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孩子做人 培养孩子高尚德行
幼儿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
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一、树立榜样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样。
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的道德品质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家长应该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
他们应该遵守社会公德,尊重他人,诚实守信,有责任感等。
通过家长的榜样作用,孩子可以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二、培养责任感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学会承担责任。
他们应该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包括完成家庭作业、做家务、照顾弟弟妹妹等。
通过承担责任,孩子可以逐渐形成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三、鼓励诚实诚实是孩子道德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学会诚实待人,不撒谎、不欺骗。
当孩子做错事时,家长应该鼓励他们承认错误,并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鼓励诚实,孩子可以逐渐形成诚实的品质。
四、建立尊重他人的态度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包括尊重他人的权利、感受和意见。
在家庭中,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感受和意见,与孩子建立平等的沟通关系。
通过建立尊重他人的态度,孩子可以逐渐形成尊重他人的品质。
五、增强集体意识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学会关心集体,有集体荣誉感。
在家庭中,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与家庭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此外,家长还可以引导孩子参加社区活动,了解社会公共事务,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六、培养勇气和毅力勇气和毅力是孩子未来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品质。
家长可以通过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面对挑战等方式来培养他们的勇气和毅力。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应该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让他们学会坚持和克服困难。
七、鼓励参与社区活动社区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之一。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与社区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社区文化活动等。
通过参与社区活动,孩子可以了解社会公共事务,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质。
同时,参与社区活动也可以让孩子结交更多的朋友,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总之,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应该通过树立榜样、培养责任感、鼓励诚实、建立尊重他人的态度、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勇气和毅力以及鼓励参与社区活动等方式来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在当今社会中,素质教育被愈加关注,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也要重视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
良好的品德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此,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是一个需要长久实践的过程。
以下是本文作者从几个方面来分享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
一、从家庭教育开始家庭是孩子最早、最重要的学习场所,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品德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父母应是孩子的第一个品德导师。
父母要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积极地与孩子沟通,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养成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品德素养。
与此同时,父母也要保持良好的道德风范,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
二、推崇诚实守信在社会生活中,诚实守信是一种重要的品德,它能体现人的品质和道德水平。
诚实守信既表现在言语中,也表现在行动中。
从小培养孩子的诚实品质非常重要。
父母可以逐渐教给孩子一些基本的行为准则,如承诺一定要做到,不说谎话等。
在孩子遵守这些行为准则的过程中,可以逐步形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提高孩子的品德。
三、注重礼仪教育作为孩子的启蒙教育,礼仪教育对培养孩子的品德和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家长应该教育孩子懂得礼貌、尊重他人、感恩、感恩之心等方面的知识,以养成良好的待人接物礼仪习惯。
如给他人打招呼,有礼貌地问好;要有感恩之心,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等。
生活中可以适当地让孩子练习礼仪,使孩子养成一种优良的文明行为习惯。
四、让孩子学会感恩感恩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品德,孩子从小就应该学会感恩。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老师、家长、各种资源的帮助,让孩子明白这些人和事物对他的意义,是让孩子学好感恩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可以逐渐引导孩子理解感恩的含义,如学会感谢、感悟亲情、感恩帮助等。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逐渐养成感恩之心,将是孩子成长和发展的关键。
五、重视习惯养成养成良好的品德,离不开良好的行为习惯。
因此,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也需要从养成良好的习惯开始。
如何教育孩子懂得尊重和友善的品行
如何教育孩子懂得尊重和友善的品行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培养他们懂得尊重和友善的品行是至关重要的。
尊重和友善不仅能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能促进他们的情商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方法,帮助家长教育孩子懂得尊重和友善的品行。
1. 树立良好榜样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样,他们会模仿家长的行为。
因此,家长首先需要以身作则,展示尊重和友善的行为。
例如,家长在与他人交往时要表现出礼貌和互相尊重的态度,对孩子和其他人保持友善沟通。
通过家长的表率,孩子会自然而然地学会尊重他人。
2. 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同理心是培养尊重和友善品行的重要基石。
家长可以通过讲故事、展示关爱和帮助他人的行为来引导孩子培养同理心。
同时,家长还可以给孩子提供机会参与志愿者活动,如为弱势群体捐款或物资,帮助他们理解他人的需要并关心别人的感受。
3. 温和但坚定的纪律教育孩子懂得尊重和友善的品行需要建立明确的纪律和规则,以指导他们的行为。
家长应该制定合理的规则,并对孩子的不尊重或不友善的行为做出适当的惩罚。
然而,家长在纪律执行上也要温和,以免过度惩罚导致孩子抗拒。
同时,父母也要及时表扬孩子的尊重和友善行为,让他们懂得正确行为的积极影响。
4. 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为了懂得尊重和友善的品行,孩子需要学会有效的沟通。
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进行日常对话,让他们学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需求,同时也要倾听他们的想法和问题。
家长还可以教导孩子如何与他人进行友善的交流,如请、谢、对不起等基本礼仪,以及如何解决冲突和处理人际关系。
5. 鼓励孩子与不同背景的人交往尊重和友善的品行需要孩子具备开放的心态和包容不同观点的能力。
因此,家长可以鼓励孩子与不同背景、文化和观念的人交往,如参加多元化的社区活动、与异国友人交流等。
这样的交流能够让孩子更加理解和尊重他人,减少歧视和偏见的可能。
6. 引导孩子认识到行为的影响力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意识到他们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力。
例如,家长可以通过讲述一些相关的事例或者故事,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一言一行可能给他人带来的欢乐或伤害。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先让孩子学会做人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先让孩子学会做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一句俗语道出中国家长渴望子女成才的强烈心愿。
在如今以考分衡量教育成果的社会氛围中,家长教育孩子往往单纯向分数看齐,忽视对孩子人格的培养。
“要想成才,首先成人”,著名家庭教育专家闵乐夫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
闵乐夫把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分成了四块:教孩子做人、提高学习能力、锻炼生活能力、培养习惯。
而教孩子做人被他放在了家庭教育的首位。
培养孩子成人,首先要教孩子学会做人。
教孩子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闵乐夫认为,家长要把孩子培养成有爱心、讲诚信、有责任心和爱学习的人。
存有爱心就是做人的基础。
一个存有爱心的人,懂快乐父母,同时懂快乐他人,这样孩子才可以获得别人的爱。
“比如说只有一个橘子,家长不要全系列给孩子,必须使孩子分离它与别人共享资源,这样才不能助长孩子的贪婪心理。
”闵乐夫说道,爱心就是一种无私的情怀,它就是一种美德,更是与人和睦相处的基础。
讲诚信,对于孩子来说就是要诚实,不撒谎。
家长对孩子的诚信教育不能大意,要抓住孩子的第一次撒谎。
“比如第一次偷拿家里的钱,第一次偷改分数等,一旦发现,一定要关起门来教育孩子,让孩子承认错误。
”他说,这就像一棵小树在歪枝刚萌芽时纠正很容易,一旦长成粗干改起来就难了。
责任心就是人的一项关键素质,就是每个杰出的人必须具有的。
现在有些父母不太注重培育孩子的责任心,当孩子碰到事情,父母总想替孩子顺利完成,期望能够为孩子腾出更多的时间回去自学。
“家长可以每天给孩子精心安排紧固的任务,比如说倒垃圾、拎报纸等,使孩子意识到这些任务就是他任何情况下必须顺利完成的。
如果孩子某天忘掉顺利完成,家长一定必须告诫孩子。
”闵乐夫说道,责任心就是孩子做人、成人的基础,只有存有责任心的人,才可以深入细致回去处事,处事有始有终。
如果负责管理的精神渗透到孩子的生活中,沦为一种习惯,将并使孩子终生受惠。
“活到老,学到老”,当今的社会瞬息万变,每个人都必须随时随地自学电池就可以适应环境社会的快速发展,家长必须从小培育孩子快乐自学的品质。
教育孩子,要抓住德行的根
教育孩子,要抓住德行的根现在谈教育孩子,古人教育孩子,一般按照道来走,圣人之道来走。
现在人教育孩子,按照世间知识来走。
一个人有没有成就,看三点:知识,慧根,德行。
知识是可以教的,慧根却需要开发,德行是可以培养的。
以前的小孩,读的是圣贤书,现在人听到圣贤书三个字,就唾弃,感觉封建。
但是圣贤讲什么呢?讲的无非是孝悌,忠孝,仁义。
这个是圣贤书讲的。
是让人培养好德行。
儒家人修行的方式,首先是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你要平天下,先要从心开始。
正心,就是让人符合于道。
圣人讲的,都是宇宙大道。
小孩从小学这些传统文化,让他德行能好。
德行好了,他福报才能跟上,慧根才能开发,读书才会读。
宇宙中,人有可控制的一部分,也有不可控制的一部分。
他作为你的孩子,但他也属于天地宇宙的一部分。
也就说,小孩能不能教育好,人为是一小部分,天命是一大部分。
不要想着,我给小孩上很好的学校,花钱给他上补习班,他就会很有出息啦。
这个只是起到一部分的作用。
这样子能增加他的知识,却无法增加慧根,和德行。
一个人是否有成就,慧根和德行,占用了很大部分,知识只是一小部分。
有个故事,宋朝的黄庭坚,前辈子是个女的,一辈子吃斋念佛,读诵佛经,很聪慧。
但命很短,二十多岁就死了。
一投胎,她就成了黄庭坚,诗书画三绝。
清朝的袁枚,听了这个故事,就讲了一句话:书到今生读以迟。
就是说读书都是读了几辈子的。
好比苏东坡,前辈子是个很有修行的和尚,五祖山的戒禅师。
像近代的大儒,梁漱溟,也称自己前辈子是个和尚。
这就是有慧根。
一个人能不能读书,看他有没有这个慧根。
如果没有慧根的人,这辈子读书就很辛苦,上再好的学校,也没有用。
但是不是无可救药了呢。
也不是。
德行可以弥补这个缺欠。
就是正心诚意,这四个字可以弥补没有慧根的缺欠。
所以古人教育孩子,先从孝悌开始,就是为了弥补德行的缺欠。
有个家长发信息跟我说,她孩子读高中时,她就一直给她念经做善事,每个月坚持。
高考时,老师说按她的水平,只能考个本二。
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塑造孩子良好的人品
管理篇•德育天地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塑造孩子良好的人品靳淑静李宏伟(河南省郑州轻工业学院附属中学)简单来说,对孩子人品的培养就是教孩子做人。
现代教育提倡德智体全面发展,即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智力以及身体素质。
道德就是人品的体现。
有学者曾经研究,为什么是“德智体”而不是“智德体”或者“体德智”。
没错,词汇的先后顺序并不是偶然,成才必须先立德。
也就是说要想塑造一个人,就先要培养他的人品。
当代小学教育是非常注重小学生人品培养的,学校从一年级就开始给孩子灌输正确的价值观。
但是,又有学者指出,人的意识形态是在五岁之前形成的。
于是教育的矛头直指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家长的一言一行会很容易地印在孩子的心中,并对孩子形成终身的影响。
如果一个家庭对孩子教育不当,轻则阻碍孩子的成才道路,重则会使孩子走上一条错误的不归路。
而良好的家庭教育却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基石,让孩子受益终生。
一、当代家庭对孩子人品教育的误区1.唠叨式说教有些父母担心孩子会树立错误的价值观,于是经常对孩子进行说教。
他们每时每刻在孩子耳边叮嘱:你不要惹是生非,不要出口伤人,不要偷东西,不要意气用事;你要孝敬老人,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好好学习等等。
如此频繁琐碎的说教,看似对孩子启到了规范人品的作用,但是这种方式往往会让孩子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孩子一旦产生这种心理后果不堪设想,他们不但不会按照家长的要求去做,还会向着相反的方向去,让教育效果适得其反。
2.错误的价值观导向溺爱是当代家庭教育中不可逾越的鸿沟。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孩子输在了溺爱的起跑线上。
由于家长溺爱孩子,经常出现不正当的教育方式。
比如两个孩子因为矛盾大打出手,当看到自己孩子受委屈了,家长就开始帮亲不帮理的做法。
这种事情虽然看起来很小,却助长了孩子不讲道理的嚣张气焰,从而导致人品沦陷。
当然,这只是一个例子,在当代家庭教育中由于溺爱而出现的不正当教育方式比比皆是。
3.家长无视对孩子人品的培养一些家长总是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养孩子只管让孩子健康成长不生病就可以了。
培养孩子的礼仪修养教会孩子正确的礼仪和行为规范成为有教养的人
培养孩子的礼仪修养教会孩子正确的礼仪和行为规范成为有教养的人培养孩子的礼仪修养:教会孩子正确的礼仪和行为规范,成为有教养的人在现代社会,礼仪修养被视为一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父母,我们应当重视培养孩子的礼仪修养,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学会遵循行为规范,成为有教养的人。
本文将探讨如何教会孩子正确的礼仪和行为规范,以及培养他们的礼仪修养的重要性。
一、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孩子尊重他人的意识是培养他们礼仪修养的第一步。
父母可以通过自身的榜样来展示对他人的尊重,例如不在别人面前嘈杂交谈、不大声喧哗等。
同时,父母也要教育孩子懂得倾听他人的观点,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对他人的意见要有耐心倾听并表示尊重。
这样的行为可以让孩子明白尊重他人是一种基本的礼仪行为,也是与人交往的基础。
二、学会表达感谢和道歉感谢和道歉是礼仪修养中的重要环节。
教会孩子在受到别人帮助或者得到施恩的时候,应当学会及时表达感谢之情。
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孩子注意发现别人对自己的关心和帮助,并鼓励他们通过口头表达或书写方式来表达感谢之情。
同时,孩子也需要学会道歉。
当他们的行为或言语伤害到他人时,需要及时认识到错误,并向受伤害的一方表示诚挚的道歉。
父母可以在孩子犯错误时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并教导他们道歉的方式和重要性。
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能够更好地践行礼仪修养,学会正确对待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三、培养良好的餐桌礼仪餐桌上的行为举止是外界对一个人礼仪修养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准。
教会孩子良好的餐桌礼仪是我们培养他们礼仪修养的关键任务之一。
父母应该从小开始在家庭餐桌上让孩子学会正确使用餐具、进食时不大声嚼食、不随意说话等。
并且,要教育他们懂得与家人一起进餐的意义,学会分享和尊重他人的饮食习惯。
这些良好的餐桌礼仪不仅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与他人交往,也为将来的社交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尊重长辈和他人的隐私空间尊重长辈和他人的隐私空间是培养孩子礼仪修养的重要方面。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现在的父母普遍重视孩子的学习力气的培育和智力的开发,却忽视了“品德”教育。
重“智”轻“德”的现象在家庭教育中特殊严峻。
教育专家提示宽阔父母,品德的培育是孩子以后的立人之本,万万不行忽视。
品德一:孝敬父母有无孝敬父母的习惯,不单单是子女对父母的关系,其实质是一个能否关怀他人的大问题。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家庭生活镜头:家里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后,百般关照,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
凡此种种,值得忧虑。
只有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到社会中,才有可能做到关怀同事,也才有可能做到对祖国的忠诚。
因此我们千万不能忽视培育孩子敬重长者,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怎样培育孩子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呢?要建立合理的长幼有别的家庭关系。
“合理的长幼有别”与封建家长制、一言堂是不同的。
所谓“合理”,是指全体家庭成员(包括子女)之间首先是民主公正的,父母要敬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尤其是在处理孩子自己的事情时,确定要充分听取他们的看法,尽可能按他们合理的意愿办事。
同时,家庭又是一个整体,不能各自为政,总要有人当家“长”,来“领导”家庭,管理指导家庭全体成员的生活。
父母是家庭生活的供应者,而且他们有丰富的生产阅历,自然应当成为家庭的核心和主事人。
孩子(尤其是未成年人)应当在父母的指导关怀下生活、学习。
现在,不少的家庭中,孩子是“小太阳”,家长却变成围着孩子转的月亮、侍从,这就为孩子形成以我为中心的小霸王性格供应了土壤,更谈不上培育孝敬父母的好习惯了。
因此,我们要让孩子明白自己与父母的关系,知道父母是长者、是家庭生活的主事人,而不能颠倒主次,任孩子在家庭里逞强胡闹。
要让孩子了解父母为他和家庭所付出的辛苦。
现在不少孩子不知道父母工作状况,不知道父母的钱是怎样得来的,只知道向父母要钱买这买那,认为父母给孩子吃好、穿好、用好是天经地义的。
这样的孩子怎么会从心底里孝敬父母呢?为此,父母应当有意识地经常地把自己在外工作和收入的状况告知孩子,说得越具体越了,从而让孩子明白父母的钱得来不易。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教导诚实尊重和责任感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教导诚实尊重和责任感当今社会,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教导他们诚实、尊重和责任感,是每个父母和教育者都应该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培养孩子良好品德的方法和策略,以帮助家长和教育者更好地引导孩子成长。
一、树立榜样要想教导孩子诚实、尊重和责任感,最重要的是父母和教育者自身要成为孩子的榜样。
孩子天生会模仿他们身边的人,包括他们的父母、家人和老师。
因此,父母和教育者应该自觉遵循诚实、尊重和责任的原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二、培养诚实意识诚实是培养孩子良好品德的基础。
父母和教育者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培养孩子的诚实意识:1. 建立诚实的沟通渠道。
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让他们感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支持和理解。
2.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鼓励孩子承担自己的责任,让他们意识到诚实的重要性。
3. 给孩子正确的激励。
当孩子表现诚实时,要给予适当的赞扬和奖励,增强其诚实意识和行为。
三、教导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健康人际关系的重要基石。
以下是一些培养孩子尊重他人的方法:1. 以身作则。
父母和教育者应该尊重孩子,与他们平等交流,以身作则,教导他们尊重他人。
2. 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教育孩子关注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关爱之心。
3. 鼓励参与公益活动。
通过参与公益活动,让孩子了解到他们的行为对他人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培养他们的尊重意识。
四、促进责任感责任感是培养孩子良好品德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以下是一些培养孩子责任感的方法:1. 分配家务任务。
鼓励孩子分担家庭的责任,让他们理解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2. 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给孩子适当的自主空间,让他们能够独立处理问题和解决困难,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3. 设立目标与奖惩机制。
帮助孩子设立明确的目标,并制定适当的奖惩机制来激励他们履行责任。
五、培养孩子团队合作意识团队合作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培养孩子团队合作意识有助于他们与他人协调相处。
培养小学生的品德修养从小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培养小学生的品德修养从小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品德修养是培养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它不仅涉及到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还包括了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以及社会责任感。
从小培养小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对于他们未来的成长和社会贡献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如何从小培养小学生的品德修养,以及培养高尚道德情操的方法和策略。
1. 为小学生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家庭是孩子品德修养最重要的培养场所。
父母应该成为小学生品德修养的榜样,对他们的言行负责。
家长要注重与孩子的沟通,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引导他们正确的行为和价值观。
此外,社会也是小学生品德修养的重要环境。
学校、社区和社会大众都应共同参与小学生品德教育,创造一个和谐、正义和公平的社会环境。
2. 教师的重要作用小学教师在培养小学生品德修养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应该是学生品德培养的引导者和启蒙者。
教师应该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律能力。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帮助他们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信仰和价值观。
3. 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培养小学生品德修养的基础。
学生应当养成积极向上、团结友好和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模式。
此外,学校还可以设置奖励制度,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并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4.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学校应该通过开展社会公益活动来引导学生了解社会问题,并激发他们关注弱势群体的意识。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社会机构、举办志愿者活动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在团队活动中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并保护环境。
5.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小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品德修养的核心。
学生需要通过学习和体验来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道德教育课程、组织品德培养活动等方式来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今后的社会不仅需要高智商的人才,更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才。
因为一个人要有所成就,不仅需要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作为教师,教书育人是自己的本职工作。
但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所有活动中,培养他们成为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完善的人格的一代新人,应当放在首位,也是重中之重。
其实,人格教育在我国起源很早。
《三字经》中就有“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的古训。
流传至今的许多成语,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见贤思齐”等,都明显地表现出人格教育古已有之。
首先,教师方面。
“身正为师,学高为范。
”很多时候,学生都是教师的一面镜子。
人们常说,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是一部活的、立体的、无时无处不在的、供学生阅读和品味的教科书。
班主任的权威,主要来自于学识和人格。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班主任要做到这一点,核心是必须铸造自己的人格。
徐匡迪院士指出:“教师人格的力量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人格决定一个教师的生活品位、精神境界、工作质量和育人效果。
那么,一个班主任应该具备哪些人格特征呢?我认为应具备以下几种:1、爱岗敬业,有崇高的理想。
“站三尺讲台,拂两袖清风。
”这是教师的真实写照。
虽然如此,但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教师的历史使命是崇高而伟大,我们肩负着培养能实现第三战略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中等发达国家的各种人才的重担。
为了民族的未来,为了国家的兴旺,我们应该安心于三尺讲台,爱岗敬业、勤奋务实,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的贡献,使人格因理想而熠熠生辉,因敬业而节节拔高”。
2、充满爱心,有充沛的感情。
有关资料表明,决定一个人成功的主要因素不是智商,而是情商。
可见培养学生成为有感情、有正义感的人是多么重要。
面对天真无邪、纯洁可爱的青少年,我们应该用真情去感动他,用爱心去关怀他。
不能想象一个感情匮乏、缺少爱心的班主任能培养出关心他人、热心助人的学生。
家长陪伴孩子品德高尚
家长陪伴孩子品德高尚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节奏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转变,家长陪伴孩子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里,培养孩子高尚品德成为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本文将探讨家长如何陪伴孩子培养高尚品德。
一、幼儿期的陪伴幼儿期是孩子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家长的陪伴对孩子品德的塑造至关重要。
在这个阶段,家长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陪伴。
1. 亲子共读阅读是培养孩子品德的重要途径之一。
家长可以选择一些富有道德启发的绘本,陪伴孩子一起阅读。
通过共读,不仅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善恶之间的区别,培养正直、公正的品德观念。
2. 游戏中的友善与合作在幼儿期,孩子通过游戏与他人互动,学会与人相处。
家长可以陪伴孩子一起玩互动游戏,教导他们如何友善、合作。
通过游戏,孩子学会了分享、尊重和团队合作,这些都是形成高尚品德的基础。
二、学龄期的陪伴学龄期是孩子性格和品德发展的关键时期,家长的陪伴也需有所调整。
在这个阶段,家长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陪伴。
1. 培养责任心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一些家务规定,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家务劳动。
通过家务劳动的参与,孩子可以培养责任心、积极性和独立性,这些都是高尚品德的体现。
2. 鼓励社会参与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关注社会问题,在学校或社区参与一些志愿者活动。
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孩子可以增加对他人的关爱和帮助意识,同样也有助于培养高尚品德。
三、青少年期的陪伴青少年期是孩子性格和品德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家长陪伴的最后阶段。
在这个阶段,家长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陪伴。
1. 培养独立思考青少年期,孩子开始形成独立思考能力。
家长应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尊重他们的独立性。
通过与孩子的互动和沟通,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品德。
2. 培养公民意识青少年期是培养公民意识的关键时期。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参观博物馆、展览和社区活动,引导他们了解社会历史和发展。
通过了解社会问题,孩子可以培养公民责任感和社会关怀,进而培养高尚品德。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尊重和谦虚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尊重和谦虚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家庭教育的发展,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成为家长们关注的重点。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尊重和谦虚是孩子发展的重要品德。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着重强调尊重和谦虚的重要性。
一、尊重的培养1.为人师表作为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
要尊重孩子的人格,不批评、指责或贬低孩子。
与孩子平等对话,给予他们发表意见的机会。
同时,要教育孩子尊重他人,不歧视、不欺负别人。
2.培养同理心学会换位思考是培养孩子尊重他人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给孩子讲述各种情境,让他们设身处地地去想象和理解别人的感受和需求。
培养孩子的同理心,有助于他们尊重他人,并且更好地与人相处。
3.教育孩子尊重他人的边界尊重并不意味着对他人毫无原则地迁就。
我们需要教育孩子,在尊重他人的前提下,坚持自己的立场和原则。
要告诉他们,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是尊重他人的一种方式。
二、谦虚的培养1.与孩子分享成功和失败的经历成功和失败都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经历。
与孩子分享自己的成功和失败,让他们明白成功不是取得一次就能长久保持的,失败也并不可怕。
通过让孩子明白成功与失败都是人生的一部分,可以培养他们的谦虚品质。
2.鼓励多角度思考谦虚不仅仅是对自己的评价,也包括对他人的观点的尊重。
教育孩子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不以自我为中心,积极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这样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谦虚品质。
3.不过度追求物质享受现代社会对物质的追求给孩子培养谦虚品质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家长应该引导孩子理解物质并不是幸福的唯一来源,培养孩子对内心真正的价值的认识和重视。
三、培养孩子良好品德的重要性1.塑造良好人际关系孩子具备良好的品德,将更容易与他人相处融洽,并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这对孩子未来的人际关系发展非常重要。
2.提高个人综合素质良好的品德会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健康的心态和积极的心理素质。
这将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
培养孩子的好品格与道德修养的方法
培养孩子的好品格与道德修养的方法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培养好的品格和道德修养是每个家长的重要责任。
好的品格和良好的道德价值观不仅有助于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能使他们在社会中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并成为未来有益于社会的公民。
为了帮助家长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好品格和道德修养,以下是一些方法和建议。
1. 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学习良好的品行和道德,首先应该是家长自身具备良好的品德。
父母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模范示范良好的行为举止,让孩子从小就能够看到正确的榜样。
例如,家长可以展示诚实、友善、尊重他人、宽容和谦虚等积极的价值观。
通过家长的榜样,孩子会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这些价值观。
2. 给予关注和赞赏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行为和举止,并给予适当的赞赏和鼓励。
当孩子表现出积极的品格特征和道德行为时,家长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让孩子明白他们的努力和行为是受到重视和认可的。
这种正向激励能够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自我认同,进一步鼓励他们保持良好的品行。
3. 建立清晰的规则和界限家中应制定一系列的规则和界限,帮助孩子明确行为的界限和标准。
这些规则可以涉及家庭价值观、学业要求和社交行为等方面。
家长要与孩子一起制定这些规则,使他们参与其中并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意义。
同时,通过设定合理的奖惩机制,让孩子知道好的行为会被肯定,不好的行为会有相应的后果。
4. 培养责任感和同理心责任感和同理心是培养好品格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方面。
家长可以通过分配家务和义工活动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让他们明白完成任务的重要性和团队合作的必要性。
此外,家长还应该鼓励孩子关心他人的感受,理解和体验他人的处境,从而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和善良的品质。
5. 提供正确的教育资源为了培养孩子的好品格和道德修养,提供正确的教育资源是至关重要的。
家长可以选择适当的书籍、故事和电影,帮助孩子了解和认识不同的价值观和道德冲突,并引导他们思考和讨论。
此外,也可以鼓励孩子参与社区活动、志愿者工作或参观博物馆等,让他们亲身体验和感受社会中的各种情况和价值观,并进一步加深他们的道德观念。
厚德载物培养孩子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厚德载物培养孩子的品德和道德观念在当今社会中,培养孩子的品德和道德观念变得尤为重要。
作为家长和教育者,我们应该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让他们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社会人。
本文将从个人修养、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孩子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首先,个人修养是培养孩子品德的基础。
作为孩子的榜样,家长首先应该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
一个品德优良的家长会对孩子产生良好的示范作用,他们言行举止之中所体现的优秀品质会影响孩子的价值观。
家长应该注重自身的言谈举止,坚持分清是非善恶,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勤俭节约等等,这些优秀品质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
同时,家长还应该建立一套明确的家庭规则和价值观念,让孩子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其次,家庭教育在培养孩子品德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是培养孩子道德观念的重要场所。
家长应该注重家庭教育的力度,让孩子了解家庭的温暖和来源。
孩子应该明白自己的家庭责任,懂得孝敬父母,关心和帮助家人。
此外,家长还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懂得尊重他人,关心弱势群体,参与公益活动等等。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以身作则,不断强调道德和责任意识的重要性。
最后,学校教育也是培养孩子品德和道德观念的重要环节。
学校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场所,学校教育的内容也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素养。
学校应该在课程设置中加入道德教育的内容,让学生了解道德的重要性和价值。
此外,学校还应该组织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社会,感受社会的多样性和需要。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道德观念。
综上所述,培养孩子的品德和道德观念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
个人修养、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三个方面共同发力的重要环节。
家长应该做好自己的示范作用,注重家庭教育,学校也应该加强道德教育的力度。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下一代拥有厚德载物的品德和道德观念,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幼儿全面培养塑造良好的品德素养
幼儿全面培养塑造良好的品德素养幼儿期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成长阶段,也是品德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幼儿需要全面的培养,以塑造良好的品德素养。
本文将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全面培养幼儿,并塑造其良好的品德素养。
一、家庭教育家庭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幼儿的品德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家长应以身作则,做到言行一致。
他们应该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孩子。
例如,家长要教孩子爱护他人,就应该主动帮助他人,守规矩等。
其次,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沟通时,要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判断力和行为准则。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分辨是非,教导他们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最后,家庭要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想法,培养孩子的爱心和友善,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通过以上方法,家庭教育可以全面培养幼儿,塑造其良好的品德素养。
二、学校教育学校是幼儿接受正规教育的主要场所,对于幼儿的品德素养培养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首先,学校要制定科学的教育教学计划。
教师通过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品德。
例如,在课堂上进行道德教育的讲解和讨论,组织有关品德素养的实践活动等。
其次,学校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
学校可以开设培养品德的专门课程,同时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教育。
最后,学校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做到关心、尊重、信任每个幼儿,给予他们充分的关爱和指导,使幼儿在学校中感受到快乐的学习氛围。
通过学校教育,幼儿可以得到全方位的培养,从而塑造良好的品德素养。
三、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幼儿塑造品德素养的重要因素之一。
社会环境包括社会道德风尚、社会文化价值观等。
首先,社会应该提倡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政府、媒体、社会组织等应该共同努力,传递正能量,树立正确的道德导向。
其次,社会应该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和机会。
例如,建设优质的幼儿园和学校,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
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塑造高尚的品格
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塑造高尚的品格在当今社会,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道德观念和品格塑造。
作为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以帮助他们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我们应该从家庭教育入手。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和引导者。
家庭中应该强调和宣扬正直诚实、责任感、尊重他人以及关爱他人的价值观念。
家长应该亲身示范这些美德,透过自身的行为来影响孩子,使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其次,在学校教育中,我们需要创设一个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
学校应该制定相应的道德教育方针,并将其纳入学校教育计划中,使道德教育成为学生学习的一部分。
学校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和特定的活动来教育学生有关道德的知识和观念,如德育课、主题班会、社会实践等。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为他人着想的品质。
此外,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塑造高尚品格还需要加强课堂教育。
教师应该不仅重视学生的学术成绩,更要注重他们身心健康和道德素养的培养。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批判性思维训练、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一些伦理和道德问题。
同时,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行为,鼓励他们以道德规范为准则,追求正义和公平。
除了家庭、学校和课堂教育,社会也扮演着培养学生道德观念的重要角色。
社会是孩子成长的另一个重要环境,他们会受到社会的多种价值观念影响。
因此,社会应该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导向和示范。
政府、媒体、公众人物等有影响力的群体应该积极传播正面的道德信息和价值观念,减少负能量的传递。
此外,社会也可以通过举办道德教育活动、发布道德规范等方式来推动道德观念的培养。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道德观念和塑造高尚品格是一项长期而繁琐的工作,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全方位的教育和引导,我们才能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形成高尚的品格,为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培养孩子崇尚真理和正直的优秀品质
培养孩子崇尚真理和正直的优秀品质培养孩子崇尚真理和正直的优秀品质是每位家长的期望,因为这种品质能够为孩子的成长和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当今充斥着各种诱惑和不诚实行为的社会中,如何培养孩子坚守真理和正直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培养孩子这种优秀品质。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作为家长,我们应当注重培养孩子崇尚真理和正直的意识。
首先,父母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
父母本身就应该是诚实正直的人,他们的言行举止应该符合道德规范,不说谎话,不欺骗他人。
其次,父母要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互动,鼓励他们坚持真理和正直的态度。
家庭作为孩子的庇护所,给孩子提供一个诚实守信的环境,能够让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学校教育的引导学校是培养孩子品质的重要场所,教师在其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学校应该开展相关课程,教育学生崇尚真理和正直的重要性,并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培养这种品质。
同时,学校也应该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对学生的不诚实行为进行批评和纠正。
通过这种方式,学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三、树立正确的榜样除了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社会榜样的树立也是培养孩子崇尚真理和正直品质的重要环节。
社会上的各行各业都有一些正直诚实的榜样人物,他们的行为和精神可以影响到孩子的价值观。
家长可以适当向孩子介绍那些为人忠诚正直的人物,并通过他们的事迹来鼓励孩子。
此外,社会的负面现象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孩子的价值观,家长要及时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这些现象,并告诉他们这些不良行为的危害性。
四、关注媒体教育的影响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媒体对孩子的教育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家长要监督孩子接触的媒体内容,尽量让他们接触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同时,家长也要和孩子一起分析和评价媒体中的信息,帮助他们筛选和辨别真实与虚假,培养孩子的媒体素养和批判思维。
五、培养孩子的批判精神培养孩子崇尚真理和正直的优秀品质,还需要培养他们的批判精神。
幼儿良好品德的培养教育方法
幼儿良好品德的培养教育方法幼儿阶段是培养良好品德的关键时期,因为这个阶段是孩子性格形成和价值观建立的时期。
以下是一些幼儿良好品德的培养教育方法。
1.身教为先:幼儿会模仿大人的行为,父母和教师应该成为孩子最好的榜样。
他们应该展示好的道德价值观,比如诚实、友善和正直。
通过亲身示范和积极的行为引领孩子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2.创设道德情境:为幼儿创造各种道德情境,让他们在家庭和学校中能够亲身体验和感知什么是好的行为,什么是错的行为。
例如,在幼儿园里安排一些小组活动,鼓励幼儿互相尊重、合作和分享。
3.用故事和游戏教育:通过故事和游戏,可以向幼儿传授一些基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启示意义的故事,例如有关勇敢、友善或诚实的故事,让孩子们在故事中能够领悟和体验这些道德品质。
4.引导情绪管理:幼儿情绪管理能力较差,容易出现情绪失控的情况。
父母和教师应该引导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包括教会他们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会控制自己的冲动等。
这样可以让他们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并增强友善、耐心和宽容的品质。
5.提供奖励和惩罚:适当的奖励和惩罚可以帮助幼儿建立一套规范行为的制度。
当幼儿表现出好的品德行为时,可以适时给予鼓励和奖励。
而当幼儿做出不当行为时,可以适度地进行惩罚,以引导他们认识到错误并改正。
6.家庭和学校合作:幼儿良好品德的培养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合作。
家长和教师应该保持密切的沟通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品德发展和行为表现。
通过家校配合,可以更好地引导和培养孩子正确的品德观念。
7.激发兴趣和热爱:幼儿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会更加投入,因此可以通过引导幼儿培养一些良好的兴趣爱好,例如音乐、绘画、体育等,这些活动可以帮助他们表现出友善、合作和耐心的品质。
总之,幼儿良好品德的培养需要父母和教师共同努力,通过身教、情境创设、故事和游戏教育、情绪管理、奖惩制度、家庭和学校合作等方式,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在当今社会,孩子的品德教育变得愈发重要。
良好的品德是人格的基石,也是孩子成功的关键。
因此,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
一、品德教育的重要性良好的品德是人与人相处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
品德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良好的品德能够塑造孩子的个性。
通过品德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正直、勇敢、宽容等优秀品质,使其形成独立自信、乐观向上的个性特点。
其次,良好的品德有助于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
在社会中,人们需要遵守各种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良好的品德可以让孩子更好地融入社会,与他人和谐相处。
第三,良好的品德对孩子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诚实守信、自律尽责等品德可以培养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使其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最后,良好的品德是孩子未来人生成功的基础。
无论是进入社会还是日后的职业发展,都需要良好的品德作为支撑,只有具备优秀的品德素养,孩子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
二、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的方法1. 以身作则家长和教师作为孩子的榜样,应该以身作则,做出良好的行为示范。
无论是言行举止还是处理问题的方式,都要以积极端正的態度影响孩子。
当孩子看到成年人具备良好品德的时候,他们会模仿并接受这种行为准则。
2. 启发式教育在品德教育中,鼓励孩子通过参与讨论、辩论和分享经验等方式,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判断力。
通过与同学和老师的互动交流,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不同品德价值观的重要性。
3. 给予奖惩在培养孩子良好品德的过程中,适当的奖励和惩罚是必要的。
通过奖励孩子对于正确行为的肯定,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而对于不良行为,需要进行适度的惩罚,以引导孩子从错误中反思并进行改正。
4. 培养责任感责任感是培养孩子良好品德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位家长:大家下午好!先自我介绍一下,今天我在这里有两个身份:首先我是个老师,我当了二十多年的班主任,现在还在十二小教书;同时,我又是一个15岁男孩的母亲。
今天说不上是讲课,只是想和大家交流一下,因为坐在这里,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家长。
既然都是家长,我们就共同探讨一个当今压在我们所有家长心头上最沉重话题----教育孩子。
去年流行一首歌《伤不起》,我要说我们的孩子就伤不起。
许多家长跟我讲,只要为孩子学习创造个好环境再苦再累都不怕,最希望在孩子身上能实现自己没实现的梦想。
可是,现在的孩子却让人感觉越来越难教了,让我们做父母的面临数不清的困惑,最突出的就是不理解孩子各种各样的古怪行为,不知道在竞争的压力下该如何教育孩子。
究其原因是我们中国的家庭教育有很特殊的情况。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特殊情况呢?第一,现在的孩子是我国第一代甚至是第二代独生子女居多。
我们这一代是一家都有几个小孩,我们得一起抢着争大人的宠。
现在反过来了,是几家大人要争一个小孩的宠了。
我现在的班上有个孩子,外婆是我退休的同事,年纪老了身体不怎么好,总还带着这个外甥女宝贝。
有时我劝她,不要太操劳,不是还有孩子的爷爷奶奶吗。
她对我说,你不知道,本来就跟孩子接触少,只能平时中午管顿饭,再不带孩子,孩子不跟他亲,听着孩子说起爷爷奶奶对她最好,她这个做外婆的就是不服气。
平时花多了精力管孩子就希望能在孩子的问题上有发言权。
所以,一旦孩子出现了问题该怎么解决,一大家子公说公有有理婆说婆有理,各执己见,管事的人多了很难拿出个统一意见。
第二,现在的孩子是在电视机、电脑前长大的孩子,电视、电脑占据了本该孩子和父母交流的时间。
我的一个同事就跟我形容过他儿子一家的情形:儿子儿媳都在上海工作,难得过年回来,当然不要他们做什么家务,每天一吃完饭,儿孙三口就坐在沙发上,儿子端着一台14寸笔记本,儿媳玩7寸的平板,孙子也拿一个4.3寸的MP5,三个人各有所需塞上耳机玩得津津有味。
本来是一大家子谈天说地其乐融融,现在只听到她老头子看新闻联播的声音。
长此以往,孩子与父母的沟通越来越少,慢慢地,就会形成代沟。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结果中表明,我国6岁-14岁的少年儿童空闲时间有父母相伴的时间趋向减少。
上世纪末,十分之三的儿童有母亲陪伴,十分之一有父亲相伴;现在只有十分之二多一点有母亲陪伴,有父亲陪伴的比例仅为二十分之一左右。
等出现代沟了,你再找他沟通,他就排斥你了,就好话歹话都听不进喽。
第三,现在的孩子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长大的孩子。
我们的国家还处在转型阶段:经济已经是市场经济.可是教育还是计划经济的教育,也就是说,这一代孩子既要满足素质教育要求,又要遵守残酷的应试教育的淘汰规则。
讲起来是施行素质教育了,可是每当教育局来什么比赛通知的时候,比如陶艺比赛、书法美术乐器才艺大赛,我们班主任挺犯难,想找有一定水平的孩子参加还真不容易。
另外,所有和升学相关的竞赛都取消了,华赛不搞了,希望杯不比了,可是重点中学的素质班都那么好进吗?比如我2011年带的那个毕业班,最先被录取的是一中二中直升班,我6月8号还在乐平监考高考,家长就来报喜了。
过了一星期又考了一大批五中的。
然后过十来天上报推荐的学生,这得比成绩吧,又提前走了十多个。
剩下来的等到8月份电脑派位听天由命,所以我们景德镇人都爱把电脑派位叫“摇奖”,确实像中奖。
别人最早的7月1号领中学通知书,暑假里游山玩水,你要在煎熬中等到8月中旬再领。
好不容易进了中学了,9月份又来个分班考试。
孩子们不想考好吗,所以说,孩子们比我们上学的时候辛苦多了。
正因为这些特殊性,所以才造成家庭教育困难重重。
而家长们都是望子成龙的,于是急功近利,绝大多数家长平时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并以此来评价自己孩子的好坏,而对其他方面往往不屑一顾。
“把心思用在学习上”成了挂在父母嘴边的话。
2005年,全国妇联儿童部、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在“你对孩子了解多少”千名母亲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妈妈对孩子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好好学习”,其次是“功课做了没有”。
而一些教育发达国家的母亲每天见到孩子问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你玩得痛快吗?”说明我们只关注孩子成绩,而别人关注孩子是否在快乐成长。
有些家长只要孩子考得好,什么要求都答应,什么愿望都满足,什么承诺都兑现,甚至在孩子考试之前就定了指标,如果达不到“指标”要求,就要“按牛头喝水”,责打孩子成了家常便饭。
我们的孩子对此就有了什么“吃了顿竹笋炒肉”,什么“昨天你得的是男女混合双打,我要好一些,是女子单打”,什么“我今天又要得一张挨劈卡了”(不是“批评”的“批”,是“刀劈”的“劈”)。
2011年12月,一本《斗妈大全》在网络上迅速蹿红,作者是两位北京的四年级小女孩,里面记录了二十余招“斗妈”招式,引来众多网友围观。
别看是小学生写的,还有前言:这本书专为6-12岁天天被家长骂的小孩编写。
我挑了其中几招跟大家来说说。
第一招,老妈骂你的时候,你可以:看着其他的地方,想别的事情。
不管,不听。
注意不能经常用。
当妈妈的都有亲身感受,骂孩子时本来气不大,看到孩子这样不理不睬,气就不打一处来,越骂越来气。
第三招,你老妈使劲骂你的时候,你可以装哭(使点劲儿哦!)注意一定要装得像(可以经常使用)。
因为哭声可以引来能管住妈妈的人对妈妈进行干涉嘛。
第十七招,当你妈骂完你的时候,你可以喊着要离家出走,拿一些东西,跑到楼梯口,哭着跑下去。
注意别跑太远。
书的最后还写了未完待续。
家长们听了心情如何呀?肯定和我一样,玩笑之余不免要摇头叹息。
这实际上是孩子长期在心里积累的负面反应爆发了。
可能生活中很多孩子没有这样写出来,但是已经这样做了。
我们做父母的付出这么多,可结果事与愿违,为什么呢?主要是做家长的把孩子的智力开发和品性养成割裂了,“重智轻德”的做法才是罪魁祸首。
家庭不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家庭教育的重点不是也不可能是对孩子传授系统的知识。
相反,培养孩子高尚德行,教孩子学会做人才是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
“成功的孩子先做人!”,“小赢靠智,大赢靠德!”我们培养的孩子无论将来做什么,成就大小,他首先必须是我们的孝顺儿女,是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时代在前进,不少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东西都会逐渐被淘汰了,但是过去、现在和将来,为人处世原则不会变。
那么教会孩子做人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呢?首先,我们要培育孩子有道德判断力。
道德判断是指应用已有的道德知识对行为的是非进行判断的过程。
它能帮助孩子分清是非,确定合理的行为,有利于道德行为的定向。
我这样说,大家肯定比较困惑。
这样我先说说生活中的现象:往小处说,平时我接触的孩子,很多做了错事你问他原因,他都会理直气壮地告诉你是某某同学让他做的。
这就是没判断力,在别人的教唆下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往大的现象说,继农民工、破产者等自杀高危群体之后,大学生也加入了这个群体的行列。
频繁发生的高校大学生自杀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这些学生自杀的原因都很琐碎:有的原本是地方状元,到了精英云集的名校成绩不再名列前茅,有的是考研失利,有的是遭受感情纠葛,有的是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有的甚至是为减肥失败,这些原因竟都会成为年轻生命不堪承受的痛苦。
随便到网上一搜“2011年大学生自杀”就能搜到四、五十起。
痛心之余,我们不禁要问他们为什么会把年轻的生命如此仓促的画上句号呢?我认为最主要的有两点,一是现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太脆弱,二是他们太漠视生命,根本没认识到生命的宝贵。
所以造成他们只顾自己的感受,而不能确定自己的行为是否合理。
现在的社会已经进入网络化时代,我们做家长的不得不考虑到网络会影响孩子的道德判断力。
对于一些孩子遭受网友拐骗的事件屡见不鲜,就是因为他们同样缺乏道德判断力,茫茫然以为普天下人人皆善,很多话对亲身父母不说,对素未见面的网友却无话不说,认为找到知音,所以才会瞒着父母偷偷见网友。
在关键时刻没有是非对错判断,才会受骗上当,棋错一着满盘皆输,整个人生都毁了。
那么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道德判断力呢?在一个家庭里,如果小到生活上的事情,大到孩子的未来发展方向,都一概由父母来决定,孩子就会缺少自己做判断的机会,这样就不能培养他们的决断力。
抉择是每个人享有的权利,孩子也如此。
给孩子机会去做出人生中最重要的抉择,当孩子遇事做出正确的决定时,这对他长大成人后在工作中有极大的帮助。
生活中,那些成功者大都是从小就具有较强决断能力的人。
我们培养的是有主见的人,能够随机应变的,将来比我们更能适应社会的人。
经常向孩子讨教他的世界里的问题,可以培养他的判断力。
孩子小时候在游戏的过程中,确实会出现错误的举动。
比如有的孩子喜欢爬特别危险的地方,这时候最好用探讨式或者商量式来指出不良后果,然后纠正他的观点,让他明白这个行为是错误的。
你的话语方式不应该是:你怎么能爬这么高的地方呢?你会摔死的,知道吗?下次再也不准爬了!而应该是:孩子,这样做要不小心会怎么样呢?真的那样了,你既不能和大家玩,又要受很多限制,多难过啊,你能想出来吗?真的那样了,奶奶妈妈会多着急呀?让他得出自己的判断。
我们不光要随时纠正孩子的错误判断,同时也要随时支持他的正确判断这是一样重要的。
每次教毕业班,家长对准备让孩子升哪所学校总是举棋不定,因为现在升学供选择的学校多了,如果你问孩子,他们一般都会说:我才不管呢,我老妈说我到哪儿,我就到哪儿。
我从一位家长那里学到一招。
他父亲先利用周末带着孩子把理想中学的校园全部参观了一遍。
那些学校比我们十二小漂亮多了,我们哪有那么大的带塑胶跑道的操场,哪有喷泉。
孩子一看,我马上能到这么美的学校来上学了,对中学生活充满了希望,学习的动力就有了。
比你说一百遍要考中学了,你不好好学,没书读到乡下放牛去有用多了,孩子知道你假装吓吓他,不会那么做的。
易娜爸爸再根据招生政策把优先选择的学校按顺序理了一遍,又结合自己家交通经济情况,给孩子分析了一下,孩子很快就有了决定。
自己定的目标明确,孩子就会很努力去实现它。
再比如平时家长很看重孩子的成绩,看到孩子粗心、没上心学就不满意。
我现在班上一个孩子,平时成绩不好,期末考了90分,从来没考上90分。
孩子看到这个分数应该很兴奋,可是他妈妈拿到卷子就说“你怎么考那么差,你看看人家董乐卉考了100分!”一句话就把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之火给浇灭了。
当时说这话的家长还不止她一个。
过后我在家长会上说,你这么说难道就表明你尽了心管了他,还是孩子在班上排名不好你很没面子想在家长面前挽回一些呢。
孩子小,还算没顶嘴,在这样话语中成长的孩子何来自信心呢?他这时候不会想题目那些没弄懂,只会想,还有比我差的妈妈就不讲,我努力了妈妈也不在乎。
他大了敢顶嘴了,说一句“你就知道一天到晚那我和人家比,那叫某某做你儿子算了”或者“那你呢,你看人家爸爸赚的钱比你多,人家都开跑车,你也不是没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