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一节种群的特征

合集下载

种群的特征课件PPT课件

种群的特征课件PPT课件

如果一些动物活动性很强,活动范围大, 还能用样方法吗?
--
11
如何调查一个岛上绵羊的种群密度?
--
12
(2)标志重捕法:
适用范围:?
一般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
13
第1次
第2次
--
14
标志重捕法
第一次,捕获并标记12只羊 第二次,捕获10只羊,有标记羊4只。
计算种群数量N=?
N
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出生率 > 死亡率
种群密度增加
出生率 = 死亡率
种群密度相对稳
意义定 出:生是率决定< 种死群亡数率量和种群种密群度密的度直减接小因素
--
20
三、迁入率和迁出率
--
21
三、迁入率和迁出率:
概念:在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 )的个体数 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迁入率 > 迁出率
A.46 C.12
B.25 D.100
--
34
3、下列4个种群不同年龄的个体数曲线图中,依次表示
的是( C )
A.甲、乙表示衰退型,丙表示稳定型,丁表示增长型 B.甲表示增长型,乙、丙表示稳定型,丁表示衰退型 C.甲、乙表示增长型,丙表示稳定型,丁表示衰退型 D.甲表示衰退型,乙、丙表示稳定型,丁表示增长型
(4)性别比例的意义:影响种群密度的 变动。
--
30
小结:
出生率 直接 种群数量 直接 迁入率 死亡率 决定 (种群密度) 决定 迁出率
预测变化方向
间接影响数量变动
年龄组成
性别比例
--
31
种群的空间特征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 置状态或布局,叫种群的空间特征或分布型。

原创4:4.1 种群的特征

原创4:4.1 种群的特征

一.种群密度
1.含义: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 体数就是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
种群的个体数量 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2.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样方法
①含义: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 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 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 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种群的空间分布一般分为三种类型:随机分 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
1. 下列因素能引起种群密度增大的有_A__C__H A.种群中幼年个体增多 B.种群性别比例改变 C.环境中水热条件适宜 D.种群中幼年个体减少 E.环境中天敌增多 F.环境中阳光不足 G.寄生生物增多 H.寄生生物减少
2. 在一块草原上有8户牧民,每户牧民各养了 一群羊,其中有6户养的是绵羊,有2户养的是山羊, 这块草原上的8群羊是( C )
N=(4+6+8+8+9)/5=7只/hm2
例2.在调查一块方圆2hm2的农田中田鼠的数量时, 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42只,将捕获的田 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 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38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 个体12只。则该农田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大概有多少只?
N=(42×38)/12=133只
情况三
种群甲:200头;100km2;幼年个体60%,
老年个体10%。雌:雄=65:35
种群乙:200头;100km2;幼年个体60%,
老年个体10%。雌:雄=35:65
预测:一年后两种群的大小还一样吗?
五、性别比例
1.概念: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 所占的比例
2.类型:(一般分三种类型)
①雌雄相当型:特点 是雌性和雄性个体数 目大体相等。 这种类型多见于高等 动物。

人教版教学课件必修3第4章第1节种群的特征课件

人教版教学课件必修3第4章第1节种群的特征课件

②计算公式:
种群数量=标记个体数 X 重捕个体数/重捕标记数 ③举例:先捕获39只鼠并标记,一段时间后,再重捕 34只,其中一标记的为15只,那么根据公式,该地 段原有总鼠数为39 X 34/15=88只
④使用范围:动物
例1、某同学在牛首山调查珍稀蝶类——中华 虎凤蝶幼虫的种群密度,得出5个样方(样方面积 为1hm2)的种群数量分别为4、6、8、8、9只。 那么,该同学给怎样计算该种蝶幼虫的种群密度 (单位:只/hm2)?
5、农业生产上常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 雄性个体,使之不能与雌虫个体交尾,致使害虫的种 群密度( A ) A.明显下降 B.明显上升 C.保持稳定 D.越来越大
34
6、在一块草原上有8户牧民,每户牧民各养了一群羊, 其中有6户养的是绵羊,有2户养的是山羊,这块草原 上的8群羊是( ) C A.六个种群 B.一个种群 C.两个种群 D.八个种群
11
N=(4+6+8+8+9)/5=7只/hm2
例2、在调查一块方圆2hm2的农田中田鼠的数量 时,放臵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42只,将捕获 的田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点再 放臵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38只,其中有上次 标记的个体12只。则该农田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大概 有多少只?
28
种群数量变化是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种群
密度是种群的重要特征。
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以及
迁人和迁出等都可以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是决定种群数
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
29
种群各特征之间的关系
种群数量
迁入率
直接影响 预测方向 直接影响
31

高中生物《第四章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课件4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四章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课件4 新人教版必修3

意义:迁入率和迁出率在研究城市人口 变化中具有重要意义。
迁入率和迁出率也决定了种群密度的大小。
四、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1.年龄组成
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 例。
①增长型:
特点:幼年个体 多,老年个体少。出 生的比死亡的多。
老年 成年 幼年
种群密度越来越大。
②稳定型:
特点:各年龄期的个 体数比例适中。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这些生物是同一种生物吗?为什么?
葡萄
蝴蝶

蘑菇
不是同一种生物,它们的形态、结构并不相同。
看下面这张图片,有什么特点?
种群特征有哪些?
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一、种群密度
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 中的个体数量。
种群密度一般
种群密度较高
种群密度很高
直接反映种群的繁荣与衰退的特征是什 么? 种群密度 能够直接决定种群大小变化的特征是什 么?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能够预测种群变化方向的特征是什么?
年龄组成
能够间接影响种群个体数量变动的特征 是什么? 性别比例
课堂小结
• 大家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 内容呢?
种群各特征之间的关系
在一定时期内出生的新个 体数接近衰老死亡的个体 数。
老年
成年 幼年
种群中个体数目保 持相对稳定。
③衰退型:
老年 特点:老年期个体数目 较多而幼年期的个体数目偏 少。新出生的个体不能补偿 衰老死亡的个体数。
成年 幼年
种群密度越来越小。
老年个体数 成体数 幼体数
增长型
年龄组 变 成 化趋势
稳定型

人教版教学课件第 4 章 种群和群落、种群的特征

人教版教学课件第 4 章 种群和群落、种群的特征

N1+N2+N3+N4+N5 5
某同学在一草地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取了5个样方 (样方面积为1m2),5个样方的种群数量分别为4、6、 8、8、9株。那么该草地的蒲公英种群密度为多少?
种群密度=(4+6+8+8+9)/5=7株/m2
③计数
——蒲公英
——其他植物 计数原则:样方内无论大小都要数, 若有正好长在边界线上的, 应“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蒲公英
一个森林中的全部金丝猴 南极地区生活的所有帝企鹅
下列各项中,属于种群的是 A.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群 B.一个湖泊中的全部藻类 C.校园中的全部树木 D.培养基上的大肠杆菌菌落
一、种群的数量特征
1、种群密度 2、出生率和死亡率
态学的角度看,其目的主要是
A.控制出生率,降低种群密度
A
B.控制年龄组成,稳定种群密度
C.控制死亡率,降低种群密度 D.控制年龄组成,降低种群密度
3、迁入率和迁出率
概念: 在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 )的个体, 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迁入率 > 迁出率 迁入率 = 迁出率 迁入率 < 迁出率 种群密度增加 种群密度相对稳定
②取样
样方的多少会影响调查结果吗?
会,一般来说样方数越多,调查结果越准确
样方多大适宜?
草本植物样方的大小以1m2的正方形,灌木样方的大小以10m2 ,
乔木样方的大小以100m2
取样的原则是什么? 随机取样 常用的取样方法有哪些? 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
五点取样法:调查群体为非长条形
种群密度N
应用

第四章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第四章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n
m
计算公式:
标记数 (M) = 种群数量 (N)
重捕总数(n)
重捕标志数(m)
三、种群的空间特征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 位置状态或空间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 征或分布型。
优 秀 课 件 尽在 海波飞扬 优秀 课件 尽在海波飞扬
更多精彩:
联系作者:zhbghost@
2008
12.14
7.06
5.08
思考:计划生育对于我国人口密度有何影响?
资料分析:
1980年深圳城市人口仅为1万人,农村人口为30万人
2010年5月18日,深圳市累计登记的流动人口为1200.55 万人,加上原有的246万常住人口,深圳总人数达到了 1446.55万,其中流动人口占到了总人口的82%。改革 开放之后,大量的移民涌入深圳,深圳的移民来自全 国各地。
含义: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求所有样方种群
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适用:植物或
活动能力弱的
动物。
常用的取样方法:
调查总体为非长条形时 五点取样法
调查总体为长条形时
等距取样法
等距取样法
10 m
10m
2、标志重补法
第一次捕获M只,标记,放回;
第二次捕获n只,有标记的m只;
该种群的数量N?
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而 种群数量的变化是与种群的特征分不开的。
一、种群的数量特征 1.种群密度
种群的个体数量 种群密度
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直接反映种群的数量特征。
2.出生率和死亡率
概念:
在单位时间内出生的个体数占该种群 出生率:

必修三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一节种群的特征第二节种群的数量变化

必修三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一节种群的特征第二节种群的数量变化

必修三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第二节 种群的数量变化一、种群的特征(1)种群的概念: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同一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如: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鲤鱼就是一个种群)种群密度: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最基本特征)出生率:单位时间里新出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死亡率: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分别称为迁入率或迁出率。

年龄组成: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

可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

性别比例: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1)样方法——常用调查植物五点取样法:适用于总体为正方形;等距取样法:适用于总体为长方形时2)标记重捕法——适用于调查动物例:对某地麻雀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了50只麻雀,把这些麻雀腿上套上标记环后放掉,数日后又捕获了40只,其中有标记环的10只,那么该地大约有麻雀200只N :50=40:10 N =200只2、种群的数量变动及数字模型(S ”型曲线tt条件:食物、空间充裕、无敌害等理想条件“J”型曲线特点:种群数量连续增长,无K值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

实例:20世纪30年代,美国岛屿上环颈雉的增长模型假设: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下,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X倍建立模型:t年后种群数量为:N t=N0X t特点:种群数量连续增长原因:因生活条件有限而使种内斗争加剧;以该种群生物为食的捕食者“S”型曲线数量的增加特点:不能连续增长,达最大值(K值)后停止增长,有的在K值左右保持相对稳定概念:种群经过一段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实例:在0.5mL培养液中放入5个大草履虫,然后每隔24h统计一次大草履虫的数量,大草履虫的数量在第二天和第三天增长较快,第五天以后基本维持在375个左右。

种群的基本特征ppt课件

种群的基本特征ppt课件

⑶衰退型:特点是老年个体较多,幼年个体偏少。
老年 成年 幼年
新出生的个体不能补偿衰老 死亡的个体数。
种群密度越来越小。
性别比例
A 概念 指雌雄个体数目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B 特点 * 雌雄相当 多见于高等动物,如黑猩猩、猩猩等。 * 雌多于雄 多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如鸡、鸭、羊等。 有些野生动物在繁殖期也是雌多于雄,如象海豹。 * 雄多于雌 多见于营社会性生活的昆虫,如家白蚁等 * 性别比例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种群密度
2.均匀分布
种群的个体是等距分布,或个体间保持一定的 均匀的间距。均匀分布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种群 内个体之间的竞争。例如,森林中植物为竞争阳光
(树冠)和土壤中营养(根际),沙漠中植物为竞 争水分都能导致均匀分布。虫害或种内竞争发生时 也可造成种群个体的均匀分布。地形或土壤物理性 状呈均匀分布等客观因素或人为的作用,都能导致 种群的均匀分布。均匀分布在自然种群中极其罕见, 而人工栽培的种群(如农田、人工林),由于人为 保持其株距和行距一定则常呈均匀分布。
设某种群的总数为N ,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为M, 第二次重捕的个体数为n ,其中已标记的为m ,则:
N:M=n:m,
可得,N=
n m(
( 重捕个体数) 重捕 中标志数)
M(总标志数)
标志重补法应注意:
n 1标志要牢固,不易脱落 n 2不要太显眼,以防其被敌害捕食 n 3标志物本身无毒,不要对其本身造成伤
5.下图表示种群年龄组成的一种类型。
(1)此图表示__增__ __型的种群。
(2)该种群中_
_个体多, _ _ 个体少。
(3)据统计, 70年代初我国人口(种群)年龄组
成与此图大体相似,所以在这以后一段时间内的

第四章 第一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

第四章 第一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

注意 事项

1.种群密度调查时最常用的两种方法为? 2.调查种群密度时样方法适用对象是?取样的关键是? 取样方法有? 3.标志重捕法适用对象是? 4.对于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生物常用什么方法调查种群 密度? 5.动物是不是都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6.调查下列种群密度可采取哪种方法: 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蛇、某地麻雀、蚯蚓的 种群密度
出生率、死亡率
种 群 的 特 征
数量特征
迁入率、迁出率 年龄组成 性别比例
空间特征
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
一.种群密度
1.含义: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 数就是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 种群的个体数量 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2.意义:种群密度直接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
种群密度很高
种群密度较高
样方法 标志重捕法
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趋光性昆虫: 灯光诱捕法
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①步骤:
确定调查对象 确定要调查的种群是哪一种双子叶植物
取样
计数 计算
确定样方数目、样方大小和取样方法
计数每个样方内所调查种群的数量
求各样方的平均值
②取样
样方的多少会影响调查结果吗? 会,一般来说样方数越多,调查结果越准确 样方多大适宜?
1.该地区共有刺猬大约是? 2.该种群的密度大约是?
400只
100只/km2
思考:被捕过一次的刺猬,再次捕获难度增 大,因此计算的种群密度是偏大还是偏小?
M× n N= m
偏大
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
N=M(第一次捕获)×n(第二次捕获)
m(第二次捕获被标记)
,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还是偏大: 偏大 ①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部分标志物脱落; ②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某些田鼠因曾被捕变 得狡猾而不易被重捕; 偏大 ③标记物过于明显,易被天敌捕食 偏大 ④标记物过于明显,易被人捕捉 偏小 ⑤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不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体 ⑥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集的地块取样。 偏小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4章第1节种群的特征课件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4章第1节种群的特征课件PPT

③重捕并计数:一段时间后,在原来的捕获点再次捕 获 一 部 分 个 体 , 并 计 数 数 量 (n) 及 其 中 被 标 记 的 个 体 数 (m),然后放回原来的环境。
④计算种群密度公式:MN=mn ,计算出 N 即为该种群 密度的估计值。
(3)注意事项。 ①标志物和标志方法不能影响动物的正常生命活动。 ②标志物不能过分醒目,过分醒目易被捕食。
答案:D
(1)模式图:
年龄组成的表示方法
(2)统计图:
(3)曲线图: (4)柱形图:
即时演练
1.下列实例中,能够构成种群的是( )
A.长江和黄河里的鲢鱼 B.泰山上的灰喜鹊
C.太行山上的松树
D.一个蜂巢里的工蜂
解析: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
部个体。种群具有一定的时空限制,是某种生物个体的总
答案:A
【网络构建】
填充:①增长型 ②稳定型 ③衰退型 ④年龄组 成 ⑤性别比例 ⑥五点取样法
【关键语句】 1.种群的数量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其中种群密度 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调查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3.年龄组成有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类型, 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4.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直接影响种群 数量变化。 5.种群的空间特征类型有随机分布型、均匀分布型 和集群分布型。
②植物个体的大小不同,所选样方面积也应不同。如 乔木的样方面积为 100 m2,灌木为 16 m2,草本为 1 m2。
③若调查对象个体数量较少,可适当扩大样方面积。 2.标志重捕法 (1)适用范围: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2)基本步骤。 ①确定调查对象。 ②捕获并标志部分个体:在该种群生存环境中,均匀 设置捕获点,捕获一部分个体,并对其进行标志后,再在 原地将其放回,并记录个体数为 M。

第四章第一节种群特征

第四章第一节种群特征

一、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种群密度: 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种群的个体数量 种群密度= 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种群密度很高
种群密度较高
种群密度一般
问题探讨
怎样统计这块草地中蒲公英的数量?
10m
10m
一、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在调查范围较小时,我们可以逐个计数。但是, 当调查范围较大、种群数量较大时,逐个计数非常 困难。需要采取估算的方法,确定种群密度。 (一)样方法 样方1 N1 样方2 N2 样方3 N3 样方4 N4 …… …… 样方n Nn
评价反馈
4、据预测,我国人口数量在2050年将达到最 高值,做出这一预测 的依据是( A ) A.不同年龄组成的比例 B.现有人口数量密度 C.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 D.人口性别比例
评价反馈
5、在对某农田中的田鼠的种群密度调查时, 第一次捕获并作标记20只,一个月后捕获 田鼠20只,其中有标记的田鼠8只,则该农 田中田鼠的数量约为( D ) A.28只 B.400只 C.160只 D.50只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4)意义: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 最直接原因。
三、迁入率和迁出率
迁入率(迁出率)——单位时间内迁入(或 迁出 )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练一练:近几十年来,我国东部沿海 城市人口密度急剧增长,造成这一现 象的主要原因是( C ) A、年龄组成呈增长型 B、性别比例适当 C、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D、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影响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N: n1 = n2 :m
例2、在调查一块方圆1hm2的农田中 田鼠的数量时,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 间捕获了42只,将捕获的田鼠经标记后在 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 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38只,其中有上 次标记的个体12只。则该农田中田鼠的种 群数量大概有多少只?

第4章_第一节_种群的特征

第4章_第一节_种群的特征

③调查方法:样方法、标志重捕法
1 1
种群密度
种群的个体数量 种群密度
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种群密度很高
种群密度较高
种群密度一般
特点:
① 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往往差异很大。 例:在我国某地的草原上,大象、狮子、土狼和斑 马的种群密度个不相同。
② 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也有差异。
例:一片农田中的东亚飞蝗,在夏天种群密度较高,在秋 末天气较冷时则降低。
D.由于微甘菊人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
(2007江苏生物) 海洋渔业生产中,合理使用网眼尺寸较大的 网具进行捕捞,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下列不正确的解释 是( D ) A.更多幼小的个体逃脱,得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 B.减少捕捞强度,保持足够的种群基数 C.维持良好的年龄结构,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 D.改变性别比例,提高种群出生率
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1 2
3
4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二、种群的特征
1
种群密度
§定义: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是种群最基 本的数量特征。 §表示方法: ①小范围的水生生物——单位体积 ②大范围及陆生生物——单位面积 §特点或作用: ①不同物种,种群密度不同 ②同一物种,种群密度可变
常用的取样方法:
调查总体为非长条形时
五点取样法
调查总体为长条形时
等距取样法
举例:
怎样估算这块草地 中蒲公英的数量? 若研究对象是某公 园内的广玉兰呢? 若要调查某一池塘中 鲫鱼的种群密度呢?
10m
10m
标志重捕法:在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
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处,一段时间后再重捕, 根据重捕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 来估计种群密度。 ※使用范围:动物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一、知识回放
生物圈
生态系统
生 命 系 统 的 层 次
群落 种群
个体
系统 器官 组织 细胞
种 群: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全部 个体的总和。 要 点: 1、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内的同种生物与 外界的个体隔离。 2、一种生物的全部个体,个体之间相互联 系。
二、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4、意义: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数量及密度改变的直接表现。种 群的内部和外界因素影响都以改变出生率和死亡率来体现。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影响种群密度的根本原因。
四、迁入率和迁出率
1、概念:在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 )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 总数的比率。 2、类型: 迁入率 > 迁出率 种群密度增加 迁入率 = 迁出率 种群密度相对稳定 迁入率 < 迁出率 种群密度降低 3、意义:迁入率和迁出率在研究城市人口变化中具有重要意义 迁入率和迁出率也决定了种群密度的大小。
五、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1、年龄组成概念: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所占比例。 2、年龄的三个阶段:幼年(尚无生殖能力)、成年(有生殖能力)、 老年(丧失生殖能力)
五、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3、思考与讨论: ①图中A 、B、C三种年龄组成的种群,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 会越来越大?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小?哪种类型的种群数 量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为什么? A/这是由于种群中年轻个体越多,一般来说出生率会越高,死 亡率会越低。C/B ②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一定能保持稳 定吗?年龄组成为衰退型的种群呢? 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完全决定年龄组成,还受到食物、天敌、 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种群数量还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
二、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第4章第1节种群的特征

第4章第1节种群的特征
数(M)
32
重捕只数(n) 36
重捕个体中被标记只 数(m)
4
组别 1 2 3 4 5 6 7 8 9 10 株数/m2 0 2 3 3 4 12 4 2 3 3
调查方法 逐个计数法
生物类别 范围小、个体大
估算法
样方法
植物、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如 昆虫卵、蚜虫、跳蝻等
标志重 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 捕法 物
黑光灯诱捕
趋光性昆虫
组别 1 2 3 4 5 6 7 8 9 10 株数 0 3 3 2 2 3 3 9 4 3
第4章第1节种群的特征
2020/8/16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种群密度 出生 年龄组成 种群密度
迁入
捕捞强度
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 监测和预报
每个样方
每个样方
随机 平均值
做上标记
原来的环境
总个体数
重捕到的动物中标个体数
布局
位置状态
初次捕获 并标记只

第四章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第四章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阅读课本P61页思考以下问题: 1、调查步骤? 2、取样时应当遵循怎样的原则? 3、样方面积应当怎样设置? 4、样方的数量应当怎样决定?
步骤: 确定调查对象 :选择常见的某种双子叶植物
取样 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要求做到:随机取样
计数 计数每个样方内所调查种群的数量
求平均值 求各样方密度的平均值
例3.在调查一块1hm2的农田中田鼠的数量时,放置100 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42只,将捕获的田鼠经标记 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 的捕鼠笼,捕获了38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2只。 则:(1)该农田中田鼠的大概有多少只?
(2)该农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为多少?
(1)N总=(42×38)/12=133只
种群密度=(4+6+8+8+9)/5=7株/m2
=70000株/公顷
如何调查一个岛上绵羊的种群密度?
标志重捕法:
①含义:捕获一部份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经 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 个体数占总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②计算公式: 种群数量=标记个体数 ×重捕个体数/重捕标记数 ③使用范围: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取所有样方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种群密度 估计值。
【巩固1】 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的叙述,合理的是
( )。
答案 C
A.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抽样调
查的对象
B.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高等动物的
种群密度
C.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D.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例1.某同学拟一个面积为100m2草地上某种双子叶草本 植物的种群密度,设计了四个调查方案,其中最可行 的是
常用的取样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光灯灯光诱捕法,是怎样确定种群密度的 通过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获取的种群密度虽然是 个估计值,应该说其与实际数据的偏差度是有限的, 学生也容易接受和理解。但在用黑光灯灯光诱捕法 来调查有趋光性的昆虫密度时,就凭借每晚诱捕到 的几只蛾子,似乎无法计算出密度来。其实灯光诱 捕法获取的仅是相对密度,是通过跟历史记录作对 照得出的,反应密度大小的也不是具体的数据,而 是成灾程度的多度等级,如轻、较轻、较重、重等, 比如说,通过历史记录得知每晚捕到20只左右的蛾 子将暴发严重的农林虫害,那么,在相同条件下, 今年也一晚捕到20甚至更多只蛾子时,就说害虫密 度已大到严重灾害的程度了。
态学的角度看,其目的主要是( A )
A.控制出生率,降低种群密度 B.控制年龄组成,稳定种群密度 C.控制死亡率,降低种群密度 D.控制年龄组成,降低种群密度
• 6、下列因素能引起种群密度增大的有( ACH)
(多选)
A· 种群中幼年个体增多
C· 环境中水热条件适宜
B· 种群性别比例改变
D· 种群中幼年个体减少
⑴雌雄相 当型:特点是 雌性和雄性个 体数目大体相 等。 这种类型 多见于高等动 物。
⑵雌多雄少型:特点是雌性个体显著多于雄性 个体。 这种类型常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如鸡等动物。 ⑶雌少雄多型:特点是雄性个体明显多于雌性 个体 : 100
2004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白 皮书指出,我国男女(0至4岁)性别比例接近120 : 100,远超国际认同的可以容忍的最高警戒线 107:100。 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
概念:在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
出 )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
比率。
意义:迁入率和迁出率在研究城市
人口变化中具有重要意义。
迁入率和迁出率也决定了种群密度 的大小。
4、年龄组成(结构):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 的个体数目的比例。一般年龄期分为幼年(尚无生 殖能力)、成年(有生殖能力)和老年(丧失生殖能 力)。 增长型 年龄结构一般分三种类型 稳定型 衰退型 老年
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1998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单位:‰)
世界 中国 孟加拉国 印 度 印度尼西亚 出生率 22.2 16.0 27.8 26.5 23.2 死亡率 8.9 6.5 9.6 8.9 7.5
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种群的自然增长率。
3、迁入率和迁出率
3 、迁入率和迁出率
⑶衰退型:特点是老 老年 年期个体数目较多而 成年 幼年期的个体数目偏 少。新出生的个体不 幼年 能补偿衰老死亡的个 衰退型年龄结构 体数。种群密度越来 越小。
种群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预测种 群密度
5、性别比例: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雌雄相当型 性别比例也一般分三种类型 雌多雄少型 雌少雄多型
10m
10m
1.种群密度
(1)含义: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 体数就是种群密度;直接反映种群的繁荣与衰 退;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表示方法:①小范围的水生生物——单位体积
②大范围的陆生生物——单位面积
种群密度
种群的个体数量
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种群密度很高
种群密度较高
种群密度一般
种群的空间特征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 的位置状态或布局,叫种群的空间特征。
均匀型
随机型
集群型
评价反馈:
• 1.下列各项中,属于种群的是(D ) A.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群 B.一个湖泊中的全部藻类 C.校园中的全部树木 D.培养基上的大肠杆菌菌落
• 2.预测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数量的发 展趋势主要来自( A ) A.居住人口不同年龄组成的比例 B.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 C.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 D.人口男女性别比例
E· 环境中天敌增多
G· 寄生生物增多
F· 环境中阳光不足
H· 寄生生物减少
7、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 对害虫种群不可能出现的变化是 C A.性别比例失调 B.种群密度减小 C.种群密度保持稳定 D.出生率下降
• 8.下图表示种群年龄组成的一种类型。
增长 型的种群。 (1)此图表示_______ 幼年 个体多,______ 年老 个体少。 (2)该种群中_______ (3)据统计,70年代初我国人口(种群)年龄组 成与此图大体相似,所以在这以后一段时间内的 不断增长 发展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此,我们 计划生育 要认真执行人口的______________ 政策。
• 3.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CD ) (多选) A.性别比例 B.年龄组成 C.出生率和死亡率 D.迁入率和迁出率
• 4.在对某种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 获并标志48只,第二次捕获25只,其中有标志 鼠12只,则该种群的总数量为( D ) A.46 C.12 B.25 D.100
• 5.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少生优生,从生
如果我们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 性个体,会引起害虫种群性别比例失调,导致出生 率下降,最终使种群密度减小。
性别比例的意义: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动。
种群数量
直接体现 预测变 化方向 影响数 量变化
年龄组成
种群密度
决定种群的 大小和密度
性别比例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请抢答:
1.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2.直接反映种群的繁荣与衰退的特征是 种群密度 3.能够直接决定种群大小变化的特征是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4.能够预测种群变化方向的特征是 年龄结构 5.能够间接影响种群个体数量变动的特征是 性别比例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 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
1.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蛇。
2.我国长江流域的全部白暨豚。 3.海南岛上四季常青的红树林。 4.北京八一湖的野鸭。
怎样控制害 虫数量,以防止 虫灾发生?
牧民在承包的 草场上该放养多少 头羊,既能保护草 原,又能取得最好 经济效益?
n(重捕个体数)
M(总标志数)
③适用对象:活动能力强 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④ 举例:先捕获39只鼠并标记,一段 时间后,再重捕34只,其中标记的为15 只,那么根据公式,该地段原有总鼠数 为 39 X 34/15=88 只
例1、某同学在牛首山调查珍稀蝶类——中华虎 凤蝶幼虫的种群密度,得出5个样方(样方面积 为1hm2)的种群数量分别为4、6、8、8、9只。 那么,该同学给怎样计算该种蝶幼虫的种群密 度(单位:只/hm2)? N=(4+6+8+8+9)/5=7只/hm2 例2、在调查一块方圆2hm2的农田中田鼠的数量 时,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42只,将 捕获的田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 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38 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2只。则该农田中 田鼠的种群数量大概有多少只? N=(42×38)/12=133只
一则笑话
疯子:“让所有的人都死光,就留我一个!” 旁人:“如果你自己种粮食,谁给你织布?” 疯子:“那就再留个织布的吧。” 旁人:“你会做木工吗?会打铁吗?” 疯子:“再留一个木工和一个铁匠吧。” 旁人:“你们会炼铁吗?会开矿吗?还有, 会看病吗?会制药吗?……” 疯子:“哎呀,那就全留下罢!” 看来,世界上任何生物个体都是不能单独生 活的!每个生物个体都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与其他 生物个体打交道——包括同种的和不同种的。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样方法 ①含义: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 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 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 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②举例:选取1m2山地,计算马尾松为5棵,则该 样方的马尾松密度为5/1=5(棵/m2) ③使用范围:多用于植物以及一些活动能力弱的小
迁徙
迁徙
种群密度周期性变化
耕种
耕种
相关 生物引起 种群密度 改变
2、出生率和死亡率 出生率: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 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死亡率: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 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例如:1983年,我国平均每10万人中 出生1862个孩子,我国该年人口出生率 是1.862%.
⑴增长型:特点是 幼年个体大量成长为成 成年 年产生后代,老年个体 幼年 死亡的少,出生的比死 亡的多,种群的个体数 增长型年龄结构 越来越多。
⑵稳定型:特点是 老年 各年龄期的个体数比例 成年 适中。在一定时期内出 生的新个体数接近衰老 幼年 死亡的个体数。种群中 稳定型年龄结构 个体数目保持相对稳定。
思 考 样方法适合对动物的种群密度调查吗?
(2)标志重捕法
①含义: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
一部份个体 ,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
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
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数的比例,来
估计种群密度。
②计算公式:设某种群的总数为N, 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为M,第二次 重捕的个体数为n,其中已标记的为m, 则: N:M=n:m N= m(重捕中标志数)
动物
五点取样法
等距取样法
在统计样方中个体数量时,遇到的问题之一是 边缘效应,即如何处理样方边缘上的个体。一 般而言,样方顶边、左边及左角处的个体统计 在内,其他边缘不作统计。
生态工作者从东到西对我国北方 A 、B、 C 三种类型的草 原地行调查。下表是不同调查面积的物种数量统计结果:
调查B草原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设计如下调查步骤: ① 选取40cmX40cm为最佳样方面积。 ② 在该物种分布较密集的地方取5个样方。 ③ 计数每个样方内该植物的个体数。若计数结果由多到少依次 为N1、N2、N3、N4、N5,则将N3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请指出以上设计步骤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①选取的样方面积不对,应取物种达到最稳定的最小面积 100cm×100cm。②取样方法不对,应在B草原中随机取样。 ③对种群密度的估计方法不对,应以调查样方的单位中种群 个体数量的均值作为群密度的估计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