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与模型评介

合集下载

“新”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发展脉络概述

“新”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发展脉络概述

“新”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发展脉络概述作者:樊涛来源:《商情》2016年第51期【摘要】自克鲁格曼“中心—外围”模型建立以来,新经济地理学在理论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文章系统地梳理了“新”新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理论脉络,介绍了相关主要的理论模型,并预测了该学科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学“新”新经济地理学企业区位选择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国际间行业内贸易量快速增长、企业分布全球化、产业集聚等现象的大量出现,传统理论对企业区位选择的解释越来越无力,直到新经济地理学的出现。

本文系统梳理了从古典区位理论到“新”新经济地理学发展的过程,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经济学最新分支的理论脉络。

二、古典区位理论与新古典区位理论下的区位选择将地理空间与经济问题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最早可以追溯到经济学初期。

德国经济学家杜能(1826)最早注意到区位对运输费用的影响,他指出距离城市远近的地租差异是决定农业土地利用方式的关键因素。

由此他提出了以城市为中心呈六个同心圆状分布的农业地带理论,即著名的"杜能环"。

德国经济学家韦伯在20世纪初发表了两篇名著《论工业区位》(1909)、《工业区位理论》(1914)。

他认为运输费用决定着工业区位的基本方向,理想的工业区位是运距和运量最低的地点。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区位理论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美国学者Isard 创立的“区域科学”和Alonso 开创的“新城市经济学”为大家所熟知。

Isard (1949)致力于将古典区位理论整合到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之中,建立一个完整的关于经济活动区位问题的分析范式,但其始终未能建立起关于区位的一般均衡模型。

随后Alonso (1964)提出城市土地竞租理论,以完整的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为基础,分析城市居民和企业布局、生活和生产活动的行为,揭示了城市内部空间中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

新古典区位论主要关注的是企业的均衡与空间竞争,其在古典区位理论的基础上从比较静态与最优化角度分析企业区位选址问题。

新经济地理学_理论_方法与学科比较

新经济地理学_理论_方法与学科比较

2009年第6期经济经纬 ECONOM I C SURV EY N o.6 2009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方法与学科比较花 俊(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6)摘 要:笔者对新经济地理学相关的几个理论问题,分别从理论规范、学科范式、研究方法等方面与地理学、城市区域经济学进行比较,并就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名称进行了探讨。

最后,从经济方法论探讨了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渊源和发展历程。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比较;方法论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产业集聚、外资分布与中国城市化研究(05BJL064)资助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花 俊(1964-),男,江苏泰兴人,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贸系副主任、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国际经济、区域经济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9)06-0055-04收稿日期:2009-10-22自克鲁格曼(K r ug m an,1991a)将空间概念引入迪克希特-斯蒂格利茨(D i x it et a,l1977)的垄断竞争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中,完成了新经济地理学(Ne w Econo m ic Geography)的开山之作,提出 核心-边缘(core-peri p hery)模型以来,关于空间的经济研究得以进入主流经济学的视野,并随着藤田等(Fu jita et a.l,1999)、鲍德温等(B aldw in et a.l,2003)对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新经济地理学终于建立了自己的研究范式,并导致学科的快速发展。

但是,围绕新经济地理学的一系列争论和讨论却始终未曾停止过,这些争论包括: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范式、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以及城市与区域经济学的分野、空间区位问题为何一直未能进入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畴等(顾朝林等,2002;朱华友等,2003;刘安国等,2005)。

本文主要围绕几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进行探讨,以推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交流、传播、研究和应用。

新经济地理学中心外围模型推导(二)

新经济地理学中心外围模型推导(二)


1 。 1
越小,商品差异化就越大,消费不同种类商品的愿望就越强。
设 p 是农产品的价格, p(i)是每种产品的价格,则预算约束为:
A
pA
n
p(i)m(i)di I
0
n
(2.2)
根据效用最大化条件,我们先使 M 成本最低,即在约束条件
1
[0 m(i) di] M

(2.3)
A GM I
下,求
maxU M A 1-
因为价格指数 G 是 M 最低成本时的价格指数,即使子效用函数 M 最大,所以有
M
I
G
A (1 - )
I
pA
- p(j)
代入(2.7)式可得
m(j) I
G ( 1)
,j [0,n]
(2.8)
由上式可知,若 G 为常数,则每种制成品 m(j)的需求价格弹性也为常数 。
n
1
-
1
n
1
[0 p(i) di] M
n
1
1
(2.5)
我们可以把(2.5)式右边和 M 相乘的那项叫做价格指数 G,因此价格指数和产量组合相 乘就等于支出,再用替代弹性 表示,可得:
G [0 p(i) di]
n
1
1
[0 p(i) di]
F
F

cM 1 -

( - 1 ) cM
(4.5)
相应的均衡劳动投入量为:
M M le F cM qre F
(4.6)
(4.3)和(4.5)式是非常重要的分析结果。这表明: 市场规模既不影响边际成本的加成定价,也不影响单一产品的生产规模,所有的规模 效应都是通过产品种类的变化发生作用的。 这个结论有些违背我们的传统观点。我们一般认为,市场越大,竞争也就越激烈,而经 济体利用市场优势的途径之一就是扩大生产规模。然而克鲁格曼通过 D-S 垄断竞争模型表 明,所有的市场规模效应同时通过产品种类的变化起作用的。 这个模型的假设前提是价格指数是不变的常数, 不过实际上厂商都会意识到自己的选择 会影响到价格指数,这会使得厂商降低产量,提高边际价格成本。这种情况下,市场规模 的扩大会促进竞争,这会引起更多的厂商进入,从而降低了边际价格成本,使得厂商必须 以更大的规模(更低的平均成本)进行生产以保持收支相抵。在第二节消费者行为中我们 看到,产品的种类效应在市场规模与价格指数之间建立起一种负向的关系,而促进竞争的 效应又会加强这种负向关系。 由(3.2)式可知,厂商均衡时利润为零,的产量为 q re ,即

孙久文:论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与完善

孙久文:论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与完善

孙久文:论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与完善新经济地理学发源于20个世纪90年代,保罗·克鲁格曼教授和藤田昌久教授等学者经过不懈的努力,使新经济地理学不断发展,成为一门学科中新星,开创了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新时代。

经过20年的发展,西方学者认为,新经济地理学已经发展到了一门学科的中期。

作为到达了发展中期阶段的新经济地理学,学界对其评价不一,一方面,从学科发展来讲,有学者认为新经济地理学在描述先进经济体的最新进展时具有较少的相关性,因其更多地侧重于分析经济活动空间积聚的种种有形因素,而忽略了某些不可见的源头,比如说信息外溢等;另一方面,从发展的实践来讲,有学者认为,快速发展的经济体,比如中国、印度、巴西等,目前的发展非常符合核心-边缘理论,因而新经济地理学还是有很强的学术活力的。

一、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范式洞悉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发展状况,需要从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式入手,分析该学科的研究特点和发展脉络。

1.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框架新经济地理学收益递增的分析范式似乎正处在收益递减的理论研究阶段。

西方学者认为,顶级期刊上新经济地理学方面文章的稀缺,表明新经济地理学目前不再是推动主流经济学发展的主要力量。

一个重要原因是克鲁格曼之后的研究都是增量的研究,而鲜有突破性的进展。

这种增量研究不是不重要,但仅仅关注增量性研究,限制了从不同方向对新经济地理学进行突破所能带来的理论进展。

只有突破现有的研究框架,从不同的途径研究新的问题,才能带来更多的洞见。

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框架到底是什么?西方学者认为,第一,标准的“柯布-道格拉斯——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斯彭斯——萨缪尔森”新经济地理学框架,这个框架是克鲁格曼1991年初次使用的。

他梳理了核心-边缘模型的基本特征,指出这些特征对于模型函数形式和聚集机制是稳健的。

第二,目前,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走出已有的框架,从更多的方向研究新的问题,比如异质性,城市体系,交通,公共政策等,这些能够带来实质性的进步,但是这些新路径尚未获得充分的关注。

经济地理学基本理论与实例分析

经济地理学基本理论与实例分析

经济地理学基本理论与实例分析导言经济地理学是对人类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和演化进行研究的学科。

它通过分析经济活动的地理特征和影响因素,揭示经济发展的空间规律,并为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涵盖了区位论、中心与边缘理论、核心-边缘模型等,这些理论在实例分析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区位论区位论是经济地理学的一项重要理论。

它研究的是企业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而选择所在区位的原理和规律。

根据区位论,企业会选择离供应市场和消费市场近、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的地方建立生产基地,以减少成本和提高效率。

同时,区位论还强调了地理因素对企业决策和产业结构的影响,例如地形、气候、交通等,都会对企业的选择产生影响。

实例1:深圳经济特区的区位优势深圳经济特区位于中国广东省,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

深圳之所以成为中国经济腾飞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它的区位优势。

首先,深圳接近香港,这为深圳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也方便了货物的进出口。

其次,深圳离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非常近,该区域是中国最发达的经济区之一,为深圳提供了大量的资源和市场机会。

此外,深圳还拥有良好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这对吸引国内外企业和人才来深圳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实例2:亚马逊的配送中心选择亚马逊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之一。

在选择配送中心时,亚马逊会参考区位论的原理。

首先,亚马逊会选择离消费市场近的地方建立配送中心,以便能够快速将商品送到客户手中。

其次,亚马逊会考虑交通便利的地方,以确保商品能够迅速高效地配送出去。

此外,亚马逊还会根据所在地的资源情况和竞争环境做出决策。

例如,在美国亚马逊的配送中心分布广泛,覆盖了全国各地,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地区的客户需求。

中心与边缘理论中心与边缘理论是经济地理学的另一项基本理论。

它研究的是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和分散规律。

根据中心与边缘理论,经济活动会在中心地区集中,而边缘地区则相对较弱。

这是因为中心地区拥有更多的资源和市场机会,吸引了更多的企业和资本。

新经济地理学

新经济地理学

新经济地理学述评摘要:新经济地理学正在为我国地理界熟悉,也引起了争论。

本文介绍了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观点和对它的主要批评意见。

进而讨论了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问题。

最后提出新经济地理学发展的两个方向和4个问题:坚持多区域分析、发展可计算模型,以及需要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溢出的地理过程、聚集的复杂性和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一体化溢出聚集1前言新经济地理学是1990’s初由克鲁格曼(Pual Krugman)为代表的一批主流经济学家提出的。

其研究的主要议题包括经济活动的区位问题和经济空间过程。

在思想上,新经济地理学应用新增长理论,强调报酬递增,强调内生化比较优势,方法上采用了经济学领域一贯使用的数学模型方法,试图在理解经济活动的空间现象和空间过程中寻求其动力学机制,与传统的经济地理学相比较,二者有着共同关注的问题。

但是从研究方法上说,新经济地理学有明显的创新。

在最近几年新经济地理学逐渐被介绍到中国(李小建,2002,顾朝林,2002,王铮等,2002)[1-3]。

介绍者对新经济地理学表现了不同的态度,不过否定的意见居多,在一些非公开场合,一些中国学者表示了对新经济地理学的强烈反对,出现了热烈的争论。

我们认为,新经济地理学的出现是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作为一个新兴学科,我们首先需要更多地了解它,然后我们才能发展它。

本文首先介绍新经济地理学的基本内容,其次讨论对新经济地理学的各种批评,最后提出我们关于进一步发展新经济地理学的看法。

2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内容2.1基本出发点:一个多区域世界一些学者认为新经济地理学的出发点是报酬递增;这种说法固然有道理,但是报酬递增是新经济地理学依赖的新增长理论的基础,它导致了新增长理论,没有出现为特殊的地理问题。

新经济地理学的一个出发点是引用多部门理论来讨论经济地理过程。

在这里部门已经化成区域,形成多区域理论,这与传统区位论、区域科学强调一个中心的习惯更为接近实际情况。

新经济地理 与中心-外围模型

新经济地理 与中心-外围模型

克鲁格曼的模型为人为的产业扶持政策提供了理论 依据,产业政策有可能成为地方产业集聚诞生和不 断自我强化的促成因素,包括贸易壁垒也可以改变 产业分布的现实格局,不过产业政策或贸易保护措 施只不过是各种影响地方产业集群形成与演变的因 素之一,产业集群发展所依赖的不确定因素是很多 的。
珠三角、东北老工业基地、西部大开发(多中心地理稳定结 构)
上述两种效应的共同作用形成了通常所说的 “前后 向联系”,即厂商选择在市场规模大的地区生产, 这会降低该地区的生活成本并导致更多的生产要素 在此地集聚。另一方面也从而产生更大的市场需求, 进一步促使厂商在该地区的集聚。 由于“市场接近效应”和“生活成本效应”促使厂 商集聚,因而被称为集聚力。
第三种是“市场挤出效应”,它反映了垄断竞争 厂商希望在竞争者较少的地区组织生产的倾向。 这种效应促使厂商分散,因而被称为分散力。在 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中,集聚力和分散力的相对强 弱决定了经济的空间分布是集聚还是分散,当集 聚力占主导时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呈集聚状态;反 之,呈分散状态。 三种效应相互作用导致的循环累积因果过程是经 济增长的基础。
中心-外围模型依赖与运输成本、规模经济与国民收 入中的制造业份额。新经济地理学最重要的基石和 假定是任何制造业产品都具有运输成本: 制造业前向联系----制造业之间有上下游联系的产 业如果能集聚在一起,则能减少中间投入品的在途 损耗、缩小运输成本,从而降低中间投入品的价格, 因此厂商有内在的冲动集聚在一起共同分工协作, 这种产业集聚效应的力量称作“价格效应”或“制 造业前向联系” 制造业后向联系----另一方面,厂商具有内在冲动 集聚在一起生产,形成产业集群,使得市场规模扩 大。这一集聚力量称为“市场规模效应”或“制造 业后向联系”
一、新经济地理学 克鲁格曼1991年发表于美国《政治经济学》杂志 上的论文“递增报酬与经济地理”标志着新经济 地理学的诞生。 这篇文献用严格的主流经济学方法清晰地刻画出 递增报酬、运输成本以及要素流动相互作用引起 经济集聚结构出现和演化的机制。

新经济地理学

新经济地理学

新经济地理学1. 简介新经济地理学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与地理空间关系的学科,主要关注经济的地理分布、经济地理格局形成与演变、地理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等问题。

它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经济地理学的观点和方法,结合了微观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以及空间分析方法,强调空间因素对经济活动产生的影响。

新经济地理学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学界,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提出。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新经济地理学逐渐得到了更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它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空间因素来解释经济活动的分布和发展,相比传统经济地理学更加注重市场机制和企业行为对地理空间的塑造作用。

2. 新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理论2.1 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新经济地理学认为,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布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科技进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新经济地理学通过对科技进步与地理空间关系的研究,揭示了科技密集型产业更倾向于聚集在技术先进的地区,这与传统地理学的“自然因素决定论”有所不同。

2.2 地理因素与产业集聚新经济地理学主张,地理因素对产业集聚产生重要影响。

地理因素包括地理位置、交通、通讯等,它们决定了产业之间的相对距离和交流成本。

新经济地理学研究了地理因素对于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其中最著名的案例是世界范围内的科技企业集聚在硅谷地区。

2.3 公共品与经济发展新经济地理学强调公共品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公共品是指不排他和非竞争性的商品或服务,如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

这些公共品的提供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新经济地理学通过分析公共品在地理空间分布和提供方式上的差异,研究了公共品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3. 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3.1 空间分析空间分析是新经济地理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它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采集、处理和分析地理数据,以揭示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规律。

空间分析可以帮助研究者定量地研究经济地理问题,比如产业集聚、城市发展等。

“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演化概述 汪健(上海大学)

“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演化概述 汪健(上海大学)

“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演化概述上海大学汪健11.前言尽管关于经济活动空间现象的探究可以追溯到传统的德国区位理论(Johann V on Thünen, 1826; Weber, 1909; Christaller, 1933; Losch, 1940),但真正引起重视还是二战以后的50年代,由美国学者Isard 创立的―区域科学‖和Alonso开创的“新城市经济学”才真正被大家所熟知。

2Isard (1949) 致力于将古典区位理论整合到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之中,以此建立一个完整的关于经济活动区位问题的分析范式,但其始终未能建立起关于区位的一般均衡的模型,只是为经济学、地理学、规划学、工程学等不同学科关于空间议题的讨论提供了一个平台。

随后Alonso (1964) 提出城市土地竞租理论(urban land bid-rent theory),以完整的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为基础,分析城市居民和企业布局、生活和生产活动的行为,揭示了城市内部空间中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

但不论是―区域科学‖的包罗万象,还是城市经济学的扎实微观理论基础,都面临着一个根本的难题就是无法解释经济集聚现象产生的缘由和城市为什么形成的内在机制。

而经济学关于经济集聚外部性的分析早在Marshall (1920) 时代便已给出了基本阐述:专业化供应商、劳动力市场共享和知识外溢是外部经济产生的根源。

但经济学始终无法给出完整的一般均衡的模型分析,内生地去解明外部性的存在。

直到Krugman (1980, 1991) 关于贸易理论和经济地理分析的论文相继出现,陆续有大量学者真正开始关注这一领域,其中被称为新经济地理学(new economic geography, NEG) 这一分支把主流经济学长期忽视的空间元素纳入到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之中。

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的规律与特征、不同地理尺度的经济集聚的形成机制、集聚和增长的内在关联等不断受到关注。

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核心内容

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核心内容

浅谈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核心内容陈国岱摘要:本文将简要介绍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新经济地理学核心理论,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主要包括:核心—边缘模型、城市演化模型和集聚与贸易模型,并且已发展成为均衡框架中解释经济地理驱动力量的重要理论之一。

关键字: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核心内容保罗·克鲁格曼的主要著作:《国际经济学》,《流行的国际主义》,《地理和贸易》,《发展、地理和经济理论》,《市场结构和对外贸易一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和国际贸易》,《战略性贸易政策与新国际经济学》,《兜售繁荣—期望低谷时期的经济意识和空谈》,《汇率的不稳定性》。

一、新贸易理论保罗·克鲁格曼是当代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

他凭借自己的天才与勤奋,开拓出新贸易理论、经济地理学等全新的研究领域,对当代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008年克鲁格曼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审委员会将此奖项颁给他是为了表彰其“证明了规模经济对贸易模式及经济活动区域的影响”。

克鲁格曼获奖的原因是,他从1979年就开始从事的研究解释了国家之间的贸易模式,以及何种商品出自何处及为什么会这样。

传统的贸易理论包括:①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绝对比较优势论):认为各国相同产业生产成本存在差异,贸易可使各国按生产成本最低原则安排生产而获利。

②大卫·李嘉图的相对成本说(相对比较优势论):认为决定国际贸易的不是绝对成本的低廉而是相对成本的低廉。

每一个国家,不管处于何种发展水平,均可生产本国相对成本低的产品,然后进行贸易。

③俄林的资源察赋说:将国际贸易的决定因素由劳动成本差别推广为生产要素投入量的相对差别,认为各国生产要素资源的相对丰裕程度(资源察赋状况)是决定国际贸易产生和流向的根本原因。

十分明显,以上贸易理论均基于国家间的差异,尤其是生产要素的相对差异(绝对差异可作为相对差异的特殊形式)来解释贸易。

这意味着,国家间的相似性与贸易量之间有相反的关系。

新经济地理学模型

新经济地理学模型
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兴起
随着研究的深入,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不断发展和完善,包括引入网络、创新、环境因素等新的研究领域。
模型的进一步发展
模型的演变历程
02
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核心概念
空间集聚是指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现象,这种集聚可以带来规模经济、知识溢出和创新等好处。
空间集聚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资源禀赋、市场需求、政策制度等。
产业集聚
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创造新的知识和技术,以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创新与技术溢出的实现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包括科研投入、人才储备、政策支持等。
创新与技术溢
技术溢出是指技术在区域间的传播和扩散,这种溢出可以带来知识溢出和创新扩散等好处。
创新与技术溢出对经济增长和区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是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之一。
案例三:欧洲的产业转移与空间重构
总结词:城市群的发展与竞争力提升是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重要案例,其成功因素包括资源整合、产业协同和创新能力提升等。
案例四:城市群的发展与竞争力提升
案例五:跨国公司的投资决策与区位选择
总结词:跨国公司的投资决策与区位选择是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重要案例,其成功因素包括市场规模、劳动力成本、基础设施等。
产业政策制定
投资区位选择
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可以帮助跨国公司进行投资区位选择,例如研究市场规模、劳动力成本、政策环境等因素对投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益的影响,以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
投资环境评估
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可以对投资环境进行全面评估,例如政治稳定性、经济状况、社会环境等对跨国公司投资决策的影响。
投资后管理优化
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可以帮助跨国公司优化投资后管理,例如研究如何提高本地化程度、加强供应链管理、降低运营成本等以提高跨国公司的竞争力。

新空间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

新空间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
空间经济学偏向应用模型进行分析研究,而区域经济学 更注重实证研究。
新空间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
产生与发展
❖空间要素要求各区域经济主管部 门在分析本区域发展条件的基础 上, 根据本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 阶段, 适时推进经济的空间发展, 使区域经济由不均衡向均衡发展。
新空间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
产生与发展
新空间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
结语
谢谢大家!
新空间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
新空间经济学在中国
❖ 克鲁格曼断言, “ 中国的经济地理,非常符合 NEG的框架”。这是因为 “ 首先,出现了非常 明显的中心—外围结构:大量中西部向沿海地区 迁徙的移民,形成了这些地区和东南部的制造业 联系。应该说,这一景象的形成是因为大多数中 国的工业制品是面向海外市场而非国内市场。同 时,区域差异也是19世纪美国 “ 制造业带”的 真实写照。然后是关于产业区位的问题。从温州 的 “ 打火机城” ( 占据了95%的世界份额), 到盐步的内衣生产集群,中国存在着成千上万的 产业集群。”
空间经 济学
注重空间特性,强调区 域的空间分异。即使考 虑时间,把区域设为随 时间变化的线性过程。
量化分析
收敛与发散、主导产
业选择、经济增长差 异、投入-产出分析
时间 空间
空间表达
空间结构、梯度推 移、城镇体系、功 能区划、空间规划
新空间济学(新经济地理学)
产生与发展
历史渊源
农业区位论
起步阶段
区位论
空间经济学概念
试图把被主流经济学长期忽视的空间因素纳入到 一般均衡理论的分析框架中, 研究经济活动的 空间分布规律,解释现实中存在的不同规模、不 同形式的生产的空间集中机制,并通过这种机制 的分析探讨区域经济增长规律与途径。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与模型评介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与模型评介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与模型评介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与模型评介一、新经济地理学产生的理论背景和理论基础1.新经济地理学产生的理论背景。

按照传统的新古典经济理论,在一个规模报酬不变的世界,比较利益决定国际贸易模式,而人口增长等外部因素则决定经济的增长水平。

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贸易和长期经济增长的现实表现展示出一个与新古典理论所预测的相当不同的经济图景。

以不完全竞争和报酬递增理念为基础的新的方法开始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特别是在迪克西特(Dixit)和斯蒂格利茨(Stiglitz)将张伯伦垄断竞争形式化之后。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贸易和新增长理论在解释行业内贸易、专业化和无限增长方面获得长足进展,对传统贸易与增长理论做出了具有重大意义的补充。

新贸易理论所揭示的专业化与贸易机制及新增长理论所阐明的“无限增长”原理与传统经济地理研究中的集聚现象的相似性,一下子拉近了这三方面理论之间的距离。

新贸易和新增长理论所采用的报酬递增假设及赖之而建立的分析框架为解释经济活动的.集聚现象提供了新的可能途径。

但是,新贸易和新增长理论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在各,自的框架内不能完全解释的问题。

比方说,新增长理论虽然对投资促进长期增长的时间动态机制——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的时间版本——做出了一定的解释,但它却缺少空间维度,并不涉及要素流动,不能对集聚现象——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的空间版本——提供解释,亦不能预测经济发展的空间演化规律。

新贸易理论(Krugman,1980)虽然聚焦于市场结构,但它与传统理论有一个相似之处,即通过基本特征方面的差异来说明生产结构上的差异——它一开始就假定有市场大小不同的国家存在,但并没有说明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大小差异,特别是为什么原本非常相似的国家会发展出非常不同的生产结构;它也并没有说明为什么一个部门的厂商趋向于群集在一起,导致区域专业化。

此外,它将工业发展描述成是在所有发展中国家逐渐且同时发生的,而事实上工业化常常采取快速的波浪形式,在工业化的波浪中产业从一个国家依次向另一个国家扩散。

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

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

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摘要:针对传统区域经济学在解释很多经济问题上存在的缺陷,克鲁格曼引入有关经济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提出了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该理论不仅解决了许多传统区位理论未能解决的难题,而且推动了传统区位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学;克鲁格曼;区域经济学;内涵中图分类号:[k9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7-0255-0120世纪90年代,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保罗·克鲁格曼(paul·krugman)在国际贸易新理论和新增长理论的研究中,发现传统理论在解释很多经济问题上存在巨大缺陷。

为了合理解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现象,克鲁格曼逐渐形成了新经济地理理论。

该理论突破了传统的的区域经济学观点,对全球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解释。

一、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框架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整合了经济学界在国际贸易和地理经济学有关方面的研究成果,在自由贸易、全球化以及推动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动因方面形成了一整套理论。

传统经济地理学,几乎是基于理想的完全竞争市场理论,现实针对性不强。

为了增强传统经济地理学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克鲁格曼将新贸易理论和新增长理论关于不完全竞争和报酬递增研究的最新成果,引入空间区位理论,通过模型分析,细致的考察了产业集聚、城市体系以及国际贸易的形成机理。

经济发展的空间状态存在多重均衡,这是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

这与传统地理经济学强调经济发展存在唯一确定的均衡解不一样。

克鲁格曼强调经济发展的多种均衡,经过研究,他提出即使要素禀赋以及技术、偏好等因素相同,但是报酬始终保持递增,现实经济的空间分布状态也会体现出不可预测性、多态均衡性。

为了更好的解释这种不可预测性和多态均衡性,克鲁格曼强调运输成本在塑造国际贸易和区际贸易中发挥关键作用;认为经济上互相联系的产业和经济活动由于在空间位置上的相互接近可以带来产业成本的节约,即报酬递增:认同空间聚集所带来的成本节约能使产业和相关产业经济活动趋于集中;而先发优势能够引导某种经济活动的长期聚集过程。

新新经济地理和资本流动的理论与实践

新新经济地理和资本流动的理论与实践

新新经济地理和资本流动的理论与实践•新经济地理概述•资本流动理论与实践•新经济地理与资本流动的互动关系目•新经济地理与资本流动的案例分析•未来展望与结论录特点:新经济地理强调信息技术、网络经济和全球化对经济活动地理分布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地理距离对经济活动的制约减弱。

•全球化进程加深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互动。

•网络经济促使企业布局更灵活,不再受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地理优势。

定义:新经济地理是研究在新经济时代背景下,经济活动和地理位置之间相互作用的地理学分支。

新经济地理的定义与特点传统经济地理主要研究农业、工业等有形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而新经济地理则更关注信息、知识等无形经济活动的地理特征。

研究对象传统经济地理主要基于统计数据和实地调研,而新经济地理则更多运用大数据、网络分析等先进技术手段。

研究方法传统经济地理较多关注某一地区或国家的内部经济布局,而新经济地理则更注重跨国、跨地区的全球经济联系和互动。

研究视角新经济地理与传统经济地理的差异大数据分析网络分析空间计量经济学GIS技术新经济地理的研究方法和工具01020304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和分析,揭示经济活动与地理位置之间的关联和规律。

运用网络科学理论和方法,研究经济网络的结构、功能和演化。

结合地理学和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和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实现经济数据和空间数据的整合可视化分析。

资本流动是指资本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转移和流动,包括投资、贷款、汇款等形式。

定义按照流动方向,资本流动可分为流入和流出;按照投资形式,可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

分类资本流动的定义与分类驱动因素的影响。

•风险偏好:投资者对风险的不同偏好会影响资本流动,高风险通常伴随高回报。

•全球经济环境:全球经济政策、贸易局势等因素对资本流动产生重要影响。

影响因素•利率差异:各国利率水平差异会导致资本跨境流动,寻求更高收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与模型评介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与模型评介近十年来,以克鲁格曼(P.Kmgman)等人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研究异军突起,从理论领域对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进行了新的探讨。

本文拟对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和主要模型进行重点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新经济地理学关于全球化发展的理论含义做一个扼要的概括。

1.新经济地理学产生的理论背景。

按照传统的新古典经济理论,在一个规模报酬不变的世界,比较利益决定国际贸易模式,而人口增长等外部因素则决定经济的增长水平。

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贸易和长期经济增长的现实表现展示出一个与新古典理论所预测的相当不同的经济图景。

以不完全竞争和报酬递增理念为基础的新的方法开始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特别是在迪克西特(Dixit)和斯蒂格利茨(Stiglitz)将张伯伦垄断竞争形式化之后。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贸易和新增长理论在解释行业内贸易、专业化和无限增长方面获得长足进展,对传统贸易与增长理论做出了具有重大意义的补充。

新贸易理论所揭示的专业化与贸易机制及新增长理论所阐明的“无限增长”原理与传统经济地理研究中的集聚现象的相似性,一下子拉近了这三方面理论之间的距离。

新贸易和新增长理论所采用的报酬递增假设及赖之而建立的分析框架为解释经济活动的集聚现象提供了新的可能途径。

但是,新贸易和新增长理论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在各,自的框架内不能完全解释的问题。

比方说,新增长理论虽然对投资促进长期增长的时间动态机制——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的时间版本——做出了一定的解释,但它却缺少空间维度,并不涉及要素流动,不能对集聚现象——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的空间版本——提供解释,亦不能预测经济发展的空间演化规律。

新贸易理论(Krugman,1980)虽然聚焦于市场结构,但它与传统理论有一个相似之处,即通过基本特征方面的差异来说明生产结构上的差异——它一开始就假定有市场大小不同的国家存在,但并没有说明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大小差异,特别是为什么原本非常相似的国家会发展出非常不同的生产结构;它也并没有说明为什么一个部门的厂商趋向于群集在一起,导致区域专业化。

此外,它将工业发展描述成是在所有发展中国家逐渐且同时发生的,而事实上工业化常常采取快速的波浪形式,在工业化的波浪中产业从一个国家依次向另一个国家扩散。

上述问题的研究往往涉及报酬递增、运输费用、要素流动性以及这三者之间通过市场而传导的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这与传统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范围有许多相重合的地方。

这类复杂而棘手的问题对新增长与新贸易理论构成相当的挑战。

由于新增长与新贸易理论不能将运输成本内生,主流派经济学家不得不将研究的触角进一步扩展到经济地理学领域,以期从新的视角得出一些新的启示。

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及由此引发的一些投资、贸易、要素流动和区域政策问题也对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经济地理学借助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Dixit—Stiglitz)垄断竞争模型(简称D—S模型)和新贸易、新增长理论研究的三次波涛的强大推动,作为经济学领域报酬递增理论革命的第四波迅速成长。

如果说,赫尔普曼(Helpman)与克鲁格曼(1985)关于不完全竞争和国际贸易的著作《市场结构和对外贸易》和格罗斯曼(Grossman)与赫尔普曼(1991)关于内生增长的著作《世界经济中的创新和增长》促成了这一新的研究领域的形成并为其发展指明了方向,那么,克鲁格曼(1991)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报酬递增和经济地理》和藤田(Fujita,1988)在《区域科学和城市经济学》上发表的《空间集聚的垄断竞争模型:细分产品方法》,则完成了对D—S模型空间意义的解释,可被视为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开山之作。

2.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基础。

和采用报酬不变与完全竞争假设的传统经济理论和经济地理研究不同,新经济地理学研究以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理论假设为基础。

按照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假设,传统经济地理学理论预测,在区域之间不存在基本差异的情况下,经济活动最终将沿空间均匀分布。

产品和市场的竞争为厂商舍近求远的区位抉择提供了解释。

但是,不同层次的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集聚,在现实世界却屡见不鲜,甚至连20世纪初的马歇尔也不曾回避这厂现象。

由于规模报酬不变是马歇尔新古典经济学说的基本假设之一,他只好用“外部经济”一词来笼统地解释各种生产活动的集聚。

这种外部经济表现为公司水平的规模报酬不变,而社会性的报酬递增。

在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下,用外部经济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产业集聚,但是,人们却仍不清楚这种外部经济来源于何方。

而且,问题并不仅仅在于用外部经济解释产业集聚本身,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感到,对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假设的有效性其实大有进行一番反思的必要。

然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对经济学家们来说都是难以驾驭的。

直到1977年狄克斯特和斯蒂格利茨将张伯伦的垄断竞争概念用数学模型形式化之后,关于报酬递增的研究才真正在经济学界掀起一场实质性的革命。

按照D—S模型的假设,消费种类和生产分工程度内生于市场规模。

一方面,一个经济中的消费者喜好多样化消费,因而,消费品种类越多,效用水平越高;另一方面,消费品的生产具有厂商层次上的规模经济,而资源的有限性导致规模经济和多样化消费之间的两难冲突。

如果人口规模或可用资源增加,则有更大酌市场空间来平衡上述冲突,厂商为满足消费需求实行进一步分工既能实现规模经济,消费者又能有更多的品种选择,效用亦随之上升。

D—S模型也为解决复杂的经济地理问题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分析框架。

在一个引入了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世界,经济活动的演化不再是线性的,而是由非线性动态所支配的。

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所呈现出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不就是一幅活生生的非线性的蛛网图吗?假定存在足够强的规模经济,任何厂商都会选择一个单个的区位来为一国的市场提供服务。

为使运输成本最小,他无疑会选择一个有大的当地需求的区位。

然而,恰恰只有大多数厂商都在那儿选址经营的某个区位才会有大的当地需求。

因此,一个产业带一旦建立,在没有外部扰动的情况下,这一循环将会长期持续下去,这就是布赖恩·亚瑟所谓的集聚的路径依赖(path—dependent)特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产业集聚很可能始于一种历史偶然。

如果专业化生产和贸易是由报酬递增而非比较利益所驱动,则什么样的产业在什么样的区位形成集聚一般来说是不确定的,而是“历史依赖(history—dependent)”的。

但是,不管属于什么样的原因,某种专业化生产与贸易格局一旦建立,从贸易获得的好处将累积循环,从而使得这一格局因进一步强化而被锁定(locked—in)。

因此,在新经济地理学研究中采用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假设乃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

1.两区域模型:核心——周边模型。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中最有代表性的“核心——周边”模型最先见于克鲁格曼(1991)的研究。

该模型展示外部条件原本相同的两个区域是如何在报酬递增、人口流动与运输成本交互作用的情况下最终演变出完全不同的生产结构的。

模型假设世界经济中仅存在两个区域和两个部门——报酬不变的农业部门和报酬递增的制造业部门。

农业工人在这两个区域均匀分布,农业工资处处相同;制造业工资的名义值和实际值则存在地区差异,因而制造业工人视实际工资的高低从低工资区域向高工资区域流动。

它通过将报酬递增条件下的制造业份额与流动工人的份额加以内生,得出区域生产结构随运输成本变化而呈现出非线性关系的规律。

模型显示,在中等水平的运输成本下前向与后向联系的效应最强:一个区域的制造业份额越大,价格指数越低,厂商能够支付的工资越高,越能吸引更多的制造业工人。

在这种情况下,经济的对称结构变得不可持续,从制造业原本均匀分布的经济中将逐渐演化出一种核心一周边结构。

核心占世界产业的份额大于其占世界要素禀赋的份额,由于制造业报酬递增的缘故,它将成为制成品的净出口者。

由于在这里区域(或国家)的大小及其演变都是内生的,由这一模型得出的结论比一开始就假定国家大小是外生给定的新贸易模型大大前进了一步,也更加具有说服力。

2.国际专业化模型。

由于国界以及语言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对人口流动构成相当大的障碍,上述以要素流动性假设为基础的人口集中意义上的集聚模型一般只适用于国内范围的空间集聚研究。

为研究国际层次的经济活动的分布,维纳布斯(1996)凭借产业间的直接“投入—产出”联系假设建立起国际专业化模型。

按照他的假设,在由国家组成的世界中,国家之间虽然不存在劳动力的流动,但是可以进行贸易。

假设各个国家具有相同的禀赋和生产技术,拥有农业和制造业两个生产部门,劳动力可以在国内部门间流动。

农业部门为完全竞争型,农业产出为单一投入—劳动的增凹函数。

制造业部门为不完全竞争型,使用劳动和中间产品的组合作为投入,厂商之间存在直接的“投入—产出”联系,每一厂商的产出既作为提供给消费者的最终产品,又作为所有其它厂商所需要的中间投入品。

制造业作为中间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双重身份使得与传统集聚有相近逻辑的国际专业化过程得以发生。

拥有较大制造业部门的区域通常能够提供较多种类的中间产品,而中间产品种类较多的区域有较低的价格指数,使得使用中间产品的厂商可以以较低的成本生产,这就构成一种前向联系——既有的产业集聚构成对外部厂商的吸引,中间品投入较大的厂商将倾向于在拥有较大制造业部门的区域选址生产;反过来,厂商生产成本中的中间投入品采购部分构成厂商之间后向联系的来源:在一个区域生产的厂商越多,对中间品的需求越大;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该区域在制成品上的总支出也越大,这就为中间产品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当地市场。

由于国与国之间不存在劳动力的流动,前、后向联系的结果不可能是人口在特定的国家的集中,但是,它们却能够导致制造业(或特定产业)在有限几个国家集聚的专业化过程。

另一方面,正是由于劳动力不能在国家间流动,特定国家的制造业集聚也会因劳动供给的趋紧而使得该国制造业与农业工资同时上升,在农业生产函数为严格凹的假设下,农业边际产出上升,制造业对农业劳动力的吸引减弱。

国际专业化模型所表明的一体化与集聚之间非线性的倒U形关系揭示了厂商对经济一体化可能做出的区位响应。

在较高的贸易成本下,厂商将分布于禀赋相同的区域以满足最终需求。

在居中的贸易成本下,随着某些区域比其它区域吸引更多的产业,区域差异将开始形成——但并不会达到完全专业化的程度。

在低贸易成本下,集聚随着低工资区域的产业份额逐渐上升而溃散。

相对于更为工业化的区域来说,早期进入低工资区域厂商的动机是出于对非流动要素的较低的价格的考虑;然后,随着在某些部门建立起临界厂商群落,更多的厂商将搬迁过来以充分利用前向和后向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