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病论治、辨证论治和八纲辨证

合集下载

中医八纲辨证

中医八纲辨证

辩证要点: 以阳热亢盛或阴虚内热为主要病理机制
以发热、恶热喜冷、面红目赤、脉数为主 症
有热伤津液表现,如:渴饮、便结、尿赤、 苔黄干
有火热灼伤血络,迫血妄行的表现,如: 吐血、衂血
.
27
寒热证鉴别要点
寒证与热证—— 是机体阴阳盛衰的反映 是疾病性质的主要体现 故应对疾病的全部表现进行综合观察
.
43
阴阳辨证
阴阳辩证施概括证候类别的一对纲领,由 于阴、阳分别代表事物相互对立的两个方 面,故疾病的性质、临床的证候,一般都 可归属于阴或阳的范畴。
阴阳辨证是基本辨证大法,也是八纲辨证 中的总纲
.
44
阳证
兴奋、躁动、亢进、明亮等

表现的表证、热证、实证

症状表现于外的、向上的、容易发现 为
二、相互关系 有两种情况 转化 表里同病
.
17
半表半里证
在六经辨证中称为少阳病证
外邪由表内传,尚未入于里, 或里邪透表,尚未至于表,
邪正相搏于表里之间——半表半里证。
.
18
临床表现
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
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 弦。
机理: 病在半表半里,正邪交争,
.
19
以得其要领而执简驭繁、受病百端,不过表里、 寒热、虚实、阴阳,八字尽之,则变而不变矣。”
.
4
八纲辨证的基本内容
通过对疾病的部位、性质、邪正盛衰的辨 别将其复杂的临床表现归纳为八种最基本 的证候。
表证与里证、寒证与热证、
虚证与实证、阴证与阳证,
四对既互相对立而又互有联系的八个方面 证候
其实,它们并不是完整而具体的证,
.
28

辩证之八纲辨证

辩证之八纲辨证

辩证之八纲辨证中医主要辩证法:八纲辨证、病因辨证、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经络辨证、脏腑辨证。

八纲辨证是中医辨证的基本方法之一。

即在通过四诊掌握辨证资料的基础上,对疾病类别、病位深浅、疾病性质、邪正盛衰等进行综合分析,归纳为阴阳、里表、寒热、虚实八类证候的辨证方法。

表里反过来写为了记忆方便,便于区分阴阳。

(一)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

根据疾病证候所表现的病理性质,将一切疾病分为阴证与阳证两个主要方面。

一般而言,表证、热证、实证可隶属于阳证的范围;里证、寒证、虚证可隶属于阴证的范围,故阴阳两纲在疾病辨证中占有重要地位。

明代张景岳:“凡诊脉施治,必先审阴阳,乃为医道纲领。

”(二)表里是辨别疾病病位深浅及病势趋向的两个纲领。

表证是指六淫邪气侵犯肌表皮毛所产生的证候,多见于外感病初期,具有起病急、病程短的特点;里证是指疾病深入于脏腑、气血、骨髓所产生的证候,多见于外感病中期、后期或内伤杂病,具有病因复杂,病位广泛,证候繁多的特点。

邪在表者,病位浅,病情轻;邪在里者,病位深,病情重。

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表邪入里表示病情加重,里邪出表反映邪有去路,病情减轻,因而掌握表里出入的变化,对于推断疾病的发展转归具有重要意义。

(三)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寒证是指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机体机能活动衰减所表现的证候。

热证是指感受热邪,或阳盛阴虚,人体机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证候。

由于表里病位和虚实性质的不同,寒证又有表寒、里寒、虚寒、实寒之分,热证又有表热、里热、虚热、实热之分。

(四)虚实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

虚证是指人体正气虚弱,生理机能不足5所产生的证候。

实证是指邪气盛实,体内病理产物停留所表现的证候。

枟素问·通评虚实论枠云:“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虚证是从正气的角度而言的,实证是从病邪的角度而论的。

在疾病的过程中,虚实可以互相转化,而出现由虚转实、由实转虚、虚实错杂的证候。

八纲辨证ppt课件

八纲辨证ppt课件

编辑版ppt
9
八纲辨证 概述
五、八纲辨证的意义 是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疾病的临床表现尽管千变万化、极其复杂,
但不外乎八纲辨证的八类证候。 运用八纲辨证可起到执简驭繁的作用,是
辨证的准绳。
编辑版ppt
10
八纲辨证 概述
六、八纲辨证的源流 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年代。 1、春秋战国时代的《黄 帝内经》中并无八纲这一 名词,但其内容已有散在 论述。
编辑版ppt
3
八纲辨证 概述
2、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选择和确立相应的治疗 原则和治疗方法的过程,是研究和实施治疗的过程。
3、关系: 辨证——是确定治则和治法的前提和依据; 论治——实施者,检验辨证正确与否的依据。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点和精华。对疾病进行辨证 诊断,是中医诊断应有的、特殊的内容,是治疗立 法处方的主要依据。
编辑版ppt
15
八纲基本证候 表里辨证
表与里是辨别病位和病势的两个纲领。表里辨证主要应用于外 感病证,可以判断病情的轻重浅深、病理变化趋势。
广义表里概念具有相对性
◇躯壳与脏腑
——躯壳为表,脏腑为里
◇脏与腑
——腑为表,脏为里
◇脏腑与经络
——经络为表,脏腑为里
◇三阳经与三阴经 ——阳经为表,阴经为里
狭义表里则是一个确定的概念:
八纲辨证
编辑版ppt
1
教学 大纲
教学重点: 八纲各证的特点和临床表现
教学难点: 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编辑版ppt
2
八纲辨证 概述
一、辨证论治
1、辨证:分析、辨认疾病的证候,是中医学认识 和诊断疾病的方法。
辨证——从整体观念出发,在中医基础理论指 导下,将四诊收集的病史、症状、体征等资料进 行综合分析,判断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正 邪盛衰变化,并概括为完整证名的诊断思维过程。

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

八纲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是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之一。

通过四诊,掌握了辩证资料之后,根据病位的深浅,病邪的性质,人体正气的强弱等多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综合,归纳为八类不同的征候,称为八纲辨证。

疾病的表现尽管是极其复杂的,但基本上都可以用八纲加以归纳。

如疾病的类别,可分为阴证与阳证;病位的浅深可分为表证与里证;疾病的性质,可分为寒证与热证;邪正的盛衰,可分为实证与虚证。

这样,运用八纲辨证就能将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归纳为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四对纲领性证候,从而找出疾病的关键,掌握其要领,确定其类型,预决其趋势,为治疗指出方向。

其中,阴阳又可以概括其他六纲,即表、热、实证为阳;里、寒、虚证属阴,故阴阳又是八纲中的总纲。

八纲是分析疾病共性的辨证方法,是各种辨证的总纲。

在诊断过程中,有执简驭繁,提纲挚领的作用。

适应于临床各科的辨证。

无论内、外、妇、儿、眼、耳、鼻喉等科,无不应用八纲来归纳概括。

在八纲的基础上,结合脏腑病变的特点,则分支为脏腑辨证;结合气血津液病变的特点,则分支为气血津液辨证;结合温病的病变特点,则分支出卫气营血辨证等等。

任何一种辨证,都离不开八纲,所以说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的基础。

八纲辨证并不意味着把各种证候截然划分为八个区域,它们是相互联系而不可分割的。

如表里与寒热虚实相联系,寒热与虚实表里相联系,虚实又与寒热表里相联系。

由于疾病的变化,往往不是单纯的,而是经常会出现表里、寒热、虚实交织在一起的夹杂情况,如表里同病,虚实夹杂,寒热错杂。

在一定的条件下,疾病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转化,如表邪入里,里邪出表,寒证化热,热证转寒,实证转虚,因虚致实等。

在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还可以出现一些与疾病性质相反的假象,如真寒假热,真热假寒,真虚假实,真实假虚等。

阴证、阳证也是如此,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疾病可以由阳入阴,由阴出阳,又可以从阴转阳,从阳转阴,因此,进行八纲辨证,不仅要熟练的掌握各类证候的特点,还要注意它们之间的相兼、转化、夹杂、真假,才能正确而全面认识疾病,诊断疾病。

中医诊断学:八纲 辨证

中医诊断学:八纲 辨证

中篇辨证绪论:一、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色与精华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色与精华,是中医在诊治疾病时应当遵循的原则。

对疾病进行辨证诊断,是中医学应有的、独特的内容,它是医治时立法处方的主要依据。

无论疾病病种是否明确,辨证论治都能够依据每个人的具体病情进行灵敏地处理,从而大大丰富了中医学对疾病的处理能力。

二、证的内涵“证〞是中医学特有的理性概念,是哲理、医理与临床实践的结合,是认识论、科学观与生命科学、医学实际内容的结合。

三、辨证的方法与关系临床辨证的一般思维规律,是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病症、体征等病情资料的综合分析,先明确病位、病性等辨证纲领,再确定辨证具体要素,然后形成完整精确的证名。

八纲辨证是辨证的纲领,属于纲领证;病性辨证是区分证候的性质,属于根底证;脏腑辨证是以病位为主的辨证方法,属于具体证;此外,还有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等,也是中医学辨证分类的方法。

第七章八纲辨证【教学目的】熟悉八纲、八纲辨证,八纲证候相兼、错杂、转化、真假等概念;掌握八纲根本证候的临床表现,熟悉其证候分析。

【教学内容】1.八纲、八纲辨证的概念与源流。

2.表里辨证:表证〔及半表半里证〕、里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鉴别要点。

3.寒热辨证:寒证、热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鉴别要点。

4.虚实辨证:实证、虚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鉴别要点。

5.阴阳辨证:阴证、阳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鉴别要点。

6.八纲证候相兼、错杂的含义、类型;证候真假的含义、类型、证候特征、病机、辨证要点;证候转化的含义、类型、实质。

7.八纲辨证的意义。

【教学要求】一、八纲辨证的概念与源流1.了解八纲作为辨证纲领的意义。

2.熟悉八纲辨证的概念;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各自的辨证意义。

二、八纲根本证候1.熟悉表与里、表证与里证概念的相对性;表里两纲的辨证意义。

熟悉半表半里证的概念、临床表现。

掌握表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辨证要点;里证的概念、形成里证的三类原因。

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

1、气虚证
概念
气虚证是元气不足,气的推动、温煦、固摄、 防御、气化等功能减退,或脏腑组织机能减退所 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面色白, 气短懒言,神疲乏力,自汗,活
动时诸证加剧,舌淡胖,脉虚无力。
证候分析: 脏腑组织机能减退,元气亏虚,故气短懒言, 神疲乏力;卫气虚则毛窍疏松,卫外不固则自 汗;劳则耗气,故活动诸证加剧;气虚无力鼓 动血脉,故脉虚无力;气虚不能鼓血上荣,故 舌淡胖。
重点
八纲的辨证要点
八纲的概念
八纲
表 里 寒 热 虚 实 阴 阳
八个辨证的纲领
八纲的内容

疾病部位
八 纲
疾病性质 正邪斗争
里 寒
阴 阳 属 性
热 虚

一、表里辨证
概念:表里,是辨别病变部位的深浅,
判断病情轻重转归的两个纲领。
表:病情轻,病在皮毛、腠理、经络、肌肉。 里:病情重,病在五脏六腑、血脉、骨髓。
“辨证”是“论治”的前提, “论治” 是“辨证” 的目的。
证:
疾病在某一阶段上
症状、体征的综合概括
病、症、证
病:即疾病、病名(麻疹、白喉、痢疾) 症:即症状(头痛、咳嗽、恶心、呕吐)
证:即证候(病因、病性、病位)
中西医诊病方法有何异同?
中医诊病:辨证论治
西医诊病:辨病论治
西医诊病方法
三、虚实辨证
概念:
是分析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 《素问•通评虚实论》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一)虚证
概念:虚证是对人体正气虚弱所致各种临床 表现的病理概括。 原因: 先天禀赋不足。 后天失养,疾病耗损。 分类:气、血、阴、阳、津液、精及脏腑虚损 辨证要点:表现各异 治则:补虚

辨病论治辨证论治和八纲辨证

辨病论治辨证论治和八纲辨证

辨病论治辨证论治和八纲辨证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百度首页|登录注册新闻网页贴吧知道音乐图片视频地图百科文库帮助首页分类频道特色百科玩转百科百科用户百科校园百科合作手机百科个人中心收藏50辨病论治编辑中医诊疗疾病的一种基本方法,即根据不同疾病的各自特征,作出相应的疾病诊断,并针对不同疾病,进行相应的或特异的治疗。

一种具体的病往往具有特定的病因、病机和症状,因而显示其特异性,并反映在病因作用和正虚邪凑的条件下,体内出现一定发展规律的邪正交争、阴阳失调的全部演变过程。

因此,辨病论治可以把握疾病的基本矛盾变化,有利于从疾病的全局考虑其治疗方法,而且还能采用某些特异性治法和方药,进行特异性治疗。

目录1概述2与辨证的关系3沿革1概述中医诊疗疾病的一种基本方法,即根据不同疾病的各自特征,作出相应的疾病诊断,并针对不同疾病,进行相应的或特异的治疗。

一种具体的病往往具有特定的病因、病机和症状,因而显示其特异性,并反映在病因作用和正虚邪凑的条件下,体内出现一定发展规律的邪正交争、阴阳失调的全部演变过程。

因此,辨病论治可以把握疾病的基本矛盾变化,有利于从疾病的全局考虑其治疗方法,而且还能采用某些特异性治法和方药,进行特异性治疗。

2与辨证的关系各种疾病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可以形成不同的,或由于患者的年龄、体质、饮食习惯等个体差异,以及地理、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使某种疾病既便在同一阶段,也可表现为不同类型,形成不同的证。

因此“病”和“证”既有区别,又密切相关,辨病与辨证结合运用,既识病,又辨证,则既可把握疾病的发展规律,注意不同疾病的不同特点,又能考虑到患者的个体差异,并注意到不同疾病在某些阶段所表现的共同证候。

因此,辨病论治和既不可相互割裂,也不可相互代替,二者相结合是目前中医临床最常用的诊治疾病的方法。

3沿革辨病论治伴随着人们对疾病的认识而产生。

八纲辨证的基本内容

八纲辨证的基本内容

八纲辨证的基本内容
八纲辨证是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方法之一,其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 辨纲目:即辨明疾病的证候,即疾病的本质和表现。

八纲辨证根据疾病的证候特点,将疾病分为八个方向,即汗、下、温、清、里、虚、实、阴阳。

每个方向都有特定的证候和治疗方法。

2. 辨辨证:即辨明疾病的证型,即疾病的表现。

八纲辨证的证型包括汗证、不下证、温证、清证、里证、虚证、实证、阴阳实证等。

每个证型都有特定的证候和治疗方法。

3. 辨脏腑:即辨明疾病的脏腑所属。

八纲辨证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脏腑功能密切相关,脏腑辨证是八纲辨证的重要组成部分。

4. 辨经络:即辨明疾病的经络归属。

八纲辨证认为,经络是疾病发生、发展和传递的主要通道,经络辨证是八纲辨证的重要组成部分。

5. 辨气血:即辨明疾病的气血状况。

八纲辨证认为,气血是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化的重要基础,气血辨证是八纲辨证的重要组成部分。

6. 辨精神:即辨明疾病的和精神状况。

八纲辨证认为,精神因素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精神辨证是八纲辨证的重要组成部分。

7. 辨治疗:即辨明疾病的治疗方案。

八纲辨证根据疾病的证候、脏腑、经络、气血、精神等各个方面,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以便更好地治疗疾病。

拓展:
八纲辨证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不仅能够准确辨证,还能够全面治疗。

通过辨证论治,中医能够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充分发挥中医
治疗的优势。

此外,八纲辨证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感冒、咳嗽、胃痛、头痛、发热等。

八纲辨证对比

八纲辨证对比

八纲辨证对比八纲辨证对比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通过病人的望闻问切来辨证,找出病因,明确病机,从而对症下药,治疗疾病。

辨证的基本方法有八纲辨证,以及其衍生出的辩证类型。

八纲辨证是根据中医学中的基本理论,以病情的寒热表现、身体的虚实状态为主要依据,将病情归纳为八个方面进行辨证。

这八个方面分别是寒热、外里、虚实、表里、上下、气血、阴阳和邪正。

寒热辨证主要根据病人的面容、舌苔、体温等来判断,寒证多见于寒冷季节,病人面色苍白、喜热饮,舌苔白腻;热证多见于高温环境下,病人面色红润、喜冷饮,舌苔黄燥。

外里辨证是指病人的病变部位,寒热病变在体表为外证,寒热病变在体内为内证。

虚实辨证是根据病人的体质和病情来判断,虚证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面色苍白、舌质淡红、脉濡弱,实证主要表现为精神亢奋、面色红润、舌质红、脉濡数。

表里辨证是指病变的内外之分,表证即为寒热病变在皮肤、筋脉、毛发等表面部位,里证即为病变在内脏、骨髓等内部器官。

上下辨证是指病变的部位高低之分,上证即为病变在上半身,下证即为病变在下半身。

气血辨证是指病变的特征,气证主要表现为气虚,血证主要表现为血瘀。

阴阳辨证是指病变的阴阳特征,阳证主要表现为病情较重、病程短,阴证主要表现为病情较轻、病程较长。

邪正辨证是指病情的病因是否来自外邪,正证主要表现为病因由内因引起,邪证主要表现为病因来自外在侵袭。

八纲辨证方法简明有效,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八纲辨证方法是辨证的一种基本方法,但不是适用于所有病症的唯一方法。

对于某些复杂的疾病,可能需要结合其他的辨证方法来进行诊断和治疗。

其次,八纲辨证方法对辨证者的经验和知识水平要求较高。

由于疾病表现形式的差异,不同的医生可能会根据个人的经验和学识,给出不一样的辨证结果。

这就需要医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改进和完善辨证方法,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除了八纲辨证,中医学还有很多其他辨证方法,如卫气营血辨证、五脏辨证、六经辨证等。

中医试题及答案简答

中医试题及答案简答

中医试题及答案简答一、简答题1. 请简述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

答案: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疾病的核心原则,它强调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来确定病因、病位、病性,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 何为“阴阳五行”学说?答案:“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础之一,它认为宇宙万物都由阴阳两种基本属性构成,并通过五行(金、木、水、火、土)的相生相克关系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变化。

3. 中医的“四气五味”理论是什么?答案:“四气五味”理论指的是中药的性质和味道,四气包括寒、热、温、凉,五味包括酸、苦、甘、辛、咸。

这一理论用于指导中药的配伍和应用。

4. 何为“经络”?答案:经络是指人体内的气血运行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是中医理论中气血运行和疾病发生的重要基础。

5. 请解释“五脏六腑”的概念。

答案:“五脏六腑”是中医对人体内脏器官的分类,五脏指的是心、肝、脾、肺、肾,六腑指的是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6. 中医的“七情”指的是什么?答案:中医的“七情”指的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认为它们与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密切相关。

7. 何为“八纲辨证”?答案:“八纲辨证”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它根据疾病的性质和位置,将疾病分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个方面进行辨证。

8. 请简述“三因制宜”原则。

答案:“三因制宜”原则是指在中医治疗过程中,要根据病人的体质、环境和季节的不同,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

9. 中医的“五运六气”理论是什么?答案:“五运六气”理论是中医用来解释自然界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理论,五运指的是木、火、土、金、水五种气候类型,六气指的是风、热、火、湿、燥、寒六种气候状态。

10. 何为“四诊合参”?答案:“四诊合参”是指中医诊断疾病时,综合运用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以获得全面、准确的病情信息。

以上简答题旨在考察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中医辩证—八纲辨证(中医学课件)

中医辩证—八纲辨证(中医学课件)
兼见头身疼痛,骨节疼痛,鼻塞流涕,咽喉痒痛, 咳嗽等症状。 具有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浅的特点。
壹 表、里辨证
里证是外邪深入或七情、饮食、劳倦等因素 使脏腑功能失常,疾病深入脏腑、气血、骨 髓所出现的一类证候的高度概括。
里证的范围很广,凡非表证、非半表半里证 的一切证候均属里证。
壹 表、里辨证
病别身衰竭的危重证候。 常见大汗淋漓,汗冷而清稀, 肌肤冷,手足厥逆,口淡不 渴,气微,舌淡黯,脉微欲 绝。
作业
课后思考题:
01
证、病、症的区别 。
02
八纲的涵义。
参考答案
01
(1)证:即证候,是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一阶段本质的反映。 提示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病势,为论治提供依据。如:肺炎 的热邪壅肺、肺阴虚证 (2)病:是病因作用体内出现的具有一定发展规律的邪正交争、阴 阳失调等演变过程。是对疾病整个病理过程的概括。如:肺炎、脑 炎、胃溃疡、高血压 (3)症:症即症状。包括自觉症状和他觉症状,是疾病证候本质的 外在表现。 自觉症状——是指病人自我感到的异常变化如:头痛、 头晕、胸闷、恶心、腹胀、耳鸣 他觉症状——医者通过四诊获得 的异常特征如:面红目赤、下肢浮肿、舌苔黄、脉数。
第九章 中医常用的辨证方法
第一节:八纲辨证
定义
辨证,就是辨认、分析疾病的证候,它是中医认识和诊断 疾病的方法。辨证的过程,是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 集的症状、体征和相关病史资料,加以分析、综合、归纳 而作出判断疾病证候的过程。 辨证是论治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手段和方 法。
主 壹 八纲辨证
阴阳是对各种病情从整体上的最基本的概括,概括 其他六纲而成为八纲中的总纲。
肆 阴阳辩证
证别
阳证 阴证

了解中医的八纲辨证

了解中医的八纲辨证

了解中医的八纲辨证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辨证论治,其中的八纲辨证理论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中医的八纲辨证,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中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一、辨证的基本概念中医辨证论治是指通过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表现,结合中医理论和经验,以及四诊(望、闻、问、切)来确定病证的方法。

辨证主要包括辨别疾病的性质、病因、病机、病位等,以便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二、八纲辨证的基本概念八纲辨证是中医辨证的一种常用方法,也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

它将人体的病理变化分为八个方面,包括寒热、表里、里外、虚实。

通过观察和分析患者的症状,判断疾病属于哪一纲,进而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三、寒热辨证寒热是中医辨证中最基本的两个方面,表征了人体体内的温度状态。

寒属阴,病在内;热属阳,病在外。

通过判断患者的体温、舌质、舌苔等症状,给出寒热的辨证结论,以确定治疗的方向。

四、表里辨证表里辨证是根据疾病的病位来进行分类和辨证的方法。

表证是指疾病表面症状明显,感受到外界因素的侵害;里证是指疾病深部病症明显,内脏功能异常。

通过分析患者的发热、寒战等症状,确定是表证还是里证,以便针对性地治疗。

五、里外辨证里外辨证与表里辨证有相似之处,但是侧重点不同。

里外辨证主要是根据病变的范围及其对身体其他部位的影响来进行分类,以确定疾病的主次病变部位。

六、虚实辨证虚实辨证是根据疾病的病理变化程度来进行分类的方法。

实证是指疾病病情较重,病变比较明显;虚证是指疾病病情较轻,病变不明显。

通过判断患者的舌苔、脉象等症状,确定是虚证还是实证,以便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七、辨证的意义八纲辨证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通过获取患者的全面信息,可以更准确地确定疾病的症状和病机,进而确定最有效的治疗方案。

八、总结中医的八纲辨证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寒热、表里、里外、虚实等八个方面的辨证,可以更准确地确定疾病的性质、病因、病机等,为中医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

中医总结-辨证论治概述+八纲+病邪

中医总结-辨证论治概述+八纲+病邪

《辨证论治概述》辨证论治——中医学的灵魂● 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

辨证论治的历史 ● 孕育于《内经》 ● 发挥于《伤寒杂病论》 一、辨证论治的含义 1、 什么是辨证论治?辨 —— 辨别、明察 证 —— 证候 论 —— 评定、决定 治 —— 治疗(1)对证的认识是理解辨证论治的关键证(Syndrome )—— 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特性概括,包含着病因、病位、性质、正邪力量对比状况等。

(疾病的本质反映)(2)辨证论治的概念辨证的过程,是对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所搜集的症状、体征、患病过程等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从而概括和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的过程。

论治的过程,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对病证具体施治的过程。

(3)辨证与论治的关系● 辨证是论治的前提和依据。

● 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通过治疗结果又可以检验辨证的正确与否辨证和论治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是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统一。

2、 证与病和症的关系症(Symptom )—— 指单个的症状,如头痛、发热、腹痛等。

(疾病的外在表现) 证(Syndrome )—— 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特性概括,包含着病因、病位、性质、正邪力量对比状况等。

(疾病的本质反映)病(Disease )—— 是指病名,反映疾病的全部过程和基本规律,如感冒、黄疸。

(疾病全过程基本矛盾的概括)认识疾病的过程治疗疾病的过程病症证证与病和症的关系示意图3、证的现代研究●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科技部、中医药管理局历年均将证的研究作为重点资助领域;●证是机体整体对致病动因作出反应所处的状态;●血瘀证、肾虚证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4、中医常见的辨证方法八纲辨证——总纲脏腑辨证——内伤杂病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外感病三焦辨证各有侧重,相互补充二、辨证论治的特性1、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同病异治(Treating the Same Disease with Different Methods)同一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其表现出的证不同,因而应采取不同的治法加以治疗。

八纲辨证1

八纲辨证1

Windows98
真 寒 假 热
临床表现:身热、面红、口渴、咽痛、躁扰不宁、 脉大等,好象是热证。 但病人虽觉身热,却欲加衣被,并有四肢逆冷; 面色红为时隐时现,而不似真热之满面通红; 虽口渴却欲热饮,且饮水不多; 咽喉虽痛,但不红肿; 虽躁扰不宁却疲乏无力; 脉虽大,但按之无力; 并可见到尿清、便溏、舌淡苔白等症。 故热象是假,阳虚寒盛才是疾病的本质。
病势等所作的高度性概括,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
某阶段的疾病变化实质。
证实际上包括证候、证名、证型等概念
证候—如发热恶寒、头痛、脉浮等,为证所表现的 具有内在联系的症状、体征;
证名—是对该具体证所赋予的特定名称,如痰热壅 肺证、脾肾阳虚证等,是对证的本质的概括;
证型—临床较为常见的、规范的证名 。
“证”、“病”与“症”、“征”

阴证—是指体内阳气虚衰,或寒邪凝滞的证候。
四 阴 阳
其病属寒,属虚。此类病证,机体反应多呈衰退 的表现。多见于病久体弱者,病势一般较缓。 主要临床表现有: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畏寒肢 冷,气短声低,口不渴,便溏,尿清,舌淡胖嫩, 苔白,脉迟弱等。
Windows98
(二) 阳

阳证—是指体内热邪壅盛,或阳气亢盛的证候。
多有变化,常见沉脉及其他多种脉象;起病较缓, 病情较重,病程较长。
Windows98
(四)表证与里证的关系
1、表里同病
表证和里证同时在一个病人身上出现的,叫表里同病
一 表 里
2、表里转化
表证、里证在一定条件可以相互转化,有表证入里和 里邪出表两种。 表证入里:是指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正邪相争,表证 不解而内传,变成里证。 里邪出表:是指在里之病邪,有向外透达之势,是邪 有出路的好趋势,表示病势减轻。

中医八纲辨证的内容

中医八纲辨证的内容

中医八纲辨证的内容八纲辩证大全01概念1.八纲: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辨证的纲领。

2.八纲辨证:即医生运用八纲理论,对望闻问切等诊法所获得的各种病情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辨别病位的浅深,病性质的寒热,邪正盛衰和病证阴阳类别的辨证思维过程。

02八纲基本证候1.表里辨证表里:是辨别病位内外深浅和病势进退的一对纲领。

狭义的表里 :指身体的皮毛、肌肉、经络相对为外,脏腑、骨髓相对为内。

外有病属表,病较轻浅;内有病属里,病较深重。

辨病位的表里,对外感病的意义尤为重要。

1)表证:既六淫、疫疠、虫毒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正气抗邪,卫气失宣所表现的轻浅证候的概括。

皮毛的病变不一定是证,表证的病位不一定在皮毛。

临床表现:恶寒(或恶风)发热(或自觉无发热),头身疼痛,苔薄白,脉浮。

或见鼻塞、流清涕、喷嚏,咽喉痒痛,微咳等症。

2)里证:泛指病变部位在内,脏腑、气血、骨髓等受病所反映的证候。

成因(1)外邪袭表,内传入里,形成里证。

(2)外邪直接入里,侵犯脏腑等部位,即所谓“直中”为病。

(3)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等因素,直接损伤脏腑,或气血津精等受病而成。

临床表现:由于里证的病因复杂,病位广泛,故其症状表现繁多。

基本特点是无新起恶寒发热并见,或但寒不热,或但热不寒,以脏腑症状为主要表现,如壮热、烦躁、神昏谵语、腹痛腹泻、呕吐便秘、舌苔厚,舌质多有变化,脉沉等。

一般病情较重、病程较长。

3)半表半里证:指外感病邪既非在表,又未入里,邪正分争于表里之间,少阳枢机不利所表现的证候。

伤寒少阳病湿温邪阻膜原伏暑邪郁少阳2.寒热辨证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一对纲领。

1)寒证:指感受寒邪,或阴盛阳虚所表现的证候。

实寒证:指外感寒邪,或过服生冷寒凉,起病急骤,体质壮实者。

虚寒证:指内伤久病,阳气耗伤而阴寒内生者,即阳虚证。

表寒证:寒邪袭于肤表者。

里寒证:寒邪客于脏腑,或因脏腑阳气亏虚所致者。

临床表现:各类寒证的表现不尽一致,常见的有:恶寒、畏冷、冷痛喜暖,肢冷蜷卧,口淡不渴,痰、涎、涕、唾等分泌物清稀无臭味,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白或青黑色,舌淡苔白而润,脉迟或紧等。

辨病论治、辨证论治和八纲辨证

辨病论治、辨证论治和八纲辨证

百度首页|登录注册新闻网页贴吧知道音乐图片视频地图百科文库帮助首页分类频道特色百科玩转百科百科用户百科校园百科合作手机百科个人中心收藏50辨病论治编辑中医诊疗疾病的一种基本方法,即根据不同疾病的各自特征,作出相应的疾病诊断,并针对不同疾病,进行相应的或特异的治疗。

一种具体的病往往具有特定的病因、病机和症状,因而显示其特异性,并反映在病因作用和正虚邪凑的条件下,体内出现一定发展规律的邪正交争、阴阳失调的全部演变过程。

因此,辨病论治可以把握疾病的基本矛盾变化,有利于从疾病的全局考虑其治疗方法,而且还能采用某些特异性治法和方药,进行特异性治疗。

目录1概述2与辨证的关系3沿革1概述中医诊疗疾病的一种基本方法,即根据不同疾病的各自特征,作出相应的疾病诊断,并针对不同疾病,进行相应的或特异的治疗。

一种具体的病往往具有特定的病因、病机和症状,因而显示其特异性,并反映在病因作用和正虚邪凑的条件下,体内出现一定发展规律的邪正交争、阴阳失调的全部演变过程。

因此,辨病论治可以把握疾病的基本矛盾变化,有利于从疾病的全局考虑其治疗方法,而且还能采用某些特异性治法和方药,进行特异性治疗。

2与辨证的关系各种疾病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可以形成不同的,或由于患者的年龄、体质、饮食习惯等个体差异,以及地理、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使某种疾病既便在同一阶段,也可表现为不同类型,形成不同的证。

因此“病”和“证”既有区别,又密切相关,辨病与辨证结合运用,既识病,又辨证,则既可把握疾病的发展规律,注意不同疾病的不同特点,又能考虑到患者的个体差异,并注意到不同疾病在某些阶段所表现的共同证候。

因此,辨病论治和既不可相互割裂,也不可相互代替,二者相结合是目前中医临床最常用的诊治疾病的方法。

3沿革辨病论治伴随着人们对疾病的认识而产生。

如疟、疥、蛊、龋等20余种疾病的名称在殷墟甲骨文已有记载;西周《山海经》有瘿、痔、痈、疽、痹等23种固定病名;长沙《五十二病方》共载医方280多个,所治疾患涉及内、外、妇、儿、五官各种疾病100多种;甘肃武威汉墓出土的木简《治百病方》,记载了治疗内、外、妇、五官各科疾病的医方30多个。

辨证论治——精选推荐

辨证论治——精选推荐

辨证论治辨证论治:1、阴阳⼋纲辨证法⼀、辨阴和阳阴阳两纲是中医⼋纲中的总纲。

⾥、虚、寒属阴;表、实、热属阳。

根据上述六纲分析,阴阳的整体病程中,有兴奋与抑制、亢进与减退、有余与不⾜,在阴证阳证之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把复杂多变的证候,概括为阴证、阳证两⼤类型。

1、阴证:症见精神萎顿,语⾔低微,⾯⾊暗晦,⽬光⽆神,动作迟缓,近⾐喜暖,⼝中合,如⾯向壁卧,闭⽬恶明,不欲见⼈,⾝寒肢踡,呼吸微,欲得温,不渴⾝寒,⼿⾜冰冷,便溏,⼆便清⽩,脉沉或迟,苔⽩滑,脉沉迟⽆⼒等。

2、阳证:症见精神兴奋,烦躁谵语、发热⾯⾚,⾝热多⾔,⾝仰肢展,⾝轻神烦,去⾐喜凉,⽓粗⼝渴,语⾳粗壮,开⽬望明,喜于见⼈,⼿⾜温⼝渴引饮,便秘溲⾚,⾆苔黄燥,脉浮或数,或脉数⼤有⼒等。

3、真阴不⾜和真阳不⾜:均是由于阳⽓和阴⽓偏虚,所表现的两种不同病情。

《医学⼼语》说:“假如脉数⽆⼒,四肢倦怠,唇淡⼝合,肌冷便溏,饮⾷不化,此真阳不⾜也。

”程国彭说:“脉数⽆⼒,虚⽕时炎,⼝燥唇焦,内热便结,⽓逆上冲,此真阴不⾜也。

”《沈⽒尊⽣书》说:“阳虚阴虚皆属肾。

”“阳虚者,肾中真阳虚也,真阳即真⽕也;审是虚⽕,右尺必弱;阴虚者,肾中真阴虚也,真阴即肾⽔,审是⽔虚,脉必细数。

”⼆、辨表和⾥是鉴别疾病病位内外,及病势深浅、轻重的两个纲领:《内经》:“⽪⽑经络为外,外有病属表属轻;脏腑⾻髓为内,内有病属⾥,属深属重。

”1、表证:是病变于机体表部的症状。

为外感六淫所致的疾病。

温病时邪在卫属表,邪在太阳属表,表证多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浅,发热恶寒或恶风,苔薄⽩,脉浮为主,或兼见头痛,⿐塞,咳嗽等。

若邪⼊少阳,属半表半⾥证。

症状:疾病恶风,恶寒,发热,有汗或⽆汗,头痛脉浮,⾆苔薄⽩者,为表证。

应鉴别表寒、表热、表虚、表实、表邪⼊⾥证,以便进⾏治疗。

(1)表寒和表热共有证:头痛、⾝热、脉浮;(2)表寒:明显恶寒,发热轻,脉浮紧;(3)表热:恶寒轻,或不恶寒,发热重,脉浮数;(4)表虚和表实共有证:恶寒、发热、脉浮;(5)表虚:有汗、脉浮缓;(6)表实:⽆汗、脉浮紧。

中医内科学速记口诀

中医内科学速记口诀

中医内科学速记口诀一、四诊法望闻问切望:面色、舌苔、脉象、眼底、舌诊闻:声音、呼吸、嗅觉、口臭问:病史、症状、饮食、排泄切:腹部、脉搏、痛点、温度二、辨证论治辨证:辨别疾病特点论治:根据辨证结果制定治疗方案三、八纲辨证八纲:表里、寒热、虚实表证:外感病、表现在体表里证:内伤病、表现在体内寒证:寒邪侵袭、表现寒冷症状热证:热邪侵袭、表现热症状虚证:气血亏虚、表现虚弱症状实证:邪气壅盛、表现实证症状四、五运六气辨证五运:金、木、水、火、土六气:风、寒、暑、湿、燥、火辨证:根据五运六气的变化判断病情五、脏腑辨证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辨证:根据脏腑功能失调的症状判断疾病六、病机辨证病机: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辨证:根据病机判断疾病类型七、病因辨证病因:疾病发生的原因辨证:根据病因判断疾病类型八、病位辨证病位:疾病发生的部位辨证:根据病位判断疾病类型九、病势辨证病势:疾病发展的趋势辨证:根据病势判断疾病类型十、病情辨证病情:疾病的严重程度辨证:根据病情判断疾病类型中医内科学速记口诀是中医学习中的重要工具,通过记忆口诀,能够快速掌握中医的基本理论和诊断方法。

其中,四诊法是中医诊断的基本方法,通过望、闻、问、切四个方面综合分析患者的病情。

辨证论治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八纲辨证是中医辨证的基本方法,通过分析疾病的表里、寒热、虚实等特点,确定疾病的性质。

五运六气辨证是根据自然界的变化来判断疾病的发展趋势。

脏腑辨证是中医辨证的重要方法,通过分析脏腑功能的失调,确定疾病的病机。

病因辨证是根据疾病发生的原因,确定疾病的类型。

病位辨证是根据疾病发生的部位,确定疾病的类型。

病势辨证是根据疾病发展的趋势,确定疾病的类型。

病情辨证是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确定疾病的类型。

中医内科学速记口诀是中医学习中的重要工具,通过记忆这些口诀,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掌握中医的基本理论和诊断方法。

八钢辩证

八钢辩证

病因辨证、 气血精津
辨证、 脏腑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 三焦辨证、 六经辨证等。 其中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的总纲。
八纲辨证是根据四诊取得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 以探求疾病的性质、 病变部位、 病势的轻 重、机体反应的强弱、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等情况,归纳为阴、阳、表、里、寒、热、虚、 实八类证候, 是中医辨证的基本方法, 各种辨证的总纳, 也是从各种辨证方法的个性中概括 出的共性,在诊断疾病过程中,起到执简驭繁,提纳挈领作用。
八钢辩证
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是中医各种辨证的总纲 。
辨证的过程,是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病因等理论为依据,对通过望、闻、问、切四诊 所搜集的症状,体征等资料进行综合、归纳、分析、推理、判断、辨明其内在联系,以及各 种病变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认识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
辨证和论治,是中医理、法、方、药在临床上具体重要的两个环节,两者相互联系,不可分 割。辨证是认识疾病, 论治是针对病证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和方法。 辨证是治疗的前提和依 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和检验辨证正确与否的客观标准。
“证”,即证据、证候的简称,它不单纯是症状或主观感觉,而是一组征候群,也是中医对 疾病的诊断。 “证”是一组特定的临床表现(症状,体征等) ,并包含着病因、病变部位、病 变性质、正邪双方力量对比状况等方面的综合概念。 “证”是从分析症状和体征着手,归纳 成为比症状更能说明疾病本质的概念。
中医辨证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形成的,方法有多种,主要有八纲辨证,
盾充分揭露出来,从而抓住其在表在里、为寒为热、是虚是实,属阴属阳的矛盾,这就是八
纲的基本精神。
表里
八钢辩证
表里是说明病变部位深浅和病情轻重的两纲。 一般地说, 皮毛、 肌肤和浅表的经属表; 脏腑、 血脉、骨髓及体内经络属里,表证,即病在肌表,病位浅而病情轻;里证即病在脏腑,病位 深而病情重。 表证 表证是病位浅在肌肤的证候。一般为六淫外邪从皮毛、口鼻侵入机体后,邪留肌表,出现正 气(卫气)拒邪的一系列症状,多为外感病初起阶段。表证具有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浅和 病情轻的特点。 常见于外感热病的初期, 如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传染病及其它感染性疾病的 初起阶段。 主证:以发热恶寒(或恶风) ,头痛,舌苔薄白,脉浮为基本证候,常兼见四肢关节及全身 肌肉酸痛,鼻塞,咳嗽等症状。 由于外邪有寒热之分,正气抗御外邪的能力有强弱不同,表证又分为表寒、表热、表虚、表 实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由于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辨证”就是把四诊(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为“施治”,即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通过辨证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论治的正确与否。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是指导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如脉象、舌象),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加以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施治,则是根据辩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血病的常见证候,可概括为血虚证、血瘀证和血热证。以血瘀证为例,凡体内血行受阻,血液瘀滞,或血离于经而瘀阻于体内所引起的病变证候,均属血瘀证。症状:局部痛如针刺,部位固定,拒按,或有肿块,或见出血,血色紫暗,有血块,而色晦暗,口唇及皮肤甲错,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等。这组症状的出现多见于疾病的后期。
辨证即是认证识证的过程。证是对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反映的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这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证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疾病的本质。所谓辨证,就是根据四诊所收集的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中医临床认识和治疗疾病,既辨病又辨证,但主要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将重点放在“证”的区别上,通过辨证而进一步认识疾病。例如,感冒是一种疾病,临床可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等症状,但由于引发疾病的原因和机体反应性有所不同,又表现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等不同的证型。只有辨清了感冒属于何种证型,才能正确选择不同的治疗原则,分别采用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或清暑祛湿解表等治疗方法给予适当的治疗。辨证与那种对于头痛给予止痛药、对于发热给予退烧药、仅针对某一症状采取具体对策的对症治疗完全不同,也根本不同于用同样的方药治疗所有患同一疾病的患者的单纯辨病治疗。
3沿革
辨病论治伴随着人们对疾病的认识而产生。如疟、疥、蛊、龋等20余种疾病的名称在殷墟甲骨文已有记载;西周《山海经》有瘿、痔、痈、疽、痹等23种固定病名;长沙《五十二病方》共载医方280多个,所治疾患涉及内、外、妇、儿、五官各种疾病100多种;甘肃武威汉墓出土的木简《治百病方》,记载了治疗内、外、妇、五官各科疾病的医方30多个。这些记载体现了古代根据具体疾病,采取针对性治疗的辨病论治思想。至,所记载的病名已达300多个,其中有的较详细地论述了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发展转归、传变及预后,并提出治疗原则;对有的病种作了专病专篇讨论,如“热论”、“痿论”、“疟论”、“痹论”等。《内经》中除采用针灸治疗外,还提出13首中药方剂,如生铁落饮治癫狂、乌骨丸治血枯等,体现了专病专方的论治思想。《内经》中辨病论治的理论已比较系统,其临床运用也较具体,表明辨病论治的原则和方法已得到了确立。其后历代医家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发展了辨病论治的思想和方法,如唐代、宋代、记载了大量的病名及相应的治疗方药。东汉的《伤寒杂病论》则将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融为一体,以阐述外感病与内伤杂病的诊断与治疗,创立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对后世中医理论与临床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后,历代医家从不同角度发展形成了伤寒、温病等学派,以及内、外、妇、儿、五官、骨伤等学科。
中医认为,同一疾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型;而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可能出现同样的证型。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就可以分别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原则。“同病异治”即对同一疾病不同阶段出现的不同证型,采用不同的治法。例如,麻疹初期,疹未出透时,应当用发表透疹的治疗方法;麻疹中期通常肺热明显,治疗则须清解肺热;而至麻疹后期,多有余热未尽,伤及肺阴胃阴,此时治疗则应以养阴清热为主。“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性质相同的证型,因而可以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法。比如,心律失常与闭经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但均可出现血瘀的证型,治疗都可用血府逐瘀汤进行活血化瘀。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原则,正是辨证论治实质的体现。
>>查看更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关文献
词条标签:
中医药学诊断学辨证
如果想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请到意见反馈;如果您要举报侵权1396次
编辑次数:4次历史版本
最近更新:2013-12-26
创建者:百科ROBOT
词条贡献榜
辛勤贡献者台
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两部分。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的手段和方法。通过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的正确与否。辨证论治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是指导中医临床工作的基本原则。
阴和阳是八纲的总纲。当见到属于抑制、沉静、衰退、晦暗等表现的里证、寒证、虚证一般归属为阴证,比如面色皓白或黯淡,精神萎靡,倦怠乏力,畏寒肢冷,气短声低,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胖嫩,舌苔白,脉象沉迟无力。而当临床上见到兴奋、躁动、亢进明亮等表现时,多为体内热邪壅盛或脏腑阳气偏亢,诸如面红目赤、烦躁不安、发热、口渴喜冷饮、声高气粗、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象洪数有力这一组症状。
各种原因所致水液代谢障碍,或津液耗损证候,均可称之为津液病。津液病变,一般可概括为津液不足和水液停聚两方面。以水液停聚证为例,水液停聚多由肺、脾、肾和三焦等脏腑功能失常,使津液代谢发生障碍,造成水湿潴留,而形成痰、饮、水肿等病证。“饮”是中医特有的病名,指积存于体内的津液变化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停积于不同部位而有不同的证候。以溢饮为例,溢饮是由于阳气不振,脾肺输布失职,水湿成饮,流溢于四肢肌肉所造成的一组证候。症见肢体疼痛而沉重,甚则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见发热恶寒而无汗,咳喘痰多上逆,胸满气促,倚息不得平卧,浮肿多见于面部,痰津多而色白,苔白腻,脉弦紧。
临床常用的辨证方法大概有以下几种,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
12.1八纲辨证
中医学在历史上所形成的辨证分类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八纲辨证。八纲是辨证的总纲,包括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辨证就是运用八纲通过四诊所掌握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以辨别病变的部位、性质、邪正盛衰及病症类别等情况,从而归纳为表证、里证、寒证、热证、虚证、实证、阴证、阳证。比如一个患者主诉头痛,那么首先要分清头痛的性质,是虚性头痛还是实性头痛,是外邪侵犯引起的头痛还是脏腑本身病变引起的头痛。
▪病色相克▪须发早白▪望形态▪肥胖
其他科技名词
相关文献
中医医院建筑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呈现-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3年第2期(2)
基于功效和毒性的细辛化学成分研究进展-中国药物警戒-2013年第1期(3)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辨治思路与方法-中国医药指南-2012年第36期(3)
以上文献来自于
诊断学
▪诊法▪四诊▪症状▪内证▪外证
▪四诊合参▪司外揣内▪审症求因▪平人▪望诊
▪望神▪得神▪失神▪假神▪烦躁
▪但欲寐▪昏厥▪神昏▪望色▪五色
▪色泽▪常色▪主色▪客色▪病色
▪善色▪恶色▪五色主病▪面色▪面色萎黄
▪身目俱黄▪颧红▪面色红▪泛红如妆▪面色青
▪面色白▪面色苍白▪面色淡白▪面色黧黑▪面色晦暗
▪面垢▪口唇青紫▪口唇红肿▪口唇淡白▪真脏色
12.2气血津液辨证
气血津液是脏腑正常生理活动的产物,受脏腑支配,同时它们又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一旦气血津液发生病变,它不仅会影响脏腑的功能,亦会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反之,脏腑发生病变,必然也会影响气血津液的变化。气血津液辨证可分为气病辨证、血病辨证和津液辨证。
气病辨证一般概括为气虚、气陷、气滞、气逆四种。气虚证,是指体内营养物质受损或脏腑功能活动衰退所出现的证候。夏天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自汗、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这些症状在活动后加重,这是典型的气虚证,这是因为暑湿耗气,可以适当采取防暑降温的措施。当然空调并不是唯一的解决办法,可以用一些中药代茶饮,如荷叶(鲜品玩转百科百科用户百科校园百科合作
手机百科个人中心
收藏50
辨病论治
编辑
中医诊疗疾病的一种基本方法,即根据不同疾病的各自特征,作出相应的疾病诊断,并针对不同疾病,进行相应的或特异的治疗。一种具体的病往往具有特定的病因、病机和症状,因而显示其特异性,并反映在病因作用和正虚邪凑的条件下,体内出现一定发展规律的邪正交争、阴阳失调的全部演变过程。因此,辨病论治可以把握疾病的基本矛盾变化,有利于从疾病的全局考虑其治疗方法,而且还能采用某些特异性治法和方药,进行特异性治疗。
表和里用以概括病证表现部位的深浅和病势的轻重。表证病情较轻,多表现为皮肤等表浅的症状,比如鼻塞流涕,咳嗽咽痒;里证病情较重,多表现为脏腑等严重的症状,腹胀疼痛,便秘或腹泻。
寒和热是指疾病的性质。寒证大多是人体的生理机能衰退或对有害因素的适应性反映能力低下的表现,比如畏寒喜暖,痰涎清稀;热证大多是对有害动因反应能力旺盛的表现,诸如发热、烦躁,痰涎黄稠。
虚和实是人体与致病因子相互斗争状态的反映。虚证表现为正气(指一般物理机能和防御机能)不足,是全身机能或某种重要脏器功能衰弱表现;实证是邪气有余(病症多表现急剧,显著,为机体与有害动因剧烈斗争的反应)。
八纲辨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六纲可分属于阴阳,八纲应以阴阳为总纲。第二,八纲病症可互相兼见,如表寒里热,表实里虚,正虚邪实等。第三,八纲病证可在一定条件下,向对立面转化。一般有阴证转阳(表示病情好转),阳证转阴(表示病情恶化),由里出表(表示病势向愈),由表入里(表示病势发展),由虚转实(预后良好),由实转虚(预后较差),热证变寒(表示正虚),寒证变热(多为邪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