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总论-花类药材)

合集下载

花类药材

花类药材

【性状鉴别】
1、为不带子房的管状花,长 约1-2cm。花冠红黄色或 红色,花冠筒细长,先端5 裂,裂片狭条形,长5~ 8mm。 2、雄蕊5,花药聚合成筒状, 黄白色;柱头长圆柱形,顶 端微分叉。 3、质柔软,气微香,味微苦。 花浸水中,水染成金黄色。 以花细、色红而鲜艳、 无枝刺、质柔润、手握软如 茸毛者为佳。
款冬花
【来源】 为菊科 植物款冬 Tussilago farfara L.的 干燥未开放的头 状花序。
【性状鉴别】
1、呈不规则圆棒状。单生或2~3个基部花序连在 一起,习称“连三朵”。 2、基部具有浅紫色的鳞片状叶。花头外面被有多 数鱼鳞状苞片,外表面呈紫红色或淡红色,内表 面有白色棉毛状物。舌状花及管状花细小,子房 下位。 3、体轻,将花头折断有白色丝状棉毛。 4、气清香,味微苦而带粘性,嚼之呈棉絮状。
【显微鉴别】 萼筒中部横切面: 1、表皮细胞1列,具较厚的角质层和气孔。 2、皮层外侧散有众多径向延长的椭圆形的油室, 2-3列排成环状,长150-200µm; 3、其下有20-50个小型双韧维管束,断续排列成 环,维管束外围有少数中柱鞘纤维,厚壁,木化。 维管束内侧为数列薄壁细胞构成的通气组织,有 大型腔隙。 4、中央轴部薄壁组织间散有多数细小维管束,约 15-17个,环列,薄壁细胞较小,含众多细小的 草酸钙簇晶。
【成分】
花蕾含款冬二醇、山金车二醇、降香醇等,以 及挥发油、三萜皂苷、鞣质和粘液质等。
红 花
【来源】 为菊科 (Compositae) 植 物 红 花 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 干燥花. 【产地】 主产于河 南、四川、云南、 浙江、新疆、河 北等省区。均为 栽培。
【采收加工】二年生草本植物。一般在第一 年秋季播种,第二年夏季5~7月间花冠 由黄变红时择晴天早晨露水未干时采摘, 晾干、晒干或微火烘干。

花类药材大总结

花类药材大总结

花类药材大总结花类药材一般指用植物的完整花朵、花瓣、花絮、花柱头(莲蕾)入药的一类药物。

花类药材可采收在不同生长阶段。

一般多取在花刚开时采集,也有采集整个花絮的(如款冬花),而辛夷、公丁香以含苞的效果最好。

花类药材含多种功效,大多数取其挥发油成份,有祛风理气作用。

其共性多平和,少数作用峻猛的,如芫花逐水,洋金花平喘止痛,闹羊花有神经毒(麻醉)、镇痛作用。

花类药多辛散轻清,多主上焦,乃气分药;也有走中焦,如旋覆花,所谓“诸花皆升,旋覆独降”。

其用量轻清,一般3~6g,最多不超过9g。

现将花类药材的功效及应用大致归纳如下:1.理气宽胸开痞花类药大多数走脾胃经,具清香宣化和缓养正之性,最能疏肝醒脾开胃偏温性的有公丁香、旋覆花、茉莉花、川朴花。

公丁香辛温芳香,长于温胃和中降逆。

旋覆花苦、辛、咸,苦降辛开,可祛痰平喘,降逆下气,善降胃气而止呕噫。

茉莉花辛、微甘,温,芳香和胃,有理气开郁,辟秽和中的功效。

用于泻痢腹痛,头晕,头痛,目赤肿痛。

川朴花则除行气宽中之外,兼有化湿作用,化脾胃湿浊,其功似厚朴而力缓。

偏凉性的有蔷薇花、腊梅花。

两者均有和胃、解暑生津的功效。

蔷薇花除能清暑热、化湿和胃、止血外,因其色红,入血分,还有活血作用。

腊梅花则具有解毒清热、开胃散郁、顺气止咳等功效。

偏平性的有绿梅花、佛手花、玳玳花、葛花、素馨花。

绿梅花、佛手花均走肝胃经,有疏肝解郁和胃之效。

绿梅花性平,气味清香,理气养胃生津而不伤阴。

佛手花长于疏肝和胃、行气止痛。

玳玳花微苦,其香气浓郁持久,芳香和胃效强,行气力缓而不伤阴,尤宜于女性肝郁气滞所致月经不调、乳房胀痛、下腹疼痛等。

葛花始载于《名医别录》,长于理气和胃解酒,与人参配伍后可增强解酒效果。

素馨花辛平,善疏肝解郁而无苦寒劫阴之弊,用于阴虚火旺者。

2.重在活血包括活血止痛、调经、止血2.1 活血止痛红花味辛、苦,性温,为活血通瘀要剂。

《本草汇言》:“红花,破血、行血、和血、调血之药”。

花类药材

花类药材
应注意其全形(圆锥形、棒状、 团簇状、丝状、粉状等),颜色、大 小及气味。花各部分的形状、色泽、 数目、排列、毛茸、气味; 花序类 型、苞片等。 • 如果花较小,肉眼不易辨认的, 需将干燥的药材先放入水中浸泡后,

2.1 花类药材的鉴别
• 完整花 要注意观察花托、萼片、花瓣、
雄蕊和雌蕊的数目及其着生位置、形状、 颜色、被茸毛与否、气味等。 • 花序 除单朵花的观察外,还需注意花 序类别(夏枯草为带花的果穗;荆芥穗为 带果的花穗)、总苞片或苞片等。 • 花的某一部分 注意区分是花的哪一个 部位(番红花为柱头,蒲黄为花粉粒),再 仔细观察。特别应注意“花粉粒”的形状、 大小、外表纹理、萌发孔的类型、数目等
赛 谷 精 草 谷
花类药材的鉴别示例③—— 蒲黄
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东方香蒲Typha orientalis Presl 或同属植物的干燥 花粉。 •【性状】为黄色粉末。体轻,放水 中则漂浮水面。手捻有滑腻感,易附 着手指上。气微,味淡。

蒲黄性状鉴别要点
•无限花序(总状类花序)
的情况
总状花序(蝴蝶兰)
总状花序(槐)
穗状花序(车前)
无限花序(总状类花序)
1.5 花序
伞形花序(三七)
穗状花序(夏枯草)
肉穗花序(香蒲)
头状花序
隐头花序
无 限 花 序 总 状 类 花 序
⁀ ‿
复伞形花序(当归)
伞房花序(樱花)
有 限 花 序 ⁀
单歧聚伞花序 二歧聚伞花序
聚 伞 类 花 序
多歧聚伞花序(泽漆)
轮伞花序(益母草)

2 、花类药材
指以花(或其中一部分)或花序入药的 药材。 • 常见花类药材按药用部分的不同可分 为: 花蕾或微开放 金银花、丁香、辛夷、 槐米、芫花 月季花、玫瑰花 开放的单花 红花、凌霄花、洋金花、 槐花、闹羊花

初级中药师考试考点整理(5).doc

初级中药师考试考点整理(5).doc

初级中药师考试考点整理(5)2018年初级中药师考试考点整理(5)花类中药一、概念:以植物的花、花序、花的某一部分以及蕨类植物的孢子作为入药部位的中药材叫花类中药。

(1)完整的花:洋金花(已开放);辛夷,丁香、槐米、金银花(花蕾)(2)花序:头状花序款冬花(未开放);菊花、旋复花(已开放)(3)花的某一部分莲须为雄蕊:西红花为柱头,蒲黄、松花粉为花粉粒等二、药物简介1、辛夷木兰科植物望春花、武当玉兰或玉兰的干燥花蕾。

望春花呈毛笔头形或长卵形。

花被片9,外轮花被片3,内轮花被片6,每轮3,轮状排列。

玉兰:花被片9,内外轮同型。

武当玉兰花被片10~12~15,内外轮无显著差别。

2、芫花瑞香科植物芫花的干燥花蕾。

3、丁香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

花蕾形似研棒状,稍似丁字状。

用指甲刻划时有油渗出。

入水则萼管垂直下沉。

薄壁组织中带卵圆形的油室众多,小型双韧型维管排列成不连续的环,维管束外侧有少数中柱鞘纤维,薄壁细胞含众多细小草酸钙簇晶,偶有形成晶纤维。

花粉粒众多,极面观呈三角形。

4、洋金花(有毒性)茄科植物白花曼陀****燥的花。

花粉粒呈球形或长圆形,表面有点状条形雕纹;薄壁细胞中有细小草酸钙砂晶、方晶及簇晶。

5、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呈棒状,花粉粒众多,黄色,球形,外壁具有细剌状突起,萌发孔3个。

薄壁细胞中含细小草酸钙簇晶。

6、旋覆花菊科旋覆花或欧亚旋复花的干燥头状花序。

7、款冬花:菊科款冬的干燥未开放的头状花序。

习称连三朵。

8、菊花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

9、红花菊科植物红花干燥花。

为不带子房的管状花。

花浸水中,水染成金黄色。

花粉粒,圆球形,外壁有短剌及疣状雕纹。

萌发孔3个。

薄壁细胞中偶见草酸钙小方晶。

10、蒲黄香蒲科水烛香蒲、东方香蒲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

黄色粉末。

体轻,放水中则漂浮水面,手捻有滑腻感,易附着于手上。

花粉粒呈不规则类圆形。

表面有网状雕纹。

单萌发孔11、西红花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柱头。

花类中药1PPT课件

花类中药1PPT课件

加工方法
花类中药的加工主要包括晾晒、阴干、 烘干等。不同的花类中药需要采用不 同的加工方法,以确保药物的质量和 效 防晒等,以保持药物的质量和药效。 有些花类中药还需要进行特殊处理, 如密封保存或定期晾晒等。
花类中药的质量标准与鉴别
质量标准
花类中药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外观性状、显微特征、有效成分含量等方面。符合质量标准的花类中药 才能够保证药效和安全性。
茉莉花
茉莉花是一种常见的花类中药,具有理气解郁、和中 下气等功效。
输入 标题
详细描述
茉莉花含有茉莉花精油、挥发油等成分,具有理气解 郁、和中下气、止痛等作用,常用于治疗胃痛、腹泻 等症状。
总结词
总结词
茉莉花的花朵呈白色或淡黄色,香气浓郁。其茎多分 枝,叶片为椭圆形或卵形,边缘有细锯齿。茉莉花在
夏季开花,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
丹参
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 的作用,常用于治疗瘀血 阻滞所致的心腹疼痛、月 经不调等症状。
疏肝解郁
茉莉花
具有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肝气 郁结所致的胸胁胀痛、月 经不调等症状。
玫瑰花
具有疏肝解郁、活血止痛 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肝气 郁结所致的胸胁胀痛、月 经不调等症状。
合欢花
具有疏肝解郁、安神宁心 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情志 抑郁所致的胸胁胀痛、心 烦失眠等症状。
菊花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菊花是一种常见的花类中药 ,具有疏风散热、清肝明目 等功效。
菊花含有挥发油、菊苷、黄 酮类化合物等成分,具有疏 风散热、清肝明目、解毒消 炎等作用,常用于治疗感冒 、头痛、目赤肿痛等症状。
菊花的形态特征为花朵呈舌 状或管状,颜色多为黄色或 白色。

中药鉴定复习总论

中药鉴定复习总论

屮药鉴定复习材料I名词解释:1、星点:指大黄根茎的断面的髓部有异常维管束,环列或散在,习称“星点”(大黄)2、云锦花纹:指何首乌药材断面皮部有4-11个异常维管束坏列(何首乌)3、筋脉点:中心维管束外围散有多数点状异常维管束,排列成24轮(牛膝)4、蚯蚓头: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坏纹,习称“蚯蚓头”(防风)5、风眼圈:皮部浅棕色,木质部浅黄色,构成凤眼状(防风)6、晶鞘纤维:韧皮部及木质部纤维,周I制薄壁细胞中含有草酸钙方晶(甘草)7、菊花心:较窄的射线与维管束相间排列形成的(党参)8、云头鸡腿:呈不规则肥厚团块或拳状团块(白术)9、鹦哥嘴(或红小辫):顶端有红棕色至深棕色干枯芽苞(天麻)10、过桥:节间表面平滑如茎杆(黄连)11、怀中抱月: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松贝)12、铁线纹:紧密而深陷的坏纹(生晒参)13、芦头:根茎(生晒参)14、芦碗:凹窝状茎痕(生晒参)15、珍珠疙瘩:须根上细小疣状突起(生哂参)须根上有较明显的疣状突起(生晒山参)16、雁脖芦:根茎(芦头)细长(生晒山参)17、狮子盘头: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每个茎痕的顶端呈凹下圆点状,习称“狮子盘头”(党参)18、起霜:暴露稍久,常可析出白色细针状结晶(茅苍术)19、朱砂点: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散有多数橙黄色或棕红色油点(茅苍术)20、铜皮铁骨:表面颜色灰黄质极坚硬难断(三七)21、虎皮斑:炉贝具棕色斑点,习称''虎皮斑”(炉贝)22、玫瑰心:草麻黄断面周边黄绿色,髓部红棕色,习称“玫瑰心”(草麻黄)嵌晶纤维:纤维刺生壁外层嵌有一些细小的草酸钙方晶(草麻黄)23、龙头:头居中向上,三角形而扁平(薪蛇)翘鼻头:吻端向上(薪蛇)虎口:上瓠有管状毒牙,中空尖锐(薪蛇)方胜纹:背部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V”形斑纹17-25个,其“V”形的两上端在脊中线上(薪蛇)连珠斑:腹部灰白,鳞片大,黑色类圆形斑点(薪蛇)佛指甲:末端有三角形深灰色的角质鳞片1枚(薪蛇)24、骨塞:基部锯口面类圆形,内有坚硬质重的角柱,习称“骨塞”(羚羊角)通天眼:除去骨塞后,角的下半段成空筒状,全角呈半透明,对光透视无骨塞部分的中心有一条隐约可辨的细孔道直通角尖(羚羊角)II简答题:1)三种麻黄性状显微区别2)3)川乌、草乌来源及性状显微区别4)茅苍术、北苍术区别性状:茅苍术:连珠状,结节状,圆柱形,灰棕色,质坚实,断面有朱砂点,起霜北苍术:疙瘩状,圆柱形,黑棕色,质较疏密,断面朱砂点少,无起霜显微:横切面:茅苍术:1、木栓层:石细胞坏带2、皮层:油室3、木质部有纤维束和导管群相间排列北苍术:皮层有纤维束,木质部纤维束较大粉末:茅苍术:1、草酸钙针晶细小2、纤维,长梭形,壁厚,纹孔,壁孔3、石细胞4、菊糖5、油室碎片多见5)南柴胡、北柴胡区别性状:北柴胡:根头膨人,顶端残留茎基,常分枝:表面黑褐色或浅棕色;质坚而韧,片状纤维性;气微香,味微苦南柴胡:圆锥形,较细;根头顶端有多数纤维状叶残基,不分枝;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靠近根头处多具细密环纹,质稍软易折断,具酸败气显微:横切面:北柴胡:皮层窄、韧皮部,油管少;木质部中木纤维束排列成断续的环状南柴胡:木栓层排列成整齐的冒顶状,皮层油管较多而人:木质部导管多径向排列,木纤维少而散列粉末:北柴胡:初生壁碎裂成短须状南柴胡:木纤维初生壁有桶疏螺纹裂缝;油管含淡黄色条状分泌物6)三种砂仁性状区别阳春砂:呆实呈椭圆形或卵圆形,有三棱,表面棕褐色,密生刺状突起,果皮薄而软,种子成团,具三钝棱,白色隔膜将种子团分3瓣,种子为多面形,表面棕红色或暗褐色,有细皱纹,气芳香而浓烈,味辛凉微苦绿壳砂:果实:密生刺片状突起种子:成团较圆气味较淡海南砂:果实:表面被片状,分枝状软刺,果皮厚而硬种子:成团较小气味稍淡7)松贝、青贝、炉贝性状区别形状:松贝:类圆锥形或近球形青贝:类扁球形炉贝:呈长圆锥形颜色:松贝:类白色青贝:类白色炉贝:类白色或浅棕黄色,具棕色斑点,习称“虎皮斑”大小:松贝:高3-8 nun,直径3-9 mm青贝:高0. 4-1. 4 cm,直径0. 4-1. 6 cm炉贝:高0. 7~2. 5 cm,直径0. 5-2. 5 cm鳞叶:松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人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青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炉贝:外面鳞叶2瓣大小相近,对抱顶端:松贝:闭口青贝:开裂炉贝:开裂而略尖,开口称“马牙嘴”底部:松贝:平青贝:平炉贝:稍尖质地:硬脆断面:粉性松贝:类圆锥形或近球形,高3-8 mm,直径3-9 mm,类白色,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顶部闭口青贝:类扁球形,类白色,高0.4-1.4 cm,直径0.4-1. 6 cm,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顶端开裂炉贝:呈长圆锥形,类白色或浅棕黄色,高0.7-2. 5 cm,直径0.5-2. 5 cm,具棕色斑点,习称“虎皮斑”,外面鳞叶2瓣大小相近,对抱,顶端开裂而略尖,开II称“马牙嘴”9)10)天麻性状特征形状:长圆扁稍弯,有红小辫或鹦哥嘴,底部疤痕似脐圈,点状坏纹十余圈断面:半透明,角质样气味:气微味苛总结:天麻长圆扁稍弯,点状环纹十余圈,头顶芽苞鹦哥嘴,底部疤痕似脐圈。

第十二章花类药材 (1)

第十二章花类药材 (1)

片 内 的 花 蕾
排列。体轻,质脆。气芳
香,味辛凉而稍苦。
【显微鉴别】
辛夷粉末:灰绿色或淡黄绿色。 非腺毛甚多,散在,多碎断;完 整者2~4细胞,亦有单细胞,壁 厚4~13μm,基部细胞短粗膨大, 细胞壁极度增厚似石细胞。石细 胞多成群,呈椭圆形、不规则形 或分枝状,壁厚4~20μm,孔沟 不甚明显,胞腔中可见棕黄色分 泌物。油细胞较多,类圆形,有 的可见微小油滴。苞片表皮细胞 扁方形,垂周壁连珠状。
【性状鉴别】
望春花
呈长卵形,似毛笔头,长 1.2~2.5cm,直径0.8~ 1.5cm。基部常具短梗, 长约5mm,梗上有类白色 点状皮孔。苞片2~3层, 每层2片,两层苞片间有 小鳞芽,苞片外表面密被 灰白色或灰绿色茸毛,内 表面类棕色,无毛。
苞片内表面
【性状鉴别】
望春花

花被片9,棕色,外轮花被 片3,条形,约为内两轮长 的1/4,萼片状,内两轮花 被片6,每轮3,轮状排列。 雄蕊和雌蕊多数,螺旋状
【功效应用】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用于痈肿疗疮,喉痹,丹 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 ,温病发热。成药举例: 银翘解毒丸,羚翘解毒丸 ,银黄cerae Confusae Flos)
为忍冬科植物灰毡毛忍冬Lonicera macranthoides Hand.-Mazz.、红 腺忍冬Lonicera hypoglauca Miq.、华南忍冬Lonicera confusa DC.或黄 褐毛忍冬Lonicera fulvotomentosa Hsu et S. C. Cheng 的干燥花蕾或带 初开的花。产湖南、四川、贵州、广西等。夏初花开放前采收,于燥。 灰毡毛忍冬:棒状。表面绿棕色至黄白色。总花梗成簇,开放者花冠裂 片不及全长1/2。质稍硬,手捏之稍有弹性。气清香,味微苦甘。红腺忍 冬:表面黄白至黄棕色,无毛或疏被毛,萼筒无毛,先端5裂,裂片长三 角形,被毛,开放者花冠下唇反转,花柱无毛。华南忍冬:萼筒和花冠 密被灰白色毛,子房有毛。黄褐毛忍冬:花冠表面淡黄棕色或黄棕色, 密被黄色茸毛。功能同金银花。2010版中国药典与金银花分列。

中药总论知识点问答

中药总论知识点问答

总论知识点问答总论部分属于简答、论述题的中药出题范围,基础教材中对解答题总结不明确,为满足考试需要,现将部分重点问题逐一列举,抛砖引玉,希望同学们根据自身情况查漏补缺。

1.何谓道地药材,其确定因素有哪些?①所谓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指历史悠久,品种优良,炮制独特,疗效突出,带有明显地域特点的药材。

②确定道地药材,除与药材产地、品种、质量、产量等因素有关外,临床疗效是确定道地药材的关键因素。

2.试述如何正确对待道地药材?①各种药材的生产,无论品种、产量和质量都有一定的地域性,历代医药学家都十分重视道地药材的生产。

②然而,各种道地药材的生产毕竟是有限的,难以完全满足需要,因此在不影响疗效的情况下,不可过于拘泥道地药材的地域限制。

③同时研究道地药材的生态环境、栽培技术,创造特定的生产条件,对发展优质药材生产,开拓新的药源是必要的。

3.简述植物药的采收原则。

(1)全草:多数在植物充分生长、枝叶茂盛的花前期或刚开花时采收。

(2)叶类:通常在花蕾将放或花正盛开的时候采收。

桑叶:深秋霜后。

茵陈:三月嫩苗。

(3)花、花粉类:花类药材:一般在花正开放时进行,由于花朵次第开放,所以要分次适时采摘。

①花类药材:一般采收含苞欲放时采摘花蕾或花刚开放时采摘。

②花粉类药材:蒲黄之类以花粉入药者,则须在花朵盛开时采取。

(4)果实、种子:①果实类药材:多数当于果实成熟后或将成熟时采收。

②种子类药材:通常在完全成熟后采集。

(5)根、根茎:一般以早春或深秋时节(即阴历二月或八月)采收为佳。

(6)树皮、根皮:①树皮类药材:通常在清明至夏至间(即春、夏时节)剥取树皮。

②根皮类药材:应于秋后苗枯,或早春萌发前采集(与根和根茎相类似)。

4.何谓炮制,主要有哪些方法?①中药炮制:是按照中医药理论,根据药材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和临床应用的需要,所采取的一项独特的制药技术,历史又称炮炙、修治、修事、修制等。

②根据目前的实际应用情况,可分为净制(挑选、风选、水选、筛选、剪、切、刮、削、剔除、刷、酶法、剥离、擦、碾串、惮、火燎)、切制、炮炙(炒、烫、炙、煅、煨、煮、蒸)、其他制法(焯、水飞、制霜、发酵、发芽)。

花类中药材

花类中药材
• 采制 开花期晴天的早晨,摘取柱头,摊 放在竹匾内,上盖一张薄吸水纸后晒干, 烘干或在通风处晾干。
功效 活血,养血,化瘀生新。
性状
• 柱头线形,红棕色,长约3cm,基部窄,向 上稍宽大并内卷成筒,内方有一裂缝长1.5 -2cm。
• 顶端边缘不整齐,呈细齿状。
• 入水则膨胀,呈长喇叭状, 散发出黄色色素, 染水成黄色。
• 性状
果实呈长倒卵形。顶端有齿状萼片4枚。 果皮与种皮薄壳状, 质脆。 种仁倒卵形,由两片肥厚的子叶抱合而成,子叶 槽状形如鸡舌,中央有一条细杆状的胚根。 质坚硬,难破碎。 气微香,味辛辣。
金银花
Flos Lonicerae
• 来源 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等干燥花蕾。 • 产地 主产于山东、河南,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 采制 5-6月采取未开放的花蕾,置通风处阴干或摊成
• 有特异香气,味微苦。
附注 湿红花
• 湿红花添加了液体物,为非正品。 • 湿红花常呈疏松团块,由众多扁平柱头压
集而成,红棕色,有油润光泽。
蒲黄 • 来源 香蒲科水烛PoTylplheananTgyusptihfoaliaeL.及同
属其他植物的干燥花粉。 • 产地 主产于江苏、浙江、山东、安徽、
湖北等省。
功效 止血,活血化瘀。
采制
• 6-7月花刚开时,剪取顶端雄花序,晒 干,碾碎,除去花茎等杂质,所得带雄 花的花粉,习称〝草蒲黄〞;
花类中药材
包括干燥的花、花序或花的部分。 如花蕾(金银花、丁香、槐米),开放的单花(洋
金花、红花), 花序(菊花,旋复花),柱头(番红花),花粉粒
(蒲黄)。
• 来源 • 功效
槐花
性状 槐米

花类中药——精选推荐

花类中药——精选推荐

第12章花类中药第1节 概述花类(floris)中药是以植物花入药的药材总称,药用部位主要包括干燥的单花(flos)、花序和花的一部分。

完整的花多数药用花蕾,少部分为开放的花和花序;花的一部分包括柱头(stigma)、花粉(pollen)、雄蕊(stamen)、花冠、花萼(calyx)、总苞(involucrum)、花托(receptaculum)等。

一、 性状鉴别花类中药常因干燥、破碎等而改变了原有的形状,但一般均较特异,常呈圆锥状、棒状、团簇状、丝状和粉末状等,水浸后展开可恢复原有的形态,并有明显的颜色和香气。

花是植物分类依据的主要器官之一,具有鲜明的鉴别特征,较易识别。

鉴别时主要注意下列特征:首先注意其是单花、花序或花的一部分等药用部位。

单花要注意一般特征,包括整齐或不整齐、完全或不完全、单性花还是两性花、离瓣花还是合瓣花等;特别注意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等特征。

花序应注意其类别、形状、中轴、苞片、小花的数目等。

花类中药多具有香气和鲜艳的颜色,其形状、大小、表面特征和质地等,亦应特别注意观察。

二、显微鉴别花类中药显微鉴别方法与叶类相似。

重点观察各组成部分的表面特征,如花粉粒、花粉囊内壁细胞、表皮细胞、毛茸和分泌组织等。

(一)组织特征花各组成部分的组织鉴别特点如下。

1.苞片 基本与叶的构造相同,分为表皮、叶肉和主脉。

花瓣化的苞片与花瓣构造类同。

少数苞片可见厚壁纤维状细胞或全部由厚壁性纤维状细胞组成。

2.花萼 构造与叶相似。

有上下表皮,叶肉组织分化不明显;维管组织不发达,少分枝;机械组织不如叶的发达;质薄的萼片通常下表皮与表皮层紧贴无间隙。

3.花冠 构造与叶近似。

有上下表皮、叶肉组织和维管组织。

上表皮细胞常呈乳头状或绒毛状突214起,下表皮细胞壁有时作波状弯曲,偶有少数气孔存在。

有时有毛茸,一般和同一植物叶上毛茸的形态一致。

有的可见到分泌组织。

4.雄蕊 包括花药与花丝,花丝由表皮、薄壁组织及贯穿其中的维管束组成。

花类药材

花类药材
广州中医药大学 吴文如
松花粉和蒲黄的比较鉴别
松花粉
■ 鲜黄色粉末

■ 质轻松,易飞扬。

■ 手捻之有润滑感。 ■
■ 花粉粒椭圆形, ■
■ 表面有细网状纹理 ■ 两侧各有翼状膨大的气囊 ■
一个,气囊壁具明显均匀 的 ■
网状纹理。
蒲黄
鲜黄色粉末, 质轻松,易飞扬。 手捻之有润滑感。 花粉粒类球形, 表面有似网状雕纹 单萌发孔不明显。
烘干品质柔韧,气特异,晒干品质脆,气 微, 味微苦。
广州中医药大学 吴文如
显微特征:
1.花粉粒:呈球 形, 外壁有条状 雕纹, 自两极向 四周呈 放射状排 列。
2. 腺 毛 : 有 二 种 , 单柄多头;单头 多柄。
3.非腺毛:不同部 位各异。
广州中医药大学 吴文如
洋金花的化学成分及理化鉴定
■ 主含莨菪烷类生物碱
花类中药
(一)概 念
■ 花类(floris)中药是以植物花入药的药材总称。 ■ 以植物的花(flos)、花序、花的某一部分以及蕨类 植物的孢子作为入药部位的药材。
广州中医药大学 吴文如
■花的概念:不分枝的变态短枝 。 ■花的形态及构造
广州中医药大学 吴文如
广州中医药大学 吴文如
花类药材的范围:
—花较小,长5- 8cm。
—花冠裂片先端短 尖 或细丝状,裂 片间 凹陷。花冠 上面常 有紫色脉 纹。
—柱头头状。
广州中医药大学 吴文如
金银花
Flos Lonicerae
(忍冬、银花、双花、二花)
清热解毒 凉散风热
广州中医药大学 吴文如
忍冬科植物忍冬干燥花蕾。
广州中医药大学 吴文如
【本草考证】

中药花类材

中药花类材

中药花类材引言中药花类材指的是用于中药制剂中的花朵部分,常见的有菊花、玫瑰花、金银花等。

这些花类材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中药花类材以及它们的功效与用途。

菊花菊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学领域。

它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平肝明目等功效。

菊花富含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维生素C等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菌作用。

主要功效与用途•清热解毒:菊花可以清热解毒,对于感冒引起的发热、咽喉肿痛等症状有一定缓解作用。

•消肿散结:菊花可以促进体内湿气排出,对于浮肿引起的身体不适有一定改善作用。

•平肝明目:菊花可以清热降火,对于眼睛干涩、视力模糊等问题有一定改善作用。

使用方法•冲泡饮用:将菊花用开水冲泡,可直接饮用或加入适量的蜂蜜调味。

•煎煮汤剂:将菊花与其他草药一同煎煮,制成汤剂饮用。

玫瑰花玫瑰花是一种美丽而香气浓郁的花卉,也是中医药学中常用的中草药之一。

玫瑰花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带、养颜美容等功效。

它富含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维生素等成分,具有滋补养颜和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主要功效与用途•活血化瘀:玫瑰花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对于经期不调、经血不畅等问题有一定改善作用。

•调经止带:玫瑰花具有调节女性生理周期的作用,对于月经不调、白带异常等问题有一定疗效。

•养颜美容:玫瑰花具有滋润肌肤、淡化色斑的功效,常用于美容护肤品中。

使用方法•冲泡饮用:将玫瑰花用开水冲泡,可直接饮用或加入适量的红枣、枸杞等配料。

•泡浴洗澡:将玫瑰花加入浴缸中,泡浴洗澡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皮肤新陈代谢。

金银花金银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也是中医药学中广泛使用的一味草药。

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解表退热等功效。

它富含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等成分,具有抗菌、抗炎和镇静作用。

主要功效与用途•清热解毒:金银花可以清热解毒,对于感冒引起的发热、咽喉肿痛等症状有一定缓解作用。

•消肿散结:金银花可以促进体内湿气排出,对于浮肿引起的身体不适有一定改善作用。

花类中药(1)

花类中药(1)



【显微鉴别】 粉末:淡黄色 1、花粉粒:类球 形,外壁有条状雕 纹自两极向四周呈 放射状排列。 2、腺毛有两种: 一 种 头 2-5 个 细 胞 , 柄 1-2 个 细 胞 ; 一 种单细胞头,柄 25个细胞。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显微鉴别】
粉末:淡黄色
3、非腺毛:由 多个细胞组成, 具壁疣。 4、薄壁组织中 含有簇晶和砂晶。
【性味功效】 甘,寒。清热解毒。
忍 冬



本草纲目 花初开者,蕊瓣俱色白,经二三日,则色变 黄,新旧相参,黄白相映,故呼金银花,气 甚芬芳。


【产地分布】
忍冬:主产山东、河南,全国大部地区均 可种植。 毛花柱忍冬:主产广西。 红腺忍冬:主产浙江、江西、福建、湖南、 四川等省区。 山银花:主产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 道地金银花产地----山东平邑、河南封丘。
红腺忍冬叶表面
金银花(红腺忍冬)

3、山银花:长1.63.5cm,直径0.52mm,萼筒和花冠密 被灰白色毛。子房 有毛。


4、毛花柱忍冬:
长 2.5-4cm , 直 径 11.2mm 。 表 面 淡 黄 色 微带紫色,无毛。花 萼裂片短三角形。开 放者花冠上唇常不整 齐,花柱下部多密被 长柔毛。



4、花萼、苞片: 与叶片构造相似,通常叶肉组织分化不明 显。 5、花梗、花托: 注意其有无。横切面构造与茎相似,一般 制作横切片。





【来源】 桃金娘科植物 丁香的花蕾。 【产地】 主产于马来西 亚、印尼及东 非沿岸国家。

【性状鉴别】 1、花蕾似胖丁(研 棒),长1-2cm。

中药鉴定复习最终版.

中药鉴定复习最终版.

2012中药学中药鉴定总结第一篇总论一、名词解释1、中药材:取自天然的未经加工或经过简单产地加工的原料药,简称“药材”,包括个子货,饮片。

2、饮片:中药材经过净选、切制、炮制等过程后达到质量标准,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

3、中成药:是指以中药材或饮片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根据临床处方的要求,采用相应的制备工艺和加工方法,制成一定的剂型,标明药物作用、适应症、剂量、服法、供医生患者直接选用、符合药品法规定的药物。

4、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优质纯真药材的专用名词,它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

5、发汗: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水分往外溢,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

这种方法称为发汗。

6、总样品:将所有抽取的样品混匀即为总样品。

7、平均样品:最终抽取的供检验样品量一般不得少于检验所需用量的3倍,即1/3供实验室分析用,1/3供复核用,其余1/3留样保存。

最终抽取的供检验用样品的1/3即为平均样品。

8、走油:又称泛油,是指某些药材油质泛出药材表面,或因药材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泛出油样物质。

(色度检查-白术)9、起霜:茅苍术易折断,断面放置时间长能析出白毛状结晶称为起霜。

10、风化:指某些含有结晶水的矿物药,因与干燥空气接触日久逐渐失去结晶水成粉末的现象,称为“风化”11、自燃:富含油脂、过量水分、或易吸湿回潮的药材,大量成垛堆置,内部产生的热量扩散不出,使局部高热炭化燃烧的现象,称为“自燃”。

12、对抗同贮: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中药放在一起保存,来防止虫蛀或霉变的一种贮藏方法。

13、气调养护:即气调贮藏,通过充氮或二氧化碳的方式使氧气的含量降至2%以下,致使害虫缺氧窒息而死,从而达到良好的灭菌效果的贮藏方式,称为“气调养护”。

二、知识点1、中药鉴定学的含义: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第九章 花类中药(2)

第九章 花类中药(2)

3、雌蕊:柱头顶端表皮细胞呈绒毛状。
4、花瓣、花柱薄壁细胞中可见众多的细 小的草酸钙簇晶,直径6-20-45µm ;
【成分】 金银花的抗菌有效成分以绿原酸和异绿原
酸为主。
【含量测定】 《中国药典》规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 定,本品含绿原酸(C16H18O9)不得少于 1.5%。
干燥花蕾。
丁 香 Flos Caryophylli
【来源】
桃金娘科植物丁香 的花蕾。
洋金花
【来源】
茄科植物白花曼陀罗的 花。习称“南洋金花”
花类中药要点总结
1.分类 花粉入药:松花粉、蒲黄 花蕾入药:辛夷、丁香、槐米、金银花、款 冬花 柱头:西红花 2.西红花的来源、性状、显微、理化及伪品 的辨别。 3.红花与西红花的区别。 4.金银花的性状及显微特征。
红花的花柱表皮细胞分化成圆锥形而尖的单细 胞毛;西红花柱头上缘的薄壁细胞分化成绒毛状。
5、花梗和花托:
• 横切面构造与茎相似,注意表皮、皮层、 内皮层、维管束及髓部是否明显,有无厚 壁组织、分泌组织、草酸钙结晶等细胞内 含物的存在。 • 一般做横切片。
金银花 Flos Lonicerae Japonicae
又名双花、二花、银花,忍冬。 陶弘景: “似藤生,凌冬不凋,故名忍冬”。 李时珍曰:该植物“三四月开花,长寸许,一蒂 两花二瓣,一大一小,如半边状。长蕊,初开时 蕊瓣俱色白,经二、三日色变黄,新旧相参,黄 白相映,故呼金银花”。
忍冬具有广泛的抗菌作用,既是一味清热解毒的良
药,又是祛病延年的佳品。
金银花
• 红花
3、雄蕊:
• 雄蕊包括花丝 和花药两部分。 • 有2个重要的 鉴别特征:

花类药材

花类药材
花类药材是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由花梗、花托、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等部分组成。花梗支撑花朵,花托是花梗顶端着生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的地方。花萼是花的最外一轮叶状构造,通常绿色,保护花蕾。花冠位于花萼内侧,由若干片花瓣组成,颜色鲜艳。雄蕊位于花冠内侧,能产生花粉粒,由花丝和花药组成。雌蕊位于花中央,能产生卵细胞,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完全花具备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四部分,不完全花则不完全具备。花序是花在花序轴上的排列方式,分为无限花序和有限花序。无限花序包括总状花序、穗状花序、柔荑花序、伞房花序、头状花序、隐聚伞花序等类型。各种花序类型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排列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总论-花类)
1、中药商品
2、中药商品学
3、中药
4、中药材
5、中药饮片
6、中成药
7、中药商品名
8、中药品商规格名
9、品别
10、规格
11、等级
12、统货
13、荧光试验
14、微量升华
15、道地药材
16、四大怀药
17、浙八味
18、四大南药
19、四大藏药
20、内函韧皮部
21、内生韧皮部
22、蛋吉
蛋片吉
23、苏吉
24、水根
25、星点
26、怀中抱月
27、虎皮斑
28、岷归
29、秦归
30、川归
31、潞党
32、纹党
33、东党
34、岷党
35、台党
36、狮子盘头
37、粉草
38、南岸连
39、北岸连
40、过桥
41、绵芪
42、园参
43、林下参
44、边条参
45、冬七
46、春七
47、文七
48、田七
49、狮子头
50、冬麻
51、春麻
52、鹦哥嘴
53、凤丹皮
54、气孔数
55、气孔指数
56、栅表比
57、脉岛
58、脉岛数
59、密银花
60、济银花
61、亳菊
62、滁菊
63、贡菊
64、杭菊
65、怀菊
66、济菊
67、祁菊
68、川菊
习题答案:
1、中药商品:是指中药市场流通、交换和经营的特殊商品。

2、中药商品学:是一门以中药商品质量和经营管理为核心内容,来研究中药商品的鉴别特征和使用价值的一门应用学科。

也可以说是一门研究在流通领域中如何保证中药商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学科。

3、中药:指在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和医疗保健的药物。

4、中药材:是天然来源未经加工或仅经过简单产地加工的药物,常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等三类。

5、中药饮片:是根据治疗疾病的需要,将中药材经过净制、切制或炮制后的加工品。

6、中成药:是以中药材、中药饮片或其炮制品为原料,根据临床处方的要求,采用相应的制备工艺和加工方法,制备成的随时可以应用的剂型
7、中药商品名 是在药材市场上流通的中药别名。

8、中药商品规格名 是在中药商业行业内部使用的别名,全国药材市场通用的行话。

9、品别:指不同品种、不同生境(野生或栽培)、不同产地等的中药材类别。

其下划分规格、等级。

10、规格:指根据产地、采收时间、生长期、加工方法和药用部位的不同所划分的中药材类别。

其下划分等级。

11、等级:指同一品别(品名)或同一规格下的药材,按加工后药用部位的形态、色泽、大小、完整程度等性质制定出若干标准,每一标准即为一个等级。

12、统货:药材的品质基本一致,或好、次差异不明显,常不分规格、等级,称为统货。

13、荧光试验:利用中药商品含有某些化学成分,在紫外光或日光下能产生一定颜色荧光的性质进行鉴定
14、微量升华:利用中药中所含的某些化学成分,在一定温度下能够升华的性质,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升华物的形状、颜色或加某种化学试剂观察其化学反应作为鉴别的特征。

15、道地药材:是在某个地区特殊天时、地利的生长条件和历代药农采用独特的
栽培、养殖、加工方法,而形成和生产的优质高产中药材。

16、四大怀药:怀地黄、怀山药、怀牛膝、怀菊花。

17、浙八味:白术(于术)、杭白芍、浙玄参、延胡索(浙元胡)、杭菊花、杭麦冬、山茱萸(杭萸肉)、浙贝母。

18、四大南药:槟榔、砂仁、巴戟天、益智仁。

19、四大藏药:冬虫夏草、雪莲花、炉贝母、西红花。

20、内函韧皮部:在次生木质部中包埋有次生韧皮部。

21、内生韧皮部: 指位于木质部里端的韧皮部。

22、蛋吉:选大黄(西大黄)个大者,置于笼中撞光,加工成卵形,称蛋吉。

蛋片吉:取蛋吉纵切成瓣(西大黄),成半圆形块,称蛋片吉。

23、苏吉:取蛋吉横切成段,按大小分等,分别称作“中吉”、“苏吉”、“小吉”(西大黄)。

24、水根:为掌叶大黄或唐古特大黄的主根尾部及支根的加工品
25、星点:大黄根茎髓部的异常维管束,形成层成环状,射线含红棕色物质,成星芒状射出,故名。

26、怀中抱月:松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

27、虎皮斑:炉贝表面类白色或浅棕色,有的具棕色斑点,习称“虎皮斑”
28、岷归:指主产于甘肃岷县的当归,又称秦归、西归。

29、秦归:主产于秦岭以北甘肃省的岷县,为古秦州(现在甘肃省岷县),故名秦归。

30、川归:甘肃岷山支脉南麓的宕昌等地产,又称前山货。

31、潞党:山西晋东南地区平顺、陵川栽培和河南新乡等地引种者称为潞党。

32、纹党:甘肃文县、四川平武所产的素花丹参称纹党。

33、东党:产于辽宁凤城、吉林延边、黑龙江尚志等地的党参。

34、岷党:主产于甘肃岷县的党参。

35、台党:主产于山西五台山的野生党参,称“野党参”或“台党”
36、狮子盘头:党参根头部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

37、粉草:将甘草加工时刮去外皮称为粉草。

38、南岸连:指长江以南的四川石柱及湖北利川等地栽培的黄连,产量大。

39、北岸连: 指长江以北的四川城口及湖北房县等地栽培的黄连,质量优。

40、过桥:黄连表面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及须根痕,节间部分细长光滑呈圆柱状者俗称“过桥”
41、绵芪:指产于山西绵山的黄芪
42、园参:人参的栽培品称为“园参”
43、林下参:播种于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人参称为“林下参”
44、边条参: 指具有芦长、身长、腿长等三长特点的人参
45、冬七:采收种籽后采收称“冬七”,因结籽后耗去部分养分外形多皱缩。

46、春七:在立秋前后未开花时采收的为“春七”,体重色好,产量质量均佳。

47、文七:主产于云南文山的三七。

48、田七:主产于广西田阳的三七
49、狮子头:三七茎痕周围的数个瘤状突起称为“钉头”或“狮子头”
50、冬麻:清明前后天麻未出新芽前采集者为“冬麻”
51、春麻:出新芽后采集者为“春麻”。

52、鹦哥嘴:冬麻顶端的红棕色干枯芽苞称为“鹦哥嘴”
53、凤丹皮:产于安徽铜陵凤凰山的牡丹皮。

54、气孔数:是指每平方毫米叶表皮面积上的气孔数目。

55、气孔指数 叶片的单位面积(一个视野)上气孔数与表皮细胞的比例。

56、栅表比:叶片 1 个表皮细胞下方平均栅栏细胞的数目。

57、脉岛:是指叶脉中最微细的叶脉所包围的叶肉单位。

58、脉岛数:是指叶片上每平方毫米面积中脉岛的数目。

59、密银花:产于河南密县的金银花。

60、济银花:产于山东平邑的金银花。

61、亳菊:主产安徽亳县、涡阳、河南商丘的菊花,为药菊之佳品。

62、滁菊:主产安徽滁县、全椒的菊花,品质较佳,为药菊或茶菊。

63、贡菊:主产安徽歙县(徽菊)、浙江德清(清菊)的菊花,为茶菊之佳品。

64、杭菊:主产浙江嘉兴、桐乡等地的菊花,为茶菊或药菊。

65、怀菊:主产于河南新乡、武陟、博爱等地的菊花,药菊。

66、济菊:主产于山东济宁的菊花,为药菊。

67、祁菊:主产于河北安国的菊花,为药菊。

68、川菊:主产于四川中江的菊花,为药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