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之《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3册 种群的数量特征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3册 种群的数量特征教学设计

师生互动:通过对教材上种群的概念进行解读,梳理出种群概念中的三个要点,并进行理解。

师生互动:教师为学生提供藏羚羊和人口数量变化的相关材料作为两条线索。

带领学生阅读文字或图表材料,从中获取关键信息,根据材料依次学习种群的数量特征,分析这些数量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最终得到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完成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模型的绘制:
师生合作探究如何去调查种群密度呢?对于不同类型的生物对种群密度采取的调查方式有差异吗?
1.1 种群的数量特征
一、种群的概念
(1)种群: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形成的集合就是种群。

(2)种群研究的核心内容: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二、种群的数量特征。

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教学设计

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教学设计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一轮复习教学设计一、课程分析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这个专题是人教版必修三生物第四章第一节和第二节的内容,在一轮复习中本专题是在复习了个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之后,从群体水平来研究生态系统的相关内容,在知识上比较基础,使学生由简入难的复习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本专题主要包含两个考点:种群的特征涉及的主要是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需要理解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种群的数量变化内容比较重要,主要是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方法,J型增长曲线和S型增长曲线形成的原因,特点,增长率和增长速率的判断,特别是J型曲线中倍数的应用,S型曲线中K值,K/2值的应用以及曲线分析。

本专题是高考常考的考点,考查的角度侧重种群的特征及种群数量的取样调查,种群数量增长类型的曲线分析,准确记忆各特征具体内容及其内在联系,并把握种群密度调查的两种常用方法,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曲线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本专题的重点是:1.种群的特征。

2.种群数量的变化。

难点是:种群数量的变化。

二、学情分析知识基础:由于本专题是学生在高一学习的,与现在间隔时间较长,学生对过去学习的知识大部分已经遗忘了。

对于基础好的学生,通过自己看笔记和书,可以回忆起绝大多数的知识点,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就需要参与到小组中,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完成自己复习总结的任务。

能力基础:大部分学生具备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还是欠缺自我总结知识与规律的能力,不能把零散的知识点汇总整理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复习了个体水平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及调节、植物的激素调节,种群和群落以及生态系统的定义在必修一就已经学习掌握了,但是它们的特点是什么?稳态的维持与个体稳态的维持有什么区别?这是本专题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

三、设计思路本节的引入思路是:从问题出发,落脚于对科学方法的学习: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复习本专题知识,先通过学生自己的复习回顾基础知识,尤其是一些易混的概念的比较,将基础知识掌握牢固。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1节 种群的特征》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1节 种群的特征》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1节种群的特征》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1节种群的特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列举种群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尝试用抽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可以了解生物环境的稳态,进一步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种群的特征。

【教学难点】样方的选择和确定。

【课型、课时】新课,两课时。

【教学手段】黑板、粉笔、幻灯片等【教学方法】讲解法、合作讨论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回顾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从细胞到生物圈: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学生阅读P59,特别强调种群的概念。

物种:指分布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繁殖,并能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组生物个体。

种群: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同一物种同时生活的个体总数。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提示:教材中介绍的两种抽样方法,可以用抽样方法进行抽样和估计。

也可以将模拟的草原分成若干等份,在得到一份的数量后,再估算出整数。

种群密度一、调查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的方法种群密度:指单位面积(或体积)内种群的个体数量。

(人口密度是人口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探究:学生阅读、思考、讨论,老师提示。

讲述1:样方法取样方法有很多种,根据物种和具体环境的不同而不同。

常用的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样方面积有大有小,样方形状有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条形等,但每种方法的原理都是一样的。

样方法的步骤:(1)确定调查对象:确定要调查的种群是哪一种双子叶植物;(2)取样:确定样方数目、样方大小和取样方法;(3)计数:计数每个样方内所调查种群的数量;(4)平均:将样方平均。

例如,假设随机抽取样方n个,每个样方的生物个体数为X1、X2、X3、…Xn,则样方的平均数X=∑Xn/n。

讨论讨论: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提示。

1.样方数量会影响调查结果吗?会,一般来说样方数越多,调查结果越准确2、样方多大适宜?草本植物样方的大小以1m2的正方形为宜,每个样方的面积应一致,可根据调查对象适当调整3、取样的原则是什么?做到随机取样;取上不取下,取左不取右4、常用的取样方法有哪些?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讲述2:标志重捕法标记再捕获法:将一定数量的生物个体捕获并标记在边界清晰的区域,然后放回,经过适当的时期后再捕获(标记的个体与未标记的个体充分混合后再次分配)。

《种群的特征和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

《种群的特征和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

《种群的特征和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种群的特征和种群数量的变化》,我准备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法学法设计、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方法、教学过程几个方面来加以介绍。

一、说教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和第二节,该内容是学生的视角从微观、个体水平到宏观、群体水平的转折点,对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有重要的意义。

教材第一节讲述了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种群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第二节讲述种群数量的变化,主要介绍了种群数量的增长以及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发展变化,建立数学模型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界事物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又讲到了调查种群密度的两种方法,其中还设计了探究活动: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由于这一活动需要在野外进行,且属尝试模仿层次,故新课教学安排为两课时,本节为第一课时,探究活动为第二课时。

二、教学目标《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本章的基本教学目标是:1、例举种群特征;2、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化;在深入研究新课标的基础上我制定了详细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简述种群的概念,并举例种群的特征。

(2)结合种群数量变动例子,能解释种群特征与种群数量关系。

(3)学会种群数量变化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4)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2.能力目标(1)学习有关概念,培养学生形成概念和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2)初步学会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激发学生今后对科研的兴趣。

(3)通过学习种群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培养学生全面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尝试利用数学模型解释当地的环境问题。

3.情感目标(1)通过对种群密度、还有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结构等特征的学习,能用种群特征去描述身边的种群,研究身边的种群的特征,并且注重人口的问题,对学生进行人口教育,让学生明白实施计划生育的目的。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3册 种群的数量变化-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3册 种群的数量变化-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
【课程目标】
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核心素养】
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社会责任——人类活动对种群数目的影响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资料一和二,概述建构种群增长J型曲线模型的方法。

2.通过分析资料三,能够描述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产生条件,特点以及现实中的应用。

3.通过分析资料四和五,归纳种群数量变化的类型和影响因素。

【教学过程】
学习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引入创设情境,展示正确洗手的图片,细菌
数量繁殖快
引起学生兴趣
构建J型曲线数学模型资料一: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
情况下,某种细菌每20min就通过分裂
繁殖一代
完成表格及公

画出曲线
总结构建模型
的方法
资料二:在20世纪30年代时,人们将环颈雉引入到美国的一个岛屿,在1937~1942年期间,这个环颈雉种群的增长曲线如右图所示
置于0.5mL的培养液中,每隔24小时统计一次数据,经过反复实验,结果如下
思考1:K值是什么?什么原因形成了K 值?K值是固定不变的吗?
应用: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应当采取什么措施?
思考2:种群的增长速率是如何变化的?何时最大?
应用:既要保护鱼类资源,又要尽量获得更大的捕鱼量,生产上捕捞到剩余量是多少比较好?
环境阻力表现为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数
资料四: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的波动
资料五: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捕鲸业停了下来,鲸的数量恢复到较高的水平。

战后捕鲸船的吨位不断上升,鲸的捕获量越来越大,导致许多鲸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有的鲸濒临灭绝
【总结】种群数量变化的类型有哪些?。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中生物必修3的第四章第2节,在第1节课中已经介绍了种群的一些基本特征,而其中最基本的特征是种群密度,与种群密度密不可分的是种群的数量,在第2节中,就对种群的数量变化进行了探讨。

同时种群数量的变化与种群所生存的环境条件,如天敌、食物等有着很大的关系,因而为第3节群落的引出作了铺垫。

本节,在新课标中具体内容标准是: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通过实例来说明如何建构种群增长模型,通过建构的数学模型来解释种群数量的增长,这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并且详细讨论了种群增长的两种方式的产生条件及特点等:在理想环境中,种群增长呈“J”型曲线;在存在环境阻力的情况下,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

种群数量变化除了增长以外,还存在波动、下降等其他形式。

本节最后分析了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各种因素,意在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及正确的资源利用意识。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学习主要是以探究构建数学模型为主,因此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数学功底。

本册为高中必修3第4章的内容,对象是高二或高三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数学能力,对这样的数学模型构建来说还是较有能力能够把握的,最多需要一些小小的提示。

因此,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探讨活动,而不用为他们讲解太多。

对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几种形势则较易于理解。

同时,也需要学生对上一节课的知识掌握比较充分,才有利于这节课的进行。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2.阐述种群数量增长的种类和特点。

能力目标:1、通过讨论细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2、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意识到人类活动对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学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五、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法六、教学思路:首先以三个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实例引出本课的课题——种群的数量变化。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设计自然界中的种群,数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在外界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发生各种变化。

在《种群数量的变化》中,通过实例来说明如何建构种群增长模型。

详细讨论了种群增长的两种方式,在理想环境中,种群增长呈“J”型曲线;在环境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

种群增长的两种曲线各有产生的条件和特点,还可以通过建构的数学模型来解释种群数量的增长,这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种群数量变化除了增长以外,还存在波动、下降等其他形式。

最后文中分析了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各种因素,特别指出了人类对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进行人文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学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种群数量的变化。

第2课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三维目标1.掌握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2.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3.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4.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5.通过分析问题→探究数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让学生体验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转化过程。

6.通过和学生一起分析某种细菌的种群数量变化,让学生学会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7.通过列举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和比较两种增长曲线各自产生的条件和特点,使学生掌握“J”型增长曲线和“S”型增长曲线。

8.学生通过一起讨论分析,理解影响种群增长的因素和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

9.通过研究种群数量变化,使学生认识到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分析事物时,要用动态的观点来分析。

10.引导学生建构数学模型,有利于培养学生透过现象揭示本质的洞察能力;同时,通过科学与数学的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简约、严密的思维品质。

11.通过学生一起讨论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特别是人为因素的时候,要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能从一草一木开始保护环境。

高中生物必修三教学设计1:4.2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三教学设计1:4.2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案

种群特征和数量变化[复习思路]1、复习线索以种群的特征为主线辐射种群的概念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种间种内关系等知识。

2、复习重点:(1)种群的特征:在识记种群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图文转换的方法理解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掌握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

(2)种群数量变化:对比分析两种典型数量增长的模型,并能进行实际运用。

[复习内容](一)回忆讨论与种群相关知识,并构建知识网络。

(二)详解重点复习内容——种群特征及数量变化1、种群的特征:(1)种群密度:最基本的特征。

(2)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密度的重要因素。

(3)年龄组成:对预测种群的变化趋势有重要意义。

(4)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种群密度。

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抽样调查法(1)样方法:适用范围:植物、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的动物种类:五点取样法——适用方形区域等距取样法——适用长形区域样方面积:乔木——100m2;灌木——16 m2;草本——1 m2(2)标志重捕法适用范围:活动范围大活动能力强的动物公式:公式成立条件: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等,在调查期内没有新的出生和死亡,没有迁入和迁出。

2.种群数量变化规律(1)指数式增长——“J”型曲线产生原因:食物(养料)充足、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无敌害,称为理想条件。

数学模型:“J”型曲线;N t =N 0λt特点:增长率不变,种群数量持续增长(2)逻辑斯蒂增长——“S” 型曲线产生原因:环境条件(如食物、空间、天敌等)有限数学模型:“S”型曲线;特点:增长率变化,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K 值,即环境容纳量)后将不再增长,在K 值左右保持稳定。

(3)“J”型曲线与“S” 型曲线的比较3.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及生物群落(三)重点内容反馈“S”型曲线分析: 项目 “J”型曲线 “S” 型曲线 前提条件 环境资源无限 环境资源有限 种群增长率 保持稳定 随种群密度上升而下降 K 值(环境容纳量) 无K 值 种群数量在K 值上下波动联系 “J”型曲线 “S”型曲线 环境阻力增大①分别分析B点和D点时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情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2节《种群数量变化》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2节《种群数量变化》教案

《种群和生物群落》教教事例一. 教课策略本节内容较为抽象,理论许多,传统的教课讲堂乏味无味,成效较差,本节设计运用诱思研究理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问题为主线,思想为主攻的研究型教课模式,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在教课中把新闻带进讲堂,引入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有关的本质问题带入讲堂,引起学生的考虑,改变传统的教课看法,设计的独到之处还有:给学生信息让学生自己绘图,把 J 型和 S 型曲线的绘制交给学生,层层深入让学生真实的参加讲堂,把教师的一言堂改革成大家堂,传统的讲课方式改革为研究式的讲堂。

以教师供给素材,组织指引学生踊跃思虑、议论、理论联系本质、着手动脑等活动,最后由师生共同总结的形式进行。

二. 教课目的(一)知识目标1. 掌握种群的特色对种群数目变化的影响;2. 认识影响种群数目变化的要素3. 掌握 J 型曲线和 S 型曲线的成因,特色及图像4. 认识研究种群数目变化的意义(二)能力目标1. 培育学生剖析概括问题的能力2. 训练学生应用知识、解决本质问题的能力3. 培育学生识图及作图的能力(三)德育目标1.经过对种群动向规律的研究,指导学生懂得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质源、保护生态均衡的重要意义,进而进一步建立环保意识。

2.经过对种群特色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自觉宣传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三. 教课重点、难点1.种群的特色及对种群数目变化的影响。

2.种群数目的变化曲线四、教具准备:自制多媒体教课课件五. 教课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企图创建问题情境,电脑显现图片:将新闻带入讲堂1. 分组议论造成外来物种1. 农民消灭黄顶菊黄顶菊大批生殖的原由是2. 洞庭湖鼠害什么?与生活本质相联系简单介绍外来物种黄顶菊与洞庭湖2. 猜想洞庭湖为何发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 1 页鼠害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了鼠害?发问:我们如何防止近似状况的发 [ 全体答 ] 集体生?只有掌握了生物的发展规律我们温故知新才有可能控制它们的发生。

高中生物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3【基本指导思想】生物学是一门应用科学,与资源、环境密切相关,《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高中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本教学设计以学科知识作为载体,面向全体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同时渗透可持续发展观,培养学生关注资源、环境利用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承接第一节《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变化直接影响种群的密度,由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的影响。

某种生物种群数量改变,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群落乃至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因此,本节内容不仅在本章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生物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节内容的重点有两个:建构数学模型方法的渗透和“J”型、“S”型增长曲线的特点及应用。

数学模型的建构不必刻意要求学生掌握,学生通过细菌种群数量变化描述方法的探讨,在心里认可数学模型是研究生物学知识的手段即达到了“模型建构方法渗透”的目的。

世界人口和中国人口的数量都符合“J”型增长曲线,而自然界中常见的则是种群的“S”型增长曲线,它在合理利用资源、拯救濒危物种、引入外来物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分析归纳“J”型曲线和“S”型曲线产生的条件、各自的特点和应用范围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知识是德育渗透最好的“载体”,而德育是知识的“灵魂”,本节内容许多知识点都能透射出一种生物种群数量变化对其他生物及环境的影响,是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不可多得的素材。

丰富的图片、摄人心魄的数据,学生在看到生物数量锐减、环境恶化的现实的同时,势必联想到环保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从身边小事做起,关注资源的利用,关注环境的变化,关注人类的活动,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学情分析】(1)基于数学知识坐标系的学习,学生不难构建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但对于数学模型的生物学意义及其应用可能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障碍。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3《种群数量的变化》名师教案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3《种群数量的变化》名师教案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2
.在高斯实验的基础上,如果要进一
步搞清是空间的限制,还是资源(食物)
的限制,该如何进行实验设计?
3.如何理解K值的前提条件“在环境
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请举例说
明。

培养实验设计能力。

学生讨论教材中“思考与讨论”素材。

小结:经过一定时间,在各种因素的作
用下,种群数量增长会趋于稳定,呈S
型曲线。

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
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
量称为“环境容纳量──K值”。

理解K值,并解释和说
明实际问题。

学生讨论教材中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的波动。

讨论影响种群数量波动的因素。

提出问题:在自然界中,种群数量是否
总能稳定在K值?为什么?
从多因素思考种群数量
的变化?
总结:从具体的生物现象与规律建立抽
象的数学模型,又用抽象的数学模型来
解释具体的生物学现象与规律,这是学
习本节的要旨。

把握学习方法要旨。

课堂训练(优教提示:打开优教习题课堂训练-《种
群的数量变化》,使用互动答题卡,更快
更便捷的掌握学生的知识学习情况)
教学小结
1、讨论建立“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数学模型”的方案,程序和方法。

2、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3、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4、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

〖板书提纲〗
第4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
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优教提示:可在优教同步学习网编辑自己的预习任务发给学生)。

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教学设计

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教学设计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王乐增《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一轮复习教学设计一、课程分析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这个专题是人教版必修三生物第四章第一节和第二节的内容,在一轮复习中本专题是在复习了个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之后,从群体水平来研究生态系统的相关内容,在知识上比较基础,使学生由简入难的复习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本专题主要包含两个考点:种群的特征涉及的主要是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需要理解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种群的数量变化内容比较重要,主要是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方法,J型增长曲线和S型增长曲线形成的原因,特点,增长率和增长速率的判断,特别是J型曲线中倍数的应用,S型曲线中K值,K/2值的应用以及曲线分析。

本专题是高考常考的考点,考查的角度侧重种群的特征及种群数量的取样调查,种群数量增长类型的曲线分析,准确记忆各特征具体内容及其内在联系,并把握种群密度调查的两种常用方法,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曲线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本专题的重点是:1种群的特征。

2•种群数量的变化。

难点是:种群数量的变化。

二、学情分析知识基础:由于本专题是学生在高一学习的,与现在间隔时间较长,学生对过去学习的知识大部分已经遗忘了。

对于基础好的学生,通过自己看笔记和书,可以回忆起绝大多数的知识点,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就需要参与到小组中,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完成自己复习总结的任务。

能力基础:大部分学生具备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还是欠缺自我总结知识与规律的能力,不能把零散的知识点汇总整理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复习了个体水平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及调节、植物的激素调节,种群和群落以及生态系统的定义在必修一就已经学习掌握了,但是它们的特点是什么?稳态的维持与个体稳态的维持有什么区别?这是本专题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

三、设计思路本节的引入思路是:从问题出发,落脚于对科学方法的学习: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高中生物人教课标版必修3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人教课标版必修3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人教课标版必修3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概述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举例说明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分析其产生的条件、特点和量的计算等。

举例说明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并与“J”型曲线作比较。

2、能力目标:能解释“J”型增长和“S”型增长的数学建模与种群数量变化的关系。

用数学解释种群数量变化的波动原因,指出能调节种群数量变动的因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阐明研究种群数量变动的意义,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2.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2、教学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3. 教学用具教学课件4. 标签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教材P65问题探讨。

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某1个细菌每20分钟分裂繁殖一代。

细菌的数量会一直按照这个方式增长吗?(二)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有: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提出合理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某1个细菌每20分钟分裂繁殖一代。

讨论:1、n代细菌数量的计算公式?Nn=2n2、72小时后,由一个细菌分裂产生的细菌数量是多少?解:n= 60min x72h/20min=216Nn=2n=22163、一个培养基中,细菌的数量会一直按照这个公式增长吗?如何验证你的观点?细菌数量不会永远按这个公式增长。

可以用实验计数法来验证。

将数学公式(Nn=2n)变为曲线图4、建构数学模型曲线图与数学方程式比较,优缺点?直观,但不够精确。

(三)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1、产生条件: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下,种群的数量以一定的倍数增长。

2、数学公式种群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如果第一年数量为No,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则t年以后的种群数量公式为:N t=N0·λt3、实例例1:生态学家高斯的实验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称为“S”型曲线.例2:澳大利亚野兔1859年,24只野兔迁入澳大利亚,无天敌存在,生活空间不限,气候适宜,食物充足,100年以后,繁殖到6亿只以上的野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种群的特征
第2节种群的数量变化(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一、能力发展目标
1、通过阅读课本结合所给材料,并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说出种群数量特征及各数量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
2、通过阅读课本,说出调查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能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计算种群密度;
二、预习提纲
1、阅读课本60-64页,完成《世纪金榜》163页知识梳理一
2、完成《世纪金榜》163页盲点判断
三、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一:种群数量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1、通过阅读课本60-64页,请回答:种群数量特征有哪些?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什么?
【学生活动预设】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在课本上勾画出出种群数量特征及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教师活动预设】教师巡视学生阅读情况,适时辅导。

【小结】种群数量特征与空间特征有什么联系?
2、学生阅读《世纪金榜》164页考点一,小组交流讨论回答:各个数量特征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学生活动预设】学生独立阅读分析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小
组交流讨论各数量特征之间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

【教师活动预设】在各个小组间参与辅导,适当给予学生提示梳理各数量特征间的相互关系。

【巩固练习】《世纪金榜》164页通关题组2
学生活动二:调查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
1、通过阅读课本60-62页,请回答: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常用哪几种取样方法?如何计算种群密度?
【学生活动预设】学生独立阅读61页探究实验,并说出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的共同点,说出计算种群密度的方法。

【教师活动预设】在各个小组间参与辅导,适当给予一定的指导纠正。

2、通过阅读《世纪金榜》164页考点一,请回答:标志重捕法适于哪些生物的种群密度调查?如何用标志重捕法来调查种群密度?
【学生活动预设】学生独立阅读《世纪金榜》164页考点一,交流讨论出标志重捕法的调查步骤,并用字母写出相应公式。

【教师活动预设】在各个小组间参与辅导,适当给予一定的指导纠正。

【巩固练习】《世纪金榜》164页通关题组2
【小结】如何根据不同的生物来选择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第二课时
一、能力发展目标
1、通过阅读,小组交流讨论,能正确分析种群数量变化的两种曲线,阐述产生的原因并举例说明实践中的应用。

二、预习提纲
1、阅读课本65-69页,完成《世纪金榜》163页知识梳理二
三、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三:种群数量变化及其增长曲线
1、通过阅读《世纪金榜》165页考点二,请完成下列问题:(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分别是何种状态下出现的?为什么这两种状态下种群增长的情况不一致?
(2)请画出“S”型曲线的增长速率。

(3)什么是K值?“J”型曲线和“S”型曲线增长的生物种群都有K值吗?阅读《世纪金榜》165页考点二“K值与K/2值在实践中的应用”,说出灭鼠和捕鱼应分别选择种群增长的什么时间?
【学生活动预设】学生独立阅读《世纪金榜》165页考点二,分析清楚“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区别,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增长速率,并得出K值与K/2值在曲线中所代表的含义。

【教师活动预设】在各个小组间参与辅导,适当给予一定的指导纠正。

重点给学生讲解增长率和增长速率,K值与K/2值在曲线中所代表的含义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思维拓展】在资料165页考点二下“J”型曲线和“S”型曲线中间的阴影部分代表什么?
2、完成《世纪金榜》165页通关题组1、2
【小结】在自然状态下,生物种群增长是遵循的“J”型曲线还是“S”型曲,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