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课堂实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内除法(一)整理与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促使学生加深对除法含义的认识。

3、巩固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4、巩固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让学生对自己在本阶段所学的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及情感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与反思。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请小朋友回忆一下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有关什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对这部

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2、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

二、探索学习

1、单元知识整理。

(1)、通过这些新朋友,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新知识呢?

(2)、学生回忆在“表内除法”这一单元中结识了哪些新朋友。思考并回答问题。

2、单元复习。

(1)、复习除法的意义。

出示第一题主题图:比较算式,说明乘法与除法的关系。

指名回答,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小结、板书。

(2)、复习除法计算。

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进行口算的。

总结:我们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这样可以算得又对又快。

(3)、复习除法应用题。

每组学生拿出8根小棒,平均分一分后再互相说说自己是怎么分的。

谁能把你的分法和算式说给大家听一听。

引导学生观察这几种分法和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在组内交流分的过程和除法算式。

(4)、小结:这几种分法都是平均分,都用除法计算。

三、拓展应用

1、引导学生完成P27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汇报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2、引导学生完成第2题。

先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订正。

3、引导学生完成第3、4题。

(1)、在小组中提出问题进行解答。

(2)、全班交流汇报,评价。

四 . 堂上练习:

1.口算:

24 ÷ 6 = 8 × 4 = 12 ÷ 4 =

8 × 9 = 20 ÷ 5 = 16 ÷ 4 =

36 ÷ 6 = 4 × 4 = 6 × 4 =

9 ÷ 9 = 9 × 9 = 18 ÷ 3 =

2.在()里填上“ > ”、“ < ”或“ = ”。

5()20 ÷ 5 30 ÷ 6 ()6

40() 6 × 5 12 ÷ 3 ()5

6 ()36 ÷ 6 20 () 6 × 5

3.看图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

★★★★

()×()=()想:乘法口决:_____________积是:________。()×()=()想:乘法口诀:_____________积是:________。()÷()=()想:乘法口诀:_____________积是:________。()÷()=()想:乘法口诀:_____________积是:________。

4.列式计算:

( 1 ) 24 里面有几个4 ?

( 2 )被除数是 15 ,除数是 3 ,商是多少?

五、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平移》教学案例与反思

背景

《平移》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平移和旋转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是实验教材新引进的内容。从数学的意义上讲,平移和旋转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物体或图形在直线方向上移动,而本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改变,就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平移现象。《平移》这节课主要有两部分内容:一是研究哪些物体的运动现象可以称为平移;二是研究物体平移的方向和距离。这是一节有动感内容的教学,这部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生活气息非常浓厚,而且概念较难辨析,所以比较特殊,教材就是从现实生活中的大量实例引入,抽象出什么是平移。

二年级的儿童需要对具体事物进行观察,需要在真实的世界中来建构知识,这个年龄的孩子们在很大程度上需依赖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来理解什么是平移和旋转,并建立空间观念。计算机能够为学生创设模拟真实世界的动态实验,还可以使原来肉眼看不清楚的东西放大。本课程分别从直观形象的演示和具体操作上进行感知和建立概念,二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因此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注意了教学的生活化和活动化。

认识平移不难,但是平移距离对于儿童来说是相当有困难的,困难有两点:第一,数方格的方法,确定起点的位置;第二,怎样做才能保证平移后图形的完整性。于是我确定重点为感知平移现象并会辨认,难点为平移距离。为了突破重点,我充分了解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学生的生活搬进课堂,试图让学生在自己最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完成对平移现象的认识,也就是通过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来理解什么是平移;为了突破难点,我查阅了很多有关资料,设计了生动的故事情境,运用多媒体动画的优势,使学生从直观形象的演示和具体操作上进行学习,将一个学生完全不知道怎么入手的难题变得有趣、简单,很清楚地了解到了怎样平移距离,并学会了平移距离的方法。

预设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37、41~4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演示、操作等活动,使学生感知平移现象。

2、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重点:

什么是平移。

教学难点:

平移距离。

教学过程:

一、感知、体验平移的特点。

1、看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体验平移:

(1)激发:同学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很多数学现象也时时刻刻存在于我们周围,你们想看看么?

(2)说一说看到了什么、用手势做一做、用符号表示平移。

(3)揭示平移:

质疑:这些现象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你们发现了么?(学生讨论回答)

揭示:是的,这些现象无论是横着、竖着还是斜着,都是直直的朝一个方向运动,这些现象都是平移。(板书课题:平移)

(4)找生活中的平移。

二、在故事情境中平移方向与距离。

1、用平移解决问题。

(1)用学具画一排平移的小鸭子。

(a)湖边有一只可爱的小黄鸭,仔细观察小黄鸭是怎样运动的呢?(播放CAI动画)能完整地说一说么?

(b)动脑筋想一想,怎样用我们手中的这些学具(直尺、小黄鸭)画出小黄鸭是怎么游过来的呢?(学生讨论回答)

(c)肯定方法:先用直尺画一条直线,再在直线上面画小黄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