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电复律的护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若病人血流动力学情况不稳定: ——不稳定的证据:快速心率是症状和体征
的原因,一般心率超过150次/分。
——不要过份强调心律失常的诊断,应立即
准备电转复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除颤器用途
• 复律 • 除颤 • 起搏 • 监护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电复律的基本原理
室颤的维持必须要有相当数量的心肌参与,
将电极均匀涂抹导电膏或包盐水纱布 部位为心尖处(左锁骨·中线第四肋间),心底部(右第二肋间胸骨旁) 充电后放电,操作者需按紧电极板与病人皮肤接触,待其余人离开床位后放电,
放电后观察心电示波,持续心电监护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影响除颤效果的因素
➢除颤时间 ➢电极位置 ➢电能及胸阻抗 ➢除颤波型
非同步直流电复律
体外
消化系统
非同步
体内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非同步电复律 适应症
• 适用于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恶性心律失常的 急诊处理程序和原则
• 病人的评价: ——病人血流动力学是否稳定,有无严重的
症状和体征,这些症状和体征是否由心律失常 所致
电复律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电复律的定义
电复律 是将电流释放到心脏,使一定的
心肌纤维除极,从而打断折返环路,使房 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终止,以恢复为窦性心 律的方法。
除颤器分类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按电流:直流除颤器;交流除颤器 • 按放电方式:单向波形;双向波形 • 按类型选择: 同步电复律; 非同步电复律 • 按放置位置:体外除颤器;体内除颤器
谢完全停止 • 6分钟——脑神经元发生不可逆的
病理改变大脑 • 小脑-----10-15分钟 • 延髓-----20-25分钟 • 心肌和肾小管细胞----30分钟 • 肝细胞-----1-2小时 • 肺组织-----大于2小时
胸泵学说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当通过经胸壁或直接向心脏释放直流电,即 能除极一定数量的心肌,减少可兴奋心肌数 量。当减少至低于维持室颤所须的临界心肌 数量时,便除颤成功,使窦房结有机会主导 节律点重新控制心脏
操作流程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接电源、地线和肢体导连线(上 右红 左黄,下 黑 绿) 将开关指向交流或者电池(若使用电池则必须电池指示灯显示电压正常) 按体外除颤和 非同步( 同步)键,充电(第一次200J,以后可为300、360J)
心泵学说
治疗原则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心肺复苏 • 直流电复律和除颤
心肺复苏
呼救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体位
开气道
胸外 按压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直流电复律和除颤
发展史
• 1933年 电除颤首次用于狗心除颤。
• 1947年美国Claud Beek首次报道电击除颤 成功
• 1956年 胸外电除颤首次用于临床
• 1962年 发明同步电复律,是心律失常
•
治疗史上的重大突破
• 1980年 植入型自动复律除颤器(ICD)使用
• 20世纪90年代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用于
•
临床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遵循早期除颤原则
• 1. 心脏骤停早期心律最多是 VF
• 2. VF最有效治疗是电除颤 • 3. 除颤成功率随时间延长迅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心电图成份的组成及各波段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致命性心律失常
严重的有 致死可能 性的心律 失常称为 致命性心 律失常。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室性心动过速
➢QRS波群宽大畸形 ➢频率100-250次/分
心室扑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临床死亡向生物学死 亡发展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各脏器对无氧缺血的耐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受能力
• 脑循环中断: • 10秒—— 脑氧储备耗尽 • 20-30秒—— 脑电活动消失 • 4分钟 ——脑内葡萄糖耗尽,糖无
氧代谢停止 • 5分钟——脑内ATP枯竭,能量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心脏骤停
未预料的停搏
刚刚的停搏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突然发生心跳骤停 或者心室颤动
怎么办
死亡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临床死亡
• 标志——呼吸心搏停 止
• 特点——可逆
• 生物学死亡
• 标志——脑死亡 • 特点——不可逆
• P波消失,代之以“F”波,“F” 波在II、III、avF导联清晰, 频率在250-350 bpm,AV传
导比例不定,常合并有不同程 度的房室阻滞。
心房颤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P波消失,代之以“f”波, “f ”波在V1和II导较易识别, “f ”波频率在350650bpm ,RR 绝对不等
速下降
第1分钟成功率பைடு நூலகம்达90%, 每延迟1分钟
下降7~10%
• 4. 基础CPR并不能转复 VF为正常心律
及早原则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什么是心律失 常?
• 由于心脏冲动的 频率、节律、起 搏部位、传导速 度与激动次序的 异常而使心脏活 动的规律发生紊 乱。
—ICD
同步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种类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同步电复律 适应症
• 新发生的房扑或房颤
• 室上性心动过速 • 室性心动过速
• 同步除颤,于心电图R波降支上发放电流,使折
返环同时除极,折返消失,由自律性最高起搏点控制心 律,通常是窦房结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当心室率 150250bpm, QRS与ST-T 无从分辨, 但尚有一定 的波形时称 心室扑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心室颤动
• 频率达到250-500bpm, 波形及振幅均不规则,呈 混乱的波动时称为心室颤 动(根据波形振幅的大小 可分为粗颤和细颤)
心房扑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的原因,一般心率超过150次/分。
——不要过份强调心律失常的诊断,应立即
准备电转复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除颤器用途
• 复律 • 除颤 • 起搏 • 监护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电复律的基本原理
室颤的维持必须要有相当数量的心肌参与,
将电极均匀涂抹导电膏或包盐水纱布 部位为心尖处(左锁骨·中线第四肋间),心底部(右第二肋间胸骨旁) 充电后放电,操作者需按紧电极板与病人皮肤接触,待其余人离开床位后放电,
放电后观察心电示波,持续心电监护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影响除颤效果的因素
➢除颤时间 ➢电极位置 ➢电能及胸阻抗 ➢除颤波型
非同步直流电复律
体外
消化系统
非同步
体内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非同步电复律 适应症
• 适用于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恶性心律失常的 急诊处理程序和原则
• 病人的评价: ——病人血流动力学是否稳定,有无严重的
症状和体征,这些症状和体征是否由心律失常 所致
电复律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电复律的定义
电复律 是将电流释放到心脏,使一定的
心肌纤维除极,从而打断折返环路,使房 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终止,以恢复为窦性心 律的方法。
除颤器分类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按电流:直流除颤器;交流除颤器 • 按放电方式:单向波形;双向波形 • 按类型选择: 同步电复律; 非同步电复律 • 按放置位置:体外除颤器;体内除颤器
谢完全停止 • 6分钟——脑神经元发生不可逆的
病理改变大脑 • 小脑-----10-15分钟 • 延髓-----20-25分钟 • 心肌和肾小管细胞----30分钟 • 肝细胞-----1-2小时 • 肺组织-----大于2小时
胸泵学说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当通过经胸壁或直接向心脏释放直流电,即 能除极一定数量的心肌,减少可兴奋心肌数 量。当减少至低于维持室颤所须的临界心肌 数量时,便除颤成功,使窦房结有机会主导 节律点重新控制心脏
操作流程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接电源、地线和肢体导连线(上 右红 左黄,下 黑 绿) 将开关指向交流或者电池(若使用电池则必须电池指示灯显示电压正常) 按体外除颤和 非同步( 同步)键,充电(第一次200J,以后可为300、360J)
心泵学说
治疗原则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心肺复苏 • 直流电复律和除颤
心肺复苏
呼救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体位
开气道
胸外 按压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直流电复律和除颤
发展史
• 1933年 电除颤首次用于狗心除颤。
• 1947年美国Claud Beek首次报道电击除颤 成功
• 1956年 胸外电除颤首次用于临床
• 1962年 发明同步电复律,是心律失常
•
治疗史上的重大突破
• 1980年 植入型自动复律除颤器(ICD)使用
• 20世纪90年代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用于
•
临床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遵循早期除颤原则
• 1. 心脏骤停早期心律最多是 VF
• 2. VF最有效治疗是电除颤 • 3. 除颤成功率随时间延长迅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心电图成份的组成及各波段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致命性心律失常
严重的有 致死可能 性的心律 失常称为 致命性心 律失常。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室性心动过速
➢QRS波群宽大畸形 ➢频率100-250次/分
心室扑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临床死亡向生物学死 亡发展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各脏器对无氧缺血的耐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受能力
• 脑循环中断: • 10秒—— 脑氧储备耗尽 • 20-30秒—— 脑电活动消失 • 4分钟 ——脑内葡萄糖耗尽,糖无
氧代谢停止 • 5分钟——脑内ATP枯竭,能量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心脏骤停
未预料的停搏
刚刚的停搏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突然发生心跳骤停 或者心室颤动
怎么办
死亡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临床死亡
• 标志——呼吸心搏停 止
• 特点——可逆
• 生物学死亡
• 标志——脑死亡 • 特点——不可逆
• P波消失,代之以“F”波,“F” 波在II、III、avF导联清晰, 频率在250-350 bpm,AV传
导比例不定,常合并有不同程 度的房室阻滞。
心房颤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P波消失,代之以“f”波, “f ”波在V1和II导较易识别, “f ”波频率在350650bpm ,RR 绝对不等
速下降
第1分钟成功率பைடு நூலகம்达90%, 每延迟1分钟
下降7~10%
• 4. 基础CPR并不能转复 VF为正常心律
及早原则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什么是心律失 常?
• 由于心脏冲动的 频率、节律、起 搏部位、传导速 度与激动次序的 异常而使心脏活 动的规律发生紊 乱。
—ICD
同步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种类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同步电复律 适应症
• 新发生的房扑或房颤
• 室上性心动过速 • 室性心动过速
• 同步除颤,于心电图R波降支上发放电流,使折
返环同时除极,折返消失,由自律性最高起搏点控制心 律,通常是窦房结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当心室率 150250bpm, QRS与ST-T 无从分辨, 但尚有一定 的波形时称 心室扑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心室颤动
• 频率达到250-500bpm, 波形及振幅均不规则,呈 混乱的波动时称为心室颤 动(根据波形振幅的大小 可分为粗颤和细颤)
心房扑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