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1
鱼类线粒体 (1)
文献综述题目:鱼类线粒体及线粒体控制区的研究进展沈阳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鱼类线粒体及线粒体控制区的研究进展摘要:线粒体DNA是动物体内唯一发现的核外遗传物质。
与其他动物相同,鱼类线粒体全长约16.5kbp 左右,分为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两大部分,编码区编码37个基因,非编码区即线粒体基因组的控制区(也称D-loop),其碱基替换率比线粒体DNA其它区域高5-10倍,遗传上是高变区。
遗传学上可根据线粒体控制区的特点和特性,可利用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RFLP)、PCR技术和测序技术等方法分析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和其分类地位。
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在研究鱼类种内遗传分化中具有重要意义,为传统鱼类形态学分类提供了分子生物学证据,为地质演化和鱼类进化的关系提供论据,为物种保护和渔业管理提供科学理论基础。
关键字:鲢鱼;线粒体DNA;D-loop区;分类地位几乎所有的脊椎动物的细胞中都含有线粒体(mitochondria)这种细胞器,它自身携带DNA,可自我复制、表达,并有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和酶从细胞质输入线粒体,共同完成生物氧化的理功能。
动物的线粒体DNA(mtDNA)是共价闭合的双链DNA,其基因结构简单,一级结构的碱基突变率高。
近年来,随着DNA序列分析、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RFLP)及PCR技术的应用和发展,mtDNA在动物起源、种群分化与系统发生、分类及遗传瓶颈效应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1 线粒体概述与其他动物相似,鱼类线粒体基因组的长度大多在15-20kb左右,环状双链,根据碱性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中双链密度不同分为重链(H链)和轻链(L链),由2个rRNA 基(16S rRNA、12S rRNA)、22 个tRNA基因、控制区(D-Loop环区)和轻链复制起始区和13个疏水蛋白质基因。
13个蛋白质因是细胞色素b(Cyt b)基因,2个ATP酶的亚基,3个细胞色素c(Cyt c)氧化酶的亚基(COI,COII,COIII),7个NADP还原酶的亚单位(ND1、ND2、ND3、ND4、ND4L、ND5、ND6),除一个蛋白质基因(ND6)和8个tRNA基因由L链编码外,其余的大部分基因都由H链编码[1]。
第一节 线粒体
第一节线粒体1890年R. Altaman首次发现线粒体,命名为bioblast,以为它可能是共生于细胞内独立生活的细菌。
1898年Benda首次将这种颗命名为mitochondrion。
1900年L. Michaelis用Janus Green B对线粒体进行染色,发现线粒体具有氧化作用。
Green(1948)证实线粒体含所有三羧酸循环的酶,Kennedy和Lehninger(1949)发现脂肪酸氧化为CO2的过程是在线粒体内完成的,Hatefi等(1976)纯化了呼吸链四个独立的复合体。
Mitchell(1961-1980)提出了氧化磷酸化的化学偶联学说。
一、结构(一)形态与分布线粒体一般呈粒状或杆状,但因生物种类和生理状态而异,可呈环形,哑铃形、线状、分杈状或其它形状。
主要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和脂类,其中蛋白质占线粒体干重的65-70%,脂类占25-30%。
一般直径0.5~1μm,长1.5~3.0μm,在胰脏外分泌细胞中可长达10~20μm,称巨线粒体。
数目一般数百到数千个,植物因有叶绿体的缘故,线粒体数目相对较少;肝细胞约1300个线粒体,占细胞体积的20%;单细胞鞭毛藻仅1个,酵母细胞具有一个大型分支的线粒体,巨大变形中达50万个;许多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线粒体。
通常结合在维管上,分布在细胞功能旺盛的区域。
如在肝细胞中呈均匀分布,在肾细胞中靠近微血管,呈平行或栅状排列,肠表皮细胞中呈两极性分布,集中在顶端和基部,在精子中分布在鞭毛中区。
线粒体在细胞质中可以向功能旺盛的区域迁移,微管是其导轨,由马达蛋白提供动力。
(二)超微结构线粒体由内外两层膜封闭,包括外膜、内膜、膜间隙和基质四个功能区隔(图7-1、7-2)。
在肝细胞线粒体中各功能区隔蛋白质的含量依次为:基质67%,内膜21%,外8%膜,膜间隙4%。
图7-1线粒体的TEM照片图7-2线粒体结构模型1、外膜(out membrane)含40%的脂类和60%的蛋白质,具有孔蛋白(porin)构成的亲水通道,允许分子量为5KD以下的分子通过,1KD 以下的分子可自由通过。
什么是线粒体糖尿病(一)
什么是线粒体糖尿病(一)引言概述线粒体糖尿病(MIDD)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其特点是由线粒体功能异常引起的糖尿病。
虽然线粒体糖尿病相对较少见,但了解其特点和病理机制对于病患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线粒体糖尿病的定义、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
正文:什么是线粒体糖尿病(一)一、线粒体糖尿病的定义1. 线粒体功能异常与糖尿病的关系2. MIDD与其他类型的糖尿病的区别3. 线粒体疾病与糖尿病的遗传背景二、线粒体糖尿病的发病机制1. 线粒体DNA(mtDNA)缺陷对能量代谢的影响2. 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的相互关系3. 线粒体产生的ATP和胰岛素分泌功能的联系三、线粒体糖尿病的临床特点1. 糖尿病早期出现的非特异性症状2. 线粒体病变导致其他器官的异常表现3. MIDD与全身代谢紊乱的关联四、线粒体糖尿病的诊断方法1. 线粒体功能检测与糖尿病的诊断2. 临床症状与糖尿病类型的鉴别诊断3. 分子遗传学诊断在MIDD中的应用五、线粒体糖尿病的治疗策略1. 药物治疗对线粒体功能的干预2. 营养疗法和锻炼对MIDD的影响3. 基因治疗和干细胞治疗的前景总结:线粒体糖尿病是由线粒体功能异常引起的糖尿病,其特点是早发性糖尿病、家族聚集性和多系统受累。
线粒体功能异常通过影响能量代谢、氧化应激和胰岛素分泌等机制参与糖尿病的发病。
诊断MIDD需要综合临床表现、线粒体功能检测和分子遗传学诊断等方法。
目前,针对线粒体糖尿病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药物治疗、营养疗法和基因治疗等。
然而,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仍面临挑战,未来仍需进一步研究以提高疗效和预后。
(完整版)线粒体膜电位检测(JC-1).
线粒体膜电位检测(JC-1)大量的研究表明线粒体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其中线粒体跨膜电位(△ψ的破坏,被认为是细胞凋亡级联反应过程中最早发生的事件之一,它发生在细胞核凋亡特征(染色质浓缩、DNA断裂)出现之前,一旦线粒体跨膜电位崩溃,则细胞凋亡不可逆转。
JC-1(5,5’,6,6’-tetrachloro-1,1’,3,3’-tetraethylbenzimidazolcarbocyanine iodide)是一种阳离子脂质荧光染料,可作为检测线粒体跨膜电位指示剂。
JC-1有单体和多聚体两种存在状态,在低浓度时以单体的形式存在,高浓度时以多聚体形式存在,两者的发射光谱不同,但均可在流式细胞仪绿色(FL-1)通道检测出绿色荧光,JC-1可透过正常细胞膜以单体状态聚集胞内,正常健康线粒体的膜电位(△ψ)具有极性,JC-1依赖于△ψ的极性被迅速摄入线粒体内,并因浓度增高而在线粒体内形成多聚体,多聚体发射光为红色荧光;可被流式细胞仪的红色(FL-2)通道检测到,而细胞发生凋亡时,线粒体跨膜电位被去极化,JC-1从线粒体内释放,红光强度减弱,以单体的形式存在于胞质内发绿色荧光。
根椐这一特征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
所需仪器或者试剂流式细胞仪或荧光显微镜、高速离心机、CO2培养箱、微量移液器1.5m L Microtube、载玻片、盖玻片(荧光显微镜观察需用)、PBS、灭菌去离子水使用注意事项1.微量试剂取用前请离心集液。
2. JC-1避光保存及使用。
3.细胞培养的数量不宜超过1×106,否则细胞会产生自然凋亡影响检测。
4.对PH变化过于敏感的细胞建议用胎牛血清取代Buffer孵育染色及洗涤,或延长观测时间5.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诱导剂、细胞株类型,作用时间的不同而荧光强度比例都有不同,因此没有通用标准的补偿设门指南,因此每个试验需设阴性及阳性对照组进行荧光补偿及设门。
线粒体与过氧化物酶体词汇解释
线粒体与过氧化物酶体词汇解释过氧化物酶体又称微体,过氧化物酶体在1954年被发现时, 由于不知道这种颗粒的功能,将它称为微体。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线粒体与过氧化物酶体词汇解释,希望对你有帮助哦!1. 线粒体(mitochondrion)线粒体是1850年发现的,1898年命名。
线粒体由两层膜包被,外膜平滑,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两层膜之间有腔,线粒体中央是基质。
基质内含有与三羧酸循环所需的全部酶类,内膜上具有呼吸链酶系及ATP酶复合体。
线粒体是细胞内氧化磷酸化和形成ATP的主要场所,有细胞"动力工厂"(power plant)之称。
另外,线粒体有自身的DNA和遗传体系,但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数量有限,因此,线粒体只是一种半自主性的细胞器。
线粒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一般呈线状,也有粒状或短线状。
线粒体的直径一般在0.5~1.0 μm,在长度上变化很大,一般为1.5~3μm,长的可达10μm ,人的成纤维细胞的线粒体则更长,可达40μm.不同组织在不同条件下有时会出现体积异常膨大的线粒体,称为巨型线粒体(megamitochondria)在多数细胞中,线粒体均匀分布在整个细胞质中,但在某些些细胞中,线粒体的分布是不均一的,有时线粒体聚集在细胞质的边缘。
在细胞质中,线粒体常常集中在代谢活跃的区域,因为这些区域需要较多的ATP,如肌细胞的肌纤维中有很多线粒体。
另外,在精细胞、鞭毛、纤毛和肾小管细胞的基部都是线粒体分布较多的地方。
线粒体除了较多分布在需要ATP的区域外,也较为集中的分布在有较多氧化反应底物的区域,如脂肪滴,因为脂肪滴中有许多要被氧化的脂肪。
2. 外膜(outer membrane)包围在线粒体外面的一层单位膜结构。
厚6nm,平整光滑,上面有较大的孔蛋白,可允许相对分子质量在5kDa左右的分子通过。
外膜上还有一些合成脂的酶以及将脂转变成可进一步在基质中代谢的酶。
外膜的标志酶是单胺氧化酶。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 第三节线粒体与有氧呼吸
有氧呼吸中氧元素的转移途径:
总反应式:
酶
大部分散失
1C6H12O6 + 6H2O + 6O2
6CO2 + 12H2O + 能量 合成38ATP
1.追踪18O2的去向: O2→生成物H2O
2.追踪C6H1218O6的去向: 葡萄糖→丙酮酸→CO2 3.追踪H218O的去向: 反应物H2O→CO2
2.有氧呼吸的过程
内膜 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线粒体基质
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少量DNA和RNA、 还含有核糖体等
❹ 线粒体的颜色:
无色。
❺真核细胞都有线粒体吗?
有些真核细胞 【寄生虫:蛔虫细胞、绦虫细胞】; 以及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它们没有线粒体。 它们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❻线粒体的功能:
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
线粒体的 内膜上和线粒体基质 中含有许多种与 有氧呼吸 有关的酶。
2. 有氧呼吸的过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
1C6H12O6
(产生少量 的4[H])
酶1 2丙酮酸
释放出少量的能量
(2C3H4O3)也叫三碳化合物
1C6H12O6
酶1 细基
2C3H4O3+ 4【H】+少量能量
大部分散失 合成2ATP
24_[_H_]_+6_O_2_酶 ――→12H2O源自_少__量__ _大__量__
有氧呼吸过程中:
①C6H12O6的利用 Ⅰ 、H2O的利用 Ⅱ 、O2的利用 Ⅲ ;
②CO2的生成 Ⅱ 、H2O的生成 Ⅲ 、能量的产生 Ⅰ、Ⅱ、 Ⅲ ;
③[H]产生的阶段 Ⅰ 、Ⅱ 、 [H]利用的阶段
线粒体与叶绿体(1)
叶绿体外被由双层膜组成,膜间为10~20nm的膜间隙。外膜的渗透性大,如核苷、 无机磷、蔗糖等许多细胞质中的营养分子可自由进入膜间隙。
内膜对通过物质的选择性很强,,CO2、O2、Pi、H2O、磷酸甘油酸、丙糖磷酸, 双羧酸和双羧酸氨基酸可以透过内膜,ADP、ATP已糖磷酸,葡萄糖及果糖等透 过内膜较慢。蔗糖,NADP+及焦磷酸等不能透过内膜,需要特殊的转运体 translator)才能通过内膜。
线粒体一般呈粒状或杆状,但因生物种类和生理状态而异,可呈环形, 哑铃形、线状、分杈状或其它形状。数目一般数百到数千个,线粒体通常 分布在细胞功能旺盛的区域。
线粒体的超微结构 图1 图2
外膜(outer membrane):含孔蛋白(porin),通透性较高。标志酶为单 胺氧化酶。 图2 内膜(inner membrane):高度不通透性,向内折叠形成嵴。 (cristae),嵴能显著扩大内膜表面积(达5~10倍)。含有与能量转换 相关的蛋白 (执行氧化反应的电子传递链酶系、 ATP合成酶、线粒体内 膜转运蛋白)。标志酶为细胞色素氧化酶。 膜间隙(intermembrane space):含许多可溶性酶、底物及辅助因子。 标志酶为腺苷酸激酶。 基质(matrix):含三羧酸循环、脂肪酸和丙酮酸氧化等酶系、线粒体 基因表达酶系等以及线粒体DNA, RNA,核糖体。
个体发育:由前质体(proplastid)分化 而来。
增殖:分裂增殖
24
二、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起源
内共生起源学说(endosymbiosis hypothesis)
叶绿体起源于细胞内共生的蓝藻:ereschkowsky,1905 年
Margulis,1970年:线粒体的祖先-原线粒体是一种革兰 氏阴性细菌:叶绿体的祖先是原核生物的蓝细菌 (Cyanobacteria),即蓝藻。
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JC-1法)
仅供科研版本号:161213 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JC-1法)【产品组成】【保存条件】-20℃,避光,12个月【产品概述】JC-1是一种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 的理想荧光探针。
在线粒体膜电位较高时,JC-1聚集在线粒体的基质(matrix)中,形成聚合物,产生红色荧光;在线粒体膜电位较低时,JC-1丌能聚集在线粒体的基质中,此时JC-1为单体,产生绿色荧光。
这样就可以通过荧光颜色的转变来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常用红绿荧光的相对比例来衡量线粒体去极化的比例。
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是细胞凋亡早期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通过JC-1从红色荧光到绿色荧光的转变可以很容易地检测到细胞膜电位的下降,这种转变也可作为细胞凋亡早期的一个检测指标。
JC-1单体的最大激发波长为514nm,最大发射波长为529nm。
JC-1聚合物(J-aggregates)的最大激发波长为585nm,最大发射波长为590nm。
实际观察时,使用常规的观察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的装置即可。
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JC-1法)(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 assay kit with JC-1)是一种以JC-1为荧光探针,快速灵敏地检测细胞、组织或纯化的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的试剂盒,可以用于早期的细胞凋亡检测,CCCP作为诱导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的阳性对照。
该试剂盒仅用于科研领域,丌宜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
【使用方法】1、配制JC-1染色工作液:取适量JC-1 Stain (200×),按照每50μl JC-1 Stain (200×)加入8ml ddH2O的比例稀释JC-1,剧烈Vortex充分溶解并混匀JC-1。
然后再加入2ml JC-1 Buffer(5×),混匀后即为JC-1染色工作液。
6孔板每孔所需JC-1染色工作液的量为1ml,其它培养器皿的JC-1染色工作液的用量以此类推;对于细胞悬液每0.5~1.0×106细胞需0.5ml JC-1染色工作液。
DJ-1调控线粒体功能研究进展
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510:15:27 网络出版地址:https://link.cnki.net/urlid/34.1086.R.20230724.1340.004DJ 1调控线粒体功能研究进展倪晓晨1,2,于世龙1,刘延庆1,金 凤3(1.扬州大学医学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胃癌毒邪论治重点研究室,2.扬州市中医院,3.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江苏扬州 225009)收稿日期:2023-03-10,修回日期:2023-06-2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No81903850),江苏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NoYB201992)作者简介:倪晓晨(1997-),男,硕士生,研究方向:中医内科学,Email:nxc19970103@163.com;金 凤(1989-),女,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药抗肿瘤药理学,通信作者,E mail:jinfeng0522@126.comdoi:10.12360/CPB20220306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1978(2023)08-1406-06中国图书分类号:R329 24;R349 1;R394 2;R742 5;R977 6摘要:DJ 1是PARK7基因编码的蛋白,属于肽酶C56蛋白质家族,PARK7基因的缺陷会导致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早发性帕金森症。
DJ 1蛋白是一个多功能蛋白,它可以作为一个积极的雄激素受体介导的转录调节子,也可以用作氧化还原敏感的分子伴侣,氧化应激传感器,还可以保护神经元免于氧化应激和细胞死亡。
此外,DJ 1还与线粒体自噬、能量代谢、线粒体稳态、内质网-线粒体结构偶联等生命过程有关。
然而目前,DJ 1蛋白的精确功能尚不是很清楚。
该文对DJ 1蛋白调控线粒体功能的作用、机制、分子基础展开综述,并结合临床疾病探讨其潜在价值,具有较好的时效性、必要性、创新性和科学性,也有助于为临床药物开发提供新的靶点和思路。
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JC-1法)
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JC-1法)简介:JC-1是一种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 的理想荧光探针。
在线粒体膜电位较高时,JC-1聚集在线粒体的基质(matrix)中,形成聚合物,产生红色荧光;在线粒体膜电位较低时,JC-1不能聚集在线粒体的基质中,此时JC-1为单体,产生绿色荧光。
这样就可以通过荧光颜色的转变来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常用红绿荧光的相对比例来衡量线粒体去极化的比例。
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是细胞凋亡早期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通过JC-1从红色荧光到绿色荧光的转变可以很容易地检测到细胞膜电位的下降,这种转变也可作为细胞凋亡早期的一个检测指标。
JC-1单体的最大激发波长为,最大发射波长为。
JC-1聚合物(J-aggregates)的最大激发波长为,最大发射波长为。
实际观察时,使用常规的观察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的装置即可。
Leagene 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JC-1法)(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 assay kit with JC-1)是一种以JC-1为荧光探针,快速灵敏地检测细胞、组织或纯化的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的试剂盒,可以用于早期的细胞凋亡检测,CCCP 作为诱导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的阳性对照。
该试剂盒仅用于科研领域,不宜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
组成:操作步骤(仅供参考):1、 配制JC-1染色工作液:取适量JC-1 Stain (200×),按照每50μl JC-1 Stain (200×)加入8ml ddH 2O 的比例稀释JC-1,剧烈Vortex 充分溶解并混匀JC-1。
然后再加入2ml JC-1 Buffer(5×),混匀后即为JC-1染色工作液。
6孔板每孔所需JC-1染色工作液的量为,其它培养器皿的JC-1染色工作液的用量以此类推; 对于细胞悬液每0.5~1.0×106细胞需JC-1染色工作液。
线粒体蛋白CPS-1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探讨
线粒体蛋白CPS-1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探讨目的:探讨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1(CPS-1)在结直肠癌(CRC)及转移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01.01-2009.12.31期间在我院肿瘤内科住院的111例CR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RC癌组织、癌旁组织、淋巴结组织和远处转移组织中CPS-1的表达;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CPS-1的表达与CRC患者总生存期及无进展生存期的关系,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评估CPS-1的表达与CRC预后的关系。
结果:在111例CRC患者中,有82例(73.9%)患者表达CPS-1;CPS-1的阳性表达与分化程度(P=0.002)、侵犯深度(P=0.002)、淋巴结转移(P=0.001)和TNM分期(P=0.019)密切相关;CPS-1阳性表达的患者较阴性表达患者的5年OS及PFS 低(P<0.001)。
有57例(51.4%)患者高表达CPS-1,CPS-1的高表达与分化程度(P=0.003)、淋巴结转移(P=0.009)和TNM分期(P=0.006)密切相关;CPS-1高表达的患者较低表达患者的5年OS和PFS低(P<0.001)。
多因素分析显示,CPS-1的阳性表达是OS(P=0.020,HR:4.261)及
PFS(P=0.037,HR:2.861)的独立预后因素;CPS-1的高表达是
OS(P=0.030,HR:0.442)及PFS(P=0.047,HR:1.981)的独立预后因素。
结论:CPS-1在CR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及高表达和CRC的发生发展相关,CPS-1阳性表达及高表达可能预测CRC患者的疾病进展及预后不良。
线粒体MT-RNR1基因突变与药物性聋
2 线粒 体 MT—RNR1基 因 突变 位 点 及 与 氨基 糖
官 就会 出现 异 常 , 这 种 现 象 被称 为 阈值 效 应[ 1 ] 。哺
【 中图 分 类 号 1 R7 6 4 . 4 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 1 0 0 6 —7 2 9 9 ( 2 0 1 3 ) 0 3 一O 4 2 8 一O 3
大多 数 线 粒 体 基 因 突 变会 引 起 母 系 遗 传 性 疾 病, 而 线 粒体 MT—R NR 1基 因突 变 主 要 引 起 药 物 性 非综 合 征型母 系遗 传性 聋 , 其导 致 的耳 聋 为双侧 、
曾云 冯大 飞 张 磊 综述
B 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6 —7 2 9 9 . 2 0 1 3 . 0 3 . 0 3 2
姜丹 . 审校
网络 出版 时 间 : 2 0 1 3 —5 —9 1 3 : 5 8
网 络 出版 地 址 : h t t p : / / ww w. c n k i . n e t / k c ms / d e t a i l / 4 2 . 1 3 9 l I R . 2 0 1 3 0 5 0 9 . 1 3 5 8 . 0 0 5 . h t ml
携带 线粒 体突 变基 因 的患者 在单 次使 用微 量 的 氨基 糖苷 类 的药物 时也 会 导 致 耳聋 , 听 力损 失 通 常
系, 但 因其基 因组 大小 有 限 , 所 以线粒 体是 一种 半 自 主细胞 器 , 即 自身含 有 遗 传 表 达 系 统 ( 自主 性 ) 。当
细胞生物学[第六章细胞的能量转换—一线粒体和叶绿体]课程预习
第六章细胞的能量转换—一线粒体和叶绿体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内的两种产能细胞器。
它们最初的能量来源有所不同,但却有着相似的基本结构,而且以类似的方式合成ATP。
线粒体是一种高效地将有机物转换为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ATP的细胞器。
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换为化学能,并储存于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大分子有机物中。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具有环状DNA及自身转录RNA与翻译蛋白质的体系。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半自主性的细胞器。
一、线粒体和氧化磷酸化线粒体通过氧化磷酸化作用,进行能量转换,为所需要的细胞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一)线粒体的形态结构1.线粒体的形态与分布线粒体一般呈粒状或杆状,但因生物种类和生理状态而异,可呈环形、哑铃形、线状、分权状或其他形状。
主要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和脂类,其中蛋白质占线粒体干重的65%~70%,脂类占25%~30%。
一般直径0.5~1μm,长1.5~3.0μm,在胰脏外分泌细胞中可长达10~20μm,称巨线粒体。
数目一般数百到数千个,植物因有叶绿体的缘故,线粒体数目相对较少;肝细胞约1300个线粒体,占细胞体积的20%;单细胞鞭毛藻仅1个,酵母细胞具有一个大型分支的线粒体,巨大变形中达50万个;许多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线粒体。
通常结合在维管上,分布在细胞功能旺盛的区域。
线粒体在细胞质中可以向功能旺盛的区域迁移,微管是其导轨,由马达蛋白提供动力。
2.线粒体的结构与化学组成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在电镜下观察到线粒体是由两层单位膜套叠而成的封闭的囊状结构。
主要由外膜(outer membrane)、内膜(inner membrane)、膜间隙(intermembrane)、基质(matrix)或内室(inner chamber)四部分组成。
(1)外膜是包围在线粒体最外面的一层单位膜,光滑而有弹性,厚约6μm。
外膜上有排列整齐的筒状圆柱体,其成分为孔蛋白(porin),圆柱体上有小孔。
(2)内膜位于外膜内侧,把膜间隙与基质(内室)分开。
线粒体1
线粒体、线粒体肌病及其病理线粒体是人体重要的生产能量的细胞器,是人体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
线粒体的基本功能是氧化可利用的底物,通过呼吸链电子传递合成ATP。
线粒体通过氧化磷酸化作用,进行能量转换,为细胞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提供所需的能量。
而且在细胞凋亡及某些代谢途径中也起重要作用。
线粒体是细胞内最易受损伤的一个敏感的细胞器,它可显示细胞受损伤的程度。
因此,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往往导致整个能量代谢过程紊乱,从而产生一系列疾病,其中最常见累及神经系统的是线粒体脑病和线粒体肌病,这是一组与遗传、代谢有关的疾病。
若不累及中枢神经系统而仅累及肌肉称为线粒体肌病;若合并有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及症候的称为线粒体脑肌病。
已知在线粒体不同结构部位含有不同的酶系统,如外膜含有细胞色素C还原酶、脂肪酸辅酶A连接酶及单胺氧化酶;外室中含酰甘酸激酶和核苷二磷酸激酶;内膜含氧化磷酸化系统的酶类和呼吸链(即电子传递系统)。
氧化磷酸化要有电子传递氧化磷酸化系统的酶类包括三磷腺苷和琥珀酸脱氢酶。
呼吸链由黄素蛋白、铁硫蛋白、辅酶Q和细胞色素所组成。
此外,内膜还含有肉毒碱脂肪酸酰基转移酶在基质中含有柠檬酸循环酶、脂肪酸氧化酶谷氨酸脱氢酶以及合成DNA及RNA的蛋白质结构成分此外,人类基质中的线粒体DNA(m t DNA)也是一种遗传物质。
正是由于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非常复杂,所以线粒体疾病在发病机制方面的“异源性”和临床表现各异则不难理解Jackson等(1995)分析51例线粒体肌病和脑肌病健,其临床表现同为一种综合征或同属线粒体肌病的临床表现,但生化分析及分子生物学水平上的研究揭示患者在线粒体上的缺陷可以不尽相同。
线粒体肌病的症状表现:线粒体肌病为氧化磷酸化脱偶联引起,是能量代谢障碍所致的骨骼肌极度不能耐受疲劳,病变以侵犯骨骼肌为主。
主要表现为以四肢近端为主的肌无力伴运动耐受,不能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儿童和青年多见肌无力进展非常缓慢,可有缓解复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粒体线粒体(mitochondrion)[1]是一种存在于大多数细胞中的由两层膜包被的细胞器,是细胞中制造能量的结构,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被称为“power house”。
其直径在0.5到10微米左右。
除了溶组织内阿米巴、篮氏贾第鞭毛虫以及几种微孢子虫外,大多数真核细胞或多或少都拥有线粒体,但它们各自拥有的线粒体在大小、数量及外观等方面上都有所不同。
线粒体拥有自身的遗传物质和遗传体系,但其基因组大小有限,是一种半自主细胞器。
除了为细胞供能外,线粒体还参与诸如细胞分化、细胞信息传递和细胞凋亡等过程,并拥有调控细胞生长和细胞周期的能力。
大小线粒体是一些大小不一的球状、棒状或细丝状颗粒,一般为0.5-1.0μm,长1-2μm,在光学显微镜下,需用特殊的染色,才能加以辨别。
在动物细胞中,线粒体大小受细胞代谢水平限制。
不同组织在不同条件下可能产生体积异常膨大的线粒体,称为“巨线粒体”(megamitochondria):胰脏外分泌细胞中可长达10-20μm;神经元胞体中的线粒体尺寸差异很大,有的也可能长达10μm;人类成纤维细胞的线粒体则更长,可达40μm。
有研究表明在低氧气分压的环境中,某些如烟草的植物的线粒体能可逆地变为巨线粒体,长度可达80μm,并形成网络。
形状线粒体一般呈短棒状或圆球状,但因生物种类和生理状态而异,还可呈环状、线状、哑铃状、分杈状、扁盘状或其它形状。
成型蛋白(shape-forming protein)介导线粒体以不同方式与周围的细胞骨架接触或在线粒体的两层膜间形成不同的连接可能是线粒体在不同细胞中呈现出不同形态的原因。
数量不同生物的不同组织中线粒体数量的差异是巨大的。
有许多细胞只拥有多达数千个的线粒体(如肝脏细胞中有1000-2000个线粒体),而一些细胞则只有一个线粒体(如酵母菌细胞的大型分支线粒体)。
大多数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不具有线粒体。
一般来说,细胞中线粒体数量取决于该细胞的代谢水平,代谢活动越旺盛的细胞线粒体越多。
分布线粒体分布方向与微管一致,通常分布在细胞功能旺盛的区域:如在肾脏细胞中靠近微血管,呈平行或栅状排列;在肠表皮细胞中呈两极分布,集中在顶端和基部;在精子中分布在鞭毛中区。
在卵母细胞体外培养中,随着细胞逐渐成熟,线粒体会由在细胞周边分布发展成均匀分布。
线粒体在细胞质中能以微管为导轨、由马达蛋白提供动力向功能旺盛的区域迁移。
组成线粒体的化学组分主要包括水、蛋白质和脂质,此外还含有少量的辅酶等小分子及核酸。
蛋白质占线粒体干重的65-70%。
线粒体中的蛋白质既有可溶的也有不溶的。
可溶的蛋白质主要是位于线粒体基质的酶和膜的外周蛋白;不溶的蛋白质构成膜的本体,其中一部分是镶嵌蛋白,也有一些是酶。
线粒体中脂类主要分布在两层膜中,占干重的20-30%。
在线粒体中的磷脂占总脂质的3/4以上。
同种生物不同组织线粒体膜中磷脂的量相对稳定。
含丰富的心磷脂和较少的胆固醇是线粒体在组成上与细胞其他膜结构的明显差别。
结构线粒体由外至内可划分为线粒体外膜(OMM)、线粒体膜间隙、线粒体内膜(IMM)和线粒体基质四个功能区。
处于线粒体外侧的膜彼此平行,都是典型的单位膜。
其中,线粒体外膜较光滑,起细胞器界膜的作用;线粒体内膜则向内皱褶形成线粒体嵴,负担更多的生化反应。
这两层膜将线粒体分出两个区室,位于两层线粒体膜之间的是线粒体膜间隙,被线粒体内膜包裹的是线粒体基质。
外膜线粒体外膜是位于线粒体最外围的一层单位膜,厚度约为6-7nm。
其中磷脂与蛋白质的质量为0.9:1,与真核细胞细胞膜的同一比例相近。
线粒体外膜中酶的含量相对较少,其标志酶为单胺氧化酶。
线粒体外膜包含称为“孔蛋白”的整合蛋白,其内部通道宽约2-3nm,这使线粒体外膜对分子量小于5000Da的分子完全通透。
分子量大于上述限制的分子则需拥有一段特定的信号序列以供识别并通过外膜转运酶(translocase of the outer membrane,TOM)的主动运输来进出线粒体。
线粒体外膜主要参与诸如脂肪酸链延伸、肾上腺素氧化以及色氨酸生物降解等生化反应,它也能同时对那些将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彻底氧化的物质先行初步分解。
细胞凋亡过程中,线粒体外膜对多种存在于线粒体膜间隙中的蛋白的通透性增加,使致死性蛋白进入细胞质基质,促进了细胞凋亡。
高分辨三维X射线摄影可见内质网及线粒体之间的有20%膜是紧密接触的,在这些接触位点上线粒体外膜与内质网膜通过某些蛋白质相连,形成称为“线粒体结合内质网膜”(mitochondria-associated ER-membrane,MAM)的结构。
该结构在脂质的相互交换和线粒体与内质网间的钙离子信号传导等过程中都有重要作用。
膜间隙线粒体膜间隙是线粒体外膜与线粒体内膜之间的空隙,宽约6-8nm,其中充满无定形液体。
由于线粒体外膜含有孔蛋白,通透性较高,而线粒体内膜通透性较低,所以线粒体膜间隙内容物的组成与细胞质基质十分接近,含有众多生化反应底物、可溶性的酶和辅助因子等。
线粒体膜间隙中还含有比细胞质基质中浓度更高的腺苷酸激酶、单磷酸激酶和二磷酸激酶等激酶,其中腺苷酸激酶是线粒体膜间隙的标志酶。
线粒体膜间隙中存在的蛋白质可统称为“线粒体膜间隙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全部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
[3]内膜线粒体内膜是位于线粒体外膜内侧、包裹着线粒体基质的单位膜。
线粒体内膜中蛋白质与磷脂的质量比约为0.7:0.3,并含有大量的心磷脂(心磷脂常为细菌细胞膜的成分)。
线粒体内膜的某些部分会向线粒体基质折叠形成线粒体嵴。
线粒体内膜的标志酶是细胞色素氧化酶。
线粒体通过向内凹形成嵴,从而来增加内膜面积。
然后是更多的反应能在内膜上进行。
线粒体内膜含有比外膜更多的蛋白质(超过151种,约占线粒体所含所有蛋白质的五分之一),所以承担着更复杂的生化反应。
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中的几类蛋白质主要负责以下生理过程:特异性载体运输磷酸、谷氨酸、鸟氨酸、各种离子及核苷酸等代谢产物和中间产物;内膜转运酶(translocase of the inner membrane,TIM)运输蛋白质;参与氧化磷酸化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参与ATP的合成;控制线粒体的分裂与融合。
嵴线粒体嵴简称“嵴”,是线粒体内膜向线粒体基质折褶形成的一种结构。
线粒体嵴的形成增大了线粒体内膜的表面积。
在不同种类的细胞中,线粒体嵴的数目、形态和排列方式可能有较大差别。
线粒体嵴主要有几种排列方式,分别称为“片状嵴”(lamellar cristae)、“管状嵴”(tubular cristae)和“泡状嵴”(vesicular cristae)。
片状排列的线粒体嵴主要出现在高等动物细胞的线粒体中,这些片状嵴多数垂直于线粒体长轴;管状排列的线粒体嵴则主要出现在原生动物和植物细胞的线粒体中。
有研究发现,睾丸间质细胞中既存在层状嵴也存在管状嵴。
线粒体嵴上有许多有柄小球体,即线粒体基粒,基粒中含有ATP合酶,能利用呼吸链产生的能量合成三磷酸腺苷。
所以需要较多能量的细胞,线粒体嵴的数目一般也较多。
但某些形态特殊的线粒体嵴由于没有ATP合酶,所以不能合成ATP。
基质线粒体基质是线粒体中由线粒体内膜包裹的内部空间,其中含有参与三羧酸循环、脂肪酸氧化、氨基酸降解等生化反应的酶等众多蛋白质,所以较细胞质基质黏稠。
苹果酸脱氢酶是线粒体基质的标志酶。
线粒体基质中一般还含有线粒体自身的DNA(即线粒体DNA)、RNA和核糖体(即线粒体核糖体)。
线粒体DNA是线粒体中的遗传物质,呈双链环状。
一个线粒体中可有一个或数个线粒体DNA 分子。
线粒体RNA是线粒体DNA的表达产物,RNA编辑也普遍存在于线粒体RNA中,是线粒体产生功能蛋白所必不可少的过程。
线粒体核糖体是存在于线粒体基质内的一种核糖体,负责完成线粒体内进行的翻译工作。
线粒体核糖体的沉降系数介干55S-56S之间。
一般的线粒体核糖体由28S核糖体亚基(小亚基)和39S核糖体亚基(大亚基)组成。
在这类核糖体中,rRNA约占25%,核糖体蛋白质约占75%。
线粒体核糖体是已发现的蛋白质含量最高的一类核糖体。
线粒体基质中存在的蛋白质统称为“线粒体基质蛋白质”,包括DNA聚合酶、RNA聚合酶、柠檬酸合成酶以及三羧酸循环酶系中的酶类。
大部分线粒体基质蛋白是由核基因编码的。
线粒体基质蛋白不一定只在线粒体基质中表达,它们也可以在线粒体外表达。
主要功能能量转化线粒体是真核生物进行氧化代谢的部位,是糖类、脂肪和氨基酸最终氧化释放能量的场所。
线粒体负责的最终氧化的共同途径是三羧酸循环与氧化磷酸化,分别对应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
细胞质基质中完成的糖酵解和在线粒体基质中完成的三羧酸循环在会产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reduced nicotinarn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H)和还原型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reduced flavin adenosine dinucleotide,FADH2)等高能分子,而氧化磷酸化这一步骤的作用则是利用这些物质还原氧气释放能量合成ATP。
在有氧呼吸过程中,1分子葡萄糖经过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将能量释放后,可产生30-32分子ATP (考虑到将NADH运入线粒体可能需消耗2分子ATP)。
如果细胞所在环境缺氧,则会转而进行无氧呼吸。
此时,糖酵解产生的丙酮酸便不再进入线粒体内的三羧酸循环,而是继续在细胞质基质中反应(被NADH还原成乙醇或乳酸等发酵产物),但不产生ATP。
所以在无氧呼吸过程中,1分子葡萄糖只能在第一阶段产生2分子ATP。
三羧酸循环糖酵解中生成的每分子丙酮酸会被主动运输转运穿过线粒体膜。
进入线粒体基质后,丙酮酸会被氧化,并与辅酶A结合生成CO2、还原型辅酶Ⅰ和乙酰辅酶A。
乙酰辅酶A是三羧酸循环(也称为“柠檬酸循环”或“Krebs循环”)的初级底物。
参与该循环的酶除位于线粒体内膜的琥珀酸脱氢酶外都游离于线粒体基质中。
在三羧酸循环中,每分子乙酰辅酶A被氧化的同时会产生起始电子传递链的还原型辅因子(包括3分子NADH和1分子FADH2)以及1分子三磷酸鸟苷(GTP)。
氧化磷酸化NADH和FADH2等具有还原性的分子(在细胞质基质)中的还原当量可从由逆向转运蛋白构成的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系统或通过磷酸甘油穿梭作用进入电子传递链)在电子传递链里面经过几步反应最终将氧气还原并释放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用于生成ATP,其余则作为热能散失。
在线粒体内膜上的酶复合物(NADH-泛醌还原酶、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利用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将质子逆浓度梯度泵入线粒体膜间隙。
虽然这一过程是高效的,但仍有少量电子会过早地还原氧气,形成超氧化物等活性氧(ROS),这些物质能引起氧化应激反应使线粒体性能发生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