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南门立木教学设计
《商鞅南门立木》教案设计
《商鞅南门立木》教案设计第一章: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背景1.1 介绍商鞅是战国时期秦国的重要政治家和改革家。
1.2 讲解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前356年,商鞅为了推行变法,加强国家的集权,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1.3 分析商鞅南门立木事件是商鞅变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通过这个事件,商鞅向全国人民展示了他的决心和力度。
第二章: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经过2.1 描述商鞅在南门立木的场景,以及他立木为信的过程。
2.2 讲解商鞅在南门立木后,公开宣布如果有人能将木头搬到北门,就会给予重赏。
2.3 分析当时人们对商鞅的怀疑和观望,以及最终有人勇敢地将木头搬到北门的情景。
第三章:商鞅南门立木事件的影响3.1 讲解商鞅兑现承诺,给予搬木头的人重赏,从而赢得了人们的信任和尊敬。
3.3 探讨商鞅南门立木事件对秦国发展的历史意义,为秦国后来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第四章:商鞅南门立木与诚信4.1 讲解诚信在个人和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
4.2 分析商鞅南门立木事件体现了商鞅的诚信品质,以及诚信对国家政治稳定的作用。
4.3 探讨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发扬商鞅南门立木的诚信精神。
第五章:商鞅南门立木与改革精神5.1 讲解改革精神在国家和民族发展中的重要性。
5.2 分析商鞅南门立木事件展示了商鞅坚定的改革决心,以及改革对国家发展的推动作用。
5.3 探讨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发扬商鞅南门立木的改革精神,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第六章:商鞅南门立木与法治观念6.1 讲解法治观念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
6.2 分析商鞅南门立木事件体现了商鞅倡导法治、尊重法律的态度。
6.3 探讨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发扬商鞅南门立木的法治精神。
第七章:商鞅南门立木与教育启示7.1 讲解教育在培养国家人才、传承文化中的重要性。
7.2 分析商鞅南门立木事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如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法治观念等。
7.3 探讨如何在现代教育中融入商鞅南门立木的精神,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才。
商鞅南门立木教学设计
商鞅南门立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
2.能力目标:通过解析商鞅变法对于国家统一和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对于历史文化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1.学生对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有深入的了解。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3.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如何使学生对商鞅南门立木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2.如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电子白板和投影仪3.商鞅南门立木的相关资料和图片4.学生参考书籍和学习资料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0分钟)1.制作一个简短而有趣的PPT,介绍商鞅南门立木的背景和重要性。
2.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商鞅南门立木为什么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它对于国家统一和发展有什么意义?Step 2:学习新知(30分钟)1.带领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并让学生进行整理和分享。
2.展示商鞅南门立木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谈谈他们的感受和想法。
Step 3:思考问题(20分钟)1.提问:商鞅南门立木对于国家统一和发展有什么积极的影响?学生可以分组进行思考和讨论。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供他们所能想到的答案,并进行探讨。
Step 4:展示成果(15分钟)1.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表小组的研究成果,并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资料。
2.提供一个展示环节,让学生共同欣赏和品味彼此的成果。
Step 5:拓展延伸(15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商鞅南门立木在今天的中国社会有怎样的意义?2.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鼓励他们进行广泛的阅读和研究。
3.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心得体会,表达他们对商鞅南门立木的认识和理解。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了解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商鞅南门立木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商鞅南门立木一、教学目标1.熟悉“商鞅变法”背景和主要内容;2.掌握夷门之变的历史背景和原因;3.理解夷门之变对中国历史的影响;4.能够运用字义推测猜词的技巧。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商鞅变法”这一历史事件,理解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2.理解夷门之变发生的背景和原因;3.能够准确地使用字义推测猜词的技巧。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1.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看一段视频,了解“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2.诱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商鞅的变法,古代中国是否能够走向强盛;3.给学生留下一张作业:“列举一下商鞅变法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影响”。
(二)讲解与练习1.分组讨论,帮助学生掌握夷门之变的历史背景和原因;2.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学习字义推测猜词的技巧,进行相关的练习,辅助学生的理解和掌握;3.让学生回答一些相关问题,以检验他们是否掌握了所学内容,如:“为什么说夷门之变是一次农民起义?”(三)巩固与提高1.让学生“独立思考,群体交流”:各自列举夷门之变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再交流归纳;2.辅助学生掌握文字的加工和理解能力,让他们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3.通过短文阅读和分析,帮助学生巩固字义推测猜词的技巧,以及提高对于历史事件的记忆和理解。
四、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上课的表现,并针对性地引导帮助学生掌握所学内容;2.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分析和评估,了解他们对商鞅变法及夷门之变的理解;五、教学资源1.商鞅变法和夷门之变的相关视频;2.课程笔记和相关练习及认知巩固材料;3.相关历史事件、人物等的图片和视频资源。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设置了多个学习环节,但具有明显的递进关系,让学生天然产生学习动机,学习效果比较好;2.在课程考核和评估方面,应该更加注重学生不同层次的理解和表现,针对性地进行评估和反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
《商鞅南门立木》教案设计
《商鞅南门立木》教案设计第一章:商鞅南门立木的背景介绍1.1 商鞅的生平简介:介绍商鞅是战国时期秦国的重要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变法对秦国的强盛起到了重要作用。
1.2 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背景:商鞅为了推行他的法家思想,采取了一系列的变法措施。
其中,他规定如果有人能够搬走南门的木头,就会得到重赏。
第二章: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描述2.1 故事的开端:介绍商鞅发布命令,宣布如果有人能够搬走南门的木头,就会得到重赏。
2.2 人们的反应:描述人们对于商鞅的命令持怀疑态度,不敢相信有这样的好事。
2.3 商鞅的坚持:介绍商鞅坚持自己的承诺,不为人们的怀疑所动摇。
第三章:商鞅南门立木的影响和意义3.1 商鞅的诚信受到考验:讨论商鞅在人们不信任的情况下,是否应该履行承诺。
3.2 商鞅南门立木的影响:分析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对秦国社会的影响,包括人们对于法律的尊重、政府的信任等。
第四章:商鞅南门立木与法家思想4.1 商鞅的法家思想:介绍商鞅的法家思想,包括重视法律的作用、强调法治等。
4.2 商鞅南门立木与法家思想的联系:分析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与法家思想的关系,如何体现法家思想的精神。
第五章:案例分析与讨论5.1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与商鞅南门立木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5.2 学生讨论:让学生根据案例分析的结果,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运用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来解决实际问题。
第六章:商鞅南门立木与现代社会6.1 商鞅南门立木与现代社会的联系:探讨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如何与现代社会相关联,例如政府信用、社会诚信等问题。
6.2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现代社会中的实例,让学生分析这些实例是否涉及到商鞅南门立木所涉及的问题,并讨论如何解决。
第七章:商鞅南门立木与个人品德7.1 商鞅的品德:分析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中,商鞅所展现出的品德,如诚信、坚定等。
7.2 个人品德的培养:探讨如何从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中汲取经验,培养和提升个人品德。
六年级下册语文商鞅南门立木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商鞅南门立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商鞅南门立木》。
(2)了解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和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情节。
(3)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2)培养学生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商鞅南门立木》的正确朗读和理解。
2. 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和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情节。
3. 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的掌握。
三、教学难点1. 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的理解。
2. 商鞅南门立木故事情节的深入理解。
3. 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为学生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案例教学法:以商鞅南门立木为例,分析商鞅变法的背景和意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与商鞅南门立木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简介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商鞅南门立木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商鞅南门立木》,理解故事情节,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式。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思考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背后的含义。
3. 合作学习:(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情节和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
(2)每个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 课堂讲解:(1)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进行课堂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2)深入分析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情节,讲解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六年级下册语文商鞅南门立木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商鞅南门立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背景、情节和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内容,理解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情节。
(2)学会通过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表达手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坚定信念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分析课文内容,理解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情节和意义。
三、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表达手法。
2. 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坚定信念的品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背景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复习相关知识点。
(2)简介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氛围。
(2)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分享。
3. 合作探讨:4. 深入学习:(1)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体会作者的表达手法。
(2)让学生举例说明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自己在面对困难时是如何坚定信念、勇往直前的。
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关于商鞅的小故事。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等方面。
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评价建议: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包括发音、语调、情感表达等。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包括拼写、用法等。
《商鞅南门立木》教案设计
《商鞅南门立木》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背景和意义。
学生能够分析商鞅的改革思想和策略。
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文言文词汇和语法。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提高合作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和难度。
学生能够理解诚信和法治的价值。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解读:介绍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背景和作者。
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结构。
2.2 课文讲解:讲解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情节和意义。
解释课文中的文言文词汇和语法。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问题或图片,激发学生对商鞅南门立木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改革的意义和难度。
3.2 课文阅读与讨论: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意义。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对商鞅南门立木的理解和感受。
3.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学生通过扮演,深入理解人物的性格和动机。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讨论情况。
评估学生的表达和合作能力。
4.2 课文理解:通过提问和回答,评估学生对商鞅南门立木故事的理解程度。
通过写作或口头表达,评估学生的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写作或研究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商鞅的改革思想或其他相关话题。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提供《商鞅南门立木》的文本,可以是原著或改编版本。
5.2 多媒体资源:使用图片、视频或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背景和情节。
5.3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或文章,供学生进一步阅读和研究。
《商鞅南门立木》教案设计第六章:教学活动6.1 小组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分配不同的商鞅南门立木相关研究任务。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制作PPT或报告,分享他们的发现。
6.2 课堂辩论:组织课堂辩论,让学生就商鞅改革的利弊进行辩论。
语文S版六下《商鞅南门立木》优秀教案
语文S版六下《商鞅南门立木》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商鞅南门立木》的内容,感悟商鞅变法的决心和智慧。
2.学习课文中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的写作手法。
3.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商鞅变法的决心和智慧。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老师简要介绍商鞅变法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商鞅变法的了解。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三)课堂讲解1.老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重点分析商鞅南门立木的寓意。
2.学生边听边做笔记,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四)案例分析1.老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如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分析成果。
(五)课堂练习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老师批改练习题,及时反馈。
(六)拓展延伸1.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商鞅变法的相关故事。
1.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四、课后作业1.学生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讲解、案例分析、课堂练习、拓展延伸等环节,使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商鞅南门立木》的内容,感悟了商鞅变法的决心和智慧。
在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和分析,提高了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1.导入新课老师简要介绍商鞅变法的背景,如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秦国的崛起等。
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商鞅变法的了解,如商鞅变法的目的、措施等。
2.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如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
学生分享自读感悟,如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的变化、商鞅的智慧和决心等。
3.课堂讲解老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重点分析商鞅南门立木的寓意,如表明商鞅变法的决心、展示秦国的实力等。
六年级下册语文商鞅南门立木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商鞅南门立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背景及相关文化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内容,理解商鞅南门立木的意义。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询问他人等方式,拓展相关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培养学生勇于改革、坚持正义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点1. 课文朗读与理解。
2.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3. 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背景及相关文化知识。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古文词语解释。
2. 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意义。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商鞅南门立木》。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历史资料。
4. 投影仪或白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有关商鞅变法的知识。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词做好标记。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答生字词问题。
(2)学生分享查阅到的相关历史资料,共同了解商鞅南门立木的真相。
4.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古文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详细讲解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意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 练习巩固(1)学生朗读课文,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布置相关练习题,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6. 总结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对商鞅南门立木的认识。
7. 课后作业(1)学生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朗读课文,正确理解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背景及意义,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讨,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查阅资料和分享交流。
《商鞅南门立木》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商鞅南门立木》教案设计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五年级教学课时: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背景、经过和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访问等方式,了解历史人物和事件。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勇于改革的品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情节及意义。
难点:理解商鞅南门立木故事中所体现的诚信、改革精神。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图片导入:展示商鞅南门立木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提问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背景和意义。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默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2)学生分享学习生字词的心得。
3. 合作讨论(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探讨商鞅南门立木故事中所体现的诚信、改革精神。
(2)小组代表发言: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 课堂讲解(1)讲解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背景、经过和意义。
(2)分析故事中所体现的诚信、改革精神。
5. 巩固练习(2)课堂练习:进行小组竞赛,回答与商鞅南门立木相关的问题。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商鞅南门立木故事中所体现的诚信、改革精神。
五、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了历史人物和事件,培养了学生的诚信、改革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注重课后拓展,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作业评估:检查课后作业的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评估:评价学生在合作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和团队协作。
《商鞅南门立木》教案设计
《商鞅南门立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商鞅南门立木》。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了解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商鞅南门立木的场景。
(3)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价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2)教育学生诚实守信,勇于担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商鞅南门立木》的正确朗读和背诵。
2. 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3. 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1. 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价值。
2. 对课文中所体现的诚信、担当等价值观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背景。
(2)学生齐读课文《商鞅南门立木》。
2. 学习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解析课文,理解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商鞅南门立木的场景。
3. 讨论与探究:(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价值。
(2)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谈谈对诚实守信、勇于担当等价值观的理解和体会。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意义和所体现的价值观。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课文《商鞅南门立木》。
2. 结合课文,写一篇关于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价值的心得体会。
3. 调查身边的朋友和家人对诚实守信、勇于担当等价值观的认知和践行情况,谈谈自己的看法。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课文背诵评估:检查学生是否能够熟练背诵课文《商鞅南门立木》。
六年级下册语文商鞅南门立木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商鞅南门立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背景、情节和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了解历史人物和事件。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2)培养学生勇于改革、坚持正义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三、教学难点1. 商鞅南门立木故事背后的深层意义。
2. 培养学生勇于改革、坚持正义的精神品质。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定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兴趣。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商鞅南门立木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学会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探讨商鞅南门立木的意义。
4. 课堂讲解:讲解生字词,分析课文内容,阐述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背后的深层意义。
5. 情景模拟:设定情景,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6.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商鞅南门立木的精神品质。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情景模拟评估:评估学生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观察学生的角色扮演是否到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是否深入。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商鞅南门立木》课文。
2. 生字词卡片:制作生字词卡片,帮助学生学习和巩固生字词。
3. 历史资料:关于商鞅南门立木的相关历史资料。
《商鞅南门立木》教案设计
《商鞅南门立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商鞅南门立木》。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情节。
(3)了解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背景及相关的历史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互相交流等方法,拓展相关的历史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坚定信念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商鞅南门立木》。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情节。
2. 教学难点:(1)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背景及相关的历史知识。
(2)如何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坚定信念的精神品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背景。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商鞅南门立木》。
(2)学生通过课文,了解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情节。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4. 拓展延伸:(1)教师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背景及相关的历史知识。
(2)学生进行课堂展示,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5. 情感升华:(1)教师引导学生从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中汲取勇敢面对困难、坚定信念的精神力量。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四、课后作业:2. 请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深入了解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背景及相关的历史知识,下节课进行分享。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进行总结反思,查看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针对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商鞅南门立木》的正确性和流利程度。
六年级下册语文商鞅南门立木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互相讨论等方法,对课文进行深入分析。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课文内容的掌握与理解。
(2)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难点:(1)对商鞅南门立木历史背景和意义的理解。
(2)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色。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背景。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商鞅南门立木的详细经过。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色。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练习:(1)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学习成果。
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音乐、故事等手段,创造情境,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文学习。
2. 互动式教学: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提问、回答问题,提高课堂参与度。
3. 案例分析:选取与商鞅南门立木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 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色,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进行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商鞅南门立木》教学设计3篇
《商鞅南门立木》教学设计3篇《商鞅南门立木》教学设计1【三维目标】1、学问与技能目标(1)学习并驾驭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词语。
(2)指导学生依据课后第3题的提示,体会句子的意思,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3)相识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重要,在生活中要做到言而有信。
(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1)熟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把握文章大意。
(2)文道结合,联系实际,使学生受到诚信教化。
(3)抓住商鞅的言行,体会其胆识与魄力。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1)懂得要言而有信。
(2)体会商鞅的胆识与魄力。
【重难点】1、重点: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使学生受到诚信教化。
2、难点:通过文章对人物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
【授课时数】2课时【课前预习】学生在课前搜集商鞅的个人资料。
【教与学】一、诱导定向1、板书课题;2、指名学生汇报自己收集的商鞅个人资料(对不正确的部分学生和老师要随后订正。
)3、引导喜学生依据题目质疑,学生和老师选择最有价值的问题作为学习目标。
二、整体感知指导自学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2、默读课文,自学生词:划诞生字新词,利用查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2、再读课文,边读边想:(1)商鞅为什么要南门立木?(2)商鞅是怎么做的?(3)商鞅南门立木有什么影响和作用?(4)自己对商鞅南门立木有什么感想?3、存疑:登记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三、成果沟通1、生字生词:老师依据学生自学状况,对重点生字的书写和重点词语的理解加以关注。
2、课文朗读:分段指名朗读课文,刚好指导,做到正确、流畅地朗读。
3、沟通问题答案,整体感知四、深化领悟探究归纳(一)究立木之因,感信用珍贵1、默读其次、三小节,思索:商鞅为什么要“立木”?实行变法的困难在哪里?指导学生理解关键词“重重困难”、“苦思冥想”和“最终”等词语。
2、相机补充背景资料,帮助相识秦国变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板书:自古驱民在信诚(二)识方法之巧,晓取信之难1、出师不利(1)起先人们对商鞅南门立木的做法持什么看法?深层次的缘由是什么?老师为学生供应当时黄金的购买力资料,引导学生相识赏金与扛木头的不成比例(也为学生相识商鞅的品质埋下伏笔)。
商鞅南门立木课程设计
商鞅南门立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及其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性。
2. 学生能掌握“南门立木”故事中商鞅的行为动机、过程和结果。
3. 学生能通过比较分析,了解商鞅变法对秦国社会、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历史事件,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交流与合作能力,能在讨论中表达自己对商鞅变法的理解和看法。
3. 学生能够结合所学知识,编写简短的历史剧,以情景再现的形式展现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培养勇于改革、坚持不懈的精神。
2. 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认识到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3. 学生在学习中培养对国家历史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历史学科,通过故事性的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学习并理解中国古代的变法运动。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年级,他们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知和理解能力,但需要进一步培养深入分析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历史事件的内涵和影响。
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认知结构,达到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提升。
二、教学内容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资料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秦国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对商鞅变法的兴趣。
2. 讲解商鞅变法的背景和动机:详细讲解战国时期秦国的社会状况,以及商鞅变法的起因和目的。
- 教材章节: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0课《战国争雄》。
3. 讲解南门立木的故事:分析商鞅为何要在南门立木,以及这一行为背后的意义。
- 教材章节:同上。
4. 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影响:详细讲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以及这些措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深远影响。
- 教材章节:同上。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商鞅变法对中国历史的贡献,引导学生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
六年级下册语文商鞅南门立木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商鞅南门立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3)了解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背景、情节和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互相讨论等方法,了解历史人物和事件。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引导学生学习商鞅南门立木的精神品质,如诚信、坚定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3)了解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背景、情节和意义。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商鞅南门立木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
(2)简要介绍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子。
(2)详细讲解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情节和意义。
4. 互动环节:(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商鞅南门立木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
(2)分享讨论成果: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
5. 小结课堂:(2)强调商鞅南门立木的精神品质,如诚信、坚定等。
五、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3.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商鞅的其他事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商鞅南门立木教案
商鞅南门立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和背景,了解商鞅变法的重要性和影响。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叙述故事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和批判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尊重和仰慕之情,激发学生对古代历史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背景和内容,理解商鞅变法的原因和目的。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教师课件、PPT、历史教科书、多媒体设备。
2.材料准备: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相关材料。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0分钟)1.观看相关视频或展示商鞅南门立木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你们知道商鞅是谁吗?他在古代历史上有什么重要的贡献吗?”步骤二:知识讲解(15分钟)1.介绍商鞅的背景和时代背景:商鞅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家,他致力于推动秦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为秦国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2.详细讲解商鞅变法的内容:商鞅了秦国的土地制度、军事制度、刑法制度等,将秦国从一个封建社会转变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步骤三: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30分钟)1.分组让学生自主阅读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材料,然后准备一个小故事梗概。
2.小组讨论并汇报各小组的故事梗概,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和背后的含义。
步骤四:分析和讨论(25分钟)1.引导学生分析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中的一些关键因素:商鞅的变法意图、南门立木对他的影响和敌对势力的反对。
2.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一些问题:商鞅为什么要立木?南门立木对商鞅的有什么影响?商鞅如何应对敌对势力的反对?步骤五:总结归纳(10分钟)1.教师总结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的重要性和意义。
2.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商鞅的对秦国和中国古代历史的影响有哪些?五、巩固和拓展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作文,谈谈商鞅在秦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并注明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鞅南门立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认识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重要,初步建立法制观念。
2、根据提示,体会句子的意思,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读懂课文,了解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故事和意义。
三、教学难点:认识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重要。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归纳主要内容
先在黑板上从上到下写上:齐、楚、燕、韩、赵、魏、秦,导入:“同学们,在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中,大家从排序可以看到当时秦国的势力怎么样呀?”生:“很弱。
”我接着说:“是呀,但秦国却最终吞并了其他六国,统一中国,这和我们今天上的《商鞅南门立木》一课有很大关系,请同学们打开书,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商鞅南门立木》。
那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给老师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默读课文,你对哪些问题感兴趣?议一议,说一说。
生:
1、商鞅“言”的内容是什么?
2、他是怎样“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
3、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不直接推行新法?
4、他这样做产生什么影响与作用?
5、商鞅南门立木的作用是什么?
(三)请同学们再次深入地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批注,然后小组解决这些问题?
(抓住“言而有信,说到做到”这条线索,理清故事脉络。
)
学生自由默读课文,圈点批画,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文本,相机处理阅读中的问题,使学生真正读懂课文。
)
(四)学生交流。
1、教师相机指导评价。
(使学生更深地感受、理解商鞅言而有信、说道做到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形象。
)
2、师:小伙子“喜笑颜开”的原因是什么?只是为这50两黄金吗?(学生讨论)
3、总结学习方法:通过人物神态、语言、心理活动、动作描写中的重点词语来体会商鞅“言而有信,说到做到”。
(五)、总结课文,升华感悟。
1、归纳“南门立木,言而有信”的故事。
培养学生归纳课文重要内容的能力,并回顾课文主要内容,整体感知文本。
突出教学重点,强调在“对话”中生成问题。
2、谈谈对商鞅这一人物的认识。
(1)、从故事中体会商鞅什么样的人?
(2)、联系上下文,说说商鞅什么样的人。
(六)、拓展延伸,体会诚信美德
1、师总结拓展谈话:商鞅作为一名政治家、改革家,有着过人的胆识与魄力,南门立木之举,有着非凡的意义,它不但为朝廷树立了一个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形象,取得了老百姓对朝廷的信任,而且为新法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南门立木”的故事被后人传为言而有信的佳话。
诚信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被后人传承、发扬广大。
2、请大家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做到“言而有信、说到做到”。
(学生自由交流。
)
(七)、作业设计
1、读一读有关诚信的名言。
2、谈谈对“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理解,并将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板书设计:
商鞅南门立木
言而有信说到做到赏罚分明严格执法
《商鞅南门立木》教学设计
惠北小学
马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