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人口城镇化是农

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集聚以及由此引起的产业——就业结构非农化重组的一系列制度变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业人口比重下降,工业、服务业人口比重上升,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聚,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发展,生活方式向多元化、社会化发展。城镇化水平通常用城镇人口(又称市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一、甘肃省城镇化进程中采取的措施及其成效

(一)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

2007年,甘肃省城镇化率达到31.59%,与2005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了47.93万人,比重提高了1.57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79个百分点(“十一五”前两年年均提高0.96个百分点,要完成“十一五”规划“2010年达到35%”的指标,2008-2010年必须年均提高1.1个百分点以上)。城市数量较多,2007年甘肃省地级城市12个,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总数排名中与湖北、黑龙江并列第10,在西部排名第3。2007年12个地级市中(不包括县)城镇人口比重最高的嘉峪关市,高达88.81%,兰州市、金昌市和白银市,分别达到88.75%、76.67%和63.60%,增幅最快的兰州市、陇南市、平凉市和张掖市,比2005年分别提高4.35、2.64、1.91和1.02个百分点(见图1)。甘肃全省整体上进入城镇化率30~60%的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率在30%以下,为工业化前的准备期;在30~60%之间,为工业化的实现和经济增长期;在80%以上,为工业化后的稳定增长期),即到了城镇化发展的青春期。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其社会经济效应也在显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图1 2005-2007年甘肃地级城市城镇化率变化图

1.城镇化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其中中心城市起主要作用

据统计,2007年占全省土地面积80.94%、占全省人口30.3%的12个地级城市完成了甘肃省国内生产总值的58.6%、工业增加值的46.9%、固定资产投资的54.7%、房地产投资的89.9%、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66.9%,地方财政收入占到了全省地方财政总收入的60%以上。

2.城镇产业发展不断壮大,城镇聚集能力提高,城市化进程逐渐依靠二、三产业拉动

随着城镇产业发展的不断壮大,城镇经济综合实力增强,产业聚集程度提高,聚集效应显现,要素集聚和辐射带动功能明显提高。城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12个主要城市市区三次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7.4︰50.5︰42.1演变为2007年的7.0︰53.6︰39.5。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呈逐年扩大之势,同时其就业比重也不断优化,二、三产业发展成为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支撑点之一。换句话说,城市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3.城镇体系逐步完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随着撤乡并镇和乡转镇力度的加大,全省城镇体系逐步完善。2007年全省地级城市12个,占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总数的4.2%,在西部排第3位。特大城市(人口100万以上)1个,大城市(人口100-50万)1个,中等城市(人口20 -50万)2个,小城市8个,其中人口10—20万的7个,人口10万以下的1个;同时,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建制镇65个(县城),其他建制镇462个。形成了以兰州、白银为核心,以陇海兰新线甘肃段沿线的敦煌、嘉峪关、酒泉、张掖、金昌、武威、天

水和陇东的平凉、庆阳以及南部地区的临夏、合作等中小城市为节点,以县城为基础的城镇体系(见表2)。

表2 2007年甘肃省城市规模(市区非农人口)

数量(个) 城市(万人)

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兰州(184.62)

50—100万人口的城市天水(51.84)

20—50万人口的城市白银(30.91)、武威(21.64)

10—20万人口的城市张掖(18.84)、金昌(16.40) 、嘉峪关(16.11)、平凉(1

酒泉(13.29)、陇南(12.03) 、庆阳(10.12) 1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定西(8.67)

资料来源:根据《2008甘肃年鉴》整理。

4.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进一步改善

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居民得到了更多的实惠。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012.34元,比2005年增加1925.52元,增长23.8%。居民收入的增加,促进了消费结构升级。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5.86%,比2005年降低0.17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增加1346.58元,增长20.6%;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家用电脑33.14台,比2005年增加10.15台。全省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27.04平方米,比2005年增加2.88平方米。

5.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功能日趋完善,城市环境进一步改善

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承载能力提高,城镇路、水、电等基础设施条件逐步改善(见表3)。2007年和2005年相比,城镇建成区面积增加24.8公顷,城市绿地面积增加986公顷,城市人均拥有道路面积增加0.18平方米,城市道路照明灯增加6千盏,公共交通运营数增加263辆,出租汽车增加3214辆,城市人口用水普及率提高6.39%,集中供热面积增加1039万平方米,清扫保洁面积增加547万平方米,生活垃圾处理量增加14万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22%,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不断改善。

技术设施快速发展,现代通讯日益普及。2007年,城市移动电话用户达435.6万户,比2005年增长83.3%;本地电话用户数为290.21万户,比2005年增长5%;国际互联网用户为54.6万户,比2005年增长46.8%。

表3:甘肃省“十五”末到“十一五”前两年城镇基础设施发展情况和城市环境改善对比表

设施年份城镇建成区面积

城市绿地面积

城市人均拥有

平方米)

城市道路照

盏)

公共交通运营

出租汽车(辆

城市人口用水

)

集中供热面积

清扫保洁面积

生活垃圾处理

城市生活垃圾

理率(%)

2005 469.45 10863 .71 123 3044 15723 5.94 6186 3298 213 73.4

2007 494.25 11849 .89 129 3307 18937 2.33 7225 3845 227 95.4

6.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全省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覆盖面稳定提高。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保发放率都达到100%,实现了当期无新的拖欠;疾病防控能力增强,实现了省市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网络覆盖。科技事业稳步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较快。城市市区每万人拥有科技人员、普通高校在校学生、科学教育事业经费支出占地方财政预算内支出比重、城市公共文化机构数、公共图书馆藏书量、每万人拥有医生数显著提高。

(二)小城镇改革试点工作成效显著

小城镇处于连接城乡的枢纽,是农民进城的第一步,是打通城乡的最重要一步,也是实施城镇化战略的基础。近两年甘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国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为契机,逐步把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纳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中,使小城镇试点工作有了明显进展。

1. 协调多方面力量,加大对试点的扶持力度,为小城镇发展改革创造条件。指导、督促国家和省级试点镇完成了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试点方案,研究制定、完善有关小城镇试点政策,探索全省小城镇健康发展的新路子。

2.加强发展和改革的结合,重点在行政管理体制、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户籍管理体制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方面有所突破。落实农民务工“无门槛”制度,积极探索建立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各试点镇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0%以上,并对城乡困难人群作了低保救助。坚持“宜征则征、宜租则租、平等协商、自愿有偿”的土地流转原则,采取群众自愿用承包地入股、整理废弃地的方式解决工业用地,有力地推进了工业集聚区的建设。

3.落实了试点镇镇级财政倾斜,赋予试点镇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试点镇党委书记、镇长享受副县级待遇等政策。

4.调整农业结构,发挥地域和特色资源优势,培育发展主导产业及特色产业,壮大了小城镇经济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