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导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证》还比较注意《史记》在艺术表现方面的 一些特点。 《项羽本纪》云:“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 梁与籍惧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考证》说:“陈胜曰:‘……壮士不死即已, 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汉高曰: ‘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项羽曰:‘彼可取 而代也!’三样词气,三样笔法,史公极力描 写。”
再次,从版本方面看,《考证》参校了一些本子。 他的失误在于往往不作校记,而径直改变或补正 原文。后来日本另一位学者水泽利忠撰写了《史 记会注考证校补》一书,目的之一就是纠正他的 偏失 。
韩兆琦
男,1933年出生,天津市静海人。
195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随后入复旦 大学师从蒋天枢先生专治前四史,为史学大师陈 寅恪先生再传弟子。
三家注
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序》:《史记》比于班书, “微为古质,故汉晋名贤未知见重”,直到晋末, 徐广“始考异同,作《音义》十三卷”。 刘宋裴骃增演徐氏,采经传百家并先儒之说,删 其游辞,取其要实,别作《史记集解》一书。

唐代学者司马贞颇事钻研,“探求异闻,采摭典 故,解其所未解,申其所未申者,释文演注,又 重为述赞,凡三十卷,号曰《史记索隐》”。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唐代学者张守节,“涉学三十余年,六籍九流、 地里苍雅锐心观采,评史汉,诠众训释,而作正 义,。。。兼音解注,引致旁通,凡成十三卷, 名曰《史记正义》”。

裴氏《集解》是较早校注《史记》的重要著作,
小司马的《索隐》长于辩驳, 张氏的《正义》则长于地理
三家注,原本各自单行,至北宋开始合刻
1962年复旦大学研究生毕业。其后长期担任北京 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被誉为“中国《史记》研究大家”。曾先后出版 《史记通论》、《史记题评》、《史记选注集 说》、《史记选注汇评》、《史记评议赏析》、 《史记博议》、《中国传记艺术》、《中国传记 文学史》、《汉代散文史》、《史记题评》等二 十余部专著。
在掌握了足够证据的情况下,泷川氏会毫不犹豫 地张扬自己信从的观点,批评前人的谬误,使得 《考证》具有强烈的批评精神。具体说来,这主 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考证》比较注意驳正三家注立足后代观 念做出的解释。 其二,“据后以议前”固不科学,泥古不化同样 并不可取,《考证》对有关成果在这一方面的弊 端也做出了批评。
泷川资言的《考证》及其基本价值和特点
泷川资言(1865—1946),名资言,号君山,通称龟 太郎,日本岛根县松江人。小时就内村鲈香的私 塾学习汉文。
《史记会注考证》一书的撰著开始于1913年, 1932年完成,1934年由东方文化学院东京研究 所出版。
泷川氏的《考证》是迄今为止资料最丰富的《史 记》注本,是研究《史记》以及中国古代非常重 要的参考书。
《考证》则以金陵书局本为底本,收录了三家注 以来中日有关典籍一百二十多种(其中日本学者 的著作有二十几种,国人著作有一百零几种)
《考证》发扬了三家注原有的不少优点。它特别 重视地理的解释,对书中每一地名都尽量注出当 时的今名或今时方位。
比如《五帝本纪》:“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 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考证》云:“涿鹿,今 直隶宣化保安州南。
《史记笺证》,是韩教授受著名史学家白寿彝先 生嘱托,穷十余年之功完成的《史记》研究巨著。 全书500余万字,是《史记》原文的10倍多 。江 西人民出版社。
王叔岷《史记校证》
王叔岷(1914-2008) ,号慕庐,四川简阳人。 1935年,就读于四川大学中文系,1941年考入北 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师从傅斯年、汤用彤先生 先后任教于新加坡大学、台湾大学、马来西亚大 学、新加坡南洋大学等校。 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诸子、校雠学,其集大成之 作乃《庄子校诠》,有人称王叔岷先生乃是二十 世纪在庄子字意训诂方面弄最权威的学者。
《史记》
司马迁,西汉人,字子长,夏阳龙门(今陕西韩 城)人。 司马谈,太史令
李陵之祸 《史记》外,传世作品还有《悲士不遇赋》(片 段)以及《报任安书》、《太史公自序》 。
该书共有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分 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和传记 文学著作 鲁迅先生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其三,泥古自然是一种过失,但不知古则是一种 更常见的过失,《考证》对此有大量的驳正。 其四,泷川氏严厉批评了《正义》等著作的虚诞 倾向。
首先是不少材料,比如黄震、鲍彪、吴师道、张 鹏一、雷学淇等学者的说法、金石文字以及一些 近人著论(包括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 考》等重要成果),《考证》未曾罗致,颇有遗 珠之憾。
跟三家注比较,它更加重视文献材料的来源,凡 能注明出处的都尽量注明了出处。比如,在《五 帝本纪》“成而聪明”之下,《考证》云:“以上采 《五帝德》”
《考证》扬弃了三家注以及其他部分相关著作的 不足和毛病。富于批评精神并善于考辨,是它非 常重要的一个特点。
在缺乏足够证据支持的情况下,泷川氏非常审慎, 宁可简单地持守文本字面意思,也不愿妄加解释。 《考证》搜集了《史记正义》的大量佚文。
其次,泷川氏选择材料有时偏守一说,而未能得 其实际。 比如《太史公自序》云:“孔子知言之不用、道 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 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 矣。” 《考证》曰:“《汉书》无‘天子退’三字。李 笠曰:三字衍。孔子作《春秋》所以扶君抑臣, 明上下之分,故曰达王事,贬天子非其义矣。” 泷川氏主张根据《汉书》去“天子退”三字,而 且认为“贬天子”不是《春秋》之义,显然失之 轻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