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腾崇拜研究之缺憾
论中国原始图腾纹样与巫术之意义
论中国原始图腾纹样与巫术之意义
中国原始图腾纹样是古代中国人民创造的一种特殊符号,用来表示一种特定的神秘力
量和信仰。
这些图腾纹样常常以动物为主题,如龙、凤、虎等具有神性的动物形象。
这些
图腾纹样通过线条、圆圈等几何形状的组合,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形态。
中国图腾纹样的意义可以从多个方面解读。
图腾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族群认同的象征。
不同的图腾代表着不同的族群或部落,人们通过图腾的选择来表达对自己族群的归属感和
认同感。
图腾还可以反映出中国人民对自然和精神世界的崇拜和信仰。
中国古代人们对自然界
的各种现象和动物都有着特殊的崇拜和敬畏,认为它们与神秘力量有着关联。
通过图腾纹
样的设计,人们试图表达对这些力量的崇敬和信仰。
图腾纹样还具有一种保护和祝福的意义。
人们相信图腾能够带来好运和保护,因此常
常将图腾纹样刻在器物或建筑物上,以祈求神灵的庇佑和守护。
巫术与图腾纹样的联系表现在它们共同传达出一种神秘与信仰的氛围。
巫师常常会使
用图腾纹样作为神秘仪式的一部分,以增加仪式的神秘感和威力。
巫术也常常与图腾纹样
相关联,例如在巫术阵中所使用的图案和符号。
在中国古代社会,巫术和图腾纹样都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它们与中国人民的信仰、价值观和文化传统紧密相连,承载着人们对神秘力量和信仰的追求。
研究中国原始图腾纹
样与巫术的意义对于了解中国文化和民俗具有重要的价值。
审美文化学视野中的少数民族图腾艺术研究
审美文化学视野中的少数民族图腾艺术研究摘要:图腾作为在世界上许多民族中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也同样成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十分显著的重要特征,它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有属于本民族的图腾,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图腾就没有少数民族文化。
就像整个中华名族对于“龙”的崇拜一样,图腾崇拜代表了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内涵及其所反映出的特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趣味。
本文从审美文化学的角度出发,以中国少数民族的图腾艺术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原始之美、神秘之美、人性之美三个方面分析少数民族图腾艺术与审美观念之间的内在关系。
关键词:审美文化学;少数民族;图腾艺术在学术界,对“图腾”一词所表达的含义的解释不尽一致,有的解释为“彼之血族”、“种族”,也有人解释为“我的亲属”。
摩尔根则认为,图腾指的是“一个民族的标志或图徽”,也有的认为图腾表达的是有关祖先或氏族保护神的某种物象等等。
尽管图腾的含义复杂多样,并因发生的时间、分布的地域和民族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但归纳起来事实上包涵几个基本的含义:一是作为亲属的某种物象出现的图腾。
;二是作为氏族祖先的某种物象出现的图腾;三是把图腾看作是作为氏族保护神的某种物象,对氏族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从美学的眼光来看,图腾艺术大都属于反美学的,这主要是指图腾艺术往往表现出与传统美学观念的相冲突、相背离。
图腾艺术向人们传达的所谓的审美信息,包含着大量的审美以外的实用性考虑。
它的反美学意味除了打破了美学固有的原则和规律外,还在于它与人们正常的审美习惯往往是相违背的,这也造成了现代人对图腾艺术所传达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的迷惑和费解。
图腾艺术独特的审美特点表明人类的审美意识尚处在蒙昧状态,远没有摆脱功利目的的需要而走向真正的审美自觉。
一、原始之美:少数民族图腾文化保留了较多的人类原始文化要素。
既然劳动蕴含着人类最初审美意识的萌芽,那么,图腾艺术的出现则把处于萌芽状态中的审美意识变为一种较为自觉地审美意识。
原始信仰:《山海经》中的图腾崇拜
原始信仰:《山海经》中的图腾崇拜
邹秀娥
【期刊名称】《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3(032)011
【摘要】图腾崇拜作为人类原始宗教的最早形式之一,在《山海经》中有大量的记载,包括日月崇拜、植物崇拜、性别崇拜、动物崇拜以至龙凤图腾,具有丰富的宗教内涵.在重新弘扬龙凤文化的今天,研究《山海经》,追本溯源,将有利于增强我们的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信心.
【总页数】2页(P130-131)
【作者】邹秀娥
【作者单位】山东英才学院基础部,济南25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933
【相关文献】
1.中国原始文化中的图腾崇拜及社会影响述略 [J], 丁柏峰
2.《山海经》“巫书说”批判——重申《山海经》为原始地理志 [J], 陈连山;
3.彝族原始宗教信仰中的生态伦理观研究——以楚雄州大姚县彝族原始宗教信仰田野调查为例 [J], 王俊
4.《山海经?西山经》中的图腾崇拜 [J], 赵婷;韩锋;;
5.《山海经》植物神话的原始宗教信仰初探 [J], 王莹;杜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吉祥文化概论
论中国吉祥文化的起源——图腾崇拜摘要:图腾崇拜是中国吉祥文化的起源,同时图腾也是器物吉祥文化,在我国古代社会时期,尤其是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因无力抵抗自然灾害而将图腾作为其保护神,意喻吉祥。
关键词:图腾图腾崇拜社会影响图腾文化是人类精神家园中最古老、最奇特的文化现象之一。
作为世界古老民族之一的中华民族,历史上曾创造过极富特色的图腾文化。
图腾崇拜也给我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图腾与图腾崇拜图腾崇拜实际上是自然崇拜(或动植物崇拜)与鬼魂崇拜(或祖先崇拜)互相结合起来的一种宗教形式。
就其崇拜的直接对象来说,是自然物或动植物,而就其崇拜的观念来说,都具有鬼魂崇拜或祖先崇拜的内容。
图腾崇拜产生于原始氏族时期,原始人相信每个氏族都与某种自然物或动、植物之间有着血缘亲属关系,于是把它们当作神灵或自己的祖先去崇拜,成为本氏族的保护神。
图腾,既是一个氏族的崇拜对象,又被当作该氏族的标志和象征。
亚洲人爱用动物做为图腾,欧洲人爱用花草和各种符号做标志,像英国的红白玫瑰家族;农耕民族和山地土著爱用和善友好的鸟兽虫鱼做自己的象征,但是游牧民族却爱崇拜强有力而且凶残的狼或是鹰;仆实敦厚的民族爱用在地上走的动物,富有闯劲和开拓精神的民族爱用天上飞的鸟——表现出他们的浪漫主义精神和想象力。
在中国的古代文献中,有相当多的图腾记载。
如在《山海经》中,提到的邦国有105 个,其中14 个邦国有图腾的记载。
记载了58 个人神、氏族和邦国的图腾。
其中鸟图腾 14 个、虎图腾 8 个、蛇图腾 8个、龙图腾3 个、狗图腾3 个、鱼图腾6 个、植物图腾2 个,还有豹、马、牛、豺、羊、貊、蜂等图腾各1 个,另外还有不知名的兽图腾7个。
其中所记载的图腾分布情况,龙图腾氏族基本在南方,但河南北部也有龙图腾;鸟图腾氏族主要分布在河南的卢氏、栾川、嵩县和湖北省汉山以西地区;蛇图腾氏族在山西的北部和中部;马、牛、羊图腾氏族在中国的西部,即陕西、甘肃、青海等地;豕类图腾氏族,主要分布在河南省的西部、南部、北部和河北省的南部。
论中国原始图腾纹样与巫术之意义
论中国原始图腾纹样与巫术之意义中国原始图腾纹样和巫术作为古老文化的两个重要方面,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它们不仅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宇宙、生命和自然的认识,还体现了他们对原始信仰和巫神崇拜的理解和实践。
本文将探讨中国原始图腾纹样与巫术的意义。
中国原始图腾纹样是古代人们对自然力量和神秘现象进行解读和表达的一种方式。
图腾是古代人们赋予特定动物、植物或物体的象征意义,他们相信这些图腾能够代表一种力量或者精神。
通过绘制图腾纹样,人们寄托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尊重。
龙的图腾代表着中国古代人们对神圣和权威的崇拜,他们认为龙具有神奇的力量和超自然的能力。
蛇的图腾则代表着富有生命力和恢复力的象征,人们相信蛇能够带来幸福和健康。
这些原始图腾纹样的意义在于通过象征和符号的方式来表达人们对自然力量的崇拜和敬畏之情。
巫术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巫术是一种与神灵和超自然力量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方式,它是中国古代人们对自然和宇宙运行的理解和实践。
巫术家通过巫术仪式和祭祀活动来与神灵沟通,并通过祈祷和咒语来获得神灵的保佑和指引。
巫术还包括预测未来、治疗疾病、占卜吉凶等功能,被古代人们视为重要的生活和社会的指南针。
巫术在中国古代重大事件、庆祝活动和农事活动中都有其影响力和地位。
巫术的意义在于为人们提供了超越理性思维的方式,他们相信通过巫术的仪式和祭祀,可以获得神灵的保佑和指引。
中国原始图腾纹样和巫术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们不仅是古代人们对宇宙和生命的理解和表达,也反映了他们对原始信仰和巫神崇拜的深刻认识。
这些文化遗产不仅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也为后代人们提供了了解古代文化和思维方式的窗口。
这些文化传统的意义在于引导人们认识和尊重自然,同时也展示了古代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敬畏和追求。
通过对中国原始图腾纹样和巫术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根源和传统,并且将其传承和发扬下去。
论民族民间美术中的图腾崇拜
因为它与 先 民们 的心理 活动、生存 条件 、 自然环 境 、人文环境 、生产活动 、生活 习俗 、理想追求 、
理 念思维 及价值 观之 间都 有着密 切 的联 系, 同时
互 为渗透 , 互为影 响, 表里相依 , 甚至是相互制约 。
本 文拟从 民间美 术造型及 人的色 感本能变 更为色 彩 意识等 ,分别对 其崇拜 差异做 一尝试性 的 比较
ttm eo aina don me tt no ea v c tso n etr.okat T nojcies t o t r noama cet n F r oe d crt n ra nai fh d o ae f csos l r, oa bet t e f t t ns rai . o o o t a F v a ma e i o
透着 许多 民族、地 区和不 同 的历 史年代人 们对 图 腾 的崇拜 。图腾及 图腾崇 拜作为一 种特殊 的文化 现象 ,体现 了人类 思维发 展过程 中某些 初始 阶段
和色彩 崇 尚的理念。 从相关 的民问艺术文献来看 ,
研 究 民族 民间美 术,离不 开对 图腾 信仰 的研究 ,
原 始社会 ,人类 就有 了 图腾 崇拜 、巫术等 原 始 的宗教 。这一 时期艺术 与宗教 的关系 是 比较 简 单 的,它们 互为渗 透 ,表 里相依 ,都是原 始社会 生产 关系 的反 映。 图腾 崇拜亦 称 “ 图腾 信仰 ”, 是原始思维方式之 一。 “ 图腾 ” 一词源于 印地语 , 含义 具有 “ 的亲 属 ”和 “ 的图腾 ”标 记 的意 他 他 思 。图腾观 念普遍 存在 于原始 部族 中。民间美 术 的产生 ,不 单单在 于它 的本身 ,而 更突 出地表现 在 实用与 审美 的结合 、器 形与装 饰 的高度统 一, 成 为融实 用性与 艺术性 为一体 的典 范,同时 也渗
论中国原始图腾纹样与巫术之意义
论中国原始图腾纹样与巫术之意义中国的原始图腾纹样与巫术在中华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深远的意义。
原始图腾是人类早期社会中表达个体或群体所属的一种记号和象征。
而巫术则是一种古老的信仰体系,通过祭祀和咒语等方式与神灵沟通,以实现某种目的。
本文将探讨中国原始图腾纹样与巫术的意义。
中国的原始图腾纹样是中国祖先智慧的结晶,承载着古代中国人的思想和文化。
中国原始图腾纹样主要出现在古代中国人的器物、衣饰、建筑等方面。
这些图腾纹样以动物和自然元素为主题,如龙、凤、龟、鱼等。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这些动物是祥瑞的象征,具有吉祥、长寿、祈福的含义。
这些图腾纹样通过象征性的形象,传递出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他人的心愿。
巫术在中国古代是一种重要的信仰和宗教实践。
巫术的核心是与自然界和神灵沟通,通过祭祀和咒语等方式实现某种目的。
巫师作为祭司和仲裁者,担负着与神灵沟通、传承文化和保护人民的重任。
巫术崇尚和平、和谐和无私,强调个体与自然和社会的协调与统一。
巫术的实践不仅是一种信仰,也是中国文化的传统和智慧的结晶。
中国的原始图腾纹样与巫术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原始图腾纹样可以被视为巫术实践的表现形式之一。
在古代中国,巫师通常会在祭祀活动中使用原始图腾纹样,以加强其与神灵的沟通。
这些图腾纹样通过符号和象征,帮助巫师与神灵建立联系,传递出人们对神灵祝福和敬意的信念。
这些图腾纹样也可以激发人们的积极情感和行动,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中国原始图腾纹样与巫术的意义不仅在于个人和群体的信仰,更在于它们对中国文化的塑造和传承。
中国的原始图腾纹样与巫术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记录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信仰和价值观。
它们通过世代相传,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文化系统和价值观念。
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对于一个国家的文明乃至对于整个世界的文化多样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原始图腾纹样与巫术在中华文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们不仅是中国祖先思想和文化的凝结,也是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体现。
谁能和我说一下中国图腾崇拜的文化历史意义
谁能和我说一下中国图腾崇拜的文化历史意义我国是一个由多民族构成的大国,其各民族地区所有的图腾文化也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地域性。
如东夷地区的图腾大多以鸟为主;而中原地区则以兽图腾为主,如麒麟,象;而苗蛮部落则以葫芦为代表 ... ,以蛇代替女娲和伏羲。
中国各民族的图腾文化有关知识过于繁杂浩瀚,在这里就以清朝女真族海东青图腾为代表。
女真族以海东青为图腾,其寓意就是借此弘扬女真族的民族精神。
王恒德先生曾写道:“动物崇拜是人类的自然崇拜之一,以动物或想象中的动物作为崇拜物件。
”而其大致分为两种;自然崇拜与图腾崇拜。
当然,女真族动物崇拜属于后者。
女真族的动物崇拜时间跨度长,史久远。
一般认为,女真族图腾崇拜发轫于熊崇拜,但其崇拜主体依就为海东青。
海东青所展现的“以小搏大”的精神与女真族的奋发精神不谋而合。
从而,清朝海东青一直被奉若神明。
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与其所信仰的图腾往往能够完美契合。
换句话说:某个民族的图腾崇拜正是其民族精神形象化的体现。
中国图腾文化由于历史久远,其产生的具体原因已经无法具体说明。
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落后,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小,导致对大自然的盲目崇拜。
这是图腾崇拜产生的重要原因。
在当时社会,人们无法对一些如干旱,雷电,日食,月食等的自然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从而转变为对神明的景仰与对图腾的崇拜。
如上文中提到的鱼纹,就表达了对绵延子嗣的期望。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自然的认识逐渐清晰,理所当然图腾就转变成了精神信仰。
中国图腾文化所表现的特点则更让人深思。
第一:每个民族或氏族都有其独一无二的图腾,且与本民族文化祭祀活动息息相关。
第二:认为图腾与本族生息密切相关。
第三:图腾就是本族人的精神信仰。
第四:以人祭祀。
第五:认为图腾具有超自然的神祕力量。
这些特点集中体现为对自然认识的浅薄,人们无法理解当时的“神蹟”,所以毫不犹豫的与本族图腾崇拜相融合。
总而言之,由于古代自然科学知识的匮乏,人们对自然认识的不够充分,因此图腾具有神祕性,而正因此形成了图腾文化。
浅谈图腾崇拜及其禁忌
张 从信 到成 都监雕 。这部经 书又 被称 为 《开宝藏 》 而 舍近求 远到 蜀地来 印刷 书籍——这 既费财 力人 力
或 《蜀藏 》,共480函 ,5048卷 ,以千字文编 号 ,历 不说 ,来 回时间也很长 ,真有那个必要吗?
f lr]'13年才 完成 ,汁刊板 l3万 余块 。它 刻印完成后 ,相
鸟 》 ) 司马迁 记载 的这个传 i兑,当在商朝 人 中广 一 就是祈 求大量 繁殖图腾 物 ,以保汪其生产 、生活
为流传 ,它说 明玄 鸟 (后人指 为燕子或 风凰 )就 是 所需 。澳 大利亚 阿兰达 部落称这 种祭礼 为 “印蒂齐
那 时商 人的图腾 。这 个传 说 ,反映 出商人对 自己从 乌玛 ” ,意思是 “制造 ”或 “生产 ”。他们 的图腾
文 史 霖 谈
浅谈图腾崇拜及 其禁
洪破 晓
“图 腾 ”一词 为印 第安语 “totem”的音 译 ,原意 为 “它的 亲属 ”
和 “它 的图腾标记 ” 。原始 氏族 社会 的人们相信 ,各 氏族 的人都源 出于
各种特定 的物类——它 们大 多为动物 ,其 次为植物 ,也有 其他 物种 。于
称 的赵 扑 由梓 州路转运 使 调任益 州路转 运使 。这 次 以朝廷 才会 将印刷 《大藏经 》这 个堪 称国 家工程 的
调任是 由赵 扑主动 向皇上 请缨 的结果 。因为在相 邻 大事放 在这 里 。世 界第一 张纸 币 “官交 子”能诞 生
的梓 州路 (治所在今四川省三台县 )任上 ,赵扑听到 在成 都而不 是别 的地 方 ,也 是因为成 都的 印刷术 十
“鹰隼之视 ” ,即 以双 目鼓圆 犀利 为特 征 。不少 沦 族 的情感 ,也 由于这种食物 来源 的短 少或其他 生产
图腾崇拜与初民心理——浅析图腾崇拜中隐含的心理因
图腾崇拜与初民心理
——浅析图腾崇拜中隐含的心理因
宁静
(辽宁大学文学院,沈阳,l 10036)
中图分类号:B933 一、图腾起源于初民的实用至上 原始民族的社会集团,以某种动、植物为名称,又相 信其为集团的祖先,或与之有血缘关系,这些动植物就被 学术界称之为图腾。例如,“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史记》) 玄鸟便成为商族的图腾。还有匈奴狼的传说(《魏书・高车 传》)匈奴单于生■女,姿容甚美,国人皆以为神,单于日: “吾有此女安可配人,将以与天。”乃筑高台,置二女其上, 曰“请大自迎之”。经三年.复一年。7,有一老狼.昼夜守 台嗥呼。其小女日:“吾父使我处此,欲以与天,而今狼来, 或神物天使之然”。下为狼妻,而产子。后遂繁衍成国,故 其人好引卢长歌,又似狼嗥。侗族传其始祖母与一条大花 蛇交配,生卜.一男一女.滋生繁衍成为侗族祖先。另外. 图腾与氏族的亲缘关系常常通过氏族起源神话和称呼体现 出来。如鄂伦春族称公熊为“雅亚”,意为祖父,称母熊为 “太帖”。鄂温克族人称公熊为“和克”,母熊为“恶我”。 还有曲.族、瑶族、畲族的盘瓠传说等等。 英国功能学派的・§林诺夫斯基从社会功能的角度对图 腾做出了理论性的解释:图腾信仰之所以成为初民的信仰, 恰恰足基于他们的功利性需求;图腾制度的主要表现是以 巫术繁殖动物和植物,满足他们生活中的实际需要,由此 形成了他们的主要社会组织制度。 二、宗教产生于图腾崇拜向祖先崇拜的过渡期 图腾的研究足随着初民宗教的研究而演变的,因此很 多学者都认为图腾是最原始的宗教形式,这一学说最具代 表性的就是迪尔凯姆。迪尔凯姆提出了“曼纳”这一概念, “这是对一种与物质力量完伞不同的力的信仰,这种力不 论善恶,无所不为。拥有它或者控制它就受益无穷。曼钠 还是一种普遍作用的力,它并没有确定的地方,无所不在, 无论人、其他生物还足简单的屋脊体,他们的一切生命形 式和一切行为后果都要归因于曼钠的影响。”在我看来,迪 尔凯姆的所谓“曼纳”即足宗教的幻化形式。再来看一下 涂尔干关于图腾和宗教问题的研究,涂尔干在‘宗教生活 的原始形式》、<宗教现象之定义》、《图腾主义论》里都有 详细阐述。涂尔干不同意泰勒的万物有灵论,提出图腾主 义是最原始的宗教。因为氏族集团是原始社会早期人类的 共I—J组织,而氏族都有图腾信仰,图腾是普遍的现象。图 腾是某种动物或植物的象征化的宗教化,一方面它是氏族 赖以维系的要素,同时它表现为氏族共同的图腾信仰。涂 尔1二关于图腾的上述意见,其中亦有些部分应予以肯定, 但他将图腾等I一于宗教的观点我不与之雷同。 用历史还原的方法来看,图腾崇拜向祖先崇拜的转向 发生在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阶段。母系氏族时代是图 腾崇拜最襞盛的时代,然而在进入父系时代以后,图腾的 观念开始减弱,祖先崇拜观念上升到主导地位。这是因为, 文献标识码:A 从人的意识来说,人们逐渐意识到人与自然和动植物的不 同,发现了生殖的秘密,人的能力的提高使得人们不再把 自己的命运完全放在别的东西上,人们不断看到自身的力 量,转而崇拜自己的祖先或自己部落当中的有巨大贡献的 英雄人物,祖先崇拜的产生反映了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随着原始氏族社会文明进化的发 展,图腾崇拜赖以存在的社会形态逐步消失。当时社会经 济由渔猎、畜牧经济向农业经济转变,随着原始农业和动 物驯养的发明,原始人由过去单纯依靠获取自然物来生存, 逐渐转为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去驯养动物和种植植物,从 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始人靠天吃饭的命运。虽然他们 对自然的依赖并不因此而消失,但与以往相比。他们对自 然界,尤其是对动物的神秘感和依赖感会减弱,随着一个 个原来被当作神灵的动物被人类所制服,过去那种把某种 动植物作为自己氏族祖先而加以崇拜的观念也正在发生变 化,而且这一阶段氏族部落中的英雄人物层出不穷,比如 中国远古时期发明农耕生产工具的神农氏,教人使用火的 燧人氏等。与此同时,动物神开始向人神过渡,在人神中, 首先是对祖先之灵的崇拜,即祖先崇拜。 弗洛伊德认为,在祖先崇拜之前、图腾崇拜之后曾出 现过一段时间的对父亲的信仰。“在这时期,父亲影响又代 表了人类的形象,对父亲的仰慕可说是构成各种宗教信仰 的一个中心.” 三、图腾对初民心理的反作用 (一)图腾崇拜的积极作用 1、催发人类审美想象力 初民绘制或塑造图腾崇拜物,并把它作为本氏族顶礼 膜拜的偶像,发展了装饰、绘画、雕塑等各种图腾造型艺 术形式。比如原始陶器中绘有各种各样图腾崇拜的纹饰;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中的陶器,绘有鱼、鸟、蛙等各种图 案,显然是原始人的图腾标志. 2、捍卫了血缘的纯正 达尔文在发表他对野蛮民族的看法时指出:“他们不可 能考虑其后代要遭受的灾难。”图腾崇拜出现之后,外婚制 随之而来,同图腾之间禁止通婚。不仅如此,图腾代代相 传并不因婚姻而改变。例如,男的属袋鼠图腾,娶了一个 属火鸡图腾的女子,他们的小孩,不论男女.都属火鸡族。 依图腾法制,这一婚姻生下的男孩既然与她们同属火鸡族, 则与自己母亲或姊妹问的乱伦关系,便成为根本不可能。 (二)图腾崇拜的消极作用 图腾崇拜,它以某种动植物为标记,把整个部落或民 族团结在这个标记周围,一起生活,共同从事特定的生产 和狩猎活动,这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增强部落团结和同自 然作斗争的能力作用。但同时,它也使得图腾部落之间出 现了明显的界线,在农业经济社会中不利于分工合作.
中国世界图腾文化读后感
中国世界图腾文化读后感
与人的起源,族群的起源有关。
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生产力极其低下,原始先民在严酷的自然环境里生存、繁衍,经常遭受到各种外在力量的威胁,他们感到自身的无力和渺小。
对自然界充满疑惑、无知、敬畏和幻想。
原始先民不懂得男女媾和繁衍人类的道理,即不知道父亲在受孕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而认为本氏族的繁衍是祖先与某种动物、植物和非生物互动的结果,有一个“图腾”神灵起作用。
如关于中华人文始祖黄帝出生的记载:“黄帝轩辕氏,母云附宝,见大电绕北斗枢星,光照郊野,感而孕,二十五月而生帝于寿丘。
”
再如关于陶姓得姓始祖尧出生的记载:“帝尧,高辛氏第二子,母帝喾四妃陈丰氏曰庆都,感赤龙之祥,孕十有四月,而生尧于丹棱,名放勋……”
类似例子,上古传说,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在原始先民眼中,动物有许多超越人类的优势,如鸟能天上飞,鱼能水中游,猴子能爬树,老鼠会钻洞,蛇能蜕皮,虫能遁土……不同族群对不同的动物、植物、非生物感到神秘,迷信它同本氏族有血缘关系,进而把它作为祖先的转世或化身进行崇拜。
当今中国很多大的家族每年都会举行“祭祖大典”——其实就是一种“祖先崇拜”的悠久传统形式。
因此,
人的起源,族群的起源,所导致的祖先崇拜是产生图腾崇拜的根源。
中国人的龙图腾崇拜及其无意识心理原型分析
原始 崇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但 是这种 图腾 之物又不 同于现实之 物 , 是
各式语言 、 字 、 话传说 、 文 神 文物 古迹 , 可以说 中国人 对龙 的崇 拜 比 比 皆是 。 中国人 对 龙 的 这 种执 着 的 图腾 崇拜 , 初 受 原 始 崇 最 拜 和 后 期 社会 习俗 演 变的 影 响 很 大 。但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 种 崇 拜还 是 受其 内在 无 意 识 心理 因素 的影 响 、 这 对传 统 文化 和 原 型 有 选
图腾 当然也是来 自于现实世 界 , 自先人 对 自然界 的 源
作者 简 介 : 昭 宾 (9 7一) 男 , 东省 邹城 市人 , 为 贵 州 师 范 大 学经 济与 管 理 学 院 全 日制 硕 士研 究生 , 究 方 向 为 区域 经 济 许 18 , 山 现 研 学 ; 昭霞 ( 95一)女 , 东省 邹城 市人 , 任职 于 北京 安 吉信 移 动 房屋 销 售 有 限公 司 , 究方 向为 企 业 财 务 管理 许 18 , 山 现 研 .
Aug 201 . 2
中国人的龙 图腾 崇拜及 其无意识心理原型分析
许 昭宾 , 昭 霞 许
( 贵州 师范 大学 经 济与 管理 学院 , 贵州 贵 阳 5 00 ; 京 安吉 信移 动房屋 销售 有 限公 司 , 50 1北 北京 12 0 ) 0 60
摘 要 : 国人 对 龙 的 图腾 崇拜 由 来 已久 。从 龙 舟 、 龙等 风 俗 民俗 活 动 , 与 “ 相 关 的 装饰 、 饰 、 中 舞 到 龙” 服 习俗 , 到 与“ ” 关的 再 龙 有
择 的继 承 和 发 扬 ,龙 文化 和 龙 图腾 的发 展 过 程 与 中 国人 的 集体 无 意 识 心 理 原 型 密 不 可分 , 中国人 的很 多无 意 识 心 理 原 型 , 可 都 以通 过 对 龙 的 图腾 崇 拜 中表 现 出 来 , 关 键 词 : 图腾 ; 文化 ; 型 意 象 ; 龙 龙 原 集体 无 意识 中 图分 类 号 : 12 ( 2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6 2— 1 12 1 )4— 0 6— 5 17 9 6 (0 20 0 0 0
壮族图腾崇拜文化及旅游开发研究
图额还会变成姑娘或小伙子 与人们对 歌 , 一 同欢乐 ; 虎是 山神的
象征 , 司掌 山林一切生灵。在《 麽经》 和壮族 民间传说 中, 布洛陀 、
雷王 、 老虎和 图额本是 四兄弟。为了管好天下 , 他们进行 了分工 ,
多元性是壮族 图腾崇拜文化 的一个 重要特点 ,这主要体 现
禾、 竹、 葫芦 、 石、 太 阳、 雷 电、 火神等 。其 中青蛙是壮族标志性 的 图腾 。壮族 民间传说 , 青蛙是雷母 的女儿 , 雷母派它们下到人间
帮助呼唤雨水 。雷母在天上听到青蛙 的呜 叫, 就降下雨水 。壮族
在壮族图腾 崇拜文化表现形式 的多样性方面。壮族 的文化 , 从自 然现象到植物 ,从动物到人类本身 ,从 隆重的庆典到一般 的祭
图腾崇拜 衰落后 , 随即出现 了祖先崇拜 , 而图腾崇拜 的一些
肉。牛是农耕 民族重要 的耕 畜 ,壮族 人们对耕 牛有着深切的情
古岩画到戏 曲歌谣 , 从 日常服饰 到民族建筑 , 无 一不彰显着 图腾 崇 拜文化的存在 ,这就在表现形式上体现 了壮族图腾崇拜文化
的多元性 。
( 二) 混沌性
感。每年春节举行舞春牛 , 农历 四月初八过牛魂节 , 祈求六畜兴
巧, 善通人性 , 被壮族 民众视 为同类而崇拜 。
二、 壮 族 图 腾 崇 拜 文化 的特 点 ( 一) 多 元性
壮族先 民信奉 的图腾很多 , 主要有 青蛙 、 水牛 、 鹭 鸟、 鹅、 图
额、 虎、 马鹿 、 大象 、 金鸡 、 羊、 狗、 猴 十二 图腾 , 此外 还有花 、 树、
以及 民俗 民风 , 是人类历史上最早 的一种文化现象。
西南少数民族史诗中的图腾崇拜研究
艺术学理论Artistic theory151而保证民族历史的传承。
第二,完善我国整体民族历史。
西南少数民族的历史比较零散,人们通过深入探究史诗中的图腾崇拜可以将历史串联起来,完善我国整体的民族历史。
第三,丰富当代人们的美学鉴赏。
西南少数民族史诗中的图腾崇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的审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能够开阔当代人们的眼界。
二、西南少数民族史诗中的图腾崇拜研究(一)图腾中的氏族象征学术界普遍认为,西南少数民族史诗中的图腾形象与民族的居住环境存在一定关联,因此不同民族史诗中的图腾崇拜有着区域性差异,更能体现出氏族生活的特点,在历史研究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氏族象征方面,史诗中的图腾崇拜往往取决于对氏族人群影响比较大的事物,在通常情况下,史诗中的图腾容易出现一些对氏族人民威胁较大的某种生物或多种生物的组合,如草原民族中的狼图腾。
因此,西南少数民族的族源虽然比较复杂,但是后世的人们依然可以根据史诗中的图腾来确定其发源的氏族及地点,从而进一步完善该民族的历史。
由此可见,西南少数民族史诗中的图腾崇拜,蕴含了鲜明的氏族特征,为后人对历史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资料支撑,是极为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二)图腾中的故事叙述西南地区地形复杂,环境差异极大,各族先民迁移活动中,以史诗的形式展现出了他们艰难的创世历程,同时也向后人传递了当时的人文风貌、生活环境以及重大事件的发生过程,因此,史诗中的图腾崇拜背后也蕴含着丰富的故事资料,是当代人们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
在故事叙述方面,图腾崇拜体现了先民在面对大自然的变化及重大事件的发展中,对未来的预期及当前情况的判断。
例如,对植物、神灵等图腾的崇拜,体现出了先民对生命力旺盛、强大的事物的向往,同时也表明了当时先民正在面对多灾多难的生活环境,但对未来依然有美好的期许。
所以,西南少数民族的图腾崇拜能够将先民的创世经历完整地记录下来。
因此,西南少数民族史诗图腾崇拜具有很强的叙事功能,是向当代人们传递先民创世历史的重要载体。
从图腾崇拜到英雄崇拜--论图腾崇拜的起源、发展与衰落
从图腾崇拜到英雄崇拜--论图腾崇拜的起源、发展与衰落胡晓靖
【期刊名称】《天中学刊》
【年(卷),期】2002(017)004
【摘要】图腾崇拜是人类所有民族早期普遍存在的一种最初的崇拜信仰,并由此导致许多特殊的习俗.图腾崇拜产生于人们对某种动物行为和植物作用的神秘感和领带感,崇拜的图腾纷繁多样.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由自然的奴隶开始变为自然的主人,在自然面前,人并不是绝对的弱小,英雄人物征服自然已成为可能,于是对英雄的崇拜与日俱增,图腾崇拜就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总页数】3页(P79-81)
【作者】胡晓靖
【作者单位】信阳教育学院,中文系,河南,信阳,46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03
【相关文献】
1.论宗教艺术的起源与图腾崇拜 [J], 周巧云
2.越南鸟图腾崇拜的起源问题 [J], 宦玉娟;吕士清
3.商标艺术起源与图腾崇拜 [J], 董廷新;李虎
4.从瑶族服饰细节看瑶族的图腾崇拜与英雄崇拜 [J], 陈杉
5.浅析中国图腾崇拜的起源与历史演化 [J], 李长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图腾崇拜研究之缺憾
收稿日期:2003—04—21作者简介:刘德增(1962—),男,山东平度市人,教授。
中国图腾崇拜研究之缺憾刘德增(山东教育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13) 摘要:图腾崇拜是一种极为普遍的文化事象,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透露出中国远古也存在图腾崇拜的信息。
但是,今人在复原中国远古图腾崇拜时存在一些偏差、缺憾:一是“泛图腾现象”,那些在日用器物或祭礼礼器上刻绘的动物纹样大多被目为图腾崇拜;二是在使用考古材料时存在拼凑与嫁接材料的现象。
我们认为,在图腾研究上可以利用“三重证据法”,藉此我们可以证明东夷人的鸟图腾崇拜,这也是迄今唯一可以证明的中国远古时期的图腾崇拜。
关键词:图腾;图腾研究;图腾研究的方法;鸟图腾崇拜中图分类号:K 8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16(2003)06—0028—06 一、图腾研究中的“泛图腾现象”公元1791年,一个名叫J ・朗格的英国人出版了一本《印第安旅行记》,书中介绍了印第安人的T otem ,从此这个名称在欧洲传播开来。
英文T otem 来自北美印第安人基奇加米(G itchgamian )部落的一支鄂吉布瓦(Ojibwas )的语言Ototeman 。
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也特地提到了鄂吉布瓦人的这一文化事象。
①。
最早把T otem 翻译成汉语“图腾”一词的,据考是严复,时间是在1903年,那是他在翻译英国人甄克斯的《社会通诠》一书时使用的一个译名。
不仅如此,严复在按语中还推论中国民间传说中的某些事象可能就是图腾崇拜。
因此,林耀华先生说:严复是中国图腾文化研究之第一人②。
我们现在使用的“图腾”一词只是这种事象的一个最流行的名称,在我国及世界各地,还有若干不同的称呼。
如澳大利亚一些土著部落称之为“科邦”,或谓之“恩盖蒂”、“穆尔杜”、“克南札”;我国鄂温克人称之为“嘎勒布勒”,即根子。
近读王天有先生《上古中华文明》,书中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美洲印地安人的“T otem ”,音“图腾”,并不是其土著语言,而是外来语,由上古中华传去。
中国原始文化中的图腾崇拜及社会影响述略
中国原始文化中的图腾崇拜及社会影响述略
丁柏峰
【期刊名称】《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1999(000)003
【摘要】无
【总页数】4页(P28-31)
【作者】丁柏峰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国市场转型中的区域经济差距:社会影响与政策调整 [J], 魏后凯
2.居民对F1中国大奖赛社会影响的感知及态度调查 [J], 黄海燕;高含颀;周进;王湘涵
3.首饰与中国文化——论先秦首饰中的图腾崇拜印记 [J], 崔衡;赵涛
4.微博“热”的“冷”解析——2010年中国微博发展态势、传播功能及社会影响[J], 周世禄;刘瑞生;王文博
5.2016中国大型预拌混凝土企业领导人(C10+)峰会达成多项共识扩大行业社会影响力争取产业政策支持加快行业转型升级加强协会各项建设 [J], 袁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宗教文化之原始图腾崇拜再认识
中国宗教文化之原始图腾崇拜再认识
王彧
【期刊名称】《林区教学》
【年(卷),期】2014(000)006
【摘要】在原始社会,当人类还尚未理清有关自己、有关万物的联系和来源,但
同时又不乏强烈的求知欲时,就产生了原始宗教。
而在这辽阔的华夏大地之上,在出现了自然崇拜、生殖崇拜之后,又产生了原始图腾崇拜。
在中国宗教文化的发展史上,图腾崇拜既是原始宗教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又能很好地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人们的心理需求及信仰。
基于此,着重探讨中国原始图腾崇拜的产生、发展和意义,并以龙图腾为例,通过将其与西方龙文化进行比较,以及相应时期历史文物对图腾崇拜的反映,认识到图腾崇拜,即使是在今天,也具有一定的民族标识性和现实意义,对人们的民族认同心理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页数】2页(P80-81)
【作者】王彧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与历史学院,哈尔滨15OO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112
【相关文献】
1.中国岩画中的原始宗教文化考释 [J], 童永生
2.中国原始文化中的图腾崇拜及社会影响述略 [J], 丁柏峰
3.原始信仰:《山海经》中的图腾崇拜 [J], 邹秀娥
4.原始艺术中的图腾崇拜 [J], 张哲琦
5.原始图腾崇拜对现代图标设计的影响 [J], 张文萱;王枫;尹钰;梁妤妍;符玉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古代感生神话图腾崇拜说质疑
中国古代感生神话图腾崇拜说质疑
张丽华
【期刊名称】《文教资料》
【年(卷),期】2008(000)028
【摘要】感生神话作为中国远古神话的一个重要分支,以其丰富的现存资料、深刻的文化内涵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综观历来对于中国感生神话的种种解释,图腾崇拜说占据了显要的地位.本文试图从理论上的批驳和文献材料的辅证两个方面来说明中国的感生神话实际上并非图腾信仰的反映,而是体现了"宠神其祖,以取威于民"的现实主义思想.
【总页数】3页(P80-82)
【作者】张丽华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江苏,南京,21009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
【相关文献】
1.慎用图腾学说诠释中国古代神话--以禹娶涂山女神话与纬书感生神话为例的考察
2.从后稷感生神话到后稷感生传说的“民俗过程”--以旅游情境中的两起故事讲述事件为研究对象
3.中国古代感生神话非图腾崇拜说初论
4.神话传说还是历史书写——《史记》感生神话叙事手法初探
5.中国古代感生神话阴阳哲学观念寻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3—04—21作者简介:刘德增(1962—),男,山东平度市人,教授。
中国图腾崇拜研究之缺憾刘德增(山东教育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13) 摘要:图腾崇拜是一种极为普遍的文化事象,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透露出中国远古也存在图腾崇拜的信息。
但是,今人在复原中国远古图腾崇拜时存在一些偏差、缺憾:一是“泛图腾现象”,那些在日用器物或祭礼礼器上刻绘的动物纹样大多被目为图腾崇拜;二是在使用考古材料时存在拼凑与嫁接材料的现象。
我们认为,在图腾研究上可以利用“三重证据法”,藉此我们可以证明东夷人的鸟图腾崇拜,这也是迄今唯一可以证明的中国远古时期的图腾崇拜。
关键词:图腾;图腾研究;图腾研究的方法;鸟图腾崇拜中图分类号:K 8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16(2003)06—0028—06 一、图腾研究中的“泛图腾现象”公元1791年,一个名叫J ・朗格的英国人出版了一本《印第安旅行记》,书中介绍了印第安人的T otem ,从此这个名称在欧洲传播开来。
英文T otem 来自北美印第安人基奇加米(G itchgamian )部落的一支鄂吉布瓦(Ojibwas )的语言Ototeman 。
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也特地提到了鄂吉布瓦人的这一文化事象。
①。
最早把T otem 翻译成汉语“图腾”一词的,据考是严复,时间是在1903年,那是他在翻译英国人甄克斯的《社会通诠》一书时使用的一个译名。
不仅如此,严复在按语中还推论中国民间传说中的某些事象可能就是图腾崇拜。
因此,林耀华先生说:严复是中国图腾文化研究之第一人②。
我们现在使用的“图腾”一词只是这种事象的一个最流行的名称,在我国及世界各地,还有若干不同的称呼。
如澳大利亚一些土著部落称之为“科邦”,或谓之“恩盖蒂”、“穆尔杜”、“克南札”;我国鄂温克人称之为“嘎勒布勒”,即根子。
近读王天有先生《上古中华文明》,书中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美洲印地安人的“T otem ”,音“图腾”,并不是其土著语言,而是外来语,由上古中华传去。
”王先生提出了八条证据③,然依笔者之见,皆不能成立。
人们在使用“图腾”一词时,其含义不完全一样。
但是,“图腾”崇拜的特点就是相信人们的某一血缘联合体和动物的某一种类之间存在着血缘关系。
”④这是图腾崇拜的最基本的特征。
在此基础上,衍生出若干图腾文化事象,人称“图腾文化丛”,据何星亮先生统计,“图腾文化丛”包括12种“图腾文化元素”:图腾观念、图腾名称、图腾标志、图腾禁忌、图腾外婚、图腾仪式、图腾生育信仰、图腾化身信仰、图腾圣物、图腾圣地、图腾神话、图腾艺术⑤。
这些文化事象表现在先民生产与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远古社会,“图腾”是一种极为普遍的文化事象。
但是,自18世纪以来人们奢谈图腾时,大多数民族、部落的图腾已不复在。
关于中国远古时期的图腾,我们今天只能从神话传说中寻觅到片言只语,于考古发掘中捕捉到蛛丝马迹。
尽管如此,不少学者利用文献的、考古的材料来复原远古图腾。
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连篇累牍,不胜枚举。
然而,在复原远古图腾时,存在一种“泛图腾现象”,那些在日用器物或是祭祀礼器上刻绘的动物纹样大多被人们冠以“图腾”的名称。
例如,李泽厚先生认为仰韶文化彩陶上的鱼、蛙、蜥蜴、鸟等纹样,都是图腾的表现形式;而彩陶上那些更为常见的几何纹样,实际上是由动物形象的写实逐渐变为抽象化、符号化的,其图腾崇拜的功能由此而进一步强化:“巫术礼仪的图腾形象逐渐简化和抽象化成为纯形式的几何图案(符号),它的原始图腾含义不但没有消失,并且由于几何纹饰经常比动物形象更多地布满器身,这种含义反而更加强了。
”⑥类似的“泛图腾”观点不胜枚举。
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教授张光直先生———一位在中国远古文化、特别是殷商社会研究上成就卓著的华裔学者———不无遗憾地说: 在考古学的书籍论文里面,常常看到的“图腾”这个名词,是指在古代器物上动物的图象的。
例如,半坡村的仰韶文化的陶钵上画着鱼形,于是鱼便是半坡村住民的图腾。
殷商青铜器上铸有虎、牛、蛇,或是饕餮的纹样,于是虎、牛、蛇、饕餮这些实有的或是神话性的动物,便是殷商民族的图腾。
但是“图腾”有什么意义2003年第6期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总第100期呢?我们怎样来证明它是图腾呢?这些个问题便很少见有人加以处理。
我有一个建议:在中国考古学上图腾这个名词必须小心使用。
⑦的确,在中国大陆学术界,“图腾”一词有被滥用的现象。
人们在论证中国远古时期的图腾崇拜时,论据不够充分、坚实,结论难以令人信服。
二、图腾研究中的拼凑与嫁接材料现象每当翻开人类历史的第一页,去追寻人类的童年时,人们看到的往往是一个个诡谲的神话,最后只得将信将疑地把这一页翻过去。
地下出土物为我们提供了释疑解惑的证据。
然而,人们在使用考古材料证明中国上古图腾崇拜时,存在一种拼凑与嫁接材料的现象。
兹举一例,以为谈资。
笔者手头上有一本陆思贤先生的《神话考古》⑧,从宋兆麟先生的《序言》中我们得知陆先生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后,就去了天苍苍、野茫茫的内蒙古从事考古发掘;又在《山海经》等神话的研究上下过一番功夫。
这样,陆先生作“神话考古”这个大题目就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拜读了陆先生这部大作以后,我们在感叹陆先生的拓荒之功的同时,又觉得书中某些问题、特别是其研究方法,值得商榷。
于是,我与山东教育出版社的邹健先生写了一篇文字,题曰《〈神话考古〉中的‘新神话’》,发表在《民俗研究》1998年第1期上。
不久,陆先生就给《民俗研究》编辑部写来一封长信,我的朋友、《民俗研究》主编叶涛先生征得陆先生同意,将其发表在《民俗研究》1998年第3期上,并希望我们之间展开讨论,从而把问题的研究推向深入。
然而,我们胆怯了,三箴其口,此无他,惧于陆先生之怒也。
陆先生反应最激烈的是我们对他的“图腾柱”问题的商榷,陆先生在信中写道: 关于图腾柱图案的形象,目前考古资料还不多,确属于田野发掘的《神话考古》中介绍了两例:大汶口文化的太阳鸟图腾柱,半坡遗址的羊角图腾柱,最后又归结到对于华表的体会。
刘、邹二先生说:“陆先生构建的这个‘羊角图腾柱’体系,根本不成立。
”又说:“半坡人的‘羊角图腾柱’,陆先生未能证立。
”构建一个学术体系,不是几句话就能回答了的,在《神话考古》一书中,是说得简单了些,但我有专文介绍《我国氏族制时代的图腾柱》(载《文艺理论研究》1992年第3期),可自行查检。
这里需反问一句:那么,对于这种羊角图案,应该做如何解释呢?刘、邹二先生把它批倒了,但未做正面解答,并说:“支撑陆先生《神话考古》的那根‘中心顶梁柱’,只是陆先生的一种‘大胆假设’而已!”也就是对《神话考古》一书是全盘否定的。
这种全盘否定的学术批评文章,现在已很难见到了,但在距今三十年之前很流行,也就是刘、邹二先生五、六岁的时候,这种全盘否定的学术批评,如“金猴奋起千钧棒”,席卷了整个中华大地,请翻阅当时姚文元、王力、关锋、戚本禹的文章,就可知道一个概貌⑨。
我们岂不成了姚、王、关、戚之第二了?鉴于陆先生这种态度,我们当时不好再说什么。
我们虽然退避三舍,却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看法,即陆先生论述半坡人的羊角图腾柱难以成立。
这里再重复一下我们的观点。
半坡人的图腾是什么?多数人认为是鱼 瑏瑠。
陆先生也表示认同。
但又说:“从关陇地区图腾形象的联系发展考虑,羊是这个地区的原生图腾。
” 瑏瑡陆先生提供了两个证据:一是陆先生在内蒙古西部阿拉善右旗曼达拉山考察岩画时,在绝顶岩上看到的一个“羊角柱”和一个“牛角柱”图案;二是辛店文化中的“羊角柱”、“牛角柱”图案。
这两个例证大成问题:其一,阿拉善右旗去半坡只有800公里,辛店距半坡也近500公里。
怎能用如此遥远的两地出土物来证明半坡人的图腾?其二,阿拉善右旗曼达拉山岩画时代不明,但肯定比半坡遗址晚得多;辛店文化至少晚半坡3000年!时代如此晚的后起的事象又怎么能用来证明半坡人的图腾?陆先生自己也承认:“关陇地区远古有羊角图腾柱,其最古老者目前只见半坡的资料。
” 瑏瑢。
且不说半坡的“羊角柱”图案陆先生只举出一例,而大量的鱼纹为什么不是半坡人的图腾,陆先生未做解释,我们仅问:半坡的这个“羊角柱”图案怎见得比半坡的鱼纹更加古老,从而成为半坡人及关陇地区的“原生图腾”?半坡人的“羊角柱”图腾,陆先生未能证立,而他的“大胆假设”还在继续:半坡村落遗址树立着一根“羊角图腾柱!”但是,陆先生说:“半坡遗址还未全面揭露,缺少有空旷场地的实证。
” 瑏瑣于是,陆先生又把半坡人的“羊角图腾柱”假设到了姜寨人的村落广志上: 与半坡遗址性质相近的姜寨遗址,已经做了全面揭露,村落遗址是围绕中心广场建筑的,广场平整基本上呈方形,正方向,长约60米,作为立杆测影树立图腾柱的场地足够了。
我们假设这个广场的中央,在当时是立了立杆测影用的羊角图腾柱的。
瑏瑤不仅如此,陆先生还假设出了这根“羊角图腾柱”的建造过程与样式: 我们假设这个广场上曾立有羊角图腾柱,而且地面已经操平,中心点已经确定,现在恢复,把图腾柱立起来,用木料支架,过程应如下:角柱用两根木杆,形成夹角;把角柱分成四等分,等分处用三根小横木予以加固,得四个等分段;角柱的下面三段,各取中心点,各镶一个等边三角形小木框,顶角向上;上面一段是角柱的顶角,立中分顶角的小木桩,小木桩的长度等于角柱高度的四分之一。
角柱顶点分叉出两个角盘,两个角盘与角柱,必须在同一立面上。
校正垂直方法:通过角柱顶点用一根垂线,当小木柱与三个等边三角形的顶点,・92・总第100期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与垂线同时落在地面上已确定的中心点时,此角柱垂直于地面。
瑏瑥接着,陆先生又大胆假设:优羲就是在这根“羊角图腾柱”上开始做观象画图、观象画卦工作!陆先生在书中考证“华胥履迹生伏羲”是华族的图腾神话,那么伏羲应是华族人了,陆先生考证华族人以玫瑰花为图腾,现在伏羲为何又爬到人家半坡人的“羊角图腾柱”上面图画卦?关于陆先生的《神话考古》一书,我们迄今仍坚持自己的看法:其一,在材料的使用上,存在拼凑、嫁接的错误,经常把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考古材料拼凑、嫁接在一块来证明某个问题。
一个神话,一种事象,我们要用考古材料去证实它,那么,这些考古材料之间必须有必然的联系。
拿纹饰来说吧,如果不是同一器物所能兼备的,至少也应是同一个遗址出土的同时代的材料。
其二,陆先生的论点往往不是“论从史出”,而是“史从论出”,先设计了一个体系,然后再把材料填充进去。
这个体系就是陆先生在《结语》中谈到的华表: 华表远源于史前时代的图腾柱。
从考古学的角度研究远古神话,华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总纲,从华表上理下来,头绪纷乱的远古神话也就有了一根中心顶梁柱,构成一个完整的系列,这是写这本小册子的一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