运行正逐渐向“平稳的经济发展”的政策目标迈进。 最后,2009年正在开始新一轮的经济周期。演变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国际金融危机不仅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消极影响,也对我国经济造成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冲击。这些冲击主要表现在:外部需求降低、出口面临更大的压力、经济高速增长将难以实现。在这种新形势下,考虑到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滞后效应,各大机构纷纷调低中国高速经济增长的预期,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9和2010年两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7.5%和8.5%。不管是从现实宏观经济数据,还是从权威机构的预测值,我们认为,2009年将开始新一轮的经济周期,并极有可能在2012年达到这一周期的波峰。 (二)长期经济增长的总量和结构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