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腾崇拜研究之缺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3—04—21

作者简介:刘德增(1962—

),男,山东平度市人,教授。中国图腾崇拜研究之缺憾

刘德增

(山东教育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13)

摘要:图腾崇拜是一种极为普遍的文化事象,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透露出中国远古也存在图腾崇拜的信息。但是,今人在

复原中国远古图腾崇拜时存在一些偏差、缺憾:一是“泛图腾现象”,那些在日用器物或祭礼礼器上刻绘的动物纹样大多被目为图腾崇拜;二是在使用考古材料时存在拼凑与嫁接材料的现象。我们认为,在图腾研究上可以利用“三重证据法”,藉此我们可以证明东夷人的鸟图腾崇拜,这也是迄今唯一可以证明的中国远古时期的图腾崇拜。

关键词:图腾;图腾研究;图腾研究的方法;鸟图腾崇拜

中图分类号:K 8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2816(2003)06—0028—06 一、图腾研究中的“泛图腾现象”

公元1791年,一个名叫J ・朗格的英国人出版了一本《印第安旅行记》,书中介绍了印第安人的T otem ,从此这个名称在欧洲传播开来。英文T otem 来自北美印第安人基奇

加米(G itchgamian )部落的一支鄂吉布瓦(Ojibwas )的语言

Ototeman 。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也特

地提到了鄂吉布瓦人的这一文化事象。①

。最早把T otem 翻译成汉语“图腾”一词的,据考是严复,时间是在1903年,那是他在翻译英国人甄克斯的《社会通诠》一书时使用的一个译名。不仅如此,严复在按语中还推论中国民间传说中的某些事象可能就是图腾崇拜。因此,林耀华先生说:严复是中国图腾文化研究之第一人②。我们现在使用的“图腾”一词只是这种事象的一个最流行的名称,在我国及世界各地,还有若干不同的称呼。如澳大利亚一些土著部落称之为“科邦”,或谓之“恩盖蒂”、“穆尔杜”、“克南札”;我国鄂温克人称之为“嘎勒布勒”,即根子。

近读王天有先生《上古中华文明》,书中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美洲印地安人的“T otem ”,音“图腾”,并不是其土著语言,而是外来语,由上古中华传去。”王先生提出了八条证据③

,然依笔者之见,皆不能成立。

人们在使用“图腾”一词时,其含义不完全一样。但是,“图腾”崇拜的特点就是相信人们的某一血缘联合体和动物

的某一种类之间存在着血缘关系。”④

这是图腾崇拜的最基

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衍生出若干图腾文化事象,人称“图腾文化丛”,据何星亮先生统计,“图腾文化丛”包括12种“图腾文化元素”:图腾观念、图腾名称、图腾标志、图腾禁忌、图腾外婚、图腾仪式、图腾生育信仰、图腾化身信仰、图

腾圣物、图腾圣地、图腾神话、图腾艺术⑤。这些文化事象表现在先民生产与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远古社会,“图腾”是一种极为普遍的文化事象。但是,自18世纪以来人们奢谈图腾时,大多数民族、部落的图腾已不复在。关于中国远古时期的图腾,我们今天只能从神话传说中寻觅到片言只语,于考古发掘中捕捉到蛛丝马迹。尽管如此,不少学者利用文献的、考古的材料来复原远古图腾。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连篇累牍,不胜枚举。然而,在复原远古图腾时,存在一种“泛图腾现象”,那些在日用器物或是祭祀礼器上刻绘的动物纹样大多被人们冠以“图腾”的名称。例如,李泽厚先生认为仰韶文化彩陶上的鱼、蛙、蜥蜴、鸟等纹样,都是图腾的表现形式;而彩陶上那些更为常见的几何纹样,实际上是由动物形象的写实逐渐变为抽象化、符号化的,其图腾崇拜的功能由此而进一步强化:“巫术礼仪的图腾形象逐渐简化和抽象化成为纯形式的

几何图案(符号),它的原始图腾含义不但没有消失,并且由于几何纹饰经常比动物形象更多地布满器身,这种含义反

而更加强了。”⑥

类似的“泛图腾”观点不胜枚举。美国哈佛

大学人类学教授张光直先生———一位在中国远古文化、特别是殷商社会研究上成就卓著的华裔学者———不无遗憾地说:

在考古学的书籍论文里面,常常看到的“图腾”这

个名词,是指在古代器物上动物的图象的。例如,半坡村的仰韶文化的陶钵上画着鱼形,于是鱼便是半坡村住民的图腾。殷商青铜器上铸有虎、牛、蛇,或是饕餮的纹样,于是虎、牛、蛇、饕餮这些实有的或是神话性的动物,便是殷商民族的图腾。但是“图腾”有什么意义

2003年第6期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总第100期

呢?我们怎样来证明它是图腾呢?这些个问题便很少

见有人加以处理。

我有一个建议:在中国考古学上图腾这个名词必须小心使用。⑦

的确,在中国大陆学术界,“图腾”一词有被滥用的现象。人们在论证中国远古时期的图腾崇拜时,论据不够充分、坚实,结论难以令人信服。

二、图腾研究中的拼凑与嫁接材料现象

每当翻开人类历史的第一页,去追寻人类的童年时,人们看到的往往是一个个诡谲的神话,最后只得将信将疑地把这一页翻过去。地下出土物为我们提供了释疑解惑的证据。然而,人们在使用考古材料证明中国上古图腾崇拜时,存在一种拼凑与嫁接材料的现象。

兹举一例,以为谈资。

笔者手头上有一本陆思贤先生的《神话考古》⑧,从宋兆麟先生的《序言》中我们得知陆先生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后,就去了天苍苍、野茫茫的内蒙古从事考古发掘;又在《山海经》等神话的研究上下过一番功夫。这样,陆先生作“神话考古”这个大题目就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拜读了陆先生这部大作以后,我们在感叹陆先生的拓荒之功的同时,又觉得书中某些问题、特别是其研究方法,值得商榷。于是,我与山东教育出版社的邹健先生写了一篇文字,题曰《〈神话考古〉中的‘新神话’》,发表在《民俗研究》1998年第1期上。不久,陆先生就给《民俗研究》编辑部写来一封长信,我的朋友、

《民俗研究》主编叶涛先生征得陆先生同意,将其发表在《民俗研究》1998年第3期上,并希望我们之间展开讨论,从而把问题的研究推向深入。然而,我们胆怯了,三箴其口,此无他,惧于陆先生之怒也。陆先生反应最激烈的是我们对他的“图腾柱”问题的商榷,陆先生在信中写道:

关于图腾柱图案的形象,目前考古资料还不多,确属于田野发掘的《神话考古》中介绍了两例:大汶口文

化的太阳鸟图腾柱,半坡遗址的羊角图腾柱,最后又归

结到对于华表的体会。刘、邹二先生说:“陆先生构建

的这个‘羊角图腾柱’体系,根本不成立。”又说:“半坡

人的‘羊角图腾柱’,陆先生未能证立。”构建一个学术

体系,不是几句话就能回答了的,在《神话考古》一书

中,是说得简单了些,但我有专文介绍《我国氏族制时

代的图腾柱》(载《文艺理论研究》1992年第3期),可自

行查检。这里需反问一句:那么,对于这种羊角图案,

应该做如何解释呢?刘、邹二先生把它批倒了,但未做

正面解答,并说:“支撑陆先生《神话考古》的那根‘中心

顶梁柱’,只是陆先生的一种‘大胆假设’而已!”也就是

对《神话考古》一书是全盘否定的。这种全盘否定的学

术批评文章,现在已很难见到了,但在距今三十年之前

很流行,也就是刘、邹二先生五、六岁的时候,这种全盘

否定的学术批评,如“金猴奋起千钧棒”,席卷了整个中华大地,请翻阅当时姚文元、王力、关锋、戚本禹的文章,就可知道一个概貌⑨。

我们岂不成了姚、王、关、戚之第二了?鉴于陆先生这种态度,我们当时不好再说什么。我们虽然退避三舍,却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看法,即陆先生论述半坡人的羊角图腾柱难以成立。这里再重复一下我们的观点。

半坡人的图腾是什么?多数人认为是鱼 瑏瑠。陆先生也表示认同。但又说:“从关陇地区图腾形象的联系发展考虑,羊是这个地区的原生图腾。” 瑏瑡陆先生提供了两个证据:一是陆先生在内蒙古西部阿拉善右旗曼达拉山考察岩画时,在绝顶岩上看到的一个“羊角柱”和一个“牛角柱”图案;二是辛店文化中的“羊角柱”、“牛角柱”图案。这两个例证大成问题:其一,阿拉善右旗去半坡只有800公里,辛店距半坡也近500公里。怎能用如此遥远的两地出土物来证明半坡人的图腾?其二,阿拉善右旗曼达拉山岩画时代不明,但肯定比半坡遗址晚得多;辛店文化至少晚半坡3000年!时代如此晚的后起的事象又怎么能用来证明半坡人的图腾?陆先生自己也承认:“关陇地区远古有羊角图腾柱,其最古老者目前只见半坡的资料。” 瑏瑢。且不说半坡的“羊角柱”图案陆先生只举出一例,而大量的鱼纹为什么不是半坡人的图腾,陆先生未做解释,我们仅问:半坡的这个“羊角柱”图案怎见得比半坡的鱼纹更加古老,从而成为半坡人及关陇地区的“原生图腾”?

半坡人的“羊角柱”图腾,陆先生未能证立,而他的“大胆假设”还在继续:半坡村落遗址树立着一根“羊角图腾柱!”但是,陆先生说:“半坡遗址还未全面揭露,缺少有空旷场地的实证。” 瑏瑣于是,陆先生又把半坡人的“羊角图腾柱”假设到了姜寨人的村落广志上:

与半坡遗址性质相近的姜寨遗址,已经做了全面揭露,村落遗址是围绕中心广场建筑的,广场平整基本

上呈方形,正方向,长约60米,作为立杆测影树立图腾柱的场地足够了。我们假设这个广场的中央,在当时是立了立杆测影用的羊角图腾柱的。 瑏瑤

不仅如此,陆先生还假设出了这根“羊角图腾柱”的建造过程与样式:

我们假设这个广场上曾立有羊角图腾柱,而且地面已经操平,中心点已经确定,现在恢复,把图腾柱立起来,用木料支架,过程应如下:角柱用两根木杆,形成

夹角;把角柱分成四等分,等分处用三根小横木予以加

固,得四个等分段;角柱的下面三段,各取中心点,各镶

一个等边三角形小木框,顶角向上;上面一段是角柱的

顶角,立中分顶角的小木桩,小木桩的长度等于角柱高

度的四分之一。角柱顶点分叉出两个角盘,两个角盘与角柱,必须在同一立面上。校正垂直方法:通过角柱

顶点用一根垂线,当小木柱与三个等边三角形的顶点,

9

2

总第100期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