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研究进展及防治措施
手足口病课件ppt
实验室检查可能包括血常规检 查和病毒分离,以确定病原体 的具体类型。
需要与水痘、疱疹性咽峡炎等 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02
手足口病的治疗
抗病毒治疗
早期抗病毒治疗
对于确诊为手足口病的患儿,早 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 干扰素等,可以抑制病毒复制,
减轻病情。
疗程和剂量
抗病毒治疗的疗程通常为5-7天, 剂量需根据患儿的体重和病情进行 调整。
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健康教育
开展广泛的健康教育活动,普 及手足口病预防知识,提高公 众的防病意识和能力。
医疗救治
加强医疗机构建设,提高医护 人员的诊断和治疗水平,确保 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疫苗接种
推广手足口病疫苗接种,为易 感人群提供免疫保护,降低感
染和发病风险。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完善法律法规
01
病毒变异与传播途径
研究手足口病病毒的变异情况以及传播途径,有助于预防和控制疾病 的传播。
THANKS
感谢观看
制定和完善手足口病防控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级政府和部门
的职责和义务。
加强国际合作
02
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分享经验和信息,共同应对全球手
足口病疫情挑战。
科研创新
03
加强手足口病防控科研创新,研究更有效的防控策略和技术手
段,提高防控效果和水平。
06
手足口病研究进展
新药研发
针对手足口病病毒的新药
目前,针对手足口病病毒的新药研发正在进行中,包括病毒抑制剂、病毒中和 抗体等。这些新药可以更有效地治疗手足口病,减少病毒耐药性的产生。
饮食调理
患儿饮食应以清淡、易消 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 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 物。
浅谈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
浅谈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主要由柯萨奇病毒引起。
该病病毒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如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尤其是在夏秋季节流行,对于0-5岁幼儿来说,容易感染。
对于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我在本文中进行详细阐述。
一、治疗方案1. 病情轻微时的治疗: 病情轻微时,主要是进行辅助治疗,如保持患者室内空气流通,杜绝对空气中的病毒的传播,适当使用温水、温凉开水或糖水来口服,防止患者发生脱水。
同时要避免患者感冒,减轻症状。
大部分的患者都能在一周内自愈。
2. 病情严重时的治疗: 当病情较为严重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和中成药。
抗病毒药物一般为瑞德西韦、阿昔洛韦、洛匹那韦等。
中成药多以清热解毒、润燥止痛为主,如银翘解毒片,连花清瘟、麻黄扁豆汤等。
3. 对于皮疹严重的患者,可进行局部护理,如擦上消炎药点霜和使用去痒药水,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同时要做好休息,增强体内免疫力,加强营养。
二、预防措施1. 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多喝白开水或蜜水,避免输入过多的垃圾食品,增加日常适当的锻炼,如散步、慢跑等,改善孩子体质,增强免疫能力。
2. 食品烹饪卫生,家长应严格遵守食品烹饪卫生规范,并严格检查购买食品的卫生标准和检疫证明,避免家庭内食品交叉污染。
3. 保持室内环境清新,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
要注意定期清洁家具、织物和家庭用品。
4. 洗手频繁,避免与其他感染小儿接触,增强个人卫生意识。
儿童应常洗手,重点是在饭前、便后、接触地面物品后,应及时清洗手部,避免病毒通过手部传播。
5. 定期检查儿童身体状况,及时就医。
一旦发现孩子有不适的感觉,如发烧、咳嗽、呕吐、口疮等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医,进行专科治疗。
综上所述,对于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家长应及时进行预防,并注重儿童个人卫生,并应根据宝宝具体情况进行科学的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多次宣传和推广相关的疾病预防措施,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并减少小儿手足口病的发生。
2024年手足口病防治方案
2024年手足口病防治方案____年手足口病防治方案引言: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一种常见传染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以免疫力较弱的儿童为主要感染人群,严重影响儿童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
近年来,我国手足口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给我国社会经济和公共卫生管理带来巨大压力。
为了有效控制和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和传播,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势在必行。
一、健全监测系统1.1 建立健全手足口病监测预警体系,包括定期收集、整理、分析和发布疫情报告,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1.2 完善疫情监测网络,包括扩大监测点覆盖范围、提高监测质量和效率,确保早期发现和报告疫情。
1.3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共享疫情数据和信息,实现跨部门、跨地区信息共享和联防联控。
二、加强疫苗接种2.1 针对手足口病的高风险人群,推动疫苗接种工作。
疫苗应在6个月至5岁的儿童中广泛推广,包括常规疫苗接种和紧急接种。
2.2 加大疫苗研发和生产力度,提高疫苗供应量和质量,确保疫苗接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3 加强疫苗接种宣传和教育,提高家长和监护人的知识水平和接种意愿。
三、加强预防措施3.1 提高公众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宣传手足口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3.2 加强卫生教育,推广正确的个人卫生行为,如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遮掩口鼻等。
3.3 加强对托幼机构和学校的卫生管理要求,包括定期消毒、保持室内通风、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等。
3.4 提高托幼机构和学校的管理水平,加强教职工的培训和监督。
四、加强医疗救治4.1 加强对手足口病的治疗和护理的研究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4.2 加强对疑似病例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尽早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病情发展。
4.3 加强对重症和并发症病例的紧急救治,并加强对疑似病例的隔离和观察,防止疫情扩散。
五、加强病毒监测和研究5.1 建立完善的病毒监测和研究体系,包括病毒分离、序列分析和变异监测。
浅谈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和防控措施
培训讲座
组织专业医护人员开展知识讲座 和培训,提高大众对手足口病的
认知和防控意识。
个案报道
报道典型病例的治疗和康复过程 ,以及防控经验和教训,引导公
众科学防控手足口病。
04
手足口病防控的挑战 和展望
面临的挑战
01
手足口病病毒的变异
手足口病病毒具有较高的变异性,导致病毒株不断演变,给防控工作带
加快手足口病病毒疫苗的研发进程,通过 特异性疫苗的接种,提高人群免疫力,有 效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提高诊断和监测水平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的能力建设,提 高医务人员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同时, 加强监测力度,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需要 各国共同合作和交流,分享经验和研究成 果,共同应对挑战。
少数病例可出现脑炎、脑膜炎 、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 死亡。
手足口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 症状和流行病学史,实验室检 查可确诊。
02
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 调查
调查目的和方法
目的
了解手足口病的发病特点、流行 趋势和传播途径,为制定防控措 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和现场调查相 结合的方法,收集病例的基本信 息、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 等,并进行统计分析。
治疗措施
及时就医
一旦发现患有手足口病, 应立即就医,尽早得到诊 断和治疗。
遵医嘱
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和护理,按时服药,定期 复查,直至痊愈。
关注病情变化
密切关注病情的发展和变 化,如出现高热不退、神 志不清、呼吸困难等严重 症状,应及时就医。
健康教育措施
宣传教育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四篇)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____年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一、总体目标在____年,通过有效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降低手足口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手足口病防控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工作原则1. 科学防控:依据手足口病流行规律和特点,制定具体的防控措施和工作方案。
2. 综合施策:整合各方资源,开展全面、综合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3. 预防为主:加强对手足口病的预测、预警和预防,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疫情的发生和传播。
4. 突出重点:根据疫情形势和风险评估,重点做好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和重点机构的防控工作。
5. 创新方法:探索新的手足口病防控方法和技术,不断提高防控水平。
6. 强化合作:加强各级政府、卫生部门、学校、社区和居民的合作与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三、重点工作1. 加强监测和预警(1)建立健全的手足口病监测系统,及时收集、核实和报告手足口病疫情数据。
(2)加强对疫情发生和传播的预测和预警,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3)建立手足口病病毒监测网络,监测病毒的变异和流行变化。
(4)完善流行病学调查体系,及时掌握病情特点和传播途径。
2. 提高疫苗接种率(1)加强手足口病疫苗的研发和生产工作,提供充足的疫苗供应。
(2)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手足口病疫苗的认知和接种意愿。
(3)开展定期的疫苗接种活动,提高疫苗的接种率。
(4)加强疫苗安全监测和评估,确保疫苗的质量和安全性。
3. 强化卫生健康教育(1)加强手足口病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公众对手足口病的认知水平。
(2)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传授正确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防控知识。
(3)加强学校、幼儿园和社区的卫生宣传工作,提高师生和居民的卫生意识。
(4)推广使用洗手液、消毒液等卫生用品,提高卫生设施和设备的使用率。
4. 做好疫情的早期发现和报告(1)加强医疗机构对手足口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力,提高病例的早期发现率。
(2)建立健全的报告制度,及时报告疫情数据,确保信息畅通。
手足口病疫苗研发进展
手足口病疫苗研发进展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影响儿童。
针对手足口病的疫苗研发目前正在取得一定的进展。
目前疫苗研发进展
- 多家药企和研究机构正在进行手足口病疫苗的研发工作。
- 目前已有部分手足口病疫苗通过了临床试验的初步阶段,显示出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此外,还有一些手足口病疫苗候选疫苗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后续阶段,以进一步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
面临的挑战
- 研发手足口病疫苗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病毒的复杂性和变异性,以及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评估。
- 尽管有一些候选疫苗正在进行临床试验,但要将其推向市场仍需经历一系列审批和监管流程。
未来展望
- 随着疫苗研发的不断推进,相信会有更多的候选疫苗通过临床试验并获得批准。
- 未来,手足口病疫苗的研发工作可能会在预防手足口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对公共卫生做出重大贡献。
以上是目前手足口病疫苗研发进展的概况,但请注意疫苗的具体信息和进展可能会随时间变化,具体的最新动态请关注相关权威机构的公告和研究成果。
2024年手足口病概况与防控
型等,以及各种病原体的占比情况。
地域分布特点及变化趋势
01
02
03
疫情严重地区分布
列出2024年手足口病疫情 较为严重的地区,分析其 原因及与往年数据的对比 情况。
地域传播特点
分析手足口病在不同地域 之间的传播特点,包括传 播途径、传播速度等。
趋势预测
基于现有数据,对未来手 足口病的流行趋势进行预 测,为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
年龄、性别、职业等影响因素分析
年龄分布
分析手足口病患者的年龄 分布情况,重点关注5岁以 下儿童的发病情况。
性别差异
对比男性和女性手足口病 的发病率、死亡率等,分 析性别因素对疫情的影响 。
职业特点
分析手足口病患者中不同 职业人群的占比情况,探 讨职业因素与疫情的关系 。
重症和死亡病例报告
重症病例情况
家庭和个人自我防护知识普及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家庭和个人应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勤通风、勤晒衣被,保 持家庭环境卫生整洁。
避免接触传染源
尽量避免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 病儿童。
及时就医治疗
一旦发现儿童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并遵医嘱做 好居家隔离和消毒工作。
2024年手足口病概况 与防控
演讲人:
日期:
REPORTING
• 手足口病基本介绍 • 2024年手足口病疫情分析 • 防控策略与措施建议 • 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 科研进展与未来挑战
目录
PART 01
手足口病基本介绍
REPORTING
定义与病原学特点
定义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 位的疱疹和溃疡。
2024年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范文(2篇)
2024年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范文【____年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一、背景分析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在婴幼儿及青少年中发生。
该病以发热、口腔黏膜疱疹性损害及手足皮疹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时可引起脑脊髓炎等并发症,给儿童群体带来重大健康威胁。
近年来,我国手足口病疫情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夏秋季节,高发地区更是范围广泛。
因此,____年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标定位1.总体目标:减少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儿童群体的健康水平。
2.具体目标:(1)年内手足口病发病率控制在每10万人口不超过500人;(2)及时发现并有效隔离和治疗手足口病病例;(3)减少手足口病传播途径,阻断病毒传播链;(4)提高社会公众对手足口病防控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三、工作重点1.加强监测预警(1)建立手足口病病例报告制度,并加强儿童医疗机构的监测和报告工作;(2)完善手足口病病例登记和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收集整理病例信息;(3)加强与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提高疫情监测预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加强流行病学调查(1)对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深入调查,掌握病例的基本情况、传播途径、流行特征等信息;(2)开展对疫情高发地区的环境、食品、水源等采样检测,明确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特征;(3)追踪并调查手足口病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掌握疫情的传播途径和规律。
3.加强病例管理与治疗(1)健全儿童医疗机构手足口病管理制度,明确病例的隔离治疗措施;(2)提高专业医护人员的手足口病诊治水平,及时发现并确诊病例;(3)对手足口病的重症病例及时转诊和救治,以降低病死率。
四、主要措施1.加强预防宣传(1)组织开展手足口病防控宣传周活动,通过媒体、宣传单张等方式,向社会公众普及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知识;(2)加强幼儿园、学校、托幼机构等场所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儿童的个人卫生意识。
2.加强环境卫生管理(1)加强公共场所的清洁和消毒工作,特别是儿童频繁接触的场所,如幼儿园、学校等;(2)加强水源、食品、饮食服务环节的监管,确保质量安全。
手足口病的治疗预后及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的治疗预后及预防措施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是5岁(尤其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以夏季和早秋较常见。
一、临床表现:该病传染性强,可经呼吸道及接触传播,潜伏期多为3~6天,以发热、手、足、口腔疱疹为特征,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痛,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小疱疹,然后常变为溃疡,1-2天后可见皮肤斑丘疹,有些为疱疹,皮疹不痒,常见于手掌和足底,也可见于臀部、口周、上下肢皮肤处,病程多7~10天。
多数患者可自愈,少数病例可发生无菌性脑膜炎、脑脊髓炎、脑炎,严重者为脑干炎,出现肢体抖动、惊跳、四肢无力、走路不稳、瘫痪、惊厥等,更重者可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出血,出现心、肺、脑功能衰竭,易致残或发生死亡。
二、治疗及预后:轻者家中观察治疗,进食差、反复发热者要门诊输液治疗,若出现上述神经系统症状者应收入住院治疗,若出现呼吸困难、面色极差、肢体发凉、神志不清等可能需要紧急抢救,个别病儿病情进展太快,抢救可能失败。
该病以对症治疗为主,病情重者可能须要丙球、激素等抢救治疗,甚至要上呼吸机辅助呼吸。
绝大部分恢复好,个别可留下后遗症甚至死亡。
目前没有临床应用的成熟的疫苗,三、预防措施:注意个人卫生,如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等,要饮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发病高峰季节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若诊断手足口病应隔离至发病后2周以上。
五、预后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预后较差。
影响预后的因素可能包括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合并症等。
六、治疗1、对临床诊断和确诊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
2、对症治疗:吸氧、应用解热药、止咳祛痰药等。
3、抗病毒治疗。
七、如何预防人感染H7N9禽流感?市民预防禽流感,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遮掩口鼻,清洁口鼻后应及时洗手。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方案总结及改进建议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方案总结及改进建议一、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方案总结1.1 概述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为飞沫和接触传播。
幼儿园作为儿童集中活动的场所,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区域。
幼儿园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尤为重要。
1.2 现行防控方案目前,大多数幼儿园采取的手足口病防控方案主要包括以下措施:1)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教室和公共场所清洁干净;2) 提高幼儿个人卫生意识,定期教育幼儿洗手、避免口腔接触等;3) 发现疑似病例后,及时隔离患儿,通知家长带孩子就医并做好集中消毒。
1.3 效果评估目前幼儿园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防控方案的实施不够到位、环境卫生难以保障、幼儿个人卫生习惯不够规范等。
二、改进建议2.1 完善防控方案针对现有防控方案的不足,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措施,特别是在环境卫生管理和个人卫生教育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并且加强督导,确保措施的全面执行。
2.2 增加宣传教育力度除了定期开展洗手宣传教育外,还应加大对家长和教师的手足口病知识普及,提高他们的防控意识。
2.3 建立预警机制建立手足口病的监测与预警机制,及时发现疑似病例并做好隔离工作,避免疫情的蔓延。
2.4 加强专业培训加强幼儿园教师和保育员的手足口病防控培训,提高其对传染病防控的专业素养。
三、个人观点在我看来,幼儿园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力量,包括学校、家长、医护人员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参与。
只有全面深入的防控措施,才能有效地遏制手足口病的传播,保障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全面分析,我们对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方案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未来,在防控工作中,需要加强防控方案的实施、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建立预警机制并加强专业培训。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幼儿园儿童的健康安全。
以上是本次为你撰写的有关幼儿园手足口病的防控方案总结及改进建议的文章,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2024年手足口病的解读与防治(三篇)
2024年手足口病的解读与防治临床诊断病例急性起病,发热,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
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
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重症病例:1.有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的患者,同时伴有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
2.手足口病流行地区的婴幼儿虽无手足口病典型表现,但有发热伴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
预防控制措施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
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染的关键。
(一)个人预防措施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二)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1.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3.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
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4.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5.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6.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7.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
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手足口病疫苗研究进展
手足口病疫苗研究进展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传染病,主要通过病毒传播,多发生在儿童中。
近年来,随着手足口病爆发的频率和规模不断增加,人们对手足口病疫苗的研究也越发重视。
本文将介绍手足口病疫苗的研究进展,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手足口病疫苗的研究历程手足口病疫苗的研究始于上世纪50年代,当时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手足口病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了解了手足口病病毒的类型和特征,为疫苗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目前已上市的手足口病疫苗目前,市场上已经上市并被广泛应用的手足口病疫苗主要有两种,分别是EV71疫苗和CA16疫苗。
EV71疫苗是以引起严重病症的肠道病毒EV71为主要成分,经过灭活后制成。
而CA16疫苗则是以肠道病毒CA16为主要成分。
这两种疫苗在临床实践中证明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作出了贡献。
三、新型手足口病疫苗的研究进展除了已经上市的疫苗,科研人员还在不断研究开发新型手足口病疫苗。
其中,重组疫苗和核酸疫苗是研究的热点方向之一。
1. 重组疫苗重组疫苗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目标病毒的基因片段插入到细胞中,使细胞能够表达目标病毒抗原,从而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反应。
近年来,科研人员已经成功研制出了EV71和CA16的重组疫苗,并在动物实验证实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2. 核酸疫苗核酸疫苗是利用目标病毒的基因序列构建疫苗,通过体内转录和翻译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原,从而引发免疫反应。
研究表明,核酸疫苗能够诱导机体产生强效的免疫应答,对于手足口病的预防具有潜在优势。
四、手足口病疫苗研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手足口病疫苗的研究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手足口病病毒的类型众多,且不同类型的病毒在感染机理和临床表现上存在差异,因此研发一种可以同时预防各类型手足口病的疫苗十分困难。
其次,手足口病病毒的变异性较高,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需要持久且广泛,目前还不存在一种能够提供长期免疫保护的疫苗。
手足口的预防控制研究
手足口的预防控制研究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婴幼儿和儿童,特点是手、足、口腔和臀部等处出现红疹、水疱和溃疡。
由于手足口病的传染性较强,对儿童的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威胁,进行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研究。
手足口病的预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个人卫生意识,勤洗手是手足口病防控的基本措施之一。
儿童接触过公共场所或与患病儿童接触后,必须及时洗手,避免口腔和手部细菌的传播。
2. 避免接触患有手足口病的人群,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呼吸道、粪-口途径传染,减少与患有手足口病的患者接触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措施。
3. 保持室内通风,手足口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保持室内的良好通风可以有效地减少手足口病传播的风险。
4. 对接触过手足口病患者的物体进行及时清洁消毒,手足口病病毒可以存活在物体表面数小时以上,对接触过患者物体进行勤洗手和清洁消毒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措施。
手足口病的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病例报告率和监测效能,及时发现手足口病病例对于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非常重要。
建立健全的监测和报告体系,提高病例报告率和监测效能,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手足口病疫情。
2. 加强疫苗研发和推广应用,疫苗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目前,已经研发出手足口病疫苗,可以有效地减少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和传播风险。
应加强疫苗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提高群体免疫水平,减少手足口病的发生。
3. 加强儿童集中活动场所的卫生管理,儿童集中活动场所是手足口病传播的高风险区域。
应加强对儿童集中活动场所的卫生管理,如幼儿园、托婴所等,保持场所的清洁卫生,减少手足口病的传播。
4. 进行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通过广泛的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让大家都明白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控制措施,减少手足口病的发生和传播。
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通过加强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患有手足口病的人群、保持室内通风、做好物体清洁消毒等预防措施,以及提高病例报告率和监测效能、加强疫苗研发和推广应用、加强儿童集中活动场所的卫生管理、进行宣传和教育等控制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保障儿童的健康。
手足口病的研究进展
应, 最后导 致肺 水肿 。机体 免疫 功能也 发挥 重要作 用 ,
在 细胞免 疫发 育 尚不 成熟 的 HF MD患 儿 中 , 自身 细 若 胞 免疫 弱 于 体 液 免 疫 , 染 E 1后 有 进 展 为 重 症 感 V7 HF MD的倾 向 。另有学者 提 出神 经元 破 坏假 说 , 在死 亡 HF MD患者 的神经 元 中分离 出 E 1 V7 及其 抗 原 , 提
1 91 6例 , 中 4 5例合 并 严 重 中枢 神 经 系统 损 害 , 2 0 其 0 7 8例死亡 ( 亡 率为 1 %) ] 死 9 比 。其 中, ~1 6 1个 月婴 儿 的病 死 率 最 高 达 9 . 6例/ 0万 例 。HF 69 1 MD 传 染 性 强、 传播 途径 复杂 、 流行 强度 大 、 传播 快 , 时 间 内可大 短
HF MD病 原体 主 要 为 C xA1 o 6型 ,9 2年 美 国确 认 17 HF MD病 原体 为肠 病 毒 ( nei vr s E 7 J e tr i , V) 11。此 c u L 后 , V7 E 1感 染 与 C x A1 o 6感 染 交 替 出 现 , 为 成 HF MD 的主要 病 原 体 。1 6 9 3年 以来 , 国对 HF 英 MD 的流 行 病 学 研 究 显 示 , 流 行 间 隔 期 为 2 3年 。 其 ~ 2 0世纪 9 O年代 后期 , V7 E 1开始 在东 亚地 区 流行 。其 中, 9 7年 在 马 来 西 亚 和 1 9 年 在 台 湾 爆 发 的 19 98
免 疫 中的 中和 抗 体 , 床 表 现 为 轻 型 HF 临 MD 与重 型 HF MD间 比较 , 异无显 著 意 义L 。细胞 免疫 功 能低 差 8 ]
简述手足口病流行现状与预防控制措施
简述手足口病流行现状与预防控制措施
手足口病(SHF)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肠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幼儿园和学校群体,
季节性流行。
自1999年起,我国手足口病已成为一种重要的传染病。
目前手足口病仍然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疫情盛行国家包括中国、日本、泰国等。
近年来,我国手足口病流行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高发季节进一步集中,主要发
生在4-6月和8-10月;二是年龄分布向下趋势明显,0-3岁幼儿占主要比例,高发群体为
1-2岁儿童;三是同时感染多型肠道病毒,甚至出现混合型感染;四是发病地域范围广泛,城市和农村均有发病;五是存在局部疫情暴发现象,需进行紧急处理。
为了控制手足口病的流行,可采取以下预防控制措施:
1、强化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培养好饮食卫生习惯,加强室内通风换气。
2、加强病毒监测:开展实时监测、病原监测及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时掌握病情变化。
3、加强宣传教育:对儿童、家长和幼儿园、学校等公共场所进行健康教育,增强防
范意识。
4、减少交叉感染:病患儿童要及时隔离,禁止前往公共场所。
公共场所要做好通风、卫生消毒等工作。
5、科学治疗:病儿的合理治疗及时有效地控制病情,避免并发症。
6、加强综合防控:整合多方资源,开展联合防治,实施从源头上控制病原的干预措施,提高综合防控水平。
总之,手足口病是目前我国儿童常见的传染病之一,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影响。
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加强病毒监测、及时隔离病患、减少交叉感染等综合防控措施,可
以有效地控制手足口病的流行,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及防治策略探讨
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及防治策略探讨儿童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而发生流行。
儿童是该病的主要感染人群,尤其是6岁以下的儿童。
本文将从流行病学分析及防治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就流行病学分析而言,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季节性的流行,多发生在春夏季,尤其是5-7月份。
其次,该病在儿童中的传染力较强,易造成群体性感染。
此外,儿童手足口病的传染途径多样,除了飞沫传播外,还可以通过接触污染物品、食物和水源等途径传播。
针对儿童手足口病的防治策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探讨。
首先是提高儿童及家长的健康教育意识。
通过向儿童及家长普及儿童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加强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的宣传,提高人们预防感染的意识。
其次,加强学校及幼儿园等机构的管理。
这包括定期进行环境清洁和卫生检查,保持教室、餐厅等场所的通风干净,清洗玩具等物品,提供清洁的饮食和饮水环境。
同时,儿童在疫情高发期间可以减少集体活动,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
此外,加强对病例的早期诊断和隔离,及时报告病例,进行有效的治疗,防止病毒向周围环境传播。
另外,加强流行病学监测和研究也是防治策略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收集和分析病例数据,了解疫情的时空分布规律,找出高发地点和高发季节,为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同时,开展病毒感染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研究,加深对病毒的传播途径及机制的认识,为疫苗研发和病毒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在防治儿童手足口病的过程中,家庭、学校、卫生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合作是至关重要的。
家庭应该重视儿童的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校和幼儿园应该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及时排查和隔离病例,防止病毒传播;卫生部门应该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宣传工作,加强监测和病例登记,提供及时的诊疗和防控指导;社会各界应该提供支持和帮助,共同营造健康的环境。
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及预防措施
生于婴幼儿 。近年来具有爆发范 围广 、 染患者多、 感 传染性强 等特点。本文从手 足 口病的病 原生物学 、 行病 学和预 防措 流
施 等 方 面 对手 足 口病 进 行 论 述 。 关键 词 : 足 口病 ; 行 病 学 ; 防 措 施 手 流 预 手 足 口病 ( adfo m uhdsae H MD) 是 由 肠 道 病 hn — t ot i s , F o— e 毒7 1型 ( V 1 和柯 萨 奇 A 6型 ( oA 6 ) 染 所 引起 的 常 E 7) 1 Cx 1 感
行, 尤其从 2 0 年 3月上旬 开始在安徽阜 阳的暴发 流行 以致 08
2 患 者 死 亡 。2 0 3名 08年 5月 2 E, t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卫 生 部
在一O 2 ℃可长期保 存 , 但对 氧化剂 ( 游离 氯 、 高锰酸 钾等 ) 却
甚敏感 , 甲醛 、 碘酒 都 能 灭 活 病 毒 。另 外 , 毒 在 5  ̄ 被 迅 病 0C可 速 灭 活 , 1m l 度 二 价 阳 离 子 环 境 可 提 高 病 毒 对 热 灭 活 但 o浓 的 抵 抗 力 , 毒 在 外 环 境 中可 长 期 存 活 。对 干 燥 和 紫 外 线 都 病
1 病原 生 物 学
ET V 1和 C x 1 oA 6均属 于肠道 病 毒 群 ( n r i s , N et o r ) R A e vu 病毒类 的小 R A病 毒科 ( i rai ia 。E 7 N p onvrd ) V 1呈二十 面体 c
基 金 项 目 : 南 省 教 育厅 自然 科 学 研 究 计 划 项 目( o2 0 C 10 7 河 N 0 8 3 0 0 ) [ ] Co Me ts , ra e a. vr ncn e tm r r- 9 rmpC, l ohMW Ub nN,t 1O a a acru o k n i ma
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分析与防控措施研究
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分析与防控措施研究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和人们日常卫生意识的提高,传染病的患病率普遍下降,但仍有一些疾病如手足口病时有时出现局部或大面积的爆发流行现象,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威胁。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由肠道病毒引起,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喉咙痛、喉咙后壁有小疱及口腔内黏膜有疱疹,可合并手、足、臀部和口周等部位出现含水性疱疹等症状。
本文将从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分析入手,探讨其主要的传播途径和主要预防控制措施。
一、流行特征分析手足口病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疾病,多发生在幼儿园、托儿所等人口密集场所,同时也存在于家庭中的儿童之间传播的状况。
手足口病的流行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季节性流行,另一种是偶发性流行。
季节性流行:通常发生在每年的5月至10月,且有明显的时序性,病例数在同期间内较为集中。
这种情况可能与肠道病毒的传播渠道有关,可能与暑热潮湿的气候造成的病原体特别适应有关。
偶发性流行:全年都有可能发生,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某个个体携带肠道病毒而引起的,而且当这个个体与其他人接触时,很容易将肠道病毒传染给接触者,因此在个别人和孤立的流行病学学者之间是很常见的。
二、主要的传播途径手足口病主要的传播途径有三种:1.气溶胶传播:肠道病毒可以通过飞沫、气溶胶等途径传播,尤其是在咳嗽、打喷嚏等情况下,对周围人群造成感染的风险明显增加。
因此,在人口密集的幼儿园、托儿所等场所,要注意加强通风换气,避免病毒的长时间滞留。
2.食物、饮水传播:通过摄入被肠道病毒污染的食物、饮水等途径感染。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卫生,加强食品、饮水的消毒,避免肠道病毒的侵入。
3.接触传播:患者的体液、排泄物等分泌物中含有肠道病毒病原体,如果不注意个人卫生,很容易将病原体传播给周围的人。
因此,在感染手足口病后,要注意隔离,避免直接接触感染其他人,同时进行个人卫生的提醒和教育。
三、主要预防控制措施为了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流行,以下措施应该注意:1.加强环境卫生:保持内部环境的清洁和干燥,进行适当的通风换气,加强公共场所的清洁消毒工作。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和防控措施
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和防控措施【摘要】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防治措施。
方法:对17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细致观察治疗、流调分析及实施相关的防控措施。
结果:本组患儿经积极治疗护理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
防控措施得当,属地范围内无手足口病的爆发流行。
结论:手足口病是数种肠道病毒经多种途径传染的消化道传染病,以手、足皮肤疱疹和口腔粘膜溃疡为主要特征。
做好有效的防控措施早发现、早治疗,其预防、治疗和控制传染病所收到的预期效果是非常优良的。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防控措施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chaoxia men( rizhao port and epidemic prevention station hospital of shandong ,china,276800)【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hands, feet, mouth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methods: 17 cases of hand, foot and mouth and careful observation of patient abuse to investigate the treatment of epidemic analysis and implementation of releva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results: after active treatment and care of children were cured and discharged without complications. control measures to prevent the properterritorial scope of non-hand-foot-mouth disease outbreak. conclusion: the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is the number of species of intestinal virus infection by a variety of ways of digestive tract diseases, hand, foot skin ulcers herpes and oral mucosa characterized. more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are entirely possible, and early treatment of early detection and its prevention, treatment and control of communicable diseases received the expected results are very good.【keywords】hand,foot and mouthdisease;epidemiologicalsurveyanalysi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7例患儿,男8例,女?9例,年龄最小(22个月),最大(7岁),平均年龄3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足口病研究进展及防治措施手足口病在全球范围内发生、发展,好发于婴幼儿,发病率高且不易观察,治疗不及时可致死,爆发时间呈现一定规律性。
本文就手足口病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及防治措施作一综述,仅供参考。
Abstract:Hand-foot-mouth disease occurs and develops in the world.It occurs in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The incidence rate is high and it is difficult to observe.The treatment is not timely and can cause death.The outbreak time is regular.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of hand-foot-mouth disease in recent years,for reference only.Key words:Hand-foot-mouth disease;Infants;Prevention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以儿童和幼儿为主的易感性传染病,具有全球性。
肠道病毒感染(如柯萨奇病毒、肠道病毒71)是手足口病的常见诱发因素[1,2]。
手足口病潜伏期不易观察,以致其起病急,发展快。
常见临床表现为发热、四肢末端及口腔等部位出现斑丘疹、疱疹,一般会持续时间约1周[3],也可持续性加重形成重症。
重症患者疾病后期可能出现心、肺或神经系统[4]并发症,如心肌炎、脑脊髓炎、急性弛緩性麻痹等,可治愈,治愈后部分患者会留下后遗症,也可引起死亡[5]。
手足口病于2008年被纳入丙类传染病。
手足口病在国内出现的范围广、面积大、影响深;为了做好该病的防治工作,本文将对手足口病的近几年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 流行病学特性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手足口病,国内报道手足口病相关文献最早见于1974年[6]。
手足口病常见致病病毒为柯萨奇病毒A组、肠道病毒71型(EV71)[7]。
柯萨奇病毒A组感染后表现为缓和的自限性感染,EV71感染所导致的急危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较高[8,9]。
每年5月份~7月份全国手足口病发病率高;在南方地区10月份~11月份会再一次出现手足口病的小爆发,手足口病的爆发时间具有环境差异[10-18]。
2 诊断标准及预后2010年发布《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显示,诊断标准:结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作出诊断;确诊标准:特异性肠道病毒核酸检查结果阳性,或分离出可以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或急性期相关病毒IgM抗体阳性,或恢复期血清相关肠道病毒的中和抗体比急性期升高升高至少4倍。
2015年陕西省手足口病临床救治专家委员会发布陕西省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手足口病病例临床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描述手足口病5期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重点描述重症期的指针,在救治方面着重强调重症病例的救治其他方面欠缺。
2018年3月6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手足口病诊断作为行业标准,5月18日发布《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版)》,与2010年诊疗指南相比:①行业标准中,2018年临床诊断病例以临床表现为诊断标准,确诊病例在2010年的基础上增加RT-PCR及病毒培养的方法。
②2018年诊疗指南中确诊病例在2010年基础上增加急性期血清相关病毒IgM抗体阳性。
近年有文献表明,脱甲症在临床晚期偶有出现[19]。
针对A16病毒感染的手足口病,首次发现维生素D 和VDR可能与手足口病发病机制有关[20]。
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版)中显示,手足口病分为5期:第1~2期大多可痊愈;第3~4期为心衰期,易致死;第5期为恢复期,少数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发展为循环衰竭、神经源性肺水肿而至死;与2010版相比,2018版本有分期及对应的预后,而2010版本则无。
3 实验室检测3.1一般性检测状况血常规检测状况:手足口病患者中小细胞形态的红细胞计数较其他类型多[21],手足口病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及空腹血糖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儿童[22],手足口病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CD8、NK细胞、白细胞介素、TNF-α的表达高于正常儿童,且疾病分期、严重程度对其表达影响较大,见于吴慧莲[23,24]的研究。
3.2病原学检测状况3.2.1 病毒分离与培养状况病毒分离与培养是病毒性疾病诊断的金标准。
疱疹液、咽喉洗液或自咽拭子、脑脊液标本(脑脊液标本的采集取决于患者神经系统症状)、淋巴结、脾、肺、粪便或肛拭子等是分离病毒的常用标本。
3.2.2血清学检测状况通过血清中和抗体试验,比较不同时期患者血清中病毒滴度,检测时间不低于4 d,检测对急性期患者不利,对早期诊断意义不大,且大多用于流行病学调查[25]。
3.3其他分子检测分子检测近几年发展较为迅猛,由单一分子检测发展为多分子综合检测。
黄晓华[26]等人通过检测手足口病患者血液中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变化,发现患者血液中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显著升高,也显示出上述两种激素的表达与疾病程度呈现正相关,对儿童手足口病有预警倾向;崔悦琪等人[27]通过检测脑钠肽、心肌酶谱与超敏C-反应蛋白,发现轻症患者的各项指标均高于健康儿童,认为此项检测可以做病情诊断的指标;对于检测过程中诊断的特异度,苏芳等人[28]的研究发现,血清淀粉样蛋白A联合C反应蛋白能够提高手足口病诊断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同时能够鉴别患者的疾病情况;在患病后期,王喆等[29]发现血清心肌酶及心肌肌钙蛋白的检测能尽早发现手足口病患儿心肌损害,陈牡蓉等人[30]发现血清乳酸含量变化与神经损害和心机损害指标呈正相关,认为血清乳酸可以做为手足口病神经损害和心肌损伤的一个预测指标。
海元平[31]等人通过对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及儿茶酚胺的监测,发现患者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及儿茶酚胺随病情的进展而升高,认为可以做为评估手足口病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王桂芳[32]、陈士伟[33]、邓婷[34]等人分别用不同分子进行多分子指标联合检测,发现对疾病诊断符合率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3.4实验室检测方案咽拭子和肛拭子标本提取,而后病毒分离及核酸检测采用手足口病标本采集及检测技术方案(2009版)[35];咽拭子标本提取,生化方法检测白细胞、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乳酸脱氢酶(LDH)并进行分析[36];用于病毒分离的标本包括粪便、咽拭子、疱疹液或脑脊液标本[37];对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的病例采集咽拭子、疱疹液或者肛拭子标本,各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进行检测[38];病毒RNA的提取方法,实施RT-PCR扩增[39]。
在实验室检测方案方面,依据现有文献,实验室检测方案依旧停留在提取标本、分离病毒而后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上。
尽管方法学上进展不大,但在检测标志物上,有较多发现。
作为影响巨大的手足口病,在实验检测方案上,以血常规检测附加各个时期标志物检测为优,既可以确定疾病状态也可以减少病人负担。
4 药物治疗目前,手足口病以抗病毒治疗加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为主,治疗缺乏特异、高效的抗病毒药物[40]。
4.1西药治疗刘丽英[41]等的研究显示如下:①临床西药治疗以抗病毒药物、抗菌药物为主;②利巴韦林药物是使用频次较高的抗病毒药物;③抗菌药物以头孢为主,使用方法包含注射与口服,不同地区使用不同代次头孢的比例不定;④使用丙種球蛋白增强病人免疫力。
倪秀莹[42]等人的资料指出,莨菪类药物对重症手足口病微循环障碍有显著效率。
针对急重症患者,以联合用药为主,即抗病毒药物、抗菌药物及对症治疗药物配伍[43]。
4.2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将西药与中药治疗的优势结合起来,改善治疗效果。
王静凛等[44]人通过使用金银清瘟汤治疗手足口病肺脾湿热证,发现其治疗效果优于仅使用淋巴韦林注射组。
李淑彩[45]的研究显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抗病毒药物治疗。
王婷[46]的研究结果显示喜炎平与热毒宁注射液在临床疗效、安全性及经济学评价方面效率均较高。
中西医结合治疗是西药抗病毒治疗加上中成药辅助治疗,中成药成分中具有广谱抑制病毒、抗炎、抗过敏、解毒、解热、镇惊、祛湿、止痛、调节肠胃功能的作用,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与免疫力,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5 预防措施5.1手足口病知识宣传教育手足口病发病急、传播快、多数家长在患儿发病后才予以发现,主要原因是患儿家长对手足口病临床症状和传播途径知识缺乏[47]。
冯静、李学军[48,49]等通过开展手足口病知识小讲座、制作健康教育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现场咨询等形式的知识宣传,有效进行知识宣传教育,结果显示儿童家长的认知水平得到提高,手足口病发病率降低。
5.2传播途径的控制手足口病发病机制为病毒感染,能够通过粪便、唾液、食物等经过消化道以及呼吸道进行传染[50]。
苏慧敏[51]研究显示免疫调节剂增强机体免疫,抑制病毒复制,降低手足口病发病率。
在生活中,饭前便后及时洗手阻断粪便传播途径;定期清洁常用物品,避免使用共用毛巾、餐具、玩具等;避免长时间逗留在人口密集场所,降低与病原接触机会;做到咳嗽、打喷嚏时用手遮掩;远离患病儿童,减少致病机率;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发现疑似病例,尽早隔离与诊断。
5.3预测流行时间做好公众预防采用模型进行手足口病流行时间、发病率,做好疾病预防与防治。
王永斌[52]等通过对比ARIMA、RBF及ARIMA-RBF组合模型对手足口病发病的预测,发现ARIMA-RBF组合模型与原始值最接近,可以对手足口病进行早期预测、预警。
相关单位可以将预测结果及时、有效传达至公众,而后个体及家庭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
5.4防控指南与疫苗研发预防手足口病2008年中国卫生部发布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以儿童、家庭和托幼机构三方面预防为主,主要预防方法为勤消毒降低病毒接触概率,而后未见防控指南更新。
2015年预防手足口病国产疫苗申请生产注册,2016年3月正式投入市场,该疫苗对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保护率高达97.3%。
总之,手足口病临床研究主要集中在检测指标、治疗方法、防治措施方面。
目前尚无统一的检测指标,检测指标的探索研究更为深入与多样化。
治疗方法上,西医以抗病毒、抗菌及对症治疗为主,中西医结合以抗病毒与辅助治疗为主,均属于联合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