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的应用教案示例
杠杆的应用 教案
杠杆的应用刘韶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与等臂杠杆。
2.能从常见工具中辨认出杠杆,并指出其属于哪一类杠杆。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作图法,建立直观物理图形,对实际杠杆进行分类。
2.通过对三种杠杆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杠杆图示,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
2.通过杠杆在实际中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教学重点:杠杆的分类及判定教学难点:对生产、生活中常见杠杆进行分类教学准备:天平、镊子、剪刀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及引入1.当杠杆平衡时,动力一定等于阻力吗?2.什么情况下使用杠杆能够产生巨大的力?以撬棒为例,师生确定其五要素。
二、新课1.讲述三种杠杆师:在使用撬棒撬石头时,通常人们所用的动力比石头给撬棒的阻力要小,为什么?生讨论回答,师结:因为F1L1=F2L2,而L1>L2,所以F1<F2,产生了省力效果。
总结:省力杠杆(F1<F2)――L1>L2费力杠杆(F1>F2)――L1<L2等臂杠杆(F1=F2)――L1=L22.分析实际的杠杆(1)思考:根据什么来判断一个杠杆是省力还是费力的?怎么判断?生讨论回答,师结:找力臂,并比较力臂的大小。
(2)学生活动:逐个分析教材P194图13-5中四个杠杆并分类。
(事先在黑板上作好以上四个杠杆示意图,指名作出力臂,并写明是哪种杠杆,师巡视指导)(3)点评,纠正,强调力臂的确定。
(4)师:省力杠杆的优点是明显的,但使用费力杠杆有什么好处呢?以缝纫机踏板和撬瓶盖的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总结:费力杠杆:虽然费力,但省距离。
省力杠杆:虽然省力,但费距离。
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距离。
(5)引导学生针对具体实物,如镊子、剪刀等工具进行观察、分类。
思考:踩缝纫机踏板感到费力时,脚往前放好,还是往后放好?用镊子夹东西时,怎样能夹得更紧?3.天平和秤(1)观察天平实物,指名说说其五要素,并分类。
教案示例·杠杆的应用
教案示例·杠杆的应用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杠杆的定义和分类;2. 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3. 能够运用杠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2. 利用数学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杠杆的定义和分类;2. 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难点:1. 杠杆的平衡条件的推导;2. 运用杠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教学PPT;2. 杠杆模型或图片;3. 实验器材:钩码、杠杆尺、支架等。
学生准备:1. 预习杠杆的相关知识;2. 准备好实验器材。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5分钟)1. 利用PPT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杠杆?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板书。
环节二:探究杠杆的分类(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杠杆模型,提问:杠杆有哪些分类?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板书。
环节三:学习杠杆的平衡条件(15分钟)1. 教师讲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引导学生理解并记忆;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总结杠杆的平衡条件。
环节四:实验探究(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2. 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杠杆的平衡条件。
环节五:应用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提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杠杆原理解决问题;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杠杆的相关知识;2. 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模型和实验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杠杆、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运用杠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全面的提升。
《杠杆》教案(通用6篇)
《杠杆》教案(通用6篇)《杠杆》篇1详细介绍:杠杆教案示例(一)教学要求1.知道什么是杠杆。
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
2.知道有关杠杆的一些名词术语。
理解力臂的概念。
会画杠杆的力臂。
3.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教具:抽水机模型、切纸用小铡刀、剪刀。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杠杆和支架、钩码、尺、线。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由学生阅读课本第十三章前言部分,引出本章学习内容。
教师指出,常用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
由学生阅读本节开头的大问号后的一段。
并参阅图13�23、图13�24,图13�25说明杠杆在我国古代就有了许多巧妙的应用。
引出杠杆一节。
“板书:第十三章简单机械一、杠杆”二、进行新课1.什么是杠杆?提问:如何用一根硬棒撬起一块很重的石块?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并结合课本图13�2甲或出示事先画好图的小黑板讲解。
给出杠杆的定义。
教师指出: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这是杠杆的特点。
杠杆有直的也有弯的。
观察和演示:抽水机的手柄、切纸的铡刀、剪刀都是杠杆。
观察装置中哪个硬棒在力的作用下绕哪个固定点转动。
板书:“1.什么是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2.描述杠杆的几个有关名词术语(1)教师以讲什么是杠杆时所画的撬杠撬石头的板图为基础,边讲下列名词边在图中规范标画出三点、两力、两臂。
并板书写出各名词及其定义。
板书:“2.名词术语:”支点:杠杆(撬杠)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标出。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画出力的示意图,用字母f1或f动标出。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画出力的示意图,用字母f2或用f阻标出。
注意: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方向相反,但它们的方向不一定相反。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1或l动标出。
(简介力的作用线概念。
)教师说明力臂的画法:首先确定杠杆的支点,再确定力的作用线。
然后使用直角三角板画出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垂足要落在力的作用线上,符号指明哪个线段是力臂,并写出字母l1或l动。
杠杆的应用教案设计
杠杆的应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杠杆的概念,掌握杠杆的五要素: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支点。
(2)学会使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实际问题,解决简单的杠杆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2)运用合作交流,探讨杠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杠杆的概念及五要素。
(2)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杠杆平衡条件的推导。
(2)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杠杆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具:(1)杠杆实验器材:杠杆、钩码、滑轮等。
(2)教学课件。
2. 学具:(1)学生分组实验器材。
(2)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复习相关知识: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合成与分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生活中有哪些杠杆现象吗?2. 新课导入:(1)介绍杠杆的概念及五要素。
(2)讲解杠杆平衡条件。
3. 实验探究:(1)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杠杆的平衡条件。
4. 应用拓展:(1)举例说明杠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学生练习:运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杠杆的概念、五要素及平衡条件,并能运用杠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学生分组实验,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检查他们对杠杆概念和杠杆平衡条件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操作和记录能力,以及他们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3. 练习册: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评估他们运用杠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延伸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从业者,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深入了解杠杆在工程、物理等领域的应用。
2. 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探究,如调查生活中常见的杠杆现象,拍摄照片或视频,进行展示和分享。
杠杆的应用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杠杆的概念及其分类。
- 学生能够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计算,验证杠杆原理的正确性。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 学生学会运用图表、公式等工具分析杠杆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兴趣。
-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杠杆的概念和分类。
2. 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 = 阻力×阻力臂。
3. 杠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学生。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杠杆模型或实物。
3. 计算器、白板、粉笔。
4. 学生分组实验材料。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 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杠杆现象(如撬棍、剪刀等)引入课题。
2. 讲解杠杆的概念和分类- 利用课件展示不同类型的杠杆(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
- 通过图片和实例讲解杠杆的五个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3.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杠杆在不同情况下(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变化)的平衡状态。
- 引导学生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 = 阻力×阻力臂。
4. 应用练习- 给出几个生活实例,让学生运用杠杆原理进行分析和计算。
第二课时1. 复习上节课内容- 学生回顾杠杆的概念、分类和平衡条件。
2. 深入讲解杠杆的应用- 通过课件展示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杠杆原理在机械、建筑、医疗等领域的应用。
- 分析杠杆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3. 实践活动- 学生分组设计一个利用杠杆原理的简易工具,并制作出来。
- 分组展示并讲解自己的设计思路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4. 总结与反思-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强调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杠杆的应用教案示例
杠杆的应用教案示例一、教学目标•了解杠杆的概念和原理•理解杠杆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影响•掌握杠杆的计算方法和相关公式•能够应用杠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二、教学内容1.杠杆的概念和原理•介绍杠杆的定义和基本原理•解释杠杆的分类和工作原理2.杠杆的应用场景•展示杠杆在物理、工程、金融等领域中的应用实例•分析不同杠杆对系统的影响和调节能力3.杠杆的计算方法•讲解静态平衡条件下的杠杆公式及其推导过程•演示如何利用杠杆公式计算实际问题4.杠杆的实际应用案例•提供几个实际问题,如杠杆放大器、杠杆平衡、杠杆比例等•引导学生使用杠杆原理解答问题,并进行讨论和分析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介绍杠杆的概念、原理和应用2.实践演练:让学生进行杠杆计算和实际应用案例分析3.小组讨论:分组进行问题解答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四、教学流程1.导入(5分钟)•引入杠杆的概念,让学生思考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2.知识讲解(20分钟)•介绍杠杆的定义和基本原理•分类和工作原理,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杠杆的应用场景3.实例分析(25分钟)•展示不同领域中的杠杆应用案例,让学生观察、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杠杆对系统的影响和调节能力4.杠杆计算(20分钟)•讲解杠杆公式及推导过程•演示如何利用杠杆公式计算实际问题•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练习和演算5.实际应用(30分钟)•提供几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使用杠杆原理解答•分组讨论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并展示给全班6.总结(10分钟)•总结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强调杠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重要性•鼓励学生继续思考和应用杠杆原理解决问题五、教学评估•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进行观察和评价•对学生在杠杆计算和实际应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进行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报告等形式进行评估六、教学资源•杠杆的概念和原理讲义•杠杆应用案例集•杠杆计算练习题集七、拓展阅读•《杠杆原理与应用》•《杠杆增长:如何撬动你的才能》注意:以上教案为示例,具体教学内容和流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拓展。
杠杆的应用教案设计
杠杆的应用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杠杆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3. 能够运用杠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杠杆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1. 杠杆的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PPT或黑板。
2. 教具:杠杆模型或图片。
3. 练习题。
教学过程:第一章:杠杆的定义和基本概念1.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杠杆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杠杆的作用和定义。
1.2 教学内容1. 杠杆的定义:介绍杠杆的概念,即能够在固定点旋转的硬棒。
2. 杠杆的分类:根据力臂的长度关系,分为一、二、三类杠杆。
3. 杠杆的基本要素:支点、力点、负载点。
1.3 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讨论,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杠杆现象。
2. 填空题:请根据定义,填写下列空格:杠杆是一能够在固定点旋转的____,它包括支点、力点和____。
第二章:杠杆的平衡条件2.1 导入通过实验或教具,演示杠杆的平衡状态,引导学生思考杠杆平衡的条件。
2.2 教学内容1. 杠杆的平衡条件:力矩平衡,即力与力臂的乘积相等。
2. 力矩的概念:力臂与力的乘积。
3. 杠杆平衡的判断方法:根据力矩平衡原则,判断杠杆是否平衡。
2.3 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杠杆平衡的条件。
2. 判断题:请判断下列杠杆是否平衡,并说明原因。
第三章:杠杆的应用3.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利用杠杆原理解决问题的例子,引导学生了解杠杆的应用。
3.2 教学内容1. 杠杆的应用实例:如撬棍、剪刀、钳子等。
2. 杠杆原理在生产中的应用:如机械杠杆、滑轮组等。
3. 杠杆原理在人体运动中的应用:如骨骼、肌肉系统。
3.3 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讨论,举例说明生活中利用杠杆原理解决问题的例子。
2. 应用题:请运用杠杆原理,计算并解答下列问题。
第四章:杠杆的计算4.1 导入通过展示杠杆计算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了解杠杆计算的方法。
4.2 教学内容1. 杠杆的计算公式:力臂与力的关系,负载臂与负载的关系。
教案示例·杠杆的应用
教案示例·杠杆的应用教学目标:1. 理解杠杆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3. 能够运用杠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杠杆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1. 杠杆的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
2. 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计算和推理。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教学道具:杠杆模型、钩码、平衡尺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杠杆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见到的杠杆例子。
2. 展示杠杆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杠杆的基本结构。
二、杠杆的分类(5分钟)1. 讲解杠杆的分类:一阶杠杆、二阶杠杆和三阶杠杆。
2. 展示不同类型的杠杆模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体会不同类型杠杆的特点。
三、杠杆的平衡条件(10分钟)1. 讲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力与力矩的平衡。
2.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或思考,发现和总结杠杆的平衡条件。
3. 举例说明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应用,如天平、撬棍等。
四、杠杆的应用(10分钟)1. 讲解杠杆的应用:力的放大和方向的改变。
2.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或思考,了解和掌握杠杆的应用原理。
3. 举例说明杠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剪刀、钳子等。
五、解决问题(10分钟)1. 给学生发放实际问题案例,让学生运用杠杆原理解决问题。
2. 引导学生进行计算和推理,解决实际问题。
3. 讨论和分享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了杠杆的基本概念、分类、平衡条件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思考,深入理解和掌握杠杆的原理和应用。
结合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计算和推理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杠杆的力臂和力矩(10分钟)1. 讲解力臂的概念:力臂是力的作用线到杠杆支点的垂直距离。
2.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或图示,理解力臂的确定和计算方法。
3. 讲解力矩的概念:力矩是力与力臂的乘积。
4.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或思考,了解力矩的作用和计算方法。
2023最新-《杠杆》教案(4篇)
《杠杆》教案(4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以下是给大伙儿整理的《杠杆》教案(4篇),欢迎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杠杆科学的教学设计篇一活动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使幼儿初步感知杠杆省力的原理,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培养幼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动物头饰、木棒、积木、重物、记录卡、水彩笔、浆糊、抹布、用力标志(大小不等的圆片)。
活动过程1、导语:小熊要盖新房子,它买了许多材料,有些材料很重,它搬不动,我们去帮助它吧!说一说,用什么办法来运材料。
(1)我用双手抱。
(2)我用手推。
(3)我用棒棒撬。
(4)我用手拉。
2、试一试,哪种方法用的力气小。
幼儿使用各种方法,把重物搬到指定地点。
(1)使劲用双手抱重物。
(2)弯下腰用手推重物。
(3)用棒棒撬重物。
(4)用手拉重物。
3、说一说我的发现。
(1)抱最费劲,汗都流出来了,拉有一点费劲,推只有一点点费劲,撬很轻松。
(2)抱要流汗,拉要流一点点汗,推不费力,撬更不费力。
(3)抱要费力气一些,拉要稍微费力气一些,推费力要稍微好一些,撬不费力气,轻轻一下就行了。
4、我的实验过程。
让幼儿用省力的办法帮小熊把材料全部运过去。
注意事项1.使用木棒时要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2.给幼儿提供的重物以不超过三名幼儿抬起的重量为宜。
3.提供作支点的积木高度要适宜。
4.在用木棒撬重物时,支点应随重物一起移动。
活动反思幼儿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欲望也特别强,因此,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现象。
本次活动我让孩子通过操作、观察及其讲述等手段,让孩子在自主活动中增添一些科学知识。
杠杆的原理应用教案设计
杠杆的原理应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 理解杠杆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2. 掌握杠杆的计算方法和使用技巧; 3. 运用杠杆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杠杆的基本概念–什么是杠杆?–杠杆的种类和特点。
2.杠杆的原理和计算方法–杠杆原理的基本定义;–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测量和计算公式。
3.杠杆的应用举例–计算杠杆的力矩;–杠杆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杠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与激发兴趣(5分钟)–引入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使用杠杆的场景?请举例说明。
–通过学生回答问题,激发学生对杠杆原理的兴趣。
2.概念解释与讲解(15分钟)–讲解杠杆的基本概念和种类。
–介绍杠杆原理的基本定义和平衡条件。
3.计算方法与实例分析(30分钟)–分组进行杠杆计算实例演练。
–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杠杆的计算方法和使用技巧。
4.应用举例与讨论(20分钟)–分析机械工程中使用杠杆的实际案例,并与学生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思考杠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5.小结与反思(10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
–学生分享对本节课的学习感悟和问题反思。
四、教学评价1.小组实践成果评价:根据小组在计算方法与实例分析环节的表现,进行评价。
2.学生课堂表现评价:根据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准确性,进行评价。
3.个人反思与自评: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
五、课后作业1.小组作业:收集更多杠杆应用的实例,并整理成PPT进行展示。
2.个人作业: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杠杆的计算方法。
3.拓展阅读:阅读相关杠杆原理的科普文章,并写下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六、教学资源准备1.教学PPT:包括杠杆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的示意图。
2.杠杆实物模型: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杠杆的应用。
3.小组讨论指导手册:包含杠杆计算的实例和方法。
4.课后习题和答案。
以上是本节课《杠杆的原理应用教案设计》的内容。
初中物理解剖学中的杠杆原理应用事例教案
初中物理解剖学中的杠杆原理应用事例教案一、引言在初中阶段学习物理时,杠杆原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了解杠杆原理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世界中的机械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本文将介绍几个有关杠杆原理的实际应用事例,以供初中物理教学使用。
二、概述杠杆原理1. 杠杆原理的基本概念杠杆原理是物理中的重要基本概念之一。
在力学中,杠杆是指一个可以绕着一个固定点(叫做支点)旋转的刚体。
根据杠杆原理,当一个杠杆平衡时,支点两侧的力的乘积相等,即力的杠杆原理。
2. 杠杆原理的公式杠杆原理可以用数学公式来表示:F1 × L1 = F2 × L2其中,F1和F2分别代表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L1和L2分别代表这两个力距离杠杆支点的距离。
三、应用事例一:撬动大石头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应用杠杆原理的案例。
其中一个例子是用杠杆原理来撬动大石头。
当我们需要抬起一个很重的石头时,我们可以使用一个长杆作为杠杆,将一个较小的力作用在石头下方,从而产生足够的力来移动石头。
这是因为长杠杆可以提供更大的力臂,从而减轻了我们需要施加的力量。
四、应用事例二:刷桶原理另一个常见的应用杠杆原理的案例是刷桶原理。
当我们使用一个拖把或者扫帚时,我们可以发现用较小的力量就可以将拖把或者扫帚举起。
这是因为拖把或者扫帚的杆子与地面形成了一个杠杆,我们施加的力作用在离杆子较远的一端,而刷桶位于较近的一端。
根据杠杆原理,我们只需要施加较小的力量就可以产生足够的力量来举起拖把或者扫帚。
五、应用事例三:剪刀的工作原理我们日常使用的剪刀也是一个应用杠杆原理的例子。
剪刀的两个刀片之间有一个支点,当我们用手控制剪刀的手柄时,我们实际上是在施加一个力量,使得剪刀的两个刀片产生一个旋转运动。
根据杠杆原理,我们只需要施加较小的力量就可以剪断较大的物体。
六、应用事例四:跷跷板的原理跷跷板是一个经典的杠杆应用案例。
当两个人在跷跷板的两端施加力时,根据杠杆原理,他们可以实现力的平衡。
杠杆的应用 教案示例
杠杆的应用教案示例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杠杆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掌握杠杆的分类和特点。
3. 学会使用杠杆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2. 利用数学知识,计算杠杆的力臂和力的作用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杠杆的定义和分类。
2. 杠杆的力的作用效果的计算。
难点:1. 杠杆的力的作用效果的计算。
2. 利用杠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教具:1. 杠杆模型。
2. 力臂模型。
3. 力的作用效果计算工具。
学具:1. 杠杆图纸。
2. 计算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者实物,向学生展示杠杆的实例,引发学生对杠杆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杠杆的定义和分类:3. 学习力的作用效果的计算: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理解力的作用效果的计算方法。
4. 练习:给学生发放杠杆图纸和计算器,让学生自主练习力的作用效果的计算。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绘制一个杠杆图纸,并计算力的作用效果。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是否准确,是否能够正确理解杠杆的定义和分类。
2. 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看是否能够正确计算力的作用效果。
七、扩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翘板、剪刀、钳子等。
2.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介绍杠杆在工程和科技领域的应用。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杠杆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师也应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课程延伸:1. 让学生调查生活中常见的杠杆应用,如开瓶器、撬棍等,并展示其工作原理。
2.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杠杆在现代科技和工程中的应用。
在本节课中,学生学习了杠杆的定义、分类和力的作用效果的计算方法。
杠杆教学设计教案(精选5篇)
杠杆教学设计教案(精选5篇)杠杆教学设计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由给大家带来的杠杆教学设计教案5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杠杆教学设计教案(篇1)教学目的:知识要求:1. 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杠杆。
2. 理解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3.知道杠杆的一些应用。
能力要求:1.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物理结论的能力。
德育要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理解杠杆平衡条件并能运用解决简单问题能力教学难点:能够正确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的示意图,且能正确找出各种器具的支点。
教具:抽水机模型、瓶起子、镊子、扳手、羊角锤、天平等,跷跷板挂图,细线探究性实验:杠杆平衡、杠杆和支架(不带刻度)、钩码若干、刻度尺课型:探究型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看录像片或图片看录像片:(1)古代埃及人用杠杆搬动巨石修金字塔。
(2)游乐园里小朋友玩跷跷板。
(3)农村里从井里提水的压水机的杠杆。
(4)钓鱼。
(4)缝纫机的脚踏板。
师: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简单机械,如钳子、板手、螺丝刀、瓶起子(出示实物)等。
有些机械是复杂的,如车床、收割机等复杂机械由许多简单元件组成,其中象杠杆、滑轮等,初中我们主要研究杠杆、滑轮。
(二)新课教学:阿基米德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我就能搬动地球。
”这说明杠杆能产生巨大的力。
那什么是杠杆呢?大家看这些装置有什么特点?学生:有一个绕着转动的固定点,一根绕着固定转动的硬棍。
撬棒撬石头的投影片。
1. 杠杆: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师:杠杆是不是一定是直的?“硬棒”如何理解?学生:看图理解。
师:“硬棒”指在力作用下不易发生形变,可以是直的也可是弯的,形状也可是各种各样,可是方的、圆的等。
杠杆的应用 教案示例
杠杆的应用教案示例教学目标:1. 了解杠杆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3. 能够运用杠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杠杆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1. 杠杆的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
2. 解决实际问题时杠杆的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学PPT或黑板。
2. 教学道具:杠杆模型、钩码、弹簧秤等。
教学过程:第一章:杠杆的基本概念1.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平衡的杠杆,引导学生思考杠杆的基本概念。
1.2 教学内容1.2.1 杠杆的定义:介绍杠杆的概念,即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1.2.2 杠杆的分类:介绍一、二、三类杠杆的定义和特点。
1.3 课堂练习让学生举例说明一、二、三类杠杆的应用。
1.4 教学小结第二章:杠杆的平衡条件2.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不平衡的杠杆,引导学生思考杠杆的平衡条件。
2.2 教学内容2.2.1 杠杆的平衡条件:介绍力矩的概念,得出力矩平衡的条件。
2.2.2 力矩的计算:介绍力矩的计算方法,即力矩等于力的大小乘以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
2.3 课堂实验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杠杆的平衡条件。
2.4 教学小结第三章:杠杆的应用3.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应用杠杆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杠杆的应用。
3.2 教学内容3.2.1 杠杆的应用实例:介绍生活中常见的杠杆应用实例,如撬棒、剪刀等。
3.2.2 杠杆的应用原理:分析杠杆应用实例中的力的大小和方向的改变。
3.3 课堂练习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杠杆应用实例,并分析其原理。
3.4 教学小结第四章: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杠杆运用4.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杠杆解决实际问题。
4.2 教学内容4.2.1 杠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介绍杠杆在物理学、工程学等领域的应用。
4.2.2 杠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计算方法:介绍如何运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4.3 课堂练习让学生举例说明杠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进行计算。
《杠杆》教案(15篇)
《杠杆》教案(15篇)《杠杆》教案1本课接着上一课结束时,所提到的问题之一“撬石头”而引入。
课前,找了根近2米的粗棍子,现场演示,请上来一位班级体重最重的同学,有100多斤,很费劲地抱一抱,然后让他坐在椅子上,找块砖一垫,用撬棍很轻松地抬了起来。
再请个全班最瘦小的也来试试,也特别轻松地把他抬了起来。
这样,全班同学的学习爱好高涨,又直观形象地再现了生活中的场景,对后续教学的顺当开展有很大援助。
“区分各种常用工具是否杠杆”的活动。
充分利用上节课让同学操作运用过的那些器材,进行分析沟通。
对于榔头拔钉子,同学比较好理解,支点、用力点、阻力点一下子就找到了,也确认它是杠杆的.应用,但对于老虎钳、剪刀,有的同学认为不是杠杆,是由于他没有结合实际运用来体会理解,可以让同学用老虎钳剪段铁丝,用剪刀剪块木片,在这个过程中找找阻力点、用力点和支点,再来分析是不是杠杆,同学就较易理解了。
对于螺丝刀,有的同学说它用来撬物体时就是杠杆了,也应予以确定,但做为扭螺丝钉时的工具,它就不是杠杆的应用了。
本课的教学难点还在于杠杆尺的讨论。
在教学中,许多小组的探究活动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开展这个活动时,首先要强调老师的指导到位,要求明确。
对于这个试验,有这么几点要求:1、左边所挂钩码当重物,右边的钩码当作我们用的力的大小。
2、每一次操作,两边的钩码都只能挂在同一个位置,这点很重要。
3、当杠杆尺达到平衡状态时,再记录试验状况。
4、省力、费劲、不省力也不费劲如何区分?同时,还应引导同学在试验中多加观测、思索,发觉规律,但在实际活动中,很少有同学能进行仔细思索来发觉规律,更多的是任意地、一次又一次地尝试,通过增加钩码个数或移动钩码位置来达到平衡。
还有的小组,总是在两边挂相等数量的钩码来实现平衡,探究活动没有深入。
这些状况都需要老师在活动巡察中实时发觉问题,实时加以指导。
并引导同学结合数学知识来分析数据以发觉规律。
通过活动,分析试验数据,解决书中的三个问题,只要小组活动开展的充分,数据详尽,那么困难并不大。
教案示例·杠杆的应用
教案示例·杠杆的应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杠杆的基本概念,掌握杠杆的分类及特点。
2. 引导学生运用杠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杠杆的定义及分类1.1 杠杆的定义:介绍杠杆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杠杆是一种硬棒,能在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转动。
1.2 杠杆的分类:介绍一、二、三类杠杆的特点及应用。
2. 杠杆原理2.1 力与力的作用点:讲解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2.2 杠杆的平衡条件:讲解杠杆平衡的条件,即力与力臂的乘积相等。
3. 杠杆的应用3.1 实例分析: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杠杆应用,如剪刀、钳子等。
3.2 动手实践: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并制作一个杠杆装置,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杠杆的原理及应用。
2. 利用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杠杆的作用。
3. 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杠杆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杠杆的作用及原理。
2. 讲解杠杆的定义及分类:讲解杠杆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杠杆的分类及特点。
3. 讲解杠杆原理:讲解力与力的作用点对杠杆平衡的影响,引导学生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4. 分析杠杆的应用: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杠杆应用,让学生了解杠杆的实际意义。
5. 动手实践:分组讨论,设计并制作一个杠杆装置,解决实际问题。
五、课后作业1. 总结杠杆的定义、分类及原理,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2. 思考生活中的其他杠杆应用,并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杠杆知识的理解及应用能力。
观察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拓展1. 介绍杠杆的扩展知识,如杠杆的效率、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概念。
2. 讲解杠杆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如机械臂、天平等。
初中物理杠杆教案优秀14篇
初中物理杠杆教案优秀14篇杠杆科学的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要求:1.知道使用杠杆的三种情况: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及每种杠杆的特点2.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指出它们的支点、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会确定力臂;指出属于哪一种杠杆3.能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和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具:托盘天平(或学生天平)、案秤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知识问:1.从上节实验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2.什么是杠杆的支点?3.什么是杠杆的动力臂?4.什么是杠杆的阻力臂?强调动力臂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画垂线.不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这节我们学习杠杆的应用.板书:二、杠杆的应用二、讲述三种杠杆杠杆在生活中、生产中应用广泛,使用杠杆可以给我们带来方便。
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可以把各种杠杆分为三类。
让学生阅读课本“三种杠杆”。
读完后让学生说出三种杠杆和它们的特点.教师归纳后写在黑板上。
板书:三种杠杆(1)省力杠杆:动力臂>阻力臂,动力<阻力;(2)费力杠杆:动力臂<阻力臂;动力>阻力;(3)等臂杠杆:动力臂=阻力臂,动力=阻力。
三、分析实际的杠杆问:根据什么来判断一个杠杆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学生回答)让学生逐个分析课本图一三-5中的4个杠杆是哪一种杠杆.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每个杠杆的示意图,找4名同学到黑板上画出它们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写明属哪种杠杆.其他同学在自己练习本上画.教师巡回检查.然后一起讨论4名同学在黑板上画的对不对.纠正错误,强调如何正确画力臂。
引导学生分析费力杠杆的好处:省距离.以缝纫机踏板为例.再让学生自己分析镊子。
让学生自己分析省力杠杆省了力,但要费距离.以图一三-5中的橇箱盖为例。
四、天平和秤用天平、案秤称物体,使学生认识它们是杠杆。
让学生分析它们各属于哪种杠杆。
讨论天平平衡时,砝码质量等于被称物体质量的道理。
讨论案秤和�五、小结六、布置作业(略)介绍学生阅读“我国古代的杠杆”。
教案示例·杠杆的应用
教案示例·杠杆的应用教学目标:1. 了解杠杆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3. 能够运用杠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杠杆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1. 杠杆的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
2. 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计算和推理。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教学道具(如杠杆模型、钩码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介绍杠杆的日常生活应用,如撬棍、剪刀、钳子等。
2. 提问:什么是杠杆?杠杆有哪些分类?二、杠杆的基本概念(10分钟)1. 讲解杠杆的定义:杠杆是一种能够绕固定点(支点)转动的硬棒。
2. 介绍杠杆的分类:一类杠杆、二类杠杆和三类杠杆。
3. 展示图片,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不同类型的杠杆。
三、杠杆的平衡条件(15分钟)1. 讲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力与力矩的乘积相等,即F1×L1=F2×L2。
2. 解释力矩的概念:力矩是力与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的乘积。
3. 演示实验:用道具进行杠杆实验,让学生观察和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四、杠杆的应用(10分钟)1. 讲解杠杆的应用:介绍杠杆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实际应用。
2. 举例说明:如剪刀、钳子、撬棍等工具的使用原理。
3. 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杠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杠杆的基本概念、分类、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2. 提问:你们还有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想法?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和练习,让学生了解了杠杆的基本概念、分类、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杠杆原理。
六、杠杆的力臂和力矩(10分钟)1. 讲解力臂的概念:力臂是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垂直距离。
2. 解释力矩的概念:力矩是力与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的乘积。
杠杆的应用教案设计
杠杆的应用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杠杆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3. 能够运用杠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杠杆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1. 杠杆的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具:杠杆模型、剪刀、钳子等。
2. 学具:杠杆图、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讨论日常生活中见到的杠杆现象。
2. 学生举例:剪刀、钳子、翘板等。
3. 总结杠杆的定义:杠杆是一种能够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二、杠杆的分类(10分钟)1. 一级杠杆:动力作用在支点的一侧,阻力作用在另一侧。
2. 二级杠杆:动力作用在支点的另一侧,阻力作用在支点的一侧。
3. 三级杠杆:动力作用在支点的一侧,阻力作用在支点的一侧。
4. 学生练习:识别不同类型的杠杆。
三、杠杆的平衡条件(15分钟)1. 定义杠杆的平衡: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
2. 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
3. 学生实验:使用杠杆模型进行实验,观察和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
四、杠杆的应用(10分钟)1. 剪刀和钳子:剪刀和钳子是常见的杠杆应用,学生观察和分析其杠杆原理。
2. 翘板:讨论翘板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3. 学生练习:解决杠杆应用问题,如剪刀剪纸、钳子夹物等。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学生总结杠杆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
2. 教师点评学生实验和练习情况。
3. 布置作业:练习解决杠杆应用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讨论日常生活中见到的杠杆现象,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杠杆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通过实验和练习,学生能够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杠杆的力臂(10分钟)1. 力臂的定义:力臂是力的作用线到支点的垂直距离。
2. 学生实验:使用杠杆模型进行实验,测量和画出不同力的力臂。
3. 练习:解决力臂问题,如给定力和力臂,求解阻力等。
杠杆的应用教学设计示例
杠杆的应用教学设计示例一、引言杠杆作为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也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基于杠杆的应用设计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旨在引导学生理解杠杆原理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杠杆原理,掌握杠杆的定义、作用原理和分类;2.能够分析杠杆的使用条件和计算方法;3.通过实际操作和实例学习,掌握杠杆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3.1 杠杆的定义和基本原理1.通过讲解和示意图,引导学生理解杠杆的定义和基本原理;2.请学生讨论杠杆的作用原理,并和教师共同总结。
3.2 杠杆的分类1.讲解杠杆的分类(一类杠杆、二类杠杆、三类杠杆),并解释其特点;2.提供几个示例,让学生判断杠杆属于哪种分类。
3.3 杠杆的使用条件和计算方法1.分析杠杆的使用条件:平衡条件和力臂关系;2.使用实际例子,引导学生进行杠杆计算练习。
3.4 杠杆的具体应用1.提供多个实际应用例子(如撬棍、秤杆、车轮杠杆等),引导学生分析其原理;2.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实际应用例子,并进行实际操作和演示。
3.5 总结和评价1.学生与教师共同总结杠杆的应用示例;2.引导学生评价本节课的学习体验,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实践操作:设计实际操作环节,让学生通过操作加深对杠杆原理的理解;3.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和演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评估1.课堂参与: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程度;2.组内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和分析能力;3.实际操作: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演示,评估学生对杠杆应用的理解程度;4.反馈问卷:向学生发放问卷,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学习体验和建议。
六、教学资源1.PowerPoint课件:包括杠杆的定义、分类、使用条件和具体应用等内容;2.实物杠杆模型:用于实际操作和示范演示;3.实际应用示例:提供不同实际应用的图片和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杠杆的应用教案示例
详细介绍:
杠杆的应用教案示例
(一)教学要求1.知道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应用分三种情况及三种杠杆的特点,会举例说明。
2.能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和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教具:羊角铁锤、木板、铁钉。
天平和砝码。
杠杆实验器和支架、钩码、弹簧秤、线。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什么叫杠杆?什么叫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2.教师演示用羊角铁锤拔钉子并画出这个杠杆的示意图,在图上标出支点、动力和阻力。
要求学生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
并结合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
杠杆示意图如图2所示。
3.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上题中如果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是6∶1,则动力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二、进行新课1.三种杠杆(1)提问并演示:要求如图3装置中的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a点或b点或c点施加一个多大的竖直向下的动力?图中每个钩码的质量是50克。
要求学生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回答以上问题。
用弹簧秤的拉力当作动力f1,分别测量
各点动力的大小,验证答案的正确性。
(2)教师总结:在杠杆的a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0.5牛的动力,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这是用较小的动力克服较大的阻力,是省力杠杆。
这种杠杆的特点是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抽水机的柄,撬石头的撬杠等都是省力杠杆。
板书:“1.三种杠杆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
”在杠杆的b点施加一个1.5牛竖直向下的拉力,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它的特点是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这是费力杠杆。
板书:“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
”在杠杆的c点需施加一个1牛的竖直向下的拉力,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使用这种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这种杠杆的特点是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这是等臂杠杆。
板书:“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
”(3)组织学生画出课本图13�5各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分析哪个是省力杠杆,哪个是费力杠杆。
学生在课本上画力臂时,教师要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在全班纠正,然后由学生说出答案及理由。
(4)分析使用费力杠杆的好处。
以缝纫机踏板为例说明,使用费力杠杆费了力却省了距离,给我们的作用带来了方便。
以课本图12�4中撬箱盖的撬棒为例,这类省力杠杆虽然省力,但是动力移动的距离
却比阻力移动的距离长。
省了力,费了距离。
2.天平和秤(1)观察托盘天平,找到支点。
教师指出,等臂杠杆重要的应用是天平。
提问:用天平称物体质量,天平平衡时为什么砝码的质量就等于被称物体的质量?要求学生答出:天平是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等于阻力。
动力和阻力就是砝码和被称物体对杠杆的压力,其压力的大小在杠杆水平平衡时等于它们各自的物重。
根据物体受到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的关系可知,砝码的质量等于被称物体的质量。
板书:“2.天平是支点在中间的等臂杠杆。
”(2)看课本图13�6。
指出:杆秤、案秤是称物体质量的工具。
杠秤、案秤是根据杠杆原理制成的。
注意它是不等臂杠杆。
杆秤、案秤用几个不重的砝码就能平衡秤盘中重得多的货物的道理。
(秤盘离支点近,砝码离支点较远,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共2页,当前第1页12三、总结本节重点知识,三种杠杆及特点,举例说明。
四、布置作业:课本节后1、2、3题,其中3题要求答出哪个是省力杠杆,哪个是费力杠杆,并说明理由。
注:教材为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作者刘崇灏。
杠杆的应用教案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