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药理学ppt课件

药理学ppt课件
统计分析
根据实验设计和目的,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和软件,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解释
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对药物作用效果进行解释和评价 ,并撰写实验报告或论文。
06 药理学前沿研究与展望
神经药理学研究进展
总结词
神经药理学领域的研究在分子机制、药物作用靶点以及治疗策略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神经性疾 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02
01
不良反应的处理
对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及时停药,采取 对症治疗措施,减轻患者痛苦。
04
03
药物的相互作用及合理用药
药物相互作用的方式
包括药效学相互作用、 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和 化学相互作用。
常见的药物相互作用
如抗生素与益生菌、降 糖药与利尿剂等。
合理用药的原则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 特点,选择合适的药物 和剂量,避免不必要的 药物使用。
水平。
心绞痛的药物治疗
β受体拮抗剂
01
通过抑制心脏β受体,减慢心率,降低心输出量,减
少心肌耗氧量,缓解心绞痛症状。
硝酸酯类药物
02 通过扩张冠状动脉血管,增加心肌供血,缓解心绞痛
症状。
阿司匹林
03
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预防心肌梗死
和脑卒中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哮喘的药物治疗
01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间接作用
指药物通过影响机体的生理、生化过程而发挥药理作用。例 如,利尿药通过作用于肾脏,促进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从 而发挥利尿作用。
药物的分类与作用特点
抗生素
1.A 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如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等。
抗炎药
1.B 主要用于治疗炎症性疾病,如非甾体抗炎

药理学(药学导论)PPT课件

药理学(药学导论)PPT课件
程的调节。
药理学实验数据分析
01
02
03
04
统计分析方法
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对实 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评估 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药效学分析
分析药物对生物体生理功能的 影响,评估药物的疗效和作用
机制。
药代动力学分析
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 、代谢和排泄过程,以及药物
浓度的动态变化。
毒理学分析
药物政策与管理
药理学为药物政策制定和药品 监管提供科学依据,确保药品
质量和安全。
02
药物的作用机制
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
药物与受体结合
药物通过与靶点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这种结合通常是高度特异 性的。
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类型
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包括激动剂、拮抗剂和调节剂。
药物亲和性与效应的关系
药物的亲和性与效应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亲和性越高,效应越 强。
药动学相互作用
指药物在体内的吸收、 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中发生的相互作用,影 响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和 作用时间。
化学相互作用
指不同药物之间可能发 生的化学反应,导致药 物结构变化或产生新的 化合物,从而影响药物 的疗效和安全性。
药物的合理用药原则
个体化给药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 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给药方案, 避免剂量过大或过小。
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 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
抗生素的分类
抗生素种类繁多,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生素;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β-内 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糖肽类等。

药理学ppt课件

药理学ppt课件
药理学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 录
• 药理学概述 • 药物代谢动力学 • 药物效应动力学 • 药物相互作用 • 临床药理学 • 药理学前沿进展
01
药理学概述
药理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药理学的定义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生物体相互作用 规律的学科,旨在阐明药物的作用机 制、作用特点、适应症、不良反应及 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知识。
数据分析与解释
临床药理学专家参与数 据分析与解释,以确保 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06
药理学前沿进展
新型药物设计和发现技术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预测药物与靶点分子的相互作用,提高药物 设计的成功率。
抗体药物设计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设计和优化针对特定靶点的抗体,用于治疗肿 瘤、感染性疾病等。
药理学的重要性
药理学是医学和药学学科中的重要基 础学科,对于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 病具有指导意义,也是新药研发和药 物评价的重要依据。
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
药理学主要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以及药物对机体的作用机制、作用特点、适应症和不良反 应等。
研究方法
药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体内和体外实验,以及临床试验 等。体内实验主要通过动物模型和人体试验来研究药物的作 用机制和效果,体外实验主要通过细胞和组织培养等方法来 研究药物的生物活性。
药物的排泄
指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从体内排出的过 程。主要排泄途径是肾脏排泄和胆汁 排泄。
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
半衰期
指药物在体内消除一半所需的时间,是评价药物 消除速度的重要参数。
表观分布容积
指药物在体内达到动态平衡时,体内药量与血药 浓度之比值。反映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广பைடு நூலகம்程度。

药理学课件ppt(全)

药理学课件ppt(全)

药理学发展历史及现状
发展历史
经历了从经验药理学、实验药理学到现代药理学的演变过程。随着科技进步和医学发展,药理学研究不断深入和 拓展。
现状
现代药理学已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等多个领域。在新药研发、 临床用药指导、药物安全性评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技术的发展,药理 学正向着更精准、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靶向药物
针对肿瘤细胞特异性靶点 设计,具有高选择性和低 毒性等特点。
心血管系统药物
抗心绞痛药物
通过增加心肌供氧、减少心肌耗 氧或扩张冠状动脉等方式,缓解
心绞痛症状。
抗高血压药物
通过不同机制降低血压,包括利尿、 扩血管、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等。
抗心律失常药物
通过影响心脏电生理过程,减少或 消除心律失常的发生。
药理学课件ppt全
目录
• 药理学概述 • 药物效应动力学 • 药物代谢动力学 • 常见药物类型及其作用特点
目录
• 临床合理用药原则与实践 • 药物不良反应与防治策略 • 新药研究与开发进展
01
药理学概述
药理学定义与任务
药理学定义
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 规律的学科,为临床合理用药提 供理论依据。
害成分。
07
新药研究与开发进展
新药研究方法和策略
1 2
基于靶点的新药研究
利用生物信息学、化学信息学等方法预测药物与 靶点的相互作用,指导新药设计和合成。
基于表型的新药研究
通过观察生物体在特定条件下的表型变化,寻找 与疾病相关的生物标志物,进而发现新药。
3
基于细胞的新药研究
利用细胞培养技术,研究药物对细胞生长、分化 和凋亡的影响,筛选具有潜在治疗作用的候选药 物。

药理学课件ppt

药理学课件ppt
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 的过程。
分布
药物在体内各器官组织的分布 。
生物转化
药物在体内经过一系列化学变 化的过程。
排泄
药物从体内排出的过程。
药物代谢动力学
01
速率过程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 转化和排泄速率过程。
03
药物相互作用
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时可能发生的 相互作用。
02
动力学参数
表征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生 物转化和排泄快慢的动力学参数
,如半衰期、清除率等。
04
临床应用
根据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制定 合理的给药方案,以达到最佳治
疗效果。
03
CATALOGUE
药物效应动力学
药物的作用机制与受体理论
药物的作用机制
是指药物与机体细胞或组织相互 作用的过程,包括药物的跨膜转 运、体内分布、活化与代谢等。
受体理论
受体是药物发挥药效的靶点,分 为细胞内受体和细胞表面受体。 药物通过与受体结合而产生药理 效应。
药理学的任务
药理学的主要任务包括研究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机制、药物代谢与排泄、药物效 应动力学、药物不良反应与毒性反应、药物相互作用以及药效学和药动学等方 面的内容。
药理学的发展历程
01
古代药理学
古代药理学起源于人类对药物的初步认识和使用经验。人们通过长期实
践,总结出一些药物的功效和用法,形成了早期的药理学知识。
综合研究
01
药理学将更加注重多学科综合研究,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生物信息学等。
精准医疗
02
药理学将更加注重个体化精准医疗,根据患者的基因、生理特
征等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转化医学

药理学ppt课件全部

药理学ppt课件全部

抗肿瘤药物
要点一
总结词
抗肿瘤药物是一类能够抑制或杀死肿瘤细胞生长的药物。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抗肿瘤药物根据作用机制可分为化疗药物、生物反应调节 剂和分子靶向药物等。化疗药物主要通过干扰DNA合成、 阻止细胞分裂等途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生物反应调节剂 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分子靶向药 物则针对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定受体或酶发挥抑制作用。常 见的抗肿瘤药物有顺铂、紫杉醇、曲妥珠单抗等。
06
药理学研究进展与新药 开发
药理学研究方法与技术进展
药理学研究方法
药理学研究主要采用动物实验、体外实验和临床试验等方法,以探究药物的作用机制和 效果。
技术进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药理学研究在技术手段上也有了很大的突破,如高通量药物筛选 技术、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药理学研究的效率
药理学的重要性
药理学是医学和生物学领域中的 重要学科,对于疾病的预防、诊 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是现代 医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药理学的研究内容与目的
研究内容
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药物的作用机 制、药效学、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 不良反应等方面,旨在揭示药物的作 用原理和使用规律。
研究目的
药理学的研究目的是为临床合理用药 提供科学依据,促进药物的研发和应 用,提高疾病的防治效果和人类健康 水平。
药物的相互作用与配伍禁忌
药物相互作用
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时,由于相 互影响而导致药效增强或减弱的现象。 药物相互作用可能涉及药效学和药代动 力学方面的变化,如竞争代谢、影响排 泄等。
VS
配伍禁忌
指在药物配制或混合时,由于物理或化学 性质的不相容性而产生沉淀、变色、气体 产生等现象,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或安全 性。配伍禁忌可能导致药物疗效降低、不 良反应增加或治疗失败。

药理学课件(全)

药理学课件(全)
一.几个基本概念
1.药物,指对机体原有的生理功能或生化代谢过 程产生影响的化学物质,用于诊断、预防和治疗 疾病以及用于计划生育。 2.毒物,是指在较小剂量即可对机体产生毒害作 用,损害人体健康的化学物质。
化学物质
7
药品 (符合应用、 便于使用、 贮运安全)
精选可编辑ppt
药理学的任务与内容
二.药理学的基本任务
药物从血循环系统到达细胞间液及细胞内液的 过程。影响包括 1.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
药物 血浆蛋白
结合物
①结合型药物无药理活性 ②饱和性 ③竞争性 ④可逆性
35
精选可编辑ppt
药物的体内过程
2.局部器官的血流量,先向血流量大的器官分布 3.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碘 甲状腺,钙 骨骼 4.药物的理化性质和体液的pH
专一性低、活性有限、个体差异大、易受药物的 诱导和抑制。 ②专一性酶:对特定基团。例胆碱酯酶 4 酶的诱导和抑制(重点)
37
精选可编辑ppt
药物的体内过程
四.排泄
1.药物的原形或代谢 产物通过排泄器官 或分泌器官从体内 排出体外的过程。 2.肾,主要排泄器官 肾小球的滤过 肾小管的分泌 肾小管的重吸收
9
精选可编辑ppt
药理学的发展简史
一.传统本草阶段
《神农本草经》 《新修本草》《本草纲目》
二.近代药理学阶段
德国R.Buchheim(1820-1879) 建立了第一个药理实验室, 写出了第一本药理教科书, 是世界上第一位药理学教授
三.现代药理学阶段
10
精选可编辑ppt
药理学与新药研发
The Long Road to a New Medicine
推测药物分布范围。(3则)推V测d 药物X剂/C量

药理学第一章药理学总论PPT课件

药理学第一章药理学总论PPT课件

药物的量效关系是药理学研究 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临床用 药具有重要意义。
在量效关系曲线中,药物的效 应强度可以用纵坐标表示,药 物的剂量可以用横坐标表示。
药物的作用机制
药物的作用机制是指药物如何与 机体相互作用并发挥药理作用的 过程,是药物效应动力学研究的
核心内容。
药物的作用机制涉及药物与机体 细胞膜上或细胞内受体的相互作 用,以及由此引发的细胞功能变
01
02
03
04
半衰期
药物在体内消除一半所需的时 间。
表观分布容积
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到平衡后, 按血浆中药物浓度计算应占有
的体液总容积。
清除率
单位时间内从体内清除的药物 量占给药量的比例。
生物利用度
药物经不同途径进入体内后被 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量占总给药
量的百分比。
04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药物方面的因素
药物相互作用评估
评估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药物 之间的不良反应和相互干扰,提高用 药安全性。
特殊人群用药安全性
针对不同年龄、性别、生理状况的人 群,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制定 相应的用药方案。
药物安全性评价标准
建立和完善药物安全性评价标准,规 范评价流程和方法,提高评价的科学 性和准确性。
药物风险管理
药物评价与重要作用。通过对药物的 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进行 评价,可以为药品监管部门提 供科学依据,确保药品的安全 性和有效性。
促进医药科学发展
药理学的发展对于促进医药科 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不 断深入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和 效果,可以推动医药科学的进 步,为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做 出贡献。
物作用。
性别
不同性别的人体生理特征存在 差异,对药物的反应也有所不 同。

护理药理学课件ppt

护理药理学课件ppt

01
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哮喘症状。
β受体激动剂
02
通过激动支气管β受体,舒张支气管,缓解哮喘症状。
白三烯调节剂
03
通过调节白三烯的合成和代谢,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哮喘症状

癌症的药物治疗
化疗药物
通过破坏癌细胞的DNA或阻止其分裂和增殖,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
靶向治疗药物
针对癌症细胞特有的基因突变或受体异常,特异性地抑制或杀死癌细胞。
药物的作用机制
药物的作用机制
药物通过与机体细胞上的受体结 合,产生生理或药理效应。药物 作用机制包括直接作用和间接作
用。
直接作用
指药物直接作用于机体细胞或组织 ,如抗生素对细菌的杀灭作用。
间接作用
指药物作用于机体的某些环节,通 过间接作用引起生理或药理效应, 如利尿药通过作用于肾小管上皮细 胞,增加尿液排泄量。
了解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避免联合用药时 发生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原则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特点,选择合适的药物和 剂量,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联合用药
当需要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应考虑药物之间的 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06
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利尿剂
通过增加尿液的排出,降低体内水分 的潴留,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THANKS
感谢观看
药物的分类与命名
药物的分类
根据药物的来源、作用机制和用 途,可将药物分为抗生素、抗寄 生虫药、抗肿瘤药、免疫调节药 等。
药物的命名
药物的命名通常基于其化学结构 、作用机制或临床用途,如阿司 匹林(Aspirin)、布洛芬( Ibuprofen)等。
02

药学临床药理学PPT课件

药学临床药理学PPT课件

15
药历的基本内容
➢ 患者的一般情况 ➢ 既往用药史 ➢ 药物过敏史 ➢ 病例摘要 ➢ 现病用药史(治疗药物类型、名称、剂量、
给药途径、给药间隔、疗程、治疗结果等) ➢ 应用临床药学知识对药物治疗进行的合理
用药评价
2023/12/15
16
药历的基本类型
1. 医疗模式药历 增加了合理用药建议的病历 将关于合理用药方面的建议直接写入临
床医师书写的病历中,从而形成的药历 2. 以药物治疗为主的药历
临床药师以药物治疗结果为线索,对患 者接受药物治疗过程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 整理而形成的药历
2023/12/15
17
3. 以促进合理用药为主的药历 以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
以及适当性为前提,药师综合分析临床资料, 经整理、归纳而书写形成的药历 4. 以问题为线索的药历
2023/12/15
7
第二章 药物治疗的临床用药原则
治疗手段:心理的、物理的和化学的方法 ❖ 物理方法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
超声治疗、针灸治疗等 ❖ 化学方法指药物治疗(drug therapy) ❖ 介入治疗是上述两种治疗方法的结合
2023/12/15
8
When selecting medicine, a number of factors must be considered. These considerations are summarized under the mnemonic STEPS:
2023/12/15
37
获取个体药动学参数 不同人种间在生物转化及排泄等体内 过程上存在着差异 美托洛尔、普萘洛尔的氧化代谢,以 及异烟肼的乙酰化,白种人多存在遗传性 缺陷,而在黄种人中则较少见 在同一人种间,由于先天因素及后天 环境因素和病理情况的影响,也存在巨大 的个体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理作用
1、收缩血管:尤其小A、小V血管收缩(皮肤、粘膜)
2、心脏:直接作用----兴奋;间接作用----抑制
临床应用
1、休克

2、上消化道出血,1—3克稀释口服
不良反应及禁忌症
1、局部缺血、坏死;急性肾衰
2、高血压、动脉硬化、少尿、无尿
-
13
肾上腺素—α、β受体激动药
药理作用
1、心脏:兴奋心脏(正性作用),但心肌耗氧增加,易心律失常
3. 后遗效应 血药浓度已降到阈浓度以下,仍存留的药理效应。如巴比妥类催眠 药
4. 停药反应(反跳现象) 由于长时间使用某些药物,突然停药,使原有的症状出现或加重。-3Fra bibliotek不良反应
5、变态反应(过敏反应) 某些人对药物产生的病理性的免疫反应 特点: 过敏体质 与药物剂量无关 首次用药不易发生 过敏终生 结构相似的药物有交叉反应
轻度:M样症状为主(瞳孔缩小、流延、出汗、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恶心、呕吐等) 中度:M样+N样症状,以上症状+抽搐 重度:M样+N样+中枢症状(昏迷、呼吸抑制、循环衰竭) 2、解救 (1)阿托品:阿托品化 (2)胆碱酯酶复活药
-
10
M受体阻断药
阿托品 药理作用及临床
1、抑制腺体分泌----(唾液腺、汗腺敏感)麻醉前给药 2、松弛平滑肌----各种内脏绞痛(胆、肾绞痛+阿片类镇痛药) 3、眼-----散瞳(验光,查眼底)、眼压升高、调节麻痹 4、心血管作用: (1)解除迷走N对心脏的抑制----心率加快,过缓性心律失常 (2)大剂量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抗休克 5、解救有机磷中毒 不良反应 1、一般反应:口干、心率加快、皮肤潮红、排尿困难、便秘等 2、中毒:中枢兴奋 烦躁不安、呼吸加快、幻觉、昏迷、呼吸麻痹 禁忌症 青光眼、前列腺肥大
-
11
肾上腺受体激动药
α受体: 血管(皮肤、粘膜、内脏)、瞳孔--血管收缩、血压 升高、瞳孔散大 突触前膜—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减少。

β1受体:心肌—兴奋
β2受体:支气管平滑肌、胃肠平滑肌、冠脉、骨骼肌血 管—支气管扩张、内脏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糖原分 解、血糖升高
-
12
去甲肾上腺素---α受体激动药
-
8
胆碱受体激动药
毛果芸香碱(匹鲁卡品)--M受体激动药 药理作用:
1、缩瞳:瞳孔括约肌M受体结合-----瞳孔缩小 2、降低眼压:虹膜与前房角间隙增大,促进房水回流--
--眼压降低 3、调节痉挛: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松弛---视近物 4、汗腺、唾液分泌 临床应用 1. 青光眼:闭角型青光眼 2. 虹膜炎,与扩瞳药交替使用,防治虹膜与晶状体黏连 3. 其他:阿托品中毒解救
2、血管:皮肤、粘膜、内脏血管收缩
骨骼肌、冠脉血管扩张
3、血压:
(1)双相反应:血压先升高(心脏兴奋),后微弱降低(舒血管效应)。
(2)翻转作用:α-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阻断,缩血管作用消失,舒血管作用保留 (β2-受体作用)—血压下降
特点:
➢ 以恒定的百分比消除,但实际消除的量随时间递减。
➢ 消除的半衰期恒定,与药物剂量或浓度无关。
➢ 大多数药物的消除方式。
半衰期:血药浓度下降一半需要的时间。t1/2
2、 恒量消除(0级动力学消除、非线性消除):消除的速率与血药浓度无
关,单位时间内消除药量固定不变。
-
6
-
7
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与受体
药 理学
杜金凤
-
1
基本知识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 药物对机体 的作用
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 机体对药物 的清除
-
2
不良反应
1. 副反应(副作用) 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特点: 药物本身固有的,难以避免 可以预料
2. 毒性反应 药物再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或机体对药物过于敏感时产生 的危害性反应。毒性反应是可以预知的。(急性/慢性)
传出神经包括自主神经(植物神经)和运动神经
自主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分布人体的血管、腺体、平滑肌、 心肌 运动神经:分布骨骼肌 一、递质: 1、乙酰胆碱(Ach):交感、副交感节前纤维、副交感节后纤维、运动 神经、少数交感节后纤维 2、去甲肾上腺素(NA):大部分交感节后纤维 二、受体: 1、胆碱受体(1)毒蕈碱受体(M受体):副交感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 上,心脏、血管、胃肠道、支气管、腺体、眼,激动时,心脏抑制、血 管扩张、支气管及胃肠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瞳孔缩小等效应。(2) 烟碱型受体(N受体):N1分布在自主神经节;N2分布在骨骼肌,兴奋时 骨骼肌收缩 2、肾上腺素受体(1)a受体:a1分布皮肤、粘膜、内脏血管(2)B受体: B1分布心肌;B2分布其他内脏效应器管上
-
9
抗胆碱酯酶药、胆碱酯酶复活剂
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新斯的明 1、药理作用: (1)与胆碱酯酶结合----氨甲酰化胆碱酯酶-----胆碱酯酶失活----M、N样作用。 (2)对骨骼肌作用最强。 (3)兴奋胃肠、膀胱平滑肌作用 (4)心脏、眼、支气管作用弱 2、临床应用: (1)重症肌无力 (2)腹胀气、尿潴留(术后) (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拟胆碱作用)。 难逆性抗胆碱酯酶药 1、有机磷中毒
(2)PH值:酸性药物碱化尿液,促进其排泄。
(3)血—脑屏障:大分子的、水溶性的、解离型的药物不易通过。
生物利用度:药物进入血液的程度和速度,取决于制剂质量及给药途径
测算方法: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反应药物吸收的速率和程度。
药物消除
1、恒比消除(一级动力学消除、线性消除):消除的速率与血药浓度有关。
药物与受体
激动药:与受体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
拮抗药:与受体有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
-
5
影响药物作用因素
首关消除:口服给药时,一些药物通过肠粘膜或肝脏时被酶灭活,使进入体 循环的药量减少,药效降低。(舌下给药、直肠给药可避免首关消除)
药物分布
(1)多数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暂时失去作用,游离的药物发挥作用
6、特异反应 特异体质人对某些药物特别敏感,遗传异常引起的反应。
-
4
药物安全性指标
1、半数有效量: 引起实验动物50%出现阳性反应的药物剂量或浓度。
2、治疗指数:药物半数致死量(LD50)/药物半数有效量(ED50)的比 值表示。 指数大—安全
3、安全范围:95%有效量—5%致死量之间的距离。距离大—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